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38500000016

第16章 世界不是昨天才诞生的(1)

世界不是昨天才诞生的。很多规则已经被发现、确立,就好比一个开采了很多年的金矿,你想随便在哪挖一锹就挖出块金子,已经不太可能了。

当我们回想那些古代的大师、巨匠的故事时,常常会感到不可思议:这些伟大的、神一样的人物,他们多才多艺,精力旺盛,在各方面都成就不凡,往往一个人的发现,就超过了其他好多个时代人类发现的总和。这是怎么回事?他们是人类的星辰?是天命所归的奇才?或者他们只是运气比较好,生在了一个可以到处“跑马圈地”,随随便便就能有所发现的时代?

可能有许多人感慨“生不逢时”:如果我们生在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天资还不错,那么,没准儿有一天就可能福至心灵,说出诸如“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或者“道可道”之类的名言,或者发现“勾股定理”、“杠杆原理”之类科学命题。当然,我们知道这些东西也不是谁都能发现的,但是总要比今天容易多了,毕竟,它们似乎更多依赖于个人灵感,而不是今天浩如烟海的知识。

世界不是昨天才诞生的。很多规则已经被发现、确立,就好比一个开采了很多年的金矿,你想随便在哪挖一锹就挖出块金子,已经不太可能了。这个世界似乎有点不那么激动人心了,一切都以命定,一切都接近完成,留给我们的新花样已经不多了。最初那乱哄哄的一阵,是出名、发横财的机会,即所谓“乱世出英雄”。可是如果一直这么乱下去,就永远不可能发展。事情总是要从无序走向有序的。

如果今天有人试图发明飞机,他会被认为是疯子。因为他居然置人类数百年的经验和技术发展于不顾,即使他穷尽一生,完成了这一目标(对个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成就),他的成绩也是毫无意义的,他不过是在前人已走过的路上,重新走了一遍罢了。在很多方面,前人为我们留下了财富,那就是知识。无视它们,很容易陷入谬误和妄想。

个人的实践是不可替代的,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尝尝。但是我们不必非要冒生命危险去尝毒药,这些知识可以在书本里找到。

还有很多知识已成为本能,羚羊知道躲避狮子,并不需要被狮子咬过。谁无视本能的提醒,就要付出代价。

“业余”科学家的成功率

为什么好事会轮到你?一是你比别人聪明,二是比别人幸运。好多人都坚信自己具备其中的一点,甚至两点。现在我们就看看这两点。

你胸有大志,一心要做出一份大事业,比如证明歌德巴赫猜想,推翻广义相对论或者发明永动机。你有许多困难,如受教育不多,缺少资金,也没有人肯认真对待你,但这吓不倒你,你有超人的勇气和奉献精神。如果没有这些,人类还怎么前进呢?

无疑,你是值得尊敬的。但是有一点你可能忘了:你决不是试图这样做的第一个人,恐怕也不是最后一个。

古生物学家古尔德在回顾了历史上关于地球演变和生命进化的很多已经被淘汰的假说后总结说:“我们知道现代科学的很多信念来自非专业人士提出的、曾被视为异端的猜想,历史会过滤我们的偏见。我们歌颂非正统的英雄,但是伴随着每一个异端的成功,都有一百个挑战流行观点的人被遗忘或消失。”

如果说,业余科学家的成功率是百分之一,那么这个成功者一定不是运气最好的,而是真正具有真知灼见的人杰。可话又说回来,哪个雄心勃勃的人不把自己当成人杰呢?至少,记住这个低成功率是有好处的,你可能真的发现了宇宙的大秘密。可是你要知道,你最可能的去处是人类关于这类问题的错误思想的垃圾场。如果你不想把自己的一生都填进去,还是谨慎一点好。

这些“业余科学家”在不受关注时(这是正常情况)是可怜的——毕竟他有一些知识,有探索的精神,有不算庸俗的抱负,落到这一步,总是令人惋惜。可是一旦他受到关注,就可能马上变为可憎的。

上世纪30年代,前苏联有个喜欢思考的农业技术员李森科,此人因在育苗方面小有成就而获得斯大林的赏识,于是节节高升,直至成为“社会主义生物学”的代表人物。就是这个人使前苏联的遗传学几乎被摧毁。

爱因斯坦的回信

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一个人每天的面包得靠上帝的特别赐予,那可不是好事。爱因斯坦成为公众的偶像人物之后,经常遇到对科学满怀热情的人向他请求教诲和帮助,而他经常劝诫有志于当科学家或者学者的人应该选择一种不那么费力的工作——例如皮匠,来维持生活,这样能免除“公众的和令人窒息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会使个人在创造性的研究工作中的乐趣荡然无存,并导致他总是研究出些肤浅的成果。他常提起斯宾诺莎这位他十分敬重的伟大的哲学家是以磨制透镜为职业的。爱因斯坦本人也曾为专利局工作,而他的一些最伟大的思想就是在那个时候产生的。

1953年,一个印度人给爱因斯坦写了一封冗长的信,寻求帮助。来信人是个单身汉,32岁。他打算用今后毕生的精力专门从事数学和物理学研究,尽管他自己也承认在这些领域他的知识“非常有限”。他身无分文,他的来信连邮票也没有贴,证明他确实很穷。小时候家庭经济上的拮据,使他在理科和数学方面没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尽管他在这些方面的兴趣十分浓厚。家庭条件迫使他找了一份工作糊口,而且是一个与他的性格相违的工作。幸运的是,由于一次小争吵,他在一年多以前被解聘了,这样他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完成真正的使命了。可是话说回来,丢了工作也就没有收入,无法维持生活。但不管有无别人的帮助,他决心继续从事研究,至死不渝。然而,如果有资助的话日子当然会好过,因此他希望爱因斯坦会帮助他。

爱因斯坦写了回信:

您要继续从事物理学研究的热情给我很深的印象。然而我必须坦率地说,我决不赞成您的态度。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是因为有别人的工作,对于这些,我们必须诚心地给予回报:不只是以满足自己愿望的工作来回报,而且要以如人们通常所说的服务于他们来回报。否则的话,不管我们的生活需求多么小,我们也是寄生虫。在您的国家里更是如此,那里正是为经济起步而奋斗的时期,急需受过教育的人努力工作。

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您有多方面的本领,可以自由选择做什么工作。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获得真正有价值成果的机会,哪怕是对于非常有天赋的人来说,也是很小的。所以极有可能是这样:当您最富于创造性的年华过去以后,您会感到沮丧。

出路只有一条:把您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干些实事,例如当教师,或从事其他适合于您的工作,用余下的时间来从事研究。这样您无论如何都能过上正常人的宁静生活,哪怕得不到缪斯女神的特殊关怀也不要紧。

有些东西不值得认真对待

好了,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二个理由:我比别人要幸运。

可这里还是要告诉你:不要妄想不可能之事,不要花费力气在无把握的事上,因为有些事是不能强求的——例如运气。

谁也不否认幸运和机遇对我们的生活具有的重大影响,某些人似乎总是比别人运气好(或差)。我们暂且把命运之类的玄学问题放在一边。如果某人真的运气很好,那一定是他具有某些优点——如勤奋、勇于尝试、不放弃任何希望,即所谓“天助自助者”。有一个笑话是这样的:一个虔诚的人日夜祷告,希望上帝让他中一次彩票,可上帝一直没有回应,此人不免有些哀怨,上帝急了:“你好歹总得去买张彩票吧!”

当然,即使你勤奋努力,也不能保证一定会有好运(或避免厄运),这些东西毕竟是我们不能控制的。所以,正确的心态也许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到自己的责任就可以了,不要太把虚幻的运气当回事。你可以期望运气,但不能依靠运气。

不过,赌徒和偶尔一赌的人不同。每个人在某些时刻都想赢一下——屏住气息,只求命运赐恩这一次!这是普遍的渴望。在各种彩票游戏中,只要有人赢大钱,别人就开始梦想。这是此类赌博的目标:真正的报酬是梦想。百万分之一的机会,谁也不存心要赢。

赌徒又是另一回事。他真正等着赢钱。他投下的不是象征性的小钱,而是能毁掉他的大数目。他有一套制度。比方说,赌轮盘的时候他押红的,失败的时候再加倍。根据数学的几率法则,不管前面出现过多少次黑的,每次你押红的,押中的机会仍是50:50。但是赌徒认为,黑色若连续出现几次,下回红色出现的机会就随着轮子的连续性转动而比例增加。即使这不合数理原则,赌徒心中却愈来愈坚信红的该来了——就算这次不来,下回一定会出现,于是下次更加肯定。这使他更相信自己会赢,他知道他会的,虽然事实上机会永远一样,永远都是50:50。

我们可以说,常胜的赌徒就是靠运气而自以为通晓了某些奥妙的人(是赌神还是统计学上的幸运儿?必须考虑技术因素:有些人打牌或作弊的技术高)。如果运气一直证明他的预感和先见之明——统计上一定会有几个这么幸运的人——他心里就产生“不会输”的感觉。事实上,他只是运气好,但是他的运气碰巧合乎他自觉幸运的内心信心,使他很容易相信自己的运气是特殊的神恩,专门赐给天之骄子。他相信自己注定要赢,他的胜利具有命中贡品的意义。这种人渴望(有时也获得)的是“优异”的感觉。他要证明,命运偏爱他。否则富家太太何必一夜一夜耗在俱乐部的赌台上?她们要用钱来算命。古代纸牌、数字、骰子在算命、魔术和占星仪式所扮演的角色就指出了其中的关系。

但是赌徒不只是接受纸牌的预言而已。他也想向不温厚的命运强讨胜利。当他的数目不出现,他就越战越勇,加倍下注,一直提高赌金。在他大胆或绝望的尝试中,他会一举赎回所有的损失。由这种行为看来,赌徒是一个幻想自己必赢,却表现出坚决失败典型的人。

“开天眼的人”与不存在的规律

比起赌博,彩票更为人接受。因为它不像赌博那样,笼罩着欺诈和非法的色彩。尽管赢的概率更小,但输的损失也不大——如果你每次只买一两张,那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数目。但我们照样能得到同样的激动。

现在很多报刊开辟了与彩票有关的栏目,主要内容是各种“猜号”技术。它们都是“彩民”创造的。有用吗?概率专家说没用,但还是有很多人信这个,或者说,是相信一定有什么办法可以揭示彩票的奥秘。一定有个答案的!这些人在信仰和虔诚方面,和那些一心寻找人生意义或上帝旨意的求道者其实并无不同,而且逻辑也类似。

缺乏模式(规律)是随机性的特征。聪明人能发现其他人看不到的规律,而“开天眼的人”能看到其实并不存在的规律。大数学家、博弈论的创始人纽曼说过:“任何一个考虑用数学方法制作随机数字的人当然是处于犯罪状态。”

好运气不是经常遇到的,即使是在并非特定的事情中也是不会经常出现的。运气会造成一些令人疑惑的事情。如果你将一个硬币连续用手弹10次,硬币正反面出现的可能顺序是:正正正反正反正正正正。10次中有8次正面,其中连续出现4个正面!难道你对硬币施加了某种心灵控制吗?是不是此时你的状态或运气特别好?似乎其中有一种不可能改变的规律性。但是,当连续得到硬币的正面之前和之后,如果继续弹这枚硬币,不可避免地,你会发现“规律”改变了。你怎么解释?好运气到头了?还是做错了什么?或者还是对自己诚实一些,承认根本没有什么规律可言?

如果允许你只注重某些结果,而不管其他结果,那么总是能够“证实”运气中有意外情况。这是谎言探测装置所探测出的一个错误结论,运气仅仅是你最喜欢的状态而已。我们仅记住了自己过五关斩六将,却忘记了走麦城。

不值得追求的机会

人们总想挖空心思,找到一条快速致富(成功)的捷径,但是这种捷径是越来越少了。

什么是捷径?简单说,就是比人们通常走的路更近、更省时省力的道路。那么就有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别人不这么走呢?要知道,人都是追求行为的高效率的。正如鲁迅所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一条便捷的路,为什么没有人走呢?

一个原因是知识的限制,他们不知道有这条路;还有一个是具体情况的限制,比如一条小路适合单人通行,但是大队人马就不适合;再有就是捷径也许并不好走,如崎岖不平,风险较大等。你会发现,除了第一条原因,人们不走捷径都是有充分理由的。捷径经常只是看起来方便而已,实际上,你还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的。即使是第一条原因,也不是没有理由的,走一条不熟悉的路,你很可能误入歧途。

如果某条路没人走,常常是:不是人们不知道,而是根本走不通。

一群小孩在外面玩,他们看到一棵果实累累的李树。小孩争先恐后爬树摘李子,只有一个小孩没有动。过路人很奇怪,问他:你为什么不去呢?小孩回答:“这棵树就在路边,却有这么多果子,这就说明李子是酸的,没有人愿意吃它。”正说着,那些小孩扫兴地回来,李子果然很酸,根本没法吃。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一个经济学家带着外孙散步,外孙跑向一张长椅,喊着:“我看到地上有个东西,好像是20元钱!”经济学家看也不看就说:“那不可能,如果有钱,早让别人拣走了。”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领导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天学点领导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伟人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好的书籍是智慧的结晶,如同良师益友,它既教你做人,也教你做事。周一波编著的《每天学点领导学大全集(超值金版)》是您学习领导学的良师益友。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领导者的领兵技术,领导者运筹帷幄的能力,以及领导者刚柔相济的艺术,等等,都是《每天学点领导学大全集(超值金版)》探讨的重点,它深入浅出地讲述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即使您现在是一个初学者,一个渴望掌握领导能力的普通人,你也能从中挖掘金子,助你成为一个领导者。
  • 老板与孔子的对话

    老板与孔子的对话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格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资本,是财富,也是竞争力。一个企业,一个老板,缺少资金可以借贷,而缺少诚信,别人只会敬而远之。
  • 一对一经理人

    一对一经理人

    这本书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留言簿,里面都是那些在“新大陆”的探索中卓有成就的开拓者们,从一对一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这些未知领域的前沿发回来的信息。他们正在向我们讲述那里究竟是怎样一番天地。有些人毫无疑问会注定名垂青史——至少在商业圈内是如此,因为他们为这个时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有些人早已成了传奇人物,比如罗伯特·麦克德谟特将军。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麦克德谟特就使用了当时最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把一家原本体态笨重、文案工作没完没了的官僚化保险公司UsAA,改造成了利用关系营销最具说服力的成功典范之一。
  • 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

    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

    无论是以舒尔茨为代表的早期人力资本理论,还是后来的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以及描述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四种模式,都不能给大学生就业问题做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答。因为就业被这些理论假定为理所当然的前提,即不存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实上,教育服务是非同质的,接受高等教育这种人力资本投资形式本身就存在一个效率问题。本书作者放弃了这种假定,并进一步提出了就业能力假说。就业能力是将高等教育服务转化为人力资本存量,并实现这种人力资本价值的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 领导力提升与开发

    领导力提升与开发

    从领导力的内涵和起源入手,以东西方理论互相借鉴、中外思想互相参照的方式,分析如何提升领导力:提升领导力应注重行为、态度和风格;提升领导力应考虑权变和情境;提升领导力应把握好权力与政治的运用;提升领导力应注重激励和沟通;提升领导力要善于变革和创新。同时,提出通过领导胜任力模型、领导者的职业生涯规划、领导力开发技术与实施等方面进行领导力的开发。领导力的本质是影响力,领导力即获得追随者的能力,表现为“跟我来”、“看我的”、“一起干”。制约领导力提升与开发的因素主要有:道德失范;权力滥用;决策失误;用人失察;协调失衡;思维僵化;心理障碍;言行失体;眼界限制。
热门推荐
  • 快穿之一切皆虚妄

    快穿之一切皆虚妄

    身死穿越,一切皆为虚妄。凉北,外表温柔美丽漂亮帅气,内在在嚣张腹黑霸气拽上天,自带外挂,来历不明,没死是个奇迹。3388系统,一只从心系统,只能臣服于宿主的淫威之下瑟瑟发抖。“别把自己那么当回事,因为没人把你当回事。”“哪个人不是历尽艰辛万苦才会成功,哦对,你不是。”“啧,你的脸呢?在地上?我帮你踩两脚。”“黄瓜刷嫩漆?是啊,我这年龄都能当你爹了,来乖儿子,叫声爸爸听听。“报了仇,就离开吧。”以吾之名,开天辟地,以吾之血,孕育天地,吾愿立下誓言,永生永世,不入轮回,不踏黄泉,不渡奈何……
  • 假戏真爱,总裁的替身前妻

    假戏真爱,总裁的替身前妻

    浪漫的求婚现场,洛橙雪满心期待的等着自己的准新郎,却不想等来的却是一个陌生男人。“你是我的!”洛橙雪没有想到,这个刚见面一个小时不到的男人竟给自己甩了一纸合约,霸道的宣告了自己的所有权。更让洛橙雪意外的是,这个人竟然就是传说中那个长相英俊,气质非凡还富可敌国的萧氏集团总裁萧慕然!萧慕然有着严重洁癖,却偏偏喜欢洛橙雪粘着他;萧慕然脾气十分古怪,却偏偏对洛橙雪呵护备至。当萧慕然单膝跪地深情告白时,洛橙雪不假思索欣然答应。那一刻,洛橙雪觉得自己就是童话里遇到了王子的公主。可当她欢天喜地的迎来了婚礼时,站在萧慕然身边的新娘却不是她,而自己,竟从头到尾都只是一颗棋子而已!
  • 快穿之恋爱即正义

    快穿之恋爱即正义

    恋爱脑少女与菜鸟系统,在带偏任务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的成长史。系统自认千秋是史上它见过业绩最差的宿主。别人都是兢兢业业做任务,自家宿主一门心思搞对象。校霸要从良?她偏不。废柴要逆袭?她偏不。系统?任务?她全不在乎。反正只要她努力,情敌也能变对象。
  • 殇曦

    殇曦

    一场腥风血雨的仙魔大战,她身为六界闻风丧胆的魔尊之女,竟意外让身为六界神尊的她收留,成为他唯一的徒弟,骄傲的她无视他一切的光华,冰冷也渐渐被他融化,当周围人对她一再质疑,他却不管一切的护她周全。危机四伏,魔道渐渐地出世,她是重回魔道做魔道的魔尊,还是做他的徒弟。。。。。。
  • 吉他及她之我的天使

    吉他及她之我的天使

    一个热爱音乐的女孩。却做了这篇小说的作者。让她遇上了当红明星冷夜安。一切是上天注定还是巧合。她有着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又会是什么呢?
  • 异界大娱乐

    异界大娱乐

    王龙·亚历真大,带着‘大娱乐系统’重生到异界,于是,整天只知道打打杀杀的君士坦丁大陆开始变了……纸张、印刷术、摄影技术、电影技术、网络技术、xxx技术,在王龙手中一一发明……明星开始出现,粉丝开始出现,网络开始出现,电视台开始出现,电影院开始出现……《君士坦丁日报》天天报道着各种某某歌星、影星的暧昧绯闻……《吸血鬼日记》、《还猪格格》在电视台播出,掀起收视狂潮……牛头人们正为《百万富翁》中的题目而绞尽脑汁……魔法师们都为《哈利波特》中的理论而拔刀砍架……精灵、狐人等风情各异的各种族妹子参加选美大赛,让全大陆的男淫不断喷鼻血……王龙·亚历真大:我的目标是,用娱乐征服世界,让全大陆的所有种族,都在地球的大娱乐下,颤抖!!!
  • 武林客栈:日曜卷

    武林客栈:日曜卷

    就情节结构亦即想象力而言,我给了《武林客栈·日曜卷》满分。从《青天寨》到《蛊神劫》,都体现了百烟MM的巧思灵慧。锋如还珠楼主养慧于巴山蜀水,非烟MM亦得其慧心灵性于山水荒野之间。她追求的不是大漠风烟的雄犷,而是山重水复的曲折。更妙的是,她亦非常善于制造断了
  • 毕业出狼窝工作入虎穴

    毕业出狼窝工作入虎穴

    大学毕业生叶子,经历了迷茫而无助的求职历程,终于进入一家以“铁血”闻名的世界级企业,成为一名最基层的员工。5年后,已成为职场达人的她,回首往事,以自己的真实工作经历,将所有的经验和教训,向你娓娓道来:如何找工作?如何看待第一份工作?如何与同事相处?
  • 铸剑之金盾

    铸剑之金盾

    周文剑,一个吊儿郎当的高二学生,志向不高远,身世不土豪。平时没事给家长和老师闯点祸,但是生活却给了他最大的机遇。一次偶然的机会,周文剑被选中成为“天目”。生活发生巨大改变,等待的是美好未来,还是无线危机。无名小卒被选中,被迫担当责任。他能否坚持,还是归于平淡。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是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文中提出了私有制的出现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这一光辉思想。想阐述政治思想这一性质上,其重要性仅次于后来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