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36700000014

第14章 拉亲人们“下水”(1)

拉亲人们“下水”

上阵还需父子兵。穆孟杰办学,与亲人们的支持分不开。

在草创之初,妻子曹清香给了他最宝贵的支持。是妻子最坚定的支撑,才使孟杰能够把学校建起来。建校以后,妻子既当生活老师,又当厨师,兼做会计。家里事,学校事,事事操心。每天都是起早贪黑,没日没夜,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孩子们长大了,穆孟杰一个个把他们送去学特殊教育,毕业了就让他们回来继承自己的事业,一边任教,一边学习管理学校。就连自家的侄女穆丽飞,也被他找回家来到学校任教。

孟杰盲校不是为营利,完全是一种公益性社会事业。在举办这项利国利民的善事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地节省成本,穆孟杰可谓绞尽脑汁,想尽了办法。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办法就是让自己的亲人回来任教。因为,自己的妻子、子女都是免费的教员,不用开工资,就等于省下了一份成本。自己的侄女,也只给她每月开一些基本生活费,这也能省下请一位老师的薪酬。最令人感动的是,他的这些亲人们,几年,十几年,一直都在默默地付出,默默地支持他,没有怨言,没有退缩。

“大穆老师”

在穆孟杰的亲人中,有三个孩子在学校当教师。儿子穆华飞、女儿穆华鑫和侄女穆丽飞。学生们为了区别这三位穆老师,就称华飞“男穆老师”。因为丽飞比华鑫大,因此,她就被称为“大穆老师”,而华鑫则被称为“小穆老师”。

穆丽飞长得有点儿像张文飞,个子和身材都有点儿像。她俩常常同时出现,开始时我还很难分辨出她俩谁是谁。毕竟,她俩是表姐妹。

丽飞的脸是椭圆形的,接近鹅蛋脸,梳着马尾辫的短发。和文飞又黑又浓的头发不同,丽飞的头发染成了栗色。她的眉眼之间,始终挂着微笑。当她真的笑起来的时候,脸颊两侧便浮现出明显的酒窝,嘴角也往上翘起,眉毛和眼睛的线条却往下弯垂,就像好看的月牙儿,让人感觉她整张脸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欢笑。她喜欢穿着一件黑色圆领白条纹的毛衣。和人说话时,脸上就会泛起淡淡的红晕,似乎有些羞涩。

穆丽飞是孟杰大哥的女儿。孟杰兄弟一共六个,他上面有一个大哥,老二是个姐姐,丽飞叫她“二姑”。丽飞的爸爸也是位盲人。从小她就懂得要帮爸爸做事情,会照顾盲人。

丽飞出生于1987年。中学毕业后,去邢台学计算机。2008年中专毕业。

这一年,学校对农村教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就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穆孟杰的学校原先靠招收几百名健全学生收部分学杂费来补贴盲人学生的费用,现在他不能再收费了,“以学养学”的办法也进行不下去了。因此那一年,学校特别困难,健全学生不收了,好老师走了不少。穆孟杰出不起高工资,又招不来好老师。新老师来了七八个,也都因为待遇低,短的几个月,长的也就一年半载的就都离开了。在一段时间里,他的学校特别缺教师。因此,当得知大侄女就要毕业了,他把侄女找来,跟她提了自己的想法,希望丽飞能到学校来当老师,教学生计算机什么的,他每月付给六百五十元生活费。

孟杰对她说:“丽飞,就是临时来帮个忙,一有了新老师就让你走。”

丽飞从小就知道叔叔的事迹,知道当初人们笑话他“一个瞎子又养了一大群瞎子”,他的学校开始时默默无闻,而这些年各种报道和荣誉接踵而来,大家都很佩服他,丽飞对他也满怀钦敬。

她回家跟爸爸商量。

爸爸对她说:“现在正是你叔叔最困难的时候,别说他还给你开工资,就是一分钱不给你,你也应该去学校帮忙。”

就这样,丽飞来到了叔叔的学校,当上了一名普通教师。先是教电脑,又教二年级的语文,兼做生活老师。没想到,这一当就当了五六年。

当了特教老师以后,丽飞发现,要教会盲人认字实在是太难了。盲人学字,主要通过盲文六个点位表示的不同拼音来拼读。但是,在汉语里有很多同音字。这些字意思都不相同。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区别,对于盲人来说却像闭着眼睛登山一样艰难。同音字,在盲文拼读里是不存在问题的,但在电脑运用中,孩子们就分不清它们的区别了。

丽飞试着找到各种物体,让学生们用手去触摸,然后再教他们这些物体的发音,一点儿一点儿地培养他们同音可以不同字的意识。

教盲生多音字同样艰难。与同音字相反,多音字是一个字可以有几种发音,有时还可能表达几种不同的意思。丽飞只能尽量举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和事情,来给他们讲解多音字。

教认字还可以找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更难的是教盲生们认识颜色。有很多孩子从小失明,根本就没见过有颜色的物体,因此,在他们的脑子里就没有色彩的概念。丽飞为了教会他们区分色彩,只好找相应的物体来解释。譬如,她让孩子们记住:叶子是绿色的,玫瑰花是红色的,太阳是金色的,月亮是银白色的,等等。

如果说,教盲童学习文化知识比教健全学生难多了;那么,教孩子们生活技能就不单单是难了,而是又脏又臭,又苦又累。

丽飞当教师不到两个月的时候,有一次,一个十三岁的盲童把屎拉在了裤子里。第一次,丽飞强忍着恶心帮她洗了裤子。没想到,第二天,她又把屎拉在了裤子里。丽飞真的不能忍了。这盲人学生怎么这么难伺候她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了。

她委屈地去找叔叔,提出要辞职。

当问清了缘由,穆孟杰不但没有安慰他,反而命令她:“丽飞,你先去把那条裤子洗干净了再说!”

这下,丽飞感到更加委屈,不禁哭了起来。

叔叔严肃地告诉她:“别人可以嫌弃盲人,你不能!因为你是盲人的女儿!如果你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你就不会嫌她脏了!你不管她,她一辈子都会被人看不起。你能忍心让她遭受你爹、你叔小时候的不幸吗?”

叔叔的这一番话,打动了丽飞。

是啊,如果人人都嫌弃盲人,都嫌特教老师这份工作脏,那就没人来教他们如何上厕所、如何讲卫生,他们就会永远那么脏、那么丑陋,永远被人瞧不起。

想通了这个简单的道理,丽飞止住了哭声,默默地回去把脏裤子洗了。然后,回来找她叔叔,告诉他自己想通了,决定继续留在学校工作。

穆孟杰欣慰地点点头,对她说:“好!你能想明白我很高兴。盲人教育工作不好做,你必须要有耐心、爱心,还要走入盲人的内心,和他们同心。更要有责任心,必须能吃苦和付出,才能做出成绩。”

自从这次风波之后,丽飞再没嫌过脏,说过累,也再没抱怨过一次。她变得更有耐心,也更有爱心,做事也更加细心了。不会用筷子的学生教一次、两次不会,她就一遍又一遍地教。

盲童们吃饭一般只用小勺子,不会使筷子。丽飞开始教他们的时候,都是让他们端着饭碗拿着筷子,“真刀真枪”地练习,结果许多孩子把饭菜撒得满地都是,不仅浪费了粮食,收拾起来也很费劲。为了改进教学效果,她改成往盘子里装上小石子儿,手把手地教他们试着夹起石子儿。结果,这样练习的效果更好。一般经过大半年的练习,那些从未用过筷子的孩子就都学会了。

孩子们不会穿衣服叠被子,丽飞就抓着他们的手反复教他们练习。个别学生因为智障,生活不能自理,经常把屎尿拉到裤子上,她就及时帮他们清洗。学生们的手指甲和脚趾甲长长了,她就一个个帮他们剪。

每天早晨,看到学生们纷纷起床,自己穿衣服叠被子,洗脸刷牙,丽飞感到特别欣慰,自己那么多的付出没有白费!孩子们也都越来越离不开她,都喜欢找她玩,逗她乐,亲切地喊她“大穆老师”。

心态决定态度。当心态改变了以后,丽飞发现,原来每个孩子都有其可爱的一面。

有一个叫吴世宁的小男孩儿,九岁了还尿床。丽飞发现了很生气,孩子就拉着她的手说:“大穆老师,我给你唱首歌吧。”

吴世宁这孩子长得白白净净的,可惜眼睛从小就坏掉了。他是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人。刚来特教学校的时候,因为想家他几乎天天掉眼泪,而且谁都不理。到学校后,丽飞和其他老师一方面认真照顾他,经常帮他洗脸洗头,尿床了就赶紧帮他将被子晒干或烘干,另一方面,也不断地鼓励他,夸奖他聪明、多才多艺。慢慢地,这孩子就变得阳光起来。他尤其爱唱歌,人走到哪里,歌声就跟着飘到哪里,很是惹人怜爱。

杨鑫涛的记忆力特别好,会讲很多的历史故事,作文也写得好。有一次记者采访他,问他:“今天课上你做了点什么?”

他便给记者朗诵了一段自己刚刚写的作文《四季》:

“春天到了,所有的花草树木都在展示它们最美的姿色……秋天到了,累累的果实挂满了枝头,你可闻到了果实的清香……”

当他的小手在盲文纸上快速地划过,给记者念自己的作文,记者感到很惊奇:

“你看不见,作文怎么写得这么好?”

杨鑫涛回答:“有的是听人讲述的,有的是自己想象的。”

丽飞想起这个来自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的小男孩儿,刚来时性格内向孤僻,对人爱理不理的,经常一个人躲到床上,拿着收音机听单田芳的评书。“现在,他开朗多了,知道很多历史典故,是班上盲文摸读和书写最快的一个,而且兴趣广泛。”丽飞告诉记者。

“你长大了想干什么?”记者问鑫涛。

“我有很多梦想。我想当作家,还想当评书表演艺术家和电脑专家。”小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旁边的人都不由得为他鼓起掌来。

“特教学校是把盲孩子引向社会的一个加油站。在这个特殊的环境里,我们要用爱心来温暖他们,用耐心来培育他们。”丽飞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每个盲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吴世宁的梦想是当一名音乐家,十一岁的王世博长大了想当盲文教师,十八岁的牛丽丽毕业后要自己开一家按摩店,十五岁的陈家豪希望学好本领将来好好孝敬奶奶……穆孟杰说:“许多盲童的家长认为,孩子的眼睛看不见,还能干什么呢?现实中也确实存在盲童上学难的问题,这导致他们只能守在自己黑暗的世界里。我的经历证明,盲人要真正自立自强,必须和健全人一样,有自信,有梦想,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主动融入社会,这样才会有未来。”

每当想到班上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丽飞的眼角就溢满了微笑。从教会学生一点一滴的知识中,她真正体验到了快乐。她觉得自己再也离不开他们了。

丽飞还负责组织学生业余合唱团,教他们唱歌。

“问天上的星星什么地方,才有快乐没有悲伤。但星星却沉默没有回答,只用眼睛眨呀眨。原来星星和我一样,在寻找避风的港湾,乞求一份温暖感受,让心不再流浪……”

每当丽飞和盲童们一起合唱《星星的愿望》这首歌时,她总是泪流满面。

看着孩子们那纯真的笑脸,用稚嫩的童声唱着动听的歌,无忧无虑,无牵无挂,仿佛这世间从来就没有任何的不幸和烦恼。看到孩子们如此快乐,她也感受到了快乐和欣慰。是的,孩子们需要她,她也喜欢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自己的付出和辛劳都会有收获。这一切,都更加坚定了她从事特教工作的决心。

2009年,经人介绍,丽飞谈了个男朋友。对方个头儿高挑,有一米八三,在山西省临汾市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工作,一个月挣三四千元,家里有车有房。彼此都有好感,双方交往了一年多,都到了要谈婚论嫁的时候,俩人却产生了严重分歧。男友希望丽飞能跟他去山西,丽飞的父母也同意了。就连叔叔穆孟杰也劝她答应男方的条件,去临汾安家,毕竟,对方条件很不错。可是,丽飞认为,叔叔的特教学校需要自己,她不能离开这里,她希望对方能够理解并且支持自己的选择。结果,双方不欢而散。

打那儿以后,再有人给丽飞提亲,她就提出先决条件:同意她继续当特教老师就谈,不同意就免谈。结果又吹了仨。

叔叔问她:“你后悔不后悔?”

丽飞回答:“我一定能找到情投意合、志同道合的白马王子!”

一个怀着美好愿望和善良心意的美丽女孩儿,上苍一定会眷顾她的。

“小穆老师”

穆华鑫是穆孟杰的大女儿。华鑫1992年出生,比堂姐丽飞小五岁,因此被学生们称为“小穆老师”。

华鑫一米七左右的个子,身材适中,穿着一套褐色西服,内里衬着蓝色蕾丝领子的衬衣,男孩子一样的短发染成了栗色。浓密的头发披在前额上。皮肤白皙,鼻子略微高耸,双耳垂上戴着金色的小耳钉。脸上常常挂满笑。一笑起来,便露出满口洁白的牙齿。看得出来,这是一位乐观外向的女孩儿。

华鑫出生的时候,她爸爸还在外面到处流浪卖艺,她随妈妈住在姥姥家。那时候,一年到头大多只有在过年时才能见上爸爸一回。

1995年以后,爸爸回家定居了,不再到处流浪。这时候,华鑫也稍稍懂事了,知道爸爸是一位盲人,需要家人帮助。从小时候起,她就懂得孝敬父母。每次吃饭时,不用大人提醒,她就会给爸爸递馒头。出门时总是把爸爸放在第一位,帮他把东西收拾好。走路时让爸爸扶着她娇嫩的小肩膀,这样,爸爸就能根据肩膀的升降起落判断路面的状况。华鑫还要一面提醒爸爸哪块地面上有水会滑,哪里的地面不平。长大以后,华鑫就能帮着大人做家务,爸爸的衣服脏了就帮他换了洗。因此,从小她就不娇气,什么粗活脏活都干得了。

2008年,华鑫初中毕业。穆孟杰考虑到自己的学校缺电脑教师,就让女儿去邢台农业学校学习计算机专业。

同类推荐
  • 九死一生:一位战地医生的前线回忆

    九死一生:一位战地医生的前线回忆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名战地医生从事无国界医生的志愿者经历,其中以三次叙利亚之行贯穿前后。书中对他和其他战地医生们救治和帮忙转移伤患的种种事迹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并对战地医疗背景下的人性百态进行了深刻的刻画。书中控诉了战争的无情和对平民的巨大伤害,其中对各种残忍的袭击手段和拼命所受的各种伤害的描写令人震惊。文章的最后讲述了作者为帮助在叙利亚工作的医生同事们逃离战火,与各方协商沟通停火事宜,最后说服俄方达成停火协议,成功帮助人员撤离阿勒颇。作者从单纯对战区平民遭遇的同情和对战地医疗环境的渴望转变为对战争本身进行反思,并利用有限力量做出行动,反映了一名战地医生在经历了多次生死危机后的心路转变,表达出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当今世界人民对和平环境的诉求。
  • 舌尖风雅

    舌尖风雅

    “下饭”系宁波方言,指菜肴。本书即为一部以宁波菜肴及其原料为主题的历代诗歌作品选,所选诗歌充满生活气息,充分展示了宁波本土的丰富文化,语言直白流畅,凝聚了劳动人民与知识分子的智慧,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 深沉隐藏在表面:霍夫曼斯塔尔的文学世界

    深沉隐藏在表面:霍夫曼斯塔尔的文学世界

    作为汉语世界第一部霍夫曼斯塔尔研究专著,本书以霍氏的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贯穿其早期和中晚期创作,兼具戏剧、短篇小说和叙事诗三种体裁。从篇章结构上分为五部,旨在展现霍夫曼斯塔尔创作的发展轨迹和主题嬗变,即早期通过生与死的辩证关系展开对唯美主义的批判,对生命与艺术、幸福与婚姻之间关系的探讨;中晚期倾向于关注个体存在与命运的抗争,挖掘婚姻与家庭体系的基础,探索非语言的身体表现可能性。与创作主题的演变相伴随的是霍氏在文学体裁上的突破和创新,其作品充满对同时代个体生存、社会状况、文化走向的忧虑与反思,凸显出危机感和建设性并存的态势。
  • 毛泽东与红楼梦

    毛泽东与红楼梦

    据说早在少年学生时代,毛泽东喜欢读《红楼梦》,认为它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写得最好的一部。他曾经在与几位将领谈笑时说:“《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不看完这三部小说不能算是中国人。”毛泽东曾多次说过:“《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同时他鼓励别人多读几回。
  • 敬你一杯烈酒

    敬你一杯烈酒

    “江湖夜雨不熄灯”公号两位作者的走心之作,80篇暖心文章,千万读者追捧的爆文。这里有读过的武侠、追过的偶像、爱过的人;也有职场里的规则与暗流、感情中的围城与逃脱。本书暗合了文脉流长的传统,有流动的音乐性,有跳跃的故事性,有鲜明的个人化,细细读来,文本之美,跃然纸上。
热门推荐
  • 青梅竹马:追妻路漫漫

    青梅竹马:追妻路漫漫

    三年的光阴,用来追你。可够?还未开头,他已然拒绝,即使那是一个美丽的意外。三年之后,她又能拒绝的了吗?这是一个美丽的倒追故事。
  • 我穿越异世界当王者

    我穿越异世界当王者

    晴天,主角林天出去街上买书。忽然,一辆轿车冲过来把林天给撞死了,前世完!他醒来后,发现眼前和地球一点都不一样!他的今世的好友叶飞云告诉他这里是王者大陆!
  • 瑟瑟秋风落长安

    瑟瑟秋风落长安

    蓝色大海的传说,彼岸花的秘密,两个本无交集的人无意相遇,擦出火花,究竟是陪他君临天下还是陪她归隐山林,做一对闲散夫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生命练习生

    生命练习生

    重生异界,掌命运逆境,练洗生命,登大道巅峰,天不存仁,便逆天而行。。。
  • 黑暗教典

    黑暗教典

    一个少年走在街道上,感叹着世间不公,穷人家的孩子,没钱没路子,如何能够获得票子车子?“少年,你想变强吗?”路边一乞丐仿佛看穿少年心思,将他拦住。“想!”少年只觉得乞丐在骗人,亦想看看他的把戏。那乞丐嘿嘿一笑,掏出十本破旧不堪的书,居然是嘴炮全集!少年有些失望,“学这嘴炮有何用?”“无用?你可知当年陈琳撰写讨贼檄文,行文如刀,笔墨诛心,堪比百万甲士?孔明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舌战群儒,骂死王朗!古是真英雄,今就不是?你竟说行文嘴炮无用?”“口伐笔诛,终究不及刀剑之锋。”少年依旧摇头。“蠢货!杀人法子千千万,你偏偏挑了种最简单的,真正的高手,杀人何须自己动手?将罪孽撇开,身心清净。殊不知刀剑杀人有罪,口舌诛心无罪?”少年觉得有些道理,便问,“多少钱?”“原价两千五,现价二百五。”“二百五这数字有些蠢了。”“行吧,我看与你有缘,二十五十本了。”少年大喜,“敢问前辈尊姓大名?”那乞丐指了指上边,“天知道!”
  • 狂少霸爱

    狂少霸爱

    她年轻美貌却来到钟氏集团做个卧底,只为调查谁才是董事长的私生子。他帅气多金部门经理,是她锁定的调查对象,早就看出这小丫头片子的来历却还要陪她演完这出戏!在这场跟踪与反跟踪的游戏里,两人斗智斗勇,看谁才是被征服的猎物。
  • 佛说月明菩萨经

    佛说月明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男神在手:蜜宠小蛮妻

    男神在手:蜜宠小蛮妻

    初见之时,她为了自由翻墙而出,而命运似是从那时将他们牵绊起来。他爱上她成了必然,而她爱上他却是百般波折。“我要让你成为我的唯一。”“唯一又如何,不唯一有如何。”三年之后,他遇见她。“今生挚爱,仅你一人。”
  • 杂草的修仙之路

    杂草的修仙之路

    新人第一本书,写得不好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