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32900000031

第31章 中华美德格言荟萃(7)

【语译】对自己的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念,此外还需勤奋学习,誓死坚守真理。

思考

此处所说的“信”指信仰,即信仰儒家所提倡的“道”。孔子认为诚信、好学和守道是一个人一生都应遵守的做人准则,他还列举历史上尧、舜、禹等圣贤的高尚品德来证明其观点。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语译】遇到应该做的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有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思考

“当仁不让”一词即由此而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尊师重教,学生对老师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不敬。但是面对仁义,每个人都应义不容辞。此时,就应该打破束缚和羁绊,勇敢地坚守真理,即使是面对授业恩师也不例外。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语译】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来苦苦思索,但这毫无益处,不如去学习。

思考

孔子认为,不学习而只是苦苦思索,即使花费再多的功夫也只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去好好钻研书本,虚心向别人学习。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强调了学与思的重要性。而在上文中,孔子绝不是否定“思”的重要性,他强调的是“思”要建立在“学”的基础之上,如果一个人只是每日枯坐幻想,却不肯坐下来好好读书,那么即使他不食不寝,也终难取得成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语译】我十五岁有志于研究学问;三十岁能够在社会上有所建树;四十岁,由于知识丰富,能够明辨是非而不致于被迷惑;五十岁明白了上天对人世的安排,掌握了人、事运行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白它的意旨;七十岁时则能够随心所欲,不越法度。

思考

知识是无穷尽的,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处于不断进步之中。孔子的此段文字即启示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知识、阅历、能力也应该不断增多、加深,有所提高。孔子此言对后世影响极大,乃至于后人以“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等说明人到了“三十岁”、“四十岁”,应该有所建树,有些成绩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论语·为政》)

【语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最明智的。

思考

孔子的这句话里,“是知也”中的“知”通“智”,指明智的意思。做学问切忌不懂装懂。当今世界,书海浩瀚,谁也不可能穷尽知识,知悉所有。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虚心请教、认真学习,这样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反之,如果不懂装懂,不仅会被人嘲笑受人鄙夷,更不会得到进步,下次再遇到相同的问题仍是不明白。古人尚且都意识到了这个道理,今人更不应该再犯如此的错误。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论语·为政》)

【语译】学习,然后按时复习,这难道不是一件很令人愉快的事情吗?

思考

此处“说”通“悦”,指高兴或愉快的意思。孔子认为,学习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从中汲取所需要的知识,并不断地温故而知新,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与身心修养,这该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啊!能够以学为乐,以知为乐,这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学有所成最为有效的途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也是很重要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ài)。

(《论语·为政》)

【语译】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怠惰而无所成。

思考

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如果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没有积极地思考、辨别并加以理解,这样就会无法形成自己的观点与见解,以致混沌一片,懵懂茫然;但是如果不肯学习前人的知识与经验,只是凭空想像,那就没有思的基础,不免流于肤浅与幼稚,也将一无所成。因此,要在学习中努力思考,在思考中努力学习,这才是学习的正确途径。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语译】通过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领悟新的知识,这样的人能够做老师了。

思考

学习知识不能够一蹴而就,而后一劳永逸,那样获得的知识仅仅是皮毛而已,又极易忘却。学习知识是一个反复记忆、不断巩固的过程,也是一个反复吟诵、经多次咀嚼方领会其中奥妙的过程。学习已学过的知识,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字里行间的真意,融会贯通;可以教导别人,做别人的老师了。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语译】用功学习以至于忘了吃饭,乐在其中忘了烦忧,连衰老都忘于脑后了。

思考

古今有成就者,都离不开勤奋二字,有“闻鸡起舞”者,有“头悬梁、锥刺股”者,有“凿壁借光”者,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孔子这段话不仅表明自己读书、学习废寝忘食,而且忘乎所以,乐在其中,足见其学习之刻苦、态度之认真、感情之投入。读者读之似乎看到:一位衰老的学者,正埋头苦读、不思饮食,将一切置之度外,读至兴奋处竟忘情地手舞足蹈,似乎时间都停滞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语译】认真学习而不感到厌烦,谆谆教诲别人而不觉得疲倦。

思考

孔子此言不仅对学习提出了要求,也对教学者提出了要求。学习的人需要有韧性,不怕困难、不畏挫折、持之以恒;教学之孔子人应该有耐心,认真负责、循循善诱,而不感到厌倦。孔子以其亲身所为,做到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不仅学识渊博,知识丰厚,更以一名出色教育家的身份教育出包括七十二贤人在内的三千弟子,从而对中国文化与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的“孔圣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语译】三个人一起行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则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改正。

思考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博学多闻与其谦虚好学的美好品格是分不开的。当时社会上流传着耻于从师的观念,孔子却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选择其优点学习,而其缺点也会让我们自省其身,防止犯同样的错误。孔子的这种思想,对后世的学习观念有着极深的影响。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知识日益浩瀚,每个人都不可能穷尽知识,需要不断学习,因此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向身边的人学习,切不可自大自满。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语译】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不去读《尚书》。

思考

孟子在读《尚书》时,曾看到这样一段记载文字: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时,两军作战,血流成河。孟子认为:周武王是仁道之王,讨伐商纣王这样的不仁之人,怎么会使双方血流成河呢?因此,孟子不相信《尚书》中对这场战争的记载,并提醒后人不要盲目地迷信书本,应该形成自己的观点与判断,这样才是读书的本意所在。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

【语译】不使用圆规和曲尺这两种工具,就画不出符合标准的方形和圆形。

思考

树木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修剪,才能保持其风姿;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施以规矩、加以引导,才能使其不断进步。对人严格要求,又能严于律己,方能成为有识之士、有用之人,拥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与睿智的思想。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孟子·离娄上》)

【语译】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解说,然后就可以达到说出其要领的境界。

思考

“约”指大意或要意,学习即是一个由博而返约的过程。做学问不仅要博览群书,以求知识之渊博,更要详尽地解释它,深入地思考它,并能够说出其精神实质。在当今浩瀚的书卷中,学习者更应该具备这种抓住文章主旨的学习能力。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

【语译】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

思考

理论来自于实践,也将用于实践,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更透彻地理解、学习文化知识。在先秦的诸子百家中,墨家最注重实践,注重知与行的统一。自古以来,真正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大家无不注重亲身实践。写出辉煌巨著《本草纲目》的李时珍更是经常翻山越岭寻找药材,深入民间收集药方,亲自择取、品尝药物,最终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缪;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荀子·儒效》)

【语译】听到而没有亲眼见到,虽然听的多,必定会有许多是错误的;见到了而不能理解,虽然记住了,必定会有许多是虚妄的;知道了而不去施行,虽然知识丰富,也必定会遇到困扰。

思考

在我国古代,人们很重视耳闻、目见、心知、力行这四个认识事物的途径,并且大都推举“力行”为最重要的途径。无论是“行为本焉”的墨家,还是儒家的荀子,都强调“力行”对人认识事物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力行”不仅是检验前三者的标准,还是创造和发展知识的根本。

学至乎没而后止。

(《荀子·劝学》)

【语译】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会终止。

思考

我们通常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指的也是这个意思。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如果一个人认为出了学校大门就表明学习任务终结的话,即使他拥有再高的学历,也将很快被不断发展的社会淘汰。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是一句空话,因为惟其如此,才能不断补充新知识,提高自己的见识与思想,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语译】青色染料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草更蓝;冰是由水冷冻而来,但比水更寒冷。

思考

《劝学》是一篇流传千古的规劝人们好好学习,敢于超越前人的文章。这两句话即摘自这篇文章中。它以精确的比喻,旨在强调学习不是在重复已有的知识,而是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进步,超越前人。

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语译】不一小步一小步地累积起来,就不能达到千里远的地方;没有一条条小河汇聚在一起,就不能形成大江大海。

思考

荀子的这句话与老子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讲的是同一个道理,都是强调积累的可贵,并告诫世人:无论为学还是做事,都应该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追求,这样才能有所进步,并最终取得成功,实现理想。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语译】雕刻如果半途而废,那么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断不了;如果不停地雕刻,那么即使是金属、石头,也能在上面雕刻出花纹来。

思考

荀子以雕刻作为比喻,劝诫世人学习必须要有毅力和恒心,要锲而不舍。如果中途放弃,那么将会一事无成。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用众》)

【语译】善于学习的人,能够借鉴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思考

善于学习的人,应该注重学习的方法,不仅应该学习书本知识,更应该从身边之人学起。再优秀的人,都会有缺点需要改正;再拙劣的人,都会有其不易为人所发现的闪光点,值得别人去学习。真正善于学习的人,他会找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看到别人比自己所强之处,从而加以学习,这样才会使自己不断臻于完善。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语译】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对自己所学的东西慎重地思考,做出明确的辨析,然后认真地实行。

思考

这句话不仅讲出了如何求知,也讲到了如何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就涉及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知”与“行”之间的关系。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询问,然后仔细地思考,慎重地辨析,这些都是讲如何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使之运用到实践中去,因此就需要“笃行之”。从认识到实践,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发挥得淋漓尽致。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理。

(《礼记·学记》)

【语译】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具;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做人的道理。

思考

玉石虽然是非常珍贵的物品,但不经雕琢,仍然成不了精美的器具;一个人即使具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学习,也终将一事无成。此处以琢玉成器为比喻,强调了学习与教育在育人成才方面的重要性。小至个人的发展,大至国家的治理,学习与教育都是发展之根本。

知(zhì)无务,不若愚而好学。

(《淮南子·修务训》)

【语译】聪明而无所事事,不如愚钝而勤奋好学。

思考

“知”通“智”,聪明的意思。资质高的人善于洞察事理、博闻强识,人所不能及,这本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但若自视才高,终日游玩而无所事事,终将一事无成。“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现象并不少见,倒不如“愚而好学”之辈更易获得成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语译】青春年少时不努力,等年龄大了就只能徒然悲伤。

思考

青少年时期是学习知识的大好时光,是贮备知识的最佳阶段。年少时不努力,虚掷时光,其实是虚掷了自己的生命,悔之晚矣。清初学者钱鹤滩有《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青年朋友们,趁年少努力学习吧!

君子强学而力行。

(杨雄《法言·修身》)

【语译】有道德的人勉励自己学习并且努力地身体力行。

思考

学习不是最终目的,学以致用才是最重要的。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是成大事者必备的一种能力和习惯。我们也应该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从而深刻理解知识。

学问之法,不畏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实是非也。

(王充《论衡·问孔》)

【语译】做学问,不怕没有才干,难的是不盲从老师错误的观点,核实事实,证明孰是孰非。

思考

学有所成而不忘恩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得意门生,两人都参与“戊戌(wùxū)变法”,但后来两人意见不一,梁启超断然离开师门。他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不盲从于老师的观点,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追求真理的勇气,才是为学最大的目的所在。梁启超正是为了真理才毅然“距师”,他的行为可赞、可颂,非大智大勇者而不能为也。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潜《杂诗八首(其一)》)

【语译】年富力强的时期一去不复来,一日之中没有两个早晨,抓紧时间努力,岁月不会等人。

思考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是极其宝贵的。我国古代许多有成就的诗人都是在少年时就发奋苦读。唐朝诗人李白在十岁前就读完了《尚书》、《诗经》,继而又读了《楚辞》《庄子》,这些都为他从事诗歌创作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潜《五柳先生传》)

【语译】喜欢读书,但不苛求自己弄清每个字句的意思,每逢顿悟时,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思考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3)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寻找快乐岛

    寻找快乐岛

    这是一个有趣好玩的故事,充满了想象与温情。猎犬黑虎和小兔比比一起去冒险。糊里糊涂登上了偷猎者的游船。没想到这艘船是属于一个名叫吞剑人的偷猎者和他的搭档——狡猾的狐狸眨巴眼的。他们在世界各地搜捕野生动物,这次的目的地是美丽的绿岛。吞剑人会说动物的语言,他诱骗野生动物,说要带他们去寻找快乐岛,其实是把他们卖给制药厂、皮革加工厂。猎犬黑虎和小兔比比和船上的猩猩水手通力合作,将吞剑人变成了狐狸,关进了动物园的铁笼子里,供人们观看。最后,他们开着那艘游船,找到了一个真正的快乐岛。
  • 月亮镇奇遇

    月亮镇奇遇

    亲爱的小读者,课堂上的书本是你学习认识的必备,但课外读物的充实更是不能或缺的。或许,家长与老师的孜孜教诲,是你们成长道路上的奠基石。而丰富多彩的课外读物是点缀花园的美丽花朵。在这本书中,作者用简洁、明快的话语,生动活泼的小插图,讲述了关于小朋友毛丫丫在成长中的一个个小故事。相信本书一定会成为你们课余生活的良伴。
  • 陪伴孩子成长的爱国故事

    陪伴孩子成长的爱国故事

    《陪伴孩子成长的爱国故事(注音版)》主要内容简介:“红枪白马”女英雄赵一曼、抗日名将张自忠、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八女投江、爱国志士闻一多、“烈火金刚”邱少云、黄继光惊天一跃堵枪眼、“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等。
  • 小学生必读的99个趣味益智故事

    小学生必读的99个趣味益智故事

    《小学生必读的99个趣味益智故事》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学中收录了99篇最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小故事,不仅幽默风趣,生动活泼,而且可以使他们大动脑筋,开发智力,增长才智,培养他们机智灵活和判断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热门推荐
  • 重生为虚拟歌姬的那些事

    重生为虚拟歌姬的那些事

    我会悄悄来到你的手机电脑里,为你带来快乐。我叫楚歌,我是一个虚拟歌姬。因你而存在。——————书友群号:773989809
  • 冥神幽空月

    冥神幽空月

    我不是废物我要保护我的亲人我要越来越强我就是幽空月小说以第一人称写
  • 从贩卖宠物开始的大佬生活

    从贩卖宠物开始的大佬生活

    再往上三辈我家也是跺一垛脚,世界都要为之一振的存在。可到俺爹这,全败光了!整个东亚的势力也就剩,咱家这一个胡同了。征服世界的第一步,先征服俺家胡同!
  • 庶女茶眸:锐眼如刃

    庶女茶眸:锐眼如刃

    她温文儒雅知书达礼,精通孙子兵法是用毒高手,只因爱错了人为他倾尽所有妄再博他一笑,她知道她只是他的一颗棋子却甘愿被他利用,到头来被伤的遍体鳞伤依然不死心,直到他带着自己的闺中密友出现在自己面前……步入婚姻殿堂。而她苏默云之心人人皆知偏偏他在大宴上明确的告诉众人:自始自终他从来没有半点的喜欢过苏默云一直都是她在倒贴在自作主张为他铺路。那一刻仿若置身冰冷世外,她的自尊作为一个女人仅有的自尊被不留余地的践踏碾碎。她勾起一抹冷笑,说:对啊,如果有来世我也一样会把你捧上天,不过……会在你即将触碰到荣华富贵大权的时候,让你狠狠的摔下来。那语气让人不能忽视仿佛她真的能做到,不过等下一世吧……
  • 王爷独宠之爱妃别逃

    王爷独宠之爱妃别逃

    “你在干什么?”“我在做男人都会做的事!”话毕,一张炽热的唇覆了上来。“哎呦,你干嘛打我!”男子眼睛黑了一块,脸上微微愤怒。女子乾笑起来:“自然反应,谁让你这么突然,我习惯了。”说完女子翻身把男子押在身下,邪邪笑道:“为了避免你再次被打,我便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吧!”女子俯身正想亲上去,男子又翻身把女子压在身下:“这件伟大的工程还是由我来!”男子把女子禁锢在怀里,不让她再有逃走的可能,他等待今天已等了很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会赢的

    会赢的

    初中二年级的江鑫他来了,他能带飞篮球队吗
  • 都市裁决

    都市裁决

    一次意外的事故,一次良心的抉择,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的轨迹。阳光下是一位普通的学生,暗夜里却化身为罪恶的裁决者........
  • 颠覆苍生

    颠覆苍生

    强者亦是永远的胜者!在这个无限广阔大陆上世世代代的人都在追求着强大,弱肉强食,血雨腥风的战斗每时每刻都在无情的演绎着,在这个大路上的生存法则就是要“强”要“很强”要“更强”这样才有你所想要的一切,一个苦逼的少年在无意间穿越到了这里,见证了这世界的残酷与无情。来到这里是对还是错他无法解答,但他要做的是要让自己变的更强,保护他要守护的人,一起走下去!!!世轮回,我为雄;本体难,渡九封;得酒术,笑江湖;天地力,证我道;颠神朝,覆苍生。
  • 花雨·第33期

    花雨·第33期

    本期花雨收录公孙羽的心衣、苏盈随笔母米虫的幸福生活日记、却三打败霸王、西影毒吻倾情之作纸飞机de爱恋、萧十一战衣向前冲、书盈锦袖青春小说还是情愿爱、苏无衣MerryChristmas,sir、明净古韵柔情写就八月仲秋之花月佳期怎堪误、姬无双的必遇簪、唐纯玄幻小说落羽神恋——《梦幻西游》游戏角色小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