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32900000032

第32章 中华美德格言荟萃(8)

这句话说明了陶潜对读书的态度以及读书的方法。首先,他喜欢读书,手不释卷,痴迷于此,但并不像那些死抠字句的“书呆子”一样,苛求自己弄懂每一个字的含义。书,尤其是好书,只读一遍是无法领会个中奥妙的,历经无数次的品味、思考,方能茅塞顿开,如醍醐(tíhú)灌顶、春风拂面,这种精神上的愉悦是无法言传的。

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语译】德行因为深思才会有所成就,因为随声附和而被毁掉。

思考

《进学解》是时任国子监教师的韩愈在太学生入学时给他们的训诫,是一篇专门谈学习的文章。这句话强调事业能否有所成就,关键在于是否认真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如果没有自己的观点,只是人云亦云,无论学了多少知识,终将一事无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语译】读了万卷书之后,再下笔写作就如同有神灵帮助一样。

思考

杜甫自幼苦读,熟读诗书,最终写出了许多瑰丽的诗篇,流传至今,这正是他勤奋的结果。勤奋是实现理想的阶梯,只有勤奋,才能登上理想的巅峰。

圣人无常师。

(韩愈《师说》)

【语译】圣贤的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思考

所谓“圣人无常师”,并不是指人学习应该朝三暮四,经常换老师,而是指人不应该只向一个人学习,应该广泛地向所有人学习。只要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在某一个方面比自己优秀,都应该虚心向他学习。圣贤之所以成为圣贤,就是因为他博采众家所长为己用,使自己具有渊博的知识,使眼界和思路变得宽广,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有所创新和发展。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韩愈《师说》)

【语译】做学生的不一定样样都比不上自己的老师,做老师的也未必处处都要比弟子高明。

思考

老师,是为学生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是人们学习的榜样与楷模。然而学海无涯,即使是老师,也不可能穷尽书海,懂得世间一切知识。作为学生,在认真、勤奋地向老师学习的同时,也要树立超越老师的宏大志向。长江后浪推前浪,此乃历史发展的必然;作为老师,也应不耻下问,虚怀若谷,方能使自己不断进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当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共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

(程颐《伊川先生语》)

【语译】和你一夜畅谈,比读书十年还受益。

思考

人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来源于直接经验,二是来源于间接经验。不论是读书还是谈论都包含于间接经验当中。有时,与良师益友的谈论,能使人茅塞顿开、获益匪浅,胜过读书百倍。因此,多与智者交谈,虚心向优秀之人请教,也是增长知识、加强学术修养的重要途径。

学无早晚,但恐始勤终随。

(张孝祥《勉过子读书》)

【语译】学习没有早晚,只怕开始时勤奋,后来懈怠。

思考

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晚,只要踏踏实实,一定会有所成就。这句话强调的是,不论何时学习,都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善始善终,坚持到底。如若起初时意气风发,后来就懒散松懈下来,便犯了学习上的大忌,是永远不可能有所成就的。

欲穷大地三千里,须上高峰八百盘。

(刘过《登白云绝顶》)

【语译】想要把天下各个地方一览无余,就要盘盘绕绕,直至登上最高的山峰。

思考

这两句诗揭示出这样一个道理:知识是无限的,要得到这无限的知识,就必须不断进取、探索。在求知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寻,只有不畏险阻、奋勇拼搏才有希望登上光辉的顶点。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写怀》)

【语译】不要虚掷时光,等少年的黑发变成白发,便只能空自悲切了。

思考

岳飞是南宋名将,他为了收复失地,“还我河山”,尽心尽力,急迫地渴望报国,怕“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22岁就中了进士,政务繁忙,但他却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散文和史传作品。有人问他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去写作,欧阳修回答说:“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劝学》)岳飞

【语译】青春年华很容易就消逝了,可学问上要想取得成就却很难,因此,应该珍惜每一寸光阴。

思考

青少年要想将来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珍惜青春的大好时光,不能虚度青春年华。我国近代的文学家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期间,他为了研究《楚辞》,很少下楼参加同事们的娱乐,即使友人再三相劝,也不肯下楼,被人称为“何妨一下楼主人”。闻一多取得的成就,与他珍惜时间、努力钻研是分不开的。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刘祁《归潜志》)

【语译】长年闭门苦读,无人问津,一旦成功出名则天下尽知。

思考

世人都注目那些成功人士的荣耀,却忘记他们在成名之前的奋斗历程。蛹在化蝶之前,以丑陋的身躯苦苦挣扎;学子们在蟾宫折桂之前,临寒窗而埋头苦读。因此,“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都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性。耐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才能学有所成、一举成名。

善学者穷于一物,不善学者穷于物物。

(庄元臣《叔苴子内篇》)

【语译】善于学习的人对一种事物研究透彻;不善于学习的人对所有事物都涉及,但都不深入。

思考

这句话区分了善学者与不善学者之间的不同。善学者抓住一件事物不放,直至经过认真分析,不仅认识了事物的表面现象,还发现了事物的本质;不仅抓住了一类事物中共同的东西,还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不善学者学习如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一般,从不深入探究,只看到事物的外部特征。在他眼里,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以这样的方法学习,所得只能是一鳞半爪,也无法探究事物的本质,达不到深层次的理解。

万金之富,不以易吾一日读书之乐也。

(薛暄《薛子道论·上篇》)

【语译】拥有万金的财富,也不能换来我一天读书的快乐。

思考

乐知、好知,历来是人们所赞颂的良好习惯。人们从书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完善自我。只有全身心地在知识海洋里畅游、孜孜以求,才能得到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这句话体现了古之贤者既好学更乐学的优秀品质。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语译】风声、雨声、读书声,各种声音都应听到耳朵之中;家事、国事、天下事,各种事情都要关心。

思考

这是我国明代著名学者、教育家顾宪成写的一付对联,它告诫人们切不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应该时时关心国家大事,处处想到人民利益。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

【语译】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金子那样宝贵,而一寸金子也无法买回一寸的光阴啊。

思考

时光如流水般容易流逝,如果年少时不努力学习,那么长大后就会无所作为,再后悔也没有用了。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七岁时跟随父亲去拜见当时有名的书法家卫夫人,希望卫夫人能够教他学书法。卫夫人想等他长大些再教他。王羲之一听,连忙说:“学习是不能等的啊!”我们应该向王羲之学习,在生活中惜时如金、奋发学习、有所作为。

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

(王夫之《周易外传》)

【语译】才干因使用而不断增进,思想因疏导而不会枯竭。

思考

“学以致用”,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也只有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才干和思想。没有实践的激发,才思就会枯竭。

学贵有师,亦贵得友。

(唐甄《潜书·讲学》)

【语译】在求学的过程中,难能可贵的是有老师和朋友。

思考

这句话的下面还有一句话:“师也者,犹行路之有导也;友也者,犹陟(zhì)险之有助也。”大意是说,在我们求学的道路上,有老师就如同有了向导一样,有朋友就如在攀登险峰的时候有了帮手。由此可见,老师和朋友在我们求学的道路上是不可或缺的。《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门弟子中有七十二贤人,一方面是由于孔子这位教育家的谆谆教导,另一方面众多弟子之间的切磋、辩论也为他们的成才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闻见广则聪明辟,胜友多而学易成。

(魏源《默觚下·治篇九》)

【语译】见多识广就会聪明,好的朋友多了则容易做成学问。

思考

离群索居、闭门造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方式不一定就能启发心智、造就人才。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亲身历炼,才能增长见识,对知识感受至深。“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说明良师益友对一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近朱者赤”,说明好的外界环境能促使一个人不断上进,好的朋友更能让人受益匪浅。因此,魏源认为,为学应该广采博取、多交益友,这样才能促使自己眼界宽广,见解深刻。

惟进取也故日新。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语译】只有不断地进取,才会有不断地创新。

思考

创新来自于人们不断的探索与进取,惟有在探索和进取中,才有可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才能作出创新之举。在清朝末年,政治腐败、列强入侵,作为维新派领导人之一的梁启超大力呼吁国民要敢于进取、勇于创新,以期给衰弱老朽的清政府注入新的活力。《少年中国说》是一篇充满激情,旨在激励青年人、振奋国民的散文,在当时引起巨大轰动,激起了人们对未来中国的信心,激发了青年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旧中国、旧传统的愿望和行动。

唯有专心致志,把心力集中在学问上,才能事半功倍。

(蔡元培)

思考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书籍,有的人看完可能会获益匪浅,有的人看完却可能仍是一知半解。这固然和理解力的强弱有一定关系,但与注意力是否集中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眼睛盯着书本,思想却飞到九霄云外,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对该书有深刻的理解的;反之,如果看书时全神贯注,把身心都沉浸到学问中,调动大脑进行积极地思考与解析,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会获得求知的乐趣。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比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鲁迅《读书杂谈》)

思考

很多父母都只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却不关心他们的课余生活,甚至不允许他们看课外的书,这种教育方法实在是有失偏颇。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只懂一种知识,却对其他知识缺乏常识的人已难以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获取全面的知识变得尤为重要。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鲁迅全集编校后记》)

思考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弃医从文,回国后在文化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不仅写出了大量笔锋犀利的战斗性杂文和其他文艺作品,还成为“中国左翼联盟”的主要领导人,中国文坛的主将。当有人因为他的成就而称赞他是天才时,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没有吃苦的精神,是无法成就一番大事业的。

知识是引导人生的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昧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

(李大钊《李大钊选集》)

思考

很多人在学习上走入了一个误区,即不是把学习当作学以致用的工具,而是把知识当作用以炫耀的资本,这就实在是把知识的用处大大贬低了。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思考

为学应该抱有一种终身学习的观点,但即使是终身学习,也绝不可能学尽所有的知识。因此,无论自己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虚心地向别人请教,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保持进步。如果刚取得一点小成绩就骄傲自满,从此放弃了向别人学习的心态,那就只能停滞不前。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思考

“为中华之崛起”仿佛是一个大而空的概念,但周恩来却以其所学所知,与其他革命先辈一起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新篇章。中国的发展需要人才的发展,也惟有国家的进步才能为个人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生于斯、长于斯,既然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连接如此紧密,那就为祖国的崛起而努力学习吧!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陶铸《理想·情操·精神生活》)

思考

做学问,不能只贪多,而不求甚解,广泛涉猎应该建立在对知识透彻的理解之上。陶铸先生用人吃饭来作比喻,说明做学问必须对学问做深入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达到学习知识的真正目的。

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

(华罗庚)

思考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应该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华罗庚曾因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后辍学到杂货铺当学徒。但他始终未放弃梦想,坚持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数学,先在地方中学任会计,后到清华大学工作,直至赴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深造,终成为中国知名的数学家,为中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成为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

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华罗庚)

思考

灵感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诚如机遇只向有准备的人招手一样,灵感也不是可以坐等而来的。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刻苦求学的精神,即使机遇出现,也没有能力去抓住它;没有百次的努力与千次的思索,灵感也不会毫无缘由地突然进射出它的光芒。通往科学的道路并不是一条坦途,更没有什么“偶然的机遇”可以让人直达目的地。想要在科学上取得辉煌的成绩,除了努力,还是努力!

茅以升

博闻强记,多思多问,取法乎上,持之以恒。

(茅以升《学习研究“十六字诀”》)

思考

茅以升是中国钱塘江大桥的主持建造者,当时的中国由于科学技术十分落后,许多桥梁都由外国人建造,这使茅以升深感痛心,于是发愤读书,最终学有所成,为祖国在桥梁事业方面争了一口气。总结他的学习经验,茅以升认为应该广泛涉猎知识,并加强记忆,同时要明白学习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除此之外,学习贵在坚持。

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

(雷锋《雷锋日记》)

思考

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日益加快,很多人都已经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但总是抱怨没有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曾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雷锋在“钉子精神”中,也提到了要有“挤”的精神。可见,善于学习的人都明白如何安排出尽可能多的时间并将之用以学习。

从严律己修身养德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尚书·君陈》)

【语译】必须隐忍,事才会有所成;必须宽容,才会品质高尚。

思考

同类推荐
  • 好一个馊主意

    好一个馊主意

    《好一个馊主意》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吴小钢老师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包括学生对老师的秘密的打探,学生们和老师们一起堆雪人等和谐相处的情景的描述,等等,令人印象深刻。
  • 动脑筋选一选

    动脑筋选一选

    本书采用一个问题多种选择的形式,将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知识融汇其中,有易有难,配有插图,给了参考答案。适合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课外阅读。
  •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探索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探索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本书系列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方面,入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易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探索故事》(主编韩震)为该系列其中一册。《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探索故事》收录了《宇宙中最神秘的谜团》、《贝多芬猝死之谜》、《英国王妃戴安娜死亡之谜》等小故事。
  • 今天我是升旗手

    今天我是升旗手

    主人公肖晓出身于军人家庭,崇拜英雄,精力充沛,奇想迭出,品学兼优。他心中有一个愿望:当一回学校的升旗手,但愿望总是得不到实现。他没有放弃努力,团结“学习尖子”林茜茜,帮助“追星族”祝小娜,和包郝、马驭等同学智抓“偷猴贼”,积极参加“手拉手”活动……终于,他在临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手升起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 冰川王国历险记

    冰川王国历险记

    我们的地球至今已经有45亿~46亿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地球孕育了太多充满浪漫意境的地方,这些地方堪称人间天堂,美景怡人,让人流连忘返。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一门人类根本学不到的艺术,我们只能站在这些浪漫地方的边沿,去感受岁月洗礼的痕迹和地球演变的魅力。
热门推荐
  • 我回来了!养我的那方水土!

    我回来了!养我的那方水土!

    苏晴,12岁,出生在冰岛,小时候生活在北美,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小姐,独生女,青春成长风,与好友欧阳凌和的《世族》有一定的联系。
  • 有人说灵魂也有爱i

    有人说灵魂也有爱i

    她是神秘的蓝发女鬼,她让他去帮曾经在她伤心难过时安慰她让他破涕为笑的女孩,而这个女孩却是智商高情商为零的单细胞动物,他与单细胞会产生什么不一样的人鬼之恋。。。这是我的第一次写作,写得不好,请大家笑纳,嘻嘻
  • 错无今生

    错无今生

    害怕有朝一日忘了脑海里爱笑的容颜,害怕记不起曾与你一起走过的岁月;我要在你刚离去的日子里记下脑海中最深刻的故事,我要把对你的思念永存记忆里化作永恒。
  • 梦宇轩

    梦宇轩

    一个神秘的人,开了一个神秘的店铺,卖卖着神秘的东西,吸引着神秘的顾客!
  • 仙剑三之升级

    仙剑三之升级

    看景晨穿越成景天,怎么证道圣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逝去的高中岁月

    我的逝去的高中岁月

    高中,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间之一,为了一场高考你付出了所有你能付出的东西,只为了不辜负父母,不辜负自己。这三年是你人生中最努力拼搏的三年。高中,你知道评论你成功与否的,只是你的知识,只是你的分数,而不是你的家室,你的关系,你的颜值,你能接受潜规则的程度。高中,你还不像大学和毕业以后这样思考很多问题,你喜欢那个人,仅仅是因为喜欢,不是因为车啊,房啊的。我想把这个故事讲给你们听,但或许根本没有人愿意听,因为这个故事跟你们没有关系,而且我讲故事的能力真的很差。所以我也就是把这个故事讲给我自己听,我只是把这个故事讲出来而已,或者这样我可以好受一些。在每一个夜晚,让我难以入睡的,除了室友的鼾声和磨牙声之外,还有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中的每一个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中出现的每一个人。
  • 仙王重生日记

    仙王重生日记

    从地球穿越到九州界的周衍,一路捡漏,十五年就突破到仙王境界,不过他刚飞升仙王界,就被老仙王们设计,接下了仙王擂台赛,结果不用说,周衍失败了。根据规则,他要被其他仙王合力打碎仙体与神魂,好在周衍的主神魂是藏在小世界之中,在众仙王出手毁灭他的小世界时,无意间打破了空间壁垒,周衍的主神魂通过这个缺口,逃出升天!更加幸运的是,这空间壁垒连接的竟然是他离开了十五年之久的——地球!!!
  • 蜀山世界超脱录

    蜀山世界超脱录

    一个辍学当兵退役后出去旅游时偶得一件奇门物品导致穿越到蜀山世界里的奋斗故事
  • 诡秘世界复苏

    诡秘世界复苏

    诡秘复苏,里世界渐渐浮现于世人眼中,恐怖的灵异事件,令人绝望的都市传说,身陷其中,只有足够睿智的人才能活下去!本文恐怖+搞笑,看作者写的风格歪向哪一边它就是啥风格 ̄ ̄)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