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81100000025

第25章 一些疑问,一些随想(9)

社会分层理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渐嚣张起来以至于渐成显学的。在我们时代,它被认为是一种十分管用的学问。但令我们的灵魂至为悲哀的是,这门学问首先建立在人的单子化早已是既成事实的基础上,却对解除人的单子化无能为力。我们注定了要在孤独中生活一世,根本无法指望人文社会学科能给我们指明任何有效的通途。这就是现代人文学术的通病:在科学主义的感召下,迎合着分类学的强烈要求,各门学科都能十分精确地描述令我们备感神伤的现实,却无法从体制上和方法论上给出一套有效的解救之道。我们当然可以大而化之地将这种境况理解为人文学术的谦逊,但是很明显,这种谦逊要么是没用的,要么就是出于人文社会学科的自卑、无能因而是无可奈何的。可以设想,如果一位病人面对的那位医生只知把脉和报告病情,却谦虚地说我开不出处方,这位焦心的病人会有什么反应。或许正是在这一点上,人文社会学科又一次心悦诚服地接受了科学主义冲动之潜意识的领导;它兴高采烈地认可了人的单子化与知识的单子化。一大帮书斋学者就这样操持着人文学术研究,换取了大量耀眼的头衔、金钱、奖杯、与国家领导人的合影。

无路可逃的想象力

实证是科学主义的法宝,归纳法则是实证的屠龙刀、太子剑。实证的本义是强调事实,要求将事实和价值绝对分开;归纳法的本义是对事实进行重新安排,同样要将价值驱逐出事实之外。因此,实证和归纳法一道,都是排斥想象力的;所谓科学中的直觉,不过是科学自我解嘲的比喻。无数的科学史家在提到牛顿和苹果的传奇关系时,炮制了太多的胡说八道,以致将某些意志不坚的科学主义崇奉者引上了邪路。现代人文学术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实证最内在的口吻是:永远不要想象事情应该怎样,而是必须承认它就是这样、只能这样。因此,实证更隐蔽的前提是:首先承认这个世界在事实的层面上终归是合理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对事实的非价值性描述。否则,实证根本不可能仰仗归纳法展开自己的工作。尽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强烈的“应是”冲动,但现代人文学术出于对科学主义的效忠和投诚,从一开始就只承认“所是”的合法性。我们被告知,无论是归纳法还是实证,都没有能力从现实中找到任何关于“应是”能够存在的依据。站在我们这些早已单子化了的普通人的立场,我们尽可以抱怨:这种性质的人文学术顶多表征一种深刻的悲观主义、一种黑色幽默过于浓烈的犬儒主义。

伊格尔顿说,想象力是一种意识形态,想象力显示了我们对当下生活的不满。我不知道伊格尔顿愿不愿意承认,作为一种无往而不胜的意识形态的实证,早已在人文社会学科各个可以想见的角落,彻底打败了作为另一种意识形态的想象力。现代人文学术倾向于相信,它们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连一向瞧它们不起的各国政府也不得不对它们刮目相看,完全是因为它们逐渐学会了抛弃言不及义、花里胡哨、修辞成分过于浓厚的想象力。很显然,这种性质的人文学术研究始终在提倡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生活,反抗是从不存在的事情。这种悲观主义、犬儒主义的研究方式如今大行其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路凯歌高奏,最终汇聚到了浩若烟海的学术著作中,却刚好和迎面而来的“再生资源”回收车撞了个满怀。

奄奄一息的形而上学

与此同时,古老的形而上学也被人文学术全方位地排斥掉了。在实证和归纳法眼中,形而上学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言不及义的,被认为没有能力把握现实,并由此给了形而上学太多的嘲笑。在今天,即使是最具善意的学者也不大敢轻易同情形而上学。有意思的是,嘲笑形而上学的举证者经常拖出黑格尔当靶子。我同意将此人打入冷宫,因为他假借形而上学之名做了太多无聊的事情。但我想或许在另一个角度上我们很可能真的错了:黑格尔确实想将形而上学发扬光大,却在急火攻心之间最终搞笑般地要了形而上学的老命。但是,事情的另一面很可能是:作为一种最古老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或许并不会因为黑格尔对它的胡乱运用而在后人的敌视中注定灭绝。

今天,在人文社会学科中取代形而上学的,是所谓的历史主义。今天,人人都能毫不犹豫地说出如下套话:必须将问题历史化或将历史问题化。我们被告知:只有将一切事实置放在历史之流中,才能看出问题的实质之所在,才能具体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处理问题。历史主义强调无物常驻,古希腊一句“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早已吓破了历史主义的小胆囊。近世以来,几乎所有的人文学术研究都暗中遵循这一规律,愿意将一切都置放在变动不居的历史链条上,却对可能存在着的某种不变的东西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人的灵魂、欲望也被认为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塑造出来的,因此只能历史地对待,却对我们的灵魂中是否存在不变的东西不屑一顾。由此,实证和历史主义一道,在骨子里都赞同“存在即合理”这一黑格尔式的信条;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我们的人文学术秉承着科学主义冲动和分类学的命令,收获了那么多冷血的“科研成果”,产生了那么多只有人的排泄物却没有人本身的凛然呈价值中立状的“学术产品”。

形而上学确实已经被打得鼻青脸肿甚或奄奄一息了。但本着灵魂的整体性的要求,我们似乎有必要提倡这个世界确实存在着某种亘古不变的东西,而且这种东西无法被实证和历史主义所消化、所克服;否则,历史主义必定会假他人之手搞出许多惨绝人寰的事情,诸如南京大屠杀、人的单子化、耗费了过多民脂民膏而来的冷血的研究成果等等,就是至为合理的事情;尽管它们中的许多成员,确实是在历史主义原则指导下生产出的最耀眼的产品。

自恋的学术研究

尽管几乎所有的人文学者都不时哀叹,在科学与技术十分嚣张的日子里,越来越势利的有关部门越来越不重视人文学科了,但我们仍然能够发现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所有的人文学者和他们从现代分类学那里讨来的研究范围一道,始终在自哀、自怜和自恋。当集体的人被搞成绝对单个的人以后,人文学术研究据说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大任务:它是文人的生存方式。这当然是一个吓人的命题。不过,正是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学术的自恋和自恋的学术。这一状况的根源仍然在于分类学,因为分类学不仅为学术划定了不能彼此穿帮串行的疆界,而且还将每一个领域的极端重要性赋予了一个个领域,致使彼此根本无法相互取代,致使每一个领域和每一个领域的领取者一道,都认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在所有申请各级学术基金的报表上,除了看到该项目需要“××万元”外,还能看到所有的申报人都把自己和自己的领域吹得天花乱坠、口吐白沫,仿佛每一个学科眨眼之间都具有了拯救世界的能力,你除了把国库中的所有钱财散给他之外,别无他法。这搞得各国政府和各级政府都深感惭愧。很可能就是在这个地方,灵魂似乎又得到了有限度的承认:它存在、它需要帮助、它需要被认识,最后,它或许也是重要的。但在此我有一个疑问,很愿意就地免费贡献出来:不知道各级基金会是否清楚,它们投出的钱财除了满足自恋的学术的自恋癖好、满足分类学与科学主义冲动的权威外,得到的回报是否是一些冷血的产品、没有人存在的产品,甚至干脆就是垃圾?它们是否和灵魂有一星半点的关系?即便如此,有一点还是很清楚的:各级基金会差不多都明白,它们投入的钱财,最起码收获了许多能够有效管理灵魂的格式化模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自恋的学术和自恋的基金会获得了它们念想中的双赢。

人文学术的目的

尽管科学主义是一切现代人文社会学科的领袖和效仿对象,但我还是愿意给自恋的学术兜头一瓢凉水,以便让它们清醒清醒:一切人文社会学科都不是科学,都不可能成为科学。其实,根本用不着我在这里多管闲事,因为多年前以赛亚·伯林就给那伙浑身滚烫的自恋分子淬过火了。伯林论证道,一切崇拜科学,试图以简化的方式对待灵魂、对待生活、对待欲望的行径都是徒劳的。人文社会学科的根本出发点应该是:人的灵魂、欲望从来都不是物理世界;事实上,它是物理世界之外的另一种世界。那些可以应用于物理世界的简化方式、科学主义方式、实证方式根本就不能见用和见容于生活世界;谁愿意将那些方式用于人的世界,谁就是知识学上的法西斯分子。干脆让我们说得更狠一点:谁愿意将它们用于生活世界,谁就是知识学上的超级受虐狂。

我们的基本常识是:自然科学面对物理世界,试图寻找物理世界的规律,每一个被找到的规律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物理世界的模式;人文学术面对生活世界,它的目的是探索人的灵魂,它要为我们认识灵魂提供出无数种而不是单独一种模式。整体的而不是三分之一的灵魂的状况、深度、疆域以及灵魂的全部可能性,才是人文学术的合法性的唯一来源,至于使用何种有效的手段来完成认识灵魂的任务,可不可以借鉴被科学主义认可的方法,都是后置性的问题,都在可以谈判和商量之列。

有趣的是,以反形而上学自命的自然科学通过实证的方式,得出了掩盖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之下而又支配各种事物的永恒不变的规律,反对形而上学的历史主义则通过实证的方式妄图寻找到支配人的灵魂的公式。它们在骨子里其实都是形而上学的。我的意思当然不是形而上学有什么不对或有多么伟大,而是说,作为一种最古老的认知方式,形而上学自有它无法被根除的惯性。这仅仅是因为形而上学离我们的灵魂最近。但自然科学与人文学术寻找到的不变的公式依然有着决然不同的性质:前者揭示自然的本质,后者强调人之为人的尊严;前者反映了人在万物面前的尊严,后者则旨在保护人的尊严。人文学术如果不能通过对灵魂持续不断的探索来保证人的尊严,来维护灵魂的整体性,只将自身降解为一种政治行为,这样的学术研究顶多是一种智力体操,一种向科学主义和分类学献媚取好的软体运动。但对这样的人文学术研究以及它们取得的伟大成果,我们早已习以为常了。

同类推荐
  • 诗话人间

    诗话人间

    该书由诗人趣闻、美丽乡村、大江南北、海外留痕、四时览胜、历史回眸、茶余品醇、往诗烟尘、诗余散存、花月当春共10个篇章组成,收入600余首诗计22万多字。该书是一部蕴含着厚重历史感与强烈现实性的诗集,内容包罗万象,笔触清新隽永又不失睿智,典雅大气又个性鲜明,充满对世界、历史以及人生的多方面思考。诗人以中国古典诗词生生不已的韵律和美感,畅游古今,写意生活。可谓是作者亲历生活、感悟人生的点滴真情实意汇聚。该书的主基调豁达、浪漫、严谨、深邃。
  • 利比亚战地日记

    利比亚战地日记

    本书讲述的是记者闾丘露薇在当地每一天的所见所闻,用日记的方式呈现,每一天遇到不同的人,事态也在不断的发展,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每一天也在不断的变化。《利比亚战地日记》透过这些记叙,作者希望向读者呈现,在纷繁的国际事务中,不同的国家,特别是西方,如何在利比亚以及中东的变革中,来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也希望让读者看到,稳定的社会,对于个人来说,是如何的重要,战乱,冲突,人民总是最大的受害者。
  • 真爱,37℃

    真爱,37℃

    他们都是《读者》签约作家,他们的名字频频出现在《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启迪》等畅销期刊上,他们在中学生中有亿万“粉丝”……他们的作品频频被选用为全国高考、各省市高考中考试卷的阅读材料和作文背景材料,他们的美文最适合作为高考、中考试卷的阅读材料和作文背景材料。中学生知道这个秘密,四处搜寻他们的美文;家长也知道这个秘密,纷纷购买有他们作品的报刊;语文老师更知道这个秘密,想方设法收集他们的文章,供学生考前阅读……他们就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读者签约美文作家丛书》的作者。《真爱37℃》为丛书的其中一册。《真爱37℃》收录了《读者》签约作家李丹崖的经典作品。
  • 南海九章

    南海九章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刘汉俊关于丝绸之路的散文精选。出生于湖北赤壁的刘汉俊,却以海南主题文章闻名。刘汉俊的文字,时而如精灵一般,透过弥散的阳光、平静的大海、流彩的云朵,饱览自然之瑰丽;时而如沧桑老者,透过浩瀚的典籍、尘封的传奇、锥心的往事,挖掘历史之智慧。他的文章,察时观世,说古道今,它们站在未来,提前为被审判的时间作出判决。
  • 岁月的坚果

    岁月的坚果

    “端上一盘岁月的坚果/轻轻敲开一颗,蓦然发现/青翠翠的色彩和记忆/亮晶晶的幽默和基因。”像我们这个年龄段写诗的人,一颗心已经被岁月的风霜磨砺成为一颗坚果,外表是坚硬的,内在仍然是柔软的,甚至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也是如此。
热门推荐
  • 替嫁王妃:萌宝的腹黑娘亲

    替嫁王妃:萌宝的腹黑娘亲

    原以为替嫁之后已经够惨了,没想到怀着身孕还被追杀,多年隐忍,她终于忍无可忍。五年过去,为治巫蛊之毒,她带着萌宝重回乱世。“娘亲,有坏叔叔。”“胡说,给银子的都是好人。”“娘亲,这个叔叔好像喜欢你。”“喜欢娘亲的多了去了,你慢慢挑。”再次相见,某男一改冷漠本色,委屈巴巴地求饶。“娘子,为夫知道错了。”“我可没生气,是儿子不认你。”某萌宝不合时宜地出现,眨巴眨巴大眼睛。“爹地,娘亲怎么了?”【Ps:虐文!甜文!宠文!萌宝出世:娘亲快跑,爹地又来查岗了!】
  • 绝世倾城,至尊霸主的妖娆妻

    绝世倾城,至尊霸主的妖娆妻

    她,本是冷血的杀手,却不料,男友的背叛,穿越成了一朝傻女,父母的嫌弃,兄弟姐妹的欺负,人们的冷眼相待,但,她不相信,不相信自己的一生如此平凡。她浴火重生,最后与某妖孽站在山顶俯视人生,某妖孽的手还在乱摸,只剩下沐琉璃在风中凌乱……
  • 仙魔榜之戏耍天下

    仙魔榜之戏耍天下

    一个信奉神明、习武修仙的遥远时代。佛道魔,三分天下。九天之威,九幽之怒,逆天仙法,绝世修为,尔虞我诈共铸那段没有文字记载的岁月。只是,他却与这样默认的俗世格格不入。他,一介孤儿,竟还没来得及传宗接代便被拉进全是老光棍的佛门,唉,可哀!他,机智聪明,却又因修为实在太低常只能无奈被算计,唉,可叹!他,油嘴滑舌,撩妹高手却又只能将到手的美女饥渴望着却不敢吃掉,唉,可悲!他,意气风发,欲畅游天下山河与繁华却因俗世羁绊而只能全靠做梦,唉,可笑!.......呵,好一个“可哀可叹、可悲可笑”的叶莫逍!且看他在这乱世争霸中,吟诗风流,撩妹撩到腿软;笑看他在这凶险暗流中,机智油滑,戏耍三方天下!
  • 猛虎连

    猛虎连

    猛虎连,英雄辈出的集体,参加过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一帮原本无忧无虑的小青年又会在这里度过怎样的日子?每一次对自我极限的挑战,都会对猛虎连“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有新的感触,抛弃一切幻想,时刻准备打仗,这是九零后士兵对于当前国家所面对的复杂形式,在军旗下做出的庄严承诺!‘一寸山河一滴血,十万青年十万兵!’它详细讲述了我和我的兄弟们一起经历过的风风风雨雨,真实的回忆了我自己的军旅生涯,当然我不会忘记自己许下的诺言: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不教日寇踏我河山!永远的69216部队33分队!
  • 大侠上位

    大侠上位

    何为佛?何为魔?一念为善即为佛,一念为恶即是魔。林沐鱼得系统加持,智慧升级,内力升级,武力升级,主宰佛魔系统,开启最强主角人生。
  • 一橘的牢骚语录

    一橘的牢骚语录

    内容一部分或许有些压抑,不适合天真活泼开朗的小天使阅读,三观没有想象中的正,所以杠杠们也不适合阅读。本书是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另类解读,也是作者阿姨对生平遇迹的牢骚,切近生活,加上作者阿姨的迷之脑洞添加,所以趣味百分之一百零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那年悠悠青青思

    那年悠悠青青思

    【百分百甜文+正文】第一次相遇:牢房(她因双目失明没有看见他,却记住了他的歌声,他深深地记住她面无血色的脸蛋儿)第二次相遇:咖啡馆(他救了她,她赖上了他,他也喜欢她赖上他)“少爷,小姐要买房”“买什么买,把我名下的最好的房子挑几套,低价给她”“少爷,小姐要去当明星”“去给她寻找最好的资源”“少爷,小姐演的角色有吻戏”“改了”“不能改啊”“换男主”“少爷请问一下,换谁啊?”“换我,不然你想换谁?”保镖莫名觉得被少爷恨了,额布满冷汗(心想:少爷你会演戏么?)她:蒋悠悠他:北希青(所以称为:清幽cp/悠熙cp)绝对宠,绝对甜,支持正文。
  • 天命必逆

    天命必逆

    当黎明的黑夜得以笼罩凡尘,已再无可留恋之处,时光得以扭转,乾坤波荡,少年生而可悲,去而平凡,再归来,愿平生,当为帝,踏九歌行,逆天轮回!记住,如果天命如此,那我必定,逆!!!
  • 柚花渐欲迷他眼

    柚花渐欲迷他眼

    不是所有的爱情都开始于“我心悦你”,或许青春的爱情更像一出自导自演的闹剧,最后连自己也沦陷其中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