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62100000007

第7章 古代科举考试教育知识(4)

当慈禧翻开第二份试卷时,心头又不禁高兴起来。因为第二份试卷是直隶(今河北省)肃宁人刘春霖的。“春霖”二字含春风化雨、甘霖普降之意,这一年又逢大旱,急盼一场春雨。加之直隶地处京畿,“肃宁”又象征肃静安宁的太平景象,这对烽火四起、摇摇欲坠的清王朝,自然是“吉祥”之兆。于是,大笔圈定,刘春霖名列榜首,成了头名状元。经过主考官的保奏,为照顾社会舆论,朱汝珍的名字虽然没有抹去,也只得屈居刘春霖之后了。

但是历史是无情的,刘春霖中状元后的第二年就废除了科举考试;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科举制度被彻底取消,刘春霖便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他中了状元后为翰林院学士,其间曾到云南办过一次公差,此后再没有做过什么实际工作;随着清王朝的灭亡便销声匿迹了。

榜眼·探花·进士

榜眼科举殿试一甲第二名称榜眼。北宋初期,殿试录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称榜眼,意思是指榜中又眼。明、清两代专指第二名,第三名称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探花科举殿试一甲第三名称探花。唐代进士曲江杏园初宴,称“探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进士二三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探采名花,探花之名始于此。宋代又称探花郎。南宋以后,才专指殿试一甲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袭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进士意即贡举的人员。始见于《礼记·王制》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被重视。明、清两代,始以进士为考中者的名称。凡是举人(乡试考中者)经过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

举人·秀才

举人原指被推举之人,为历代对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通称。明、清两代,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俗称为“老爷”。

秀才别称“茂才”。本系优秀人才的通称,始见于《管子·小匡篇》。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设秀才科,后来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明太祖曾采取荐举的方法,举秀才数十人,任以知府等官。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学的生员,习惯上也称为“相公”。

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是甲辰科取士之年,时逢慈禧七旬寿辰,改甲辰正科为甲辰恩科。经过礼部会试后,谭延等273名贡士于这年7月4日参加殿试。殿试录取的前三名是: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沈钧儒先生,也是在这次殿试中获二甲名次,第二年,慈禧太后假装维新、推行新政,下了立停科举的诏书,甲辰恩科殿试,便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武举

武举,又称“武科”,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专为考试武艺人才而设置的科目。武举始创于唐代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废于清末光绪二十六年(1901)。

以武艺选拔武勇之才,在秦汉仕进制度中即有明确的记载,但将其正式纳入科举的轨道,则始于唐代的武则天时。

唐武举考试的要求,据杜佑所撰之《通典》等史籍记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骑射及运用武器为主的武艺,包括长垛、马射、马枪三项。是武举考试中评定成绩高低的标准:二是身材、体力、体能等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包括步射穿札、翘关、负重以及身材、言语五项,是武举中选的基本条件。三是对一些特殊武器的掌握程度,如使用机弩发箭的平射和简射等,是附加的选试项目。

唐时武考由兵部主持,每年考试一次,考试合格者,不论出身如何,官品高低,皆由兵部根据成绩高低分别授以武职。唐武考存世仅90年,却为后世开创了先例。

宋代,我国古代武举制度的基本模式开始形成,这表现为以下几点:

1.宋代武举制度在经历了一个存废过程之后被列为“常选之列”。

2.考试内容上,宋代取消了翘关、身材、负重等项目,但增加了兵书策义等军事理论。

3.考试程序上趋于完善,开始分级考试录取。

4.宋代创立了完备的武学,将武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明清两代,继承并发展了唐宋时期的武举制,并使之更加完备,更加制度化。随文科制度变化,武考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

在考试内容上,明清两代坚持了策论与弓马相结合的原则,其间前后稍有变化,明嘉靖初年恢复了马枪、翘关,又增加了步战武艺刀、剑、干、盾等;清代除骑射外,增加了“技勇”一项,即开弓、舞刀、掇石,要求弓必开满,刀必舞花,掇石必离地一尺。

17世纪以来,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世界科学技术飞跃发展,枪炮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满清王朝奉行“闭关自守”国策,政治腐败,技术落后,仍旧以马、步射、弓、刀、石作为选拔武科人才的手段,这是导致清朝政府在对外战争中遭到一系列惨败的原因之一。

龙门·鳌头·魁星

在科举时代,考上进士被称为登龙门;夺得头名状元被称为独占鳌头,又称为魁甲、大魁天下;中了进士特别是状元,人们又说这是天上掌管文运的魁星点定的。此外,古人常常称中进士是月官折桂或蟾宫折桂,也称之为金榜题名。这龙门、鳌头、魁星都是怎么回事?中了进士真的要手中拿一枝桂花,名字写在金子做的榜上吗?

龙门,是个地名,也叫禹门口,在今天山西省河津县与陕西省韩城县之间的黄河河道上,两岸峭壁对峙,形状像座高大的门框。黄河流经这里,奔腾咆哮而下,非常壮观。《书·禹贡》中有大禹治水“导河积石,至于龙门”

的说法,神话传说中更说这龙门是大禹开凿的。据《三秦记》说:“龙门之下,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见《太平广记》466)《世说新语》卷一刘孝标注所引《三秦记》说法稍有不同:“龙门一名河津……水悬绝,龟鱼之属莫能上,上则化为龙矣。”民间传说的“鲤鱼跳龙门”,就是这么来的。龙门这么难登,但是只要登上龙门,就可以成龙,于是,人们就借用来做比喻,把因得到名流援引推荐而提高了声誉地位的人称为登龙门。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李膺传》(又见《世说新语》卷一)。李膺是当时知识分子的领袖人物,“独持风裁,以名声自高”后进之士能与他接触,受到赞扬,就被称为“登龙门”。李白在《与韩荆州书》中说的“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就是借用这个典故,盼望以推荐人才为己任的韩朝宗接见并推荐他。这又与唐代的科考,在很大程度上靠权贵名流推荐很有关系。由此,后来人们又把考上进士称为“登龙门”。自然,这其中又有天子是“真龙天子”,考上进士就是进了“真龙天子”的大门的另一层意思。另外,由于《三秦记》中有鲤鱼跳上龙门时“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的说法,所以,唐代的举子考中了进士,乃至以后升官的时候,都要举行盛大的宴会进行庆贺,其中的一道菜必须是烧鲤鱼,这种宴会被称为“烧尾”。因此,后来又有人称中了进士是“烧尾”(见《封氏闻见记》)。

“独占鳌头”的称呼,又是出自另一个系列的神话。鳌,是神话中的海中的大龟(一说为大人鳖)。远古的时候,支撑天的四根大柱子崩塌了,女蜗炼了五色石,把天补好,又砍下大鳌的四条腿,当作天柱,把天支撑起来,使天和地重新稳固起来(见《淮南子·览冥训》及《列子·汤问》)。鳌的四条腿,就能把天支撑起来,这鳌大到什么地步,有多么神奇,也就可想而知。《列子·汤问》中还讲了这样一个神话:渤海里有条大壑,深得没有底,全世界的水都汇聚到这个太壑,打着漩涡往下泄,渤海中的蓬莱、方丈等五座神山,也就随着下泄的波浪上下颠簸。上帝派十五只大鳘,举起头来把大山顶着,这五座神山从此才安然峙立。这里的鳌似乎小一些,但仅仅十五只,就能把五座神山顶得稳固起来,实际上也大得很,而且有无比的神力。

唐宋时期的宫殿建筑者们,把上述神话巧妙地与建筑艺术结合起来,在宫殿前面陛阶的正中、嵌铺着一大块雕刻着巨鳌的长方形巨石,象征皇帝的宫殿,如同被巨鳌支撑着,永远巍然屹立,而且有如神仙世界。在科举时代,进士考试的殿试结束以后,宣布名次的时候,及第者都要站在殿陛下面的两侧恭候。名次宣布完毕以后,赞礼官引领着分别站在东西俪列最前面的状元和榜眼,向前走到殿陛的下面,状元再向前跨,站在雕有巨鳌的陛阶上,迎接殿试榜。因此,状元被称为“独占鳌头”。元杂剧《陈州粜米·楔子》说的“殿前曾献升个策,独占鳌头第一名”就是由此而来(见《北江诗话》)。不过,最早的“独占鳌头”,不是指状元,而是指翰林学士、承旨等皇帝的顾问、侍从官员,他们朝见皇帝时是立在陛阶的正中,所以称入翰林院为上鳌头。在唐代,殿试胪传还没有形成固定制度,状元也就无从陛见,上鳌头。只是在宋代起殿试胪传成为定制,状元一般就自然入翰林院,才把独占鳌头一语用在中状元的人身上,进而又泛指一切第一名。

月宫折桂和蟾宫折桂,则是由历史故事和神话混合而成的。晋武帝有一次在东堂接见诜问他,“卿自以为何如?”诜回答说:“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晋书·诜传》)这是以稀世的珍玉,比喻出众的人才,因为有着月亮中有树,月亮是广寒宫的神话,所以“桂林一枝”的桂,指的是月亮中的桂树,也就是天上的。又因为神话中说月亮中有只金蟾,月亮也被称为蟾宫,中进士因而也称登蟾宫。白居易先考上了进士,他弟弟白敏中后来又连中三元及第,他写诗祝贺弟弟,“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就是用折桂比喻中进士。

总之,登龙门,独占鳌头,折桂,登蟾宫,都是把中进士比喻一步登天,由平民百姓变成人上人了。

魁星又是怎么回事?魁垦,最初称奎,是天上的星名,即二十八宿之一的奎宿。另外,又称北斗七星的四个“斗星”(呈斗形的四星)为魁星,或称斗星。也有的人认为斗星的第一星称魁星(见《史记·天官书》及张守节正义)。汉代的纬书《孝经援神契》中,最早提出“奎主文章”的说法,后世就加以附会,建立奎星阁祭祀奎星,祈求保护文运。再后来,人们又为奎星造像,但这个主文运的神不能像个“奎”字,所以又改写为“魁”;但以这个字形为神的形象也不行。于是,古代艺术家就别出心裁,用“魁”字小的“鬼”加以艺术化,上半部变成个头,下半部的左撇画成举笔的手,右面的弯勾画成向上反踢的腿,弯勾中的“厶”画成墨斗,另写“斗”字于脚的上方,构成了“魁星踢斗”的形象。表示魁星在用笔点中试人的姓名。有的造型,魁星脚下踩着大鳌,但形似鲤鱼,这大概是把占鳌头和鲤鱼跳龙门揉合在一起了,所以,魁星就成了科举时代读书人祀奉的神。

此外,又有文昌星、文曲星的神话,文昌,本是紫微垣的星官名。后来,文昌又称文曲星,是神话中主宰功名利禄的神。因此,旧小说中又常称一些着名文臣是“文曲星下凡”。在道教中,则曾把梓潼帝君尊奉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这个梓潼帝君据传说本来是晋代人张亚子(也有的书称张恶子),住在西蜀七曲山(在今四川梓潼县北),是晋代一个地方官,因作战死亡,因为常常显灵,后人就立庙祭祀。道教把张亚子附会为梓潼帝君,说是玉帝命他掌管天下的文昌府和人间的禄籍。唐宋时期不断加封,据《梦粱录外郡行祠》介绍,到南宋时,已被称为“惠文忠武孝德仁圣王”,连他的“父母及妃及弟若子若孙若妇若女,俱褒赐显爵美号,建嘉庆楼奉香灯”。他的庙祀,也已遍及各地,当时杭州的山上就有一座。由于他“专掌注禄籍,凡四方士子求名赴选者悉祷之”,香火已经旺盛。元代延佑三年,又为“辅文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由于历代的不断加封,道教乩坛的个断编造,“文昌帝君”就与天上的文昌星合而为一了(见《明史·礼志》)关于这个文昌帝君的灵验,北宋有一个故事:“两个穷举子赴京应试,夜里宿在他的庙里(当时还称。英显王”),听到神灵们为来春的状元拟一篇殿试卷,并决定“召作状元者魂魄授之”。这两个举子把神的答卷都记了下来,心想状元必得无疑。待到考试之时,果然题目和神灵所拟的一样,但这两个举子却忽然一句也不记得神灵所拟考卷的内容了,只好交白卷而出,后来看到状元是徐,他的卷子竞和神灵所作一模一样。这两个穷举子才悟到,禄命是上天注定的,自己命里没有,苦求也没有用,两个人就此罢笔,再也不去强求命中没有的科名(见《宋稗类钞·科名》九)。这又表明,文昌帝君是偏心的,不肯把禄命授给穷书生。

至于“金榜”,并不是用金子做的,而是因为古代科试发榜,都用黄纸书写,人们就借用纸的颜色,美其名曰金榜。不过,登上金榜,就意味着做官的开始,捧上了金饭碗,还可能步步高升,大富大贵。从这个意义上说,科试的黄榜又确实称得上是金榜。

古代的读书人,为登龙门、占鳌头而俯首寒窗,日伴阳光,夜伴油灯,苦读不休,但是他们又把希望寄托于人世制造的魁星、文昌帝君之类的偶像,顶礼膜拜,这除了历史的愚昧以外,也和他们并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有极大关系。请看,独占鳌头的许多状元,就是靠了特殊的机遇。

同类推荐
  • 中华文明之旅·第一卷

    中华文明之旅·第一卷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中华文明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伟人巨匠和英雄豪杰。
  • 风流不见使人愁——北京的名人与往事

    风流不见使人愁——北京的名人与往事

    本书作者用兼具理性和诗意的笔触,描摹着北京这座迷人城市值得缅怀和追忆的名人与往事。
  • 西洋文化简史

    西洋文化简史

    本书在对西方文化进行探询时,着重对它的起源、形成、发展、面貌特征进行了有特色的概述。是从古希腊文化讲起,涉及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中世纪的宗教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理性文化,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等,以最简洁的方式概述了西方文化的来龙去脉。
  • 红色文丛——体验红色旅游(二)(插图)

    红色文丛——体验红色旅游(二)(插图)

    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为了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在“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央决定将红色旅游内容进行拓展,将1840年以来170多年之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时期,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奋勇抗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充分显示伟大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要人物事迹的历史文化遗存,有选择地纳入红色旅游范围,这就更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和优良传统。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礼仪常识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礼仪常识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讲述礼仪常识:社交、日常生活、办公事务、服务业、商务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凤凰传

    凤凰传

    十万年之前,凤凰陨落,造就一片生机盎然的修仙大陆。凤凰大陆群雄争霸,终获一统,由神凰大帝建立起强大的神凰帝国,八荒拱手,五洲安定,一片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然而盛世之下,邪恶正悄无声息的滋生.腐败,偏见,杀戮在盛世威名之下,正在理直气壮地发生。皇族,洲主,宗门貌合神离,表面的和平正在逐渐的被打破,盛世之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更可怕的是仿佛有一只巨手正在无声无息的操纵着一切,万年前的凤凰陨落更是隐藏着惊天的秘密。
  • 忘奴

    忘奴

    人死之后需走黄泉路,赏彼岸花,渡忘川河,过奈何桥,看三生石,登望乡台,喝孟婆汤,方可进入轮回转世投胎。如若割舍不下前世恩怨情仇,可不过奈何桥不喝孟婆汤,甘愿堕入忘川河千年,饱受孤寒与炼魂之苦,与怨魂毒蛇相伴,千年内不得转入轮回。相传,忘川河内有一忘奴,生于忘川,居于忘川,生生世世不入轮回看尽人世百态。法力通天,阎王也不是其对手。只可惜……至今无人见过其真容。
  • 美男我来了:系统君又坏了

    美男我来了:系统君又坏了

    凭空出现个爱自己如狂系统,硬拉着陈丽去调戏美男。我说系统大哥,你既然爱我,又为何要将我让出去哩?结果发现,现任至尊--东华羽仙竟然是自己攻略界面里的那个神秘莫测的男子。冥界少皇竟然就是自己系统君婉君楷。魔界魔神殿下--玉清竟然就是那个百般阻扰自己攻略男神的那个人的系统。仙界太子陈煜笙竟然就是自己的攻略对象,原来tm的都是一个人,不过这太子不是早就gameover了吗?仙界二皇子冰陌悠长着一张天真的娃娃脸,其实是个心狠的主,在自己的攻略界面里是保持着唯恐不乱的心理。你说妖界妖王凤無月潋?我去!陈丽直想揍死他丫得,竟然敢调戏自己,明明一般都是自己调戏别人,她表示她忍不了!美男萌萌哒,色女我来了!
  • 超神学院的长命仔

    超神学院的长命仔

    主角林天,穿越不知名的世界到来,林天身体也被改造,整个世界仿佛就林天一人,这个世界以科技为王,林天发现这个世界是-----超神学院
  • 太初战仙

    太初战仙

    一次意外,让李风背井离乡。带着太初杯,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修真之旅。
  • 对不起,我放不下

    对不起,我放不下

    兄弟我可帮了你,你一定要帮回我啊!D.O.既然你不珍惜,我就会要她。LAY我一定帮你的,为了我,你幸苦了。LUHAN
  • 十地九天诀

    十地九天诀

    家族惨遭灭门,少年孤身脱险,行走在生死边缘,来到未知的地方,半部功法走火入魔,在一次次的危机中成长,后发现真相,亲情、友情、爱情,成魔成人在一念之间......
  • 破碎异世界

    破碎异世界

    世界破碎,灵气初现,人人都能成为世界的人上人
  • 风流杀神

    风流杀神

    懵懂少年被实力蒙蔽了双眼出国参加了一个雇佣兵团,三年后,他回归都市时发现昔日的爱人已经移情别恋。他,为什么不辞而别?他,为什么寻求力量?淡了,走了,他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