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310500000005

第5章 关于中国画一些问题的问答

杨晓明(以下简称杨):吴老师您在中国花鸟画创作领域的探索与突破,在当代中国画坛被越来越认同。在您成功的背后,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现在每年国家培养出来的艺术学生成千上万,但是在画坛真正能成名家,可谓“凤毛麟角”。您是非科班出身,却在花鸟画创作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请您分析一下这种艺术现象。

吴冠南(以下简称吴):学院教学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长处是学习条件好、系统、正规。因为有老师的指点,可以少走弯路。弊端是学生素质各有短长不同,而学院又只能一概以同一种方法传授,不论你长短粗细,用统一框框规范你,这就坏事了。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陈大羽先生当年也看到了这一弊病,他曾讲:“学院教学是把蠢材与天才往中才上一齐拉匀。”这句话的分量很重,可惜也就这么一说,凭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改变中国学院式美术教学体系。尤为严重的是艺术观点的近亲繁殖,学生秉承老师,学生又把自己从老师那儿贩来的观念传授给他们的学生,一代一代,恶性循环,这是中国学院式教育的致命之处。

当年徐悲鸿、刘海粟引进西方科学,客观的美术素描基础训练方法,其初衷是改良中国画,而最美好的初衷,经过实践的检验后,也许并不一定就会产生出好的结果来。

杨:听了您的介绍,我想对于学画的学生一定有所帮助和启迪。我最近翻阅了一下中国古代花鸟画史。北宋以前,画家尚写实,重格法,强调生活体验与写生的重要性。南宋以后有了画家自我情感的主观融入,在创作风格上提倡“黄筌富贵”“徐熙野逸”审美要求,那么对于一个从事花鸟画创作的画家如何体味二者间的关系?

吴:我曾在我以前的一些文章中谈到北宋的绘画与唐朝的书法。北宋的绘画基本上是照抄大自然,带有很深的取悦与功利目的。而作者主观意识的介入,几乎为零。(当然一丝不苟地照抄大自然,也非易事,但这种苦差事却与艺术无关)。我们不难从许多技法中看出这一点,如云头皴、斧劈皴、披麻皴、荷叶皴等等,无一不从自然中变化而来。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画家们的认识迫使他们只能做到这个程度。

南宋而后,由于文人画的逐步兴起,画家重视了与绘画有连带关系的诗文、书法、印章,尤其是注重了人性对艺术的主导作用,从而使中国画拥有了一个新的发展途径。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另外关于“黄荃富贵”与“徐熙野逸”的说法,通常浅析为地位的区别,而徐、黄两家真正的区别在于他们作品所表达的精神趋向和技法区别。毫无疑问是徐熙为中国画带来了更大的发展可能性。黄荃则因为是宫廷御用画家,他的每一笔、每一画必然要受到欣赏者的制约。因此,迎奉成了黄荃必须要做好的工作。而徐熙的成功就在于他创作的自主性。

关于“扬州八怪”我就不多讲了,“八怪”中除了金农(也小巧)其他我不多读,尤其不读郑板桥。文人画发展到极致,账应当算在徐青藤与朱八大头上。“扬州八怪”并无一处突破这两座高峰。赵之谦、虚谷、蒲华等则又被囿在了“扬州八怪”的框架中。他们虽然在作品的某些地方与“扬州八怪”有所区别,但些许小的变动并未使他们足以突破“扬州八怪”的樊篱。任伯年的绘画从陈老莲一路而来,但任伯年作品中纯熟、准确的造型技法和机俏灵动的画面氛围,使他在那个年代乃至当代成了一个卓有成就的艺术家。比起他们后来的画家吴昌硕与潘天寿,则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图式语言的建立,与他们的前辈一样登堂入室、成为近百年中国画坛的典范。

我曾在我撰写的一篇《关于中国画图式探讨》的文章中,对宋代的马远、晚清的吴昌硕和现代的潘天寿所创立的绘画图式做出过较深入的研究。吴昌硕所做出图式的贡献是在大纵大横两极上,强调了这种关系所呈现出来相扶相破的结构语言。潘天寿则发现并强调了拥塞与穿破之间所呈现出来的,死而后生的绝妙结构语言。他自己把这种方法称作“造险破险”。他们这种超越前人想象的突破性贡献,使他们在中国美术史上卓而不群。

杨:所以说,历代的先贤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很多宝贵财富。正视现实,我觉得可能是中国花鸟画题材自身的局限,令人很难愈超越古人创造的经典与图式。当代对中国花鸟画现代形式的建构,摆在每一个从事花鸟画家面前。潘天寿先生是对现代花鸟构成进行探索的第一个先驱者,但时不假年,他身陷“文革”厄运,没能让他的探索之路走得更远。我关注到当代花鸟画创作的二类形态。前者是精心守护传统,如卢坤峰、龚继先、霍春阳、王和平等花鸟名家。他们对传统水墨的把握可谓深得三昧,强调传统文化的蒙养和笔墨的深度,恢复古典式情怀与理想精神家园。而第二类的画家认为:时代在变,生命形态在变,从而主张艺术形态与风格的转换,以符合现代感性生动的审美意向,传达出更丰富与复杂的心理层次。石涛讲过的“笔墨当随时代”,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而这方面的代表画家就是您吴冠南先生与何水法、江文湛先生。今天能否请您谈谈您的两个学术观点:第一,就是消解山水与花鸟边界,第二,利用平面构成肢解传统花鸟画的构图。尤其是第一个观点是否是对当年潘天寿先生对现代花鸟画新构成探索的延续?

吴:准确地说,对中国形式(图式)做出贡献的,潘天寿并非第一人。这从我前面的谈话中已可以证明。

我一般对跟着古人亦步亦趋的现代中国画作品不多加注意。当然对失落传统却又有一点新意的作品也不多加注意。清初的石涛尚知道“笔墨当随时代”和“对花作画将人意”。那么在距他几百年的今天尚在“炒古人冷饭”的作品,还有多少关注的意义呢?

谢谢你把江文湛、何水法和我都列入有创新意识的画家中。同道不可妄论,而谈一谈自己是可以的。

近几年我在做的混淆山水与花鸟画关系的尝试,其实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潘天寿、郭味蕖两位先生已经做过了的探索。(见潘天寿《小龙湫下一角》等图与郭味蕖《大好春光》等图)这是一种探索,我觉得可以接着做下去,所以又捡起来在做。发现一个课题不容易,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会成熟,我珍视老先生们的发现,所以我乐意为此付出心血。打破山水与花鸟画的界限,不能简单地看作山与花的拼凑,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度融合。很难做的。

我另外一种所谓“构成”花鸟画法,“构成”只是一种说辞,其实并非平面,也非构成。我更喜欢用大开大合来冠名则比较准确一些。这一类作品是我在苏州园林中发现玲珑剔透的湖石与其上下、前后、左右花卉的相互关系中得来的,我试图将这一现象加以强调,重点刻画花中有石、石中有花、花石分而不分的开合关系。而其中传统经典技法的完整保留与全新的图式,共现出别样的视觉审美来。同时我还在尝试着重彩、积彩的画法,我是个不安分的人。

你要我谈对当代花鸟画现状的看法?我无从说起。借我同僚一句话吧:“当代有画家但没有艺术家”。

关于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我想大概是积极向上,热烈奔放同时又不失文雅风范和较厚实的民族文化精神吧。

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的理解对绘画不光是一个技能娴熟问题,更重要的是画家要明白道的问题。身处现实社会,它的作品必定会反映出这个时代审美情趣与追求,这样的艺术作品才有生命力,您长期生活在锦绣江南,这里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熏陶,对您的创作带来何种影响?

吴:我从小天生就对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等充满爱怜之情。我常常会在溪边篱畔寻觅着无言生灵的生存状态,有时会对着一个动心的点看上半天。就好像前身我是斯、斯是我今身一样,令我时喜时悲,如痴如醉。这我一点也不夸张。是这些影响了我绘画和我生存状态的渊源。

我怜惜残花败柳、我崇尚自生自灭,虽艰难却自由的生命状态!我的绘画源于斯!我的品格源于斯!我一生许许多多、林林总总的诸多事情,成亦于斯!败亦于斯!但我很欣慰,因为我大致还算恪守了人性的本真!

杨:最后想再请教一下吴老师,您的家乡走出了四位现代绘画大师,徐悲鸿、吴大羽、钱松岩、吴冠中,您是如何认识他们的艺术贡献?

吴:地域对文化的影响以及对一个艺术家的成长是有很大的影响。历代书画大家大都出在江南一带,就足可说明问题了。这个问题具体要说得很清楚也很困难。不过江南独有的风物与人文精神,的确对我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我的家乡宜兴,在不长的历史阶段中,连续出现徐悲鸿、吴大羽、钱松岩、吴冠中这样的艺术家绝非偶然。在宜兴历史上,一门两宰相、一门数进士,不足为奇。新中国的教育部长蒋南翔和台湾国民党政府的教育部长虞朝中不仅同是宜兴人,而且是同一村的邻居。而宜兴籍教授之多,遍及全国及海外大专院校,其中两院院士之多,也属国内其他地区所罕见。

在这四位乡先贤艺术家中,除钱松岩外,其他三位则重西学后又转中学,在我看来,半途改道,终归元气不足。所以我对钱松岩先生则关注更多一些。

杨:谢谢吴老师接受央视的采访,我代表全国热爱您艺术的观众和收藏家,祝您艺术之树长青,给我们奉献出更出色的图画。

同类推荐
  • 奥瑟罗

    奥瑟罗

    莎翁的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是威尼斯城邦雇用的一个将军。他是非洲摩尔人,肤色为黑色。黛丝德蒙娜是威尼斯一个贵族的女儿,聪明、美丽而热情。她为了同情奥赛罗的英雄遭遇,喜爱他的爽朗性格而瞒着父亲和他结婚。亚勾是奥赛罗的老部下。这个人有一副忠厚老实的外貌,但是在心里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他恨奥赛罗不提拔他做侍从长,他恨黑人讨白女人做妻子,他猜疑奥赛罗和他的妻子有私,但更大的缘故却是他从心里认为只有破坏了奥赛罗和黛丝德蒙娜的幸福,才是他最大的满足。他利用罗德里勾和艾米利亚做他的工具,捏造了黛丝德蒙娜不贞的假证据,让奥赛罗凭空生妒,有妒生猜疑,逼得奥赛罗为了“正义”的理由而扼杀了黛丝德蒙娜。当然,最后还是真相大白了,但是大错已经铸成,奥赛罗也只有自杀的唯一办法了。亚勾的诡计和奥赛罗在心理感情上的变化,以及其他人的反应,是莎士比亚所描绘的人物形象的极高艺术成就。
  • 中国高考报告

    中国高考报告

    每年的中国大学考试就像一场战争,参加的人数和激烈程度是全世界罕见的,一个叫何建明的作家写的一部《中国高考报告》详尽记录了这个高考大国的高考实景。读后对中国的当代教育会有更多的认识。
  •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卷八)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卷八)

    该卷本收录《一个母亲》《月下小景》《游目集》《如蕤》四个子集。《月下小景》是沈从文1932年—1933年写成的一个短篇小说集,叙写有关旧时湘西地区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故事。短篇小说《如蕤》是文学史上难得的精品,显现了作为文学大师的沈从文天才的想象力和非凡的艺术才华。
  • 月光下的土地

    月光下的土地

    在北方偏远的土地上,依旧坚守着文学的理想,坚守着文学的神圣领地。像他做农民的父亲默默耕耘着农田一样,他也在文学的领地里默默地耕耘,父辈们收获了粮食,而他收获的是文学和精神。从马广原身上,我感受到文学的力量,我们不必担心文学的寂灭,只要人类存在下去,文学精神就会延续。
  • 梦醒与嬗变

    梦醒与嬗变

    百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相当悠远的时间区限,讳言说死,而称“百年之后”,祝愿婚姻久长说“百年好和”。百年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活不到的年限,所谓“人生不满百”,“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百年也就成了时间久远的代名词。一件事情过了一百年,即使在节奏很慢的古代,也算是有历史的了,而一个事件过了一百年还会让人想起它,仅仅这年限就足以证明这个事件意义不同寻常。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年,我们今天的改革的性质与当年的戊戌维新已毫无共同之处,但是,在当年改革者的足迹中,我们仍然可以得到不少教益。比较起来,近代史上任何一个重大事件都没有像戊戌事件那样离我们今天的事业那样近。
热门推荐
  • 末世之重获新申

    末世之重获新申

    我叫罗云,作为一名九零后,迷茫占据了我所有的青春。我有一个梦想,徒步去拉萨。毕业两年一直在为这个梦想而努力。记得有位挚友说过:有梦想的人最可贵!我怀揣着梦想挣扎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可谁能想象,正在我为梦想努力的时候这个世界变了,变得我没法适应,死亡一瞬间充斥着整个世界!这样的世界,我该如何生存!只有变得强大,变得更加强大,强大到!这整个错乱的世界再也不能支配我的生死!这是一个纷乱的世界,丧失,人心。哪个才是真正的末世!
  • 宅男妖神传说

    宅男妖神传说

    成子青一场大醉之后,再世为妖,收了一个兔女郎和一个黄鼠狼子当小弟,在山林里过上了称王称霸的宅男生活。
  • 创世谱录

    创世谱录

    修士一生,求长生,求不死!神话传说与文明的交织。道法演绎到极致之时,黑暗终将吞噬光明!当一切都将破灭之时,谁能带领众生找到希望之路?
  • 下饭文

    下饭文

    传说在月圆之夜的晚上去,中老二家的“麦田”里对着那稻草人
  • 群英颂——风云悟真龙

    群英颂——风云悟真龙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西乡隆盛诗。这里要写的是一个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朝代,也是一个波澜壮阔儿女情长的朝代。江湖凶险,沙场无情,他们能否继续谱写自己心中的壮歌,山河易碎,红颜会老,他们能够坚定的守护那份真情。让我们翻看这些篇章,去书写心中的英雄吧。
  • 我本嚣张:凤妃斗天下

    我本嚣张:凤妃斗天下

    “凤云瑾疯啦……!”圣都之内,酒楼茶馆、街道小巷无不议论纷纷,提起凤家三小姐的大名,众人无不一脸惊骇、嘴角抽搐,男人捂住下体,女人捂住脸蛋,那是一个闻名色变,为什么?这事还的从一月前说起……世人皆知,凤家三女,自小愚钝,天生聋哑,一月前,惨遭悔婚,竟是性情大变,“太子算个屁,王爷算个叉!
  • 因为所以也有道理

    因为所以也有道理

    我期望,我想象,未来你是否在我身旁那时候我们一起成长,用微笑掩盖世态苍凉我希望,我幻想,现在你是否在我心上我知道你幼小的心灵,我探索它隐藏的奥秘我实现那小小的愿望人人都有难过的一瞬间,慕希也有自己的悲伤我会解开所有的忧愁,再陪你感受诗和远方
  • 硫磺王座与硫磺社
  • EXO之冬日情缘

    EXO之冬日情缘

    啊哈,女主当上了EXO的助理。然后成为了公司的练习生……然后女主喜欢上EXO……接着发生一系列的狗血剧情。男主保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