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55500000002

第2章 修身养心篇(1)

施恩莫念 受怨宜忘

【原文】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释义】

自己如果帮助或救助过别人,不要常常挂在嘴上或记在心里,但是假如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则一定要经常反省;如果别人曾经对自己有恩,就应常记于心,不可以轻易忘怀,但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则不应常记心间。

【解读】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很多传统美德的名族。在做人方面,我们应当要求自己忘功不忘过,而对于他人,则应该忘怨不忘恩。如今,类似的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如“以德报怨”、“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等。

中国古贤历来提倡:做人要懂得饮水思源,人的一生,总会或多或少受到过别人的帮助。而受人点滴恩,应当涌泉相报,不可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古人还认为,当别人做了什么对不起自己的事时,不要一辈子挂记心中,应及早忘却。

魏信陵君(名无忌)杀了晋鄙(魏国带兵官),击破秦军,解除邯郸被围困的危机,救了赵国之后,赵王亲自出郊迎接。唐雎对信陵君说:他听人说有些事无法得知,但有些事不可不知,有些事不能忘,但有些事不能不忘。信陵君问其何意。唐雎回应说:有人恨自己,自己无法得知,但他恨别人,却不可不知;而别人有恩于自己,就不能忘记,但自己有恩于别人,就不能不忘了。唐雎进一步说:先生杀了晋鄙解除邯郸受困的危机,救了赵国,这是大恩,希望你能忘记对赵国的恩惠。因为心里老是记着对别人的恩德,势必带来恩大仇大;而对别人的怨恨要是不能及时化解,只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烦恼。信陵君便听从了他的建议,而后史对此也多有良好评价。

再如,孟尝君被逐之后恢复相位,重回齐国时,谭拾子到边境去迎接。他问孟尝君会不会埋怨齐国的士大夫放逐他而想杀人。孟尝君说“会”。随后,谭拾子通过市场来比方“求生存和避免危亡”的道理,最终打消了孟尝君要报复五百个他所怨恨的人的念头。

对比现今的人们,当两人发生争吵之时,最常听到的就是互相数落对方的不是,或是曾给予对方多少好处等对话。所以,我们真该从古人的处世原则中汲取些相应的启示了。

三国时期,东吴有个人名字叫董仙,住在庐山,以行医糊口,给人家治病,他不向患者要金钱报酬,也不问患者的名字,只求患者回去后栽种杏树。治好轻病的栽一棵,治好重病的栽五棵,若干年后,共栽得杏树10万棵,绿树成林,造福子孙后代。所以人们后称杏树为“董仙杏树”,并作为救死扶伤医治病人的美誉别称。董仙为别人做了好事,不是要受惠者给自己以恩谢,而是要求受惠者为他人、为社会做好事。

我们应该把古人讲的“有功于人不可念”,作为今天待人处世的座右铭。一个人能施惠于人,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对自己的善行念念不忘,这样原来的好意就会变质。

除了施恩莫念,我们还应该受恩莫忘。人不能忘本,更不能忘却自己何以生,何以乐,何以得福。饮水思源,才是做人的根本和正道。

西方基督教主张人们向上帝感恩,因为上帝创造了人类,并拯救人类于迷途当中。其实,在人的一生中,时时刻刻都要存有感恩之心。感恩是无处不在的,并不是谁帮助了你、关怀着你才要感恩。感恩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境界。

诚然,我们要对恩人感恩。但是,不仅仅恩人才值得感恩,生活中一切事物和事情都存在着感恩的情结,父母的恩情、朋友的情谊、恋人的爱情、大自然的一花一木、生活中的挫折的境遇、自己的追求和信仰……都需要我们用感恩的心态感知和对待。

人的一生被众多的感情纠缠,比如爱情,亲情,友情,成功,得失,进退,荣辱……总有一些带给你苦痛,总有一些带给你欣喜,苦乐酸甜才是人生。惟有常常感恩,才能时时收获慰藉和幸福。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亲情、爱情、友情三者是没有先后之分的。人何以生,全在“亲、友、爱”上。人其实不过是一副空壳,有了这三者才丰富了血肉,变得饱满和充实起来。如果没有情谊的填充,我们的灵魂将会显得空虚,我们的躯体也不过是一身臭皮囊而已。

不昧心 不违情

【原文】

不昧己心,不尽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

【释义】

不蒙蔽良心,不做不用尽人情的事情,不过分浪费财力和物力。一般能够做到这三条的人,就可以在人世间树立善良的形象,为世间万民创造出生机,因此就可以为子子孙孙创造永久的幸福。

【解读】

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必须从自我修养上做起。做官更是如此。因为,为官从政,造福于民,是至高无上的做官原则。哪怕是因此而触犯权贵,也不能蒙蔽良心。修炼品德、心怀正道,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为人民所称道,才能得到万民的敬爱。

李允祯,山东德州人。顺治元年任直隶故城县知县。

故城县里有个土豪,他想霸占同乡王良的妻子,于是,便花重金买通死囚犯,让他供出王良是他的同伙,王良因此被捕入狱,并被施以重刑盘问。就在王良奄奄一息之际,李允祯查案卷时,觉得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便在晚上微服进牢房。在与犯人聊天中李允祯得知,王良根本就不是他的同伙,那是狱吏与土豪勾结陷害所致。李允祯听了气愤不已,第二天就调查出事情的整个经过,马上将王良释放,将土豪和狱吏一同绳之以法。

砀山县与故城县相邻,在那里发生动乱时,朝廷下令让李允祯代理砀山县事。济宁驻防军奉令调来平定动乱,驻防军官扬言要屠城,绝不放过任何乱党。李允祯知道驻防军一旦进城,城内的百姓肯定遭殃,于是,他在城外大摆宴席,犒赏大军,声称“城内乱臣贼子已经全部扫除了,剩下的都是普通百姓”。驻防军官怎能轻易相信,于是坚持全城人“过过筛子”,李允祯知道这一过筛子,肯定会死掉很多无辜的百姓。自己身为这里的父母官,怎么能让这种事情发生,于是厉声道:“总兵大人,请放心,这里是我所管辖的县,一旦以后有什么不测,我自会负责,不劳您费心了……”驻防军官见李允祯态度坚决,只好带着军队离开了砀山县。

故城县,原16岁以上男丁有一万多人,后来经过连年战火的摧残,剩下的就只有七千多一点了,但是仍然依照原来的人数征兵纳税。李允祯觉得不合理,便要照实际人数去计征。这时,他忽然接到调令去江南丰县任知县。亲戚朋友都劝他这刚好是一个机会,趁此正好不用管故城县的事情了,但是他慨然说道:“我必须把最后一项工作做好,身为百姓官,就得尽心尽力为百姓做些事情。”说罢,立即召集全县百姓,当众烧毁了原来的人口普查册,当天便赶造出新册,申请省府审批。故城县因此免交浮粮,人民非常高兴并且非常感谢他。在他走的时候,一定要送他礼品,但是都被李允祯拒绝了。

李允祯到了丰县后,刚一上任,就有管县库的官吏张某送上金币和器具,谄媚地说:“这些请大人收下,千万不用推辞,这是司库的规矩。”李允祯当即大怒,命令张某将东西送回库中,并且杖责张某50大板,免其职务。

从此以后,他在任三年,从来没有在库中开支一分钱为己所用。

当时丰县有一股很坏的风气,一些地痞恶棍经常勾结奸吏,在造事后还诬告他人,弄得对方家破人亡。李允祯决心一定要扫除这种不良风气。于是,他把这些都上报知府,并且请求知府将这些人交回丰县。这些人在铁证面前,无法抵赖,只有俯首认罪,最终将被诬告的人释放,而将诬告者乱棍打死。此后,再没有地痞流氓横行霸道了。

从以上事迹中我们看出,李允祯为官是清廉而且正直的,他做人做事可谓不违背自己的良心,更不违背为官的原则。正因为他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利,树立了自己清正廉明的形象,从而使得他流芳百世,受到后人的敬仰。

东汉时候有个人叫杨震,是个有名的人物。他最初是一个教书的先生,很有学问,道德修养很好,教出来的学生很多都做了官,可是他自己还是一个穷教书匠。

有一年,又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他家的锅有几天揭不开了,肚子饿得咕咕叫,只好出去走走。来到大路上,周围的景色一点引不起他的兴趣,肚子里只有一个字“饿”。他看到农田的玉米已经快熟了,一股清香仿佛窜进了他的鼻孔里。他本能地走过去,伸手摸着那个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玉米。不知怎的,他只说了一句“饿死不为盗”,又回到了大路上。如此的动作重复了三次,最后他还是拖着沉重的脚步走了。他就是怀着“饿死不为盗”的勇气,表现出了他的骨气。

幸好他没有去“偷”别人的玉米,因为那玉米地的深处正好有人。这件事流传开了,他有一个做了大官的学生对此十分感叹,于是就来拜访杨震。可是他知道杨震正直,不肯轻易接受别人的礼物,哪怕是自己的学生。于是就把杨震请到一座小楼上,令人搬走楼梯。然后拿出一尊小小的金佛送给杨震,说:“我这座小金佛是我这些年为官的俸禄所得,是清白的。现在我送给先生,完全是出于对先生人格的尊重,这事没有人知道,还望先生不要推辞……”还没等他的学生说完,杨震便义正言辞地反问道:“你怎么能这样说呢?这件事情现在就有四个人知道!”他的学生感到疑惑不解,忙说:“这里不是只有两个人吗?不是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吗?”“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怎么只有我们两人呢?”学生无言以对。杨震也因为“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名言而被人尊称为“四知先生”。

由于品质高尚、有气节,后来杨震在朝廷当了大官,成为东汉一代名臣。他的故事和高风亮节也被世人不断传颂。

满腔和气 随处春风

【原文】

天运之寒暑易避,人世之炎凉难除;人世之炎凉易除,吾心之冰炭难去。去得此中之冰炭,则满腔皆和气,自随地有春风矣。

【释义】

多么寒冷的冬天,多么炎热的夏天都能够躲避,但是人间冷暖、炎凉世态却难以消除;即使消除了人间的炎凉冷暖,还有存积在人们心中的恩仇怨恨无法排除。如果有谁能排除掉积压在心中的恩仇怨恨,那么,祥和之气就会围绕身边左右,这样,自己的周围也就充满了春风般的温暖。

【解读】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其实人和人相处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应该有耐心和宽容的气度。这样才能够消除与他人的仇怨,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其实修养的本身是为了以自身之德感化他人之怨。这样一来就不会计较于个人的恩怨,不会陷入淹溺人际的苦恼,带来的定会是和气,是春风,是锦绣前程。

列子问关尹道:“智人在物中潜行而没有障碍,进入火中却不受灼热,在万物之上行走而不恐惧颤抖,请问为什么能到这个地步?”

关尹说:“这是由于他保持了极端的和气,同时又是机智、灵巧、果断、勇敢之徒。凡是有形象、能发声、有颜色的,都是物,物与物为什么差别很大?首要的差别是什么?是形状、颜色罢了。假若有一种物,没有形状颜色,也不发声变化,能达到这点并且通晓它,别的物怎能滞留它呢?这个物将处于不过分的地位,置身于没有尽头的循环中,在万物的起点和终点漫游,行动完全出于本性,保养自己的和气,德性,合乎天然,像这样去做,他天性完全,精神宁静,外物怎能伤害他呢?”

从列子与关尹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智人也认为人们应该提高自身修养,在与人相处时,应该保持高尚的德性,用自身的修养化解他人的仇怨,这样,整个社会才会变得和谐起来。

有一位女大学生自愿担当某医院的义工。有一天,她带着故事书和玩具到医院的儿童病房去看望小朋友。其中,一个半身瘫痪的小女孩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她在小女孩的床旁坐了下来。女大学生对她说:“小妹妹你想听什么样的故事,姐姐给你讲。”小女孩说:“我想听机器猫的故事,姐姐你给我讲吧!”

女大学生耐心地翻开故事书,声情并茂地讲起了“机器猫”的故事。当小女孩听她讲到机器猫有个无所不能的口袋后,突然想看看女大学生的口袋是否也像机器猫的那样。

无奈之下,她只好把口袋里的东西全部掏了出来,当掏到最后一个口袋时,只掏出了两张5元钱的钞票。她不好意思地对小女孩说:“姐姐的口袋里并不像机器猫那样富有,姐姐没有多少钱。”

小女孩抬起头,闪着一双漂亮的大眼睛对她说:“姐姐,你是富有的,虽然你没有很多很多的钱,可是你有一双完好、健康的脚啊,你能自由地在路上行走,可我不能,所以你是比我更富有的人呀!”

听了小女孩的话,女大学生顿时愣在了那里,她从来没有因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而满足过,只知道那是她应有的东西。此时,她才感到自己能健康地活在阳光下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接着,她又对小女孩说:“你说得很对,我确实应该为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而满足,我的确很富有。可是你也很富有啊!因为你有一双世界上最美丽、最明亮的大眼睛,还有健全的双手。”

“是呀!我只看到自己那双残缺的腿,却忽视了我有一双美丽的眼睛和健康的双手。”小女孩高兴地说道。

可见一个真正富有的人不一定要拥有万贯家财,也不需要有显赫的声名和地位。一个真正富有的人,懂得自己所拥有的东西都是弥足珍贵的,也是值得拥有的,所以会倍加珍惜,成为富有并快乐的人。

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

【原文】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释义】

人在谈论得与失时,最好用置身于事外的超然心态来看,这样才可以清楚事情的始末,并且通晓利害;相反,如果是置身于整个事情之中的当事人,那么,就应该暂时放下个人的得失,这样,才可以专心策划所担负的任务,推动事情的发展。

【解读】

一次,孟子会见齐国的一位地方长官孔距心。

孟子问孔距心:“在你的军队中,如果有战士,在一天中三次失职,你会开除他吗?”

孔距心毫不犹豫地答道:“不用等到第三次,我就要开除他了。”

孟子又问道:“但是,你就没有失职的地方吗?如今,连年灾荒,据我所知,你所管辖的地方中,有一千多灾民,有许多体弱多病的老人死后被抛尸于山沟荒野之中,而年轻力壮的年轻人都逃亡在外。”

孔距心为自己申辩说:“我的能力有限,实在无法妥善安置那些灾民啊。”

孟子摇头道:“我打个比方吧:如果现在有一个人,接受别人的牛羊,替别人放牧,那么,他就必须要找到牧场和草料喂养这些牛羊。如果没有能力找到牧场和草料,那么,他就只能把牛羊退还给原主,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牛羊一个个饿死吧?”

这个比喻的意思再明确不过了,就是说,如果在一个位置上,就得做这个位置必须要做的事,如果做不好,或者不能做,那就不要占着这个位置,腾出来让给更有能力的人来做,这样既不会伤害到自己的名誉,又不会伤害别人的利益。

同类推荐
  • 15位国学大师讲述人生智慧

    15位国学大师讲述人生智慧

    《15位国学大师给青少年讲述的人生智慧》在讲述15位国学大师自身成长的经历和故事的同时,阐述了国学大师们为人处世、立身成才的智慧。
  • 聘你

    聘你

    本书对个大著名企业的面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供面试者参考。
  • 闯世者

    闯世者

    《闯世者》以独特的视角,全新的理念,写实的手法,记叙了“亚洲涂附磨具之王”湖北玉立砂带集团的奋斗史、闯世史;客观地反映了优秀思想型企业家黎珊玉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表现了主人翁在困境中拼搏,与命运的抗衡的坚强毅力和顽强斗志。
  • 心有多静,世界就有多静

    心有多静,世界就有多静

    让心平静,然后才有所见,心静了,世界就静了。本书以“静心”为主题,带领读者探索静心的智慧,旨在引导读者在面对浮躁、焦虑、愤怒、冲动等不良情绪时,能以正确的方法合理地调节情绪,不管遇到何种境遇,都能够思绪清明,不浮不躁。即使外界喧嚣浮华,也能守住内心安宁,寂静安然。
  • 有一种枷锁叫捆绑

    有一种枷锁叫捆绑

    对于21世纪的所有问题,人们都众说纷纭、争论不休;但唯独这个问题得到各个国家、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认同,那就是:未来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哪个国家拥有高素质的国民,哪个国家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导地位。在今天的中国,我们需要突变,突变我们的价值尺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感情方式,我们需要的就是从这种突变中所诞生新的个体——从枷锁人到自由人。
热门推荐
  • 顾先生和叶小姐的日常

    顾先生和叶小姐的日常

    他,是坐拥亿万财产的御风集团的首席执行官--顾南御,她,是从小在家中不受宠,空有虚名的叶家大小姐--叶末语。一次意外绑架案,把只有八岁的顾南御和只有七岁的叶末语联系在了一起,绑架案后,他日日想她,长大后,他更是疯也似的找她,在一次家族盛宴,他认出了她,她却因为来自妹妹和未婚夫的算计,使她错认了他,经过几番周折,她认出了他。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这本书不虐,多半是有趣的甜剧哟!
  • 凤兮月落

    凤兮月落

    玉步轻抬、手提罗裙款款向那高台之上而去,眼里没有一丝惧怕、胆怯之色。一面向那高台之上而去一面在心里默默发誓:我月兮在此立誓从今以后只为自己而活,不管是未国还是楚国只要做出有损于她的事或行为她定会加倍奉还,不管后果如何,即使血流成河、尸骨成山亦不会动摇分毫。
  • 从一九八四年开始

    从一九八四年开始

    酸甜苦辣咸,人生百味,重回1984,那年冬天很冷,特别冷!人生有很多种可能,每一种可能都是一种人生!生活加商业流,喜欢的朋友,帮忙收藏订阅一下,谢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人如何调节自己

    女人如何调节自己

    本书通过特殊的“心理把脉”,为女性开出健康愉悦的心灵处方,通过特别的辅导,帮女性调治心痛,走出心理阴影,使女性更加珍惜生命,更加热爱生活。
  • 千古魔殿

    千古魔殿

    玄武帝国一名废材少年,在偶然间,发现一个东西,从此,便开启了开挂人生
  • 中国十大文豪苏轼

    中国十大文豪苏轼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生于北宋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1037),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去世,享年六十六岁。后谥文忠。苏轼与父洵、弟辙,同为北宋文学家,合称“三苏”。
  • 有了空间以后

    有了空间以后

    别人重生有了空间后,那是牛牛牛!夕颜重生有了空间,只有三个字,惨惨惨! 重生前,夕颜不知丈夫渣,闺蜜婊,身边都有虎狼绕。重生后,渣渣找,婊婊晃,只能手往脸上撞,难不成再让你渣一遍?婊一遍?还有那么大哥,离我远一些,碰到你我就浑身疼。
  • 提灯立人潮

    提灯立人潮

    港城一中开学的日子,青梅竹马委婉表白?!江哥冷笑:“我只认儿子。”两天后....江大佬撒泼打滚求楚漾做他爸。网上说:男生手腕上绑着发绳,就代表这个男生有女朋友了。江洋冥思苦想,买了根楚漾同款皮筋戴在了手上。逢人便问:“有人送你小皮筋吗?哥有!”当一切都趋于崩坏,物是人非时,他们永远忠于自己.“你看楚漾,我真的一无所有了,只剩下一腔正义和对你满心的喜欢。”“我从没想过横跨大海,可如果海的彼岸是你,跋山涉水,我也会去找你。”厌世小奶猫楚漾×阳光小霸王江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