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107600000011

第11章 子胥死谏,吴难深矣

公元前490年,齐景公甍逝,新君齐悼公弱小。齐景公甍逝的消息传到吴国,在是否攻打齐国的问题上吴国的大臣分为两派,一派以伯嚭为代表主张攻打齐国,另一派以伍员为代表不同意攻打齐国,两派大臣的意见争论不休,一方面吴王很想攻打齐国,因为这样可以显示他的威风,可是另一方面吴国最有地位而且用兵如神的伍员却不同意攻打吴国,为此吴王陷入了两难之境。

西施看到吴王脸上有忧愁之色,说:“大王,是什么事让您这么忧虑呢?不如说给臣妾听,让臣妾为您分忧。”吴王笑着说:“好,那寡人就说给美人听,要美人为寡人解一解忧愁。”西施递给吴王一杯酒,吴王一饮而尽,说:“齐景公新近甍逝,齐国的新君弱小,寡人想借此机会攻打吴国,可是伍员却不同意寡人攻打齐国。”西施笑道:“我们吴国国力强盛,大王是这南方的霸主,而且又有这么好的机会,伍大人为什么不同意攻打吴国呀?”吴王笑着说:“伍员说越王勾践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又关心越国的百姓,很得民心,他担心越王勾践会趁机攻打吴国。”西施说:“越王勾践不是早已归顺吴国了吗,他又怎么会造反呢?大王放越王勾践归国,勾践感激涕零,况且越国每年都会给吴国上贡,越国弱小,越王勾践经过上次吴越大战的教训已经乖乖臣服了,他一定不会入侵吴国,请大王放心。”吴王哈哈大笑,说:“美人分析得很是,美人不但姿容绝世,而且聪慧过人,真是世间难求呀!”西施又递给吴王一杯酒,娇嗔道:“大王又在取笑臣妾了,一定要罚您一杯。”吴王举起酒杯,又递给西施一杯酒,说:“美人解了寡人的忧愁,来,美人陪寡人共饮一杯。”吴王和西施交盏而饮。

吴王宣布攻打齐国的消息,伍员上谏说:“大王,如果你派兵去攻打齐国还不如派兵攻打越国,越王勾践才是吴国最大的忧患,越国就好像是在心腹中的疾病,大王不先灭越国而去攻打齐国,这是错误的呀。”吴王说:“寡人已经决定要攻打齐国,你不必再说了。”伯嚭说:“大王英明。”吴王说:“伯嚭,这次寡人封你为主将,随寡人出征齐国。”伯嚭说:“臣谢大王。”

吴王带领军队沿水路北伐齐国,在艾陵之战中大败齐军,击败齐军后,吴王率师经过鲁国的缯城,因为在艾陵之战中大获全胜,吴王为了显示自己在北方的威名,传召鲁哀公,鲁哀公见到吴王,态度十分的恭敬。吴王对此感到很满意,伯嚭说:“大王,不如我们向鲁国征猪、牛、羊各一百,如果鲁国愿意给,那么就可以见到大王在北方的威名。”吴王说:“爱卿的提议极好。”于是吴王对鲁哀公说:“寡人的军队路过你的国家,你是不是也要表示表示?”鲁哀公说:“请吴王明示。”吴王说:“寡人也不要求太多,你就给寡人百牢的贡品吧。”鲁哀公表示很为难,说:“吴王,鲁国弱小,禽畜缺乏,猪、牛、羊各要一百,短时间内恐怕凑不齐呀,请大王见谅,能少给一点吗?”吴王说:“寡人给你一天的时间,你回去好好考虑考虑。”

鲁哀公皱着眉头回宫去了,他召集大臣说了吴王征求百牢的事,鲁国的大臣纷纷觉得吴王的要求太无理了,只是现在吴王陈师缯城,如果不答应吴王的要求,吴王一怒之下有可能会入侵鲁国,一旦吴王攻打鲁国,鲁国必定无力抵抗。所以大臣们都非常着急,可是又不知道怎么拒绝吴王无理的要求。这时,季康子站出来,说:“大王,臣推荐一个人,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办事通达,一定可以说服吴王不再征求百牢。”鲁哀公说:“是什么人,康子为寡人请他来?”季康子说:“他就是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的孔子的学生端木赐,又名子贡。”鲁哀公说:“康子快代寡人去请端木赐以解鲁国之困。”季康子说:“臣遵命。”

季康子找到端木赐,告知他吴王所提出的无理的要求。端木赐接到命令后立即前往缯城,端木赐知道吴王的宠臣是伯嚭,想到只要说服伯嚭,那一切就都好办了。端木赐见到了伯嚭,说:“太宰大人,听闻吴王要向鲁国征求百牢的贡品,这个确实有一点难办了,不是我们鲁国不愿意给百牢的贡品,只是依据周礼,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周之王,制礼,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所以,依礼,鲁国只应上贡十二劳。”因为周王在北方,伯嚭一直很仰慕北方的文明礼仪,听到端木赐这样说,觉得他说得有理,便带领端木赐去见吴王,

伯嚭见到吴王,说:“大王,这是鲁国来使端木赐。”吴王说:“你们鲁哀公想好了吗?”伯嚭说:“大王,鲁哀公非常愿意进贡,只是依据周礼,上物不过十二,所以鲁哀公特派使者来禀明。”端木赐说:“大王,鲁国与吴国同属周王之下的诸侯国,所以应该依礼行事。现在大王途径鲁国,我们作为东道主,理应为大王提供物资。鲁国依据周礼,可以给大王提供十二劳。”吴王听端木赐这么一说,又有伯嚭代为说话,而且吴王在南方,而周王在北方,天下礼仪文明都源自北方,吴王一直很仰慕北方的礼仪,而南方一直被视为未经开化的蛮夷。吴王想:“假如寡人以后称霸了,诸侯一定会以为寡人是南方蛮夷,会不服寡人的统治。寡人今日就依周礼行事,让天下诸侯都知道我南方的吴国也是讲周礼的国家,为我吴国以后称霸筹谋。”吴王说:“好,那鲁国就依周礼为吴国提供十二劳。”端木赐说:“臣谢大王,臣告退。”

殊不知,吴王这一次向鲁国强征百牢,已经为吴国埋下了灭亡的种子。后来端木赐用他的“瑚琏之才”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此是后话了。

吴王攻打齐国取得大胜,在艾陵缴获了许多物资,又从鲁国得到了上贡之物,最主要的还吴王是在北方树立了威名,但是如果长期在外出征,国内必然空虚,所以吴王取胜后不久就班师回吴国了。在回吴国的一路上所经过的地方,诸侯都提供给吴军物资,为此,吴王大为高兴。

回到吴国,吴王举行宴会庆祝此次征齐大获全胜,西施为吴王准备了歌舞,为了配合吴王刚征战的胜的气氛,西施以范蠡所教的越女剑法融于舞蹈之中,以长袖代剑,媚态如风,柔美飘逸中又似含无穷的力量,真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西施献舞完毕,满座皆惊为天人,宴会的气氛达到极点,西施做到吴王身旁,吴王举起酒杯,说:“各位大臣,这一次征齐得胜,各位大臣都功劳不小,寡人与各位大臣同饮。”所有的大臣都举起酒杯,吴王扫视一眼大臣,看到伍员也举起酒杯,吴王说:“伍行人,你就不必饮这一杯酒,如果寡人听了你的话不去攻打齐国,今日也就没有这一场宴会了。寡人还能在北方树立威名吗?”伍员此时非常尴尬,手中的酒杯不知道是该放下还是继续用手端着,吴王说:“来,各位大臣喝酒。”所有的人举杯而饮,唯有伍员无奈的坐下,十分的窘迫。

自从这次攻齐得胜,吴王越来越自负了,在艾陵之战以前,伍员虽然不会讨好吴王,但是他的用兵之才是深受吴王赏识的,所以吴王很是敬重他。而伯嚭因为善于讨好吴王,深得吴王的欢心。在吴王心目中,伯嚭和伍员两个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在艾陵之战以后,他不再像从前那样相信伍员的谋略了,而伯嚭跟随他在北征齐国的过程中不仅把他的饮食起居照顾的很好,而且在行军上也提出了很多好的策略,尤其是在向鲁国征求贡品这件事上不仅使吴国威名大增,而且也让北边的诸侯国明白吴国并非不讲周礼的蛮夷。所以吴王心中的天平越来越向伯嚭这边倾斜。

公元前494年,在伯嚭的提议下,吴国攻打陈国,此时楚国已经从上次的吴楚大战中恢复元气,陈国派人来楚国求援,楚昭王为报上次被迫迁都之仇,答应出兵帮助陈国攻打吴国,行军到城父之时,有一片红色的云像一只巨鸟一样蔽日而过,而且伴随着一阵怪叫,之后,楚昭王病重,昭王求卜于周朝的太史,太史说:“赤云蔽日,是有鬼祟在加害大王,不过大王可以把鬼祟之祸移到楚国的将军或丞相身上。”将军和丞相听到太史这么一说,都愿意以自身为昭王挡鬼祟之祸,但是昭王说:“将军和丞相是寡人的股肱之臣,如果移祸给他们,那也就是移祸于自身。”昭王没有祷祸于将相,楚国所有的大臣都感动不已。

孔子和他的弟子端木赐在陈国听到这件事,感慨的说:“楚昭王真是一个明君呀,有这样的国君,楚国一定不会被灭国的。”端木赐说:“吴国无德,四处入侵他国,早晚都会自取灭亡的。”

楚昭王的病情更加严重了,临终时,楚昭王让位给他的弟弟们,但是因为楚昭王不祷鬼祟之祸,楚国的大臣都极力支持昭王的儿子继承王位,最后,大臣们迎立王子章继位,是为楚惠王。因为国君新丧,所以楚国班师回都,楚惠王二年,楚国令尹子西向惠王提议迎回楚国前太子建的儿子熊胜回国,因为费无忌已经死去,有关前太子建谋反之事都是费无忌编造出来的,这件事在楚国早已经真像大白,只是昭王继位,所以前太子建的冤屈虽然大家早已明白于心,但是却没有人敢提出来,如今昭王已经去世,所以子西提出应该迎回前太子的后人熊胜回到楚国以显示惠王的德行,楚国的大臣叶公极力反对,但是迎回熊胜能够争取更多的人支持楚惠王的统治,所以惠王同意了子西这个建议。

熊胜自从和伍员一起逃到吴国,就一直和伍员在一起。在吴国的这些年他一直在和伍员学习兵法,在他心中他依然是楚国太子的长子。他从来没有忘记他的父亲是如何被郑定公杀害的,即使过了这么多年,他一直没有放弃仇恨,他记得他的父亲告诉过他要继承父亲的意志,要重新回到楚国。所以他一直勤加习武,向他的伍伯伯学习兵法。

一天,熊胜正在习武的时候,伍员带来两个人,说:“胜儿,这是楚国令尹子西派来的使者。”熊胜看着两位使者,说:“你们来干什么?”一位使者说:“令尹派臣来迎接您回楚国。”熊胜说:“这么说我的父亲终于得以沉冤得雪了。”使者说:“大王已经为前太子建立了宗庙祭祀。”熊胜十分高兴,他想回到楚国,但是又舍不得伍员,伍员把熊胜单独带到书房,说:“胜儿,你是楚国的宗室子孙,楚国才是你应该回去的地方,现在吴王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信任我了,你回去楚国也好,但是你一定要切记,不可再心存仇恨,你父亲的事已经过去了,不要再去争取大王之位了,你一定要答应伍伯伯。”熊胜眼含热泪,说:“伍伯伯,胜儿答应您,胜儿决不再去争取大王之位。胜儿真的舍不得您呀。”伍员说:“回楚国去吧,每年寒食的时候为我给我的父亲和兄长上一炷香。”伍员把熊胜带出书房,对使者说:“我就把熊胜交给子西了,请你们告诉子西一定要好好对待他。”两名使者答应了,熊胜和两名使者化装成百姓的样子出了吴国都城,他们顺着水路一路到达了楚国。

到了楚国以后,楚惠王将巢城封给熊胜,是为巢城大夫,赐号白公。熊胜虽然答应了伍员不争大王之位,可是他总是不能忘记父亲在郑国被杀之仇,所以熊胜被封为白公以后一直建议子西攻打郑国,子西为了安抚白公,答应了白公的建议,此是后话了。

熊胜去了楚国以后,伍员也少了一个牵挂,但是别有用心的伯嚭知道熊胜回到楚国的消息后,伯嚭跑去对吴王说:“大王,伍员把楚国前太子建的儿子熊胜送回了楚国,是不是伍员想回到楚国呢?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呀!”吴王听伯嚭这么一说,立即传召伍员,询问他关于熊胜的事由,伍员说:“大王,臣既然已经是吴国的臣子,吴国对臣有大恩,臣攻进楚国都城后鞭尸平王,大王认为我还会回到楚国吗?”吴王听伍员说得有理,又问:“那你为什么还要送熊胜回楚国?”伍员说:“大王,熊胜毕竟是楚国的宗室,而且他也不是吴国的大臣,他随臣一起逃到吴国,现在楚国前太子得以昭雪,熊胜也是应该回到楚国了。”吴王说:“既然如此,寡人也不再追究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吴王虽说不追究此事了,但是自此对伍员的信任又减了几分。

吴国此时北威齐晋,他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吴宫中几乎夜夜笙歌,又有伯嚭每日报告吴国百姓衣食丰足,安居乐业等吴国繁荣的假象,吴王夫差更加狂妄自大。而越国正在逐渐强大。

四年后,齐国的齐鲍氏杀掉齐悼公,而立阳生为齐国的大王,吴王又动了攻打齐国的心思,伍员上谏说:“大王,越王勾践勤于练兵,而且越国在勾践的治理下不断强大,请大王不要再去攻打齐国,应该先把越国灭掉才是,齐国远在北方,即使我们吴国灭掉了齐国,可是齐国路远,不能久治,攻下齐国就好像得到一块满是石头的田地,无法耕种,这是没有好处可言的。况且齐国是北边遵守周礼的国家,《盘庚之诰》上说:‘有破坏礼法,不恭王命的就要彻底割除灭绝他们,使他们不能够传宗接代,不要让他们在这个城邑里把好人影响坏了。’这就是商朝兴盛的原因。希望大王放弃齐国,先攻打越国;如不这样,今后悔恨也来不及了。”吴王说:“上次寡人攻打齐国,你也说不可以攻打齐国,但是寡人在艾陵之战中大败齐军。这次寡人已经决意要攻打齐国,你无须再多说。”这次攻打齐国之前,寡人要你先去齐国为我军打探齐国的军情。伍员知道吴王不会再听他的劝谏了,只得遵从吴王的命令,去齐国之前,伍员去见了孙武,伍员说:“长卿一直闭门著书,现在大王要攻打齐国,我认为大王此次攻打齐国必败。”孙武说:“子胥,大王好大喜功,宠信谗臣,先王时期的雄霸之志已经不再,你要好自为之。”

伯嚭为吴王派伍员去齐国打探军情感到很困惑,以为吴王又要重用伍员了,伯嚭心中十分不安,在伍员出使齐国后,伯嚭对吴王说:“大王,伍员反对您攻打齐国,您为什么还要派伍员去打探齐国的情况呢?大王,臣有一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说?”吴王说:“爱卿有什么话只管说就是了。”伯嚭说:“大王,伍员表面上忠心,而实际上却是一个非常残忍的人。”吴王皱了一下眉头,伯嚭接着说:“大王还记得当初伍员的父亲伍奢被楚平王抓获,楚平王说只要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员回去抵罪,就会放过伍奢,伍员的兄长伍尚回去了,但是伍员却逃走了。请大王想一想,一个连他父亲和兄长的性命都不顾的人会去顾及其他人的死活吗?上次大王想要攻打齐国的时候,伍员极力劝阻,而大王伐齐得胜,伍员一定会在背后怨恨大王您,大王一定要小心伍员呀!”吴王说:“爱卿不说这些话的时候寡人已经在怀疑伍员了,伍员瞒着寡人把熊胜送回了吴国,所以现在寡人派他去齐国是想试探一下伍员是否忠心于寡人,寡人已经派人暗中跟踪伍员,他的一切行踪都逃不过寡人的眼睛。”伯嚭谄媚的说:“大王,您真是太英明了。”

伍员知道吴王此次攻打齐国必败,为了不让家人遭受苦难,伍员在出使齐国的时候把他的家人交托给了齐国的鲍牧。然后回到吴国上报吴王说:“大王,齐鲍氏虽然杀了齐悼公,但是齐国一切如常,并没有发生动乱。”吴王阴沉的说:“真的是这样吗,你的家人呢,他们都到哪里去了?”伍员无言以对。

伯嚭趁机进谗言说:“大王,伍员为人强硬凶恶,无情无义,猜忌狠毒,他的怨恨恐怕要酿成深重的灾难。前次大王要攻打齐国,伍员认为不可以,大王终于发兵并且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伍员因自己计谋没被采用非但没有感到羞耻,反而产生了怨恨情绪。如今大王又要再次攻打齐国,伍员又独断固执,强行谏阻,败坏、诋毁大王的功业,只希望吴国战败来证明自己的计谋高明。现在大王亲自出征,出动全国的军力攻打齐国,而伍员的劝谏不被采纳,大王不可不戒备,这是很容易引起祸端的。大王派他出使齐国,伍员就把他的家人托付给齐国的鲍牧。为人臣子,在国内不得意,就在外依靠诸侯,自己认为是先王的谋臣,自以为功高盖主,动辄以先王来震慑大王,真是有损大王的威严呀。现在不被信任,就时常郁郁不乐,产生怨恨情绪,请大王明查。”

吴王说:“伍员,熊胜从小就跟随着你,精通兵法布阵,寡人没有启用他做大臣正是因为他是楚国宗室,他的心一定是向着楚国的,所以寡人以富贵供养着他,但却绝不给他任何职位。他在我吴国这么多年,对吴国的兵力、财力以及吴国的所有,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将来一旦吴楚两国交战,熊胜的军事才能,以及对我军的了解,你叫寡人如何自处。自从你上次私自送熊胜回楚国,寡人就已经怀疑你对寡人的忠心了,你果然一直都在欺瞒寡人。亏寡人认为是先王留给寡人的重臣,因此一直都很尊敬你,寡人这么信任你,你却把寡人的信任当作是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你先是背叛楚国,现在又背叛我吴国。三心二意,实在可恨可恶之极。”吴王愤怒的说道:“来人,取寡人的属镂剑来。”侍从取来属镂剑,吴王说:“今日寡人就以属镂剑将你赐死。”伍员仰天长叹说:“大王竟然听信奸臣伯嚭的谗言而要诛杀臣。想当初臣助先王攻破强楚,迫使楚国迁都,奠定霸业之基,又助你攻破越国,得报先王的大仇,可是你却赦免了勾践,你如何对得起先王的在天之灵。你还未当上大王时,是臣一直支持着你,所以先王将大王你托付给臣,让你得以坐稳王位。”吴王说:“你回到你府中自刎吧。来人,送伍员回府。”侍从过来架起伍员,伍员说:“我自己走。”伍员昂首阔步走出大殿,侍从在后面跟随。

伍员回到府中,对吴王两个侍从说:“我死了以后请在我的墓地种上梓树,让它可以用作棺材;再把我的眼睛放在都城东门的城墙上,好让我看着越贼是如何进来灭掉吴国的。”说完,拿着属镂剑自刎而死,伍员死后,顿时雷电轰鸣,狂风卷石,暴雨倾盆,好像上天也在为忠魂的屈死而哭泣。看到这一景象,两名侍从取回带有血迹的属镂剑,逃也似的离开了伍员府中。

吴王在宫中见到天降异色,恰好两名侍从跑回宫中复命,他们身上全被雨水淋湿了,但是属镂剑上的血迹却没有消失,吴王说:“伍员自刎了吗?”一名侍从答道:“大王,伍员已经自刎而死。”吴王看到属镂剑上的血迹,说:“你们为何不将剑上的血迹擦干?”两名侍从同时看着属镂剑上的血迹,心里不禁有些害怕,其中一个侍从说:“大王,臣等是冒着暴雨赶回宫中复命的,按理说这血迹应该早就被雨水冲涮干净的,臣再擦一下。”侍从用身上的湿衣服去擦剑上的血迹,侍从反复擦拭,但是怎么擦那血迹就是擦不掉。侍从越擦越害怕,手不禁抖了起来,吴王又问道:“伍员有什么临终遗言吗?”侍从支支吾吾不敢说,吴王大声说道:“寡人问你伍员临死前有何遗言。”侍从唯唯诺诺的把伍员临终前的话复述了一遍。吴王听后,愤怒极了,又看到天有异象,担心伍员临终前的话会成真,吴王说:“伍员的这些话除了你们还有其他人知道吗?”两名侍从摇头说:“没有了。”吴王说:“这很好。”然后取过属镂剑将两名侍从杀掉,杀掉两名侍从后,吴王亲自擦拭剑上的血迹,侍从的血迹是擦掉了,但是伍员染在剑上的血却无论如何都擦不掉,吴王把剑封起来,不准任何人去动它。

吴王传唤侍从进殿,侍从们进来以后看到倒在地上的两名侍从,不禁有些害怕。吴王说:“把他们拖出去。”立即就有人把尸体抬了出去,其他的侍从战战兢兢地等待吴王下一步的命令。吴王说:“你们现在赶到伍员家中,将他的尸体装入牛皮口袋中,然后抛入江中,听明白了吗?”侍从们齐声道:“诺!”侍从们在大雨中跑去伍员府中,用口袋将伍员的尸体装进去,然后抛入钱塘江中。

吴王的侍从走后,孙武悄悄将伍员的尸体打捞上来,在不远处的山上将伍员埋葬,并在伍员的墓上种了梓树。孙武在伍员墓前倒了三杯酒,将自己所作的《兵法》焚毁在伍员墓前,说:“人生一世,知己难求。你既是我的知己,我所作的书也最先应由你来看。”焚毁《兵法》后,孙武向罗浮山走去。

吴国的百姓知道伍员被吴王赐死后,又被吴王抛尸钱塘江,吴国的百姓感叹忠臣的屈死,所以在伍员被抛尸的江边不时有吴国的百姓前来祭祀,不久,吴国百姓在江边偷偷盖了一个祠堂来祭祀伍员,此处香火鼎盛,为了纪念伍员,这里被人们命名为胥山。时至今日,来到钱塘江边,大致可以看到胥山几千年前的风貌。

且说吴王在赐死伍员后,立即出兵攻打齐国。越王勾践知道伍员被赐死,又得吴王夫差出征齐国的消息,大为振奋,对范蠡说:“少伯,伍员已经被夫差赐死,吴国剩下的都是一些只会阿谀谄媚的大臣,而且吴王出兵在外,现在寡人可以出兵吴国了吗?”范蠡说:“大王,现在还不行。”越王听范蠡说还不能攻打吴国,不禁大为失望,说:“寡人已经等了这么多年了,寡人的耻辱究竟何时才能洗刷?”范蠡说:“大王不必着急,就快了。大王听过没有,凶猛的大鸟在出击猎物之时,总是会先隐藏好自己。现在吴国加兵齐国,又与楚国结怨,虽然威名在外,但是侵害的都是周朝下面的诸侯国,也就是侵害周朝的宗室,吴王不施仁德,只知道四处侵伐,可见其骄矜自傲。为越国着想,大王,我们可以联结齐国,亲近楚国,依附晋国,继续给吴国贡品以麻痹吴王,吴王骄傲自满,一定会轻战。到时候攻打吴国,齐国、楚国、晋国必定会支持我们,吴国就可以攻克了。”越王听完范蠡的话后,大喜道:“太好了,一切依少伯所言。”

吴王此次北伐齐国,齐国城门紧闭,并不迎战,吴王碰了钉子,大军在外不宜过久,所以吴王只得带兵原路返回吴国。吴王回到宫中后,想到此次出兵竟然没有占到半点便宜,心中很不愉快。又想到自从先王阖闾大败楚国,迫使楚国迁都后,这么多年还没有和楚国发生过战争,也许吴国在楚国的震慑力已经减弱了,为了重新在楚国树立威信,吴王决定率大军攻打楚国。

吴王带兵往楚国的慎邑进发,楚惠王大为震恐,楚惠王在大殿上问谁愿意出战,但是殿上无一人应声,他们仍对上一次的吴楚大战心有余悸。这时,白公熊胜站出来说:“大王,臣愿意带兵迎击吴军。”楚惠王大为高兴,说:“白公在吴国生活了这么多年,对吴军一定非常了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且白公又得到伍员的悉心教养,这一次我们楚国一定能够旗开得胜。”大臣们看到有人应战,都松了一口气,纷纷上前预祝白公取得胜利。

听到楚惠王提起伍员,白公的心隐隐的痛了一下,伍员被吴王杀掉不久,白公就得到了伍员遇害的消息,自从父母双双在郑国死去后,伍员带着他四处逃命,最后终于在吴国安定下来,在他心中,已经把伍员当做自己唯一的亲人了,他临来楚国之前,伍员已经告诫过他要忘记仇恨,不要再去争夺大王之位,在楚国安心度日。他原本不再想去争夺什么了,如今听到伍员遇害的消息。仇恨之火再次在他心中被点燃,这一次不仅要报郑国的杀父之仇,还有吴国杀伍员之仇,白公在心里已经下定了决心,而白公知道,自己必须要走向楚国权力的巅峰才能报仇。白公在封地暗中训练死士,其中有一个叫石乞的最为出色,也最忠心于白公,白公投入了极大的精力训练他们,以求有一天能够助他成就大事。

而这一次迎击吴军则是自己树立威信的最好的时机,白公带兵在慎邑大破吴军,吴王知道有熊胜在楚国,自己一时并不能得胜,只能带兵回到吴国,但是心里更加痛恨伍员将白公送回楚国。楚惠王得知白公大破吴军的消息,早就在宫中准备好了宴会等待白公凯旋,白公得胜归来,楚国不管是大臣还是百姓,都在为白公打了胜仗欢呼雀跃,因为这是自上次吴楚大战后楚国第一次打败吴国,楚惠王亲自在城门口迎接白公的归来,白公骑着马走进城门,所有的百姓都在道路两旁欢迎他,他受到了所有百姓的爱戴。

进入楚宫,楚惠王摆下宴席欢迎他,楚惠王对子西说:“还是子西有远见,将白公迎回楚国,所以在这次大战中,楚国能够大获全胜。”子西说:“也是大王有识人之能,所以白公才能立此大功。”楚惠王笑了,然后赏赐给白公一杯酒,说:“白公果然不负寡人所望,得胜归来,你是我楚国的宗室,理应常来宫中走走。”白公知道楚惠王已经正式接纳了他,离他夺位复仇又近了一步,白公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白公经常在楚宫中走动,得以知道楚国的一切重大事件,楚惠王虽然是楚国的大王,但是楚惠王十分信任子西,所以楚国的一切权力都掌握在子西手中,白公想:“既然子西愿意把他从吴国迎接回楚国,那他一定会帮自己的忙的。”白公见到子西,跪下说:“请令尹大人答应我一件事,如果您不答应,我绝不起来。”子西看着白公,说:“你有什么事先起来再说吧。”白公依然跪着说:“大人既然将我迎回楚国,那也就是承认了我的身份,想必大人知道我的父亲是在郑国被杀害的,我想请大人说服大王攻打郑国,为我的父亲报仇。”子西迟疑了一下,说:“白公,你先起来。”白公说:“如果大人不答应我,我绝不起来。”子西无法,只得暂时答应白公,说:“好吧,我答应你,你起来吧。”白公说:“谢谢大人。”

不久后,晋国攻打郑国,郑国派人带来大量财物来楚国寻求救援,子西想:“郑国弱小,吴楚大战以前,郑国一直依附着楚国,每年都会给楚国进贡物品,但是自从吴楚大战后,楚国被迫迁都,郑国就再也没有上贡。眼下带来这么多财物来求援,如果派兵帮助郑国抵抗晋国,打了胜仗以后郑国一定会再次依附楚国。”子西这么一想,把上次答应白公攻打郑国的事抛在了一边,马上派兵给郑国的使者去救援郑国。白公得知子西不仅没有派兵攻打郑国,反而派兵援助了郑国,愤怒不已,对石乞说:“是时候行动了,现在子西是我最大的仇人,你带人去为我杀掉子西。”

石乞领命而去。石乞等人杀掉子西后,又劫持了楚惠王,石乞回去复命说:“大人,我已经杀掉子西了。”白公说:“你做的很好。”石乞说:“惠王最信任子西,一旦惠王知道大人您杀掉子西,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白公想了一下,说:“现在该怎么办?”石乞说:“大人,我已经私自做主劫持了惠王,现在惠王被囚禁在宫中,等候大人处置,大人您是前太子的长子,这大王之位本应该由您继承的。”白公在心里想:“伍伯伯,对不起,我最终还是夺回了大王之位。”石乞看到白公沉默了,跪在地上说:“请大王入宫。”白公站起来说:“寡人封你为上卿,现在随寡人进入宫中。”石乞站起来,然后随白公向楚宫走去。

惠王被囚禁在宫中,心里后悔当初没有听叶公的话,执意迎回了白公,落得现在这样的下场。惠王悄悄派人将白公谋反的事传达给了叶公,叶公料定白公劫持了惠王,手下的兵力一定很少,于是他组织大批军队杀入楚宫,白公见大队人马杀来,情知敌不过,带着石乞逃入山中,白公负伤累累,知道自己已无东山再起之机,突然间好怀念自己的父母亲和伍伯伯,熊胜举起剑,像他的父亲一样怀着无限的遗憾自刎而死,石乞将白公的尸体埋葬,正准备自杀,叶公带领军队杀来,抓住石乞说:“白公反贼在哪里?”石乞说:“白公已经死了。”叶公又问:“那他的尸体在哪里?”石乞没有说话,叶公说:“如果你不说你将会被处以烹刑。”石乞说:“如果白公事成,我将是上卿,现在事败,我早就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叶公说:“很好。”于是石乞被处以烹刑,在叶公的扶持下,楚惠王得以再次登上王位,白公已死,楚惠王担心吴国再次来犯,恰好越国派使者来联和,楚惠王欣然答应。

同类推荐
  • 穿越做暴君

    穿越做暴君

    穿越做皇帝宦党:狗皇帝,恨不能再把我们割一次。奸臣:我要做忠良,有个比我们还奸的皇帝,做奸臣没出路反贼:算了吧,算了吧,皇帝太难搞,接受招安吧
  • 独断大明

    独断大明

    新书《明廷》火热发布,敬请大家收藏,喂养~~~~~~~~猪脚是明光宗第六子,天启朱由校,信王朱由检的六弟,某一天,他觉得不能让未来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做皇帝,于是,他在紫禁城里大喊了一声:我要做皇帝!
  • 铁腕权臣

    铁腕权臣

    他不会武功,天下顶尖高手却甘拜门下当一名普通家丁,给碗饭吃就行;他没有官场名分,当朝一品却托亲拜友要给他做门馆先生,食宿一定自理。然而这一切并不是他的最高理想,他要依靠穿越者的绝对优势,开启一个异族统治的败亡之路!
  • 历史疑案

    历史疑案

    人类历史源远流长,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谜团疑案。谜一样的历史,谜一样的古人,到处都闪耀着人类的智慧之光。在惊叹祖先勤劳、智慧的同时,我们也为人类源远流长的文明而骄傲。阅读历史,我们为了寻找人类发展过程、文明进步的轨迹;探索历史,我们为了还原历史真相、明辨历史问题的是与非。历史下的种种难解的谜团,就像磁铁一样,充满磁力,强烈刺激着我们的好奇心,吸引着我们去思考和探索。同时,历史还告诉我们,永不停止的探索追求,是我们人类作为智慧动物的一种天性,也是我们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动力。本书在精心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还以真实性在趣味性等方面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收录了世界上广为流传的经典历史疑案。
  • 大唐懒汉

    大唐懒汉

    本书讲的是,现代一名官员穿越到唐朝的故事。
热门推荐
  • 余生共度顾先生缘来是你

    余生共度顾先生缘来是你

    “顾先生,余生请多关照。”“顾太太,我爱你,下辈子还要是你”
  • 我的斗罗生活

    我的斗罗生活

    白颜“嗯?这里是哪里?”系统“滴,恭喜宿主开启斗罗生活之旅。”在白颜一一系列的懵逼之下,他的斗罗大陆之旅开始了,在这里他认识了同生死的朋友。获得了余生的挚爱。
  • 喂,小子,走开

    喂,小子,走开

    他说:“大姐,你对我做了什么?你要对我负责。”“我我我……我没有。”“我有证据,别想耍赖。”于是她从此有了个跟屁虫,吃她的住她的用她的。不干了不干了!“除非你赚一个亿,还要变成霸道总裁我才考虑跟你……”“叮,您的账户转入人民币一亿元。”“除非你保证从此疼我爱我不跟我吵架不跟我黑脸赚钱养家还要貌美如花,我才……”男人认真地说:“我保证我会让你幸福。”“嗯……那好吧!”
  • 青梅王妃有点甜

    青梅王妃有点甜

    她是他的心尖肉,亦是他的命。云国坊间流传“愿惹定王爷,不惹定王妃”。因为你敢你就死了!他是她的手中宝,亦是她的命。不说不代表她可欺,只要敢动他,她打不过,也会把你骂得娘都不认识!羽毛的新作!多多支持!欢迎大家给意见!【宠文】
  • 掌控万道

    掌控万道

    天朝宅男秦源,意外穿越奇妙无穷的源之世界,埋藏于炎黄子孙灵魂之中神龙因此觉醒,同样因灵魂而拥有唯一修炼奇术的资格..........龙吟震八荒,奇术纳万法。看秦源如何纵横异世界!
  • 极盗魔主

    极盗魔主

    “孤儿,乞丐,挖矿,敲黑砖,如此血崩的开局,你让我怎么选择?”坐在一片漆黑的矿坑底下,看到如此坑爹的身世,秦歌只想向天弱弱地问一句,“我能不能撞死回去…………欢迎加入极盗魔主交流群,984712237
  • 你追我赶:小小医女求放过

    你追我赶:小小医女求放过

    她只想与世无争,平淡一生。但一次又一次的阴谋却把她的一生变得不再平静,将她拉入官场.江湖的纷争当中无法抽身。他站在云峰之中,却只想护她一生。可是人性险恶,一次又一次的风波却害了他最爱的那个她,使他离她越来越远。她与他的遏后是福还是祸?两个人的爱恋如何发展?两人的结局如何……(吐槽加小说的QQ群:472652974,但是记住没事的时候不能调戏竹竹)..
  • 我和我的男仆大人

    我和我的男仆大人

    本书讲述了女孩陈以沫的校园生活,恋爱生活,以及叛逆心理。本书节奏较快,希望大家可以看懂
  • 逆天毒女:萧珂玥

    逆天毒女:萧珂玥

    【男女主身心干净,男强女强。】萧珂玥,朝阳国京都萧家嫡出九小姐,天生不足,身体羸弱,是修行世家百年难遇的废材,在京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却无人知,她——萧珂玥,前世是21世纪古武世家继承人,人称无良魔女,因一场家族内乱,无奈自爆身亡,重生玄灵大陆。却灵魂重创,天生羸弱,被定活不过十六年。重活一世,她不会再轻易相信任何人!天生不足那又怎样!她必定逆天而行!勇闯天下!管她妖魔鬼怪,还是麟凤龟龙!挡她者,杀无赦!他,冰冷无情,身份神秘,人人得见而惧之的无极宫宫主,却对她温柔似水,好吧,还有死缠烂打。且看男主女主携手斗苍穹。嘎嘎嘎~丫丫~丫丫哦~~~~
  • 明末之草木皆兵

    明末之草木皆兵

    公元1643年,满清无敌,大明将亡,时无一英雄能扛起汉人战旗。孤单一人没有兵不可怕,草木石皆是兵。汉奸出没,情商低难得忠心也不惊:铁卫银士至死不渝,岭南狼兵不死不休……左手生灵之力,右手恶魂碎片,掌地狱之门独战携带人间外挂的满清。战旗所指汉军所至,横扫千军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