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736400000005

第5章 “帐篷”

火红的格桑花撒满了茫茫的大草滩,在昆仑山下的霍霍西里草原上,开始兴建一座大型现代化农机厂。从破土开工到现在刚刚一个月出头,荒凉的草原就变了样,那些横的、竖的、高的、低的,密密扎扎的脚手架,已经清晰地勾画出了一座座高大建筑物的轮廓。

就在这个建筑高楼大厦的工地上,一间座落在土塄坎上的工棚,十分惹人注目。这是一间木板房,它实在平常极了,树枝撑的架,木板围的墙,黄泥抹的顶,竹条编的门。板墙缝里挤出来一道道泥巴,覆盖在屋顶上的泥层露着一条条茅草。

这会儿,太阳刚刚在昆仑山巅冒花花,把漫天的夜幕才揭了个缝,工地上还笼罩着一层浓浓的雾气。一位藏族老人站在工棚前,举目瞭望着全工地,他看上去六十开外,穿着藏袍、藏靴,脸上刀刻似的皱纹显示着无比的刚强,眉毛上、胡子上以及两鬓角还沾着星星点点的木屑。这位老阿爸看了一会,将视线从远方收回来,抡胳膊甩腿地活动了几下筋骨,便走进木板房。

少许,就从工棚里飞出了欢乐的电锯声——哧啦,哧啦!这是农机厂工地战斗曲的前奏,它揭开了这工地上又一个紧张、繁忙的一天的序幕。接着角角落落便喧闹起来了。

这位老阿爸叫帐篷——为甚叫这样一个奇特的名字,先不管它——,这间木板房就是他的工棚。老人原先是建筑队的木工,从去年年底开始领退休金了。按说从此他就可以“告老还乡”了,可是这农机厂开工以后,老人决心要贡献一点力量。工地上轰隆轰隆的机器声,对老人有莫大的吸引力,牢牢地粘住了他的心,他一刻听不到这声音就感到若有所失。于是经他再三再四地请求,才在工地上搭了这个工棚住下。帐篷阿爸讲得好:“我不能劳动了,看看同志们干活,听听机器的声音,心里也高兴,筋骨也舒畅呀!”话是这么说,其实他到工地上来可不是为了看为了听,而是扑下身子干哩!白天,工棚里不间断地响着锯木、锉木、刨木、劈木的声音。夜里,他就睡在这儿看守工地,为正在兴建中的高楼大厦放哨。

木板房四面的板墙上都有一个天然的窗口——有的是圆的,有的是方的。这“特别窗口”犹如哨所的了望孔,使帐篷阿爸从里面可以看得到工地上的每一个角落。北墙上挂着一张工地一览图,这是老阿爸自己描画的,上面的方框代表着楼房工程,圆圈代表着器材仓库,黑点代表着水泥池,蓝道代表着人工河……图左边那个小房形的标志自然是指这间木板房了。你瞧,四周的框框、圈圈、点点、道道,恰象从这小房里撒出来的无数颗珍珠。

工地上哪里有什么,哪里干什么,甚至就连一堆水泥,几垒砖头,都在这张图上看得一目了然。

同志们说:“这间木板房小吗?不,它把整个工地都装进去了。”

每天夜里,喧闹了一天的工地宁静下来以后,帐篷老人便开始在工地上“巡逻”了。地图上的每个框、每个圈、每个点、每个道……他都要走到、看到。哪儿少了一根椽,坏了一块板,湿了一袋水泥,都休想逃过他那双敏锐的眼睛。朝朝暮暮,风风雨雨,老阿爸在工地上就这样走呀看呀,留下的脚印被风刮没了,被雨冲掉了,被雪埋住了,他又踏上新的脚印。他的脚下好象永远没有终点似的。大楼一天比一天变高、变多,需要的器材越来越多,地图上的框框、圈圈,点点、道道也越来越密,不用说阿爸也越来越忙了。

那是夏天的一个夜晚,已经是深夜一点多钟了,黑沉沉的暮色罩着工地。帐篷阿爸从工地上巡查回来刚躺下,四周的玻璃窗上就敲起“噼哩叭啦”爆豆般的声音,他忙撑起身子,把头伸到窗口朝外一看,一滴滴冰凉的东西落在了脸上,他用手一摸。湿湿的。噢!下雨了——高原上的天气就是这样,说变就变,刚才还满天星斗呢!老人立即穿上衣、登上鞋,一闪身跑出小屋。那急促的脚步,震得大地都在“咚咚咚”的象敲小鼓。

原来帐篷阿爸想起了一件事:夜里十点钟时,运输队白天一辆抛锚的汽车才赶到工地,卸下一车器材。因为工人们都下班了,还没来得及搬呢。那会儿天晴朗朗的,谁知这阵子落起了雨。雨渐渐变大,地上串起了一片烟尘。老阿爸一溜小跑,等跑到器材堆跟前一看,已经有两个人影扛起了器材箱,但他们站在那里焦急地望着,显然不知扛向何处。帐篷阿爸二话没说,掮起两个箱子,一个肩上甩了一箱,对那两个人说:“快,跟上我走!”三个人踏着地上的泥水,来到木板房,把器材箱放下又去扛。三个人的肩膀象一条急速转动的传送带,终于把器材全部搬到了工棚里。

器材保住了,帐篷老人这才顾得看了看和自己一起干活的是两张熟悉的脸——就是运输队那辆抛锚汽车上的司机小吴和助手小高。这时雨已经下得很大了,地上一条一条小溪渐渐地汇成了一股股黄浪,哗啦哗啦地流淌着。木板房堆满了器材箱,帐篷阿爸没处落脚,就站在房檐下,大风将雨洒了他满身满脸。第二天,人们才知道阿爸在风雨里淋了一夜。

狂风卷着倾盆大雨,猛烈地扑打着木板房。但木板房迎风挺立,岿然不动。人们完全可以相信,有帐篷阿爸这样坚强的老人撑着,就是刮十二级台风,小房不会倒,器材不会受损失!

不久前,木板房搬了家——移到紧挨着工地的一个山头上。用阿爸的话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草原建设这么快,要时刻提防有人搞破坏!

工棚的“了望窗”里,日夜亮着一双警惕的眼睛……

帐篷阿爸的工棚是“仓库”,是“哨所”,它还是课堂呢。上个星期天,老阿爸就在这里给一伙新到工地来的藏、汉青年工人上了一堂非常生动的教育课。话是从“帐篷”这个名字的来由讲起来的那是在旧西藏。一年阴历十月底,乌沉沉的天紧紧扣在山顶上,刚刚入冬,大雪便纷纷扬扬地下起来了。这个座落在深山中的小牧村早已寒气逼人。就在这时候,在山下的一间用树枝、藤条搭成的草棚里,一个小生命出生了。大雪漫天,狂风怒吼,他一出世就尝到了人间的风寒,听,那“哇——哇——”的哭声能把人心撕碎!

这个婴儿就是旺堆的第三个小孩。旺堆给牧主扛长活已经十多年了,本来硬邦邦的身子都累成了罗锅腰,可是给一家人没有挣来过一顿饱饭,连住处也没有。平时,一家人就缩在牧主牛圈旁的窝棚里过夜。不久前,牧主见旺堆的妻子要生小孩,怕冲了他家的“福气”,连牛圈也不让住了,他们便搬到这山野里来。现在孩子出世了,没有给做父母的带来半点喜悦,他们叹息,发愁!用什么养活这张嘴?眼下,都入冬了,这间四面透风,上下漏雪的草棚怎能御寒?再冷再苦,大人顶一顶可以过去,可这刚刚生下的孩子……“唉!要是有一顶帐篷就好了。”旺堆的妻子望着包在破袄里的孩子,吐出一声长叹。

旺堆只是抱着头抽烟,他何尝不盼望有一顶暖暖和和的帐篷,可是从哪里来啊?

无奈何,旺堆只得连夜上山割了些野草背回来。把棚子加厚了些。每天夜里,他睡在门口给一家人遮风挡寒。

旺堆和妻子盼帐篷盼得心切,给第三个孩子起了个名字叫:帐篷。而且在帐篷刚会干活后就让他去学木匠,干修盖房子的事儿。可是,直到旺堆两口离开人间,他们也没有盼来一顶帐篷、一间房子。聪明的帐篷很快就学成了一手出色的木匠手艺,他给牧主家盖了楼房盖厦房,盖了门房又盖客房,可是他和哥哥、姐姐以及所有的穷人,仍然住的是几代人留下来的破旧草棚。帐篷看透了这个世道天再高没有穷人伸腰的地方,地再大没有穷人立脚的地方,他一摔锯子、锉刀,不干木匠活儿了……

家乡解放以后,帐篷又拿起木匠工具,在建筑队工作。今天,他是给翻了身的农奴盖房,给新西藏盖工厂,盖商店,盖学校……身上有使不完的劲。这些年来,经他手盖的瓦房、楼房数不清,在他的面前总是一片片荒滩,在他的身后总是高大的建筑物。房子修盖好了,人们高高兴兴地住进去,他却到了另一个新工地,又愉快地住进新工棚。每在这时候,他就想起阿爸、阿妈给他起的这个“帐篷”的名字,那时候老人们只希望他们一家有顶遮挡风寒的帐篷,然而今天他却是给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建造高楼大厦呀!想到这些,帐篷阿爸感到浑身的每一根筋骨都生了劲!

在工地上帐篷老人住工棚,回到家里总可以住好房吧?不,住的还是建筑队刚建立时给他们分的一间泥瓦房,由于他勤维修,爱护得好,虽然十多年了,现在仍然很结实。老阿爸没有小孩,就他和老伴两人,但这间房里并不寂寞,整天孩子们吵吵闹闹可热闹了,老伴经常把街坊邻居的孩子抱来照看,所以大家又给这房子送了个雅号:“义务托儿所”。大前年,建筑队盖起一栋大楼,领导和同志们让帐篷阿爸搬到楼里去住,他说:“先叫别人住吧,我家住在这里就可以了。”牧区社会主义建设飞速发展,建筑队工作人员也随着年年增加,去年又盖了一栋楼。即是这样,帐篷老阿爸还是没有搬家。有的人说老人太犟堡,搬个家何必这样固执。他听了,说:“同志呀,并不是我满足于住工棚,住旧房,你看咱们建筑队的同志哪一个都巴不得把全身的劲使出来,给每一家、每一个地方都修起新房,盖起大楼!”他说这话时眼睛里闪烁着明亮的光彩。从这双深邃的眼睛里大家看到了他那宽阔的胸怀。他住的是小工棚,胸怀比海宽,拿的是瓦刀,想的是共产主义事业呀!

帐篷阿爸这一堂课上得好呀,使大家明白了许多深刻的道理。以前人们只觉得农机厂工地这间木板房虽然小,可它装得下一座座高楼大厦。为什么呢?答案是不明确的。现在清楚了,是因为帐篷阿爸的心里时刻装着远大的革命目标,装着共产主义大厦。

工地上的木板房啊,人们崇敬你,赞美你……

同类推荐
  • 诗人的春天:法国当代诗人十四家

    诗人的春天:法国当代诗人十四家

    本诗集是为了纪念中法文化交流活动“诗人的春天在中国”举办五周年而特别推出的,由诗歌的摆渡者—树才、孟强和余中先先生翻译,收录了法国当代诗人雅克·达拉斯等十四位诗人的优秀作品。诗集展现了法国诗歌的现代性音调,使读者在聆听、阅读和分享中传播诗歌在文字理解之外的美妙旋律。
  • 映秀的月

    映秀的月

    《映秀的月》记述了一个美丽年轻的母亲在5?12大地震之后,从成都奔向汶川找女儿和亲人的真实经历。在通往汶川的路上,作者和沿途加入的各类寻亲的人们历经了强烈的余震和各种生死考验,虽然最终没能进入汶川,但是他们却在映秀参加了志愿者的队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遭受地震灾难的家乡父老尽自己的所能,献出自己的爱。在离开映秀的前夜,一轮上悬的明月升起来了!
  • 抵错

    抵错

    “自称诗人”的球迷父亲,“内功深厚”的暴躁母亲,拿古董花盆当酱缸使、声称“不能为人所用就是垃圾”的奶奶,还有独居在“恐怖房间”里的太奶奶……在姬霄的笔下,严肃的长辈们颠覆了刻板的印象,勾勒出一幅诙谐又写实的家庭全景。《抵错》,既可理解为“抵消错误”,又可解读为“抵达错误”,二者皆呈现出一种反思精神。在这个情绪爆发的年代,只有彻底触及那些“错误”的根本,才可意识到何为属于自己的“正确”。人们不愿意走同一条路,穿同样的衣服,那么为什么要听同样的道理?“追求庇护的结果是被其局限”“认识的人越多,越喜欢不熟”“浪漫的人没时间谈浪漫”……通过这本书,姬霄表达出他近几年对生活、情感、人际关系的理解与思考。我们怎样才能舒舒服服的爱恨?我们又如何在厌倦生活之后依然保持乐观?不是照搬别人说的大道理,而是全力去理解自己的处境。
  • 开厂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开厂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创业的酸甜苦辣只有经历过才知道,这篇散文讲述作者在赣州开厂的两年,用朴实的文字为读者真实展现创业的不易。
  • 摇着轮椅上北大

    摇着轮椅上北大

    本书主人公是河北女孩郭晖,小时候聪明又漂亮,健康且活泼,父亲是浙江大学毕业的大学教师,母亲是大学图书馆管理员。作为父母唯一的宝贝女儿。她有着许多许多的爱好,当然也有着许多许多的梦想。但命运在她一岁那一年陡然转折:因为一次轻微的挫伤,由于几家医院的错误治疗,她竟然成了高位截瘫的人。她先后做了两次开胸大手术,死里逃生,受尽了大痛苦,但最终也只是保住了生命。所以,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她就辍学了,她只能仰躺在床上,连翻身的能力也没有。但她没有放弃自己,她仰躺在床上,先后自学了小学、初中、高中课程,而后又在父母的帮助下,参加国家自学考试,学习了专科、本科课程。2002年,她以优异成绩获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2002年,她再次在父母的帮助下,进京赴考,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北京大学计划内统招博士。成为北大建校百年以来第一位残疾人女博士。
热门推荐
  • 幻想的齁甜

    幻想的齁甜

    一个小团体的诞生是一个标志,四个人的小团体也是一个标志。
  • 灭戟

    灭戟

    一个少年,掌握着神的力量却无法归为己用,无奈只好走上了漫长的登神之路。经历了这些道阻且长,最终的他,能否成为新神,并勇敢地举起长戟挥向旧日的支配者讷。
  • 回不去了

    回不去了

    缠人受的设定受不漂亮、很普通,只是从小就喜欢粘着攻;攻心口不一,表面不喜欢受,却总是会保护受;欺负与被欺负的故事...所以,打小就是别人家的媳妇,活该被欺负啊...
  • 源起无限

    源起无限

    源乃始点,亦可视为一切的起源。开始吧,在这无限的空间里迈向无限世界的旅程。
  • 倾城柳

    倾城柳

    常安像往日一样依旧穿戴整洁,俨然是他当年喜欢的闺秀模样,静坐在庭院中。忽然院里的枇杷树被风刮出巨大的声响,风声呼啸而过,秋叶凌乱的在空中飞舞着,只见树下女子唇角微微勾起。她想,那个少年回来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老婆大人欠管教

    老婆大人欠管教

    某豪华轮船上正火热地进行着一场拍卖会。“接下来,我们来看下一件藏品——美人的眼泪。这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机甲王者

    机甲王者

    在报考最后一所军校时,萧锋不幸被从天而降的一块石头击中,竟然穿越了,当萧锋同学回归后,萧锋同学用实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热血传奇,传说!这是不一样的热血!这是热血机甲时代的开头曲,看萧锋同学如何走向巅峰!
  • 凤於九州

    凤於九州

    一个身负血仇的少年,为了雪恨,克服种种困难,他选择了修仙;一个三流门派的杂役,机遇偶然,忍受重重磨练,他得到了仙剑。从此白骨铺路,血染长天;从此傲视九州,神迹千般!九州大陆,浩淼天机,如何羽化,且看凤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