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38500000026

第26章 借口不等于原因(1)

某件事发生了,一定有某些导致它发生的因素,这就是它的“原因”。如果我们要促使(或避免)什么东西,就一定要先知道它的原因何在。问题是,真实的原因并不总是受到欢迎的,这个时候,借口就出现了。

“宗教战争”没有了,“优等民族”理论过时了,和平共处与公平交易取代了“炮舰政策”,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可是世界上还是有那么多种族主义者、孤立主义者,为什么这些根本站不住脚的理论有那么大市场?

其实,有些彼此痛恨、不共戴天的民族,是古代同一民族的后裔,他们的共性远远超过了不同。当然在发展过程中,一定有过这样那样的恩怨,但是,谁不懂得“面向未来”的道理呢?

就因为借口比原因更“好”,小至个人、团体,大至种族、国家,都避免不了要遇到种种问题,其中有些还很难缠。当一个问题难以解决,或者是来自我们自身的错误时,找一个替罪羊是最方便、也最有诱惑力的选择,这种逻辑体现在国际政治、社会舆论和人们的想法中:

——这个世界在堕落,因为劣等民族在兴风作浪;

——我们的经济不景气,因为那些穷国抢了我们的饭碗;

——犯罪率上升,因为低素质的民工涌进了城市。

总之,都是别人的错,我们自己不必反省了。

这世界不完美——而且还很污浊——所以你破口大骂是不会有错的。任何笨蛋都能为自己的无能找到借口,可这有什么用?

愤愤不平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总能遇到愤愤不平的人。世界是多么污秽呀!他们总有东西可以抱怨:腐败的官员、低素质的老百姓、不合理的奖励体制、贫富分化、混乱的交通状况、道德的滑坡、随处可见的僵化愚蠢的老年人、蝇营狗苟的中年人、不知羞耻的年轻人……

他们没有说错,那些现象都不是不存在的。但是他们错了,错的是他们的态度。

一个人寻找代罪羔羊或寻找借口时,往往责怪社会、人生、运气;对于他人的成就与幸福,他会觉得忿忿不平,因为他觉得那样足以证明生活使他受不公平的待遇。愤恨不平是企图拿有关不公允、不公正的现象来使自己的失败觉得好过一些。

但是作为失败的慰藉物,愤恨不平比得了疾病还要糟糕。愤恨是精神的烈性毒药,它使快乐不可能产生,并且使成功的力量逐渐消耗殆尽,恶性循环也因此建立起来。时常愤恨不平、而自己又没有多大本领的人,不能够与同事好好相处,而同事对他不够尊重或老板指责他工作不当,他更有理由觉得愤恨不平。愤恨不平是使我们觉得自己重要的一种方法。很多人以“别人对不起我”的感觉来使自己得到反常的满足,在道德上说来,不公正的受害者与受到不公平对待的人,似乎比那些造成不公正的人高超。愤恨是一种“方法”或企图,用以消弭已经发生的真正或假想的错误或不公平,换句话说,怀着怨恨的人,是想在人生的法庭上“证明他的案子”,如果他有怨恨之感,他就能“证明”不公正。而某些神奇的方法也将会澄清那些使他产生怨恨的事件,使他得到补偿。就这方面的意义说来,愤恨是对已经发生之事的一种心理反抗或排斥。意思就是指对过去某件事情的情绪再改造或再奋斗。这种事情你根本办不到,因为你想做的是不可能的事:改变过去。

愤恨不平纵然是起于事实的不公正与错误,但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它很快就会转变为一种情绪的习惯。一个人习惯性地觉得自己是不公平的受害者时,就会开始将自己想像为受害者的角色,随时要寻找外在的借口,即使在最无心的话或不确定的情况中,他也能很轻易地“看到”不公平的“证据”。

习惯性的愤恨不平一定会带来自怜,而自怜却又是人们最坏的情绪习惯。这个习惯根深蒂固之后,一旦离开了这个习惯,便会觉得“不对劲”“不自然”,而开始逐步再去寻找“不公平”。有人说这种人只有苦恼的时候才会觉得适应。这种愤恨与自怜的情绪习惯,会同时塑造一个劣等的形象,也会开始将自己想像为一个不快乐的可怜虫或牺牲者。

记着,愤恨不平并不是因为他人、事件或环境造成的,而是由于自己的情绪反应所引起的。只有自己才有力量克服它。如果深信愤恨与自怜不是幸福与成功的方法,而是失败与不幸的起因,你便可控制住这个习惯。

一个人有愤恨之心,他就不可能将自己想像成自立、自强、自决的“灵魂与命运的主人”。愤恨不平的人将自己的缰绳交给别人,将自己的感觉与行动交由别人支配,他整个人像乞丐一样地依赖他人。他对别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若是有人献给他快乐,他也会觉得愤恨不平,因为对方不是照他希望的方法做。如果别人永远感激他,而且这种感激是基于欣赏他或承认他的高超价值,他也会觉得愤恨不平,因为这些感激的“债”并没有得到偿还;如果生活是不如意,他也会愤恨不平,因为他觉得生活欠他太多。

愤愤不平是危险的

愤愤不平的人,从来不会反观自己,意识到对于这个世界,自己也有一份责任。而且,他们的不平不是基于义愤,不是基于这件事不对,而是基于自己没有从中获得好处,基于妒忌:和尚摸得,我怎么摸不得?

这里必须指出:愤愤不平不是愤怒,愤怒是一种立场,它表明我们对某些东西不能容忍,并采取行动抗争。而愤愤不平只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它没有任何行动,也没有任何作用。

例如,你正在排队,有人夹塞儿,你很生气,他不该在那个位置。可是这个人又高又大,看上去不太好惹。这时你怎么办?

这里就可以区分愤愤不平与愤怒的不同:愤怒是告诉这个人:你不该在我前面,而该到后面排队。愤愤不平呢,是不敢这样做,而是嘴里小声叨咕,发泄不满。

这里有一个问题:这世界有很多恶劣的人和事要比我们强大得多,永不低头,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难道还不能叨咕几声,让自己好受一点吗?

是的,这是合理要求。可是还有一个问题:用什么东西让自己好受?而我们又从“好受”中得到什么教训?一个习惯于愤愤不平的人不是用“精神胜利法”麻醉自己,就是发狠“一旦老子坐到那个位子,要比别人还要变本加厉。”

愤愤不平是一种病。它侵蚀你的头脑,毒害你的心灵,扭曲你的人格。它使你丧失了客观冷静地评判自己、认识世界的能力。

如果你是愤愤不平的,总在为失败寻找理由,那么也可以说,对社会来说,你是危险的。即使你不是个心理变态的罪犯,不是杀人狂,不是个破坏公共财物的人,你也是危险的,因为你是非理性的。

任何社会都有自身的问题。要解决它们,就必须先找到他们的原因。如果你是非理性的,只看到问题的表现而看不到它背后的原因(也许是它太不让你高兴,你不想看到),你就很容易受到某些懂得迎合和利用人们非理性情绪的野心家蛊惑,成为一个事实上的帮凶。希特勒正是这样成为德国的统治者的,他成功地利用和煽动人们对共产主义、对犹太人和对西方国家的仇恨,建立了所谓“第三帝国”,并使整个世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数百万德国人也因此失去了生命,也许,这就是德国为自身的非理性选择付出的惨重代价。

“别人没尽到责任”

我们为自己做某事或没做某事提出的大多数理由,其实都不是理由,而是借口。“别人没尽到责任。”就是一句最常见的借口。

每个人生活能够很顺利地进行,而且事情可以如你希望的那样发展:火车会准时开,承诺总是可以兑现,人们言必信,行必果,肯为他人着想,承担自己的责任……但是生活并非是这样。

几乎每个人都有被别人拖后腿、出卖、欺骗之类的经历,这似乎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都不希望遇到这些问题,但是这又是无法避免的,怎么办呢?

有些人的表现似乎是在期待这些事的发生:看吧,不是像我想的那样吗?人们就是这么不可救药,我有什么办法?

在为这些抱怨的同时,你该知道,不是只有你一个人遇到过这种情况,所以,它不能成为为自己的失败辩解的理由。正如当运动员败在对手手下时,有时会说许多原因:心理紧张、伤病、天气不利发挥等,但是这些对双方的影响都是同样的,谁没有伤病或紧张之类的问题呢?

即使别人犯了错,你是否也要承担一些责任呢?如果你是一名经理,你手下的员工都是些蠢材和懒汉,是谁的错?为什么你要选择这么一些人做你的下属?如果你把某人提拔到某个岗位,而他作出了错误决定,你的提拔是否有问题呢?

还有一点,你是否在用别人的错误开脱自己?据说,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曾沉痛地说:我不是亡国之君,可手下尽是些亡国之臣。确实,他不是个贪图享乐、不顾天下安危的昏君,他一直在努力挽救这个帝国。可他做得怎么样呢?他的悲剧结局不正是由于他的急躁、偏激、多疑和孟浪所致吗?

“别人挡了我的道”

“本来某某机会(成就)是我的,可是某某家伙给我制造了麻烦……”这又是一句常听到的借口。

老资格球迷可能还对他们的“最初的痛”记忆犹新:“本来中国足球队1982年就进军世界杯了,可是一些家伙合伙做掉了我们。”是的,如果不是沙特阿拉伯队(它已经出线无望)在最后一场不可思议地输了个0:5,中国队就不需要再和新西兰队加赛一场。可是,中国队到底还是获得了一次公平竞赛的机会(如果沙特阿拉伯多输一个,连这个机会也没有了),而又的确输掉了这场比赛,这是否说明,新西兰是比我们更强的队伍,更应该去打世界杯?

同类推荐
  • 胡雪岩管理日志

    胡雪岩管理日志

    胡雪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红顶商人,在官场、商场呼风唤雨,他一生大起大落,由学徒到巨富再沦落至子然一身,胡雪岩跌宕的一生就是一部商业经典。他的官商协作智慧、超前的品牌意识、精准的用人眼光等至今仍为后世津津乐道。本书采用管理日志的形式,将胡雪岩的经营理念、商业智慧以及处世哲学等重新梳理整合,再现一代巨贾的商业世界,揭示胡雪岩乱世中成就伟业的奥秘。让读者在轻松阅读胡雪岩商场传奇的同时得到宝贵的经商启示。
  • 金融危机动了谁的饭碗

    金融危机动了谁的饭碗

    面对大洋彼岸的危机,世界的每个公民都处在风暴的中心。要安全地度过这个严寒的“冬天”,我们应该如可应对?作者给出的“方剂”是:竖立信心,回归节俭,转“危”为“机”。
  • 识时变驭天下:修炼新时代领导力

    识时变驭天下:修炼新时代领导力

    《麦肯锡:识时变驭天下,修炼新时代领导力》以修炼新时代领导力为主题,文章包括识时变驭天下:打造中国企业“领导力引擎”、知行合一、六维联动:培养国有企业运营管理领军人才、21世纪最需要磨炼两种领导力:朱晓明访谈录、传统型企业领导力亟待与时俱进:王佳芬访谈录等。作者为麦肯锡全球各分支机构的董事和顾问等。
  • 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文化建设管理

    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文化建设管理

    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这个有机体的基因密码。本书要回答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以实现企业组织基因的改造,以及如何全面构建出能保证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基业长青的强势企业文化。其内容主要包括文化建设管理规范化实施的思路、文化建设管理规范化的标准和文化建设管理规范化的方法三个方面。
  • 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

    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

    《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讲述了iPhone幕后的故事。苹果的iPhone手机在美国设计,在日本制造关键零部件,由韩国制造最核心的芯片和显示屏,由台湾……
热门推荐
  • 重生穿越小福娃

    重生穿越小福娃

    在这个机械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像克隆人一样学习着全部的技能,过着相同的生活。直到一道闪电劈中了她,咦…居然没死,还穿越到了别的星球哈哈哈,终于可以主宰世界?不不不,终于可以当个慵懒的小米虫了。据说穿越重生都会给福利啊,这是大礼包吧…简直就是团体宠爱嘛,要是再来个完美老公就好了。嗵……这是天上掉老公?
  • 朝花夕拾,晨茶暮饮

    朝花夕拾,晨茶暮饮

    一个城市中讨生活的年轻人的潦倒半生,有平凡之中的恬淡温暖,有潦倒成长之后的深沉内敛与风轻云淡。生活总是在任何时候通过不同的方式给我们以思考,最后在不经意间一点一点把我们改变。让我们一起去倾听那些发生在他们身旁的点滴,和那些流逝在那些小城市里的悠悠岁月
  • 我叫林回

    我叫林回

    林回万念俱灰,生无所恋,一心求死,却无奈,造化弄人,死而复生,既然活了,就让我看一看这浩瀚星空,宇宙长河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权少盛宠:娇萌小妻别想逃

    权少盛宠:娇萌小妻别想逃

    曾经执她之手,说要跟她一起走进婚姻殿堂的男人,此刻真的做到了,只不过,他是新郎,而她只是他找来的伴娘而已。婚礼上的意外,他无声的谴责,让她心碎成灰。借酒浇愁,她竟然将陌生男人当成了何淳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草花集

    草花集

    写了挺多的现代诗词,新产生了另一种表达欲,需要长的文字,不知道是散文,随笔,札记或是什么文体,就想要写作自由,于是就开辟一块空地,叫它《草花集》。这是我一开始想到的名字,像草花一样细小美丽又繁多,朴素又不招摇,想着“乱花渐欲迷人眼”,不料跟汪曾祺撞名了。后来又想到《草叶集》,《草心集》,又撞了。后来备选是《草心小扎》,但实在太喜欢“草花集”这三个字组成的化学反应,遂坚持自我,就用它,《草花集》。
  • 狐缘

    狐缘

    当剑穿胸而过的一刹那,无爱无恨。转世重生为狐,本以为会平平淡淡的一生,有是因谁的出现而被打乱······未来,何去何从?
  • 地理概况(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地理概况(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小学生们可以跟随本书巡游世界地理,踏遍大洲,游遍大洋,饱览全球的壮丽风景,了解地质环境的变迁,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小读者们足不出户,将天下风貌一览无遗。浩淼的宇宙,蔚蓝的星球,风雨云电的洗礼,沧海桑田的变迁,神秘的自然地理待我们探索;杏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塞北,960万平方公里江山如画,中国的每一寸土地待我们了解;更有五大洲风情、黄白黑皮肤的民族创造的精彩纷呈的地区文化待我们追寻。
  • 黑洞中夹缝生存

    黑洞中夹缝生存

    人生百态,世事无常。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啊,如果有一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肆意行为要抛弃我们,是绝望的跳进那无尽的深渊,还是做最后的垂死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