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58700000017

第17章 道家的义理思辨(1)

“义理”本是传统经学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讲求经义、探求名理的学问。

在易学中,有所谓“义理派”,也就是通过章句训诂来诠释思想意涵的解《易》流派。这种重视义理的思想传统与道家学说也有密切关系。倘若追溯历史,我们甚至可以说,义理派的思想基础是由道家奠定的,因为义理派的开创者王弼正是以老庄道家思想诠释《易经》的。实际上,以老庄为代表的先秦道家往往通过义理思辨来阐发其宇宙观、认识论、人生观、历史观,从而反映出深刻的精神内涵。在这个领域尤其表现在有无之论、大小之辨、批判求真的问题上。

一、有无之论

有与无作为一对哲学范畴也是道家首先创立的。道家哲学实质上就是关于“道”的哲学。而道有“可道”与“常道”之别,故而衍生出“有”“无”之论,因为“可道”可视为“有”,“常道”可视为“无”。同样地,道既有本体之道,又有生成之道,具有过程性。因此,有与无成为阐释“道”作为宇宙万物始基以及生成变化依据的一对范畴。“有”与“无”作为范畴,其含义是多层面的:有本体意义上的,有生成意义上的,有现象意义上的,等等。张岱年认为,任何个体事物都是有,一切个体实物的总体亦称为有。所谓“有”泛指客观实在的事物以及实际显现的现象。而“无”既指事物的空虚部分,也指事物从有到无、从无到有的变异关系,还指超越一切相对的绝对的“无”。

(一)大道为无,万物为有

哲学是形而上的学问。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形是万有,形之上即无形,这才是道。道是无形的,有形的是万物。器可泛指万物,乃是有形的。

王安石在注解《老子》第一章时说:“无,所以名天地之始;有,所以名其终,故曰万物之母。无者,形之上者也。有,形之下者也。”道家认为道生万物,也可以说是“无”生“有”。可见,道家是为了区别道与万物提出了“有”与“无”的范畴。这里的“有”指称万物,这里的“无”指称万物的对立面。这样的区别是为了说明道具有与万物不同的性质与特点。冯友兰说:“事物可名为有;道非事物,只可谓为无。”道是听不到,看不见,摸不着,品不得的。它的上面不光亮,下面不暗昧。迎接它,看不到开始,追随它,看不到终结。故而《老子》第十四章说:“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庄子·秋水》认为:“道无终始,物有死生。”道是无限的,无始无终;物是有限的,故有生、有死。道因其无而生万有。

王弼在注《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时说:“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

由于无也。”道即是无,可生一,进而化生万物。

魏晋时期的贵无论正是继承发展了这种道无、物有的思想,提出以无为本,以有为末的思想。王弼在《老子指略》中指出老子思想的要义在于“崇本息末”,本为无,末为有。何以这么说呢?他在注《老子》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时说:“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天下万物的变化以“有”为基础,而论及万物的开始(根源),那还是以“无”为根本、源头。

他在注《老子》第一章时直接提出“凡有皆始于无”的见解。张湛在《列子注》中引何晏《道论》曰:“有之为有,恃无以生;事之为事,恃无以成。”“有”凭借“无”才成其为“有”,事业要成功,只有依靠无事来成就。《晋书·王衍传》载:“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矣。”何、王两人强调“无”为万物之本,而且在人成德、免身中也应贯彻以无为本的思想,老子第七章中“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说的正是此意。

与贵无论针锋相对的是裴和郭象的“崇有论”。表面上,有与无是矛盾的,非有即无,非无即有,但是,在道家看来,道之“无”是“无有”,即无之有,并不是虚无,空无一物之“无”。《庄子·齐物论》认为“无有为有”。《庄子·庚桑楚》也指出:“入出而无见其形,是谓天门。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

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道称为“无有”或“无”是相对于万物而言,万物(有)本身不是自己的本源,这里隐藏着进化论的意味,即万物是由他者演变而言,这个他者即是道,而道非万物,万物为有,则道为无有,又称“无”。因此,如果从道是万物的本原、根据而言,道又是确确实实存在,故为“有”,不过只是无之有,即“无有”。如此说来,崇有论肯定的是后者,而贵无论则强调前者而已。且崇有论维护名教,批判贵无论有漠视名教之嫌。裴认为“济有者,皆有也,虚无奚益于已有之群生哉?”(《晋书·裴传》)郭象在注《庄子》时也认为无不能生有,“明生物者无物而物自生”,还说“无即无矣,则不能生有”。他们都把无当成是没有,空无。认为“有”方能济“有”,且“有”永远是“有”,万物皆“自生自有”。他在注《庄子·田子方》时说:“夫有不得变而为无,故一受成形,则化尽无期也。”在注《知北游》时亦云:“非唯无不得化而为有也,有亦不得化而为无矣。是以夫有之为物,虽千变万化,而不得一为无也。

不得一为无,故自古无未有之时而常存也。”其实,崇有派强调的是道为物为有的一面,即道是生物之物这一面;而贵无派关注的是道为非物、为无的一面,即道不是万物这一面。只不过,各持一端。如此说来,贵无论与崇有论皆是道无物有思想演变的不同形态。

(二)道统无有

如上文所言,道不能简单地说成是“无”,也不能轻易地说成是“有”,道统无有。道家虽然认为道与万物有区别,但同时也意识到道本身也是“物”,当然此“物”不是万物之物。万物比如花草鱼虫,是殊相,而“物”是万物的共相,亦即物为一般,而万物为特殊。道生万物,又在万物之中。《庄子·知北游》谓“物物者与物无际”。所谓“物物者”是生万物的本原,道家称为“道”,也可称为大物。《庄子·在宥》说:“有大物者,不可以为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道不是“万物”,不能与万物等同,所以《庄子·知北游》称“物物者非物”。

这里所说的“非物”是强调道不是万物本身,并不是说道是虚构的概念,而是说,道是物物之物。《老子》第二十一章曾明确指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老子所讲的“物”当然不是具体的猫狗、树木之类,而是恍惚变化无形的大物。

其实,《老子》第一章早就明确指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无与有同出于道,只不过名称不同而已。无是标志天地生成的原始,也就是从本原性来看,称道为“无”;从万物所归属或依靠的对象而言,称道为“有”。这两者都可谓是“玄”,即不可究诘,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与无正是体现众妙的门径。非有与无则不足以彰显道的玄妙。具体说来,“有”谈的是与万物的关系,而“无”说的是与天地的关系。虽然无与有在层次上是有差别的,但实质上两者都属于道,是体现道与天地万物关系的基本范畴。《庄子·天地》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泰初时存在“无”,此“无”非万有,故无名,然而却成就了万物的形神性命。陈鼓应于此认为“无”与“有”即是指“道”产生天地万物时由无形质落向有形质的活动过程。因为“道”作为一种潜藏力(potentiality),在未经成为现实性(actuality)时,它“隐”了。人的感官无法认识它,所以用“无”来指称这个不见其形的“道”。而“有”形容形上的“道”向下落实时介乎无形质与有形质之间的状态。“无”含藏着无限的未显现的生机,“无”是蕴含着无限之“有”的。“无”

和“有”的联系乃在显示形上的“道”向下落实而产生天地万物时的一个活动过程。

(三)以无为体,以有为用

老子指出的“有无相生”具有客观的现象基础,因为后文紧接着说:“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有无与难易、长短、高下、音声一样,都用于描述现象界。拿有无来说,车的三十幅构成一毂,为车之“有”,而毂中空虚为“无”,可容车轴而转动,只有有木结构的“毂”和其中空之“无”相结合,方能成为可前行之车。以黏土做成的容器,这一实体为“有”,而容器之中空为“无”,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方有容器之用。建造房屋时墙壁必然开凿有门与窗,除了房屋中间为空外,还有可通风的窗和进出的门,俱为“无”,而四壁为有,如此有无结合才有房屋的居住作用。总的来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因此,有、无是物的一体两面。

道家的高明之处在于看到了万有背后的“无”。有与无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事物如其所展现的那样——有,正是因为其内部具有推动事物变化成如此的因素——无。对“无”的探索,彰显了道家的理性精神与科学气质。《老子》第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无名之朴便是道,道虽无名却可以制万有。作,指“乱”。万物在“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作”,违背了自己的本性,犹如现在的生态破坏,使许多事物发生了变异。而只有回归到道的状态,即自然状态,才能平息这种“作孽”之“作”。

“不欲”在此语境下可以理解为人对自然攫取的放弃,那么“天下将自定”。于是,我们明白“有”只是表象,而“无”才是实质,它是“润物无声”的存在,而“有”正是“无”的显现。所谓“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老子》第二十七章)。行、言、数、闭、结都是现实的“有”,但是会有无辙迹、无瑕谪、无用筹策、无关楗、无绳约之妙,乃是因为“袭明”,即明白“行、言、数、闭、结”五者的内在本质与规律,所以能做到行无行、言无言、数无数、闭无闭、结无结等类似于“为无为”的效果。善为道者深刻地明白事物内在“无”的道理,而不拘于外在的现象,从而达到了对事物本质的把握与运用。

道家有无相生的辩证关系是道门认识世界的结晶,进而成为他们改造世界的指导思想。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是达到“有”与“无”统一的典范。

他们有器、车、甲兵却视同为“无”。邻国也是客观存在,即“有”,但他们也视同为“无”,如此这般,人们才能吃好、穿好、住好、玩好,才是真真切切的“有”。因此,有与无不能相离,只有没有感到“有”才是真正的“有”。这样,我们就能理元·赵孟頫书《老子道德经卷》(局部)解老子为什么要提出“反者,道之动”的论断,也就明白“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的思想。原来老子不是要抛弃仁义、孝慈、忠贞,而是要让人们没有感到它们的存在,才真正有仁义、孝慈、忠贞存在。此外,还有“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以及“绝学无忧”(《老子》第二十章),只有在心境中虚化了这样的圣智、孝慈、巧利、学习的观念,才能达到真正的圣智、孝慈、巧利、学习。所谓“学不学”,“知人则智,自知则明”,“知常曰明”,都是经过“道”之“无”洗礼过的“有”。从反面来看,“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第三十八章),但老子不是要抛弃礼,而是要超越礼,使礼成为有道之礼。比如,“战胜以丧礼处之”(《老子》第三十一章),便是对礼存在的认同,只不过,不要刻意以礼作为忠、信的标准,那样会失去忠信的真正意义,忠信反而“无”了。老子还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第五十七章)如果能做到不多(不“有”),则大治。“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同上)再如“不贵难得之货”(《老子》第三章)就是要在观念中“无”去货的观念,因为如果有货的观念,就会有“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第十二章)。

同类推荐
  •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本书力图通过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佛教的产:尘及在中尉的弘扬。著者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种角度来探索佛救,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人精深。
  • 尘心洗尽(禅·心灵·灵性)

    尘心洗尽(禅·心灵·灵性)

    我们被欲望左右,我们被执着伪装。于是,我们不知自己是谁,不知谁是自己。我们一生的被描述决定于墓碑与悼词,而写悼词与墓碑的,却不是我们自己。于是,我们只是一个动态的角色,而不再是自己的主人,我们永远都只是他者的代名词。本书为本性禅师关于生命与死亡、入世与出世的人生感悟,帮助人们摆脱尘世功名利禄的烦扰,追求自在健康的人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 尘缘悟:星云说喻

    尘缘悟:星云说喻

    本书是《爱语的力量》、《修剪生命的荒芜》二书的合集。本书用简明易懂的小故事诉说人世间的缘分与因缘结果,教育大家要珍惜人与人的相遇相知相守,并警醒世人一切行事皆有因果,要多种善因方有善果。化佛法的大智慧于生活的小事中,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 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的主要信仰之一,其间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佛教博大精深,各种典籍浩如烟海,这些往往使初学者望而生畏。针对这种情况,本书采用了符合现代人知识结构和快节奏生活特点的问答模式,将艰深晦涩的教义和纷繁复杂的宗派传承历史一目了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您轻松阅读。
  • 星云日记9:观心自在

    星云日记9:观心自在

    本书为“系列中的第九册。收录星云大师1991年1月1日至2月28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观心自在”、“美好人生”、“放眼世界”、“人生使命”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热门推荐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暖婚蜜爱:君少独宠小娇妻

    暖婚蜜爱:君少独宠小娇妻

    简介颜君澈,有“阎‘颜’王”之称。敌人眼里的“阎王”,帝国女人眼里的“颜王”。云城宋家千金,宋清溪,推继妹入水,撞继弟滚下楼梯,从此冠上“恶女”之名,被宋父强行送去A国独自生活。求婚篇:“嫁给我。”颜君澈拦住将要离开宴会厅的宋清溪。宋清溪撇了一眼挡住自己去路的男人扔下一句“脑袋有病去看医生。”“你就是治我病的良药。”颜君澈痞笑着回道。“我是云城人眼里的‘恶女’你娶我不怕人笑话?”宋清溪眨着那双清澈的黑眸扬了扬嘴角。“你是‘恶女’,我是‘阎王’,刚好般配。”求偶篇:颜君澈连夜赶回家,洗去尘土躺在床上等着小娇妻。一个小时后,宋清溪在埋头画设计图,两个小时后,宋清溪依旧在画设计图。“老婆,听见外面什么声音吗?”颜君澈忍不住问了句。“嗯,哪家孩子在哭?”继续埋头画图。“笨老婆,不是孩子哭,春天了,是猫咪在求偶的叫声。”“喵喵喵,老婆我学的像不像?”谁能料到堂堂“颜王”为了求得老婆的垂怜竟然学起了猫叫。12岁前,宋清溪是宋家不谙世事的小公主,集父母宠爱于一身。12岁后,母亲意外去世,公主摇身沦为灰姑娘,尝遍世间艰辛和人性的险恶,从此披上盔甲保护自己。20岁遇上颜君澈,终可卸下盔甲过上了宠溺灭渣的日子。对于颜君澈来说,幼时的一眼定情,二十年后的惊鸿一瞥,注定了百炼钢终化绕指柔。这是一个宠溺无边,携手虐渣的故事,男主强势但不霸道,女主善良但不圣母。颜君澈:清清,你要成长我甘愿做你的垫脚石。宋清溪:阿澈,我只是想着能有一天与你比肩而已。
  • 会说话的女人惹人爱全集

    会说话的女人惹人爱全集

    女人可以不漂亮,可以不聪明,但是一定要会说话。因为说话是唯一可以通过自我修炼达到幸福的秘密武器。会说话的女人工作中得到领导的关爱、下属的敬爱,生活中得到长辈的疼爱、朋友的喜爱、老公的宠爱,顺风顺水,好运连连。本书以女人的视角,将工作、生活和社会中的口才智慧娓娓道来。让你学会做女人必备的说话技巧,教会你怎样拥有不凡的气质!
  • 修士奇异录

    修士奇异录

    一代传奇,顶级捉妖人,拯救沧桑!
  • 黑暗战衣

    黑暗战衣

    一个不明生世的少年,在黑魔法统治的世界里,失忆之后,封存了自己原有的强大力量,开始自己艰辛的成长修行之路,黏着他的公主,爱上他的贵妇,缠着他的女魔,置他于死地的黑巫师……修炼,降魔,争霸天下……当自己真正变得强大之后,却是更多的危机降临在自己身上……【欢迎分享新作《黑暗战衣》,求评求花求推荐,各种求,你懂的!谢谢谢!!!】
  • 系统之末世人皇

    系统之末世人皇

    灵气复苏,末日爆发,丧尸横行,人类危急,陈风得到第四纪修仙者文明制作的系统,杀丧尸,得晶核,教功法,带领人类不断变强,傲立于星空万族之巅。“不虐主”星空中,陈风看着越来越繁华的地球,欣慰道“小元,玉皇大帝说的佳丽够了没有?”“还差三个就够三千之数了”“婉儿不知道吧?”“一清二楚!”(不后宫!)
  • 浪涛腾跃

    浪涛腾跃

    大江东去,浪涛腾跃成千古武器学子陈柳在爆炸中回到了大明王朝正逐步走向末路的1639年。内有腐败党争流民四起外有女真入寇无力抵御他该如何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力挽狂澜?沧海茫茫,谁主沉浮?大地茫茫。谁家春秋?
  • 盖世双英

    盖世双英

    兄弟同心,其力破天!试看刘氏双英如何一步步合掌乾坤!
  • 我的灵兽有点强

    我的灵兽有点强

    陆离穿越了。他来到一个妖兽与人类共同生存的世界。这世界妖兽遍布野外!低等妖兽以人为食,浑身坚硬,速度迅捷;高阶妖兽以灵气为食,可吞天,可踏月……幸运的是人们发现可以收服妖兽,成为灵兽并培养,并一起战斗。这就是驭灵师。更幸运的是,陆离发现自己的灵兽变得有点强!……致敬《宠魅》、《神奇宝贝》、《数码宝贝》……,愿每个人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喜欢的灵兽。
  • 幻影蝶

    幻影蝶

    这是一个神奇的幻影国,传说有一个人叫樱祭,她掌控着天下的灵力,世间星宿花祭轮回,她却也陷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