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47500000047

第47章

“区别确实很大。”

“而爱智慧的与爱荣誉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难道爱智慧的来自荣誉的快乐还比不上爱荣誉的来自思想的快乐吗?”

“不。”他说道。“荣誉是伴随他们所有的三个人的。如果每一个都达到了其目的。因为有钱的人是受许多人尊敬的。勇敢的人和聪明的人同样如此。所以大家都有享受来自荣誉的快乐的某种体验。但是认识事物本质的那种快乐则是只有爱智慧的人才能品尝得到。”

“所以。”我说道。“说到体验。他是这三种人中最好的裁判。”

“确实是最好的。”

“再者。只有他在深思熟虑中又获得了体验。”

“当然。”

“更重要的。作为评判的工具也只有爱智慧的才拥有。”

“那是什么呢?”

“我们肯定说过判断只能通过辩论做出。我们是不是说过?”

“说过。”

“而辩论是哲学家独有的工具。”

“当然。”

“得啦。如果以财富和利得作为评判事物的最好标准。那么爱利得的所赞美和谴责的东西就必然是最真实的了。”

“非常正确。”

“如果以荣誉、胜利和勇敢作为最好的评判标准。那么爱荣誉、爱胜利和勇敢的所赞美的和谴责的东西就必然是最真实的了。对吗?”

“显然这样。”

“不过既然是通过体验、深思熟虑和辩论——”

“那么爱智慧的和爱辩论的所赞美的就必然是最真实的了。”他说道。

“因而。在这三种快乐中最大的快乐将属于心灵用以学习的那一部分。所以在我们当中在谁的身上这一部分占统治地位。谁就有最快乐的生活。”

“当然他享有最快乐的生活。”他说道。“因而当深思熟虑、谨慎的人赞美他自己的生活的时候他的话是有权威性的。”

“那么你这个裁判。”我说道。“又认为什么生活是居于第二位的。和什么快乐是居于第二位的呢?”

“显然。居于第二位的是尚武的人和爱荣誉者。因为这种人比爱钱者更接近前者一些。”

“那么爱利得的快乐是居于末位了。对吧?”

“当然。”他说道。

“那么。这样就构成了一连两次交锋。正义的人两次战胜了不正义的人。现在该是第三个回合了。按照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做法。求主和奥林匹克宙斯的保佑。请注意除了这个谨慎的人的快乐以外。其他人的快乐都是既不完全真实的。也不是纯洁的。我好像曾经听见某个智者说过那只是一种影像。而且这次交锋再失败了就将是最大的、最具决定性的失败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

“有你的肯回答问题和我的探索。”我说道。“我一定能查明真相。”

“你问吧。”他说道。

“你说。”我说道。“我们是否认为痛苦是快乐的反面?”

“完全如此。”

“我们是否也认为既不觉得快乐也不觉得痛苦也是某种安慰?”

“我们确实是那样认为的。”

“在那两者之间心灵对于它们来说是处于某种休息状态。你说是不是这样?”

“是这样。”他说道。

“你记不记得。”我说道。“人们在生病时所说的话?”

“什么话?”

“毕竟没有什么比健康更令人快乐的了。但是在他们生病之前。他们从来就没觉察到那是最大的快乐。”

“我记得。”他说道。

“你是不是也听说过那些正在经受着某种巨大的苦难的人常说没有什么比不遭受这种折磨更快乐的了?”

“我听见他们说过。”

“而且我猜想你还知道许多类似的情况。那就是当人们在痛苦中的时候。捧上了天的最大快乐对他们也并不是快乐。他们要的是怎样能免除痛苦和对痛苦的解脱。”

“因为。”他说道。“在那个时候安闲也许都变成了快乐。而且足以使他们感到满足。”

“而当一个人的快乐停止了的时候。”我说道。“那么从快乐所获得的安闲也就都将是痛苦的了。”

“也许。”他说道。

“因而。我们刚才所讲的是一种处于两者之间的状态——安闲。安闲有时是两者。既是痛苦又是快乐。”

“看来如此。”

“因而两者都不是的东西变成了两者都是。也是可能的啦?”

“我看不可能。”

“那么。快乐和痛苦。当它们在心灵中升起的时候。它们都是一种运动。对吗?”

“对。”

“那么。既不是痛苦。也不是快乐的东西就会作为安闲在两者的中间显现出来?”

“是的。它就是以那种方式出现的。”

“那么怎样才能使人相信没有痛苦就是快乐。或者没有快乐就是痛苦呢?”

“没有办法。”

“所以也就不能那么说了。”我说道。“不过。当摆脱了痛苦的时候。

安闲就显得是快乐的。而失去了快乐的时候。安闲就又显得是痛苦的了。而且就真正的快乐而言在这些表现中一切都是不真实的。仅仅是某种欺骗。”

“至少。论据表明了这一点。”他说道。

“那么。”我说道。“当你看到快乐不是来源于痛苦。你也许就不会认为免除了痛苦就是快乐。免除了快乐就是痛苦的想法是自然的了。”

“这要看。”他说道。“你指的是什么快乐?”

“确实还有许多其他的快乐。”我说道。“不过。如果你愿意的话对它们不妨进行一点观察。尤其是嗅觉的快乐。因为这种快乐。先是没有痛苦。突然之间变得非常强烈。而且一旦停止了。也不留下什么痛苦。”

“非常正确。”他说道。

“那么我们也就不必相信什么解脱了痛苦就是真正的快乐。或者被剥夺了快乐就是真正的痛苦了。”

“对。我们不要再相信那话了。”他说道。

“不过。”我说道。“那些所谓从肉体一直贯穿到心灵的那些快乐和最大的快乐就属于这种形式。它们是解脱了痛苦的那类。”

“是的。它们是。”

“对从可能出现的快乐的预期中产生的先行的快乐和痛苦也是这种情况。对吗?”

“对。正是。”

“你知道。”我说道。“它们是一种什么事物。它们最像什么吗?”

“像什么?”他说道。

“你觉得上、中、下是不是天性中的某种东西?”

“我是这样认为的。”

“一个从下层被带到中间层的人只会认为他是被带到上面来了。而不会再认为别的什么了。对吗?而站在中间地带。他再看他被带来的那个地方。他就相信他已经是在上部了。因为他看不见那个真正的上部。对吗?”

“对。以宙斯的名义发誓。”他说道。“我猜想这种人不可能有别的什么想法。”

“如果他被带回去。”我说道。“他会认为他是被带到下面去了。而他这个猜想也是正确的。对吗?”

“当然。”

“而他之所以产生这种错觉是由于他没有亲身经历过什么是真正的上面。什么是真正的中间和下面。对吗?”

“显然是的。”

“没有体验过真实的人。如同他们对许多其他的事物具有不健康的看法一样。他们也以这种方式对待快乐和痛苦以及苦乐之间的中间状态。当他们被带入痛苦的时候。他们以为他们是真的痛苦。但是当他们从痛苦被带到中间状态的时候。他们又当真地以为他们是接近于满足和快乐。同时。宛如他们从未见过白色。只知道区分灰色和黑色一样。由于从未体验过快乐。他们也只能区分痛苦与不痛苦。而且一直在受着蒙骗。你不会对这个感到惊讶吧!”

“不会。以宙斯的名义发誓。”他说道。“我不会感到惊讶。如果不是这样。我反倒会要感到惊讶了。”

“再来思考一个问题。”我说道。“饥饿、干渴和类似的事情是不是身体的各种空虚状态?”

“当然。”

“因而无知和冒失是心灵的空虚?”

“完全如此。”

“一个人获得了营养和一个人获得了知识。难道不就变得充实了吗?”

“变得充实了。”

“说到充实。一个用比较不实在的东西进行充实。一个用比较实在的东西进行充实。这两种充实中哪一种充实更真实些呢?”

“显然是用比较实在的东西进行充实的那一个更真实些。”

“下面两类事物你认为哪一类更实在:一类是食物、饮料和一般的营养品。一类是真实的看法、知识和智力以及总的来说所有的美德。换句话说。一种是连接着永远不变、不朽和真实的东西。这是它的本性。它本性就是这样。而且一产生就是这样的一种东西。一种则与某种从来就不是一个样子的、变化的和非不朽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它的本性就是这样。也是一产生就是这样的一种东西。”

“那个与某种永远不变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的。”他说道。“要更实在得多。”

“那个永远不变的存在(实在性)是不是具有更多的可知性呢?”

“一点没有。”

“真实性呢?”

“也没有。”

“如果真实性还少些。那么存在性不也就更少了些吗?”

“那是必然的。”

“因此总的来说。关怀身体的那一类事物是不如关怀心灵的那一类事物那么真实和实在的。”

“而且差得多。”

“那么。你是不是认为身体本身同样不如心灵本身真实和实在呢?”

“我认为是的。”

“因之。用以充实的东西和受到充实的东西愈是实在。充实的实在性也就愈大。对吗?”

“当然。”

“所以。如果我们得到了适合于本性的东西的充实。我们就感到快乐的话。那么受到充实的东西和用以充实的东西愈是实在。我们所感到的快乐也就愈是真实。相反如果相对地缺少实在的话。我们也就相对地不可能得到真实可靠的充实。也就相对地不可能感受到可靠的真实的快乐。”

“这是必然的。”他说道。

“看来。那些没有谨慎和美德。而且总是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的人。他们和他的同类被带到了下面。然后再又回到中间。一生都在这条路上徘徊的人由于他们从来没有走出过这个圈子。所以他们也从未向上看过。看上面是什么。由于他们从来没被带到上面去过。所以他们并不知道上面实际上是个什么样子。他们也从未尝到过可靠而纯洁的快乐的滋味。相反总是模仿畜生望着下面。把头朝着地上和桌上。他们吃食、长膘、交配。而且为了更多地得到这些东西。他们用铁样的犄角和蹄爪相互踢打和顶撞。相互残杀。因为他们不满足。因为他们未用实在的和本质的东西或者东西的本身来充实他们自己的那一部分。”

“苏格拉底。”

格劳孔说道。“那正是神谕中所呈现的许多人的生活。”

“那么他们生活中的快乐是不是也就必然混杂有痛苦——仅只是真正快乐的幻影和画像呢?每一幅画从与其他颜色的对比中取得颜色。所以它们显得生动。并且在愚蠢的人们的心中引起疯狂的欲望并促使愚人为之厮杀。正如斯特西霍洛斯所说人们在特洛亚为海伦的幻影所进行的厮杀是由于对真理的无知。”

“必然是类似的某种东西。”

“这是必然的。”他说道。

“这一点你又怎么看呢?对于一个力求精神这一部分得到满足的人——或者由于热爱荣誉而借助嫉妒。或者由于热爱胜利而借助强暴。或者由于脾气不好而借助发脾气——不顾后果和不讲道理地追求对荣誉、对胜利和发脾气的满足。是否也必然会产生与上述事物相似的情况呢?”

“这一部分。”他说道。“必然会发生这种情况。”

“那么。”我说道。“我们是否可以这么说:在爱利得和爱胜利的欲望方面有些知识和拥护辩论的人遵循谨慎部分的引导与它同乐。而且只追求这些快乐。这类欲望只要求最真实的快乐。就他们所能获取的真实快乐而言——因为他们追随真理——以及那些最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如果对于每一件事物来说最善也就是最属于其自身的话。你觉得怎么样?”

“当然。”他说道。“那是最属于其自身的。”

“因此。当整个的心灵追随哲学部分。内部没有纷争。那么其结果就是在涉及其他事物的时候。每个部分也会只管自己的事情。而且都可能是正义的。它们各享受其自己的快乐。最佳的快乐。同时也是在尽可能广泛的范围内享受最真实的快乐。”

“那是完全肯定的。”

“因此。当其他部分中的某一部分受到控制的时候。它就不可得到其自己固有的快乐。而且会迫使其他部分去追求一种不属于其自身的不真实的快乐。”

“是这样。”他说道。

同类推荐
  • 庄子讲故事

    庄子讲故事

    本丛书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本丛书观点独特,文字脱俗,插图亦是一流,实是同类书的样板!庄子本是讲故事的高手,本书作者又通过庄子讲故事,这故事中的故事,不知是蝴蝶化庄周?还是庄周化蝴蝶?本书是《老子说人生》姊妹篇,通过采撷《庄子》原书故事进行哲理发挥,寓含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写自我修炼的法门。本书就是用亦真亦幻的庄子笔法写成的,不足为大人先生赏,倒不失为一部佐君清谈的闲书。熟书本书,可以在人前夸耀:我懂庄子了!
  • 看破不说破

    看破不说破

    本书收录了胡适研究中国禅宗思想的精华文章。全书对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分析。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但他对禅宗的见解,对于那些从事禅宗文化研究的人士,以及文化爱好者而言,至今仍有着影响力。
  • 形而上学俱乐部:美国思想的故事(译文纪实)

    形而上学俱乐部:美国思想的故事(译文纪实)

    思想是一种怀疑,而不是意识形态。第86届普利策奖最佳历史类图书,从内战的阴霾到平权运动和冷战,以思想的历史照见未来。美国经历了一场内战,其政府形态却没有遭遇变革。内战期间,美国没有抛弃宪法,没有暂停选举,也没有发生政变。但从其他几乎所有方面来看,美国变成了另一个国家。战争本身没有让美国变得现代,但战争标志着现代美国的诞生。对于亲历内战的那一代人来说,战争似乎不只是民主的失败,也是文化的失败,思想的失败。创痛深沉的内战使战前的信仰和期望轰然崩塌。在战后的新世界,这些信仰显得极为过时。内战扫除了南方的奴隶制文明,随之也几乎完全扫除了北方的知识分子文化。美国花了几乎半个世纪才发展出可以取而代之的文化,找到一整套理念、一种思考方式,来帮助国人应对现代生活的种种情形。这场上下求索就是本书的主题。
  • 陈来儒学思想录:时代的回应和思考

    陈来儒学思想录:时代的回应和思考

    《陈来儒学思想录:时代的回应和思考》是陈来先生三十多年来儒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儒学与现当代、古典儒学新诠、论现代新儒家、国学论衡等方面展示了作者的文化观、儒学观和国学观,展现了新时代儒家思想在实践智慧方面作出的新探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心、脑与科学(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心、脑与科学(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约翰·塞尔(1932—)是美国当代最具影响的、以研究语言哲学问题著称的分析哲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主要著作:《言语行为》、《词语与意义》、《意向性》、《心、脑与科学》、《心灵、语言和社会》。本书是初稿系约翰·塞尔在1984年英国广播公司举办的里思学术系列广播讲座上的演讲稿,经修改后以《心、脑与科学》书名于当年出版、被西方哲学评论家誉为“比他以往任何著作都更广,更深地表述了他的心的哲学观点”。当代英美分析哲学及语言哲学往往拘泥于命题,语词的研究,而忽略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塞尔将语言哲学的观点用于研究心身问题。塞尔将语言哲学的观点用于研究心身问题,使语言哲学也开始回归传统的哲学基本问题,而且,其研究方法富于当代语言哲学的色彩。
热门推荐
  • 凯源玺为何偏偏喜欢你

    凯源玺为何偏偏喜欢你

    他们出道了,她们绝望了!怎么办,会被认为早恋的!
  • 旁门小派

    旁门小派

    这是个底层老年修士,通过权谋诡计,韬光养晦,和自身的努力,逐渐带领门派变为道门巨擘的故事。【慢热、不无敌,不无脑,喜欢就收藏吧】书友群:415432754
  • 空间保卫战

    空间保卫战

    未来地球环境污染严重,人类不但生活在有害的空间中,还遭受着来自外太空不明生物威胁。公元3241年,一场毁灭性的流星雨袭击了地球,造成了文明的覆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们,蜗居在环地球的空间站上,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与地球上变异的生物和恐怖的外星人交战,为了守护这个星系,精英的人类战士们,与敌人们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空间保卫战!
  • 苏默纪

    苏默纪

    男主人公苏默因意外失去童年玩伴夏青纱,这件事情在他心中一直是一个心结,也因心结的问题无法与人交流,某次情感起伏之下意外加入以命相搏的游戏,并通过这个游戏认识了其他人,渐渐解开心结,其间发生各种事,最后通过游戏改变了世界。
  • 青玉案之苍梧谣

    青玉案之苍梧谣

    本是一个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一次在历史博物馆特殊的经历让他利用了日全食奇景进行了穿越平行时空来到了原始社会和古代封建社会,在一次次的选择中,似乎在他身上有着可以操控时空转换的能力,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这种特殊的能力也逐渐消失。他平时痴迷武侠小说,也喜欢行侠仗义,究竟在这未知的时空中,他是会改写历史还是创造新的武林高峰?
  • 爆笑暴富逆袭之路

    爆笑暴富逆袭之路

    女主本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人,却在某一天早上被父亲告知自己是千万亿集团的小姐,一时间金钱与人脉源源不断地涌向他,但事情往往没有那么简单。。。
  • 远航纪

    远航纪

    钢铁与神权对抗,武力同超凡交织。浩瀚的海洋掀起波涛,通往神座的航路隐现神秘一角!来自东海渔村的淳朴少年,面对滚滚而来的时代浪潮,露出了一个人畜无害的微笑。“我是一只下了海的船,注定要在海上度过一生……直至,大海的尽头!”
  • 万武之王

    万武之王

    穿越到无比废柴的纨绔子弟身上,生存岌岌可危。此时,无与伦比的天赋将造就他的绝世之路,踏上万界巅峰。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限时成龙

    限时成龙

    一百多年,可能是普通人追求的长寿,但对于高级修仙者来说,只是一次比较长的闭关。对于孙仲谋来说,如果无法在这段时间结丹成功,那么便是死路一条,因为他的命并不只是自己的,还背负着别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