登陆注册
42853800000014

第14章 薛侃录(4)

关于刘备和徐庶之间的仁义事迹,也是千古流传的佳话。徐庶对马颇有研究,曾告诉刘备说:“你的马会妨害主人,赶紧将它送给仇人。”刘备闻言生气地说:“你不教我正道也就罢了!怎么反倒教我利己害人呢?”其实徐庶是想试探刘备的为人,刘备的宅心仁厚令他十分感动,从而决定全力辅佐他成就大业。

后来徐庶的老母亲被曹操骗去许都,曹操以此要挟徐庶去辅佐他。徐庶对刘备军队的虚实一清二楚,有人建议不要放徐庶去许都。如果徐庶不去许都,曹操生气就会杀掉徐母,如此一来徐庶就会死心塌地跟随他了。刘备说:“不可。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

在徐庶得知大量军事机密的情况下,刘备毫不犹豫地放他前往曹营探母,此等胸襟,只有仁义之至的人才能做到。因此才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及“回马荐诸葛”的故事传颂。刘备舍了徐庶,得了诸葛亮,其仁德至深,确能感动天地。

在刘备处于危难之时,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为了应付强大的曹操,到江东说服孙权,联合抗曹。又辅佐刘备占领西川,成就蜀汉霸业。在刘备死后,定南蛮,使孟获臣服蜀汉,永不造反。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希望终有一日兴复汉室。在刘备逝世后,有人劝诸葛亮进爵称王,但他不为此动心,仍禅精竭虑、一心辅佐幼主,直至捐躯在五丈原。真是如他自己所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以自己的行动,回报了刘备的知遇之恩。

综观刘备一生的霸业,可以说是以“仁义”二字建立起来的。对待陌生人,刘备也相当宽厚,终能感化刺客;徐庶试探他要把妨碍主人的马送给仇人,以便将仇人害死,他都不做;对于老百姓,他也能做到爱民如子,不避危险携民渡江。刘备仁至义尽,以致许多人受其感化,留下很多忠肝义胆的事迹,从而使三国时代有许多义薄云天的故事,传颂千古。

【原文】

4.25日孚曰:“先儒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何如?”

先生曰:“夫我则不暇。公且先去理会自己性情。须能尽人之性。然后能尽物之性。”

日孚悚然有悟。

【译文】

梁日孚说:“程颐先生说的‘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这句话是否正确?”

先生说:“对于我来说,是没有那份闲工夫。您唯先去涵养自己的性情,只有穷尽了人之本性,然后才能穷尽物之本性。”

梁日孚因此警醒而有所体悟。

【原文】

4.26守衡问:“《大学》工夫只是诚意。诚意工夫只是格物、修、齐、治、平。只诚意尽矣。又有正心之功。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何也?”

先生曰:“此要自思得之。知此则知未发之中矣。”

【译文】

守衡问:“《大学》中的功夫唯有诚意,诚意的功夫唯格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此只要有一个诚意的功夫就足够了。然而,又有正心功夫,有所忿懥好乐,心就不能中正,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生说:“这一点需要自己思考、体会,明白之后,能就理解未发之中了。”

【原文】

4.27惟乾问:“知如何是心之本体?”

先生曰:“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只是这个灵能不能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全是他本体。便与天地合德。自圣人以下。不能无蔽。故须格物以致其知。”

【译文】

惟乾问:“为什么知是心的本体?”

先生说:“知是理的灵敏处,就其主宰处而言为心,就其禀赋处而言为性。幼龄儿童,无不知道爱其父母,无不知道敬其兄长。这正是因为,这个灵敏的知未被私欲蒙蔽迷惑,可以彻底扩充拓展,知便完全地成为心的本体,便与天地之德合而为一。自圣人以下的,人们没有不被蒙蔽的,所以,需要通过格物来获得他的良知。”

【原文】

4.28守衡再三请。

曰:“为学工夫有浅深。初时若不着实用意去好善恶恶。如何能为善去恶?这着实用意便是诚意。然不知心之本体原无一物。一向着意去好善恶恶。便又多了这份意思。便不是廓然大公。《书》所谓‘无有作好作恶’。方是本体。所以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正心只是诚意工夫。里面体当自家心体。常用鉴空衡平,这便是未发之中。”

【译文】

守衡再而三地请教于先生。

先生说:“为学的功夫有深有浅,刚开始若不肯专心致志去好善憎恶,又怎么可以为善除恶呢?此专心致志是诚意。然而,如果不懂得心的本体原无一物,始终执着地去好善憎恶,就又多了这份执着的意思,便不是豁然大公了。《尚书》中所谓的‘无有作好作恶’,方为心之本体。因此说,有所忿恨好乐,心就不能中正。正心就是从诚意功夫中体认承当自己的心体,经常使它如鉴空衡平,这就是未发之中。”

【原文】

4.29正之问曰:“戒惧是己所不知时工夫。慎独是己所独知时工夫。此说如何?”

先生曰:“只是一个工夫。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便是‘见君子而后厌然’。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此处论善愈恶念。更无虚暇。一是百是。一错百错。正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界头。于此一立立定。便是端木澄源。便是立诚。古人许多诚身的工夫。精神命脉,全体只在此处。真是莫见莫显。无时无处。无终无始。只是此个工夫。今若又分戒惧为己所不知。即工夫便支离。有间断。即戒惧,即是知,已若不知。是谁戒惧?如此见解。便要流入断灭禅定。”

【译文】

正之问:“《中庸》中说,戒惧是自己不知时的功夫,慎独是自己独知时的功夫,这种认为正确吗?”

先生说:“二者只是一个功夫。无事时固为独知,有事时也是独知。人如果不懂得在此独知处用功夫,仅在人所共知处用功夫,就是虚伪,就是‘见君子而后厌然’。这个独知处正是诚实的萌芽。此处不管善念恶念,毫无虚假,一对百对,一错再错。这里正是王与霸、义与利、诚与伪、善与恶的分界点。能够在这里立稳脚跟,就是正本清源,就是立诚。古人许多诚身的功夫,其精神命脉全汇聚在这里。不隐不现,无时无处,无始无终,仅为这个功夫。倘若又把戒惧当成自己不知时的功夫,功夫就会支离,功夫就有间断。既然戒惧为知,如果自己不知,又是谁去戒惧呢?持此见解,就会流于佛教的断灭禅定。”

【原文】

4.30曰:“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则独知之地。更无无念时邪?”

曰:“戒惧亦是念。戒惧之愈。无时可息。若戒惧之心稍有不存。不是昏聩。使已流入恶念。自朝至暮。自少至老。若要无念。即是己不知,此除是昏睡。除是槁木死灰。”

【译文】

正之说:“无论善念恶念,毫无虚假,那么,自己独处时就没有无念的时候了吗?”

先生说:“戒惧也是念。戒惧之念固然不可间断,然而,如果戒惧之心有的放矢,人不是昏聩糊涂,就是流于恶念。从早到晚,从小到老,如果无念,那就是自己没有知觉,这种情形,若不是昏睡,便是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了。”

【故事】守正不苟当慎独

杨震是东汉时期的名儒,他勤奋好学,通晓诸经。他教书办学三十余年,可以说桃李满天下,当世誉为“关西孔子”。杨震也做过东汉的官,他为官唯才是举,清廉公正。他以身作则,教育了弟子,影响了世人。

杨震生性质朴,脾气倔强,教课之余,自己动手种地种菜维持生活。学生们怕老师劳累过度,就偷偷地帮他种上,他知道了反而发脾气,拔掉再自己种。学生们只好由着他。他做了多年太守,到头仍是两袖清风,贫困如洗。他的子孙也都像他那样,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粗布衣。许多老朋友劝他:为了子孙后代,也该多少置点产业。他总是笑着说:“让我的后世被人称为清官的后代,这份遗产还不够吗?”

杨震五十岁时,做了荆州刺史。不久,调任东莱太守。他奉调到东莱上任,一日路过昌邑,见昌邑这地方物阜民丰,很是繁华,便在一所客店里住下。又听说昌邑的县令姓王名密,正是自己的学生,于是决定小住几日,一来休息身体,游览金山,二来了解一下王密的才干、为人和政绩。

再说昌邑县县令王密,是杨震的得意门生,此人品学兼优,爽官清正。他早就知道老师在荆州出仕,但因公务缠身,路途遥远,一直未能前去拜望,只能以书信往来,以叙思念之情。如今听说老师从遥远的荆州来到这里,喜出望外。于是步行到客店,把老师接到县衙,一日三餐,好酒好菜,盛情款待。杨震赴任日期将到,决意明日登程。为了报答老师的教诲之恩,这天夜里,王密手捧黄金十斤来到杨震的住处。说:“年年桃李,岁岁芬芳,老师教导,永世难忘。这是学生的一点心意,请老师收下吧!”杨震听了拂袖而起,很不高兴地说:“我知道你的为人,你怎么不了解我呢?”王密说:“老师,这金子乃学生的俸禄,非贪污受贿所得,我特送来孝敬老师。况且深更半夜又没谁知道,您又何必这样认真啊!”杨震正色说:“你顶天而来,天知道,踏地而来,地知道,你怀金来,你知道,你把金子送给我,我知道。既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说没人知道呢?你是一县的父母官,一举一动都要为人师表,一心一意都要为黎民百姓着想啊!”王密深受感动,向老师深深拜下,惭愧地说:“老师的教诲,学生深铭肺腑,永世不忘。”

为了纪念杨震辞金的事,昌邑的老百姓修了“四知堂”,建立了杨震庙和纪念塔。后来又立了“杨震辞金碑”。杨震辞金的事迹也广为传颂。

杨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守正不苟,推却重金,正是多年慎独修身的结果。如果一个人不注重自身的修养,很难想象可以成为一个清正光明的廉吏名臣。守正不苟当慎独,在杨震身上有很直接的体现。

【原文】

4.31志道问:“荀子云:‘养心莫善于诚’。先儒非之,何也?”

先生曰:“此亦未可便以为非。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工夫。明道说‘以诚敬存之’。亦是此意。《大学》‘欲正其心。先诚其意’。荀子之言固多病。然不可一例吹毛求疵。大凡看人言语。若先有个意见,便有过当处。‘为富不仁’之言。孟子有取于阳虎,此便见圣贤大公之心。”

【译文】

志道问:“荀子说‘养心莫善于诚’,程子则不以为然,这是为什么呢?”

先生说:“这句话也不能认为它不对。‘诚’有从功夫上说的。诚为心之本体,要恢复心的本体,就是思诚的功夫。程颢说的‘以诚敬存之’,正是这个意思。《大学》中也说:‘欲正其心,先诚其意。’荀子的话固然毛病不少,但也不能一味吹毛求疵。大致上说,对别人的话进行点评,首先就存在看法,自然会有不公正之处。比如‘为富不仁’,是孟子引用阳虎的话,由此可见圣人的大公之心’’。

【原文】

4.32萧惠问:“己私难克。奈何?”

先生曰:“将妆己私来。替汝克。”又曰:“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萧惠曰:“惠亦颇有为己之心。不知缘何不能克己?”

先生曰:“且说汝有为己之心是如何?”

惠良久曰:“惠亦一心要做好人,便自谓颇有为己之心。今思之。看来亦只是为得个躯壳的己。不曾为个真己。”

先生曰:“真己何曾离着身壳?恐汝连那躯壳的己也不曾为。且道汝所谓躯壳的己。岂不是耳、目、口、鼻、口肢?”

惠曰:“正是为此。目便要色。耳便要声。口便要味。口肢便要逸乐。所以不能克。”

先生曰:“美色令人目盲,美声令人耳聋,美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发狂,这都是害汝耳、目、口、鼻、口肢的。岂得是为汝耳、目、口、鼻、口肢?若为着耳、目、口、鼻、口肢时。便须思量耳如何听。目如何视。口如何言。口肢如何动。必须非礼勿视、听、言、动。方才成得个耳、目、口、鼻、口肢。这个才是为着耳、目、口、鼻、口肢。汝今终日向外驰求。为名、为利。这都是为著躯壳外面的物事。汝若为着耳、目、口鼻、口肢。要非礼勿视、听、言、动时。岂是汝之耳、目、口、鼻、口肢自能勿视、听、言、动。须由汝心。这视、听、言、动皆是汝心。汝心之视。发窍于目:汝心之听。发窍于耳:汝心之言。发窍于口:汝心之动。发窍于口肢。若无汝心。便无耳、目、口、鼻、口肢。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若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经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有这个性。才能生这性之生理。便谓之仁。这性之生理发在目便会视。发在耳便会听。发在口便会言。发在口肢便会动,都只是那天理发和。到其主宰一身,故谓之心。这心之本体。原只是个天理。原无非礼。这个便是汝之真己。这个真己是躯壳的主宰。若无真己。便无躯壳。真是有之即生,无之即死。汝若真为那个躯壳的己。必须用着这个真己。便须常常保守着这个真己的主体。戒惧不睹。恐惧不闻。惟恐亏损了他一些。才有一毫非礼萌动。便如刀割、如针刺。忍耐不过,必须去了刀。拔了针。这才是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汝今正是认贼作子,缘何却说有为己之心不能克己?”

【译文】

同类推荐
  • 考的好还要报的好

    考的好还要报的好

    针对2012年高考考生,分别从三个方面(志愿报考、院校介绍及专业解读)介绍了填报志愿的36个计谋。既阐述了高考志愿填报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还详细介绍了各类院校、各类专业的特点、就业前景和发展方向。作者以真实案例为引线,将具体的报考方法和技巧融于案例点评中,同时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消除考生及家长心中的困惑,资料翔实、贴近当下,语言通俗、亲切且极具指导性、启发性,实为考生及家长填报高考志愿的最佳指南。
  • 每天和孩子一起做个小游戏

    每天和孩子一起做个小游戏

    本书精心挑选了300多个妙趣横生的知识性小游戏,内容涉及语文、数学、自然、身边游戏、光的世界、声音、简单力学、电和磁、动植物等多个领域。全书旨在通过游戏让孩子享受其中的乐趣、掌握科学知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同时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记忆力。
  • 谁说爷爷奶奶不会教孩子——60招教出好孩子

    谁说爷爷奶奶不会教孩子——60招教出好孩子

    本书从多个方面出发,根据6-12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提供了60个教育孩子的小妙招。
  • 家家都有优等生:38位状元家长的教子经

    家家都有优等生:38位状元家长的教子经

    本书讲述了38位高考状元的家长是怎样一步步将孩子培养成为优等生的。书中所选取的状元分别来自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江苏、浙江、湖南、四川、吉林、辽宁、黑龙江等18个省市,尽管他们各有来历,却都反映着一个共同的道理——父母的言传身教比学校的教育更重要。本书与其说是在讲道理,不如说是在讲故事;与其说是在讲教育,不如说是在讲生活——38位状元的家长通过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平实朴素地讲述了各家的状元教育经,值得每一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借鉴与学习。
  •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爸爸对孩子的最大影响,在于生活态度和人格倾向。好爸爸是孩子的榜样,也是孩子崇拜的对象。爸爸及早认识到自己对子女的影响,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前提。孩子可以从父亲身上潜移默化地培养出许多好的品质,有些品质还会使其终身难忘,并终生受益,从这点上说,爸爸作为一个榜样的作用的作用,比金钱财富更为珍贵。
热门推荐
  • 引路的风筝

    引路的风筝

    当沈叙尧还经常抹着眼泪畏畏缩缩地跟在沈念芙身后时,谁也没想到,年仅十二岁的她已是F市有名的漫画家,但一场意外令她失去了握笔的能力,唯有远赴重洋,重拾梦想。阔别多年,她以崭新的身份,一跃成为VS品牌主理人,当她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等待她的却是一名笑靥如花的少年,曾经的一切又再一次展开……
  • 元末称帝

    元末称帝

    魂归元末,主角当下很忧伤。月亮形麻子脸代表人物的朱重八是俊朗威猛的少年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徐达是个脑残追星粉?对镜贴花黄的伪娘自称十万铁骑可荡平天下无敌手?而主角,有个疑似穿越者的老爹,竟然称帝造反,结果帅不过三秒被灭村;有个威猛的老娘,挥舞大刀就是万人敌;还有穿着开裆裤挥舞小手要当王爷的小弟……更坑爹的是竟然一不小心娶了千古贤后马秀英当媳妇!我在元末得罪一个俊朗的小和尚怎么办?在线等,很急!!……
  • 想当个复仇女神好难

    想当个复仇女神好难

    上一世她被人摘除心脏害死,重生回她离家出走的前一夜。这一世她要握住命运的咽喉,不管生活给她多少磨难跟风雨,她都要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找出害死她的凶手,活出别样的精彩。她以为她拿得是复仇女神的剧本,却不曾想到,一个臭男人的出现,她居然成了霸道总裁家的小甜甜。他说:“怒放的爱,在遇见你之后!”她说:“爱蔓延过岁月长河,有你的时光都开了花!”
  • 穿二代公主:预订驸马

    穿二代公主:预订驸马

    小猪公主生平有两大爱好,吃美食,看美男。三岁生日的时候,辛芙一眼就看中了超级小美男傅诚赐,这种极品美男当然要早点抢回来,霸道的辛芙当面文武百官的面抢了小美男的初吻。就在猪公主做着新嫁娘的美梦时,宫外传出她的美男驸马被女山贼抢走了。丫的找死,敢同她小猪公主抢相公,欠抽,找她算帐去……
  • 太空荡魔录

    太空荡魔录

    胖子王晓是21世纪的成功商人,有房有车,生活安逸。修仙斗法,与魔鬼争风,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一次意外地撞车使他出现在了异星战场,面对人类的尔虞我诈,魔鬼的穷凶极恶,他凭借神奇的机遇,诡异的武器,聪明的头脑躲过一次次杀劫,最终带领伙伴们大杀四方,成为了人类的护道者,撑起人类的天空。修仙不是现在科学可以解释的,但修仙界离我们并不遥远!
  • 假面骑士之起源

    假面骑士之起源

    穿越骑士世界的少年,带着神秘的“起源”,又将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妖子入凡尘

    妖子入凡尘

    忘川历98000年,两界空间壁垒动荡,圣仙界迎来了几十万年来最大一次规模的仙妖大战,无数妖族、人族相继死去,妖族帝王见形势不妙,与爱妻凤女借助圣仙界至宝——轮回道门,将还在腹中的胎儿投生下界,希望他能不被战争所扰……
  • 物理:物理研究状况

    物理:物理研究状况

    本书分为古代声学、古代光学、古代电磁、古代力学和古代热学等五个部分,介绍了对共振与声波的认识、对共鸣与隔音的利用、奇妙的古代声学建筑、对光源的认识与利用、绝无仅有的成像实验等。
  • 外传宇智波

    外传宇智波

    在火影世界上的改变,本篇主要描述各大国的故事,围绕着宇智波世相的经历本文纯属娱乐,误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