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35900000033

第33章 对反对素食的回应(4)

这些幻想的情节是马汀(MichaelMartin)搜集来作为对素食之全面挑战的一部分。第一个例子是什穆(shmoo),这是美国漫画家凯普(AlCapp)所创造的一种虚构生物。什穆喜欢被人类吃,事实上,这是它们最渴望的事。马汀建议,我们不妨想像,要是它们能和我们沟通的话,有些真实的动物会表达相同的欲望。基因工程甚至可能在未来创造出这样的动物。他的第二个例子提出一个可能性:基因工程可能在哪一天造出既不会受苦,又大体上不明白自己的身体发生了什么事的动物。马汀的第三个案例也仰赖基因工程为来源,生产能提供身体部位给人类食用,但不必在这过程中被宰杀的动物。他认为,以上每一个情境都不会有在道德上反对吃这样供应的肉类的问题。

当然,所有这些例子都是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而想像出来的,但这样的思想实验在检验哲学观点与理论时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值得花片刻时间来认真检视它们。我们已经探讨过操纵自然——包括非人动物——的问题,并看到那些拥有拼接基因技巧的人正在设想的各种“有用的怪物”。这么做时,他们也自豪于拥有使理想的动物机器臻于完美的能力,后者只为了人类的自私自利及集体自我扩张而存在,除此之外,它们是完全没有存在的理由、没有生活品质、没有肉体或心智特质的一种生物体。这种完全不活动的动物极度被动,只是等着被消耗的、呆滞而没有感觉的一团肉,根本称不上是动物。倒不如说它们是一种植物,因为它如此完全地表现了法国演化哲学家柏格森(HenriBergson,1859-1941)所认为是原始生物的特色:“像植物般的麻木”(vegetativetorpor)。

看起来,人们或者会觉得这趋势令人不安而且极可能引起反对,或者不会这么觉得。我相信它令思想缜密的人非常忧虑。把动物变成纯粹的机器,意味着倒退回笛卡尔主义;这是另一个科技胜过自然的例子;对动物独立、天生特性的否定与注销;以及我们自己和生物圈疏离的严重形式。这些趋势将促成(而且很可能现在已在促成)我们人类的自我毁灭与环境的严重破坏。而且,即使我们以某种方式逃避或延缓这个命运,它们仍可能促使一个人工化的“美丽新世界”的来临,其人工化的程度将令我们不想居住于其中。

马汀所描述的情节,由于其所导致的剥削,格外令人不能苟同。他建议,如果有什穆(或像什穆的真实动物)想被吃,那么我们不妨愉快地、对得起良心地成全它。要明白这里的错误,不妨拿它来和下述情境相较:一个很高兴自己被奴役的人类奴隶,或一个希望贩卖自己为奴的普通人。我们应该反对吗?如果应该,是为什么?这个议题有漫长的历史,它触及其他和吃肉主题离得很远的事情,包括施虐-受虐关系、自杀、堕胎及安乐死等的道德判定。密尔(JohnStuartMill)坚称,“对于他自己,对于他自己的身、心,个人拥有主权。”如果我们接受这个有影响力的原则,我们似乎就认同了一个观点:任何和处理个人自身有关的事物,都是可以被允许的。但就如上述例子的有关争议所显示的,显然很多人并不接受这么宽广地诠释这个立场。为了更清楚地呈现这一点,不妨注意很少人会同意,倘若有某个人想被谋杀或想要自己的心智受到控制的话,我们可以接受由别人来实现这种欲望。这个问题之所以叫人伤脑筋,是因为我们大部分人认为,我们对自己的主权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如此,而在某些例子里(例如堕胎、安乐死),如果这个权利存在的话,个人可能必须仰赖另一个人来确保它受到尊重并加以落实。这里不是试图解决这些复杂议题的地方,但在援引对自身主权的原则时,我们一般会预先假定:我们针对的是一个能作负责思考的成熟个体,而不是在这方面有缺陷的动物,或是被制造的会作出预设反应的肉质自动机器。当某个主体之主权行使需他者来确保时,我们也经常会设下同样的限定,因为这需要他者执行一些他们在正常情况下不会自愿或在伦理上不会赞同的行动。例如,只因某人想死或想被虐,不必然(在未作进一步考量的情况下)另一个人就应该作此一愿望的执行者。同样的,如果有某只动物想被吃,我们也不必然就可以吃它。

马汀认为,即使创造想被吃的动物是错的,一旦它们被创造了,不吃它们将是残酷的,如果那是它们最强烈的欲望的话。他补充,即使我们为了吃它们而必须导致它们受苦,事情还是一样。毋庸置疑,我们现在碰到的是相当奇怪的事情,但,虽然这个推断在某个程度上是正确的(正如同不杀死、奴役、残害或折磨一个极渴望如此被对待的人是“残酷的”一样),我们还是有义务不这样做——除非有非常强而有力的论述说服我们应该这样做。而马汀确实没有提供任何这样的论证。

在马汀所创的这三个例子里,会脱落四肢的动物从伦理的立场来看显然最没有问题,因为这种动物不在乎它们丢弃的身体部位会有什么遭遇(我的一位学生论称,同样的,我们可以吃被汽车撞死,以及自然死亡的动物,而不必有道德上的顾虑)。但还是有一个问题:这种动物,像所有其他基因工程的“奇迹”一样,是一种以剥削为目的的人造物,是被制造出来以满足一种被掩饰为“需求(维生)”的人类渴望(对肉类的欲望)。

为何不吃自由放养的动物?

我经常听到一种反驳说,支持素食的理由事实上只是反对工厂化农场。如果是这样,那我们何不干脆拒吃这个来源的肉就好,甚或发起运动要求立法禁止工厂化农场,而随心所欲地吃自由放养的动物的肉(就像其他动物产品)?这个反对理由,如果是为那些自己宰杀动物的人而提出的话,是特别具有分量的。

基于两个主要理由,这个论点有一些吸引力。第一,自由放养反刍动物所需的谷物较少,或许根本不需要。这些动物可将纤维素转化成蛋白质,能在草地及边际土地上啮食。它们的维生不会像目前的那样耗费自然资源,而高得不像话的牲畜的热量输入与输出比率可以降低。其次,在自由放养的情境里,杀动物来吃的不正当性大概会比较小。当吃肉不是机械化屠杀体系的一部分、而别人不被要求替我们杀生时,它便是一项较不该受谴责的事。

然而,这个观点却有一些问题。第一,世界上的草地与边际土地是否足以供养数以百万计的牛、绵羊、山羊及其他反刍动物,来提供肉类给每一个想吃肉的人,这是极有问题的。很明显的,至少可永续农业是完全无法和像当今有钱人贪吃肉类那种程度的任何事物相容的。第二,减少不正当性并不是消除它。“自由放养”并不总意为我们希望相信的那样。一只动物的生活有许多方面可能在工厂化农场之外受到控制与操纵,若有别的设想,那可能是陶醉于童年农家乐之描绘所使然。我们不应理所当然地认为,不论是放牧的或是养在饲养场里的,传统农庄上的动物就会免于受苦。烙印、阉割、去角、剪尾、拆散母亲和年幼动物、疾病、感染寄生虫以及被掠食只是几个例子,说明农场动物在过去和今天都遭遇的命运。然后,还有最后的宰杀行动,对许多动物而言这导致极度的折磨,不用说当然也导致死亡。这些恶行可以借改吃素食来加以彻底去除。如此说来,我们不应将它们合理化为“必需的”,或比那些被工厂化农场所施行者“更有人性的”,毋宁,我们的义务是个人及集体努力消除制造这些伤害。因此,当我们认为吃自由放养场之动物在道德上是可接受时,我们只是在自欺欺人而已。

道德完美的要求

同类推荐
  • 我们的器官会说话

    我们的器官会说话

    头会说话?脸会说话?……手会说话?脚会说话?……太不可思议了,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说话。是的,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精密而复杂的机器,时刻不停地运转着,而身体的各个器官就像机器的零件,互相配合,协调运转。这些器官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受到磨损,再加上人们生活方式的不科学以及工作压力太大等都会导致这些器官提前衰老,从而导致身体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过,当异常出现时,身体上的各个器官就会“警示”我们。可是,我们太忙了,也太懒了,这些小症状根本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也不会拿这些小症状当回事儿,甚至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年轻,得病那是老头、老太太们的事儿,和自己无关,只要稍加休息。
  • 7天养好你自己

    7天养好你自己

    本书是一本以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的智慧之书,通过最贴近生活的7堂课——心态课、情感课、美丽课、素养课、事业课、社交课、健康课、详细告诉你如何生活才幸福,怎么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
  • 健康一生的最佳习惯

    健康一生的最佳习惯

    我们的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的细节,都和我们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有些人习惯于早晨刷牙,有些人早晚都刷牙,但可能没有人去想究竟是早晨刷牙好,还是晚上刷牙好。生活中我们很多的习惯在不知不觉地吞噬着我们的机体,在无形中积累了这样或那样的疾病。其实,“一个人的后半辈子是由习惯的组成的,而他的习惯却是前半辈子养成的”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很重要,好习惯可以使你长寿,好习惯可以伴你健康一生。
  • 新编家庭实用医疗保健营养全书

    新编家庭实用医疗保健营养全书

    现在快速的生活节奏,先进的医疗制度,使得人们有意识地注意膳食的升级,要求人们从温饱型转向营养型,向健康长寿迈进。家庭实用营养食品已被世人普遍看好,同时人们也渴望更多地去了解营养健康方面的知识,用于指导饮食、增强体质。
  • 30天从亚健康到健康

    30天从亚健康到健康

    随着社会压力的逐渐增加,都市中很多人都处于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之中。时间久了,很容易让人进入一种不健康的状态当中,也就是所谓的“亚健康”状态。本书就是一本指导亚健康人群恢复健康的保健书籍,书中全面介绍了亚健康这一新兴概念的定义、分类、危害和现状,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亚健康状态予以详细的治疗指导。此外,还重点对当今社会一些最普遍的亚健康综合症进行了剖析,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快速治疗方案。本书内容翔实,涉及面广,能引起亚健康人群足够的重视,并早日行动起来,运用科学的方式迅速恢复健康。
热门推荐
  • 美人予我金错刀

    美人予我金错刀

    人总是贪婪的,就像最开始,我只不过想知道你的名字罢了!
  • 明星妈妈

    明星妈妈

    “妈妈!”苏夏低头看到抱着自己大腿的萌正太,皱眉:“这是谁家熊孩子。”“既然林弘毅选择了你,那你就是他妈妈。”某男一脸认真,表情坦然。喂,你们有问问我的意见吗?我不想带着这么大个绯闻重新进入娱乐圈啊。
  • 只想精彩地活着

    只想精彩地活着

    前世有些窝囊,再一个机会能否活得精彩?莫笑命途多舛,只要淋漓尽致、活得痛快!
  • 克林顿:白宫外的总统

    克林顿:白宫外的总统

    《克林顿:白宫外的总统》是作者在采访了150多位前总统的好友、同事和对手的基础上创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他的私生活内幕及其大张旗鼓宣传的人道主义成果,将带领读者亲历克林顿任内的最后时光,并一直追溯到他的妻子希拉里?克林顿竞选总统的台前幕后,让你充分领略比尔·克林顿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 修士入凡尘

    修士入凡尘

    一位是天之骄子,一位是被世道遗弃的人;-次相见,百世沉沦。只可惜好景不长,-无限接近神的修士,一凝脉修士,寿命自然不一样。宫十七死后,因执念未断,打翻了孟婆汤,折了彼岸花,跳了忘川河。在河上看着人来人往,迟迟不见心上人的身影。殊不知林枫在阳间阴间找遍每一寸土地都为寻到宫十七的魂。千年已过,宫十七受过忘.川河的腐蚀之痛,林枫受过钻心之痛。千年后,俩人在奈何桥相遇,一个依旧相遇时的模样,看起来精神不太好。一个浑身伤,身后拖着长长的血印,头发也乱糟糟的。从林枫身边走过,林枫的宫十七两个人的同心铃响了起来。俩人相遇,虽说阴阳相隔,但爱意却不曾变过。林枫剜了自己的灵心,亲手捏碎偷喂给宫十七,治疗了忘川河腐蚀之毒。林枫曾道:“如果自己的妻子都不在世.上了,我要这漫长的性命有何用!”林枫亲手断送了自己成神的路,与自己妻子做一个闲云野鹤的人。
  • 请为我写首歌

    请为我写首歌

    周渔渔是个孤独脆弱而感性的孩子。她今年二十一岁,从小生活在孤儿院里,但却非常有理想,也非常努力,发誓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后来她的爸爸妈妈找到了她,原来她的家很有钱,她梦想的一切如今都能得到了,甚至超乎她的想像,可是她却并不高兴,因为孤儿存在两种,一种是每天祈祷着能找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一种是接受自己以这种方式存在,而因为孤儿院环境所需要的坚强,周渔渔选择了第二种,尽管富裕的家庭给了她想要的一切,可是她还是想靠自己的力量得到它们。和”陌生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别扭感每天都充畏在周渔渔的心里,虽然爸爸妈妈、姐姐都对她很好,可是她依然觉得不自在,而且这与她渴望已久的自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是却又怕伤害他们深沉的爱。她才过去两天,就因忍受不住而短暂的离家出走,获得了短暂的自由,可是她也触摸到了一些家里人因她的任性而受到的伤害。在以后的几天里,她渐渐和寄宿在家里的那个傻子成为了朋友,跟他诉说自己的心事,他叫李毅,周渔渔第一次真正离家出走也是因为他才回来的,这次的离家出走彻底地伤害了妈妈,尽管她的脚再也无法踏上回家的路途,可是最终她还是回去了。那么,回去后又发生了什么呢,周渔渔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 大明星的小天使

    大明星的小天使

    什么?过不下去了?要离婚?好啊,房子给她,车子给她,公司给她,钱给她,儿子给她,把我也拿给她吧,就这样,反正这辈子杨茜是逃不出吴毅的魔爪的!
  • 阴夫,你不行

    阴夫,你不行

    相依相恋了三年男友跟土肥圆跑了,而我,自暴自弃,最后爱上了一个男鬼...“晚上我来娶你。”“别说话,吻我。”
  • 中国式应酬规则与潜规则大全集

    中国式应酬规则与潜规则大全集

    应酬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应酬中有规则,有方法,有技巧;讲策略,讲心机,讲变通。会应酬,大困难也迎刃而解;不会应酬,小问题也焦头烂额。一个真正的高手,必定深谙其规则与潜规则,将应酬做得恰如其分,滴水不漏。
  • 冰雪纪元

    冰雪纪元

    传说上古三大圣种之一的梧桐有蓬勃的生命力,可是现在,却枯萎了。争夺圣种的战争史称圣种之战,这场大战横跨三大域五大洲一大漠。相传,谁能得到圣种,便能获得无上的造化,打开通天之路,前往无上上界。无上上界,那是个世人仰慕的地方。《万山经·注解》中记载。公元1652年,清朝顺治8年。一道流星划过天际,飞过群山之巅,那一天,天崩地裂就如世界末日。有人说,是有人触碰了上仙的底线,降下了山神的怒火。所过之处,民众皆牛羊祭祀,虔诚斋戒。【QQ群:231636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