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22700000023

第23章 感升平子衿兴祖屋 探乡井成理赋关雎(1)

一眨眼几年过去了。

这时胡子衿已是中苏友好协会的会员,县政协成员。肃反运动中,他的问题被结论为“一般政治历史问题,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对此,他终于长长地吐了一口闷气,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解脱,对家庭生活和自已的未来重又鼓起了信心。

七凰小学这两年又进行了扩建。子衿拆除了戏台东边一带围墙,新建了三间教室。此后不久,县文教组陆续调来了三个年龄较大的教师,接着又调来一个叫陈淑琴的当校长,胡子衿降为副校长;同时提罗治金为教导主任。对此胡子衿思想上早有准备,他认为学校是共产党领导的,陈淑琴是党员,罗老师是积极分子,这样任命完全合情合理。因此工作上对陈罗两人十分配合,真心支持。

现在,胡子衿回家的时间相对多了。这天晚饭后,子衿见月色很好,兴冲冲领着孩子登上了后山。

雨后的田佬冲青山依旧,不染纤尘,对门的丛竹梢头飘浮着一层淡淡的炊烟,四围青绿的山色笼罩在荧白的月光之下,显得那样的朦胧淡远,川道里抽穗的秧苗连成了墨绿的一片,四下里播放着震耳的蛙声。

胡子衿对这一切觉得又熟悉又陌生,家山是多么的安宁,亲切,散发着多么浓烈的田园诗意啊!他兴致盎然的给孩子们谈起这些,可是孩子们都不欣赏,一点不感兴趣~

脚下边房后的这片空场也曾是子衿家的老屋,和胡子昌地坝屋的北房原是并排的,但从他记事起就没有看见过这房子,看到的只是在艾蒿蒺藜之间还躺着的那些做过房基的条石。他突然觉得应该恢复这宗祖业。去年孟庆筠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梦耕。眼见几弟兄一天天长大,一间屋子如何住得开?将来娶妻生子少不了也要房子住。想到这里颇觉兴头,回家和孟庆筠商量,孟庆筠自然高兴,她也早嫌房子逼促破旧,恨不能马上住进新居。

于是子衿将几年来的积蓄,加上成理陆续寄回的几十万块钱请了十来个房子匠,择日动工。铺石为基,扳筑成墙,斩竹为椽,苫草成顶,门窗都是现买柏木新做的。另将老屋后墙东头拆去半壁,房檐后缩两米。并在新老房子东西两侧山墙之间,各用乱石砌成围墙,在中间形成一个菜刀形的全封闭院子。一块祖宗留下来的大青石板,约一米多宽,两米多长,横陈在新屋子阶沿之前,一头搁在东院墙下的大石缸上,一头垫以石礅——孟庆筠称它做‘酱台石’。

待到这一切就绪之后,庆筠请人到街上把结婚时陪嫁的木器家具全都抬了回来。这些朱红油漆的大衣柜,梳妆台,写字台,书柜,碗柜,茶几,太师椅,以及配有帐架的大花床把新落成的房子布置一新,老房子则专做了灶房和猪圈。

现在不论周日平时,胡子衿回到田老冲也有兴致种种菜,挑挑水了。

除草东篱下,悠然望眉山,兴之所至,有时不免酸态复萌,竟靠在太师椅上音韵悠悠地吟诗唱词,吟诵起古文来,小分头又像老塾师那样拗过来拗过去,句逗处不时也能颇有寸劲地顿它一顿了。

书籍早已一无所剩,所有的线装书和解放前出的新版书早就背出去卖了废纸,子衿诵读的陈谷子烂芝麻全是枯肠中残留的记忆。读书人的譬好竟是那样的顽强,他们实在是认为老祖宗的有些玩艺儿还真不错。平心而论,这种人限于条件,目光难以及远,有时哼哼呀呀并非是为了反对什么什么,实在是个人生活中的一种积习,一种惯性,一种安慰和享受。

正因为如此,子衿每每把一些诗词文章抄写给孩子们读。几个孩子都还小,惟有在清清身上两口子都花费了不少工夫——现今屋里的每件家具上都还保留着当初教认的单字块。

近些年子衿心里事多,对这孩子管得少了,教育全扔给了学校和庆筠,现在他决心认真地补补课了。此时天月已升入四年级,课外除了爱看各种流行的连环画,还到处弄些浅显的小说来看,诸如征东征西平南扫北之类。子衿陆续把《爱莲说》之类浅显的唐宋文章逼他背过了,一次抄出一篇李密的《陈情表》,说:“读《李陵答苏武书》不落泪的算不得忠臣,读《陈情表》不掉泪的说不上孝子。“照例生僻字注了音,内容串讲一遍,要求一个星期背熟。谁知天月对这类老得掉牙的文章不上心,三四个星期还没有背过,子衿失望之下觉得问题严重,便和庆筠商议道:

“清儿太'荒'!这样子'荒'下去还行?莫把他的天份耽误了。我看高小回七凰乡读吧,一早一晚我还能盯着点……“

孟庆筠爱儿爱女胜过自已的性命,一天看不见哪个孩子,简直连觉都睡不宁。一想清清如到七凰乡,跟爸爸住在学校,见一面要等六七天,心里实在不踏实。便说:“算了!不让他去哦……街上离家近些,老师同学也熟。再说……他的成绩谁不夸哟,到那旯旮里头钻起做啥!“

胡子衿当然晓得她的心思,笑话了半天‘母鸡护雏’意识,又说:“哦!跟爸爸去读书你都舍不得,儿子是你一个人的?你呀!不过是要一个成绩不错的儿子,我呢,是要一个有点特殊本事的人才,你说到底要哪一个嘛?“

孟庆筠十年间生下三子一女,精力和雄心都消磨殆尽了。成理走后家务更重,山上田里也要照管,她只得辞去联营店的工作回了田佬冲。

后来入了社,照看儿女之外,也常和社里的妇女上山出工,但她总觉得自已没法适应农村的劳作——做什么心里都没个底数,只能随帮应卯,形同傀儡。因此找个适合自已工作的想法一直没有消减。“要是清清真跟爸爸去了,当然会更有出息一些……说不定我还有蹦出去的机会嘞……”她激动地设想了很多,终于妥协了。

胡天月一听这话就哭开了,他才不愿意去啥子七凰乡呢!文昌宫有他一起长大的朋友,有他敬爱的甘老师和聪明活泼的小海珠,有熟悉的教室操场和亲切的黄桷树,柏树林……而七凰乡什么也没有……他和已上二年级的小海珠偷偷地哭了几场,但哪个也没得一点办法。最后只得按父母的意思,考回了七凰。

不久以后,孟庆筠果然在建新乡小学当上了代课老师。并把母亲孟花生糖接去一起照看她的三个儿女。虽然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口燥唇干,但她仍然感到很充实。人嘛,总是需要实现自我价值的;何况,她终于又能自食其力了。

这年春天,胡成理回故乡探亲来了。

他是从吴家铺那条路上回来的。晌午过后,农业社员都在山上做活路,有人认出了在大路上东张西望的年轻军官是胡成理,后头还跟着一个扛旅行包的,便都扔下锄头跑下山来,簇拥着他叽叽喳喳地朝店子上走。

子衿家前边的老房子大门落锁,空不见人。乡亲们七嘴八舌地向他说了情况,他“哦“了一声,转身把拴在一起的两个旅行包从‘脚子’肩上卸下来,放在门口的阶沿上。刚把‘脚子’打发走,隔壁的油葫芦就一拽一拽地跑了过来。她像是大病初起,脸色黄瘦,头上还包着厚实的白帕子。她忘情地推开众人,眼睛里放着奇异的光,急切地说:“是尘里回来啦?唉哟我的幺儿哪!快让大妈看看你……“她伸手拽着成理粗壮的胳膊,朝着他上上下下地看,成理却有些局促地躲闪着。

离乡四载的胡成理已长成一个健壮的小伙子了。白净的圆脸上,剑眉倒竖,虎目流光,鼻梁又高又直,嘴唇边已生出淡淡的胡须,当初足可冲冠刺帽的钢丝发如今已梳成时髦的分头。他那身量约有一米七的样子,外着一身草绿色的卡矶布军装,肩头一边扛一块银灿灿的肩牌,足蹬黑皮鞋,手提大盖帽——端的是威赫赫一员虎将,貌堂堂一个后生了。

油葫芦扭摆着腰左看右看,口中不停地叨咕:“哎呀!才好哦!啧啧!长得这么登赌喽(登赌乃当时当地人的土语,似称高大健壮俊美之意)……“说得众人掩嘴直笑。

油葫芦才不管别人笑不笑呢,她拉着成理发出了邀请:“来嘛!尘里,他们都不在屋头,到大妈这边来坐嘛……这些年大妈想你哦……想得像啥子样啊……“

但是胡成理的原则性是不容置疑的,他晓得她们现在还是富农,而自已是革命军人!一个革命军人怎么可以一屁股就坐在富农的板凳上呢?

“不不不!“他虎着脸断然拒绝了。又转过身对众人说:“这里就挺好,正好给大伙说会儿话……呃!麻烦哪位兄弟跑一趟,到学校喊一声我……父亲。“

他的这一举动潜台词是很清楚的,基干民兵胡海君尽管论辈份是成理的五老爷,但是心里痛快,说了一声“我去喊!“转身就跑。

油葫芦慢慢缩回手,愣怔了一阵,眼睛里泛着泪花子,转身倒着小脚怒冲冲地回屋去了。站在那边阶沿上伸着脖子含笑静观的胡子昌也拉下了脸,转过身跟进了屋。

成理打开旅行包,拿出大前门烟来敬给男人们抽,拿出糖果请妇女和孩子们吃。现任农业社的副主任胡万林,成理该叫二老爷的,他抽着烟,拿起块水果糖风趣地扬了扬,笑着对着成理说:“现在有了这东西我就放心了……我先上复你啊成理,我屋头的香瓜才开花,李子也才豌豆大点……“

一言未了,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成理也跟着讪讪地笑。笑了一阵,大伙的话题转到了朝鲜,转到了北京,乡亲们争相提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来向他请教。

成理虽操着东北的官话,但神色却有些矜持。他小心谨慎地回答众人的问题,说战场,说部队,说朝鲜,说北京。他想把话说得尽量得体一些,好改变历史上留下来的‘一句实话都莫得’的不良印象。但深怕自已忍不住又在吹嘘,因此说出来的话总显得吞吞吐吐的。

刻下他正介绍在朝鲜撤回之前,数十个朝鲜姑娘如何悄悄地钻进他们连队战士的被窝,大家看了电影回来如何尴尬,他们如何做思想工作,姑娘们如何不起来……

“喂!成理,莫扯远了哦~当时你是啷个说的嘛?啧!说出来大家听听汕……“二老爷一脸正经地请求。众人使劲憋住笑,一齐看着他。

“我?嘿嘿嘿……“胡成理突然脸红了:“我什么也没有说……“

众人一下子笑成了一片。

“不对不对!你肯定说了!“

“这种场面,你还能怯场?还有不说的……“

一个小伙子油腔滑调地加上一句“当兵三年,老母猪当貂婵嘛“。

胡成理白了他一眼,正色道:“别瞎说!“旋又对大伙笑道:“好好好,我坦白啊~当时我板着脸说'呃!怎么跑到这儿来躺着?快起来,我们要休息啦!'她说'休息的很好,一起的休息。'我说'大大的不行,犯错误的干活!'她说'来,一起的休息,错误的不要紧,不要紧的……'“

“嗳!学得还真像!“小伙子带头哄笑起来。

小巧的胡幺婶眨着通红的火眼认真地问:“你是不是一下就摊人家怀里啦?“

众人又“轰“一声大笑起来,简直笑了个一塌胡涂。

“乱弹琴,乱弹琴……。“胡成理也喷着唾沫笑了出来。

这时候有人说:“呃!看那边,校长回来啰。“

同类推荐
  • 古人的秘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古人的秘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系列丛书收录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发现之旅》、《走近科学》等栏目近年来播放的关于中华民族历史方面的纪录片,《CCTV人文历史丛书:古人的秘密》主要选编古人类的来源、古人类的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内容神秘吸引人,图文并茂,是读者在趣味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了解一些人文知识,从而提高自己品位,并激起求知探索的兴趣。
  • 回到满清大禁烟

    回到满清大禁烟

    主角机缘巧合穿越回到了清嘉庆年间,并且重生在了民族英雄林则徐身上,为了不让天朝的近现代史那么的无奈和屈辱,主角开始了自己的一系列行动。。。。。。。
  • 亡国之君三缺一

    亡国之君三缺一

    麻烦大了,陈小狼让神仙选中,去拯救历朝的亡国之君们……好吧,人生就此改变了……帝辛:你才是纣王!你才是暴君!秦始皇:大秦不是短命王朝!铁木真:那我勉强就算是中国人吧……刘邦:斩曹贼者,封王拜相!隋炀帝:朕,绝非昏君!李治:还我大明宫!武则天:怎么看朕也不是亡国之君……赵匡胤:不释兵权了,跟北辽打到底!朱元璋:给朕一把剑,朕要去亲自斩了李自成!崇祯:怪朕剿匪不力啊!光绪:其实朕觉得大清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袁世凯:我才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陈小狼:不如我称帝算了……
  • 正德年

    正德年

    朱子明是个顶级的特种兵,莫名的穿越到明朝,还是朱厚照在郁闷和新奇中开使了皇帝生涯
  • 残明小千户

    残明小千户

    来自21世纪的郑珏,莫名其妙的来到了近四百年前的明末清初只有一座坚城,看郑珏如何玩转明末,匡扶大明鞑清虽大,而我大明亦不小也
热门推荐
  • 初始之帝

    初始之帝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一个预言,即将呈现;一个少年误入小世界,得至宝、习绝世秘法、夺天地造化。
  • 清莲行

    清莲行

    传说天地初开是茫茫一片混沌,有一清光耀世,自此斩开天地演化万物生灵。他来到了这个世界,他成了她,是命运的安排还是酝酿已久的算计……人生如歌,踏歌而行,清莲相伴,此生无悔。
  • 我为众生开仙道

    我为众生开仙道

    灵气复苏,通向诸天万界的大门轰然打开,众生欢喜,人人欲求长生。可是功法和资源都被少数人垄断,长生遥不可及!“我为众生开仙道!”张存志手持如意,大开仙门。仙道洪流滚滚而来,荡平一切妖魔鬼怪!
  • 魔导师的成王之路

    魔导师的成王之路

    当一扇门打开后,陈轩穿越了。当他醒来后,见到了一个绝美的魔法师.天空浮现的神秘魔法阵,恐怖亡灵法师,神秘的遗迹,一件事接着一件。从他进入遗迹的那一刻起,大陆上多了一个恐怖至极的暴力法师,一段王的传奇开始书写....(这是一个善良的爱吐槽小白不断成长,越加成熟,成为王的故事。美女会有的,兄弟也会有的。前期或许不完美,但越往后,一定会越加精彩的。)
  • 极品琴师

    极品琴师

    她生于阴阳间,体内四分阴气,六分阳气。因为一把古琴,她被抽筋扒皮,暴尸荒野。转世,她重拾那把祸害,背琴,成了一个琴师。琴声响起,红尘流水究竟是福是祸?
  • 快穿之配角也风光

    快穿之配角也风光

    【坑品保证,绝不弃坑】她,生意场上叱咤风云的存在,黑帮里令所有人闻风丧胆的存在。可能老天觉得她活的太潇洒,让她被那个她深爱的人亲手杀害。她不甘,她要复仇,故而踏上了艰辛之路。
  • 驱魔高手在现代

    驱魔高手在现代

    一夜梦中醒,历史系大三学生马戎终于知道自己是谁了。驱魔龙族第一百七十二代传人,世世代代以斩妖除魔为已任!欢迎加入傲雪书盟,群号码:124068992
  • 我是妖不是仙

    我是妖不是仙

    混沌初开,天地万物复苏,一粒不起眼的桃树种子慢慢的发芽成长,全新的世界,全新的因果,颠覆你一概认知的仙侠文。本篇注重人物语言交流,以小说的形式勾画出一部仙侠剧。各位看官若入此方世界需细嚼慢咽。若跳章,则容易跟不上剧情。
  • 亚特兰蒂斯之星辰

    亚特兰蒂斯之星辰

    这是一篇动漫的同人衍生。却不止于动漫。部分世界观和人物设定有参考。已经得到作者允许。-“嘁…不就是个游戏吗,有什么好玩的。“然后我就被打脸了。”——第五十二任海王星一松
  • 天下无双(江湖异闻录系列)

    天下无双(江湖异闻录系列)

    [花雨授权]江湖上每四年一度的盟主大选即将开幕!林姓少侠配上洛姓女子出演江湖版本风云录!一个表里不一怀抱黑暗的人生记忆,一个狡诈冷血,姻缘的红线,在少年喊出绝不放手的刹那间,就已经悄悄套上了少女的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