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83800000035

第35章 哲宗朝的政治(1)

哲宗一朝十五年,其政治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为元佑年间(1086-1093),高太后掌权,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控制了朝政,他们废除了极大部分新法,并对变法派进行了排斥和打击。但“更化”不久,保守派内部立即发生分裂,形成蜀党、洛党和朔党,互相展开激烈的争权夺利的斗争。

后期自绍圣元年(1094)起,哲宗亲政,新党重新控制了朝政,他们在“绍述”的旗号下,从形式上恢复了以前实行过的所有新法,并对旧党分子进行残酷的打击和迫害。哲宗去世前后,环绕追查所谓废立阴谋和皇位继承问题,统治集团内部又开始了新的更加尖锐而复杂的斗争。在这样的政治形势下,无论哪一派都没有关注改善国计民生,维持安定局面,以挽救社会危机,使得北宋进一步衰落。

第一节 高太后摄政时期的政治

一、“元佑更化”

元丰八年(1085)三月,宋神宗去世,在左相王珪和右相蔡确的拥戴下,皇太子赵煦(1077-1100)继位,是为哲宗。是年哲宗只有九岁,遗诏由英宗皇后、神宗生母、宣仁圣烈皇太后高氏权同处分军国事。哲宗立,尊宣仁为太皇太后,从而开始了高太后掌权的时代。神宗皇后向氏无子,哲宗母朱氏,生帝时为婕妤。哲宗立,向氏、朱氏分别被尊为皇太后和皇太妃。十月,葬神宗于巩县皇陵,陵名永裕陵。

高太后摄政后,首先大封自己和向后两家曾祖以下亲,并绕过变法派宰相王珪和蔡确,频频向外发号施令,透露出废除新法之意。五月,王珪病卒,以蔡确为左相,韩缜为右相,章惇为知枢密院事。时新除知陈州司马光至京师,高太后立即将他留任为门下侍郎。此时的司马光虽然已经患病,但对废除新法仍不遗余力,他一面借口广开言路,奏请下诏“百官言朝政阙失”,以制造废除新法的舆论,一面奏请高太后,首先废除了免行、保甲、方田均税等新法。

次年,改元元佑(1086-1093),寓太皇太后保佑之意。为了剪除变法派在朝廷中的势力,当年闰二月,蔡确罢相知陈州,另一变法派首领、知枢密院事章惇被罢知汝州,同时除司马光为左相,以另一保守派首领吕公着为右相,以李清臣为尚书左丞、吕大防为尚书右丞。李清臣因反对废除新法,不久即被罢知河阳。四月,韩缜罢相知颍州。五月,吕公着进位右相,同时特授既老又病的文彦博为太师、平章军国重事。为了壮大保守派的势力,司马光陆续召回被变法派排斥在外的刘挚、苏辙、范纯仁、王岩叟、吕陶、陈次升等官员,“并居言路”。至此,保守派开始控制朝政。这时,司马光的病情更加严重,他叹道:“四患(指青苗、免役、将兵三法和元丰年间对西夏战争所造成的后果)未除,吾死不瞑目矣。”因而不顾朝廷中尚存在着不同意见,又废除青苗、免役、将兵等法,恢复了科举中的诗赋考试。惟农田水利法、太学三舍法未罢,但也徒具虚名而已。新法虽然多被罢去,但许多官员尚心存疑惧,正如殿中侍御史吕陶所说:“推原其情,盖有三说:一曰先帝之法岂可遽改,他日嗣皇亲决万机,则吾属皆有罪;二曰国家用度至广,非取于民何以足,今一切蠲放余利,则遂见阙乏;三曰司马光老且疾,将不能终其事。萌此心者,蔡确、韩缜、章惇、张璪是也。安焘、李清臣则依阿其间,俯仰徘徊以伺势之所在而归之尔。”三者中最要害的问题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一说。

司马光对此辩解道:“先帝之法,其善者虽百世不可变也。若安石、惠卿所建,为天下害者,改之当如救焚拯溺。况太皇太后以母改子,非子改父。”在这里,司马光为废除新法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至此,“众议甫定”。以蔡卞之兄蔡京为首的一些变法派中的投机分子,也纷纷倒向保守派,如司马光要求各地在五天内废除免役法,恢复差役法,官员们以时间太仓促感到为难,惟有知开封府蔡京如期完成,司马光赞扬他说:“使人人奉法如君,何不可行。”后来,人们将元佑年间废除新法,起用保守派,罢黜变法派的一切举措,统称之谓“元佑更化”。

九月,司马光去世,史言他“为政逾年而病居其半,每欲以身徇社稷,躬亲庶务,不舍昼夜。宾客见其体羸,曰:‘诸葛孔明二十罚以上皆亲之,以此致疾,公不可以不戒。’光曰:‘死生,命也。’为之益力。病革,谆谆不复自觉,如梦中语,然皆朝廷天下事也。既没,其家得遗奏八纸上之,皆手札论当世要务。”从这里人们可以看到,不管司马光对新法的认识是否正确,但他那凛然无私的杰出政治家风范,为国家鞠躬尽瘁的牺牲精神,值得后人敬仰。

在“元佑更化”中,司马光所反对的不仅是新法,也反对神宗对西夏的政策。元佑元年二月,他一反宋廷长期以来对西夏的敌视态度,上疏提出改善与西夏的关系,“返其侵疆”,也就是放弃在煕宁、元丰年间从西夏手中夺取的米脂、义合、浮图、葭芦、吴堡、安疆等寨。其理由有二:一是这些土地“皆孤僻单外,难于应援,田非肥良,不可以耕垦;地非险要,不足以守御”,反而使宋朝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二是西夏失去这些土地后,必然心有不甘,万一“积怨愤之气,逞凶悖之心”,“长驱深入,覆军杀将,兵连祸结”,后果就很难设想。同时,司马光又提出“禁其私市”,“且给岁币”的建议,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削弱西夏的社会经济力量,迫使它主动改善与北宋关系,最后实现“华夷两安”。

但是,司马光在世时宋廷只同意“禁其私市”的建议,归还“侵地”则未被采纳。此后,经过环庆路经略使范纯粹、左司谏王岩叟等官员的一再奏请,元佑五年(1090)二月,在西夏归还永乐城陷落时所俘北宋吏卒一百四十九人以后,高太后才下诏将米脂、葭芦、浮屠、安疆四寨归还给了西夏。归还四寨当是“元佑更化”中一件有意义的事,无论在政治上或军事上都使北宋取得了主动。此后,西夏虽然没有停止对北宋边境的侵扰,由于北宋已无“深在贼疆,于汉界地利形势略无所利”之地,才有效地粉碎了夏军的进攻,保持了西边的安宁。

二、元佑党争

元佑年间,因司马光、吕公着荐,高太后大批召回曾经被变法派排斥在外的官员至京师,除了上面提到的刘挚等人以外,还有范镇、韩维、吕大防、苏轼、程颢、朱光庭、范纯粹、梁焘、范祖禹、傅尧俞、刘安世等多人。这些人由于出身地域、交友、亲情、政治主张和政治利益不同,结成了不同的派别。

尤其在司马光和吕公着相继病故以后,他们在继续共同打击变法派的同时,相互间展开了一场没有是非,只有个人恩怨和私利的斗争,史称“元佑党争”。

司马光在世时,保守派官员虽然支持废除新法,但在程度上和具体做法上却有所不同,如已除为中书舍人的苏轼告诉司马光:“差役法弊当改,但不当于雇役实费之外,多取民钱。若量出为入,无多取民钱,则亦足以利民。”

司马光听后大不悦,台谏官立即弹劾苏轼的主张是“愚暗无状”。同知枢密院事范纯仁也以为差役一事,“当熟讲而缓行,不然,滋为民病”。在废除青苗法后,他又因“国用不足”,“建请复散青苖钱”,此举更加激怒了司马光,他在高太后面前指斥范纯仁是“奸邪”之人,吓得“纯仁失色,却立不敢言”。

负责详定役法的韩维提醒司马光,许多赞成差役法之人是“希意迎合,不可不察”,并针对宰执中有人全盘否定王安石《三经新义》的论调,提议“当与先儒之说并行论”。但是,这些意见都不为司马光所接受。

在如何处置变法派官员的问题上,保守派中也有不同意见。章惇、吕惠卿、吕嘉问、邓绾、李定等人虽然已经被贬黜在外,刘挚、苏辙、上官均、王觌等官员仍然不依不饶,多次上疏要求对他们作进一步惩处。范纯仁以为,“录人之过太深,有亏德政”,反对这样做。高太后接受范纯仁建议,特下诏对以前拥护变法之人,“一切示以宽恩,更不行遣,当各安职业,改过自新”。

此诏一下,范纯仁立即成了其他保守派官员的攻击目标。由于文彦博和吕公着既老且病,已无力处理政事,元佑三年四月,高太后除吕大防为左相,范纯仁为右相。次年四月,知汉阳军吴处厚告蔡确游安州(湖北安陆)车盖亭时,所作十首诗中有五首“公肆讥谤,形于篇什”,指其用唐上元年间(674-675)郝处俊谏高宗传位于武后事影射高太后。对于这种莫须有的罪名,左谏议大夫梁焘、右正言刘安世积极赞成此说,屡次上表弹劾,必欲置蔡确于死地,中书舍人彭汝砺却以为这是“揣度”之言,不可相信。其他官员一时没有表态。高太后对众多官员不置可否的态度大为不满,她对执政说:“确党多在朝。”范纯仁回答道:“确无党。”吕大防则言:“确诚有党在朝,纯仁所言非是。”刘挚亦助吕大防,说:“确诚有党在朝。”于是观望之臣纷纷上疏要求严惩蔡确,以表明自己非蔡确之党,范纯仁更是成了反对者的众矢之的。于是,蔡确被流放岭南新州(广东新兴)安置,凡是以前与他关系比较密切或在“车盖亭诗案”中没有表态的官员,皆遭到贬黜。当年六月,范纯仁也以“党确”罪被罢去相位,出知颍昌府。

早在元佑元年春天,程颐因司马光、吕公着荐,以处士之身,擢为崇政殿说书,他在给哲宗讲课时多用古礼,翰林学士兼侍读苏轼同在经筵,认为这是不近人情,两人始有隙。当年十月,群臣在贺明堂赦后,要去祭奠司马光,程颐以孔子说过“哭则不歌”,反对在这天前往吊丧。在场有官员以为孔子只说“哭则不歌”,没有说“歌则不哭”,今已贺赦完毕,前往吊丧,于礼无害。

苏轼在旁遂讥笑程颐道:“此乃枉死市,叔孙通所制礼也。”众人皆大笑,程颐不堪,两人“结怨之端,盖自此始”。

此时的保守派已经分裂成三派,即蜀党、洛党和朔党。蜀党以苏轼、苏辙为首,吕陶为辅;洛党以程颐为首,赵君锡、朱光庭、贾易为辅;朔党以刘挚、梁焘、王岩叟、王觌、刘安世为首,其下党羽更多。三党互相攻讦,展开了一系列争权夺利的斗争。

元佑二年,程颐门人右司谏贾易、左正言朱光庭弹劾苏轼在试馆职人策问中有“谤讪”之语。王岩叟也上奏,要求“正轼罪,以解中外之惑”。殿中侍御史吕陶上疏替苏轼辩解,他说:“今士大夫皆曰程颐与朱光庭有亲,而苏轼尝戏薄程颐,所以光庭为程颐报怨而屡攻苏轼。”事遂置而不问。但是贾易心有不甘,他指责吕陶党苏轼兄弟,背后还有文彦博、范纯仁为之撑腰,高太后替苏轼辩解,并将贾易出知怀州,程颐也被罢去崇政殿说书,出任权同管勾西京国子监。此后,洛党对苏轼仍动辄弹奏,高太后一时难加庇护,于元佑四年三月将他出知杭州。元佑六年春,苏辙出任尚书右丞,苏轼也被召至京城,任吏部尚书,进而除为翰林学士承旨。这时贾易已重新出任殿中侍御史之职,他与御史中丞赵君锡联手,相继上疏弹劾苏轼兄弟在神宗死时作诗,“相与诽怨,无人臣礼”。高太后大怒,以为这是贾、赵在意气用事,罢贾易知宣州、赵君锡知郑州,吕大防、刘挚趁机提出“两罢”的建议,于是苏轼也被出知扬州。元佑七年(1092)三月,三省拟除程颐馆职,因苏辙的反对而没有成功,改为管勾崇福宫。当年九月,苏轼再次自扬州召回,出任兵部尚书兼侍读,进而除吏部尚书兼侍读。监察御史董敦逸、殿中侍御史黄庆基同奏道:“苏轼昔为中书舍人,制诰中指斥先帝事,其弟辙相为表里,以紊朝政。”

宰相吕大防知道高太后一定会庇护两苏,上奏道:后朝纠正前朝政事缺失,“盖事理当然尔”,“言事官用此以中伤士人,兼欲动摇朝廷,意极不善”。苏辙也上疏为自己辩解。于是董敦逸、黄庆基分别被罢为湖北、福建路转运判官。

洛党利用司马光的影响,总想将蜀党势力驱逐出朝廷;蜀党人数虽然不多,却因有高太后的支持,始终没有被攻倒;朔党人多势广,他们一面攻击范纯仁,一面在洛、蜀两党相攻中趁机左掠右取,扩大势力,其首领刘挚于元佑六年(1091)二月除为右相,王岩叟除为签书枢密院事,赵君锡也恢复了御史中丞之职,梁焘则早已升任为翰林学士。朔党在朝廷里势力的膨胀,引起左相吕大防的不安,也为其他各党所侧目。

高太后对蔡确一直怀恨在心,必欲置他于死地而后快。一次,她明确告诉近臣:“蔡确不为渠吟诗谤讟,只为此人于社稷不利。若社稷之福,确当便死,此事公辈亦须与留意。”元佑六年八月,蔡确母明氏根据“元佑四年明堂赦文,及吕惠卿移宣州安置二年,例与量移”的前例,请求高太后将蔡确量移近地安置,高太后不但加以拒绝,还命开封府将蔡确一家人“发遣”到外地居住。刘挚认为这样做有点过分,吕大防抓住机会,立即将此话奏上。善于察言观色的台谏官,连上十八章弹劾刘挚,言其“徇私坏法,收恩立党”,还揭发他“尝馆章惇之子于府第”。在洛、蜀两党的合攻下,刘挚以“交通匪人,为后日地”的罪名,于当年十一月被罢去相位,出知郓州,其党王岩叟、刘安世等人也相继被赶出朝廷,朔党受此打击,元气大伤。

同类推荐
  • 大宋传奇之帝国

    大宋传奇之帝国

    小镇著名兽医王陆穿越到了大宋真宗年间,身影单薄的婢女,身背这父母的不共戴天之仇,族人和朋友都背负着这个时代的伤痛,我们一起看王陆在这个历史转折点去为我大宋来书写出怎样的帝国事业!!!!!
  • 三国之权倾亚非欧

    三国之权倾亚非欧

    他姓孙名权,本该是东吴最有权势的第一人,但就因为哥哥临终前的那句‘汝年幼,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当问公瑾’,让他的权力陷入空前的架空,周瑜把持三军,张昭手握财政,江东子弟只知文有张子布,武有周公瑾,何曾听说江东是孙氏的天下?公元200年,对于西方的罗马帝国和东方的大汉帝国来说都进入到生死存亡的危机当中,一个来自21世纪的灵魂附着在刚刚接手江东的孙权身上,一声惊天怒吼从建邺城发出,“我姓孙名权,自当权倾天下,权倾亚非欧,权倾整个世界!”
  • 明未混子

    明未混子

    “吱”木板门打开了,一个三十来岁的妇女,穿着不知什么年代的旧衣服,头上打了发髻插着木杈,一手拿着扫把,柔柔弱弱一副胆小怕事的样子。“何事?”大婶你好,我叫黎浩,请问这里是那里,到Z市有多远?”“猪市?不知”
  • 堂堂唐路

    堂堂唐路

    三十而立的现代屌丝男士陈诩穿越到大唐武德九年五月,且看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现代屌丝男如何书写属于他得篇章!(小妖作者是萌新,不喜可以喷,可以...各种,但是不许给小妖寄刀片什么的哈!嘿嘿????)
  • 死不掉的永乐年

    死不掉的永乐年

    人生得意须尽欢,然后死在第二天,恍然惊醒到大明,夜半再次被捅穿。然而……我又活了!
热门推荐
  • 漫威之我有闪闪果实

    漫威之我有闪闪果实

    那天纽约天空有个洞,那年有一个外星军队整装待发,然而......一声“八尺琼勾玉......”。齐塔瑞首领:我TM到底经历了什么......灭霸你被光踢过吗?二哈的QQ群:1046704633欢迎大家来玩啊!
  • 勿忘吾声

    勿忘吾声

    我只记得,以前很少说话,他们认为我很孤僻,也很奇怪,仿佛只是待在自己的小房子里面,不再离开,的确,是这样的。我的母亲,养母,还有舒雅她们曾是我内心深处最最重要的三个人却......
  • 无限逗比

    无限逗比

    “这次来的新人素质都很不错呢,那么……大家自我介绍一下吧。”黑发青年道。“很高兴见到大家,我是祝觉”一身白大褂,貌似是精神病的男人高兴的说道。“各位好,我是封不觉”一个穿着紫色西装,以开玩笑的口吻说道。“……楚轩,如果不介意的话,能够顺便告诉我这里是什么地方吗?”一个戴着眼睛的斯文男子迟疑了一会儿说道。“楚浩”一个戴着眼镜,面无表情的人说道。…………萧炎目瞪口呆PS:这只是一群小说主角被主神扔到无限世界,开始了丧心病狂的虐菜刷分的故事。
  • 国民男神之大佬风范

    国民男神之大佬风范

    新书推荐《顾少她又邪又飒》本文【前期现言(前十万字)+中期全息+后期星际】【邪魅自恋女扮男装女主*外表清冷高傲,实则可盐可甜,居家必备!】游戏:甲:“听说没,榜一一直有人占着不放,导致榜一一直都没变!”乙:“咦!你说错了,听说榜一有外挂,所以才在榜首一直占着首位!”丙:“你们,不知道吧!悬赏榜上一半都是悬赏榜一,酒爷,的名字?”甲:“听你这么说,还真是,着悬赏榜上全是悬赏酒爷的榜令!”丙:“你们不知道的还有很多,这悬赏了这么久,可是却从未有一人成功。”情感小趣场:亿君:“难道你不知道,咱们第一次见面时,你掀了我的盖头,这就注定了现在的我们!”执酒:“当时不懂事,要不,我现在在给您盖回去~!”亿君:“噢!执酒王上,可是嫌弃看腻了人家吗?”执酒:“怎么可能,我的军师大人?”以上摘取文中部分对话,具体看文,嘻嘻!
  • 重生之傻女成妃

    重生之傻女成妃

    张锦瑟有个身为储君的丈夫。为达目的,将她推到死路。重生后,她变成相府痴傻嫡女萧瑟瑟,小心的走,装傻的斗。玉忘言说:“娶了你,自会给你一切,除了爱。因为本王爱的那个人,已经死了。”这一次,她选择了玉忘言,与他一起,有仇报仇。直到有一天,他将她抵在墙角问:“瑟瑟,你到底是谁?”
  • 万物生长

    万物生长

    罗伟章,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特工女子第一不难

    特工女子第一不难

    一场祖辈之间的战争,牵连他们命运的纠绊,你好!我是特工zm,你高攀不起的局……
  • 霸气冲天系列8

    霸气冲天系列8

    杀人有罪吗?当你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时候,当你带着不凡的使命去杀人的时候,当你不杀人便被别人杀的时候--你不杀人,便即意味着死亡,意味着有罪……
  • 天下夫君一般黑

    天下夫君一般黑

    天机门第一神偷沐轻楚穿越时空沦为乱世小强盗。一次劫商船失利,她被腹黑男当作债款送给楚云山,嫁为十九小妾,结果她以黑吃黑,劈晕楚云山刮走钱财逃之夭夭,从此敲诈勒索、横行古代,惹尽一身桃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