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635400000012

第12章 丁香花与菩提树

丁香不但是爱情和幸福的象征,还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丁香树在我国西北某些地区,被佛教信徒称为“菩提树”。但事实上,菩提是菩提,丁香是丁香,这是两个在形态、习性上都相距甚远的不同树种。既是两种树,为什么佛教信徒又把栽植在寺院里的丁香树称为菩提树呢?这就渊源久远了。

唐朝初年,禅宗六祖慧能写了一首关于菩提树的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诗流传甚广,所以后世许多人都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菩提树,其实是人们误解了他的本意,菩提树不仅存在,而且是一种桑科榕属常绿大乔木。慧能所写的“菩提本无树”这一诗句,大概是从佛家理论“四大皆空”里作了引申而来的吧!

菩提为佛教梵文语,意为“豁然开悟”、“如日开朗的彻悟境界”。被理解为“智慧的觉悟”或“觉悟的唤醒”。菩提树原产印度,印度人称之为毕波罗树。菩提树属桑科常绿乔木,树高可达10~20米,直径2米。树皮黄白色,树干凹凸不平。树枝有气生根,下垂如须,侧枝多数向四周扩展,树冠圆形或倒卵形,枝叶扶疏,浓阴覆地。叶互生,三角状卵形深绿色,有光泽,不沾灰尘,被看做圣树的象征。叶形美观,常用作诗画题材。花生于叶腋,不见真面目,雌雄异花,但雌雄两花均着生于一紧闭的花托之中,不见真面目,称隐头花序。隐花果,扁平圆形,冬季成熟,紫黑色,所以人们常称之为无花果。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各地的丛林寺庙中,普遍栽植菩提树,它在《梵书》中称为“觉树”,被虔诚的佛教徒视为圣树,万分敬仰。

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在菩提树下坐禅而觉悟成佛,创立了佛教。从此,菩提树就和佛教发生了密切关系。被视为神圣之木。广植于佛教寺院之中,并以梵文教语“菩提”命名该树,菩提树因此也变得至高无上了。菩提树很早就被引种入我国,《群芳谱》称之为思维树。佛门在寺院栽种菩提树,除了表示信仰的忠坚和虔诚之外,主要还是为了纪念佛祖得道成佛。

可是,真正的菩提树只适种于热带、亚热带,在我国只有华南、东南沿海一带才适宜生长。因此佛门弟子只好选用一些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树种代替菩提树。如南方的一些寺院,选用无患子树代替菩提树。这种树广东人称木榄子,四川人叫油串子。该树枝干粗壮挺直,树叶广展,冠盖如云。五月开花、十月果实成熟。果核黑色、十分坚硬,可作念珠,因此被视为吉祥之物,佛门也把这种树称作菩提子树。北方一些寺院,则多选用珍稀名贵的银杏树代替菩提树。银杏树高大雄伟,寿命长,被誉为“中国的菩提树”。可是在我国西北的甘肃、青海等地,由于高原气候的影响,以上几个树种都不能栽植,佛教弟子就选用暴马丁香(与紫丁香同属木犀科丁香属)代替菩提树。暴马丁香别名又叫暴马子、白丁香、茶花丁香。人们称暴马丁香为“西海菩提树”。现北京法原寺内的丁香树,据传是明代的遗物。再如青海省乐都县以南的罂昙寺里的一棵暴马丁香树,相传是明朝洪武年间修建该寺院时栽植的,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在青海高原的东部,距省会西宁市25公里的湟中县沙尔镇,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喇嘛教圣地——塔尔寺,是佛教格鲁派的著名寺院之一。据说这座宏伟壮观的佛教寺院的修建,最早起因于一棵奇异的暴马丁香树。

相传藏族地区佛教大师宗喀巴诞生以后,在他出生的地方长出一棵白旃檀树(暴马丁香树)。它根粗叶茂,树上生有约10万个叶子,每个叶片上都能自然出现一尊狮子吼佛的形象,就连树皮上也会出现许多天然身像及字迹,故名“衮木”(意为十万身像)。这棵不寻常的白旃檀树(暴马丁香)被佛教信徒誉为菩提树。

在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宗喀巴在西藏学经,他父母由青海去信,催他回乡探亲。宗喀巴收信后考虑:回青海路途遥远,影响学经,决定不返故里。于是派弟子送去信一封及用鼻血绘成的个人画像和狮子吼佛像一轴。信中说:“若在我出生的地方,以十万尊狮子吼佛像及菩提树(暴马丁香树)为中心,建一座佛塔,则如同亲晤儿面。”他母亲收到此信后,十分悲恸,便将两尊画像虔诚供奉。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在其信徒的资助下,依照宗喀巴大师的嘱咐,以白旃檀树为中心,建了一座佛塔叫塔尔大灵塔。后因塔之盛名,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又在建塔的地方造了一座寺院叫塔尔寺。寺内大金瓦寺、小金瓦寺、大经堂等十余座大型建筑,富丽堂皇,光彩夺目。该寺昌盛时僧人达1000余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那棵奇异的丁香树距今也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此后,暴马丁香就被西北一些地方的佛门视为菩提树了。这其中,除了传说和宗教信仰的缘故外,还跟丁香树能够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生长状况良好,而且姿态端秀,花色淡雅,香气浓郁,是吉祥、幸福的象征,能表现佛门的兴盛荣昌。这些大概都是佛教信徒把栽植在寺院里的丁香树称为菩提树的缘由吧。

菩提树树干富有乳浆,可提取硬性橡胶。花可入药,有发汗解热之功。它适于寺院、街道、公园做行道树。我国原来并没有菩提树,它最初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被引进的。据史籍记载,相传梁武帝天监元年(502 年),僧人智药三藏大师从西竺国(印度)带回菩提树,并亲手种植于广州王园寺(后来该寺改名为光孝寺)。从那以后,我国才开始有了菩提树,并在南方各省区寺庙中广为种植。今天,广州海幛寺仍然还有3株300多年树龄的古菩提树呢!

我国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全民信奉小乘佛教,对菩提树十分敬重、虔诚,几乎每个村寨和寺庙的附近都栽种了许多菩提树。如果谁家人口不安宁,猪瘟鸡死,五谷歉收,也要在村寨和寺庙附近栽种一些菩提树,乞求佛祖的保佑。每到佛节,善男信女们就在大菩提树干上拴线,献贡品,顶礼膜拜。傣家人什么树都可以砍伐,但菩提树却是千万不能砍伐的,即使是菩提树的枯枝落叶也不能当柴烧,砍伐菩提树就是对佛的不敬,就是罪过。在傣家人的文学艺术里,菩提树则是神圣、吉祥和高尚的象征。在举行婚礼时,歌手总会唱道:“今天是菩提升天的日子”。在情歌里,少女们则会对心爱的男友唱道:“你是高大的菩提树”或“你像枝叶繁茂的菩提树”等。

走进西双版纳,菩提树随处可见,其中有两株却特别值得一提。一株在景洪市勐龙镇曼达赫村,胸径近2米。人们通常所见的菩提树都是青枝绿叶,而这株菩提树则在生长青枝绿叶的同时,还会长出一种白色枝条,白如霜雪,毫无青绿之色,且每年都长,每次仅长出1~2枝,绝不超额。据当地民间传说,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出游传教时,曾在这株菩提树下小憩,于是,此树感佛祖厚爱之恩,特长出白色枝条作为回报。当地傣族群众视此树为“神树”,在其四周砌起砖墙进行保护。每年此树长出白色枝条时,膜拜者、参观者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另一株在景洪市郊曼厅公园的旁边,树干十分粗大,要5个成年人张开双臂才能合围,据说其树龄已有800多年,但长势依然旺盛,枝叶成荫。据说,此树与泰国的一株同龄菩提树是“兄弟树”,系当时中泰两国的两位身居王位的挚友互植。这两位挚友原来都是有志的平民,经过艰苦努力,奋发拼搏,分别在泰国和西双版纳获得王位,那位泰王前来西双版纳亲手种下这株菩提树,西双版纳王也远赴泰国种下一株菩提树。他们共同的愿望是让两株菩提树同生共长,中泰两国人民永远和平共处,友谊长存。至今,西双版纳的傣族群众仍然十分爱护这株菩提树。

菩提树实际用途十分广泛。它树干粗壮雄伟,树冠亭亭如盖,既可做行道树,又可供观赏。叶片心型,前端细长似尾,在植物学上被称作“滴水叶尖”,非常漂亮,如将其长期浸于寒泉,洗去叶肉,则可得到清晰透明、薄如轻纱的网状叶脉,名曰“菩提纱”,制成书签,可防虫蛀。枝杆富含白色乳汁,取出后可制硬性树胶,用树皮汁液漱口可治牙痛,花入药有发汗解热、镇痛之效,枝干上会长出气生根,形成“独树成林”的景观。

独占春魁的蜡梅花

寒冬腊月,万花纷谢之际,在亭台、楼阁旁,小桥、池塘边,庭院、公园中,几株蜡梅,迎着料峭春寒,绽开了那娇小玲珑的金色花瓣。群芳缀树,傲寒吐香,默默地在枝头等待着春的消息。直到春风吹拂,大地铺绿,桃红李白,它才悄悄地离去。若要问百花中谁占春魁,那无疑是“一枝春已多”的蜡梅了。

蜡梅这个花名,曾使不少人误认为它是梅花的一种。然而,事实上,蜡梅非梅,梅花是蔷薇科植物,落叶乔木。蜡梅属蜡梅科,落叶灌木。蜡梅花又名雪里花,一般在11月中旬开花直到次年3月左右,花期很长。初春花未开放时采摘,及时低温干燥。干燥花蕾呈圆形、矩形或倒卵形,长1~1.5厘米,宽约0.4~0.8厘米,花被叠合作花芽状,棕黄色,下半部由多数膜质鳞片所包,鳞片黄褐色,略呈三角形,有微毛。气香,味微甜,后苦,稍有油腻感。只是由于同在岁末春初开花,又同名为“梅”,所以常常被人误认作同种花卉。关于这一点,还是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得正确:“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与梅同时,而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

蜡梅,也有人称之为腊梅,其主要原因是“蜡梅开花,时值腊月,所以得名”。其实是因“花色似黄蜡”而名“蜡梅”,或因“腊月开花”而名“腊梅”,都言之有理。蜡梅因其花瓣带蜡质,能减少水分的蒸发,增强抵御严寒的能力,所以抗寒能力较梅花还强,能在最寒冷的腊月里凌寒独放,作为冬春之交园林庭院里最理想的点缀。因此缘由,笔者认为“蜡梅”、“腊梅”二名同用共存,也无不可。

蜡梅的花期较长,在头年四月,叶腋间开始萌生花粒,深秋经霜后,花粒饱和渐育成花蕾。入冬起陆续开花,直到次年二三月方休。由于蜡梅耐寒、耐久,又有别名叫寒客、久客。

此外,蜡梅还叫香梅,大概是因其特别的香味,艳而不俗,浓而清幽,芳香彻骨。蜡梅的香还有一种特别之处,即透着一种冷艳的清香,在你不经意时暗暗袭来,幽香阵阵,令人心旷神怡。“东风一夜入残年,冻蕊含香娇可怜。”

蜡梅还有别名叫腊木、黄梅花、素儿。说到“素儿”这个名字,还有个来历。传说宋人王直方,家中有个侍女叫素儿,生得十分清秀,王直方在蜡梅盛开的时候折了一枝送给诗人晁无咎。晁为了答谢,就写了五首诗回赠。其中有这样两句:“芳菲意浅姿容淡,忆得素儿如此梅。”一时传为美谈,有些人便把蜡梅称为“素儿”。

蜡梅的品种不多。若以花色分,有素心梅、磬口梅、金钟梅、虎蹄梅、狗牙梅等。素心者,其花瓣、花心、花蕊均作黄色,绝无杂色相混。其花外瓣为黄色、内瓣中心泛紫色,花色不纯。梅花盛开时,状如磐口的叫磐口蜡梅,其叶大花亦大,花瓣圆形,香味浓郁,花外轮淡黄,内轮淡黄而有浓红紫色条纹与边缘。花形似荷花,瓣微尖的,叫荷花蜡梅。开花最先、花色深黄、花密香浓的叫檀香蜡梅,是蜡梅中的佳品,现已少见。金钟梅花大色黄,形似金钟,重瓣,香气浓。虎蹄梅花瓣较圆,花似虎蹄,开花早。狗牙梅花瓣尖形较小,香气淡。还有一种花小色淡,香味最差,花瓣尖长跟狗牙一样的,叫狗牙蜡梅,因其花九出,又称九英蜡梅。这是蜡梅中的野生种,最不足取,多用作砧木。檀香蜡梅不但香味浓郁、光艳悦目,而且木质坚实、含香樟般香气,著名园艺家周瘦鹃说:剥下树皮浸水磨墨,光彩焕发,可供作书画之用。

蜡梅原产我国中部,以湖北、陕西两省为中心产地。近年在湖北西部神农架林区海拔500米的南垭山麓,发现面积达4000亩的野生蜡梅林,更证明华中乃蜡梅的故乡。现在栽培已比较广泛,尤其是河南省邵陵县的蜡梅最为著名。该县城西的姚家村家家户户,房前宅后,遍植蜡梅,历来享有“姚家黄梅冠天下”的盛誉。关于这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小国叫鄢国,国都就在现在的鄢陵城西15里的地方,那儿地势平坦、树木葱茏、花草繁茂、风光绮丽。国王在那儿建了一座紫禁城,又在城内修了一座御花园。园内栽培着从各地搜罗来的奇花异草。在御花园的百花中,国王最喜爱黄梅。每逢寒冬腊月,别的花都凋零了,只有黄梅怒放在冰天雪地里,满树黄花娇小玲珑,国王越看越爱。美中不足的是,黄梅虽耐寒开放,而且花也美,但是没有什么香气。国王气得下了一道圣旨,要御花园里的花匠想办法使黄梅吐香。第二年冬天,如果黄梅还不吐香,他就要把这些花匠全部杀光。花匠们接到圣旨后,个个都既焦急又发愁。大家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可谁也不能使黄梅吐香。

一年过去了,冬天又来了。黄梅树又吐出了无数金黄色的小花苞,眼看黄梅就要开花,一旦国王来赏花,发现黄梅仍未吐香,花匠们可就麻烦了。花匠们愁得日夜不安,心急如焚。这天已是黄昏了,花匠们仍聚在御花园里发愁。忽然听到花园门口传来一阵吵闹声,出去一看,原来是御花园的守卫和一个要饭的叫花子在吵架。那叫花子衣衫褴褛,又臭又脏的样子,手里却拿着几枝黄梅,还硬要往御花园里走,守卫不准他进来,他却哈哈大笑说:“莫嫌老姚身上脏,御花园里花不香。”边说边往里走。守卫操起棍子劈头盖脸朝他打去。花匠们看不过,急忙上前拦阻,并凑了些钱送给老姚,让他离开。老姚接了钱,也不作揖谢谢,只是把几枝臭梅递给花匠,说:我就用这几枝臭梅答谢你们吧。别看它臭,它跟你们御花园里的黄梅还有不解之缘哩。花匠们接过臭梅,只见这花的形状与园里的黄梅几乎一样,只是有臭味,不知如何是好,正想向叫花子请教,谁知老姚已不知去向。大家又都觉得衣袋里沉甸甸的,一摸,原来给老姚的钱又都回到自己衣袋里了。大家猛然醒悟:莫非老姚是前来拯救大家的神仙,花匠中有个聪明人也姓姚,他提醒说:“既然老姚说黄梅和臭梅有不解之缘,咱们就把这臭梅接到黄梅树上去试试。”大家一听有理,就赶紧动手把臭梅嫁接到了黄梅树上,几天之后,黄梅花开了。国王听说黄梅花开,便领着文武百官都到御花园里赏黄梅来了。且说国王一班人一进御花园,不但见满树金灿灿、黄澄澄的黄梅花儿在寒风中怒放,而且闻到阵阵幽香,沁人心脾。国王心里十分高兴,就重赏了众花匠。后来有人又把叫花子老姚是神仙化身之事禀明。国王一听,立刻下了一道诏书,把民间凡是姚姓的花匠都召到御花园来侍弄花木。

斗转星移,鄢国后来被其他强国灭了,王宫和御花园也变成了一片废墟,但御花园里的花草却保留了一些并流传了下来。因为花匠都姓姚,世代子孙繁衍,这里就成了姚家村,而且家家户户都以种花草为业,所以这个村又叫姚家花园。特别是姚家的香黄梅最为驰名,也是姚家花匠历经多代培育出来的,所以又有“姚家黄梅冠天下”之说。

蜡梅虽是灌木,但生命力强,有很强的适应性,除盐碱地外,到处可以栽培。不但耐寒而且耐旱。谚云:旱不死的蜡梅,淹不死的柑橘。正因为如此,所以蜡梅的寿命也很长,有的可达五六百年之久。据上海园林管理局1979年调查,松江县方塔附近有一株500年树龄的古蜡梅,至今仍长势强健。泰山瑶池有一株蜡梅,株高4米,干茎粗10厘米有余,据说是清初遗物,距今也有三四百年历史了。

数九寒天、冰天雪地,蜡梅却“枝横碧玉天然瘦、蕊破黄金分外香”。此时你若雪中赏梅,自是好事一桩;若瓶插一枝,暗香浮动,满室飘幽;若再邀友相聚,则高洁、幽雅之情趣就自然而生了。

同类推荐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4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4册)(选题报告1)

    美文是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在纸上跳跃的心灵文字。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能够在精神上获得启迪和昭示。作家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美文经典,在人类灿烂的文明史上描绘了一幅幅耀眼夺目的篇章,是人类永恒的印迹。
  • 少林圣地:嵩山(文化之美)

    少林圣地:嵩山(文化之美)

    “嵩高惟岳,峻极于天”。地处中原,峻峰林立的少林胜地嵩山,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地质学上称之为世界上罕见的“五代同堂”,即五个时期的地质现象在嵩山表露齐全。嵩山不仅经历了地球40亿年来演变的轨迹,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各朝各代的兴衰。它集山岳文化、民俗文化乃至域外文化于一身,也是儒、释、道三教合一体现最为完美之地。本书带你一起领略嵩山山峰之秀美,历史之厚重。
  • 陕西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

    陕西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文化产业的历史与现状、发展中的陕西文化产业、广告业、会展业、广播影视及音像业、纸质传媒业、动漫业、民间美术品业、网络文化业、文化旅游业、艺术演出业、娱乐休闲业等。
  •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中讲述的马球,古称击鞠,即骑马打球,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在我国唐朝时期,马球运动非常流行,从宫廷到民间都有广泛的开展。唐以后,马球运动不断发展演变,走向衰落,却同时向周边地区不断传播,甚至传向海外,成为今天的马球运动。
  • 山西抗日女兵连

    山西抗日女兵连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的一批杰出知识女性,正是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在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事业中,积极投身抗战,成就了自身,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
热门推荐
  • 娇妻来袭:将军难伺候

    娇妻来袭:将军难伺候

    穿越?OK!这年头没看过几部穿越的小说或者电视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现代人。可是,有她这么倒霉的穿越吗?不是皇墙后宫,不是豪门大户,竟然是男人扎堆的……军营?整天灰头土脸的不说,还得装男人?不仅没有美衣美食美男,连这条小命都有随时报销的可能?还有,还有,这个一脸高冷的将军又是怎么说?她可是他的救命恩人呢!他竟然进她房,睡她床,脱她衣,摸……人前忒内敛,人后不要脸,白天是战友,晚上成“战”友。靠!本姑娘不伺候了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机械女仆

    机械女仆

    某宅男某天闲极无聊出门散步,在江边拣了个昏迷不醒的漂亮女孩回家,醒来后女孩竟然自称是来自未来世界的智能女仆机器人,认定他是自己的主人,要为他当牛做马。
  • 折翼天使在身边

    折翼天使在身边

    她,就像是坠落凡间的天使,一次次把他从痛苦的边缘给救回来。他,每天过着黑暗而如同地狱般的生活,是她的出现给他带给了光明。他,和她一样洁白如同天使一般与她像是命中注定,但她的心始终无法靠近他……
  • 穿越之全能医妃

    穿越之全能医妃

    一朝重生,穿越为嫡女!成就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老天没有亏待她!这辈子,她要好好的为自己而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众神在左

    众神在左

    当周围的人不在是普通认识,各种奇怪的是接踵而至。所有的灾难都围绕着一个学生!他该如何解决!
  • 夜雨疏途

    夜雨疏途

    她坚强的让人有着一些的心疼,却意外的邂逅了总裁,原本的安静的生活,从此直接的被搅乱了。他是冷酷的总裁,万人之上,却一见钟情了她,百般的误解一一的呈现出来了真相,满心的懊悔想要补偿,却寻不见了她。一个至亲再度出现,却将一群人,两个家,再一次的推入了一个纠缠之中。重重阻挠过后,最终获得幸福。
  • 小鱼的江

    小鱼的江

    记录古灵精怪女孩和闷骚高冷学霸的日常。大概就是校园暧昧吧作者真实故事
  • 封将

    封将

    青藤皇权势弱,各地豪强并起,看那乱世纷争,看那江山霸业,看那正邪之斗。各大势力群雄争霸,邪灵,妖族,妖灵师,武师会,万象教宗......一场皇权霸业,述说多少血与泪,顺应天命亦是逆天改命。乱世中何以自立,与天斗与人斗,且看街头混混不一样的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