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21000000005

第5章 文史英华(5)

赵广汉努力能干,精于吏事。接见下属官吏和百姓,有时一夜不睡直到天亮。赵广汉尤其善于鉤距法,用它弄清事实。所谓“鉤距”法,譬如想知道马的价钱,却先问狗的价钱,然后问羊价,又问牛价,然后才问到马价,这样对比、类推,就知道马价的高低,不会有什么差错了。只有赵广汉精通此法,别的人即使仿效也比不上他。郡中盗贼,乡里不守法规的人,他们的根子和巢穴在什么地方,以及差吏收取极小的贿赂,赵广汉都知道得很清楚。有一次,长安几个年轻人,聚在偏僻里巷的一间空屋里策划绑架人,坐在那儿还没有商议完,赵广汉就派差吏把他们逮捕审问,几个人全认了罪。郡中富人苏回是个郎官,有两个人绑架了他。不一会,赵广汉就带领差吏来到罪犯家里,赵广汉站在院中,让长安县丞龚奢敲堂屋门告知罪犯,说:“京兆尹赵君告诉两位,不许杀害人质,他是朝廷的侍卫官。你们放了人质,束手就擒,会得到优待,有幸遇到皇帝下恩赦令,还有机会免罪释放。”那两个人很惊慌,又一向听说赵广汉的威名,就马上开门,到屋前阶下叩头请罪,赵广汉跪谢说:“幸亏你们保全了郎官的性命,承蒙厚意。”然后把他们送到狱中,嘱咐差吏好好对待,供给他们酒肉。到了这年冬天,两人要出狱受死刑,赵广汉事先为他们征调了棺材,供给敛葬的衣物,并事先告诉他们,两人都说:“我们是该死的,没什么可以怨恨!”

有一次赵广汉发文书召见湖都亭长,湖都亭长西行到界上,界上亭长开玩笑说:“到了郡府,替我多多问候赵君。”湖都亭长到了郡府,赵广汉和他谈话,又问了一些事情后,对他说:“界上亭长让你带口信问候我,为什么不替他传达问侯?”这个亭长忙点头表示佩服,承认的确有这么回事。赵广汉便说:“回去时路过界上,替我谢谢界上亭长,让他努力多考虑份内的政务,如果能尽心尽力,我不会忘了他的厚意。”赵广汉揭发坏人坏事,揭露别人隐秘有如神明,全都像这一样。

穷寇莫追

充国引兵至先零在所①。虏久屯聚,解②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③,道隘狭,充国徐行驱之。或曰逐利行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诸校④皆曰:“善。”虏赴水溺死者数百,降及斩首五百余人,卤马牛羊十万余头,车四千余辆。

《汉书·赵充国传》

【注释】

①“充国”句:充国,即赵充国,西汉著名大将,在武、昭、宣三帝时,先后率军反击匈奴攻扰,平定羌贵族叛乱,平羌时首开“寓兵于农”的屯田制度。

②解:通“懈”。

③湟水:黄河上游支流,以北是汉地。

④校: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汉武帝设八校,每校少者七百人,多者一千二百人,军官为校尉。

【译文】

赵充国率领大军到达首叛的先零羌的驻地。先零羌族的官兵由于聚集时间太长,意志松弛,望见汉朝大军,纷纷丢弃车辆辎重奔逃,打算渡过湟水回去,前行道路狭窄,赵充国就率部慢慢地追赶羌人。有人说,要消灭敌人,我们的行动太慢了,赵充国说:“这是处于绝境的敌人,不能追得太急。我们慢慢追赶,他们就会一味奔逃,追得急了,就会回过头来和我们决一死战。”各校的军官们都说:“对呀!”羌虏逃窜中,挤入水里淹死的有几百人,投降和被杀的500多人,掠回马牛羊10余万头,车马4000余辆。

李陵无援降匈奴

陵①……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②,北行三十日,至浚稽山③,……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军居两山间,以大车为营,陵引士兵出营外为阵,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令曰:“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左右地兵八万余骑攻陵。陵且战且引南,行数日,抵山谷中。连战,士卒中矢伤,三创者载辇,两创者将车,一创者持兵戟。……行四五日,抵大泽葭苇中,虏从上风纵火,陵亦令军中纵火以自救。南行至山下,单于在南山上,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④射单于,单于下走。是日捕得虏,言:“单于曰:‘此汉精兵,击之不能下,日夜引吾南近塞,得毋有伏兵乎?’诸当户、君长⑤皆言:‘单于自将数万骑击汉数千人,不能灭,后无以复使边臣,令汉益轻匈奴。复力战山谷间,尚四五十里得平地,不能破,乃还。’”是时陵军益急,匈奴骑多,战一日数十合,复杀伤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军侯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独将军麾下及成安侯校各八百人,为前行,以黄与白为帜,当使精骑射之,即破矣。……单于得敢大喜,使骑立攻汉军,疾呼曰:“李陵韩延年趣降!”遂遮道急攻陵。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即弃车去,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入峡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便衣独步出营,止左右:“毋随我,丈夫一取单于耳。”良久,陵还,太息曰:“兵败死矣。”军吏或曰:“将军威震匈奴,天命不遂,后求道径还归,如浞野侯⑥为虏所得,后亡还,天子客遇之,况于将军乎!”陵曰:“公止!吾不死,非壮士也!”于是尽斩旌旗,及珍宝埋地中。陵叹曰:“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令军士人持二升粮,一半冰,……夜半时,击鼓起士,鼓不鸣,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有国士之风。……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入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弓,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诬罔欲沮贰师⑦为陵游说,下迂腐刑。久上,上悔陵无救,……乃遣使劳赐陵余军得脱者。陵在匈奴岁余,上遣因酵杅将军公孙敖⑧将兵深入匈奴,迎陵。敖军无功还,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上闻,于是族陵家,……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其后汉遣使使匈奴,陵谓使者曰:“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使者曰:“汉闻李少卿教匈奴为兵。”陵曰:“乃李绪⑨,非我也!。”……陵痛恨其家以李绪而诛,使人刺杀绪。大阏氏⑩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单于壮陵,以女妻之,立为右校王。……昭帝立,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紊与陵善,遣陵故人陇西任立政等三人,俱至匈奴招陵。……陵曰:“丈夫不能再辱。”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

《汉书·李陵传》

【注释】

①陵:即李陵,字少卿,陇西郡名将李广之孙。

②居延:汉县名,在今甘肃酒泉。

③浚稽山:在今蒙古喀尔喀境内。

④连弩:将两张弓并在一起,以加强弓力延长射程。

⑤当户、君长:都是匈奴官名。

⑥浞野侯:名赵破奴,九原人,武帝时为骠骑将军司马,后为匈河将军,因击楼兰有功,封浞野侯。

⑦贰师:名李广利,武帝所宠爱的李夫人的哥哥,武帝遣其伐大宛,因大宛境内有贰师城,故号为贰师将军。无功而还。后因其兄李延年犯罪被诛,害怕连坐而降匈奴。

⑧公孙敖:义渠人,景帝时任郎官,武帝时为骑将,出击匈奴,因部属逃亡太多,当斩,逃隐民间五六年,后被发现,入狱,因其妻卷入巫蛊案而被杀。

⑨李绪:原任塞外都尉,居住在奚侯城,匈奴攻城时投降。

⑩大阏氏(yǎnzhī):单于的母亲。

【译文】

李陵……率领步兵5000人,从居延郡出发,向北行军30天,到达浚稽山,……和匈奴单于相遇,匈奴骑兵大约3万人,围住李陵的军队。李陵的军队驻扎于两山之间,以大车为营,李陵带领士兵在营外结阵,前面的拿着戟和盾,后面的拿着弓和箭。李陵下令说:“听到鼓声出战,听到锣声撤退。”匈奴看到汉军人数少,径直逼到营前。李陵下令攻击,千弩俱发,匈奴人应弦而倒,其他的退向山上。汉军追击,斩杀了数千人。单于大为震惊,召集附近兵力8万余骑一同进攻李陵。李陵且战且退,向南边走了几天,到达一个山谷中,连续作战,士兵大多中了箭伤,受伤三次的载在车上,受伤两次的管理车辆,受伤一次的仍拿着武器作战。……走了四、五天,到了一个大湖的芦苇丛中,匈奴人在上风放火,李陵便也下令士兵放火,烧掉附近的草木,使匈奴人放的火无法延及自己。再向南行到了一座山下,单于在南山上,派他的儿子带领骑兵攻击李陵,李陵的军队徒步与他们在树林中格斗,又杀死匈奴几千人,趁胜发连弩射单于,单于向山下逃避。这一天捕得的匈奴人说:“单于说道:‘这是汉朝的精兵,攻打他不能取胜,日夜引我们向南接近边塞,难道有伏兵?’各位当户、君长都说:‘单于你亲自带领数万骑兵,攻击汉军几千人,却不能消灭掉他们,后来再怎么驱使边臣呢?这分明是让汉朝更加轻视匈奴。只可再尽力战于山谷之中。若再走四五十里路,到了平地,仍不能攻破他,才可引兵回去。”当时李陵军中越发危急,匈奴骑兵很多,一天作战几十次,又杀伤匈奴两千多人,匈奴认为形势于己不利,打算退兵,恰逢李陵麾下的哨探管敢被校尉羞辱,逃降到匈奴军中,详细地陈述说:“李陵军没有后援,箭将要用完了,只有将军麾下和成安侯韩延年军校各800人,在前为先锋,用黄旗白旗为记认,应当派精骑去射他们,立刻就可以攻破。”……单于得了管敢。非常高兴,马上派骑兵去攻打汉军,大呼道:“李陵、韩延年快快投降!”于是阻住去路加紧攻击。李陵所部在山谷中,匈奴人在山上,四面箭如雨下,汉军向南退。……一天之内,50万枝箭都射尽了,就抛掉车辆行军,士兵还有3000多人,都空手握了斩断的车轮直木作为武器,军吏才有短刀。……进入一个峡谷中,单于抄袭他们的后路,顺了山势滚下石块,士卒很多都被砸死,不能前行,只有就地扎营。夜里,李陵便衣出营,制止左右人说:“不要随着我,大丈夫当一身独取单于!”过了许久,李陵回来,叹息说:“兵已败,只有死了!”军吏有的说:“将军威震匈奴,失败是因为天意,不要死,以后可以寻路回去,像以前浞野侯被匈奴擒获,后来逃归,天子尚且以宾礼待他,何况将军你呢!”李陵说:“你不要说了!我李陵若不死,便不是壮士!”于是将旗帜全都斩断,连同珍宝埋藏在地下。李陵叹息说:“如果每人还有几十枝箭,就可以脱身了。可惜如今没有兵器作战,等到天亮,只有坐而受缚了。你们各自逃生,作鸟兽散,或者还有人能逃脱,得以归报天子。”于是命令军吏士卒每人带二升干粮,一大块冰,……半夜时分,准备击鼓起兵,鼓却不响,李陵和韩延年便都上马,壮士跟从他们的有十多人,匈奴数千骑在后追击。韩延年战死。李陵说:“我没有面目回报陛下了!”于是投降。军人分散逃脱到边塞的,有400余人。……大臣们都归罪于李陵。武帝以这事问太史令司马迁。司马迁极力辩护说道:“李陵孝顺父亲,与士人交往又有信义,常奋不顾身,以赴国家的急难,……有国士的气概。……况且李陵带领不满5000步兵,深入北方,抵挡敌人数万军队,匈奴救死扶伤的应接不暇,尽起可以征战之民,一同来围攻他,转战千里,箭尽路绝,士兵们还张起空弩,冒着白刃,北向争先和敌人死战。能得许多人为之尽死效力,就是古代的名将也不过如此。自身虽失败而陷于敌中,但是他所杀死击伤的匈奴军士,也足以向天下表白自己了。李陵之所以不死,应当是想将来立功赎罪,报答汉室的恩德吧。”……武帝认为司马迁信口胡说,是想压低一同出兵而无功劳的贰师将军,为李陵游说辩护,便给司马迁施以腐刑。过了很久,武帝后悔当初李陵没有救兵,……便派人犒劳赏赐李陵军中逃回来的人。李陵在匈奴呆了一年多后,武帝派因酵杅将军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迎接李陵。公孙敖之军无功而还,说:“捕获俘虏,说李陵教单于练兵来防备汉军,所以我没有战功。”武帝听说了,便族灭李陵全家。……陇西郡的士大夫自此以李氏为愧。后来汉朝派使者出使匈奴,李陵对使者说:“我为汉朝带领步兵5000人,横行匈奴,因为没有救兵而兵败,有什么对不起汉室的地方,竟诛灭我全家?”使者说:“汉朝听说李少卿教匈奴练兵。”李陵说:“那是李绪,不是我。”……李陵痛恨自己全家因李绪而被杀,派人刺杀了李绪。大阏氏要处死李陵,单于将他藏到北方去。大阏氏死后,才回来。单于认为李陵是壮士,将女儿嫁给他,封他为右校王。……昭帝册立,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他们两人一向与李陵友好,便派李陵旧时好友陇西人任立政等3人,一同到匈奴召李陵回来。……李陵说:“大丈夫不能再受羞辱了。”李陵在匈奴呆了20多年,元平元年因病而死。

卜式分财

卜式,河南①人也。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式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式辄复分与弟者数矣。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上以语丞相弘。弘曰:“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上不报,数岁②乃罢式。式归,复田牧。

岁余,会浑邪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平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执钱二十万与河南③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乃赐式外徭④四百人,式又尽复与官。是时富豪皆争匿财,唯式欲助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召拜式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尊显以风⑤百姓。

《汉书·卜式传》

【注释】

①河南:西汉县名,今河南洛阳市辖内。

②数岁:此处指过了很长时间。

③河南:此处指河南郡,治所在今洛阳市东北。

④外徭:指戍边。古时役使百姓戍守边境,一人出300钱,由官方雇人代役,叫过更。赐卜式外徭400,意即使卜式一年得1.2万钱。

⑤风(fènɡ):用含蓄的话语来劝告。

【译文】

河南人卜式,以种田放牧为职业,双亲死后抚养一个小弟弟。弟弟长大后,卜式就和弟弟分家,自己只要了100多头羊,田地住宅和其他财物统统留给弟弟。卜式进山放羊十多年,羊繁殖到1000多头,买了田地和住宅,而他的弟弟却彻底破产了,卜式就又分给他许多东西。

同类推荐
  • 四库全书——难经

    四库全书——难经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
  • 品周易(品经典谈人生智慧)

    品周易(品经典谈人生智慧)

    《周易》一书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所构成,从总体上看它是一部指导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典籍。其中,《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进行高度总结概括后而形成的,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易传》则是对《易经》进行解说,用来阐发义理的哲学典籍。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本书精选的18本国学经典是教育专家和国学研究者的双重推荐之作,它们在国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们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国学书目。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编选,有近八百首古文。所选文章语言凝练、短小精悍、乃千古传诵之作,从中不难看出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书名为“观止”,于古文选编,其意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美,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本书亦有入选不当者,因为选编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但作为一种古代散文的入门书,仍有其存在价值。
  • 智囊

    智囊

    以通俗文学创作著称于世的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留给后人的不仅有“三言”,还有不少用浅近文言文写成的名篇佳构。《智囊》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智囊》是冯梦龙搜集的子史经传与笔记丛谈中有关智慧的故事集,是一部帮助人们排忧解难和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全书共分为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十部共计二十八个小类。全书既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谋略,也有士卒、漂妇、仆奴、僧道、农夫、画工等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聪明才智。这些故事汇成了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海洋。
热门推荐
  • 这是个玄幻世界

    这是个玄幻世界

    “天,那在马路上举着石头正与汽车赛跑的追风少年是谁?”“卧槽,那货是在天上飞?”“吗卖皮,那是哪位道友在劫云中度劫?”一觉醒来,周青发现原来自己一直生活在玄幻世界,连自己都变得不正常了,周青默默地触摸着眼前的光线。
  • 重生洪荒之诛仙剑魂

    重生洪荒之诛仙剑魂

    现代修真者叶玄,渡劫时遭仇家偷袭,所幸的是其一缕残魂将他带到了混沌为分之时,以混元诛仙剑化形,与盘古结为兄弟,得开天功德,成圣位,战罗喉,收巫妖,成为鸿钧以外的另一个天道。
  • TFboys之懵懂恋

    TFboys之懵懂恋

    “王俊凯你是谁的?”“我是王源的。”“你说什么!”少年华丽转身,单手揽住炸毛的女生,在耳边轻吐几个字“我是他们的大哥,但我是你的信仰不是吗。”
  • 是梦终会醒

    是梦终会醒

    爱上一个人只需三秒,忘记一个人却需要一辈子,伊千晴和洛泽宇,本该在一起的一对,却没有好好珍惜,是真的没缘分吗。。。。。。。。。。
  • 算命大神

    算命大神

    刚刚毕业遭受情敌打击为难的江诚,幸运得到上古天机门的传承,修练气运之道,逐渐开走上了人生巅峰。气运之道:入门:可看破人之福禄寿三远,从而可断人之贵气、财气、福气、晦气、死气······小成:可看人因果罪业,可断人善恶是非,窥测人之潜能才艺(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唱歌跳舞)大成:剥夺他人气运。是你的?你说了不算,我说了才算圆满:得道成仙
  • 锦瑟吟殇

    锦瑟吟殇

    (本书分为六卷:阴阳卷、昆仑卷、烟雨卷,苍澜卷,浮云卷,沉月卷。)前世为地狱之神,被仇人杀害,转世重生,她重登巅峰。也收获了一段情感,但不得善果。死敌阴池数次出手,欲要让她生不如死。她在绝望之中苏醒:所有与我相关的人,最后都不得善终么……终于,应了那句预言:此生,夜辞幽注孤生。绝望闭眼,结束了这一情劫,再睁眼时,却不知那一人,才是能与她相伴终生之人……
  • 杠上妖孽之血族皇后

    杠上妖孽之血族皇后

    血凤降世,改天换日。不除血凤,皇朝不保。不知何时兴起的寓言,却是灾祸的开始。天道变异,运数难寻,那被期待已久的啼哭声划破滚滚浓云,直冲天际,她的到来,是血族的劫数,更是血族的希望。为护她周全,更为等待血凤惊天之日,一道法咒遮住了她的女儿身、女儿心。
  • 神见黎明

    神见黎明

    我做了一个很长的梦,却不知世界已在梦中悄然颠覆。冰蓝色的飞鸟停在我的肩头,五彩斑斓的巨蛇为我俯首,云端吐息的巨龙与我呼应,深渊蛰伏的梦魇视我为魔。以神之眼,得见黎明
  • 信访专项管理法律法规

    信访专项管理法律法规

    在众多法律法规中,我们通过甄别,淘汰了废止的,精选了最新的、权威的和全面的。但有部分法律法规有些条款不适应当下情况了,却没有颁布新的,我们又不能擅自改动,只得保留原有条款,但附录却有相应的补充修改意见或通知等。众多法律法规根据不同内容和受众特点,经过归类组合,优化配套。整套普法读本非常全面系统,具有很强的学习性、实用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用于广大农村和城乡普法学习教育与实践指导。总之,是全社会“七五”普法的良好读本。
  • 极恶天道

    极恶天道

    他是一个屌丝!他身材肥胖,相貌普通,神态猥琐,毫无一技之长!这样一个人,走到哪里都受人唾弃,没有美女青睐,永远不可能成为主角。但请看他,如何走上逆袭之路。一切精彩,尽在极恶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