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68900000001

第1章 论语(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学而》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论语·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论语·为政》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论语·为政》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论语·为政》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论语·八佾》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论语·八佾》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论语·八佾》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论语·八佾》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论语·八佾》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论语·里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论语·里仁》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论语·里仁》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论语·里仁》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论语·里仁》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论语·公冶长》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论语·公冶长》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论语·公冶长》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论语·公冶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公冶长》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论语·雍也》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论语·雍也》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论语·雍也》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论语·雍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论语·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论语·雍也》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论语·述而》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

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论语·述而》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论语·述而》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论语·述而》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论语·述而》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述而》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论语·泰伯》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论语·泰伯》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论语·泰伯》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泰伯》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论语·泰伯》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泰伯》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论语·子罕》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论语·子罕》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论语·子罕》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论语·子罕》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论语·子罕》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论语·子罕》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论语·子罕》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论语·子罕》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论语·子罕》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论语·乡党》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论语·乡党》

席不正,不坐。

·《论语·乡党》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论语·乡党》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论语·乡党》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论语·先进》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论语·先进》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论语·先进》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论语·先进》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论语·先进》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论语·先进》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论语·先进》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论语·先进》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

·《论语·先进》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先进》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论语·颜渊》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论语·颜渊》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论语·颜渊》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鞹犹犬羊之鞹。”

·《论语·颜渊》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论语·颜渊》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论语·颜渊》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论语·颜渊》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同类推荐
  • 舍我其谁:胡适(第二部)

    舍我其谁:胡适(第二部)

    1917—1927年是青年胡适名满天下、如日中天的巅峰十年。他引爆五四新文化运动,引领公众舆论,参与思想、政治论争,争夺文化霸权,时刻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短短十年,青年胡适一跃成为“20世纪中国第一公共知识分子”、“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本书大量征引第一手材料,跳出胡适研究窠臼,纠正周策纵、唐德刚、林毓生、周质平、罗志田等名家旧说,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多面胡适”
  • 当年的体温

    当年的体温

    本书系王开岭文集之散文随笔卷,包括“散文辑”和“诗档案”两部分,文字承袭作者一贯的温润的金属感的风格,表达对现实世界中灵魂温度的怀念与渴望,希望能将历年写就的抒写灵魂的文字结集,以献给自己逝去的父亲。作者王开岭1969年生,祖籍山东滕州。著有:《激动的舌头》《黑暗中的锐角》《跟随勇敢的心》《精神自治》等散文和思想随笔集。
  • 空谈:关于人生的七件事

    空谈:关于人生的七件事

    空谈:关于人生的七件事——财新思享家作品,陈嘉映、周濂、狗子、简宁精彩论道,直击当今社会人无法回避的困惑。超越蒋勋《生活十讲》的、中国最具分量的人生指导书。
  • 古典情思

    古典情思

    从书中可以看出,“仙作”之美,美在材质,美在工艺,美在工艺中的文化内涵,三者缺一不可。传扬“仙作”之美,理所当然要向这三个维度深入,才可能直逼古典工艺家具之美的内核。在这一方面,志忠除了向各大媒体提供新闻稿件,广泛报道“仙作”古典工艺家具的发展动态外,还深入研究,深度挖掘,试图全方位展现古典工艺家具的独特魅力。志忠虽不是工艺师,也不是专业的文化研究者,但他是明智的,也是用心的,以自己的悟性和才情,穿越古典工艺家具繁简不一外表下的迷障,向着这三个维度深入,把貌似简单其实复杂的“仙作”说得有眉有眼,有滋有味,颇为引人入胜。
  • 相约Barroom

    相约Barroom

    循着季节的轮转而来,踏着青春的鼓点而来——相约Barroom,带给少男洁白的风帆,招展憧憬;带给少女款款的芬芳,留驻韶华。是青春期待的召唤,是爱情的彼岸挂满神秘果实的顾盼,是一片绿洲招摇的处女地在远方的依恋……捧着Barroom,总有一份诚挚的祝福,守望在紫丁香的雨巷,总有一份灿烂的笑靥,洗去你心头的阴云。或明或暗的灯光下,两人谈着谈着就有点投缘了,他看着她,发现浅浅几口酒更衬得她梨涡轻漾,齿颊留香,惹人怜爱,就有点沉醉了。
热门推荐
  • 时光浅渡

    时光浅渡

    哪怕你从未看过身后的我,我也愿意为你付出一切,用我的生命来换取你和她的幸福,哪怕知道结局并不圆满,我也会在身后默默的看着你,祝你幸福。“我曾用一切换来你的幸福,而你却不懂得珍惜,又错过,这次是我最后一次帮你,离开后,我不会再闯入你的生活,祝你幸福,我的挚爱,再也不见!”
  • 第三百三十七天

    第三百三十七天

    咸鱼青年受困于梦魇之中,到底什么才是噩梦之源?
  • 人鱼泡泡I

    人鱼泡泡I

    “喂,你为什么总把自己弄的那么脏呢?”海滩上,一个穿着白色素裙的小女孩蹲在地上,两手托着小脸蛋,直直的看着他对面的小男孩。阳关下。她的脸蛋红扑扑的,特别可爱,就像个小苹果一样。小男孩握着手中的小沙铲,停了停正垒沙雕的动作,满脸的污垢让人看上去觉得既滑稽又可笑。“因为有坏蛋。”“????????”小女孩偏了偏头,疑惑的望着他“脸脏了坏蛋就认不出来了啊,那我就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小女孩眨眨眼睛,表情有些怪异。“噗噗———————!”她移了移一双小脚丫,突然好笑出声。“你笑什么啊?”那个小男孩丢下手中的小沙铲直勾勾的盯着她看。
  • 苍梧的背篓诗人

    苍梧的背篓诗人

    无根的人,做不得梦,梦里只有寒荒与虚无。无根的人,耕耘着梦,渐渐从荒寰凛夜努绘到青草初阳。无根的人,交集着梦,借来你的城堡戍卫,他的老寺深钟。无根的人,告别着梦,留下片葵园烂漫,一二里金色幽香。
  • 吉良吉影在意大利

    吉良吉影在意大利

    注:本文是以吉良吉影为主角的平行世界,时间线上并未有杜王町一战,吉良吉影依旧过着平静的生活,直到两年后龟友百货一次员工旅游,让这位平凡的上班族来到了意大利~。(卖鱼强还是找到了牛粪头以及认识了他的朋友们)
  • 英雄无双之重现辉煌

    英雄无双之重现辉煌

    天月是一名孤儿,从小就被抛弃在深山上的他一直与自己的养父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在他18岁那年,天月决定的离开深山进入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当中。但没有任何生活技能的他在外面处处碰壁,最后在快要山穷水尽的时候进入一家职业玩家工作室成为了一名职业玩家……(本书中的游戏类似混迹在美女工作室,喜欢混迹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 铁血名将·霍去病

    铁血名将·霍去病

    霍去病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年轻的名将,也是国人心中最具传奇性的一代武将,他的故事,为人们所传诵。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听说过他的战绩,却很少有人了解他短暂而绚丽的一生。《铁血名将·霍去病》依托史书,以小说的形式再现了这位英姿勃发的少年将军传奇而辉煌的一生,带领读者重回那个烽火年代,再次感受霍去病“不破匈奴誓不还”的慷慨与豪迈。
  • 医院(医院三部曲)

    医院(医院三部曲)

    主人公出差C市时突发疾病,被送入一家奇特的医院,经历了种种荒诞不经却又意味深长的事件。他要逃走,却被强行做了手术……小说以鲜明的“韩松风格”,建构出深邃而丰富的“乌有谭”时空,从医疗卫生这一当下热点话题,切入人类社会制度、文化心理中那些难以触及的阴暗面,透视生活的荒杂,重新审视我们熟视无睹的真实与虚幻。
  • 幻想结束卷

    幻想结束卷

    立即,我一定可以拥有你的。魏果,我们的战斗开始结束。
  • 魔仙神道

    魔仙神道

    魔族少主流落人间,历经沧桑参透大道。魔又如何?仙又如何?神道方为正道?一切答案需要自己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