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53800000020

第20章 门人黄省曾录(2)

过了一会儿,先生说:“大概这也不是你的错,必定是对的主张略懂一些的学生对你讲的,这倒是耽误了你。”

其时,在座的各位都有所汗颜。

【原文】

6.5或问至诚前知。

先生曰:“诚是实理。只是一个良知。实理之妙用流行就是神。其萌动处就是几。诚神几日圣人。圣人不贵前知。祸福之来。虽圣人有所不免。圣人只是知几。遇变而通耳。良知无前后。只知得见在的几。便是一了百了。若有个前知的心。就是私心。就有趋避利害的意。邵子必于前知。终是利害心未尽处。”

【译文】

有人就《中庸》上的“致诚前知”请教于先生。

先生说:“诚是实理,只是一个良知。实理产生的奇妙作用就是神,它的萌发处就是几,具备诚神几的人叫圣人。圣人对预知不怎么重视。祸福降临,即便圣人也在所难免。圣人只知晓契机,善于应付各种变化。良知无前后之分。只要能知晓现在的契机,就能一了百了。若有一个预知的心,就为私心,即是趋利避害的意思。邵雍一定要预先知道一切,就是因为他那趋利避害的私心没有彻底铲除。”

【原文】

6.6先生曰:“无知无不知,本体原是如此。譬如未尝有心照物。而自无物不照。无照无不照。原是日的本体。良知本无知,今却要有知。本无不知,今却疑有不知。只是信不及耳。”

先生曰:“惟天下之圣为能聪明睿知,旧看何等玄妙,今看来原是人人自有的。耳原是聪。目原是明。心思原是睿知。圣人只是一能之尔。能处正是良知。众人不能。只是个不致知。何等明白简易!”

【译文】

先生说:“本体原本就是无知无不知的。这好比太阳,它未有意去照射宇宙间万物,但又无物不照射。无照无不照原本就是太阳的本体。良知本来是无知的,如今却要它有知,良知本来是无不知的,如今却怀疑它有不知。这些只是因不能完全相信良知罢了。”

先生说:“《中庸》中的‘惟天下之圣为能聪明睿知’这句话,从前看时觉得它玄妙莫测。如今看来,它原是人人本有的。耳原本就聪,目原本就明,心原本就睿智。圣人唯一种才能,即‘致良知’。普通人不能做到这点,只是因为没有致良知。这是多么明白简易啊!”

【原文】

6.7问:“孔子所谓‘远虑’。周公‘夜以继日’。与将迎不同何如?”

先生曰:“远虑不是茫茫荡荡去思虑。只是要存这天理。天理在人心。亘古亘今。无有终始。天理即是良知,知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良知愈思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随事应去。良知便粗了。若只着在事上茫茫荡荡去思,教做远虑。便不免有毁誉、得丧、人欲搀入其中。就是将迎了。周公终夜以思。只是‘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功夫。见得时。其气象与将迎自别。”

【译文】

有人问:“孔子所谓的‘远虑’,周公所谓的‘夜以继日’与迎来送往有什么区别?”

先生说:“远虑并不是不着边际地去思考,只是要存这个天理。天理存留于人心中,且亘古亘今,无始无终。天理就是良知,万虑千思也只是要致良知。良知是越思索越精明。若不深思熟虑,只是随随便便地随事情转,良知就变得粗陋了。若以为远虑就是在事情上不着边际地思考,就不免有毁誉、得失、私欲掺杂其间,也就是迎来送往了。周公整夜地思考,仅一个‘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功夫。认识了这一点,周公的气象与迎来送往自有分别。”

【原文】

6.8问:“‘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朱子作效验说。如何?”

先生曰:“圣贤只是为己之学。重功夫不重效验。仁者以万物为体。不能一体。保己是私未忘。全得仁体。则天下皆归于吾仁。就是‘八荒皆在我闼’意。天下皆与,其仁亦在其中。如‘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亦只是自家不怨。如‘不怨天。不尤人’之意。然家邦无怨。于我亦在其中。但所重不在此。”

【译文】

有人问:“在《论语》中,孔子说了‘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这句话,朱熹主张是就效验而言的。不知是否正确?”

先生说:“圣人只是一个克己之学说,只重视上夫而轻视效验。仁者与万物为一体。不能与万物一体,只因没有忘掉私欲。我若能获得全部的仁,那么,天下都将归于我的仁中,也就是‘八荒皆在我闼’的意思。天下都能做到仁,我的仁也在其中了。比如‘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仅是自己没有怨恨。与‘不怨天,不尤人’的意思相近。但是,家邦皆无怨,我也就在其中了。然而,这并不是该重视的地方。”

【原文】

6.9问:“孟子巧、力、圣、智之说。朱子云:‘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何如?”

先生曰:“三子固有力。亦有巧。巧、力实非两事。巧亦只在用力处,力而不巧。亦是徒力。三子譬如射,一能步箭。一能马箭。一能远箭。例子射得到俱谓之力。中处俱可谓之巧。但步不能马。马不能远。各有所长,便是才力分限有不同处。孔子则三者皆长。然孔子之和只到得柳下惠而极,清只到得伯夷而极,仁只到得伊尹而极,何曾加得些子。若谓‘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则其力反过孔子了。巧、力只是发明圣、知之义。若识得圣、知本体是何物。便自了然。”

【译文】

有人问:“孟子主张巧、力、圣、智之说,朱熹认为是‘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不知这种理解是否正确?”

先生说:“三个人(伯夷、伊尹、柳下惠)固然有力,也有巧。巧和力并非两回事。巧也只在用力处,有力而无巧,只是空有其力。他们三个人若用射箭作比,就是一人能步行射,一个能骑马射,一人能远射。他们能射到目标所示处,就可以称为力;他们能命中目标,就可以称为巧。然而,步行射的不能骑马射,骑马射的不能远射,各有所长,这就是才力各有不同。孔子则兼有三个人的长处,但他的随和只能达到柳下惠那样的程度;他的清高只能达到伯夷那样的程度;他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心情只能达到伊尹那样的程度,未曾再添加什么。如果像朱熹说的‘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那么,他们的力反而比孔子还多。巧、力只是为了对圣、智作良好阐释。若明白了圣、智的本体是什么,自然就能理解了。”

【原文】

6.10先生曰:“‘先天而天弗违’,天即良知也。‘后天而奉天时’。良知即天也。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又曰:“是非两字是个大规矩。巧处则存乎其人。”

“圣人之知如青天之日。贤人如浮云天日。愚人如阴天霾天日。虽有昏明不同。其能辨黑白则一。虽昏黑夜里。亦隐隐见得黑白。就是日之余光未尽处。困学功夫。亦是从这点明处精察去耳。”

【译文】

先生说:“‘先天而天弗违’,因为天即良知;‘后天而奉于时’,因为良知即天。

“良知仅是判别是非的心。是非仅是个好恶。明白好恶就穷尽了是非,穷尽了是非就穷尽了万物的变化。”

先生又说:“是非两个字是一个大规矩,能否灵活应用,只能因人而异了。”

“圣人的良知如同晴空中的太阳,贤人的良知如同有浮云的天气,愚人的良知如同阴霾的天气。虽然他们昏浊清明的程度不同,但辨别黑白则是一致的。即使在昏黑的夜晚,也能隐约看出黑白,这是因为太阳的余光还未完全消失。在逆境中学习的功夫,也只是从这一点光明处去细致鉴察。”

【故事】王阳明的良知故事

有一次,王阳明平定了一帮土匪,就抓来强盗头子问话,没想到这个阶下囚还有点见识,听说过王阳明的“致良知”的学说,嗤笑王阳明:“王大人,你说人人都有良知,我却不以为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们强盗土匪,杀人越货,根本没有良知良心!”王阳明没有答话解释,不动声色,让手下把这个强盗的上身脱光,把这个强盗下身的裤子也脱了,大家都不解其意,王阳明让士兵继续脱强盗的裤衩,强盗头子慌了,捂着裤衩道:“大人,这个不能脱!怎么见人啊!”王阳明笑了:“你不是没有良知吗,这就是良知!”这个人惭愧地低下了头,再也不说话了。

人都有羞耻之心,这就是一个人的良知了,所以王阳明借用《孟子》里面的话,认为我们的心体就是“良知”,它在我们内心,并且与整个宇宙万物融为一体。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生来具有的,穿不穿裤子是一回事,穿裤子只是一个假借,是一个事相,而良知隐藏在背后——人会感到羞耻,和人会为不穿衣服而羞耻这件事是两回事。也就是说,人有“知”羞的本性,穿衣服却不见得是本性。

王阳明的四句歌说清楚了这其中的差别:“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知善知恶是良知”中提到的良知,是一种心体的功能,而不是说一些风俗的事相,如是否穿裤子,是否抢劫,是否偷窃等等。

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和“良知”结合在一起,就是王阳明的心学主旨。“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万事万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做到知行合一。

同类推荐
  • 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

    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会有一个适应期,这个时期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好哪些准备,度过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衔接这段特殊的过渡时期?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新生家长应该怀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引导出一个健康、快乐、好学的孩子呢?家长怎样帮助自己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进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家长还要考虑如何在家庭中提高孩子的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
  • 卡尔·威特的全能教育法

    卡尔·威特的全能教育法

    老卡尔·威特在54岁时得子,没想到他的儿子却是一个智商低下的婴儿。但他没有放弃,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小卡尔。威特在8岁时便能够自由运用6个国家的语言,9岁时考入莱比锡大学,未满14岁便获取博士学位,16岁时被聘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
  • 好方法培养出最出色的女孩

    好方法培养出最出色的女孩

    《好方法培养出最出色的女孩》共分15章,分别从美德、学习、性格、交际、修养、气质、关念、能力等方面为父母设置了一套立体式的教育方案,并通过大量的实例全方位地给家长提出了很多指导性的建议。帮助家长在教育女孩时发挥孩子的优势特征,培养出最出色的女孩。如何把怯弱的小丫头培养成充满自信、有个性的阳光女孩?如何把脆弱、爱哭的“玻璃美人”培养成敢于直面挫折的坚强女孩?如何让害羞、内向的女孩变得善于交际?……这一切都是父母关心的问题,而《好方法培养出最出色的女孩》一书将全面解答家长心中的困惑。
  • 谁说爷爷奶奶不会教孩子——60招教出好孩子

    谁说爷爷奶奶不会教孩子——60招教出好孩子

    本书从多个方面出发,根据6-12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提供了60个教育孩子的小妙招。
  • 0~3岁婴幼儿游戏方案

    0~3岁婴幼儿游戏方案

    本书根据0~3岁宝宝的年龄特点,按宝宝月龄划分,分别从大动作能力、精细动作能力、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知觉能力、思维能力、情绪和交往能力七个方面,为父母们提供了将近400个有针对性的分类游戏。
热门推荐
  • 末世重生之逍遥

    末世重生之逍遥

    在末世中是否有一处地方能容人生存?现实告诉你有!在一个遥远的小岛上生活着一群快乐幸福的人,他们都深深的崇拜着他们的救星!【本文np,不喜慎入】
  • 嫁给隐藏大佬后的日常

    嫁给隐藏大佬后的日常

    林七七本来是个很平凡的少女每天一个人生活日子本来以为只会悠闲的过下去可是没有想到却被一个长的丑的男人给打破了
  • 一品侍卫

    一品侍卫

    桃子卖没了新书新书《首富小村医》上线,QQ阅读首发,大家还在等什么?
  • 万丈星辰不及你艾辰

    万丈星辰不及你艾辰

    当所有人都认为艾辰混的风生水起,其实,艾爹只是一个人走过了一段又一段艰难的路。当我以为世界一片黑暗时,是他,让我看见了光明。一声艾辰一生艾辰,若爱且长.暮辰将至
  • 待到山花烂漫时之抗疫故事

    待到山花烂漫时之抗疫故事

    她是美丽知性的女医生,疫情当前,她奋不顾身,在抗疫一线与新冠病毒殊死搏杀;她又是温柔善良的小女人,非常时期,她深明大义,舍小家顾大家。她的心里怀揣着一个愿望,那就是等到山花烂漫时,她想去看看那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小说描绘了奋战在抗疫一线白衣战士的家国情怀,讲述他们感人肺腑的故事,同时表现了亲情、爱情、友情在危难时刻彰显出的人性光辉。
  • 恶魔在盛夏

    恶魔在盛夏

    如果说,相遇是一种缘分,那么沈筱文和杨博翰之间的缘分真的是妙不可言。前女友订婚的第二天,遇见了一生中最爱的人,他看见她的第一眼,并没有过多的念头,只是因为一时的气愤,心中一个莫名其妙的决定,注定了他和沈筱文之间的爱恨纠缠。情不知所起,当杨博翰发现自己已经深深的爱上沈筱文的时候,沈筱文只是想离开他……
  • 暗宇之下

    暗宇之下

    这就是一个,人类在太阳系奋发图强,被外星人打上门,被打成了丧家之汪,然后人类火种,流浪星海,无以为家的故事!
  • 无尽之域

    无尽之域

    这是一群生存在异世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史。十年前,萨拉扎与梭刃在圣火之域解除了密宝的封印,整个世界的平衡顷刻开始扭曲。包括人族、类人、半兽、精灵……种族与国家之间摩擦顿生,矛盾激化,却始终是隔靴搔痒。熊熊战火终将燃起,面对日益狂躁的能量与觉醒的冲动,每一个种族都在摩拳擦掌。十年后,当整个世界都因这被打破的平衡而躁动不已时候,一个年轻的人族青年剑士走向了战场。他究竟会为这纷乱的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兰杰·艾里欧斯,这就是你最后的答案?”青年扬起了手中的剑。
  • 我的杀手同桌

    我的杀手同桌

    她是一位天才少女,同时也是让人闻风丧胆的杀手,这些光鲜亮丽的身份下,却没有人知道她心底的秘密,除了他,可以走进她的心……
  • 注华严法界观科文

    注华严法界观科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