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66300000041

第41章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2)

2.能力及其培养

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不管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都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能力本位”成了职业教育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点在于以现实职业分析为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以现实职业需要为出发点组织教学活动。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缺乏人性基础的能力发展本身是有限的,也是片面的。它本身还隐含了这样一种理论假设:人的一生只有一个特定的职业或领域与之相匹配,一个人的一生能否获取成功取决于最初的职业选择。这与“职业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相悖的。所以,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改变这种状况,重视在人性提升的基础上的能力发展,即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人性观的认识,我们认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基础能力(如合理利用与支配各类资源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综合与系统分析能力和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等)的同时,还应重点突出以下几点:以人性的提升为基础来发展个体能力,以终身学习理论为指导,加强学生“软技能”的培养,突出强调培养创业能力。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基于实现提升人性和能力培养的目的,1999年底,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上,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做出如下界定:“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另外,我国教育部制订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把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人才。这和以往的提法有所不同。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更趋向多元化,社会不仅需要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型、工程型人才,同样需要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因此,将“技术应用性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并倡导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培养模式,不仅是一种理性思维使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对现代经济生活的一种对接与呼应。“能力本位”的提出是高等职业教育对以学科或以知识为本位的普通高等教育的反思与叛逆。这一反叛无疑是一种进步。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表现为对学生学习结果及终结行为的具体描述。从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教学目标的转化中,教学目标居于微观基础地位,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只有将教学目的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并通过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目的才能达到,培养目标才能实现。我们把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技能及情感三个领域。

1.认知目标: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中的认知技能的目标,一般分为三种水平。(1)了解水平: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2)理解水平:指掌握概念、原理、方法等,能将其内化。(3)应用水平:指运用学过的概念、原理、方法等去解决问题。

2.技能目标: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通过自身的练习习得了按某种规则完成身体协调任务能力要求的目标,属于程序性知识动作技能的范畴。一般由模仿→技能水平就可以了,而由技能→技巧→技艺水平,需通过长期职业习得。(1)模仿水平:相当于重复已展现过的行动,在具体示范和指导下完成操作。(2)技能水平,相当于独立操作水平: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和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3.情感目标: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兴趣、态度、动机、意志、价值观念的目标,一般分为三个水平。(1)感受水平: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2)认同水平: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的反应等。(3)内化水平: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一致的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

为了顺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就要做到: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水平;科学地陈述教学目标,要使陈述的教学目标清晰、操作性强,关键要抓住学习后学生的具体变化。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解析

一、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涵与特征

(一)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而产生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主要要解决“为什么”和“有什么”两个问题。“为什么”的问题,就是价值目标问题,即高等职业教育是为了实现社会价值目标,还是为了个人价值目标的问题;“有什么”的问题,就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有什么样的素质标准。因此,我们在探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时,应该从价值目标、素质目标、价值目标和素质目标的整合三个层面来理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1.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目标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什么?长期以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价值选择,即个人本位价值观和社会本位的价值观。社会本位的高职教育目的观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要把学生培养成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人,主张个体社会化、公民品德、政治品质、社会规范。而个人本位高职教育目的观则强调关心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身心健康和人格的健全等,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人性化管理。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单方面强调社会本位或个人本位,只会把高等职业教育引入歧途。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整合。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是实现这一整合的前提。高等职业教育首先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同时也要谋求自身的发展。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就应该在社会责任和自身发展中寻找结合点。而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这一整合的最好途径。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有利于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学用结合的、高素质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有利于学生勤奋人生,惠泽社会,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激发创造力,实现人生价值。

2.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素质目标

人的整体素质除自然素质之外,还有由后天形成的文化素养组成。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其文化素养主要包括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两部分。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都有赖于后天的训练和提高。

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特点。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主张知识、技能和态度一体的素质结构。这一素质结构主要包含完成职业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技能或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基本职业素质、职业岗位应变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等几方面。将“技术应用性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定位,不仅是一种理想思维的使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对现代经济生活的一种对接与回应。然而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智力、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得到充分发展和运用。具体到教育实践中,就是发展学生的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审美素质和生理心理素质五个方面。在这五种素质中,能力素质虽然是核心,但并不能替代或包容其他四个方面,特别是品德、知识、审美等人文素质,更不能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唯一指标。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人才教育的目标不能离开能力本位而谈人文本位,也不能离开人文本位而谈能力本位,两者整合构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素质目标。这就要求教育者在人文知识传授中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实训课程教学中也要培养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

3.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价值目标与素质目标的整合

素质是一个社会性的概念,社会道德规范、社会价值取向、社会审美标准等一系列社会要求内化为个人的素质。这是评价人的素质高低以这些社会标准作为参照系的根本原因。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素质标准,也离不开社会标准。当今社会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审美标准将被内化为对高职学生的德、智、体发展的要求,具体对学生个体来说,就是需提高能力素质和人文素质。社会发展大趋势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应该在高职教育中得到回应。

人的能力是素质的综合表现,它不仅表现为人的劳动技能,还表现为人的价值判断能力。任何专门人才,无论他从事什么工作,最终都会体现其社会价值。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高度繁荣的物质生活,但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社会问题。所以人类在发展科技、进行经济活动中就需要在环境和伦理上做出价值判断,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的价值判断来自于人对自然与自身的人性关怀,这种关怀需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高度统一。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能力本位和人文本位的统一就是两种精神的高度统一。能力本位和人文本位培养模式,在高职学生个体上其体现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汇合及人格的完整和人性的提升方面。人文精神在现代化大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多地贯彻以人为本的主旨,提倡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激发了人的创造热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科学和人文的互相渗透和交融,有利于塑造学生完整的精神世界。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征

1.人才层次的高级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高职人才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

2.知识、能力的职业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它对学生进行某种职业生产和管理教育,以提高职业技术水平为目的。它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开展教学计划,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明确列出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而组织教学。因而,高职毕业生具有上手快、适应性强等特点。

3.人才类型的技术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其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学科型人才,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单纯技能型人才。高职毕业生不但懂得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善于将技术意图或工程图纸转化为物质实体,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4.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因此高职人才毕业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例如,工科类高职的毕业生主要去企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施工、制造、运行、检测与维护等工作;艺术类高职的毕业生主要到文化部门从事艺术工作;经济类高职的毕业生主要去财经部门或企业部门从事财经管理工作等。高职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之所在。

5.培养手段的多样性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培养手段的多样性。在教学形式上,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而且有大量的实验、实习、设计、实训等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实施教育的参与对象上,既有学校的专职教师,又有校外兼职教师和实习单位的指导师傅。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双向化,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为学生学习提供资料、咨询等方面的支持,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探求者,教和学成为双向式教学过程。在教学手段上实现现代化,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将迅速、高效地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提供各种所需信息,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

在构建基于专业发展的培养目标体系时,应该突出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理念——专业发展的根本

专业理念是在对专业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本专业的观念和理性信念。它为人们的专业行为提供了理性支点,把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区别开来。人们日常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归根到底都潜移默化地受自身专业理念的影响,没有专业理念的更新,该专业的面貌就难以呈现出焕然一新或有活力的局面,也难以胜任时代与社会的重托。专业理念是在专业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信仰,因此,需要培养各专业人才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树立科学的教学观、课程观、师生观和自我发展观等,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智慧和方法。

无论哪种职业都是一个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业,而绝不能简单地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这就是说,要对自己的职业价值在信念上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只有在此种认同感的催化作用下,人们才能不断地更新自我,超越自我,一步步地走向辉煌的巅峰,充分体现人生价值。

同类推荐
  • 新课标英语学习资源库-好孩子的故事

    新课标英语学习资源库-好孩子的故事

    课标是常新的,经典却是永恒的,走进经典的选择,学习兴趣的提高离你只有一步之遥。本套丛书包括奥林匹斯山众神、白雪公主、百万英镑、包打听、财神与爱神、打火匣、带家具出租的房子、公主与美洲狮、好孩子的故事、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黄缘奇遇、灰姑娘、井边的牧鹅女、警察与赞美诗、两个勇敢的伊洛特人、母亲的故事、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女巫的面包、青蛙王子、三万元遗产、沙丘的故事、忒修斯历险记、特洛伊战争、天国花园、小爱达的花、小红帽、幸福的家庭、雪人、一本不说话的书、勇敢的小裁缝。
  • 亡友鲁迅印象记

    亡友鲁迅印象记

    《亡友鲁迅印象记》是许寿裳所撰写的对好友鲁迅的回忆录,收录了《亡友鲁迅印象记》《我所认识的鲁迅》及其它回忆鲁迅的珍贵文章资料,内容详实、情感真挚、文笔深厚,在同时代人的同类型著作中首屈一指,是鲁迅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入门书,对理解鲁迅其人其文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亡友鲁迅印象记》节选进入中学语文教材拓展推荐阅读。
  • 语文课超有料:部编本语文教材同步学(九年级下册)

    语文课超有料:部编本语文教材同步学(九年级下册)

    “语文课超有趣”系列由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担任顾问,由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组织学者团队,按照“新课标”要求,以温儒敏高效语文学习理念为核心编写。本系列围绕新版教材的课文篇目,同步进行相关知识的汇总、梳理、延伸、启发,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课文周边的历史、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配套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启发性,是语文教育研究领域多位名师、专家共同推荐的语文课内同步拓展阅读教辅书。配套性:与新版语文教材同步推出,根据课文篇目进行针对性编写。知识性:精选课文周边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每一课背后的知识体系。趣味性:打破刷题、死记硬背模式,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趣味。启发性:提供跨学科知识转化的钥匙,引导学生自发拓展认知领域。
  •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2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2

    最雷人、最搞笑、最荒诞、最天才的零分作文,高考一族的减压零食,都市白领的幽默早餐!另附小学生爆笑“撒谎作文”必杀篇,绝对挑战你的想象极限!《央视新闻频道》等28家电视台,《新华日报》《南方日报》《重庆晨报》等120家报纸、数千家网站报道推荐!
  • 环境与资源法学

    环境与资源法学

    是作为法学核心课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配套教材?写而成的。全书根据环境资源法学最新的理论成果,结合我国环境立法的最新进展,系统阐述了本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
热门推荐
  • 冯黯传

    冯黯传

    在一个类似于异世界中发生的故事,对很中二
  • 生杀帝

    生杀帝

    地球的杀手之王,早就注定的使命。死前穿越到了异界大陆,与一个废柴少年融合。了解到了自己的来历,解救母星。可奈何,手中的力量不足以战胜宇宙邪物。于是,决定彻底融合地球科技......
  • 一剑千寒

    一剑千寒

    江湖再也没有传说中的二少爷。龚千寒犹如一块寒铁,生来坚硬,而当他粹血成剑,成为一把真正的宝剑时,他已没有可能再入鞘了!剑拨弩张的江湖,危言耸听的诡秘,无可厚非的荒唐,一人,一剑,一身白袍,一顶白轿,这便是千寒!
  • 姐姐我要吃梨

    姐姐我要吃梨

    他的妈妈在他4岁的时候,就将他送到她家暂住,没想到,一过就是14年他,比她小两岁,从小玩到大
  • 时光让我们走下去

    时光让我们走下去

    也许是时间的过错,也许是人无法胜天,我们在对的时间遇见了对的人,对的结局……还需要等待。亲情友情爱情,情感绵延,只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王者争锋

    王者争锋

    带着荣誉和光耀走出来'只为守护自己的坚持'刻骨铭心的爱'无法左右的恨'迷茫中寻找着'最终走出自己的人生'我的世界我来守护。
  • 那朵乌云下的雨

    那朵乌云下的雨

    2011年夏,一朵叫代四同的乌云闷黑了“我”16岁的整片天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仙世界里的领主

    修仙世界里的领主

    宋鸣带着刚更新好的游戏穿越了,在这个修仙者主宰的世界上,宋鸣凭借着游戏系统发展领地,搅动这个世界的风云!
  • 唯吾神尊

    唯吾神尊

    一个在班级里武功很差的吊车尾,如论如何都晋升不了级别,因为他没有梦魂,看看这样的一个人,将如何成为神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