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08200000016

第16章 乘势待时

【原文】

公孙丑问曰(1):“夫子当路(2)于齐,管仲、晏子(3)之功,可复许乎?”

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4)?’曾西蹵然(5)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6)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7)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8)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9),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10)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

“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11),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12)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13)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公孙丑章句上》

【注释】

(1)公孙丑:姓公孙,名丑,孟子的学生。

(2)当路:即当道,意为当权、执政。

(3)管仲:名夷吾,春秋初期政治家,曾任齐桓公之相,使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晏子,即晏婴,齐景公之相。

(4)曾西:曾参之子,名申,字子西。子路,即仲由,孔子弟子,字子路。

(5)蹵:同“蹴”,顿足不安的样子。

(6)艴然:不高兴的样子。

(7)功烈:功绩。

(8)滋:益,更。

(9)崩:帝王死曰崩。

(10)周公:姬旦,周武王同母弟,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称为周公。助武王伐纣灭商。武王死后,成王即位,周公摄政,天下大治。

武丁:商朝帝王。微子,名启,商纣王之兄。微仲,微启之弟。比干,纣王之叔,因屡谏于纣王,纣王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箕子,纣王之叔。胶鬲,纣王之臣。

(11)镃基:锄头。

(12)改辟:另外开拓疆土。

(13)置邮:乘车传信为置,步行传信为邮。

【译文】

公孙丑问道:“如果您执掌齐国的政权,管仲、晏子那样的功业,能够重新建立起来吗?”

孟子说:“你真是个齐国人啊,只知道推崇管仲、晏子。有人问曾西说:‘您和子路相比,哪一位更贤明呢?’曾西不安地回答道:‘子路是我父亲所敬畏的人。’那人又问:‘那么您与管仲相比,谁更贤明呢?’曾西闻言很不高兴,说:‘你怎么竟拿我和管仲相比呢?管仲得到君主那样专一的信任,执掌齐国的政权是那样长久,而功绩却是那样微不足道。你为什么竟拿我和他相提并论呢?’”孟子接着说:“管仲,是曾西不愿与他相比的,那么你以为我会愿意和他这种人相比吗?”

公孙丑说:“管仲帮助他的君主称霸四方,晏子辅佐他的君主扬名天下,管仲、晏子难道还不值得效法吗?”

孟子说:“凭齐国的条件称霸于诸侯,易如反掌啊。”

公孙丑说:“依您这么说,我就更糊涂了。像文王那样道德高尚的人,活了一百岁才去世,尚未做到使仁政遍及天下;武王、周公继承他的事业,这才使天下一统,仁政施行。现在您把称王天下说得那么容易,那么文王也不值得效法了吗?”

孟子说:“怎能比得上文王呢。从商汤到武丁,贤德的君主有六七个,天下百姓归顺殷朝很久了,时间一长这种政治局面就很难改变了。武丁使诸侯来朝拜,统治天下,就像用手掌把玩东西一样容易。商纣执政时,距武丁的时代并不久远,以前的忠臣世家和遗留的习俗,流布的道德风气和仁惠的政教措施,还仍有留存;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这些都是贤臣,共同辅佐纣王,所以维持了很长的时间才亡国。那时,没有哪一尺土地不是他的疆土,没有哪一个百姓不是他的臣民,但是周文王还是在方圆百里的地方建功立业,所以是很困难的。

“齐国人有句俗话说:‘虽然有聪明智慧,不如利用形势时机;虽然有锄头农具,还得等待农时。’现在的时势要称王天下是很容易的。在夏、殷、周三朝鼎盛的时期,没有土地超过方圆千里的诸侯国,但今天齐国的土地却有那么辽阔;鸡鸣狗叫的声音,齐国境内四处相闻,齐国已经有如此之多的百姓。这种情况下,不必再开疆拓土,不必再招聚百姓,施行仁政称王天下,没有谁能阻挡得了。况且,圣贤的君王未出现,从来没有现在这样长久过;百姓在暴政下忍受痛苦的折磨,没有比现在更严重的了。肚子饥饿的人不挑食,口干舌燥的人什么都喝。孔子说:‘施行德政的好名声的流传,比驿站传达政令还要迅速。’现在这个时候,以拥有万辆兵车规模的大国施行仁政,百姓对此感到喜悦的心情,就像倒挂着的人被解救下来一样。所以,只要付出古代圣贤的一半努力,必定会达到古人行事时一倍的效果,这只有在现在这个时候才行。”

【述评】

成大事,必善利用时机

“仁政”是孟子一直秉承的政治理想,在与齐宣王的政治讨论中,孟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劝告齐宣王要施行仁政,保民而王。但是齐宣王基本上是口是心非,无动于衷,热衷于霸道,而忽略德治,最终搞得内外交困,民怨沸腾,并在与燕国的战争中遭受败绩。

孟子一直对于“霸道”有天然的排斥,对于管仲、晏子这样的贤相也多有非议,他认为在齐国有着推行德治王道的现实基础,“只要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因为“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也就是说,施行德政的好名声的流传,比驿站传达政令还要迅速,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政治的向心力,从而能够称王天下,民心归顺。孟子认为,只要在齐国推行仁政,最终的政治成功是“易如反掌”的,而整个过程也会变得“事半功倍”。这两个成语今天大家已经耳熟能详,流传颇广,在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孟子在政治方面的一些天真的想法。其实,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道德显得那么脆弱,尤其是古代社会中那些为争夺统治权力而互相厮杀的战争,功利的思想大于了道德的约束。在春秋时期,恪守“军礼”信条,奉行“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原则的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被不讲信义且又实力强大的楚军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归,成为战争舞台上的失败者。让后世讥笑了数千年,甚至被斥之为“愚蠢的仁义”。

看来仁政的推行必须要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在这一点上,孟子具有一种政治家的眼光,他是在考察了齐国的政治环境之后,得出了齐国具有推行仁政的社会条件。他认为:第一,齐国地域广阔,人民富庶,推行仁政不用从抓物质基础入手;第二,天下民众正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如果齐国推行仁政,犹如解民之倒悬,百姓一定会衷心拥护,民心归附。孟子的整个分析是科学的,以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如果政治开明,行政得当,励精图治,取得天下统一也许就没有秦朝什么事了。

基于这样一种分析,孟子借用齐国人的一句俗语来劝告齐王要把握时机,积极推行仁政,改革政治以达到称王天下的政治目的。这句俗语就是“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意思是:虽然有聪明智慧,不如利用形势时机;虽然有锄头农具,还得等待农时。

的确如此,从某个层面上讲时势造英雄,一个国家的政治变革也应如此。西楚霸王项羽,在秦末乱世中起兵讨伐暴秦,攻无不取,战无不胜,一举荡灭秦朝,声威天下震动,群雄莫敢仰视。可是在楚汉相争时,最终却落得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带着28名军士奔走于绝地,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最后自刎于乌江。临死前,项羽仰天长叹曰:“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那么,为什么上天会让这样一位惊天动地的英雄灭亡呢?其实没有其他的原因。只是因为项羽错过了上天的眷顾。

首先,项羽得贤而不用。韩信、陈平有经天纬地之才,治国安邦之术,都曾经投到项羽麾下。对于陈平,项羽虽曾赐予其奖赏最多,但并没有重用。韩信先投项羽,也遭受冷落,故转投刘邦。但就是这没得到项羽重用的二人后来却帮助刘邦夺得天下。陈平“六出奇计”,韩信用兵如神。项羽最终失败,主要是因为在人才战略上失去了先机。

其次,德修不够,暴虐害民,没有在政治上取得优势。攻襄城之后,项羽下令屠杀全城。又,秦将章邯已率军投降,因为士兵口有微词,项羽下令坑杀20万秦军降卒。入咸阳,又杀秦王室800余人,火烧阿房宫。如此暴虐,与强秦何异。本来项羽在战场上已经占据主动,却由于政策失当,失去了民心,最终身死兵败,功败垂成。

所以,项羽的怨天尤人,认为自己的宿命是上天给的,毋宁说是他自己错失良机,咎由自取的。如果像孟子说的那样能够乘势待时,锐意进取,项羽也不会落得如此的下场。

同类推荐
  • 七字经趣谈老北京

    七字经趣谈老北京

    中国历史上流传千古的《三字经》里三个字为一句的语言,如:“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这穷。”不仅归纳概括得非常精辟,而且比较符合科学知识。因此,笔者深受启发,思来想去,能不能像《三字经》那样,用几个字的文句,趣谈老北京呢?
  • 蓟县文化志(终)

    蓟县文化志(终)

    《蓟县文化志》主要讲述的是地方县——蓟县的一些地区文化和历史。
  • 伏羲文化论丛2003

    伏羲文化论丛2003

    伏羲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甘肃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伏羲氏在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中,具有奠基和启蒙之功。
  • 雄关要塞:函谷关(文化之美)

    雄关要塞:函谷关(文化之美)

    函谷关作为我国一个著名的关隘,它坚固险要而又位置重要,这使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老子在函谷关写《道德经》,这使函谷关成为了道家之源。其是我国最古老、最重要的关塞之一,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故事。因此,函谷关成为了我国的一个著名旅游景区, 更成为河南灵宝市的一块金字招牌。
  • 中国古代敬老养老风俗——中国风俗文华集萃

    中国古代敬老养老风俗——中国风俗文华集萃

    该书分为十一章,内容包括老人的标准、敬老和养老的礼仪、历代王朝对老人的优待、封建王朝敬老的特殊庆典、老年官员的致仕等。
热门推荐
  • 那一年我比你大一岁

    那一年我比你大一岁

    你知道吗?爱一个人真的好难,朝朝暮暮……
  • 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本书包括:透过镜子看自己、显微镜下的家庭因素、听诊器细听学校脉搏、改掉自我否定的习惯等八章内容,全方位告诉青少年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自信”去创造“材”。
  • 化为光守护你

    化为光守护你

    生前一直在黑暗中苦苦挣扎的我,在死前的那一刻看到了这短暂的一生中最美丽的东西——光。……是么,原来它叫光吗,如果有来世的话,真的好想变成一道光。即使它的生命相对于我的生命更加微不足道,但是能变成这么美的东西,也没有遗憾了吧。我——一道光的一生开始了。
  • 冷情王爷俏娇妃

    冷情王爷俏娇妃

    好歹她在现代也是个盗墓挖宝艺术工作者,怎么穿越过来,就要嫁给狗屁王爷?就算她心没定力,可这个什么王爷也忒自大了点吧。被人设计嫁他姐认了,可这不代表要任他摆布呀,你这来来回回的真当是走城门么?!本小姐惹不起我躲得起。对不起王爷,我不奉陪了。
  • 洪荒天子轩辕绝第二卷

    洪荒天子轩辕绝第二卷

    盘古涅槃,圣主未现,诸神扰乱世界,导致洪荒分裂,从而引出神魔五帝重现,咒封苍穹一切,史称——“万神劫”。洪荒中毒虫遍地,异兽出没,危机无处不在,这便是始前的死亡之地。然而人类以天生生存的本能存于天地间,而他们之中的强者则在这片生机与死亡并存的土地上谱写出不老的神话。
  • 暗夜驱鬼师之道士恋爱

    暗夜驱鬼师之道士恋爱

    世间万物皆存在,孤魂野鬼岂没有,繁华世间三百六,就有驱魔师入流。天下间,万事皆有可能,有些是在我们眼前发生的,熟识的,有些是我们不知的,无从探索,还有就是发现而未解的,不要说虚构,虚构的是想象的,我知的,可能是你不知的。跟着我写的,去探索未知的,但你要有强悍的心理,正常的心灵。他烦心的总是遇到千奇百怪的鬼魂野鬼,更让他受不了的还有富家千金,大家闺秀,职场美女,刁蛮小萝莉的纠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语文新课标必读-中外文学名著导读

    语文新课标必读-中外文学名著导读

    在《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大纲》里,都对名著阅读作了硬性的规定,并且指定了中小学生必读的多部中外文学名著。这些名著如果放在世界文学里也不过是沧海一粟。然而,要学生们在各门学科负重累累的情况下全部精读,是不可能的。有鉴于此,我们特邀请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深知学生所需的优秀教师精心编写了这本《新阳光语文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导读》。
  • 末日之希望渺茫

    末日之希望渺茫

    虽胆小如鼠,但兄弟无数。虽希望渺茫,可永不止步!
  • 器觉山河

    器觉山河

    这是一个充满热血异世大陆,战技,功法,炼器,画符。修士们的手段层出不穷。而大陆的某些地方封印着能够毁灭一切的事物。且看主角铭泽如何领着一只二哈闯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