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62100000003

第3章 中国教育史(3)

他主张学习“必须量其力所能至”,做到“深其深,浅其浅”。4.第一个倡导自学成才的教育家是孟子。他把自学成才称作“自求自得”。5.在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系统地阐述教育和教学理论的专着是我国的《学记》。它比外国最早的同类专着早300年。6.我国最早的学生守则是战国时期的《管子·弟子制》。距今已有2000多年。7我国第一个撰写家庭教育课本的是南北朝的颜之推。其书是《颜氏家训》。8.我国师范教育的创始人是清代光绪年闻的状元、实业家张謇。他把实业、教育称为“国家富强之道”。

第一批留欧学生

清同治五年(1866),闽浙总督左宗棠,奏请清廷创办马尾船政局。同年推荐江西巡抚沈葆桢为总理船政大臣。此后,马尾船政局成为中国海军的发源地,它创办的前后学堂是我国第一所海军学校。

为了培养海军、造船等方面专业人才,沈葆桢提出派送留欧学生深造,这是我国近代史上引进西方技术的重要决策。此时,左宗棠虽远在西北边陲,对船政局派遣留学生一事仍十分重视,提出不但留英、法,还要留德。

这是充分表明洋务派决心走向世界的明智之举。

光绪二年(1876)冬,马尾船政局用留学经费20万两白银,选派第一批留欧学生林永升、严复、萨镇冰等35名,由留学生总监督李风苞带领,分赴英、法、德等国学习“制造”、“驾驶”、“轮机”等专业。他们勤攻理论,上兵船认真实习,“制造驾驶,行兵布阵,无不谙练”。光绪六年(1880),他们学成回国,成为我国最早的工业、运输业、海军建设的干革命才,甲午中日海战,林永升浴血奋战,以身殉国。严复成为翻译《天演论》的着名学者,萨镇冰亦为我国近代史上风云人物。

早期的女留学生

中国的知识妇女出洋留学的不乏其人,但追溯起来,最早出国留学的一为宁波人金雅妹,一为黄梅的石美玉。

金雅妹生于同治三年(1864),两岁时父母双亡,她父亲作为当地教会的牧师同西人麦加地博士有很深的友情,麦加地收她为义女,于1869年把她带到日本读完了小学和中学。光绪七年,18岁的金雅妹赴美学医,考入颇负盛名的纽约医院附设的女子医科大学。四年后她凭着聪颖以成绩名列第一而毕业,后来在显微医学的研究上成绩卓着,并时常在纽约的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被医学界所推崇,成为中国妇女在医学界最受称赞的第一位留学生。

石美玉1873年生于贫民之家。7岁时随父亲到九江谋生,遇美国女教士昊格珠游历江西,见石伶俐聪慧,征得其父同意,将她收养。1880年昊格珠返美,遂将她一同携住美国读书。石美玉到美国以后,勤奋好学,仅在10年时间里,就先后精通英语、日语、德语等效国语言文字。后来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当时第一流名牌学府——密西根大学,她潜心医学,几年后,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被授予博士学位。毕业后,石美玉谢绝了许多美国医院和学校的高薪聘请,毅然冒着风险回国,在上海等地创立医院、学校十多所,为发展我国医学、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知识分子的由来

在中国,知识分子的雏形,据传说可追溯到五帝时代。如舜帝命契制定“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大教条”,为中国教育之始;命皋陶定五刑,为中国法律之始等。这些在统治者身边,记言记事,掌管图籍制定法律的“史”以及从事文化教育、工程技术、制作器物的人,可称作中国知识分子的鼻祖。周朝必学校,把优秀之民选入学校深造,按文化程度高低即不同的学历,分别称“博士”、“造士”和“进士”。从此,知识分子始称“士”。

古代虽无“知识分子”称呼,但早有“知识”一词。随着历史发展,知识分子的名称越来越多,诸如文士、博士、儒生、秀才、举人、进士、贡生、监生、大学生、留学生等数十种。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西学影响,废科举、兴学堂,常称知识分子为“学界分子”,“读书士子”,“学子”、“智识者”和“志士”等;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时在党章上正式使用“知识分子”和“知识阶层”两词。

1948年任弼时在“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知识分子“是有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一般都靠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谋生活”。1949年7月,周恩来指出,知识分子“广义地说来也是工人阶级的一员”。

学位名溯源

博士原是战国时学官名。《史记》:“公信休者,鲁博士也。”西汉有五经博士,东汉光武帝曾立十四博士。后历代有律学博士、医学博士、算学博士、书学博士等,有的是专精一艺的职官名。

硕士在我国原指品节高尚、学识渊博的贤士,五代时已有。《五代史》:“前后左右者日益新,则忠臣硕士日益疏。”

学士原指学者,后成官名,周代已有。《周礼》:“诏及乇、帅学士而歌彻。”魏晋六朝时,凡国家典礼及编纂时征文学之士,皆称学士。唐代设置学士院,专掌制诰,参与朝廷机要。

我国历代的学位

我国汉代实行察举、征辟的选士制,根据人才的优长而授予秀才、贤良方正、文学、孝廉、明经、明法、博士弟子,这是我国学位制度的开始。隋唐实行科举制度,分科考试,按知识特长取士,如进士重诗赋辞章;明经,通五经及诸家经传;道举,通《老子》;明法,通律令;明算,通算经;明学,通字学;开元礼,通开元时期礼制;三史,通《史记》、《汉书》、《后汉书》;一史,通《史记》等。

宋形成州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州试合格者称“举人”,殿试合格者称“进士”,这实际上是实行举人、进士两级学位制。

明清实行院试、乡试、会试三级考试,各级合格者称秀才、举人、进士,这是三级学位制。清末又规定:“小学卒业,奖给附生;中学卒业,奖给贡生;高等学校卒业,奖给举人;大学分科卒业,奖给进士。”又形成了“附生、贡生、举人、进士”的四级学位制。

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学位授予法》,按世界上通行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制授予学位,解放后一度废除,1981年,我国又重新恢复了这三级学位制。

古之博士、硕士、学士非学位

博士在我国古代是个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秦始皇时,博士只作政府顾问。汉代以后,博士开始任学官,担任教学工作。博士除授予学官,还授予一些有专门技艺、专门学问的职官。如魏晋以后的太医博士、天文博士、历博士、卜博士等。唐宋以后,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如“茶博士”、“酒博士”等。

硕士在我国古代通常指那些德高望重、博学多识之人,但在古代史籍中不多见,大概不是正式的官名或职称。古代常用与硕士含意相似的“硕老”、“硕儒”称呼那些博学之士。

学士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指那些在学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变成官名和有学问的人以及文人学者的泛称。魏晋以后,学士才正式成了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到了唐朝,学士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可以参预朝政。其中的翰林学士为众学士之首,是皇帝亲信的顾问和秘书官,因而常被称作“内相”。到了宋朝,一经授翰林学士,即有当宰相之望。清朝的大学士地位显赫,官阶为正一品,为文职官吏之首。

“师范”一词的由来

“拜”的名称,在夏、商、周时就有了。而“师”字最早的出现是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文师之称。以后,西汉的董仲舒用了“师”一词,司马迁用了“师表”一词,他们都着重在舜的表率作用选点上。

西汉来年,扬雄在言论集《法言》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他第一次将“师”和“范”联系起来看,明确强调了教师所负有塑造教育对象的重大责任。

《后汉书》八十下赵壹传报皇甫规书:“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文心雕龙,才略评》云:“相如好书,师范屈宋。”“师范”已作为一个词组而出现了。

教授故乡博士城

江苏宜兴、浙江东阳出了很多人才,现在外地工作的副教授以上的高级知识分子分别有620多人和1149人。

在我国科学家最神圣的殿堂——中国科学院,宜兴籍的学部委员就有9个,东阳籍的学部委员有4人。在艺术界,继绘画大师徐悲鸿之后,有吴冠中等人。电影艺术家有于伶,还有被誉为我国“会计之父”的潘序伦,新闻学家徐铸成等。

宜兴和东阳自古以来就重教成风。宋代元丰年问,苏轼在宜兴建立书院,到清末全县有9个书院。在这段历史时期,宜兴出了6个状元。

过去有“无宜不成校”的说法,宜兴中小学毕业生有很多人考上外地的大学、中学,因此不步大中学校都有宜兴籍的学生。新中国成立后,又有“无宜不成教”的说法,即外地的各类学校,特别是苏南的学校,都有宜兴籍的人在那里执教。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大等24所大专院校的校长都为宜兴籍的教授担任过,更有趣的是,同出生在该县高塍乡小桥头村的蒋南翔、虞兆中,一个在北京当过清华大学校长,一个在台湾当过台北大学校长。至于东阳,唐宋时期就遍建书院、学馆,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叶适都曾在这里设坛讲学,学风昌盛造就了一代代人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十年来,尊师重教之风更盛,全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东阳已向全国大中专学校输送新生1.2万多名,是建国前17年的3.7倍。近十年来,这里平均每年都向高等院校输送新生700多名,居浙江省首位。

我国的女教授

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教授(包括离退休后返聘者和担任教学任务的研究员)共17087人(到1987年10月底止),其中女教授1570人,占教授总数的9.2%。她们从事的专业涉及哲学、经济、法律、教育学、文学、历史、理学、工学、农林牧、医护、艺术和体育等多门学科。

为我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女教授各学科分布的情况来看,医学界的女教授占了女教授总人数的52%,多达811人。法学界最少,仅有0.4%。

女教授的平均年龄为60.9岁,低于男教授61.7岁的平均年龄。女教授中年纪最大者89岁,最年轻者只37岁。

按籍贯分,来自江浙沪一带的女教授占绝对优势,占女教授总人数34.3%。全部女教授的2/3来自沿海省份。在北京和沿海省份工作的女教授占全部女教授人数的59.4%。

女教授中曾经出国留学者有83人,占总人数的5.3%。低于男教授出国留学者的比例。且其中1/3以上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出国进修后取得博士学位者。绝大多数女教授都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才担任教授职务的。

同类推荐
  • 中华圣贤经典——义

    中华圣贤经典——义

    中国古代圣贤是中华文明辽阔天幕中最闪亮最灿烂的星星,他们崇高的道德修养和深邃的思想智慧堪为万世师表,他们创作的一大批经典著作经久不衰,成为文化发展史上的不朽丰碑,供后人瞻仰和学习。丛书摘取了以儒家学说为主的圣贤经典论著中最富影响和声名的章句,按照指导原则——人生态度——人际关系——工作方法——人身修养——自我追求这六个板块对其思想内涵进行了解释、挖掘和延伸,并辅以正反两方面的典故论证了其科学性和正确性。柳季不背信、梁国志教子、师旷论学、黄裳还珠、许衡不食无主梨、董狐直笔……
  •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主要内容包括:保生大帝信俗;“送王船”民俗活动;“蜈蚣阁”游艺活动;“抗大龟”民俗活动等。
  • 古朴遗风:西安碑林与城墙(文化之美)

    古朴遗风:西安碑林与城墙(文化之美)

    中华文化浩浩五千年,哪怕是遗留下来的一砖一瓦都弥足珍贵,因为他们的存在就代表了历史的诉说。西安碑林及城墙由来已久,碑林所展现的建筑风格及碑上的篆刻文字讲述了哪段历史?城墙与护城河、吊桥、箭楼、角楼等又有何关系?碑林与城墙的现状又如何?在本书中读者都可以找到答案。
  • 阅读西藏

    阅读西藏

    《阅读西藏:注释神奇的土地》沿新修的青藏铁路进藏,从藏北到达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然后,从拉萨到达西藏的各个地区,去实地感受西藏的神奇和美丽。请注意,《阅读西藏:注释神奇的土地》分区是按旅行线路划分的,只是为了叙述方便,并不完全符合现在的行政区划。
  • 西安半坡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

    古老而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像母亲的乳汁一样,浸润着宽广而深厚的黄土高原,三秦大地留下了中华民族先祖光辉灿烂的足变迹。沧海桑田,遥远的历史早已被漫漫黄土所尘封,昔日的熙熙攘攘也被无尽的岁月所淹没。
热门推荐
  • 请告诉我,如何甘于平凡的生活

    请告诉我,如何甘于平凡的生活

    如果你也曾热血过,梦想过,憧憬过,却被现实打击的体无完肤,你会在这里找到自己,这本书并不一味的倡导光明,而是即使身处黑暗,也能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 傲娇老公抱一抱

    傲娇老公抱一抱

    “一万一次,顾嫣然你还真是将自己卖了个好价钱!”辰少微眯着眼睛看着站在面前一言不发的女人。“辰少,一百次够了!”顾嫣然举着小白旗说道。“可你是我妻子!”辰少缴了白旗,倾身而上。被压榨过后的顾嫣然虚弱的再次举出小白旗“莫千辰,我要离婚!”辰少皱眉“是我没有满足你么?那么再来!”
  • 权倾天下:嫡女归来

    权倾天下:嫡女归来

    庶妹陷害,丈夫羞辱,含恨归来。冷血残酷,诛灭仇敌,踏碎凌霄。柔情蕴毒,缠绵伏杀,谁主沉浮?林锦姝红唇如血,当然是我。某男宠溺一笑,夫人,孩儿和我都饿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纵横道踏天行

    纵横道踏天行

    当天地不在适合修行,谁能逆天而行,续上前人之路,造福众生?牧野之战,武王伐商;长平之战,白起封神;巨鹿之战,霸王破釜沉舟;霍去病西击匈虏;虎牢之战,三英战吕布;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当传奇的战役渲染上神话的色彩,那便是浩荡的诸神之战。石台,几张椅子,一壶茶。向永生的方寒、龙符古尘沙谈修行经验,造福众生;与不同时空神墓辰南、遮天叶凡、完美世界石谈各族历史,成仙之路,平黑暗之乱,布置万古之局;与三生道决叶默、斗破苍穹的萧炎、我欲封天孟浩讨论异界丹药的融合的可能性;与武动乾坤林动、无限王宗超讨论武学的变化。主神试炼中,无尽的超历史时空战争中,苏辰说,“彪悍的男人,不需要解释。”
  • 那几年那些事那些人

    那几年那些事那些人

    回首过往,往事历历在目,幸运的是那些年,那些事,我们一起走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蠢萌萝莉玩转校园

    蠢萌萝莉玩转校园

    “学生会?好像很棒的样子!玲洛,你可以和我去试试哦!”“我随意啦,你开心就好......”
  • 刺破黑夜的那道光

    刺破黑夜的那道光

    这片无边土地上,除了人类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族群——妖族。所谓的妖族,是世间除了人类外的万物,在世间有灵气的地方经过漫长时间修练,或灵气浸润熏陶诞生灵智,或者机缘所致而诞生灵智,从而获得强大力量,能够化为人形的族群。还有在那天外有无比邪恶的天魔,凶残暴戾,嗜血嗜杀,比那过境飞蝗更恐怖百万倍,一直想要来到这片土地之上,要吞噬事间一切东西,把这片大地变成无尽地狱……
  • 新编财务会计

    新编财务会计

    主要内容包括:金融资产概述、实际成本法下原材料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和处置、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等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