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2300000044

第44章 最大众的商机最多(8)

“节俭”的沃尔玛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迅速扩张。现在,沃尔玛在美国拥有连锁店1702家,超市952家,“山姆俱乐部”仓储超市479家;它在海外还有1088家连锁店。2000年,沃尔玛全球销售总额达到1913亿美元,甚至超过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仅次于埃克森—美孚石油,位居世界第二。沃尔顿家族5人2001年包揽了《福布斯》全球富翁榜的第7至11位,5人的资产总额达到931亿美元,比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高出344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

当然,山姆·沃尔顿自己也非常节俭,在他的身上,有着母亲那种艰苦勤俭的品质,还有阿肯色州那种朴实的文化底蕴。直到后来成为美国首富,他和家人还是驾着一辆老旧货车在沃尔玛连锁店购物,他依然恪守珍惜每一分钱的原则,和家人过着平凡的生活。

为了表彰山姆·沃尔顿的贡献,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在沃尔玛公司总部的大礼堂亲自授予山姆·沃尔顿总统自由奖章。山姆·沃尔顿说:“这是我们整个事业最辉煌的一刻。”

亚洲首富李兆基:1000元闯香港

李兆基1929年1月29日出生于广东顺德,在家中排行第四。这也是多年后,许多人都亲切称呼他为“四哥”或“四叔”的原因。李兆基出生时,他的父亲李介甫先生已拥有天宝荣金铺和永生银号两间门店,经营着黄金、汇兑、外币买卖生意。

李兆基从6岁开始,就被父亲安排进家里的商铺里学习做生意。母亲本来有点担心儿子年纪太小,不能应付那些年长的伙计,但李兆基似乎是天生的生意人,没过多久就成了父亲的得力助手,而且聪明机智,拥有极好的心算能力。

在金铺行业,有一句“打金偷金、打银偷银”的俗语。李兆基进入店铺后,发现自己家的金铺也存在这个问题。他想把这个情况告诉父亲,好让父亲采取措施,但铸金匠在当时是奇缺的人才,得罪不起,因此他担心铸金匠离开后影响金铺的生意。进退两难中,他决定自己学习铸金技术,以后不再受制于人。

到12岁时,李兆基已熟练掌握了看金、化金、熔金的核心技术及知识,并很快出任天宝荣金铺的头柜,成为顺德无人不知的神童和黄金奇才,其鉴别黄金的眼光和炼制黄金的技术都令人称赞不已。他也从中明白一个道理:靠人不如靠己,当老板,要有过硬的本领才行。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中央银行的大洋纸买卖依然活跃,因为人们都认为它到光复之日仍能使用。也是这个原因,大家都只喜欢保留完整、平直和光洁的纸币,因为这样到光复之日才不至坏损。这样一来,残币、脏币在交易时的价值就下跌三到四成。因为家中同时兼营纸币买卖,所以,这个问题也引起李兆基的注意。之后,他从洗衣中得到灵感,发明出一个旧币换新颜的办法:将旧纸币泡在水里,用漂白粉洗去污渍,再涂上一层蛋白,使它变得硬朗,然后风干熨平。

此招生效后,李兆基开始反其道而行之,一般票号都拒收残币、脏币,他却专爱收购此种纸币。因为他以六至七折收来,悄悄清洁整理一翻后,却以十足价钱兑换了出去,不但赚到不低的利润,还额外得到做生意的道理:货物无论何时何地要畅销,就得要好好包装。

他的父亲李介甫先生在广州湾也有生意,需要频频来往照应。看到儿子已能独掌大局之后,他干脆将顺德的两间店铺全都交给李兆基经营。15岁担当重任的李兆基也不负厚望,将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中国大陆地区百废待兴,加上战争中的假钞多多,当时的政府所发行的货币极度贬值,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尽管李兆基经营有方,将父亲交给自己的两个铺面管理得井井有条,然而,市道与江河日下,李兆基的父亲希望他另谋他路,找寻更能施展才华的天地。

1948年,已经做了4年掌柜,得到充分磨炼的李兆基,带着1000块钱只身前往香港。虽然对于到港后的前途还是未知数,但是动荡时局下的货币大贬值,已让他对生意有了新的认识:实物比货币保值价值高。

当时的香港中环文咸东街,足足有二三十间金铺银店,专营黄金买卖、外币找换、汇兑等生意,业务性质跟他的父亲李介甫在顺德的永生银号并无区别。李兆基凭借他熟悉货币兑换业务的优势,他先是在几间银铺挂单,从事买卖外汇和黄金的生意。其时正值第二次国内战争期间,不少大陆的财主跑到香港躲避战争,外汇兑换业务及黄金买卖生意十分兴隆。李兆基与何贤等人合作,在这场黄金大战中大赚了一笔,这为他后来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9年后,英国率先承认了中国大陆政府的合法性并与中国大陆政府建立了外交关系。李兆基意识到香港将成为中国大陆通向世界的桥梁,于是,他抓住这个机会做起了五金和进出口贸易生意,获得丰厚的利润。并很快发现了另一个商机。

当时,从中国大陆逃出的大陆有钱人有不少落脚香港,这使得香港的人口剧增,也使得香港的工商业有了发展,当时的港英政府和市场上的房屋兴建计划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早就认为实物比货币更为保值的李兆基看到了商机,他很快锁定目标客户,他要向实物(地产)进军了。李兆基曾回忆说:“我7、8岁时已常到父亲的铺头吃饭,自小对生意已耳濡目染,后来在银庄工作,令我深深体会到无论法币、伪币、金元券等,都可随着政治的变迁,在一夜之间变成废纸,令我领悟到持有实物才是保值的最佳办法。”

要做地产投资就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李兆基当时的财力并不足以支撑他单枪匹马做这件事。不过,在商场上,要想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也不是什么难事。

1958年,李兆基与郭得胜、冯景禧等共8人合作成立永业公司,正式踏入了地产经营的行列。

李兆基等人推出“分层出售、10年分期付款”的方式向他们的目标客户——中低收入阶层的市民推销他们的楼宇。

这是与之前的豪宅卖给有钱人,富豪买房如卖菜的供求关系截然相反的经营策略。出乎其他地产商预料之外的是,李兆基和他的合伙人们这种经营方式大获成功——他们所建的楼宇均销售一空。

站稳脚跟后,他们8个人的永业公司乘势收购了沙田酒店。

1963年,李兆基与郭得胜、冯景禧三人与其他5位合伙人分道扬镳并将永业公司重组更名为“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该公司由拥有40%股份的郭得胜先生担任集团主席,拥有股份30%的李兆基则担任副主席兼总经理。李兆基的职责是负责是建楼的图纸设计、买入土地及楼宇的销售。

关于李兆基的故事很多,据说有一次,他在得到皇后大道中励晶大厦旧地业主郑宗枢有意将地皮出让并已口头答应卖给别人的消息时,他立即追问:“谁跟郑宗枢相熟?”左右人等都无法作答,但他们提醒李兆基说对方明天就要在律师楼签订买卖合约了。李兆基听了,点点头说:“那即是说我还有今晚这一夜的时间。”随即,李兆基多方打探后找到了与郑宗枢接触的办法,他在次日凌晨时通过电话找到了一位与郑宗枢相熟的朋友。没几天,那块地皮就落入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手中。

对于签约在即的消息,一般人听听也就罢了,即使有兴趣,在获悉双方已经谈好签约在即后,通常也就不再考虑强行介入了。但是李兆基可不是这样。他说:“只要肯动脑筋去想,方法自然会生出来。越是难度高,越能考验头脑,越能锻炼能耐,而且也一定越有厚利可图。”

在楼宇销售上,李兆基创新不断。当时香港的物业大都是整栋出售,大量中等收入群体对此望洋兴叹,而他却创造出一个分层销售和分期购买(按揭)的办法建楼卖楼,结果大受欢迎。在很短的时间内,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就在香港地产界名声鹊起,获利颇丰。李兆基、郭得胜、冯景禧因此被香港地产界冠以“三剑侠”的头衔。李兆基所创的“分期购”也被同业争相模仿,而今,不仅是香港的地产界仍然在使用他的这一销售方法,就是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房地产业也是将此方法作为房产销售必用伎俩。

1972年,新鸿基地产股票正式上市,与此同时,李兆基与冯、郭两人也分道扬镳。分手后,李兆基分得约值5000万港元的地盘和物业,他又用这些物业于1972年底和胡宝星合作,组建了“永泰建业有限公司”。胡宝星任董事局主席,李兆基为副主席。

1973年初,恰值香港股市牛气冲天之时,李兆基趁机将永泰公司上市,每股1元的股票一下子涨至1.7元,李兆基获利颇丰。就在李兆基大获其利之后不久,香港股市随世界经济衰退而大崩盘,香港地产业也随即陷入低谷。李兆基此时手里有的是现金,就在地产商们纷纷抛售手中的地产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的时候,李兆基非但没有出售自己的地产,反而乘着其他地产商低价抛售的时候大肆收购他们的土地和房产,甚至连旧楼他也不放过收购。

及至1975年,香港股市开始复苏。李兆基也在此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恒基兆业有限公司。股本1.5亿港元,地盘20个。

恒基兆业成立后的两年间,香港经济因石油危机的冲击陷入低潮,市道一直低迷,而李兆基的的解决之道其实早已备好。

恒基兆业成立之后,李兆基计划是将恒基兆业上市。他选择了一个最便利的方法——买壳上市。所谓借壳上市就是收购一家小型上市公司,然后将之改造,以崭新面目上市。李兆基的目光瞄向他与人合股的永泰建业公司。他以物业换取了永泰1900万股的新股,随即成为了永泰建业公司的最大股东,这样,李兆基就取代胡宝星连出任永泰董事局主席。李兆基接手永泰后,他又故计重施,将当年起家的把目标客户确定为中低收入阶层的方法用于永泰建业公司的经营策略中,收效显著,永泰建业公司的股价也随之上涨,由原先不足1元涨至1976年初的3到4元。在李兆基经营下,永泰建业公司生意蒸蒸日上,盈利迅速增长。到1979年时,由于盈利增加一倍多,李兆基决定派送新股,这样永泰建业公司的股数逾亿股,市值已达9亿多元,拥有二十多个楼盘。按香港法律规定,在香港运作的的上市公司的股票,私人不能拥有超过75%。李兆基在永泰建业公司已拥有70%的股票,有鉴于此,李兆基不再扩大永泰建业公司的经营。他的下一步是要将作为永泰总公司的恒基兆业直接上市。恒基兆业成立之初,仅有股本1.5亿元,楼盘20个。但几年之后,它的地盘激增至上百个。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要源源不断地取得足够的土地来建房决非易事。李兆基以其独到的眼光和方式来为自己增加土地储备。他采取的方法是收购旧楼,然后拆建出售。这些旧楼由于绝大部分在市区,发展潜力惊人。为了能收购到远离香港的屋主在香港市区的旧楼,李兆基先人一步,他安排人手长年在欧美的中文报刊上刊登广告,发布他的公司要收购香港的旧楼的信息。只此先入为主的一招,既方便了远离香港的香港市区旧楼屋主,也使得李兆基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获得得最优化的效益。在收购了一层旧楼后,李兆基会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陆陆续续地将整个楼都买下来,然后再如法炮制就将周围的楼宇买下。在他的公司收购香港市区旧楼的后期,即使屋主报价价格较高,李兆基也会毫不犹豫地买下。因为即使如此也比官地竞投合算。李兆基是用工业化方式经营地产业的。他将土地视为原料,楼宇为制成品。源源不断地收买土地和不断生产出成品,使恒基兆业博得港人口中的“楼宇制造工厂”的名声。

1981年6月,在香港股市的另一波狂潮中,李兆基的恒基兆业成功上市,一举集资10亿港币,充实了自己的实力。这笔钱使得他能在香港人对香港1997年的主权移交的恐惧而引发的移民潮所导致的香港经济落潮中平安无事。

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的低潮,李兆基和他的恒基兆业又上一层楼。1988年,恒基兆业地产公司全面收购了永泰建业,将之改名为“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此同时,恒基发展又宣布发行12亿新股。由于该公司拥有28.7%的香港小轮公司股权和26.4%的中华煤气股权,更显得实力雄厚。拥有恒基兆业地产和恒基兆业发展这两个实力雄厚公司的李兆基,也一举跃入香港10大富豪榜中。

李兆基的座右铭是:“先疾后徐,先声夺人,徐图良策。”他认为凡成功不可或缺的是培养好自己的能力,做好事前准备,有独到眼光,方能先别人一步。除目光长远外,因地制宜的产品,良好的管理和成本控制,以及薄利多销策略,也是恒基兆业成功的秘诀。李兆基有句名言:“小生意怕食不怕息,大生意怕息不怕食。”他认为,做小生意最重要的是勤力,艰苦奋斗,他最不喜欢把时间及金钱花用在吃吃喝喝的应酬之上。而做大生意,最紧要是计算精确。生意额大,牵涉的本钱和盈利大,出入的利息,多一分少一分都很重要。

李兆基虽只是小学毕业,但却身怀绝技:用算盘计算快过电脑。他看得远,算得准,记忆力和执行力惊人。对辖下的地盘、面积、入价、可供发展什么副业,他都了如指掌。对集团属下的业务,他都亲历亲为。亲自指导绘图、设计,并将自己当作用户,设身处地地考虑住宅怎样设计才更实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次,他看到一张专为中小家庭设立的面积较大的房屋示意图。拿起来就对设计师说:“中小家庭很少会在家里招呼亲戚朋友,同事互相拜访的情况亦不多,有什么喜庆宴会,都是光顾酒楼茶室,因此客饭厅反而不必太大。多出的面积应设一个浴室放在主人房里,就更有特色了。”后来,他的这个发明大受欢迎,并被迅速普及。

根据1996年美国《福布斯》推出的全球富豪排行榜显示,李兆基名列第4,之后,又在1997年7月中旬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再次蝉联第4位。

同类推荐
  • 笑话中的销售学

    笑话中的销售学

    销售的世界并非神秘莫测,销售的学问也不晦涩难懂,本书将销售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小笑话结合在一起,让销售学褪去枯燥的外衣,使其以自然生动、平易近人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销售学,并轻松掌握更多的销售学知识。
  • 我拿什么去创业-新生代企业家的10个创业感悟

    我拿什么去创业-新生代企业家的10个创业感悟

    本书通过对新生代企业家的创业经历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将导致创业成功或失败的因素以创业感悟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同时又对创业的知识点和关键点进行了全面而精确的归纳。从而能够给所有的准创业者以现实参照与指导,并让创业者在创业实践中少走弯路错路,最终增加创业者创业成功的砝码。
  • 人性化管人制度化管事

    人性化管人制度化管事

    本书阐述了以人为本和制度规范的辩证关系,紧扣人性化和制度化管理的关键问题,通过创新的理论、经典的案例,重点介绍了人性化管人与制度化管事的操作方法,提出了诸多富有操作性的建议,希望为广大管理者提供参考。
  • 最经典的管理智慧全集

    最经典的管理智慧全集

    以清新隽永的语言,真实生动的案例,全面提示了成功管理者当具备的管理智慧,对那些希望提高管理认知和能力的人来说,本书介绍的内容将对你大有裨益。
  • 微营销引爆大利润

    微营销引爆大利润

    本书通过无私分享最实用、最易懂的微营销方法和窍门,讲解如何利用微营销进行宣传推广,如何打造圈子、社群进而形成粉丝效应,实现从“企业追着客户跑”到“客户追着企业跑”的营销革命!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若不好你又能怎样

    我若不好你又能怎样

    古人曾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林若晨全遇上了,这是怎样一个悲伤地女孩,又会是怎样的一个故事,但是,我若不好,你又能怎样······
  • 归心散

    归心散

    归心,人心难测,没有绝对的安静,也没有绝对的美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真仙伐道

    真仙伐道

    “嗯,这是哪儿?我不是被明阳宗,围杀死了吗?”当周凡昏迷一个月醒来后,发现自己竟然苏醒了前世记忆!而前世的自己是一名不死境界大圆满超级修士,问鼎真仙也是指日可待!他会有怎样的传奇?又会有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期待!!!!
  • 俄罗斯当代戏剧集·3

    俄罗斯当代戏剧集·3

    本书精选了俄罗斯当代著名剧作家的戏剧作品4种,包括娜塔莉亚·莫西娜的《里科图岛》、康斯坦丁·科斯坚科的《祖国》、斯捷潘·洛波泽罗夫的《有外人的全家福》和弗拉基米尔·古尔金的《萨尼娅、万尼亚,还有里马斯》,深刻地反映了俄罗斯的当代生活。
  • 盗墓笔记之天有灵邪

    盗墓笔记之天有灵邪

    超越生死,胜过友情、爱情、亲情;他们是割舍不断的感情,在雨村时,意外的一次盗墓,将他们又拉入了这个秘密;究竟他们能否揭露一切?世界的终极。——盗墓笔记之天有灵邪
  •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汀的代表作。讲述了乡绅之女伊丽莎白·班内特的爱情故事,或是全世界最伟大的爱情小说之一,已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
  • 女股神

    女股神

    一名到美国名牌商学院留学的女硕士,在毕业后原本想到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学习之后再回国,但愿望未能达成。于是回到上海,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当中国股市进入疯涨的阶段,预感国际阴谋集团可能已经介入。一旦中国股市超级大泡沫爆破,将为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灾难。于是通过官商联手,遏制这场泡沫酿成悲剧。小说包括友情、爱情、投资智慧、经济观点、国际阴谋等。
  • 幻游志

    幻游志

    虚拟世界开天地,漫天神魔阴谋家。群雄逐鹿风波起,现实游戏混成麻。修身治国平天下,乱世浮萍一奇葩。试问谁主惊天变,后进顾义就看他!欢迎来到Innovation,祝您游戏愉快~《幻游志》读者交流群499184804欢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