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26000000007

第7章 长征沿线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

包晓斌

长征沿线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大部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建国50多年以来,长征沿线地区在其发展变迁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在宏观政策指导下,如何有效地开展长征沿线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发挥比较优势,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及实施途径,是一项值得我们探索的重要研究课题。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长久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加强长征沿线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有利于长征沿线地区改善自身生产、生活环境,而且对于改善全国生态环境、防灾减灾都有重要意义。

一 长征沿线地区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状况

1.长征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特征及存在问题

长征沿线地区地域辽阔,区域差异大,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西北地区降雨稀少,干旱高寒,林草植被一旦遭受破坏,就极难恢复。西南地区地形复杂,长期以来由于资源过度利用,自然生产力面临着严重考验。目前,长征沿线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水土流失;荒漠化及沙尘暴;生物多样性减少;由于施用化肥、农药等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由于化工、水泥、砖瓦等工业生产引起的点源污染等。在长征沿线地区中,江西、湖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和宁夏的水土流失率均达到2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的森林压力较大,宁夏的森林压力指数高达0.96.西北省区的荒漠化压力较大,宁夏的荒漠化压力指数达到0.88.江西、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五省区的降雨量和径流深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陕西、甘肃、宁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宁夏的降水量和径流深最低,仅为255mm、15.2mm。四川省的水资源量最大,为2621.4亿立方米;宁夏的水资源量最小,为9.2亿立方米。部分地区植被稀疏,水土流失面积大,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严重;沙尘暴频繁出现;水资源贫乏,水生态失调。特别是一些地区重建设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导致边建设边破坏的现象十分严重,加上不合理的陡坡开荒、围湖造田等原因,长征沿线地区生态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危险。

长江中上游地区由于植被面积锐减,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成为1998年长江发生历史上罕蓟的特大洪水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江流域中上游地区陡坡地面积较大,坡地开垦对植被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据长江中上游的有关资料,水土流失是随坡度而增加的,到了大于20°坡度时,侵蚀模式达到5542吨/平方公里。大面积的陡坡开垦是造成川西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整个川西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幅员面积的30%,而雅安地区达到了65%。雅安地区年平均的侵蚀量为3908万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达到了5686万吨,从而使河流输沙量不断增加。50年代大渡河流域水土流失面唤为12096平方公里,到1992年增加到19846平方公里,年输沙量是0.5亿吨,约占宜昌多年平均输沙量的10%。湖南、江西两省陡坡耕地以及重力侵蚀、开发建设活动等造成的水土流失致使下游河道淤积越来越严重,河床抬高,河槽游荡不定,主槽不稳。宁夏70年代基本上未出现强沙尘暴天气,但从1982~1997年涉及宁夏的沙尘暴天气多达24次。1999年四川省若尔盖县沙化土地面积25627.2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5%。其中:流动沙地3059.3公顷,占沙化土地面积的11.9%;半固定沙地1095.0公顷,占沙化土地面积的4.3%;固定沙地1724.5公顷,占沙化土地面积的6.7%;潜在沙化土地19748.4公顷,占沙化土地面积的77.1%。同1995年相比,流动沙地增加了677.6公顷,平均以每年5.7%速度递增;半固定沙地增加了58.7公顷,平均以每年1.1%速度递增;固定沙地增加了1134.7公顷,平均以每年38.5%速度递增;潜在沙化土地增加了7643.4公顷,平均以每年12.6%速度递增。沙化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形势严峻。

2.生态脆弱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长期以来,长征沿线地区为改善急剧恶化的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生态环境整体上继续恶化的趋势未能得到有效地遏制,它严重阻碍着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村贫困人口90%以上生活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是当地群众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长征沿线的8个省区中,1999年湖南、广西、江西、四川的总用水量较大,在200亿立方米以上。陕西省总用水量最低,为79.48亿立方米。8个省区的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重最大,工业用水比重次之,生活用水比重最小。您從的农业用水比重高达93.1%,而工业用水、生活用水比重分别仅为5.44%、1.46%。在工业和生活用水比重的区域对比上,贵州省的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比重最大,分别达到27.46%、17.43%。

长征沿线地区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其中,对农牧业生产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旱灾。长征沿线的部分地区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大部分农田没有有效灌溉,而多数年份往往雨季无雨,农作物难以正常生长,牧草生长迟缓,甚至造成人畜饮水困难,特别是西北地区,水成了制约农牧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二是洪灾。几乎年年都有发生,给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损失。如贵州省大洪灾发生周期逐步缩短,90年代以来洪涝灾害逐步加剧。从1990~1996年,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950~1989年40年总和的5.8倍。三是滑坡、泥石流,常常因此毁坏农田和农业基础设施,加大了农业生产成本。铁路、公路也因此而遭破坏,使本来不甚发疮的交通常常中断;四是沙尘暴。近年来频率不断加快,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刮走大量表土,影响农业生产,而且常常造成大量人畜伤亡。由于上述灾害的频繁发生,使本来就非常脆弱的农业生产环境更加恶化,农牧业生产不稳,甚至得不到保障,贫困的农民难以脱贫,脱贫的农户可能随时返贫,富裕的农民也可能很快变成贫困的农民。

长征沿线地区农业基础条件相当薄弱,坡耕地占有很大比重。在产业结构中种植业占较大比重,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广种薄收的状态。产业结构失调,种植业结构单调。长期以来,迫于人口压力,为解决农民吃饭这一燃眉之急,以农挤林,以农挤牧,林、牧业呈萎缩状态,农、林、牧结构严重失掸。在种植业内部,粮、经、饲结构也不合理,只注重粮食生产,忽视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和饲料饲草生产。种植业结构单一,使用地与养地脱节,不利于发展多种经营,并且夏钳粮种植结构的不合理,使天然降水难以高效利用。甘肃省会宁县具备发展小杂粮、玉米、洋芋淀粉、黑瓜子、杏子、亚麻、肉牛、滩羊等特色农产品的有利条件,又有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优越环境。但是,小陡全的计划经济导致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会宁县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四川省若东盖县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单位面积草场内载畜量过大,草场长期处于超载过牧状态。1958年全县牲畜仅33.7万头,1998年牲畜90.9万头(折合246.7万个羊单位),增长1.69倍。据统计,1998年牲畜总数超载60.2万个羊单位,超载率达32.3%。

陕西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份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落后的主要原因,正是生态环境侗化造成的。首先是水土流失严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3.75万km2,占总土地面积的2/3,年均输沙量9.2亿吨。每年因水土流失,损失氮、磷、钾养分500多万吨。新中国成立以来,损失耕地250万亩,给购民涵济造成损失达356亿元。其次,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尤以干旱为最。全省降水稀少,时空分布不均。仅1995年全省百日大旱受灾面积达4170万亩,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使1500万人缺粮,360万人饮水发生困难。第三,水资源短缺。全省地表水资源20亿m3,人均1453m3,相当于全国人均的55%,耕地亩均相当于全国的40%。黄河流域耕地占全省的4/5,但地表径流仅占1/4.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

3.区域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历史上的多次战乱和无数次自然灾害的侵扰,加上“以粮为纲”时期盲目垦荒种粮等多种原因,致使长征沿线地区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突出表现在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及荒漠化严重等方面。

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长征沿线地区的农业生产、林业生产和牧业生产交织在一起。但由于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未能彻底解决,农民追求的主要目标仍然是生产粮食。因而他们在不利粮食生产的环境下不惜生态环境的破坏,努力扩大粮食生产,一是大量毁林开荒,特别是60~70年代,毁林种粮盛行,许多地方天然林不复存在。许多过去森林茂密的地方变成了光山秃岭。林地生产力下降,单位林地面积的蓄积量由解放初的143立方米/公顷下降到102立方米/公顷,并由此引发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二是毁草种粮。解放以来,在西部草原牧区曾发生过三次大的毁草种粮的政府行为,大量的草地被破坏,但时至今日,这种现象并未断绝,并有扩大的趋势,由单纯的政府行为变成无序行为。三是人为破坏。这主要发生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草地上。草地上生长有大量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资源,如甘草、柴胡、党参、紫草、发菜、肉从蓉等,既是绿色食品,又有药用价值,很受市场欢迎,许多人受利益驱动,到草原上乱挖乱采,严重破坏了植被。破坏最大的是挖甘草、搂发菜,累计破坏草原面积2.2亿亩以上,严重破坏的在6000万亩以上,使草原退化。长征沿线地区水源遭到破坏,江河断流天数旜加,沙尘暴天气频繁,水土流失加剧,这些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使农业生产处在恶性循环之中。长征沿线地区生态环境退化过程。四川省若尔盖县由于草场建设与保护投入不足,投入与发展比例失调,一些不合理的开垦等原因,草地的原生植被与土壤表层结构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若尔盖草地,每只羊单位占有草地由建国前的11.8亩,下降到现在的4.2亩,从1974年开始一直处于超载过牧状态。对资源的过度利用是导致川西北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森林植被的严重破坏和大面积的陡坡开荒使川西地区失去了蓄水保土、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致使干旱和荒漠化发展,河川径流量洪枯比例扩大,并引发出旱、涝和山地灾害。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及岷江中上游干旱干热谷地上升了200~400米,雅砻江上游冰川退缩了200~400米,已呈现出荒漠景象;而一些原来比较干旱的森林草原区则出现了荒漠化。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干旱河谷面积达13万多公顷;川西地区的荒漠化土地已达23.7万公顷,潜在荒漠化土地49.2万公顷。泥石流危害加剧,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50年代泥石流发生2次,60年代4次,80年代10余次。1992年引发洪灾,造成21.4万余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1亿元;1997年又发生旱情,造成2万多人断炊,20余万人缺粮。类似的灾害,在雅安地区也同样存在。川西地区的这些由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所导致的灾害为生态性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 长征沿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进展的因素分析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实现长征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到长征沿线地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传统的不计成本、不顾生态环境地粗放型开发模式,难以适应时代要求,也不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潮流,必须转向以资源和生态保护为前提的可持续开发模式。长征沿线地区要实现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就必须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通过在一定范围内获取高效益的生产能力,解决农民基本生计和发展条件问题,从而使大面积的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目前,在长征沿线地区实施的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主要包括: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水土流失及荒漠化防治工程;工业污染防治工程;农产品污染防治及绿色食品开发工程等。

1.长征沿线地区主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实施进展

长征沿线地区森林覆盖率呈增长的态势。50~60年代西北省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较落后,70~80年代初,森林植被又遭到严重的破坏,森林覆盖率下降了0.12~0.6%。进入80年代后,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有所加大,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经济快速发展,环境建设的综合实力得到提高,2000年陕西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8.74%,比1949年提高15.44%。

甘肃省会宁县全面实施以土地资源为依托,以退耕还林还草为突破口,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生态农业建设战略和反贫困战略。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因地制宜、林草间作”的原则,按照“高效型、农果型、林牧型”的布局,实施好国家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以种草养畜为主的紫花苜蓿草产业开发等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坚持走旱作高效生态农业的道路,大力推广大山顶和田岔村旱作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的经验,逐步形成“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粮、经、林、牧”全面发展,实现人均3亩高标准梯田,户均3眼水窖,人均1亩地膜粮食、1亩草、1亩林的“33111”目标。甘肃省会宁县重点蓚态环境工程:一是以兴修梯田为主的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建设工程。坚持改土造田,5~10年内人机结合、新修高标准梯田50万亩,人均达到3亩,实现梯田化县目标。二是以集雨补灌为主的水利建设工程。坚持“天上水、地下水、地表水”三水齐抓,“引、蓄、截、挖、节”五路并举,实施节水灌溉,走“水、田、林、草、路”相互配套的旱作高效生态农业之路。三是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的生态建设工程,实施“绿色革命”,抓好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建设和60万亩紫花苜蓿草产业开发,使全县生态环境治理程度由32%提高到50%。尤其是要把草产业开发作为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关键性措施,坚持走“少种地、精种地、种好地、高产出”的道路。

四川省泸定县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严格执行国家“天保”工程政策,逐步在大渡河沿岸的造林中增加常绿树种的比重,增加生态林和用材林所占的比重,改善大渡河干旱河谷的生态环境,建成大渡河沿岸绿色经济长廊。陕西省延安市的重点建设五项工程,一是封山绿化工程。全市退耕1000万亩,采取人工造林、飞播和封育相结合,以封育为主的方式恢复植被。二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对现有的1625万亩天然林和人工林停止采伐,封育管护,提高天然林郁闭程度和林分质量。三是经济林果工程。全市新发展经济林果300万亩,建成百万亩优质苹果哗地、百万亩优质仁用杏基地、百万亩干果基地。四是舍饲养畜工程。加速调整畜群结构,大力推行舍饲养殖。五是农田水利工程。新修基本农田200万亩,人均高标准基本农田达到2.5亩,确保人均产粮稳定在500公斤以上。

贵州省从1989~1998年的10年中,实施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营造林地8.86万km2,使20个长江防护林工程县的森林覆盖率从治理前的14.4%上升到27.4%,水土流失面积从1.75万km2,减少至1996年的1.16万km2,土壤侵蚀从1989年的5017万吨,减少到1996年的3535.5万吨。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的重点生态农业工程主要有:石山地区抗旱保收生态农业工程,实施内容包括修建各种水池、抗旱丰产沟,推广生物沤制有机肥、地膜覆盖、实行间种等各种生态农业技术;优良生态农业模式推广工程,包括推广立体种植、立体种养等优良生态农业模式;为城市服务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生态农业工程,实施内容为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态技术,严格执行农田化学物质使用的有关规定,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进行定期监测和检测,达到国家有关标准的农产品才能投放市场。中低产田生态农业建设工程,实施项目有增施有机肥,深耕改土,推广良种和先进技术,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提高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农田污染综合整治生态工程,采取生物、化学、物理等措施进行整治。宁夏在土地沙化治理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20世纪70年代以前土地沙化呈加重趋势,70年代以后呈减轻趋势,成为中国惟一的沙化逆转省区。具体措施是:对退化草场进行划管封育,封山育林,封沙育草,退耕还林还草,人工造林种草,飞播造林种草,开发扬黄灌区、地下水灌区,以水治沙、发展沙产业,形成防、治、用一体化治沙工程体系。

2.技术创新机制

长征沿线的很多地区能够积极采取技术创新机制,开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集水型生态农业是长征沿线西北地区广大农村提高土地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建立稳定、健康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集水型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基本由集水工程子系统、农艺工程子系统、社会经济与管理子系统组成。实践证明:集水型生态农业不仅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使农民脱贫致富,实现了生态环境和产业结构的同步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采用的创新技术系列包括土壤风蚀防治技术,如风沙土生物土壤改良技术,窄林带、小网络农田防护林营建技术,牧场护坡林的配置及营建技术,旱作农田免耕、留茬抗风蚀技术;流沙固定技术,如草方格、泥炭、黏土方格固沙技术,尼龙、塑料人工材料网膜固沙技术,沥青、化学高分子粘合剂固沙技术;植被恢复重建技术,如天然草场改良、复壮技术,固沙种苗产业化繁育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技术等。江西省井冈山地区推广“杂交桑扦插异步成园技术”、“水库立体养殖”、“果树高位接种技术”等一批农村实用技术,引进推广水稻、蚕桑、果树、猪、牛等新品种,使90%的贫困户掌握了1~2门适用技术,增强了农民自主开发、脱贫致富的能力。

陕西省吴旗县通过采用柠条等优良饲用灌木与每年生草本牧草按等高线带状间作的办法,对退耕地和荒山荒坡进行草场改良,建立长效草场;在饲草种植技术上,全面推广了旱作农业实用技术。抓了一大批水浇地种草、地膜种草、大垄沟种草等示范典型。按照“保护效益型林业”的建设目标,在大力营造生态经济防护林的基础上,采用造林与建园相结合的办法发展杏产业。一是对大面积荒山荒沟沟沿线以下陡坡地和偏远退耕地营造以沙棘、柠条、小叶杨、椿树等为主的乔灌混交林,最大限度的起到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的效益;二是在坡度较大的退耕地上(35度以上)营造沙棘与山杏(山桃)、柠条与山杏(山桃)混交的生态经济林,并对现有山杏林通过嫁接、扩盘等技术进行改造抚育,以保证在生态恢复的同时,兼顾一定的经济效益。三是对25~35度退耕坡地实行山杏(山桃)与紫花苜蓿为主的牧草间作种植;四是在16~25度近村、近路的退耕地,按照高标准建园、园艺化管理的要求,积极发展仁用杏生产,目前,全县已发展仁用杏园达5.2万亩,同时在带间种植紫花苜蓿牧草,发展草产业,近期以草养畜增收,长期以杏致富,实现土地利用上的长短结合,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双河乡徐庄仁用杏园总面积654亩,现有仁用杏成品200亩,幼树园300亩,大桃、大杏、酥梨等154亩。产权属于该村40户农民。在建设过程中,始终注重5个环节:一是园址选择合理化。就近靠庄,避风向阳,便于劳作,便于管理,而且是上等退耕坡地;二是工程措施标准化,按照“依地形地势,定整地形式”的要求,25度以下坡地采取1×1米通壕整地;25度以上坡地按3×5米株行距修隔坡返地;人工草地按4×5米进行鱼鳞坑整地,变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为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三是生物措施规范户,对通壕类地块,先用青肥、农家肥垫底,然后植苗;对新建园隔坡反坡类地块,采取“三埋两踩一提苗”方式,按3×5米规格,栽植一类苗;对幼园恢复工程措施后逐坑补苗;对已高接换头的老园进行扩盘蓄水坑改造,全部进行蘸浆栽植,部分实施带叶栽植、覆膜栽植、定杆栽植,虚土埋堆,越冬保活。四是技术管理科学化。在园内实行林粮、林草间作,确保盛果期前群众钱粮收入不滑坡,并通过林草间臃使舍饲养畜饲草有着落。40户农民的园地分别由该行政村40名杏协会技术员承包,适时进行清园、施肥、拉枝、修剪、嫁接、采穗、涂白、防虫、防鼠等技术服务。每个技术员确定1亩果园,定点跟踪观测,提高技术水平。

甘肃省会宁县立足实际情况,围绕绿色土特产品做文章,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进程。把地毯做“大”,以飞鸿地毯公司为龙头,扩大生产规模,带动养羊业的发展。把农副土特产品加工做“强”,以小杂粮开发中心为龙头,带动荞麦、良谷米等小杂粮的转化增值;扩大农村“四窙”加工,带动洋芋淀粉产业的发展。把杏仁露做“精”,以万里缘饮料公司为龙头,推动杏基地建设和退耕还林工作。把草产业做“专”,以草粉加工业为主,带动养殖业的发展。把白灵菇做“奇”,使鲜菇年产量达到2000吨。把矿泉水做“特”,通过外引内联,转换经营机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宁夏引黄灌区开发过程中,群众积累了引黄淤灌、开沟排水、种稻洗盐等一整套改良原生盐土和控制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经验,以及稻旱轮作、扩种耐盐作物、农牧兼营,渠岸造林等措施,使灌区生态环境总体上向良性化发展。50年代后期,因灌溉面积增加较粚,过量引水,大水漫灌,以及银北无计划扩大种稻,加重了次生盐渍化。70年代初期,灌区自流排水系统逐步完善,银北排水不畅地区实行机井抽水、电排站与排水沟相结合,实现灌排基本平衡。近年来,通过灌区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疏浚挖深排水沟,推广暗管排水,特别是实行完善渠道衬彻、水稻控水节灌等一系列工程技术措施,较大幅度降低灌溉定额。同时采取改善农田防护林网、增施有机肥料等生物措施和农田耕楓措施,灌区大部分地段潜水位有所下降,土壤进入脱盐过程,盐渍化耕地比重下降,土壤水盐运动开始向良性循环转化。

3.组织创新机制

荒山、荒坡、荒滩、荒沟的治理和合理开发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长征沿线地区对“四荒”的治理开发实行“谁治理、谁管理、谁受益”的政策,允许打破行政界线,允许不同经济成分主体购买使用开发权,允许购买使用权的经济主体按照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新的形式经营“四荒”,允许“四荒”使用权50年或更长时间不变。依法保护开发“四荒”成果和治理者的合法权益。在规定使用期限内,对以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方式治理的,可以依法继承、转让或转租;对购买使用权的,享有继承、转让、抵押、参股联营的权力。国家建设征用已治理开发的“四荒”地,对其治理开发成果要予以合理补偿。对“四荒”承包治理开发项目在贷款和税收等方面,尽可能提供优惠条件。切实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对生态环境的长期保护。要制订和完善各种鼓励政策,调动社会各方面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陕西省吴旗县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按照“谁购买(承包)、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全面出让“四荒地”使用权,明确土地经营权属,长期不变。允许农户转让土地或土地使用权,鼓励不同经济成分以各种形式参与治理,并允许继承和转让治理成果。长城乡地膜种草,洛源乡杨青山的大垄沟种草对推动全县人工牧草种植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五谷城粮站、城关粮站转变经营方式,兴办绿色企业,为粮食企业改革,走出困境创造了模式。洛源乡金佛坪村“四位一体”庭院经济建设吸引了许多群众,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吴旗县开展的种草舍饲养羊短期内可以实现致富。薛岔乡王生虎、长城乡张仲虎、洛源乡韩孝荣、新寨乡许志周等养羊大户,为促进全县养殖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引导作用。新寨惜杨庙台村民许志周1994年4月购回2只小尾寒羊,1998年,除存栏5只外,累计出栏60多只,4年收入1.6万元,年均4000元。同时把以舍饲养羊为主的产业开发同扶贫攻坚结合起来,对贫困户、专业大户、加工经营性企业,优先发放贷款、提供良种、配置扶持资金和加工机具,无偿提供87台铡草机、240多台草粉机,无偿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并规定在产业培育初期,一律不征收农林特产税和各种附加费,县上为发展主导产业无偿配备各类加工机械300台,并为每个乡镇配备了2台草粉机和动力设备,流动上门为群众搞草粉加工服务。1998年以来,该县先后在小额信贷中专项安排1500万元资金,用于贫困户发展舍饲小尾寒羊。同时,吴旗县坚持动员干部、群众、学生上山义务采收树种、草籽,累计采收树种80.5万公斤,草籽11.3万公斤,节约资金380多万元。县上还动员群众以户育苗,力争苗木自给,为了解决群众草籽需要,实行“借囇还籽”的办法,县、乡、村、户层层打条借草籽,牧草生长产籽后,再进行返还。吴旗县制定优惠政策,调动千家万户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忇继出台了《关于鼓励农民以户兴修农田的决定》、《关于征收草场补偿费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吴旗县水土保持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等。由于以上配套政策的颁布,使项目区群众受益。2000年就完成新修基本农田1.62万亩。干部职工联户养羊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县干部联户养羊已达1248户3096只。薛岔、五谷城、洛源等七乡镇办起了股份制羊场,赵玉宝、李翠兰、刘瑞峰等干部集资办起了个人羊场,全县现在有100只以上的大劳羊场6个。

1999年9月,四川省部署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缨后,雅安市、县(区)相继成立了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并明确提出市退耕还林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抓住机遇,精心组织,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坚持长、中、短项目相结簭,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竹则竹,坚持退耕ü林还草工程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村扶贫攻坚和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并把生态建设工程覂为雅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切入点。

四川省雅安市重视造林营林,确保工程任务完成。首先,抓好年度作业设计编制。市局始终要求各县(区)必须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作业设计,经市林业局审批后,方可按作业设计组织施工。其次,抓好种苗建设和科技兴林。市局要求各县(区)必须把种苗和科技列入天保工程之中,锥到种苗、科技与天保工程有机结合起来。要浅从1999年开始,阁县(区)上报的天保工程作业设计必须要有种苗M科技的内容,否则市局就不予审批,不下达工程任务,不安排建设资金。全市从1999年起,先后建立起了上千亩的固定种苗基地,中心苗圃和各个∏干苗圃正在建设之中。苗圃工程形成后,基本能解决全市生态建设所需种苗。同时,还与有关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合,引进先进的科技成果,积极推进科技产业化、商品化和市场化进程,促进全市科技支撑体系的建立。目前,全市利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引进并逐渐形成集生态效益与济效益于一体的杂交竹产业,培育了速生优质高产的三倍体毛白杨和巨桉原料林、尤曼桉药用林等产业袭目,这些项目已在全市起到了科技示矄臃用。

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与宁夏科技人员共建的盐池县柳杨堡聡沙边子村沙漠化土地综合整治基地,以整治沙害、治理环境为基础,采用设置草方格,植树防沙,压缩耕地面积,固定基本农摊,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粮食单产,建设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原补播改良、围栏封育等措施,建起良好的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宁夏农科院等单位承担的盐池县北六乡沙漠化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按照“以治理带开发,以开发促治理”的思路,实行沙、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农、林、水、牧、果、药综O开发,累计治理沙化土地130万亩,农民人竟纯收入增加200多元,涌现出百余个治沙造林大户。近年来,对人工造林种草难以进行的明沙丘飞播花棒、杨柴、沙蒿、柠条等适生树(草)种,加上封禹、围栏等保护配合,取得了显著的沙化土地整單效果。

中科院水土保护研究斯在宁夏固原县河川莽上黄村、北京林业大学在西吉县马建乡黄家二岔建立的长期定位试验示范科研基点,为宁南黄土丘陵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创造了成功经验。上黄基点首先以调整农林牧结构为突破口,实现“三化两提高,即坡地梯田化,宜林荒山绿化,平川地初步高效集约化,初步建立良性农业生态系统。”然后在生态、生产条件基本改善的基础上,提硢“深施化肥,以肥调水”和发展以“冬麦改制”为中心的旱作农业增产技术体系,提港嵙地产出率。第三步是以调整土地利用方向、发展种草养畜和庭院经济为突破口的高效集约化农业,实现初步小康。黄家毒岔瞾地建立了以坡面和沟道两大生物工程措施系统为主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大力造林种草,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建立小羚域計合治理技术体系和人工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优化模式,从而促礁了农林牧全面发展,建成了高质量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样板。

4.制度创新汉制

长征沿线地区草原、公有林、荒山、沙漠等资源产权明晰制度的确立,充分调动了牧民和农民植树种草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特别是在那些传统草原牧区、封山育林条件好的荒山和公有林地区,及附近有水源的沙漠地区等,实施后效果特别明显。例如宁夏盐池县妇女白春兰带头到能挖出水来的沙边子村去承包沙漠地,经过20多年活劳动投入,全家种植2.3万棵树木及牧草、农作物、果园、鱼塘等,不仅治理了沙漠,而且收入几万元,并成立了沙漠整治股份公司,带动周围80户农民纷纷到沙边子村承包沙地,这一典型实例充分说明,产权明晰的沙地承包制对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巨大作用。

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每年要向集体投入一定数量的积累工、义务工,用于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在一些建立健全了农民劳动积累工、义务工互换互利制度的县和乡镇,组织全乡镇的农民劳动积累工的统一使用,以较大的力量来进行山、水、田、林、路小流域综合治理。利用利益均衡机制,去组织安排农民的农闲时间,集中投劳于某一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工程中去,就能收到当年施工、当年见效的综合效益。长期实行下去,能使所有的小流域逐条得以治理,所有投劳的农户均能收益。

四川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再造秀美山川”,“治水兴蜀”的宏伟战略,总结“长治”十年工作经验,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新途径。四川省重点建设项目的“三权、一方案、三同时”制度落实情况有较大突破。以重点建设项目为突破口,狠抓“三权”的落实。初步完成全省重点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情况的普查工作。加强对已建、在建的各大中型项目水保方案编制工作检查、督促和指导,全年共完成万达铁路、五粮液酒厂等11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报评审工作。向23个大中型建设项目发送了限期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执法文书,并送达业主手中。加大对水保“两费”的征收力度,征收水保两费800万元。同时,进一步加强政府目标责任制。1997年,省府出台了政府目标责任制,水土保持由部门行为变成了政府行为。1999年对目标责任制的考评办法进行修改完善,对考评单位和考评内容做了适当调整,把预防监督目标分值增加到60分,制定了新的奖惩办法。5月份省水土保持目标考评领导小组下达了1999年度全省水土保持目标任务,并督促各地对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对部分地、市、州、县目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针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督促解决。

雅安市对天保工程签订了双向责任书,严格兑现奖惩。按照天保工程建设的要求,确保天保工程在该市顺利实施,雅安市政府分别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天然林保护工程责任书》,县(区)政府与乡(镇)政府也签订了天保工程责任书。雅安市林业局与各县(区)林业局、县(区)林业局与天保工程实施单位、天保工程实施单位与森林管护站或造林工程队、森林管护站与森林管护人员分别签订责任书。政府签订的责任书,主要涉及“领导重视、责任落实、工程质量、资金管理、强化执法、科技进步”等六个方面内容。考核指标按要求进行量化。林业行业签订的责任书,考核内容更加量化和细化,以利于操臃和考核。做到了将天保工程的责任分解落实到了具体的山头地块和具体的承包管护人。考核得分在96~100分的为一等奖,得分在91~95分的为二等奖,得分在86~90分的为三等奖。获一、二、三等奖的由市林业局奖给政府分管领导、县(区)林业局长各1500、1200、1000元资金;获奖单位副职按80%、职工按700、600、500元标准给予奖励。同时,要求各级部门要结合签订的责任书建立相应的配套责任制,真正做到严格管理、奖惩分明。

江西省瑞金市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视为一项长期而又重要的工作。市里成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大队,惜里设立水保监督管理站,村里配备水保监督管护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市、乡、村三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体系。水保监督人员由市里统一每年2次集中培训,培训考试不合格者不得从事监督执法工作。该市先后出台《瑞金市实施〈水土保持法〉细则》《瑞金市水土保持预防监督规定》等地方性规范文件9个。市、乡二级水保监督管理部门在做好正常的水土保持方案分项目分级审批时,还做到了每年一次对境内水保监督对象进行普查摸底工作,并为监督对象建章立制。目前仅市级便有134个监督对象,全市水保方案审批率达到90%以上。目前已对全市无证开采、无水保措施,易产生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的金银矿、萤石矿采矿点实施重点整治。组织水保、矿产、公安、法院、环保、工商、乡镇企业、林业、法制、安委等部门,组成180人的行政执法队伍,集中整治了岗石乡金银矿、淘坊镇萤石唬,对非法采矿点实施处罚,关闭了24个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的非法采矿点。

陕西省吴旗县实行县、乡、部门领导“一把手”抓示范点(户)责任制,全县各级领导共抓生态农业示范点330多个。2000年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农民增收目标责任书,把人工牧草种植、舍饲养羊、高效农业、退耕还林、仁用杏建园等多项工作列为乡镇年终考核的主要内容,特别是退耕还林(草)、以粮代赈实行一票否决。

雅安市依据国家现行政策的规定,在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区划”和“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将全市七县一区区划为:宝兴、石棉两县为西部高山区;雨城区和名山、荥经、汉源、天全、芦山六县(区)为盆缘山地区。并按技术规定,将所有林区划分为:公益林、商品林、兼用林。其划分标准为:公益林:对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只要起源为天然的原始林和天然次生林部分或原划为特用林的,不论其坡度大小,均划为生态公益林。部分坡度在36度以上的人工起源林部分也划为生态公益林,并将部分天然起源的灌丛地或无林地也一并区划为生态公益林。共区划生态公益林74.82万公顷,所占比重为68%。商品林:根据雅安市的自然条件及集约经营森林的能力和林地条件,凡是坡度在36度以下的人工起源的林分和天然起源的竹林地以及部分天然起源立地条件和交通条件较好的灌丛地、宜林地区划为商品林。共区划商品林22.9万公顷,占20.8%。兼用林:对目前经济条件和政策规定,尚不能明确其今后主导发展方向的,既有防护作用又有经济效益的部分林分区划为兼用林。共区划兼用林12.23万公顷,占11.2%。

四川省石棉县各级、各部门在研究制订经济发展规划时,统筹考虑生态建设,制订生态环境保护办法,坚决杜绝在山区修路、开矿等基本建设、资源开发中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在经济开发和项目建设时,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在项目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评估报告,安排相应的建设内容;在工程验收时,要同时检查生态环境措施的落实情况。严格控制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开垦土地,不允许以任何借口毁坏林地、草地,污染水资源,浪费土地,违法者要追究责任。对生态环境敏感区域设立重点预防监督区。

陕西省延安市坚持以“两忂三点”(道路沿线、河流两岸,城镇、乡村和机关院落)为重点,按照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先退、人均达到2.5亩基本农田的地方先退、已建立起稳定致富产业的地方先退的原则,进行了大规模的退田还林和封山绿化工作。1999年,市委、市政府适时做出了“封山绿化、舍饲养畜”和“实施天然林保护”的决定,对南部6个县的1625万亩天然次生林停止砍伐,封咏管护。在全市分区域、分步骤实行封山禁牧,引进新的畜牧品种,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全面推广舍饲养畜。“九五”期间,年平均治理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年入黄河泥沙由2.58亿吨减少到2.2亿吨。全市累计新修基本农田417.08万亩,人均2.75亩,人工造林保存面积1144.7万亩,种草保存面积24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1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9.1%,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三 典型地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模式

1.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水土流失最直接、最严重的危害是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水土流失使全区本来就十分稀缺的土地资源大量丧失,使土层日益瘠薄,土壤中的养分随土冲走,土地的生产力日趋下降。长江上游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一个地区,流失面积已达35.2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35%,占长江全馏凃水土流失面积的62%以上,年平均土壤流失量达16亿吨。近年来长江平均含沙量由1.16毫米/立方米上升至1.42毫米/立方米,含沙量已位居世界河流的第3位。年输沙量达6亿吨以上,达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3条世界大河输沙量总和的1.3倍。长江上游地区的严重水土流失,导致了资源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不断加剧,使广大农村的生存条件和发展基础不断恶化,严重地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剧了江河湖库的淤泥,河床抬高、航道不畅,洪涝和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严重,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威胁。因此,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已成为整个流域生存和发展的巨大障碍。

湖南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山地丘岗面唤占80%,易蚀土壤占总面积的50%以上。全省现有坡耕地2120万亩,其中25度以上和25度以下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918亩。1989年卫星遥感测定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22.3%,因水土流失而形成的石裸地高达3700平方公里,有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剥蚀表土层一半以上。近40年来,全省共流失表土60多亿吨,这对一个主要依赖土地的农业大省来说意味着生存根基的危机。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对治理水土流失十分重视,每年都要投入不少财力、物力进行水土流失的治理,林业部门的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淮河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及水利部门的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先后启动,以解决水土流失这一头号环境问题。但是,水土流失面积每年仍在迅速扩大,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还相当严重。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较多,而其中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把治理水土流失与农民群众的脱贫致富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政府出钱治理,群众还在破坏”的局面。由于贫困,群众在现实温饱需求的驱动下,不顾扩大和加剧水土流失的后果。事实表明,贫困是资源和环境破坏的根源,在农民基本需求得不到满祝的情况下,他们没有别的选择,而只有掠夺式向环境索取。显然,如果不把治理水土流失与解决水土流失地区群众的温饱和脱贫致富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不能跳出贫穷——破坏环境——贫穷这一怪圈。因此,治理水土流失必须与脱贫致富相结合。无论从理论上和实践来看,都充分证明这是治理水土流失惟一正确的方向。从理论上看,只有这种结合才能实现水土流失地区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实践上看,不少治理水土流失成功的典型都是很好的例证。

长江上游地区既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又是我国最大的贫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不能单从改善生态系统来考虑,关键是要让农民从水土保持中得到经济实惠,使其通过治理实现脱贫致富。长江上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中目前正开展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就可以使生态与经济开发协调发展。兴修梯田、改造中低产田土,提高了土地的生产能力;陡坡地退耕改种林果和牧草,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既保持了水土,改善了生态环境,又能显著提高经济收益,增加农民的收入。所以,治理水土流失必须与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结合起来。

1998年大洪水提示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建坝蓄水,筑堤防洪等工程措施十分重要,然而治山兴林蓄水于山等生物措施同样不可忽视,前者是因害设防,化害为利,后者防患于未然,重在治本。这就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实际搞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水土流失治理的中心是治水改土,一是要工程措施结合生物措施搞好“坡改梯”工作,增加土层厚度、降低局部坡度,开挖水沟、带水横流、减少侵蚀,并开展坡面水系工程建设和蓄水拦沙工程建设,加强耕地的保水、保土、保肥能力,在持续利用中使土地的退化减轻以至停止并转向良性循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二是要在有条件的地方大力做好水利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的高产、稳产能力,并创造条件改部分旱地为水田,以提高单产和减轻水土流失。在条件恶劣的石山地区,也要修建小水池、水窖,改善水利条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耕作方法上,可采用如多犁多耙、拦山沟、横坡起垄、半旱式栽培等多种耕作制度和耕作措施,改变微地形,以防漏防旱,提高地力。同时,在槽谷地、沟谷地等地势低洼的地区要做好水泡田、锈水田、烂泥田等低产田的改造。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提高复种指数、合理轮作、横坡套种、间种、混种,用养地结合,积极推行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及地膜技术,扩大绿肥种植。

根据地区不同的生态条件,按照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规划防护、水源涵养、用材、经济、薪炭等不同林种,以植树造林、飞播造林与封山育林相结合的方式增加森林覆盖。还可以发展草地、选用适当树种、草种、绿化梯田边坡、引用多年生作物等方式,提高地面植物覆盖度。林业发展在多林种兼顾的同时,应适当扩大水土保持林的比重。防护林工程要以治山治水为中心,加速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并逐步建成流域的防护林体系。在生态环境不良地区,要注意选择速生、有效增加植被覆盖的、根系容易向岩隙延伸的地方树种或引进树种,包括部分易生长、能护坡的灌木和草本。要改变重造轻管的局面,巩固造林成果。从改变农村能源和利用方式入手,适当发展沼气、节材灶等,减轻薪炭材采伐量。

为搞好水土保持工作,要把开发好草地生态系统作为综合大农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建设草山草坡,改良草场,林牧结合、农牧结合,使宜牧地地尽其用。垂直差异明显的地区适合立体农业的发展。长江上游的四川省,坡度在25度以上的旱地面积77公顷。试验表明,通过种植牧草每年每亩减少水土流失1吨左右,若将25度以上的坡地退耕还林种草,将减少水土流失1000多万吨,对减少长江的河道泥沙淤积起着重要作用。四川省马尔康县坚持山、水、林、路综合治理,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实效”的水土保持建设方针,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造低产田、加厚土层,坡改梯;二是以小流域为单元加呛囒合治理,发展小流域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三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绿色基地;四是在植树种草、涵养水源、加强生态林保护、退耕ü林、封山育林和荒山绿化上下功夫,寻求特色资源型和生态环境型的农业产业化道路。四川省在1989年以来实施“长治工程”和其他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已累计治理嫯土流失面积3.2万平方公里。现在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还有19.98万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40.87%,年土壤侵蚀总量9.5亿吨,每平方公里年平均流失47.54吨。湖南、江西两省森林植被覆盖率分别在50%以上,分别于1993年和1994年消灭了宜林荒山,是全国森林覆盖率较高的省份。围绕“长防”工程,江西省赣州地区提出“乡有万亩林千亩果、村有千亩林百亩果、组有百亩林十亩果、户有十亩林一亩果”的目标,进入盛果期后,仅果品一项,可新增产值10.5亿元。

改革开放20多年来,贵州省在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中,始终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并按照“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基本方针,以改造坡耕地为突破口,以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来推进整个工作,从而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20多年来,全省共有1.56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了治理。其中,建设坡改梯18.7万公顷,发展经果林9万公顷,水土保持林71万公顷,种草7万公顷,实施封禁治理33.4万公顷,保土耕作27.7万公顷,建成小型水利水保工程2702处,完成土石方量12515万立方米。这些工程与生物措施的合理配置,不仅形成了较好的防护体系,同时为小流域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地区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仍很严重。在这些地区,森林保护缺乏有力措施,乱砍滥伐森林、乱占林地的行为时有发生,而且随着山区建设的发展,在取土、采石、开矿、修路、建房及其他工程建设中,往往忽视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人为地造成了新水土流失。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每年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为1200平方公里左右。通常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不大,但强度极大,因而危害严重,治理恢复极为艰巨。

2.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治理

喀斯特生态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能量、结构和功能系统,其特征是生态敏感度高,环境容量低,抗干扰能力弱,稳定性差,森林植被遭受破坏后,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基岩裸露,旱涝灾害频繁。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高原山地省份,贵州省86个县(市)中,喀斯特面积比例大于30%的75个,占全省总县(市)数的88%。全省喀斯特分布面积13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73%,碳酸盐岩的总厚度6.2011亿m。在地形、地貌上,喀斯特地区表现为高原~峡谷型地貌结构,河流切割深,地面起伏大,地表破碎。贵州由于山高坡陡,岩石类型众多,土层高度变化极大。严重的水土流失加速了喀斯特岩溶地区的土地沙漠化。

林业生态建设作为喀斯特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主要途径,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①制订严格的政策和法规,切实保护喀斯特地区现有的天然林。保护好天然林,是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重要途径。在喀斯特生态恢复和重建中,天然林是植物物种和种质资源的重要提供者。贵州喀斯特地区天然林面积很小,鉴于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在“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将现有喀斯特森林(包括灌木林)划为保护区,特别是坡度大的地段和山脊部位,严禁采伐。对天然林资源的利用,要严格地限制在非木材资源上。

②继续实行封山育林,提高现有森林的质量,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实践证明,在经济落后地区,封山育林对于林业生态建设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措施。对于植被破坏严重,乔木种质资源基本流失,而且附近没有乔木种源的地段,采用人工方法补植适生的乔木树种。植被的自然恢复需要时间较长,因此,采用人工方法,促进其演替,即对现有残次灌草丛进行改造,加快植被复的速度。农村能源缺乏的喀斯特地区,除开发其他农村能源外,传统的砍树烧材也得到改进,广泛推广节材灶,烧材只能利用树枝、桠、斧止砍树。贵州广大喀斯特地区只要实行严格的封山,5~15年草丛植被可以自然恢复成灌木林,25年左右恢复为喀斯特森林是完全可能的。

③加快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防护林体系是以防护林为主体,多林种组成的复合系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群众对森林多种功能的需求。工程建设中因害设防,因地制宜,根据喀斯特地区不同的自然、经济条件,搞好工程规划和林种布局,不仅使森林资源得到扩大,而且会使农、林、牧得以协调发展,生态建设与经济开发相互促进。

④坚持退耕还林,搞好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治理。贵州省喀斯特地区陡坡富地面豁大,是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为保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大于35°的陡坡耕地坚决退耕,25°~35°的应逐步还林退耕。在退耕的同时,要做好退耕地的利用工作,以发挥有限的土地资源的效益。陡坡耕地坡上部以营造水源林为主,并作为禁伐区;中部以农林复合经营为主,采用带状营造用材林或经济林,土埂上采用生物篱护坡;坡下平缓地段以农业耕作为主。由于喀斯特地形的限制(如峰丛洼地、谷地),光照条件差,“地埂树”采用窄冠树种或灌、草植物。

幕前,贵州省已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面积56.2万亩,为计划的99%,其中完成退耕地造林种草31万亩,荒山造林25.2万亩。2000年度退耕还林还草补助已兑现完成,其中粮食补助6000多万斤,现金补助400万元。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对贵州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方案和施工作业设计情况、计划和任务完成情况、工程管理和质量情况、政策兑现及档案管理情况等项目进行检查,结果表明,退耕地造林种草合格率为93%,平均成活率86%,荒山造林合格率93%,平均成活率85%。在退耕还林还草的试点工作中,为解决好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贵州积极探索多种模式的退耕还林还草形式。在确保生态优先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宜林则林,宜竹则竹,宜草则草,顺应自然规律。与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相结合,大力发展与林草种植相配套的畜牧业、养殖业和特色农业。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相结合,通过有组织地搞好劳务培训和输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扩大退耕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

喀斯特地区现有的森林植被以针叶林和常绿落叶林为主,由于地形、地貌的差异,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小生境和丰富多样的次生植被景观。除了森林植被,还有喀斯特灌草丛植被类型10个,30多个群系。贵州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水热条件和现存的各种生物物种资源为喀斯特地区的生态恢复和重建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在石漠化地区,按实际地形划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是生态林带、下部是经济林带、中部作为生态和用材林带。下部坡度小,土层较厚,土地较好,往往有常流泉和季节性泉分布,临近居民住地,因此易于管理,许多地方的农民就是在这些山丘下部种植了各种经济林木而获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而摆脱了贫困。在几乎全裸不见土的石灰岩滩地上,通过播撒一些喜钙耐旱的树种子,例如播撒圆叶乌桕种子,经过5年就形成了一片10余亩的高6~7m的圆叶乌桕林,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

贵州省绝大多数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只要停止人为的继续破坏,是完全有可能逐步恢复为喀斯特森林植被的。

3.川西地区林草资源保护与建设

川西是金沙江中上游、雅砻江、岷江、大渡河、青衣江的流域区,地处长江上游,既是长江水源保护的主要区域,又是长江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川西地区包括84个县,是四川省藏、彝、羌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幅员面积34.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82.2万人。该地区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中国主要林区,有林地面积590.3万公顷,活立木蓄积11.2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8.4%,大部分为天然林,其中原始林面积和蓄积分别占60%和70%。有143种重点保护动物和80多种珍稀植物,也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由于河川发达,水力资源集中,其蕴藏量达1.9亿千瓦,约占全国的1/3,是潜在西电东送的开发基地。金属矿、非金属矿也有很大发潜力。

四川省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臃,将川西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作为保持社会稳定、藏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工作来抓。川西建立自然保护区34个,面积达199.3万公顷。1997年四川省计划委员会及林业厅提出了1998~2010年生态建设规划,以“三江一河”为重点建设322万公顷林业工程,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四川省现有森林资源每年涵养水源能力达659亿m3,因此林区是座“大水库”。川西林区极大部分为天然林,原始林的比重也很大,为了减轻大面积天然林保护在实施上的困难及投资上的压力,对天然林保护范围应予界定,突出重点,划定必须保护的森林和可以进行生产的森林。森林法及林业法规规定的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以及坡度在30°以上的森林,均应划作必须保护的森林,其余森林可以允许进行生产性经营。对于可以进行生产性经营的森林,应严格设计施工,保证及时更新,使之发挥良好的生态功能。川西北高原区包括甘孜、阿坝两州,是四川省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好的地区,目前为四川省最大的林区和草原牧区,也是四川省待开发的地区。区内人口稀疏,人口密度为10人/km2以下。

近些年来,川西地区努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按照省委、省政府“停、造、转、保”的工作思路,全面实施“天保”工程。在1998年停止天然林采伐的基础上,1999年7月1日起停止天然林木材从阿坝、甘孜、凉山、乐山、攀枝花、雅安等市(地、州)工程区内运出木材。对天然林保护区的木材加工经营单位进行了清理,关闭了400多户以天然林为原料的木材经营加工企业。改革国有森工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三定一挂钩”(定岗位、定职责、定任务,工效挂钩),把天然林保护纳入法制轨道,省人大第九届七次常委会通过了《四川省天然林保护条例》。1999年,中央对四川省天然林保护工程投资12.26亿元,对现有564万公顷天然林实行常年管护,营造公益林14.9万公顷,封山育林81万公顷,森林抚育30万公顷;分流4.5万名森工工人从事营林造林、森林管护;6.5万名森工离退休人员纳入省级社会统筹,逐步使砍树人转变为种树人和护树人。

四川省雅安市在高山地区大力营造生态公益林,在中山地带大力发展茶、木本药材、干果、银杏等树种,在沿江河岸、公路沿线及低山地区,大力营造三倍体毛白杨、杂交竹、巨桉等速生丰产树种。大力提倡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普遍推行林草间种或先草后林,促进畜牧业发展。这样,既能使陡坡地迅速恢复植被,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又能使农民群众在果、茶、药、畜、竹等中、短期项目中迅速得到经济回报,脱贫致富,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在抓督查落实上,制定了《雅安地区退耕还林(草)工作责任制》,市对县(区),县(区)对乡镇,层层签订责任书,严格进行了考核,认真兑现奖惩。

雅安市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立地条件和树种、草种的不同生物学特性,按照培育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幕的的不同,在尊重农户意愿的前提下,注重进行对树种选择的科学引导和科技培训,对林草间种模式、竹草间覈模式、林竹混交模式、林药混交模式等十余种退耕还林还草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实鉴(9)探索。其中,在青衣江流域的天全、荥经和雨城等县区重点开展了林草牧、竹草牧、林竹、林药模式的实践和推广。实践表明,这几种模式比较好地与刁咞农业产业结构、林业产业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致富进行了有机结合,非常有利于协调好“国家要生态,地方要发展,农民要增收”三者的利益,能从根本上保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目前雅安市已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面积26.4万亩,其中生态林面积23.8万亩,比重为90.5%;经济林0.5万亩,比重为2%;种草面积2万亩,比重为7.5%,退耕种植林木平簤成活率达到92.3%。

川西农区日照相对缺乏,特别是25度坡度的高山地带,难以从事一般作物栽培。如果这些地方种植各类拽物,不仅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更因日照、温度不足和节律相悖,籽实因灾害频繁,难以优质、稳产、高产。而以生产植物茎叶为主的牧草,在这些地区却是适得其所,其水势资源不但可以满足牧草营养体生长的要求,而且以其丰富的种植资源,较易达到优质、稳定和高产的目的。

4.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

陕西省吴旗县全力建设以“集约自给型农业、保护效益型林业、商品致富型畜牧业”为结构特征的生态型特色农业,使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得到了有效遏制,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全县农、林、牧三业初步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县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唤1936平方公里,综合治理程度52.64%。其中改良田面积17.5万亩(川涧9.2万亩,已利用坝地1万亩,梯田7.3万亩),人均1.7亩,保存大小淤地坝180多座,控制流域面积848平方公里,总库容19910万立方米。其中已拦泥11817万立方米,可淤地2.1万亩,已淤地1.7万亩,年可拦泥1100万吨。采取的措施主要表现在:一是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一道沟、一面坡、一架山集中连片、山水、田、林、路、草综合治理。二是在治理形式上,造林整地坚持大会战,植苗下种分组完成,在陡坡地搞鱼鳞坑,缓坡地块一律搞反坡。在近几年流域治理中,缓坡改鱼鳞坑为条带整地造林;陡坡以鱼鳞績造林为主。经过整地蓄水,保证了成活率,成活率达到80%以上,促进了苗木生长。三是新修基本农田上坚持两个转移,即由川道地区向边远山区无农田的村、组转移;由集中会战向以会战和户修为主相结合转移。技几年,新修的农田全部在边远山区,占新修农田面积90%。新修农田坚持以机修为主,一律修在村庄附近的缓坡耕地上。

陕西省进一步加强取水许可及监督管理工作。完成了马栏河引水工程取水许可审批,颁发了取水许可证。对全省14723套取水许可证进行了审验,审验率达到98%。重点抓了城镇生活和工商企业取水计量设施装置工作,取水口装置计量设施7620处,安装率为87.2%,逐步促使水资源管理由粗放的定性管理向集约的定量管理转变。加强了水资源费征收管理。1999年全省水利部门完成水资源费征收额1350万元。对全省480户大中型企业取用水情慷进行了狈查摸底。为下一步实施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体制改革创造了条件。

甘肃省重视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科学管理,实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永续利用,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①建立了与水法相配套的水法制度体系,提高了全民节水意识,使水资源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②加大了水源工程建设力度,先后开工兴建引水入秦、景电二期、民勤调水、南阳渠以及疏勒河综合开发等一系列大中型工程,地县也加紧实施了一大批中小型建设项目,增加了全省的可供水量。同时,省政府在创造性实施雨水集流工程的基础上,对雨水的利妹,从范围、形式、效益三个方面进行延伸,为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增加可利用水资源拓宽了渠道。③推广节水灌溉,使用渠系防渗、田间配套,沟、畦、小块灌溉等常规节水措施的同时,积极引进管灌、喷灌、微滴灌等新的节水技术。目前,已累计发展常规节水面航33万公顷,低压管道灌溉面画3.3万公顷,每年节水近3.3亿立方米。④加强工矿企业技术改造,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尤其在产业聚集地带,提倡集中供水、分别控制、统一处理、循环使用,以提高水资源的利妹率,最大限度地惀少用水量和排污量,保护正常的水质标准。

甘肃省会宁县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主要包括:①坡改梯配套的集雨补灌水窖工程。建设7940眼混凝土球形水窖,以拦蓄坡面、路面、田面、沟道的雨水,解决0.8万~1.5万亩基本农田的补灌水源,给山区无灌溉水源的旱作梯田实现雨水的最佳利用配套蓄水工程。②塘坝、淤地坝工程。在会宁县城南部山区有泉眼的沟道内修建10坠小塘坝,截流提灌,为梯田补灌、抗旱造林就近解决水源。在北部旱山塬区宽沟内修建7座淤地坝工程。③坡面水系配套的涝池、沟头防护工程。建设涝池80座,沟头防护150处。

宁夏政府在1999年发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推动了全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取水许可统一管理。1999年,在南部山区继续实施集雨节灌工程。完成窖井3.1万眼,配套各类窖灌设备6.5万套,利用窖井发展窖水节灌面积26.9万亩。綒水增产重点县建设中,西吉、同心、盐池等县(区)被列入计划,共完成节水灌溉面积35万亩,推广应用喷灌、滴灌、管灌、膜上灌等节水技术措施,为全区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推广积累了好的经验。同时,扩大了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试点范围,在引黄灌区9个市县共推广2.9万亩,亩竟减少田间引水量480m3,节水率达39.2%,节水效果显著。

四 讨论与建议

1.长征沿线地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治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长征沿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①切实研究长征沿线地区水资源的开发、节约和保护问题。一是要积极开发西南的水利和水电资源,将丰富的自然资源变成经济财富。二是要大力发展西北的节水农业,减少浪费,提高利用效率。三是要防止水的污染。长征沿线地区开发如果涉及较大规模的采簝业和加工业发展,处理不当,非常容易产生对水资源的污染。最近大渡河污染造成大量鱼类死亡,已经为污染敲响了警钟。长征沿线地区开发不应重蹈沿海一些发达地区以严重污染作为代价的覆辙。

②切实保护好长学沿线地区的优美自然景观和宝贵的旅游资源。基于自然风光的长征沿线地区旅游业,将成为西部经济发展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产业。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长征沿线地区的旅游业必将不断发达。但是,人为地破坏这些资源的危险性也越来越大。各种“建设性”的破坏已经出现。这也是长征沿线地区开发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川省马尔康县境内有珍稀树种岷江柏和红豆杉,从松岗乡青草坪到党坝乡沿河两岸都有分布,仅热足于一带成片的从几年生幼树到几百年、上千年古柏都有,面积达2684.2公顷,这验大面积分布且形成成片纯林,在全国都是罕见的,极具保护价值。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片岷江柏,阿坝州政府现已建立州级岷江柏自然保护区。应在进一步开展保护区建设的同时,加大保护力度,积极争取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申报准备工作。

③长征沿线地区草地出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问题的原因很复杂,包括过度开荒、过度放牧、破坏性使用(搂草根、搂发菜、山羊啃噬等)。这里也有一个政策和技术的双重制约问题。对草场资源的过度利用、滥用,对不宜作为耕地的土地资源的过度开荒垦殖,对各种植被保护措施的缺乏,都涉及一系列制度性和政策性原因。不从根本上深化有关的牧业用地占有和使用制度改革,就难以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掠夺性经营和破坏资源性经营问题,一些技术上可行和有效的方法也不会获得采用。只有通过深化有关政策的改革,经济上提供激励,法规上予以约束,技术上予以指导,才有可能拦住沙漠化的扩大势头。当然,国家应当大大提高对干旱草原沙漠化问题的研究投入力度。

川西大江大河谷地水土流失严重,旱化、荒漠化加剧,四川省政府应继续采取有力措施,禁止陡坡开垦,坡度25°以上坡耕地应限期退耕绿化,确保长江重要水源地的安全。由于若尔盖县土地沙漠化进程不断加快,沙化侵吞草场,降低了牧草质量,阻碍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影响到牧民群众的生活安定。目前,受到威胁的草场面唤达203.65万亩,危及村庄30个(其中直接受害18个),公路20公里,年经济损失达870.8万元,严重制约了全县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当地原辖曼湿地保护区已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湿地自然风光。而湿地具有很强的蓄水功能,在调节气候、防洪抗旱、净化水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效,对维护黄河流域生态平衡和缓解水资源匮乏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沙化的危害,湿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面临生态平衡失调的危机。仅辖曼乡境内,玛尔干曲已露扯了干枯的河床,形成新的沙源,在风力和过牧的影响下,危及周边草场;一些湖泊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气候变化等原因,如沃布钦措湖已干枯,部分湖泊已严重萎缩或变成季节性湖泊,大量湖床出露,产生许多新的沙源,沙化危害加剧。

2.长征沿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构想

长征沿线地区自然资源组合状况良好,有利于资源的深度开发。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如果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并且与西南有色金属和化工资源的优势相结合,可生产高载能产品。西北部分地区也利用黄河上游的水能、煤炭、石油和各种矿产资源的良好组合,建立起具有全国意义的有色金属冶炼和重化工基地。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由分散式、点源式保护向全方位、综合性保护转化。只有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建立明确的资源产权,促进资源价格合理化,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的综合管理体系。长征沿线地区的丰富资源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也才能改善投资环境,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加快长征沿线地区发展步伐。

“退耕还林还草”的实施使长征沿线地区的耕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减少后,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十五”期间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心。经济发展是退耕还林还草的长远保障。只有我国经济发展了,大量吸收农业劳动力,通过政策引导,优先解决退耕农民的就业,使农民生存不再依靠坡耕地,才能真正保证坡耕地退耕不复耕。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要面向市场。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大力捣整农产品结构,加快发展畜牧、生态农业、种植业、花卉、林果、蚕桑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发挥各乡镇农业产业的优势,并积极推进农村农业服务体系的建立。通过农业产业化推动生态农业发展,主要包括农业市场化、农业区域化布局,农业一体化经营、农业产业的社会化等。

必须改变大水漫灌的传统农业用水方式,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同时加大国家对节水灌溉投资的补助金。一是提高水价,以反映用水成本及外部成本,二是以分水配额为基数,按高于原水价向农民购买节水,农民节水越多收益越大,三是为农民节水提供技术指导(如种植物结构调咞、地膜覆盖等)、工程指导(节水工程设计、网络设计)、信贷支持(如小额信贷)以及信息服务,激励农民节水,提高单位用水量的农业产出。必须确保生态用水,蓟止各地区和单位占用和使用生态用水。这是西北水资源的基本水源保护量,以保证维持自然植物、保护绿洲、防止荒漠扩大所需水量。应像保护农田基本用地一样必须确立各地歉生态用水“不容超采”的地位,必要时以法规或法律予以保障。应加大草业和沙产业的开发力度。草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以草为先,创造出适合植物生存的条件,然后在此基础上种植灌木、乔木,再配合草料加工、养蓄转化、畜产品加工以及社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这样既解决了退耕还草与人口就业之间的矛盾,又能形成协调发展的草地生态经济体系。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宣农、宣林、宜牧等规划。如选择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地区,根据不同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特征等,选择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配套技术、模式,进行一定规模的示范和推广。

在长征沿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开发自然资源与开发文化资源相结合。长征沿线地区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有各个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沿线地区的农业,不仅要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提供物质产品,而且还要提供文化产品。例如,在开发和建设历史文化古迹的同时,发展旅游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度假农业等,均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长征沿线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与实施途径

实现长征沿线地区可持续发展,需要结合环境治理,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可以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步伐,增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后劲。注重生态保护的示范效应,建设一批生态乡镇和生态村,以保证西部城市化过程中基层生态环境建设。

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应注重改变传统农业用水方式,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同时加大国家对节水灌溉投资的补助金。适时提高水价,以反映用水成本及外部成本;以原分水配额为基数,按高于原水价向农民购买节水,农民节水越多,收益越大。为农民节水提供技术指导、工程指导、信贷支持以及信息服务,激励农民节水,提高单位用水量的农业产出。大力开展节水技术的研究开发,保护和有效利用水资源。积极采用常规节水技术,解决大水漫灌和土渠渗漏问题,推广喷灌、渗灌、滴灌等高新节水技术;全面推行取水许可证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水资源的保护。强化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应成立由地方政府领导人参加的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采取协商方法,实行多样化的利益补偿机制,统管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节水,合理安排农、林、牧、渔业用水结构,农业与工业、城市与乡村、上游与下游、灌区与林草地之间的用水,实行“计划用水,定额配水,量水到户,按量收费”的管理方法。促进成立基层用水组织,鼓励广大用户参与用水管理。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应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相适应,通过大量减少农业用水,适当增加非农业用水,建立各流域取水、用水信息管理机制,同时监测用水效益。

以“大扫除”方式关闭一批污染严重企业。淘汰那些技术落后、质量低劣、资源浪费、污染环境、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达不到规模经济、严重亏损的企业。关闭那些资源枯竭的矿山和企业,银行不予贷款。下岗人员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失业人员由政府发放失业救济费,民工由政府发放遣返费。取消这些企业经营执照,若再开工,视为非法经营,按有关法律处理。

长征沿线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包括:①技术方面:长征沿线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必须标本兼治,把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有效地结合起来。应注重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资源的优化配置。植树造林要以适地适树为原则,做好乔灌草结合、林农间作和针阔叶树种混交。应以生态效益为主,坚持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逐步扩大经济林的比例,提高林业的综合效益。②资金方面:为了使长征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落到实处,必须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全社会各种投资主体向生态环境建设投资,使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资方式多元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对生态环境的投入做出长期安排,把生态环境治理资金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鼓励民间投资进入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地方政府对投向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资金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积极引进外资,加快治理进程;充分发挥农民投入主体作用,用好用足劳动粛累工。大力推广“四荒”使用权转让,调动各方投入的积极性。③组织方面:公众是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应形成政府引导和公众积极参与的局面。同时,生态环境治理必须保障当地居民的正当利益。要坚持“谁营造谁拥有,联合营造,共同拥有”的政策,真正使农民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訂”,充分调动群众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的积极性。④制度方面:长征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建立在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上。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生态公益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生态补偿机制一方面要求当地的企业和居民在进行经济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对生态环境的损失做出经济上的补偿。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环境保护和治理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事情,特别是对于长江和黄河中上游地区,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付出的成本,中下游受益地区也应当分担一部分。这样才能把生态环境的经济外部性成本内部化,才能保证公平、公正,有利于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顺利实施。

同类推荐
  • 天命之鬼谷纵横

    天命之鬼谷纵横

    天下大事尽在一握之中,万千豪杰在此俯首听命。岁月长河中的浪花,又有几人能够翻起。万民不过是棋子,社稷本就是赌注,智谋是唯一的赢家,鬼谷注定纵横天下。
  • 氏族的荣耀

    氏族的荣耀

    乱世之中,没落皇族亦有争雄之心,鼎盛名门焉知旦夕祸福。毫无征兆的际遇和悄无声息的噩耗,永远不知道哪个先到。死?无惧!只愿死前能够完成自己与家族的夙愿。
  • 三国狙击手

    三国狙击手

    笑看天下烽烟起,王者乱世主沉浮,坐拥雄兵百万甲,几番生死渡苍茫。生灵涂炭沙染血,天下大统止干戈,是非成败皆虚空,功过自有后人评。穿越了,我来到了东汉末年,乱世出英雄的年代,我又该做些什么?泡小乔戏貂蝉?俗!降吕布收赵云?更俗!结曹操拜刘备?俗不可耐!我有我的美人,我有我的猛将,我有我的雄才大略!且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如何带领一群同样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同狙击魏蜀吴的三国格局!A签作品,不会太监的,列位看官放心收藏。
  • 穿越之三国篇

    穿越之三国篇

    穿越三国,身为武将,通读兵书,乱世枭雄,治世能臣,归三国于一统;鞭笞天下,指点河山,聚英雄于岱山,发迹于三国之末,力挽狂澜;昔为公孙瓒大将,后替孙伯符守川,曾归顺于孟德,后效力于蜀川,武力可据吕温侯,兵法详读十三篇,计谋可安天下,豪气可盖云天。身逢乱世听天命,一统三国新河山。
  • 无敌特警横扫三国

    无敌特警横扫三国

    特警学院高材生张汉不慎跌入时空隧道,来到三国乱世,与蜀汉名将赵云义结金兰,运用现代科学历练精兵制定作战计划,收猛将揽谋士割据城池,未卜先知屡战屡胜终成一方霸主。
热门推荐
  • A Millionaire of Yesterday

    A Millionaire of Yesterda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只会写开头

    我只会写开头

    多少次下定决心准备些一篇百万字的小说,结果却发现自己只能写下一篇篇开头,索性就以这个为主题来一本吧,大家随便看,复制粘粘也行,只要你能够以这些开头构造出一本完整的书,就是我的荣幸。这里每一个文章都是独立的,名字就是书名了,所以不要看错哦。本书不定期跟新
  • 生化之血纹

    生化之血纹

    病毒爆发,生化来临,一切的一切都超出人类的预料,原来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什么时候成为了猎物!血纹的神秘出世能否拯救这个正在凋零的地球,血纹是恶魔的象征还是上帝赐予人类的希望,当大地上成为丧尸们的狩猎场,当海洋成为变异兽的海洋,当天空已经变粉红色,人类又该怎么办,是就此沉沦,还是奋起反抗!一个默默无闻的高中生掌握了未知的生化力量又该怎么办,成为强者?独守一方天地?亦或独自逍遥?
  • 禁忌剑神

    禁忌剑神

    有一种叫龙的生灵被称为妖族禁忌。有一个叫无衣的人被尊为人间剑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致三次

    致三次

    活在现实世界,有时候你是否会厌倦,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活在当下,应看清现实,笑对现实。
  • 刺桐梦华录

    刺桐梦华录

    本书分为“过程:中古闽南的经济周期”、“空间:闽南的区域系统”、“结构:闽南经济的交易成本分析”三部分,共11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辰浩劫

    星辰浩劫

    神魔之战一万年后,妖孽横行!诸魔回归!宇宙重险战火,谁将解开谜底,使命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