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25100000021

第21章 纵横有术(7)

在战国时期,秦国和楚国打仗,齐、韩、魏三国也掺和进去,形势虽然复杂,但敌友关系还是很明确的。然而,齐国人派出了使者,不知这使者说了些什么,楚国竟然睁着眼上了大当。史书上虽未详细记载使者的话,其精彩是可想而知的,这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余地。事件的过程是这样的:秦国夺取了楚国的汉中,又与楚军在蓝田交战,大败楚军。韩、魏两国得知楚国处境困难,便趁机向南进攻楚国,直打到邓邑。楚军败回。接着,齐、韩、魏三国共谋攻打楚国,又害怕秦国救援。有人对齐相国孟尝君说:“您可派使者对楚国讲:‘现在齐、韩、魏三国之兵准备撤离楚国,楚国如能响应我们,共同攻伐秦国,即使秦国的蓝田,又有什么攻取不到的,更何况楚国的失地呢?’楚国本来怀疑秦国未必派兵援助自己,现在齐、韩、魏三国的意见到后,楚国必定积极响应,与我们三国商议出兵秦国。秦国知道了这种情况,肯定不会救援楚国。这时,齐、韩、魏三国再迅速出击楚国,楚国必定向秦国紧急求救,而秦国就更加不敢出兵。这样我们就离间了秦国与楚国的关系而集中力量攻打楚国。这样用兵,必然获胜。”孟尝君说:“好!”于是便派高级使者出使楚国,楚国果然积极响应。于是韩、齐、魏三国联合猛攻楚国,楚国果然赶紧向秦国告急,秦国终于不敢出兵。结果三国大获全胜。

春秋战国时期实在是一个极有意思的时期。从统一的周朝分出了许多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又分出了许多小诸侯国;当无地可分之时,大家又开始兼并了;先是兼并成十几个诸侯国,后来干脆把周天子撤掉,兼并成了齐、秦、楚、韩、赵、魏、燕七国。在这七国之中,秦、楚、齐的力量最强。最后其余六国都被秦国吞并,定于一尊。从东周到秦统一,经历了五百多年的分而复合的痛苦过程。这一时期既是一个战乱时期,又是中国文化的奠基时期,中国文化的一切源头,都可从这一时期找到。因而,熟悉这一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是十分有意义的。

就说产生在这一时期的《左传》、《国语》、《战国策》这三部书吧,别的不讲,就外交这一点,就可列于世界经典。但令人不解的是,学中文、历史的人对这三部书很熟悉,学公关、外交的人对此倒十分陌生,这实在是一大误会。如果真能活学活用其中的谋略。对公关外交工作肯定是有极大的益处的。

上面所举例子均出自以上三部书,从这些例子来看,背义趋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风尚。我们无意评价这种风尚,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趋利”的方式方法。当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事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利”似乎要比“义”重要。

那么,“义”和“利”究竟是什么关系呢?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信条究竟是否真实而又合理呢?

他们对现实的直接影响是巨大的,其关键之处并不在纵横家的学问上,而在于纵横家的直接的现实效用。“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确是对纵横家的巨大现实作用的准确描述。对于纵横家积极的历史作用,当时的人们就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战国策》曾经这样评价苏秦发起合纵运动:“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语,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这一评价,可以说是够高的了。

在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一词不是一个学派的名称。而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一个独特的谋士群体。尽管这样,纵横家的地位也是非常突出的,他们有自己的学说,甚至是各个学派中的显学。《左传》中就记载了许多“行人”的优秀外交辞令,从中可以看出,这时已经有人在有意识地使用动以利害、巧辞服人的说服术。到了战国时代,诸侯间的外交大势已经十分明朗。那就是各诸侯国联合起来(合纵)对付秦国,或是各诸侯国分别同秦国建立外交关系(连横)以求自保。为了适应合纵和连横的两种策略,一些士人为了在其中谋求个人的利益,便“仰禄而失道”,学习外交官“行人”的说服术,顺应这种历史潮流,奔走于各国之间。于是,“谋诈用,而纵横短长之说起”(《史记·六国年表》)。这样一来,纵横家就应运而生了。

纵横家是历史的产物,无论它是“无耻之尤”,还是功劳巨大,我们都应对它负起应负的责任。

决定秦国命运的军事策略

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发展是富有戏剧性的。一是秦国善于利用外国的人才,为秦国发展出谋划策、变法图强。杰出人才没有一个是秦国的本地人,这或许是由于秦国“地处偏远”的缘故;二是秦国采纳了范雎“远交近攻”的军事策略。尤其是后者,不仅在秦国的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意义,更为后代的谋略家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远交近攻”是秦国在军事上实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策略。自从这一策略实行以来,秦国一改困窘的军事局面,迅速在军事上打开了僵局,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范雎到了秦国,秦昭王在宫廷迎接他,对他说:‘我早就应该领受您的教导了,只是近来因为义渠的事情十分紧急,我每天都要请示太后。现在,义渠的事情已经结束,我才能亲自向您请教。我深感自己糊涂不敏,请以宾主之礼相见。”范雎推辞谦让。这一天秦昭王会见范雎,在场的人没有不因为吃惊而变了脸色的。

秦昭王令左右的人退出,宫中再也没有别人在场。秦昭王跪坐着向范雎请教说:“先生准备拿什么来赐教寡人呢?”范睢只是恭顺地答到:“是,是。”过了一会儿,秦昭王又问范雎,范雎还只是恭顺地答应着:“是,是。”秦昭王问了三次,都是如此。秦昭王长跪在坐席上说:“先生是不是不肯指教我呢?”范雎道歉地说:“不敢这样,我听说当初吕尚遇见周文王的时候,吕尚身为渔父,只是在渭水之滨钓鱼而已,像他们这样的人,相互间是很生疏的。文王听了他一席话,就封他为太师,和他一起乘车回去,是吕尚的话深深打动了文王。所以文王果然用吕尚而建功立业,终于取得了天下,自己也当上了帝王。假使文王疏远吕尚而不愿意与之深谈,就说明周朝没有做天子的德行,文王、武王也就无人相助,帝王之业也就无法建立了。现在我只不过是一名寄居秦国的旅人,和大王没有什么交情。而我所想说的又都是君国大事,我处于人家骨肉之间,虽然很愿献上自己的愚忠,却不知道大王的心思究竟怎样,所以大王三次问我,我都不作答,就是这个缘故。我并非是恐惧而不敢说,即使我知道今天在大王面前把话说了,明天就被处死,我也无所畏惧。大王如果相信并采纳我的意见,那么死不会使我害怕,流亡不会使我感到担忧,漆身生疮、披发佯狂也不会使我感到耻辱。像五帝这样的圣明的人也要死,三皇这样的仁爱的人也要死,五霸这样的贤能的人也要死,乌获这样有气力的人也要死,孟贲、夏育这样的勇士也要死。死,是人所不能避免的。处于这种必不可免的情况下,可以稍有裨益

于秦国,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我又有什么可怕的呢?伍子胥藏在布口袋里逃出昭关,夜晚行路,白天隐伏,到了菱水,没有吃的,手膝并用在地上爬行,在吴国的街市上讨饭,但最终复兴了吴国,帮助阖闾成就了霸业。如果能让我像伍子胥一样进献计谋,即使对我加以囚禁,终身不再相见,只要我的计谋得以施行,我担忧什么呢?箕子、接舆,漆身生疮、披发佯狂,对于殷朝和楚国无所帮助,我如果能够像箕子、接舆一样,可以对贤明的君主有所补益,那是我最大的荣幸,我又有什么耻辱呢?我所担心的绝不是我个人的生死,只是怕我死之后,天下人见我为大王尽忠而亡身,因此就闭口停步,不肯再尽忠于大王了。大王您上怕太后的威严,下受奸臣的迷惑;居于深宫之中,为佞臣所包围,终身糊涂愚暗,不能识破奸邪。大则国家危亡,小则自身孤立危险。这才是我所担心的啊!至于我个人,什么困窘出逃、贬窜死亡之类,都不足以使我害怕。如果我死了而秦国能得到治理,这是死而胜于生了!”

秦昭王直身长跪在坐席上说:“先生这话从何说起!秦国偏僻遥远,我又愚昧无能,幸亏先生到这里来,这是上天让我烦劳先生,使先王的宗庙得以保存。我能够受教于先生,这也是上天钟爱先王而不抛弃他的后嗣啊!先生又何至于说这样的话呢?无论何事,上至太后,下至大臣,希望先生都能给我指点,不要有什么疑虑。”范雎听了,向秦昭王再拜称谢,秦昭王向范雎再拜还礼。

范雎说:“大王的国家,北面有甘泉、谷口,南面环绕着渭水、泾水,右面是陇、蜀,左面是函谷关、武关和崤山;有战车千乘,甲士百万,凭着秦国兵士的勇猛,车骑的众多,与诸侯作战,就像让天下最快的猎犬去追逐瘸脚的免子一样,霸主的功业可以成就。如今反而固守不敢发兵,探听山东诸侯的虚实。这是因为穰侯不能为国尽心地谋划,而大王的考虑也有所失当了。”秦昭王说:“希望听一听秦国的失算在什么地方。”

范雎说:“大王发兵,越过韩国、魏国,去攻打强大的齐国,这个考虑是十分不当的。出兵少了,不能损伤齐国;出兵多了,对秦国又造成了损失。我猜想大王是想少出兵,但全由韩、魏两国出兵,于情理上又说不过去。现在,秦国发现盟国不怎么可靠,而又要越过这些国家的边境去攻打齐国,这怎么行呢?这在策略上是太疏忽了。从前,齐国攻打楚国。获得了很大的胜利,两次辟地千里,结果齐国不曾得到一寸土地,难道是齐国不想得到土地吗?是形势不能允许齐国占有土地啊。诸侯看到齐国军队常年在外,国家十分疲弊,于是联合起来进攻齐国。结果,齐王逃走,齐军大败,被天下人耻笑。齐国之所以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就是因为齐国攻打楚国,使韩、魏两国得到便宜。这实际上是把兵器借给强盗,用粮食来资助小偷啊!大王不如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得到一寸土地,这一寸土地就是大王的土地;得到一尺土地,这一尺土地也就是大王的土地。现在大王舍近而攻远,这不是十分错误的吗?再说,从前中山这个国家,方圆五百里,后来被赵国所吞并,利益尽归赵国所有,天下各国都不能把赵国怎样。现在韩国、魏国位居中原,其地理形势是天下的枢纽。大王如要想成就霸业,就必须占据中原以掌握天下的枢纽,以此来威胁楚、赵。赵国强大了,楚国就来亲附,楚国强大了,赵国就来亲附。楚、赵都来亲附了,齐国必定感到害怕,齐国害怕就会带着重礼来听命于秦。齐国亲附于秦国之后,韩国和魏国就可以攻灭了。”

秦昭王问:“我想和魏国结交,但魏国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我无法亲近它。请问我如何才能使魏国与秦国结为盟国呢?”范雎说:“用谦卑的言词和厚重的礼物去侍奉它;这样如果不行,就割让土地去贿赂它;再不行。就发兵去讨伐它。”

于是,秦国发兵攻打魏国邢丘,攻下邢丘后,魏国请求依附秦国。范雎说:“秦国与韩国的地形,像各种颜色混杂在一起,不如将韩国收服。韩国对于秦国来说,就像树木上的蛀虫,人的心腹里的疾病。天下不发生战事便罢,如果天下发生战事,没有哪个国家对秦国的危害比韩国更大的了。”秦昭王说:“我想收服韩国,韩国不服从,我该怎么办?”范雎说:“发兵进攻韩国的荥阳,通往成皋的道路就被阻断了;北面再断绝太行山的隘道,韩国上党地区的军队就不能向南增援;如果能一举攻下荥阳,则韩国就被截为三部分。韩国看到将要灭亡了,还会不服从吗?韩国服从了,秦国的霸业就可成功了。”秦昭王说:“好。”

范雎说:“我住在东方时,只听说齐国有田单,未听说齐国有国君;只听说秦国有太后、穰侯、泾阳君、华阳君和高陵君,未听说秦国有大王您。只有能掌握整个国家,才能称得上是王;能不受约束地施行生杀予夺的大权,才能称得上是王。现在,太后独断专行,无所顾忌;穰侯擅派使者,也不向大王报告;泾阳君、华阳君处理事情毫无忌讳。国家存在着这样四个权贵,使秦国的大权四分五裂,由此国家不陷于破败的,是从来没有过的。国人都处于四个权贵的威权之下,这就是说秦国无王。这样一来,国家的权威怎能不受损害,政令哪能从大王这里发出呢?我听说:‘善于治国的君主,对内加强他的权威,对外注重他的权势。’穰侯的使者操持大王的权势,分割诸侯的土地,擅自发号施令,征伐敌国,没有敢不听从的。战胜敌国,夺取土地所获利益都归于陶邑;秦国困顿,就要受制于诸侯,战事失败,百姓生怨,导致国家受祸。《诗径》上说:‘果实太多了,树枝就会折断,树心就要受伤;封邑的城大了,国家就要受威胁;臣子的地位太高了,国君的地位就要下降。’淖齿掌握了齐国的大权,他就抽了齐闵王的筋,把齐闵王吊在屋梁上,让他过了一夜才死;李兑在赵国掌权,他不给赵武灵王饮食,一百天后,赵武灵王饿死了,秦国太后和穰侯掌权,高陵君、泾阳君帮着他们,以致外人已经不知道秦国有王了,他们就是淖齿、李兑一类人啊。我今天见大王在朝廷上孤立无助,恐怕后世主宰秦国的就不是大王的子孙了。”

秦昭王听了之后感到十分害怕,于是就夺取了太后的大权,把穰侯、高陵君、泾阳君驱逐出了函谷关。秦昭王对范雎说:“过去齐桓公得了管仲,称他为‘仲父’。现在我也得到您,要称您为‘叔父’了”。

秦国在其发展的关键时刻采取了两项十分及时的措施:一是实行“远交近攻”的军事和外交策略,二是把分散的大权重新集中到了秦王的手中。而这一切,都是范雎的智谋。尤其是范雎提出秦国应当远交近攻的军事策略,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是在中国的军事史上,也是一项了不起的贡献。

第一纵横家

谈起一席宏论定天下,我们总会想到诸葛亮的《隆中对》。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历史上的诸葛亮是“正面人物”,二是《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其实,诸葛亮的《隆中对》虽然为后来魏、蜀、吴的三分天下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毕竟没有对争论的历史发生影响。而战国时秦惠王时期的张仪则不同,张仪“破纵连横”,为秦国确立了正确的外交政策,使秦国一改过去用力甚大而收效甚微的局面,在外交和军事领域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甚至对中国的历史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张仪是千古第一纵横家。

下面是张仪在说服秦惠王采取连横策略时的一段十分著名的话。

秦国经历了商鞅变法、远交近攻等一系列的政治、军事的重要发展阶段,在秦惠王时期国力空前的发展。但由于山东六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使得秦国在军事上用力甚大而收效甚微,要想统一全国,似乎遥遥无期。就在此时,张仪来到了秦国,献上了“破纵连横”的策略,在秦国的发展史上更有着重要的意义。

张仪对秦惠王说:“我听说过这样的古训:‘对自身不明之事妄发议论,是不明智的;对已明之事不肯讲出来,是不忠实的。’做人臣者对君主不忠,那是犯了死罪,所言不实也是死罪。所以,我决定将我所知向大王倾吐而出,还请大王裁决定罪。”

同类推荐
  • 哈佛家训ⅴ:积极心态的力量

    哈佛家训ⅴ:积极心态的力量

    《哈佛家训5:积极心态的力量》摒弃了空泛的大道理和长篇的说教,以直击核心的方式为你讲述积极心态的力量,通过许多名篇佳作告诉你如何为人做事,那些达到人生巅峰的幸运儿,无一不拥有积极的心态!
  • 听心理学大师讲故事

    听心理学大师讲故事

    走进本书,您会邂逅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它们通俗易懂、韵味悠长,让您不知不觉间沉醉其中,心情得以舒缓,心灵得以洗礼。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并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目的。
  • 人品胜于能力(人品至上Ⅱ)

    人品胜于能力(人品至上Ⅱ)

    本书即非在以故作高深的噱头指教人,也无力承担教化的责任。不过是以平实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以及一颗诚挚的心,诠释人品,注解能力,真真切切地传递领导选人用人的心声,协助员工加强自我提炼和管理,以驾驶好“职业船”,早日驶向成功的彼岸。
  • 谁在创新这个世界

    谁在创新这个世界

    《谁在创新这个世界:给年轻人的21个财富故事》收集了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创始人的成长故事,比如:3D电影创始人詹姆斯·卡梅隆、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摇滚创始人约翰·列侬、肯德基创始人山德士上校……每一个新鲜事物的诞生背后,必将有一个伟大的创始人,他们敢于打破传统,不循规蹈矩,第一个做出这个世界上还未有存在的东西,并且获得巨大的成功以及财富。在做成这件事之前,他们身上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推动着他们义无反顾地勇敢尝试?是什么让他们创造了平凡人无法超越的奇迹?《谁在创新这个世界:给年轻人的21个财富故事》将一一揭秘。
  • 青少年社会交往的15种礼仪

    青少年社会交往的15种礼仪

    仪表,即人的外表,包括容貌、举止、姿态、风度等。在政务、商务、事务及社交场合,一个人的仪表不但可以体现他的文化修养,也可以反映他的审美趣味。穿着得体,不仅能赢得他人的信赖,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还能够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相反,穿着不当,举止不雅,往往会降低了你的身份,损害你的形象。由此可见,仪表是一门艺术,它既要讲究协调、色彩,也要注意场合、身份。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热门推荐
  • 霸道暖心哥哥

    霸道暖心哥哥

    在学校他是校草,而她只是一个小学妹,在家里他是她的哥哥。多年后,在一次事故中,发现原来妹妹不是自己亲身妹妹,之后却发现自己爱上了他的妹妹…
  • 穿越回到古代

    穿越回到古代

    她本是一个二十一世纪普通的大学生,却意外穿越到一千年前,女扮男装也就算了,和一个帅哥同房而住也算了,最后居然发展到同床!!!她的死对头变着法整她,花满楼的花魁中意她,隔壁的帅哥对她忽冷忽热,她遇到的都是一群什么怪人啊?她的现代智慧让大家对她刮目相看,以为好日子到了,谁知一大帮人追着要杀她,好朋友利用她,好不容易走到一起的爱人也离开了她,她伤心、哭泣,但不绝望,离开伤心地,没什么大不了,一切从头来。追杀没有停止,真相就要揭晓,原来她的真实身份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天命女皇

    重生之天命女皇

    林家弃女一夜重生!前世她是涅槃境大能者,飞升之时遭人陷害陨落!重生之后不再是人人唾弃的林家弃女,坐拥最强灵兽,身怀绝技。带着萌宠一路升级,打遍天下无敌手!被世家退婚,受尽耻辱,却得到蛮荒之地魔尊的爱人人都说蛮荒之地的魔尊生性残忍,形同鬼魅,面如阎王,无人敢嫁。谁能想到面具下的魔尊是温文儒雅的公子哥,第一美男!重生成王的林家小姐,阴差阳错得到帝国第一美男你们快看那个帅哥是谁啊!!
  • 墓鬼师

    墓鬼师

    我因为爷爷留下来的一张记载着驱鬼之术的皮革而被一个非官方的护宝组织招入麾下。行动组的组长是一个脸上永远都没有任何表情的奇怪家伙,他带着我们在古墓里和一伙又一伙神秘的盗墓贼周旋,除了要提防恶的人心之外,还要注意各种机关消息与杂毛粽子,真是心累。可是累归累,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能阻止我们将这些宝贝交还给国家。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 梦回后宫

    梦回后宫

    她是大信王朝以贤惠著称的皇后,却在连环阴谋中死于非命,原本死去已是万事空,却又意外的醒来,摇身变成待选入宫的秀女。入宫后本无意争名逐利,却日渐发现连环阴谋中另有幕后黑手,而那黑手竟是自己死前亲点的皇后。爱情、权力、生存,逼迫她不得不再次卷入后宫争斗……
  • 归真补天录

    归真补天录

    身负血海深仇的少年陆潇,凭着百折不挠的意志,聪慧过人的才华,修仙路上披荆斩棘,终创不世功勋。西游之奇思,三国之谋略,水浒之热血,红楼之深情。传武笔法写玄幻,尽在归真补天录!
  • 似水流年负了谁

    似水流年负了谁

    ”邵牧宇!承认你喜欢我那么难吗!你说你不喜欢我,那为什么三番四次招惹我!今天必须把话说清楚!你别走啊!”艾柔歇斯底里的喊着,拼尽全力向邵牧宇跑去,扑通的摔在地上,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的往下掉,手臂上也流着鲜血,混合着眼泪滴在白色的纱裙上,渲染出妖艳的红色,如同黑暗里绽放的彼岸花...邵牧宇像是没听见似的,不回头,留给艾柔的只有一个决绝的背影,自言自语道:“柔柔,对不起,我爱...“
  • 望山河之君子谋

    望山河之君子谋

    这世上有一种人,不因见过黑暗,遇过不公而融于黑暗,愿做这世间一点光,照亮这个人间,让这世上不平之事少几件,自己所经历之痛苦再无人经历,这种人是真正的君子。蒋晔有幸,见过这样一个君子。他入乱世,善谋略,不求权势,不为名利,要谋一个公正的盛世,这盛世不仅花团锦簇,更要让这世上立足之人,皆不必怕突如其来的残杀,更不会沦为权贵随手捏死的蝼蚁,他要守这天下,是为守这天下的百姓。
  • Poems and Songs of Robert Burnsl

    Poems and Songs of Robert Burns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