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635400000008

第8章 牡丹极品:姚黄和魏紫

牡丹总领群芳,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是我国的国花。其花朵大、株形美、花色艳、气香浓,历来为人们所称颂。

牡丹属芍药科落叶小灌木,别称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药、百雨金,又有洛阳花、富贵花和“花中之王”之美称。落叶亚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一般株高在0.5米~0.8米,高者可达3米。枝多挺生。叶片宽大,互生,2回3出羽状复叶,具长柄。鼎盛小叶,小叶片有披针、卵圆、椭圆等形状。侧生小叶为长卵圆形,表面绿色,具白粉,平滑无毛或有短柔毛。花单,两性,顶生,直径10厘米~30厘米。萼片5,绿色。花瓣原本5~6枚,经过栽培,部分或全部雄蕊变成花瓣,成重瓣花。瓣数少的称为多叶,瓣数多的称为千叶。花有黄、白、红、粉、紫、绿等色。花大色艳,形美多姿。开花后结成果,密生短柔毛,成熟时开裂,内藏5~15枚大粒种子,呈不规则圆形,褐色或黑色。花期一般为4~5月。

我国栽培牡丹历史悠久。原产我国西北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现由野生改为人工栽培后分布广泛,以黄河流域、江淮流域栽培为宜。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的甘肃、陕西、山西、四川、河南等山区。当今,河南洛阳、山东菏泽仍是我国牡丹主要的生产基地。

牡丹,给人们的感觉自然是雍容华贵、富丽端庄,很像是浓妆艳抹、珠光宝气的贵妇,故又名之为“富贵花”。正如宋人赵以夫的词中所说:“生香绝艳,说不尽天然富贵。”又因牡丹花大而多变,色彩艳丽,五彩缤纷,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被誉为国色天香。如李白诗中所说:“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在流光溢彩、华丽奢艳的唐代画卷中,也总少不了牡丹。用牡丹来形容唐代女子,应该是最恰当不过的。她们美丽、浪漫、张扬、热情,同时又顽强独立。牡丹并非只有华贵多姿的一面也有其坚强的一面。牡丹性喜凉恶热,宜燥惧湿。牡丹并不娇气,她耐得住寒冷,零下三十度的低温也能忍得,黄土高原的干旱她也耐得。所以即使是穷山沟的悬崖峭壁上,牡丹也能倔强地生长。牡丹的出身,原本并不高贵。晚唐诗人裴说有诗:“数朵欲倾城,安同桃李荣。未尝贫处见,不似地中生。”中唐文人舒元舆所写的《牡丹赋序》中记载的比较客观准确:古人言花者,牡丹未尝与焉。盖遁于深山,自幽而芳,不为贵重所知。

唐代诗人裴潾作《白牡丹》诗:“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据《南部新书》,唐代长安有在三月十五日看牡丹的习俗。诗以“玉杯”形容白牡丹的色态,以夜露、月光托出白牡丹的风韵,并暗寓孤芳寡合、知遇无人的感慨。牡丹中以大红大紫为贵,白色牡丹不受重视。诗人却借无人看的白牡丹超尘脱俗、幽雅高尚、冰清玉洁以明自己的高洁之志。据说后来唐文宗对此诗赞叹不已,一时宫中广为传诵。这说明在唐代,每到暮春时节,观赏牡丹成为富贵人家的一种习俗。据李肇《唐国史补》记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中唐诗人刘禹锡也有诗为证:“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

关于牡丹,人们往往提到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武则天有一年冬天想游览上苑,便专门宣诏上苑:“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遵命。第二天,百花齐放,唯独牡丹不从,于是武则天将牡丹全部刨了,贬出长安,扔到洛阳。这才有洛阳牡丹甲天下。其实这个故事很不可信,历史记载,武则天一生中很少住在长安,多数时间都是在洛阳居住,先秦至汉、唐以来的辉煌的建筑明堂也建在洛阳。

我国人民把牡丹看做是人类和平、幸福、繁华与富足的象征。牡丹不仅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有相当重要的药用价值,牡丹根和皮均是名贵的中药材。曹州牡丹种植有数百年历史。宋时牡丹以洛阳为多,自明开始种植中心已移至曹州。

牡丹品种繁多,迄今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一般可按花色分为白、黄、粉、红、紫、黑(暗紫色)、雪青(莲青)、绿色等品种。按花期分为早花、中花、晚花品种。中国古时还按花型分为多叶与千叶两类。牡丹中的黄牡丹和紫牡丹是中国和世界各地牡丹栽培品种的原种。

自古以来,民间就有“洛阳牡丹甲天下”的说法,这话的确不假,然而,在洛阳牡丹中,姚黄和魏紫却是最好最奇的两种名花。如果说牡丹是花中之王,那么,姚黄和魏紫便可称“牡丹之冠”。说起来,关于这两种名贵牡丹的来历,在洛阳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十分美妙动人的传奇故事。

据说,在宋朝的时候,邙山脚下有个名叫黄喜的穷孩子,他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家里只有他与母亲两人相依为命。黄喜为人忠厚,又有良心,由于家里穷,他很小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靠辛辛苦苦地上山砍柴卖过日子。每天拂晓,黄喜便拿起母亲为他张罗好的干粮袋往扁担上一挂,然后手提柴刀告别母亲上山砍柴去了。在上山必经的山坡路上有个石人。这石人究竟是怎么来的,当地人没有一个说得清楚。自从黄喜第一次上山看见它后,便每次上山都要与它打照面。离石人不远,有一眼山泉,常年不竭,清冽甘醇,黄喜上下山时,经常在这里解渴、洗涤。山泉旁边长着一棵绽放紫花的牡丹。这株牡丹长在这里究竟有多少年了,当地人也没有一个讲得明白。反正黄喜第一次上山时,它就长在那里了。与每天一样,黄喜总是早晨第一个来到这里,然后他不失童趣地从扁担上取下干粮袋,往石人颈脖上一挂,说:“石人哥,吃馍吧!”接着,他又走到山泉旁边,捧起几捧泉水浇在紫牡丹根部,说:“牡丹姐,喝水吧!”之后,黄喜才上山去砍柴。

就这样一年一年过去了,黄喜已长成了一个健壮、英俊的大小伙子。但他仍然是每天砍柴、卖柴,勤劳朴实,心地善良。这一天,他又像往常一样,砍完柴后,来到石人面前,取下挂在石人脖子上的干粮袋,笑嘻嘻地说:“石人哥,你不吃馍,那我可吃啦!”吃过后,他又走到山泉边喝了几口泉水,接着又给紫牡丹浇了几捧泉水,然后再挑起柴担下山去。这天黄喜砍的柴特别多,远看就像挑了两座小山,连扁担都压弯了。走了没多久,他感到有点累,便傍着山用根木叉支起柴担歇息一会。就在这时,一位姑娘从山上走下来,走到黄喜跟前时,竟主动地提出要帮他挑柴。这下搞得黄喜很不好意思,一个大男子怎好让一个年轻娇美的姑娘家挑重担呢?便连连摆手不同意,急得连话也说不出来。姑娘见他窘成这样,不禁笑了起来,接着不由分说,便上前把柴担抢了过来,挑起来就往山下走去。不知怎么的,黄喜在后面徒步追也追不上。

就这样,姑娘一口气将柴挑到了黄喜家。这时,黄喜母亲正在灶前做饭,见到儿子领回一个美貌的姑娘,心里高兴得不得了,她连忙把姑娘让进屋里,又是让座,又是倒茶。但这姑娘不坐也不喝,就像来到自己家一样,袖子一卷,就下厨房,相帮老人一道生火、擀面,什么活都干,一刻也不闲,黄喜娘是欢喜极了。饭后,黄喜去集市卖柴。黄喜母亲就拉着姑娘的手说起家常来。姑娘说她名叫紫姑,就住在邙山上,父母俱亡,家中只有她一人。听了这些,老人就更想要她做媳妇了。她将这心愿对姑娘一说,姑娘也就羞答答地同意了。从此,紫姑就在黄喜家住了下来。紫姑心灵手巧,做得一手好针线,她绣的牡丹活灵活现,就像真的一样。黄喜上街卖柴也顺便带点牡丹花刺绣去卖,总是一下子就被人买去。这样过了一阵子,家境就逐渐好了起来。于是,黄喜母亲就催他俩早日把婚事办掉。但紫姑却劝她不要着急,说再等一会,等到自己到黄喜家满了一百天,就正式结婚。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紫姑有一颗宝珠,整天都含在嘴里,不如此她就不能正式成为凡人,她的原身即是山泉边那株紫牡丹。自从她踏进黄喜家愿作他家媳妇后,她就不仅自己含,还叫黄喜与她轮流含。她还一再叮嘱黄喜只可含着,不能咽下,否则,两人就不能结为夫妇。黄喜便问紫姑这珠子究竟有何妙用,她说它能提神强身,砍柴、挑担就会不感到饥饿和劳累。为了试验一下这颗宝珠的妙用,有一天黄喜砍的柴特别多,但他挑在肩上竟不觉得重,很轻松地便挑下了山。因此,他认定这果然是颗宝珠,每天都记得要含一含,而且,他还在心里默记着天数,一待含够一百天,便好与紫姑成亲了。

时间日复一日过去了,黄喜含珠已含了99天,再过一天就将期满了。这使他兴奋不已,满怀喜悦地期待着100天的到来。第二天,黄喜仍与往常一样上山砍柴。当他走到石人面前时,竟喜不自禁地对石人说:“石人哥,我明天就要与紫姑成亲了,你为我高兴吗?”说完,他对石人笑了笑,又来到泉水边,想把这喜讯也告诉那株紫牡丹听。但他一想又不对了,自从与紫姑相识后,他就没再在这山泉边见到那株紫牡丹。当时他还以为是谁把它挖走了,心里好几天都不高兴。现在他又想起了这事,不禁脱口问石人,知不知道他那牡丹姐姐究竟给谁挖走了?现在何处?没想到他这一问后,石人居然说起话来,说:“就在你家里!”黄喜大吃一惊,一边后退,一边惊问石人怎么会说话。这时,石人就对他说,那个紫姑就是紫牡丹变的,她是个花妖精,要你含珠子是要吸干你身上的精血和元气,今天是最后一天,明天你就将没命了。对石人这番话,黄喜不大相信,他觉得紫姑不会害他,但他又想到那株突然失踪的紫牡丹,心中也不由有些害怕了。黄喜便再三追问石人说的话是不是事实,石人仍一口咬定是事实,并对黄喜说:“你要活命还来得及,那就是回家后把那颗珠子吞下去就行了。”

黄喜是个忠厚老实之人,他将石人的话信以为真,一回家,紫姑又要他含珠子,他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将珠子咽下去了。紫姑一见,脸色立刻就变了,人也差一点晕倒。黄喜娘连忙搀扶住她,并连声追问儿子这是怎么回事?黄喜是个孝子,也从来不知道说谎话,他便将石人不久前讲的话一五一十地全说了出来。

听了这么一说,紫姑什么都明白了,原来黄喜上了石人的当。接着,紫姑一边哭,一边讲真情。原来,那石人是个石头精,它见紫姑貌美,便起意霸占她为妻。紫姑不从,石人仍死死纠缠她,但因紫姑有那颗宝珠增加法力护身,故石人只得无可奈何。而且,只要紫姑、黄喜含这颗宝珠满了百天,结为夫妇,那石人就更无计可施了。但现在黄喜已将宝珠咽下了肚,不仅紫姑失去了护身之宝,而且黄喜也将死去,这样,石人就可施妖法胁迫紫姑从他了。一听此话,黄喜大梦初醒,后悔不已,满腔的悲愤更促使他要找石人去拼命。这时,紫姑便指点他带上利斧去,要一下将石人头劈开,再将头中一部无字天书取出抛向空中,那么,天神就会惩罚石人。于是,黄喜马上提起斧头就上山。到了石人那儿,他用尽全身力气朝石人头上劈去。劈开后的石头中果然有本无字天书,黄喜取出书就用力朝天上抛去,顷刻间,头顶就出现一道闪光,接着一声霹雳,将石人击得粉身碎骨,七零八落。

这时,黄喜肚中的那颗珠子开始作怪了,烧得他心里十分难受,就像一团火焰要从他咽喉中冒出来。他赶忙喝了几大捧山泉,但仍烧得难受,无奈,他只得纵身跳入泉水中。没想到他只在水面上打了个旋,便立刻被水吞没了。不一会,紫姑也从山下跌跌撞撞地赶来了。她一见黄喜已投身山泉,便也跟着跳了进去。

一段日子之后,这山泉旁边长出了两株奇异的牡丹,一株开黄花,一株开紫花,争奇斗艳,相互辉映,人们闻知后,都纷纷上山来观看、欣赏,都说这是黄喜和紫姑的化身。也不知过了多久,这山泉边的两株牡丹分别移植到了洛阳城里姚家和魏家的花园里,从那以后,人们便管姚家的黄牡丹叫“姚黄”,而将魏家的紫牡丹叫“魏紫”。一直到现在,这两种牡丹还是洛阳牡丹中的极品哩!

牡丹自古以来皆用其根皮入药,名曰“丹皮”。丹皮性微寒,味苦辛,无毒。入心、肝、肾经。具有清血,活血散瘀的功能。李时珍所撰《本草纲目》曰:“牡丹以色丹者为佳。”我国丹皮用量很大,国内年需要量在250万公斤左右,年出口量约为50万公斤。花瓣还可酿酒。

牡丹可在公园和风景区建立专类园;在古典园林和居民院落中筑花台种植;在园林绿地中自然式孤植、丛植或片植。也适于布置花境、花坛、花带、盆栽观赏,应用更是灵活,可通过催延花期,使其四季开花。

同类推荐
  • 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

    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

    中华民族史的研究走了85年历程,总体上看成了一个马鞍型,即从常乃惪的《中华民族小史》开先河,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一个高峰,至50到70年代跌入低谷,再到80年代以后又形成一个高峰。真可谓蜿蜒曲折,取得今天这样的成果实属不易。
  • 绘画艺术(上)

    绘画艺术(上)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七夕

    七夕

    《七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左传》的文学接受与传播研究

    《左传》的文学接受与传播研究

    本书以《左传》文学接受为中心,从如下四个层面来展开讨论。一、考察《左传》的著述性质及成书过程。二、探寻《左传》文学接受的根源。三、勾勒《左传》文学接受的演进轨迹。四、分析明清时期的《左传》文学评点。本书力图从历史的层面对《左传》的文学特征加以考察,重在对其历史的传统资源的梳理,对于《左传》自身文学特征的考察并不多,可以说本书只是在溯本追源,通过对《左传》历史资源的清理,为进一步研究其文学作准备。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诚实守信(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诚实守信(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日娱小说家

    日娱小说家

    叶萧穿越到了2012年的日本,他发现这个世界没有东野圭吾,从此开始了他开挂般的人生。记忆中的群马是灰色的,天空漂浮着铅色的云层沉甸甸的压在心底,阡陌纵横的乡间小道,蛛网般杂乱交错的电网......白石麻衣在这里度过了她生命中明媚而忧伤的一段时光。
  • 爱以很深

    爱以很深

    讲的是一个男孩为了自己喜欢的女孩所附出的一切,最后那个女孩爱上了他。
  • 代选游戏

    代选游戏

    每一种理念都值得尊重,但是推崇与否取决于命运,命里无常,我总想要去说明
  • 妖神从荒岛开始

    妖神从荒岛开始

    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大海,张洵猛地把拖鞋摔在沙滩上。“坑爹啊!哪个主角会往荒岛上穿啊?!”海鸥飞过:哟——哟——修真,从荒岛生存开始。…………新书,求一切!!!
  • 权倾天下:祸国毒妃

    权倾天下:祸国毒妃

    她,残忍嚣张,天性残暴,一身武术更是无人能及。纵傲视群雄,祸乱天下,那又如何?血染江山,一剑挽月尽破空。醉月迷花,风云朝踏碎这一场,卷昔霜前。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
  • 八宝来了

    八宝来了

    人无情,是为道无情?不过三两滴秋雨入肝肠,好无味。便是沧海有泪,指点两下山河成了罪?何必十多年,来叹:只是月下自怜惜照,不能圆也许也只有证道才能破了这千般无奈才能梦一回那曾今灿烂的少年也还好吧?那时的八宝,那时的我,有你陪着,方才最好无奈等做空杯尽不负恩师不负卿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半张钞票

    半张钞票

    王森侦破江苏奇案,得到一个假期,谁知乘火车时又碰到怪事。他的助手朱国明追踪一个扒手,从其手中索回钱包给失主,失主称钱包里有半张钞票不见,问朱国明要了扒手的地址。谁都没有想到扒手竟因此丧命!半张钞票是不是从一开始就只有半张?这上面是不是有何暗号?王森运用他聪明的头脑,推测此事和当地的流氓团伙有关,继而查明该团伙向日寇购买军火!其交易地点是苍茫的大海之上……王森能否准时率人抵达现场,阻止这罪恶的交易?治安大队有限的人手和弹药,能否跟日寇的先进武器抗衡?
  • 战龙狂婿

    战龙狂婿

    北境战神林峰重回都市,被抹掉一切档案,成为一个普通人。家族鄙夷,世人嘲弄,他都默默忍受。曾经,他无愧家国天下,守得北境百姓岁岁太平,但却唯独辜负了她。如今王者归来,他只愿用尽一生,守护她的笑颜……
  • 最美遇见,华晨宇

    最美遇见,华晨宇

    华晨宇,1990年2月7日诞生在世上。最初只是个无人知晓爱音乐的孩子,直到2013年夏天,他的人生就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火星人多多支持哟,毕竟是小说,是根据事实改编的,多少有些变化。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