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57300000005

第5章 爱尼族姑娘

1979年中秋,拜伦年满22岁,尚未娶上老婆。22岁年纪,在城里不算大,而乡间却是大龄了。可在拜伦这样的家庭,也属正常。因他老子福华是国民党中央军校的学生,虽然尚未毕业便全国解放了,并没参与过战争,却也是与革命为敌的反动军官,在历次运动中都是遭批斗的对象。其妻也经常跟着受气,终于有一天不堪忍受,投河自尽了。如此的家庭阴影,自然笼罩在儿子头上,便没一个女子敢向拜伦问津。

福华虽是军校学生,却颇有些书生意气,琴棋诗画,样样都来。其中尤其酷爱诗歌,故将英国大诗人拜伦的名字借给儿子,其潜在的希望自不待言。可惜在那个年代,老子有问题,儿子便读不上书,拜伦仅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因此基本上是一个文盲。幸好1979年政策发生变化,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农民一下子宽松自由了,拜伦第一次敢于走出江村,跟随同伴南下打工去了。

一行人先是在昆明,后来去德宏,再后来便深入了少数民族的村寨。他们揽的都是土木泥工的活儿,修房造屋之类。同伴中有两位是拜师学艺出身的正宗上手师傅,带上拜伦几个打下手的粗工,倒也十分配合。拜伦虽是文盲,毕竟身上带了诗人老子的遗传基因,所以很是聪明灵动。他不像一般人只是埋头干活挣钱,而是多了一个心眼:找老婆。

在一个爱尼族寨子,拜伦的目光终于捕捉到了一个姑娘,她叫扬学英。

其实“扬学英”只是她与汉族人打交道时用的名字,用拜伦后来的话说:她的真名一长串,根本记不住。对于作为文盲的拜伦来说,他不仅记不住,而且也不愿意去记,就喊她扬学英得了。所以自从拜伦把名叫扬学英的爱尼族姑娘带回江村,直到她死去,也没有一个人知道她真正的名字是什么。

扬学英个子中等,体态匀称,五官端正,尤其眼睛水灵。唯一不足的是皮肤偏黑,据拜伦说,那里的人,肤色都这样。不过扬学英的黑,和她的身材五官配衬起来,反倒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尤其当她与人说话时,脸儿总泛红,于是成了有点黑红的颜色,更加具有魅力。拜伦觉得她是爱尼族寨子里最美的姑娘,所以在为她家翻修房屋时,他不仅干得特别卖力,而且十分细致周到,处处都表现得很殷勤。扬学英的父母对拜伦的印象越来越好,只是扬学英本人从不与拜伦多说一句话。聪明的拜伦显得很沉着,仿佛一点也不着急。他除了对扬学英的父母更加殷勤外,决不在扬学英的面前无话找话说,只是默默地为她家里做事,默默地为她做事———尽量做他们这个打工队伍责任范围以外的事。

后来有一天,拜伦终于向扬学英的父母表示了对扬学英的爱恋之意。拜伦不直接向扬学英表示爱意,而去向她的父母表示,也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拜伦早就料到,虽然扬学英对他并不反感———或许还很有好感,但要是拜伦直接向她表白,她除了脸儿泛红之外,绝不会有任何表示。说不定会如受了惊吓的兔子一般,急急地跑到哪儿去躲藏了起来。那便永远也不会有什么结果,说不定还会因此把事情弄得很糟。越级向她父母表白,也许还更有把握一些,因为她家里一切都是父母做主。

果然,扬学英的父母并没有拒绝拜伦,只是说,要是他们问了女儿愿意,就让女儿跟他走。但是拜伦一定要好好待她,跟了他去,她就永远也不会回来了。隔那么几千里路程,他们也不能去看她。她在远方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好可怜呵!

拜伦说,我怎么会不好好待她呢?我真的好喜欢她呵!拜伦唯一担心的是,他们去征求扬学英的意见,扬学英要是不愿跟他去那么远的地方呢?两位老人便笑着说,不会的,一定不会的。

那天晚上,拜伦是在万分担忧中度过的,他无法入睡,一会儿坐起来,一会儿走出去。他不知道两位老人是如何对扬学英说的?扬学英是应允还是没有应允?天将亮的时候,拜伦才迷迷糊糊入睡,是扬学英的父亲把他叫醒了,对他说,就让她跟你走吧!拜伦喜不自禁,一翻身下了床,跪在老人面前就叩头,连喊了两声岳父大人。

爱尼族姑娘扬学英,就这样来到了川西平原岷江峡谷地带的江村。这是一个无论生产和生活条件都比爱尼族寨子好得多的地方,扬学英来到这里,大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对于她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到底和她家乡有什么不同呢?她很少说话,别人无从知道。还是拜伦向江村人介绍了她家乡的一些情况:她们居家的地方与庄稼地相距十分遥远,凡耕种时,都是动用牛车,将耕种所用的一切全部装上,要行走整整一天,才到达目的地。然后安营扎寨,耕种十天半月才完。收割时也是这样,一干就是二十多天,都是住在庄稼地里。

扬学英几乎不与人交谈,尤其是她家庭之外的人。她刚来的时候,诗人福华———现在他已经扬眉吐气了———十分高兴地和她谈了半天。福华兴致勃勃,她却低垂了眼睑,不敢看他。福华大约谈了三层意思:一、她成了他的儿媳妇,他很高兴,他代表全家对她成为他们家庭的新成员表示欢迎;二、拜伦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他这个当父亲的却很有教养,儿子或多或少也会受到他一些好的影响,因此拜伦也是很不错的;三、她作为少数民族,从云南边远地方来到四川,肯定有诸多不习惯的地方,慢慢来,一切都会习惯的。福华态度和蔼,说话时总是征求意见的口吻,常常停下来等待她的反应,可她就是不说一句话。后来,福华有些急了,问道,你到底听没听懂我说的话?她这才点点头,很匆忙地抬眼看了看福华,黑油油的眼里泛着水灵灵的光。福华这才有些欣慰地笑了,然后让她离去。

她带来了一套爱尼族的服装,是她在家也从未穿过的崭新东西,显然是她暗暗为自己准备好的嫁妆。可是拜伦却不让她穿,说,这地方,你穿出来太刺眼了。她也十分听话,从未穿过,整整齐齐地放在箱子里。但是她爱将箱子打开来看,尤其有月亮的晚上,她抚着那五彩的服装,眼望着窗外的月,水灵灵的眼里,流动着悦目的光泽。每当这时,拜伦便要说她,你发什么呆呀?她也就把箱子关上了,然后一个人坐在角落里,也不说一句话。

有一次,拜伦的话被福华听见了,福华便干涉拜伦说:“你知道什么?她是在思念和怀想。你不仅应该理解,还要多多体贴。”

拜伦毕竟是文盲,严格意义上算个粗人,心想,体贴什么?理解什么?以我的能力,尽量让她吃得好些、穿得好些,不就成了?所以,他除了高声大嗓地和她说该说的事外,不会细细地和她攀谈什么。在拜伦眼里,她确实是一个好老婆,基本上都是拜伦说啥就是啥,她从不反对。高声大嗓惯了的拜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声音就更大了,她也不和他顶嘴,表现出来的反倒是她对他的理解。所以拜伦打内心深处喜欢她、爱她。

扬学英随拜伦来到江村的时间正是春天,天气很暖和。大约这气候和西双版纳差不多吧,扬学英非常适应,脸上也露出了笑意。可是,不几天,便又有些冷飕飕的了。这对于当地人来说,很正常,不算什么,但扬学英就不同了。仅仅几天时间,她好端端的手背就冻坏了,肿成了一块面包。但是她仍然坚持下地干活,跟在拜伦后面,拜伦干啥她干啥。福华说,你回去息着,云南气候温和,你刚来,还不习惯这里。但是她如同没有听见似的,继续做她的事。福华就对拜伦说,她要适应还有个过程,你再让她这么在外面吹,手会冻得更坏。拜伦这才以命令的口吻对她说,你回去!然后把锄头给她夺了。她便无可奈何地上了地坎,往回走了。

有一天,扬学英主动对福华说话了,喊一声“爸”。这使福华大感意外,但他立刻就想到,她一定有什么事?果然,她嗫嚅着开口了,说:“想给家里写一封信,拜伦又不能写。”福华立刻明白了,十分热情地说:“好,好,我马上给你写!”

福华取出许久未用的笔来,铺开纸,叫她坐在桌子旁边。福华问,写什么?她说,就写一封信。福华解释道,我是问你写什么内容?她便迟疑了,好一会儿没有言语。福华见她有些为难,便说,那么我就写点问候的话吧,另外再告诉他们你在这里的情况。她立刻点头说,对,对,就这样写。脸上露出笑来,很是感激的样子。

信写好,由她亲自拿上街去交了。回来的路上,她一个人,便轻轻地哼起了爱尼族的歌。她哼的声音很轻很细,一旦看见前面有人,声音就没有了。也许她依然在哼,只不过仅仅局限在喉舌之间罢了。河风轻拂着她前额的发丝,使她看上去很有些意气风发的样子。

从那以后,她就每天盼望着家乡的信来。每当拜伦或福华从街上回来,她都要主动迎上前去。福华明白她的心思,便很抱歉地笑笑。后来拜伦也明白了她的意思,见她迎上来就说,没有信,哪有这么快?盼的时候多了,也没见着信,她便开始郁郁不乐起来。

信总算来了,可是拜伦把它给弄丢了。这不能太怪拜伦,因为过船的时候,在河中间,拜伦的箩筐掉进了河中,拜伦去抓箩筐,信便掉下去了。河水太急,一个漩涡便冲没了,拜伦想捡也捡不到。

拜伦回来不敢说,但是见她盼信盼得那样苦,不由得内心自责起来,忍不住就一阵长吁短叹。福华猜出来了,问清了拜伦后,说,你必须给她说明,否则她会生病的。晚上,夫妻二人刚刚上床,拜伦便对她说了,并且十分责备自己。她听了,依然没有说话,只是眼泪泉水一般涌流出来。忽然,她下了床,拉开门,跑出去了。拜伦呆坐了好久,见她没有回来,才想起应该好好去安慰安慰她。但是拜伦找不到她,找遍了所有的屋子也找不到。又去院坝里找,又去房后竹林里找,依然不见她的踪影。拜伦这才急了,忙给福华说,福华赶紧起来和拜伦分头去找。

又寻了一阵,还是不见人,拜伦就哭了,担心地说,她会不会去投水?福华想了想说,不会,这事还不至于让她这样。拜伦带着悲声说,要是她真的想不开,我怎么办呵?福华责备道,你现在才知道心痛么?人家几千里路跟了你来,你一点也不懂得理解和体贴。拜伦说,怎样体贴呀?我啥都为着她……福华说,不单是为着不为着的问题,关键是要多从心理上关心她。她是远方人,在这里无亲无戚无朋友,十分孤独。你懂么?孤独是什么滋味?在这种情况下,信,对她至关重要。而你,把信弄丢了。拜伦说,爸,怎么办呢?福华说,先把人找回来再说。

拜伦和福华通宵未睡,直到天麻亮时分,他们才在大江边上发现了她。她一个人坐在那里,静静的,一动也不动,如一尊雕像。江水在她面前流淌,她的一只手浴在水中。那水,眼下是朝南方流去的,也许在她心目中,这水是要流到她家乡的地方去。

拜伦看见她,万分兴奋,立刻就要跑上前去。福华拉住了他,说,让她再多坐一会儿,反正天就要亮了。

这事过后,拜伦果然变了许多。他没事时总和她在一道,和她一道赶场,拉她一道去走亲戚,尽量和她多说话。渐渐地,她的话也多了起来,虽然不与外面人多说,在家里说话却主动起来了。

第二年,她生了一个男孩,拜伦取不好名字,便由福华给取了个“思南”。福华对她说,取思念云南之意。她很高兴,说这名字取得太好了。她整天抱着孩子,“思南、思南”地叫个不停。咯咯的笑声从她所在地方传来,感染着拜伦,也感染着福华。

思南越长越可爱,不单是拜伦一家人说他乖,外面的人也都这样说,说是方圆一带还没有长相如此姣好的孩子。福华暗想,这一定是杂交的优势了。他很想写一首诗,虽然他已好多年没有写过诗了。他在心中酝酿着,他要通过诗歌来表达新时期一种天伦之乐。

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思南三周岁时,扬学英忽然患病。患病之初,表现为下身来血凶猛,一天要用二十张草纸。拜伦把她弄到小镇医院去看,诊断为“红崩”症。捡了药回来吃,却不见效果,下身的血仍然来得很凶。突然来时,拜伦在一旁帮着拿纸也搞不赢。福华对拜伦说,不行,必须弄到县城医院去!拜伦立刻叫人来和他一起抬了她,到小镇乘车,直奔县城去。

在去县城的路上,她不仅下身来血,而且鼻孔和牙齿也流血了。到了县医院,先是一位女医生给她诊断,后来那女医生又请来一位男医生帮着检查。在路上时,她的意识有些模糊,现在完全清醒了,睁着一双期盼的、显得有些幼稚的眼睛望着医生。医生见她那样子,安慰她说,没关系的,没关系的。尤其是那女医生,抚着她的头说,很快就会好,很快就会好。拜伦也对她说,到了县医院,就不用担心了。

拜伦如同影子一般,一直紧紧地跟随在医生旁边。医生在病床前,他就在病床前;医生走出去,他也跟出去。后来又去验了血,拜伦拿着化验单,左看右看也看不出个名堂。他把化验单交给医生,急急地问道,到底是什么病呵?好一会儿,医生才把拜伦叫到一旁,叹了一口气说,这是白血病,已经很严重了,终归是治不好的,你回去要尽量弄些她想吃的东西给她吃。拜伦一听,“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一个大男子汉这样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医生还从没遇到过。几个医生忙把他劝到更隐蔽的地方,叫他千万不要这样,说,如果病人知道了,就更加不利于病情。这样一说,拜伦才止住了哭。好一阵,才把眼泪抹干。

扬学英的血是暂时止住了,还拿了些药。从县城回到江村,已是傍晚时分,福华老远就去迎着他们了。福华去到扬学英身边,见她十分清醒,便问她,什么病呵?扬学英亲昵地喊了一声:爸,然后说,拜伦才晓得。她的眼睛仍有些幼稚地大睁着,她相信医生,更加相信丈夫,她相信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病,因为这是拜伦对她说的。她回答福华,说拜伦才知道,是非常信赖和纯善的一句话,如同羊羔发出的一声吁叫———随随便便、洁洁净净的一声吁叫。

晚上,躺在床上,她要看看孩子,福华便牵了思南来到她的床前。自她病了,思南就跟着福华睡,福华给他讲了很多故事,思南越听越想听。思南来到她的床前,喊了一声妈妈,然后伸出一双小手,让她捏着。她仍然十分清醒,对思南说,要听爸爸的话,要听爷爷的话。思南说,妈妈,我要听爸爸的话,要听爷爷的话。

将近半夜时分,她又开始意识模糊起来。拜伦一直大睁着双眼守着她,见她有些不省人事,便急急地呼唤。后来她又完全清醒过来,喝了几口水,之后,就睡着了。

半夜过后,在江村万籁俱寂时分,拜伦似有预兆一般猛然惊醒,用手推她,没一点反应。一摸她的鼻孔,才知她已经落气。拜伦顿时感到天陷地塌一般,整个人都失去了任何控制和支撑,哭声,便如开闸的水一般,哗哗地流淌出来。

住在另一间屋的福华大惊,一翻身坐了起来。思南不知是被哭声惊醒还是被爷爷弄醒,也是一个激灵翻起来站在床上。福华便抱了思南去到拜伦的房里,只见拜伦正伏在扬学英身上号啕大哭,边哭边诉说道,我对不起你呀!我对不起你呀!

福华放下思南去拉拜伦,劝道,她这病本来是治不好的,你只要尽到责任就对了。可他的话尚未落音,思南已经如他爸爸一样爬上床去伏在了他妈妈身上,一个劲地呼喊着“妈妈呀,妈妈呀”。福华便再不好劝了,此刻他也被拜伦父子的情感所融化,眼泪止不住地直往外流。

父子俩———不,还有福华———就这样守着这个来自远方的女子,守着她安详如眠的面孔,那面孔此时已经发白。守着,是一种深深的依恋;哭泣,是一种连心的痛苦和悲哀。

父子二人的恸哭之声一直未曾间断,在静寂的江村传得很远很远。村里好多人家都醒了,人们无不为这凄凉的哭声唏嘘叹息……

天亮了,福华对拜伦说,你一定要给她家里人发一封电报去。于是福华草拟了电文,托邻居上街拍发。直到第二天,才收到回电,说路途遥远,不便前来,嘱代为安葬。

于是赶做了一口棺材。拜伦又将妻子从云南带来的那套嫁衣给她穿上———这是她从未正式穿过的嫁衣呵。虽已脸色发白,穿在身上仍然很美。正要装棺时,福华突发奇想,叫拜伦去有相机的人家借来一部相机,然后托一姑娘用胭脂淡淡地为扬学英化了脸庞,要为她照一张遗照。拜伦说,要照就一起照。大家正不解其意,却见拜伦上前将妻子从床上扶坐起来,自己便坐在她旁边,用一只手从后面搂了她。另一只手把思南从福华面前拉过来,站在他和妻子之间。

和死人一起照相,有老年人悄悄对福华说不妥,福华却并不避讳。正照时,拜伦双泪直流,在场的人都忍禁不住,鼻子一酸,泪水也浸流出来。

拜伦将妻子葬在后面山上,那山坡正向着南方———她家乡的方向。她的父母和弟妹都没有经济能力走到这么远的地方来,他们只有将哀怨的情绪通过空中的风和一种神秘的感应往这里传递。

1999.8.20

同类推荐
  • 兰馨:最美丽的中国式母亲

    兰馨:最美丽的中国式母亲

    世间最伟大的女子,人生最真挚的情怀,感动堪比《戈壁母亲》《漂亮妈妈》,人淡如兰,见证最美丽的,[中国式]母亲,再难的日子,都不要去埋怨,生活就像走路,一只脚迈出去了,另一只脚就要接着往前迈,就这样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到好日子。
  • 车神

    车神

    陈骁潇是一个拥有双重性格的现代女性,白天她是乐观积极的成功职业女性,夜晚则沉溺于怀念去世多年的男友的情怀中无法自拔。赛车手张嘉翔的出现使她不为人知的双面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浪漫的邂逅,张嘉翔的真诚和坚忍,这一切使得陈骁潇冰冷的心渐渐融化。
  • 八十天环游地球

    八十天环游地球

    本书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之一。主人公福特与朋友打赌,要在80天内环游地球一周回到伦敦。他和仆人路路通千方百计克服了路途中的种种困难,但到伦敦时仍迟到了五分钟。
  • 城市表情

    城市表情

    围绕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南州”的建设改造来展开叙述。其中各种各样的困难、矛盾不断出现,因此故事情节也跟着起伏跌宕,震慑人心。书稿整体写出了宦海和商场错综复杂的争夺角逐,同时也塑造出了一个鲜活的工程总指挥形象——秦重天。
  • 那不会是爱吧

    那不会是爱吧

    《预见钟情》是时下最热门的电视相亲,赵茗茗抱着寻找真爱的希冀参加了该节目,并与金灏阳牵手成功。另外,赵茗茗也邂逅了叶靳拓医生,在相处中会怎样呢?
热门推荐
  • 我只倾心于你

    我只倾心于你

    第一次见面,席夜靳就想着把时酥娶回家,实在不行,他入赘也是可以的。一个‘学渣’开始了厚颜无耻的跟班讨好之路,但只会对时酥跟班讨好的人。————“酥酥,你做我女朋友,好不好?我可以保护你,我可以把我最好的一切都给你。”“你觉得我需要吗?”“酥酥,我可以考到年级前十名的,等我考到年级前十名,我们就坐同桌,好不好?”“等你考到了再说吧……”“酥酥,你理一理我,好不好?我保证,我以后再也不会逃课……”“你上一次也是这样说的。”“酥酥,谁欺负你了?你别哭啊!你一哭我的心就乱了……”“阿靳……”“酥酥,你真的答应和我在一起了!真的吗!”“真的……”“酥酥,只要有我在,我是不会让你受一点伤害的,我要把时酥宠成小公举,只属于我席夜靳一个人的小公举!”“我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席夜靳的老婆是我宠在心尖尖上的人。”
  • 千岁奴婢

    千岁奴婢

    她一朝穿越成了将军府二姑娘的奴婢,人家穿越都是凤傲天的命,自己却成了为奴为婢的命。惨遭府中二姑娘陷害险些见阎王,既然天不让我死,我就要搅得你们天翻地覆!府对我不忠,我就灭了这府……国对我不忠,我就颠覆这国……天对我不忠,我就搅了这天……你对我不忠,我就毁了你!你要灭了这府,我助你一臂之力。你要颠覆这国,我就收复这国。你要搅了这天,我就陪你君临天下。我不可能对你不忠,这世不会,生生世世不变。
  • 教廷狂想

    教廷狂想

    “我让要全大陆的人相信,我是行走在世间的真神!”说完,一旁的小女仆急忙端上了今天的萝卜汤,两人在破旧的教堂中吃完了圣餐。改变历史的神棍传奇从此开始了。
  • 摄政王妃:王爷好霸道

    摄政王妃:王爷好霸道

    腹中骨肉被负心汉弄掉?重活一世,穆兰梦怎么能不棒打“鸳鸯”?挡路者,杀!牛鬼蛇神,吊打!杀出一条血路,必要将命运掌握在手里!真龙天子喜相会,求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 声优的电竞之路

    声优的电竞之路

    一个声优打游戏会是怎样的?洛清浅:我一边秀技术一边撩妹子。有一天,一不小心撩到了同是声优的墨寒。墨寒:媳妇你可不能撩完就跑啊~洛清浅:明明是你装妹子??墨寒:你还装小哥哥呢,媳妇~
  • 枫叶之泪

    枫叶之泪

    夜空中那么多闪耀明星,也许你曾是最不起眼的那颗,亦或者你生来就是万众瞩目的那颗。可是,这并不代表你的人生已经被固定,或是说已无法改变。在不久的将来,在你努力以后,说不定你的人生就会变得不一样,你的生活可能平淡,也可能不凡,但不管怎样,你活出了自己的精彩,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微笑。
  • 随园诗话(第九卷)

    随园诗话(第九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 迷雾重重之薄雾四散

    迷雾重重之薄雾四散

    [女扮男装,女主马甲掉不停]世界第一隐世家族帝家家主,八岁时家族被灭,因外出历练躲过一劫,悲痛之下继承家族,以‘陆殷’的身份进入缕诒中学,后因找到失散多年的哥哥梦想成为世界级演员进军娱乐圈,然后马甲不停掉(继上一本书)
  • 综漫里的大反派

    综漫里的大反派

    穿越不是你想穿,想穿就能穿。在正式穿越之后白川终于是领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可是为时已晚,等他明白的时候自己已经是大反派了。既然这样,那么只能和妹纸们嘿嘿嘿来抚慰自己受伤的心了。
  • EXOWeareone

    EXOWeareone

    本文已改!不再会有女主,而是写着以往他们的点点滴滴!等着吴亦凡,鹿晗回归或者重振。。。。。。你们若东山再起,我们便永远陪你们笑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