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68900000002

第2章 论语(2)

·《论语·颜渊》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论语·颜渊》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论语·颜渊》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论语·颜渊》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或。”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论语·颜渊》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论语·颜渊》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论语·子路》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论语·子路》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论语·子路》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论语·子路》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论语·子路》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论语·子路》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论语·子路》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论语·子路》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论语·子路》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论语·子路》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论语·宪问》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论语·宪问》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论语·宪问》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论语·宪问》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论语·宪问》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论语·宪问》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论语·宪问》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候,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论语·宪问》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论语·宪问》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论语·宪问》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宪问》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论语·宪问》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宪问》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论语·宪问》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论语·宪问》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论语·宪问》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论语·宪问》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宪问》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卫灵公》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论语·卫灵公》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论语·卫灵公》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论语·卫灵公》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论语·卫灵公》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论语·卫灵公》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卫灵公》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卫灵公》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论语·卫灵公》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论语·卫灵公》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论语·卫灵公》

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论语·季氏》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论语·季氏》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论语·季氏》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论语·季氏》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论语·季氏》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论语·季氏》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智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论语·阳货》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论语·阳货》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曰:“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论语·阳货》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论语·阳货》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论语·阳货》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论语·阳货》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论语·阳货》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阳货》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论语·阳货》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论语·阳货》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论语·微子》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微子》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论语·子张》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论语·子张》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论语·子张》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论语·子张》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子张》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论语·子张》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已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论语·子张》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论语·子张》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论语·子张》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论语·尧曰》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

同类推荐
  • 爱在纸上,静水流深

    爱在纸上,静水流深

    渐渐地,我的眼前徐徐展开一个素淡的世界:清可见游鱼的小河水、河岸那只方头渡舶、碧色排挞的竹篁、桃杏花里的沽酒小层、温煦日光下的紫花布,这一切,在启承转合、清丽单纯的文宇里,如一首潺湲的诗,不动声色地,在午夜里,绾结成一个静水流深的梦境。
  • 文学回忆录

    文学回忆录

    本书是著名记者、作家、翻译家萧干的又一本回忆录。在本书中,萧乾先生详细地回忆了他的文学创作和心路历程,并阐释了他的文学创作观点,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他对世界与人生的意味深长的重新认识和深度思考,有很高的文学和数据价值。
  • 沉酣一梦终须醒

    沉酣一梦终须醒

    本书的编纂收录了《红楼梦》研究史上非常有影响的学者胡适、唐德刚、高阳等“红学”研究大家关于《红楼梦》研究的经典论述,对与20世纪以来关于《红楼梦》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解析,从研究的流派上来分包括“索隐派”“新红学”“评论派”等,让读者对于《红楼梦》有一个全面地,多角度、多侧面的了解,对于《红楼梦》书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和文化背景等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 孟子今读新解

    孟子今读新解

    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中,《孟子》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孟子》一书的作者,是孟子本人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说:“(孟轲)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可见,孟子是《孟子》一书的主要作者,他的弟子万章和公孙丑等人参与了该书的编撰工作。
  • 纪伯伦全集:先知

    纪伯伦全集:先知

    《先知》一直被视为纪伯伦一生的巅峰之作,自出版以来赞美始终不绝,被人誉为“小圣经”“东方赠送给西方最好的礼物”等。纪伯伦因此书声名大振,被世界认识、关注。此书收录了《先知》、《先知花园》、《先行者》等多部散文诗集,讨论了爱、婚姻、施予、悲欢、自由、时光、善恶、美、死亡等多个世界之源问题,承载了纪伯伦最厚重也是最成熟的思想,而散文诗中的语言优美绝伦,因此《芝加哥晚邮报》称:“真理在此,用黎巴嫩式的美、音乐和理想主义表现出来的真理。”
热门推荐
  • 惑世凰灵:倾世之神

    惑世凰灵:倾世之神

    她,是掌管众神的天帝,残酷嗜血,冰冷无情,银紫及腰长发随风飘扬,绝美倾世的容颜,一银一蓝的双眸如寒冰般冰冷,如潭水般深沉,本来,她应该在九天神宫之中处理神界,但是,她却感应到在人间有惊动天地之物要出世,于是,下凡来寻,之后,且看神主如何把个个天地主宰之一收入后宫。他,魔界魔帝夜重楼,残忍狠辣,下手果决,一双血红双眸冷酷无比,却对玥攸痴情一片;他,隐族统治者君洛暝,一双淡紫瞳孔里一片荒芜,但当看着玥攸时里面充满着柔和温情;他,妖界妖皇夙千羽,妖娆绝色,如罂粟般的美人,在玥攸面前,如无害的小白兔一般;他,鬼界鬼王。。。。。。
  • 往生余旧

    往生余旧

    初见初遇不却,余生余望不竭。我本很喜欢星河,可我不愿去追逐银河。慢走,不送。陪不了你了的日子,我希望他能对你好。希望他像我一样爱你。希望……我能爱你。
  • 犯罪档案社

    犯罪档案社

    简介:男主人公聂淮,三级警司,曾卧底在国际贩毒组织麻雀党,并且成功剿灭制毒窝点,恢复警衔,却因为身份敏感被派到了G市的犯罪档案社任职成员,头脑清晰,思维敏感,逻辑能力极强,在他到达G市之后,发觉各型变态案件频频发生。虐杀女童,恐怖直播,中元祭,狼来了,左手天才右手疯子,人皮模特,鬼楼实验室,冰恋美丽的代价等等,而在这看似阳光美好的世界里,被黑暗笼罩的那一群特殊人群,就悄悄的藏在那被遗弃的阴影里繁衍着罪孽,窥探着那些肆意欢笑的人群,再将他们拆骨剥皮,久而久之,有了罪犯,自然也有了法律。这一场与心理罪犯斗争的烧脑游戏才正要拉开帷幕……文中许多素材取自现实,一小部分涉及卜卦,不喜勿喷。
  • 霸道总裁之王俊凯青春虐恋

    霸道总裁之王俊凯青春虐恋

    有情人终将成眷属。感谢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最值得依靠的你。
  • 隔壁书生

    隔壁书生

    她本是一介乡妇,本应嫁人生子。她遇见他是冥冥中注定,还是老天爷开了个玩笑?一场意外,他毫不怜惜的贬她为红尘妓子。早以附了的心,还能挽回吗!隐忍屈辱小心翼翼的活着,一步一步的爬上至高位子,凄凉的一生终不是她要的。
  • 玄道争锋

    玄道争锋

    何为鸿蒙,是混沌,是虚无,是太初,是天地之源,是万道之始,存于大道却超然其外,演化天地却为其所困。我既得鸿蒙道种,当凌云而上,演万道之始终,化天地之重开,修得长生揽尽逍遥,如此方不枉这一世修玄。
  • 零度世界:永恒恋人

    零度世界:永恒恋人

    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他是一名优秀的中国留学生,并且研究出一套新的空间相对论定律。这一成果震惊世界,同时也使麻省理工大学又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可是事与愿违,在一次政府的污蔑中,他被迫归国。归国的邮轮上,遇到一名同样遭遇的少女,两人结识后互道相见恨晚,却发现自己正驶向一处不存在于现实的世界,在那里他们会遇到什么……
  • 天罗变

    天罗变

    天之道,万象无常,瞬息万变。人之道,变则昌,守必亡。落魄少年逃脱后母魔掌,在天罗佩和青眉上人的帮助下,少年在门派逆袭,却招致强者陷害。在一次次的的变迁中,少年依靠致宝天罗佩,或偶得,或抢夺的众多法宝,在一个个新世界掀起腥风血雨,最终破开虚空,发现世界的秘密,并逆天而为……
  • 一国倾城

    一国倾城

    【此文不是古代也不是现代。。。作者刚刚看完银魂,大概就是那种世界吧。。。】
  • 对你眷恋如初

    对你眷恋如初

    琯琯没想到分别十年后还会再遇到那个曾经让她心痛的人,他就这样毫无征兆的出现在她眼前,扰乱她的心神,那一刻,她才知道,不管自己多么努力的想去遗忘,多么努力的把他压在心底深处,在再见时,她就知道自己失败了,他就是她的劫,忘不了,挥不去,注定继续斗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