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60900000014

第14章 徽州商帮(2)

身为盐务总商的江春,深知盐商的利益与清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为此,他不断地密切与清朝廷的关系,在他任两淮盐务总商的50年间,利用自己的身份,广交显贵名流,下功夫最深的,自然是盐政官员,因为盐政官员直接代表皇帝管理盐政事务,他们多是皇帝的亲信、宠臣,所以江春最舍得在他们身上花钱。例如,两淮都转运盐使卢见,此人酷爱古玩,江春为投其所好,为他一次就支付古玩费用16000多两银子。又如,凡政府军需、赈济、河工等,他都积极报效,仅以他自己盐号“江广达”名义捐输的银子,就有1120万两之多。他靠着大把的银子,终于把自己的顶子愈染愈红。

对于盐商们的大规模捐输报效,朝廷当然也会投桃报李,于是有了“盐引加斤”政策,一引加10斤,有时还加20斤,作为对盐商们的回报。朝隆皇帝还亲自出面“赏借”帑银给江春,第一次在乾隆三十六年,“赏借”他帑银30万两,第二次在乾隆五十年,“赏借”他帑银25万两。对江春来说,几十万两银子虽然算不了什么,但帑银是皇家库银而且是由皇帝来“赏借”,就是身价百倍、无上荣耀的事。

发了大财的徽商,都在扬州大造豪华园林,江春一人在扬州就拥有净香园、康山、山南花墅、秋声馆等多处私家园林。乾隆三十一年腊月十九,是苏东坡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江春在小山僧之寒香馆悬挂苏轼画像,邀请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一时名流雅集,轰传两江。

在徽商的多年打造经营下,扬州形成了以行宫为中心的园景群落,据《扬州行宫名胜全图》记载,仅楼廊就达5154间,亭台196座,他们试图将金陵、杭州、北京、镇江、苏州、山西、安徽等地的名胜,荟萃于扬州一地。扬州就是从那时起,拥有了独特的旅游资源,形成了自己的城市风貌。扬州的繁华,是以盐盛,所以有人说,没有徽州,就没有扬州,是徽商创造了扬州。

善行义举的徽商李宗眉

李宗眉,又名金榜,1827年生于徽州黟县南屏村,是清朝经营盐业的大徽商。

李宗眉出身贫苦,早年由亲友带到安徽铜陵大通镇经商,到而立之年,仍无成就。太平天国进军江南,战争频繁,本来淮盐经营利润优厚,但也由于战争影响而一落千丈。

自古以来,中国的盐业经营,都是官营,即由朝廷官方掌握盐业资源的开采权,盐商要想进入盐业经营,首先必须通过官府取得经营权后才能经营。当时,官营盐业的制度就是盐引制,即盐商只有取得官方的盐引(贩卖食盐的通行证),才算取得盐业的经营权。由于盐业是垄断经营,因而利润高。

当年,万里长城是保护朝廷政权以防来敌入侵的重要国防设施,朝廷为此每年用于驻守长城士兵开支的银子就高达上千万两。驻守长城士兵需要消耗大量粮食,因此,军粮运输和收购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为了减轻财政负担,皇室决定改军粮运输为民运,即鼓励民间商人将粮食运输到驻地,然后给这些盐商盐引作为回报,朝廷就可以省去军粮收购和运输的麻烦以及大量财政支出,盐商凭借盐引就可取得盐业的垄断经营权,他们可凭盐引到盐产地向监管机关取盐,然后销售而取厚利。

李宗眉就是通过“纳货三百”,从清政府的官僚手中获得了淮盐的经营权,他一方面把南方的粮食北运,向朝廷换取盐引后,又将淮盐南运,然后销往各地。太平天国失败后,淮盐在江南更是畅通无阻,盐商利市数倍,没过几年,李宗眉就成百万富翁。

由于李宗眉早年有贫困经历,因而他对贫苦农民和知识分子十分同情,所以他致富后,就出资扶贫做善事,他对赈灾济贫和兴建公益事业从不吝啬,总是动辄万金。据《黟县志》记载:“晋豫大饥,燕、齐、苏、皖、粤大水,助赈八万两”,“独修铜陵江堤七千数百丈以卫民田,费逾万”,“乡里孀嫠,月致钱米。”

李宗眉,由于家境清贫,早年读书不多,文化不高,但他致富后,对发展华夏的文化事业,特别是徽文化建设的资助,却竭尽全力,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据史料记载,他“刻印前哲遗书,不下万金”,由他出资刻印的图书就有《徐骑省集》、《七家后汉书》、罗愿《新安志》、《江南大集》、俞正燮《癸己存稿》等,此外,他还捐赠国子监《古今图书集成》一部,印送《程正通药方》等小册子多种。曾捐千金修复黟县碧阳书院。翰林叶新第就是在他的资助下,得以成名。

李宗眉继承了徽商的儒商传统,善行义举,1878年,朝廷以其输赈有功,议叙道员,分发江苏,赠三代二品封典。他还深受民间尊敬,他于光绪十七年病逝安徽大通后,当棺柩远返家乡时,远近吊唁者竟达数千人之多。

亦贾亦儒的徽商鲍志道鲍漱芳

鲍志道,字肯园,徽州歙县人,鲍漱芳是他的儿子,父子俩都是清朝大盐商。

徽州,四面环山,山高坡陡,可耕地少,故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历史上魏晋时代、唐朝末年和两宋时期三次大战乱,致使大批中原移民涌入徽州地区,进一步加剧了徽州土地与人口的矛盾,为此,徽州人只有走出大山从事商业。“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说的正是徽商的足迹遍天下,因而徽州流传句谚语:“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说的就是徽州人在十三四岁时,就要外出谋生了。鲍志道,就是这样一位徽州人。

鲍志道13岁时,就离开了家乡徽州歙县棠樾。那天,天空晴朗,小小的鲍志道,难舍地走出村口,上了小路还回过头来看看娘的瘦弱身影,他依恋离别,而这一别就是几十年,最后来到扬州,在乾隆年间,成为显赫一时的两淮盐务总商。

鲍志道是怎样出道的呢?

13岁开始当学徒,每天的工作是上门板(关店门,当时的店门是用一块块木板拼接起来的)、倒夜壶(给老板或师傅倒尿壶),做完这些事后,才能在黑了灯的暗夜中学打算盘。他吃了几年苦后,辗转到了金华和扬州等地,开始做一点小本生意。20岁时,他来到在扬州的歙县大盐商吴尊德处应聘经理,这天应聘的人挤得水泄不通,老板吴尊德让人给应试者每人端来一碗馄饨,接过那碗馄饨的应试者都感到茫然,只有鲍志道心中明白,第二天,老板吴尊德问参试人员昨天吃了几只锟饨,有几种馅,每种馅又各有几只时,应试者都傻了眼,只有鲍志道一一答了出来。

鲍志道经商致富以后,又干了些什么?

徽州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的故里,以“商贾之乡”闻名海内外,素称“文献之国”、“礼仪之邦”,儒家的学说思想在徽州占有极其崇高的地位,有“儒风独茂”之说,徽州商人,不仅在徽州遍设学堂,广立学说,宣讲儒家思想,而且还在家典、族规中告诫族人必须遵循儒家的道德规范,徽商受儒风熏陶,大多“贾而好儒”,贾为厚利,儒为名高,他们或是“先儒后贾”,或是“先贾后儒”,或是“亦贾亦儒”,故徽商又称“儒商”。

鲍志道正是典型的儒商。他富了以后,就拿出了大量的钱财来建学堂、书院,资助贫困子弟读书。鲍志道家乡的歙县,有一座建于明朝正德十四年(1519年)的紫阳山坳(又称山间书院),经过200多年的风雨催折,将要倒塌,徽商为此发起修建紫阳书院的建议,鲍志道立即响应,捐白银3000两,书院建成后,命名为“古紫阳书院”,为了维护管理,鲍志道又捐资白银8000两,成立书院基金,并由他出面将这8000两银子按每月一分利贷给两淮盐商,每年又可得利息960两银子,叫交商生息。鲍志道就采取这种增值方式来长期维持书院管理的正常开支。鲍志道不仅热心于在家乡建书院,还在扬州资助贫家子弟上学,他出资修建了十二门义学,专给穷苦人子弟读书。

鲍志道有两个儿子,长子鲍漱芳,从小就随父在扬州经营盐业,次子鲍勋茂,于乾隆五十五年任军机大臣(相当于今天的政治局常委)。鲍漱芳也多次捐款为朝廷济困,1805年,黄河、淮河大水灾,洪泽湖决堤,他先后捐米6万石、捐麦4万石,替政府修堤筑坝,赈济数10万灾民,后改六塘河开山归海,他又集众捐银300万两。鲍志道的孙子鲍均也为紫阳书院捐银5000两。

鲍志道担任总商20年,共捐白银2000余万两、粮食12万石,受到朝廷的一再嘉奖,先后敕封他“文林郎内阁中书”、“直奉大夫内阁侍读”、“朝议大夫刑部广东司郎中”、“中宪大夫内阁侍读”等官衔。乾隆皇帝曾亲笔为鲍家祠堂撰写了“慈孝天下无双里,锦锈江南第一乡”的对联,嘉庆皇帝也亲笔为鲍家题写“乐善好施”的匾额,以示赞扬和表彰。

鲍志道死后,纪晓岚亲自为他作传、撰写墓志铭,两江总督铁保亲笔手书传文,户部尚书朱刓亲笔撰写他与元配汪恭人合葬墓志铭,表明他的身份无比尊贵。

鲍氏家族就是这样“贾而好儒”,所以300年不衰。鲍志道的嫡传后人鲍树民,至今仍身居乡野,鲍氏的后继院落,依然花木繁茂、雕花隔扇,显示徽州书斋特有的幽深,这是现代中国乡村难得一见的徽商书房。

弃贾服儒的清朝大盐商程晋芳

程晋芳,徽州歙县人,清朝大盐商。

中国古时流传一句民谚:“无徽不成镇”。意思是说,没有徽商,就没有城镇。

据史料记载,苏北安东县南60里的支家河,原为淮北盐运司所在地,明代中叶以后,由于黄河夺淮入海,苏北水患日趋严重,故盐运司于弘治、正德年间,改驻淮安河下,同时,淮北批验盐引所和淮北巡检等盐务机构也迁入淮安,因此,河下开始繁荣起来,苏北小镇新安也从乡村变成市镇。明朝中叶以后,随着两淮盐政制度的重大变化和商业职能的扩充,扬州迅速完成了城市化进程。此外,扬州周边的淮安关厢以及淮盐的转运枢纽仪征和汉口等地,也日趋繁荣。乾隆三十三年以前,泰州东台一直是个小镇,后来由于东台离州府120里,而且境内辖10座盐场,人口众多,贸易繁荣,故撤镇设县,并很快发展为一座商业城市,城内开设了许多茶坊、酒店、浴池,被称为小扬州。通州至泰州一带有20座盐场,其场所在地,都形成了都市,如粮垛场街市、安丰场街市、富安场街市、角斜场街市、丁溪场街市、草堰场街市等,这类街市,都是为了盐场管理,由盐务官驻守而发展成盐业交易中心的。在这些街市上,活跃着大批徽州盐商,他们是建立这些城镇的主角,因此,没有徽商,就没有这些城镇。明清年间,徽州盐商在河下就繁荣了300余年,河下的徽州大盐商中,首推程晋芳。

以程晋芳为首的程氏家族,明末起就从徽州歙县迁来河下,仅清初从事盐业的就有13家,他们都是当地富豪。他们从事盐业,依据族谱各取名号,如五字店,是用“慎吾公”吾字的一半取五,亘字店,是用“朝宣公”宣字的一半取亘,时至几百年后的今日,河下地名中仍有“五字店巷”、“仁字店巷”、“亘字店巷”的称呼。这些店巷,都是当年盐商屯积食盐的地方。在淮扬一带,只要是带“店”字的地名,都与盐商的经济活动有关,比如黄家店、高家店、樊家店、夏家店等,都是高门大屋、华屋连苑、郁郁千户,从新城北河下至南河下,长达四里路的狭长地带,都是当年河下盐商聚集的地区。现在扬州城最繁华的埂子街和多子街,曾经是当年最繁华的商业地段,乾隆年间,这里曾发生过一场大火,一次就烧毁店铺500余间,其中大多是徽商开的店铺,可见当年徽商在扬州的经营规模和实力程度。

徽商在中国历史上,不仅是商业舞台上的主角,而且还是文化舞台上的主角。徽商中精通儒学、擅长词文者不乏其人,因为徽商有文化,故他们的气质智力、判断洞察力的品位就高,因而在瞬息万变的商品市场上就能审时度势、精于策划,同时在与官府和显贵交往应酬时,能言语相通、应对自如,徽商中知识广博、喜欢文化义举的人很多,因此,徽商走到哪里,哪里的文化就繁荣。程晋芳就是这样一位亦贾亦儒的大徽商,他不仅腰缠万贯,而且热衷于文化投资。有一天,他与大诗人袁枚在他的曲江楼里品茶闲话时,就对袁枚说:我平生所学,诗第一,古文第二,经解第三。袁枚听后,不断击掌称赞。《维扬竹枝词》称:“邗上时花二月中,商翁大半学诗翁”。邗江二月,春光明媚,商人们倾城而出,踏青吟诗,于是有人说:“扬州遍地是诗人”。

程晋芳富了以后,就弃贾服儒,在他年过40岁时,还去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成,心犹不死,最后终于中了个进士,并被授为翰林院编修,与纪晓岚一起编写四库全书,他经多年收集,收了50000本藏书,从此,他不理商务,将生意托付给了家奴,后来由于手下不力,债主逼债而破产。18世纪末,程晋芳在潦倒中去世。

程晋芳投资文化,贡献社会,是值得弘扬的,但他不理商务,家业破产,却是要引以为戒的。

父子宰相的清朝盐商曹文植曹振镛

曹文植,徽州歙县雄村人,清朝世代在扬州包揽淮盐专卖的盐商首领。曹振镛为曹文植之子。

早在清朝初年,曹文植的父亲就从徽州歙县来到扬州从事盐业经营,并且成为两淮盐务总商,此后,其祖孙三代均占据乾隆、嘉庆、道光三代八大盐务总商中的高位。

同类推荐
  • 别说你会刷朋友圈微信营销这件小事

    别说你会刷朋友圈微信营销这件小事

    在移动互联网冲击各行业的大背景下,微信如同黑马一般闯入了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大营,备受关注。微信超大的用户群体以及超高的用户粘性使其具有非凡的营销潜力,其平台功能的不断增加也可以承载愈加丰富的营销形式。
  • 讲给领导的16堂管理课

    讲给领导的16堂管理课

    本书从如何调动情感、如何激发状态、如何强化执行这三方面出发,选取了16个最为经典的管理定律作为每一课的讲述要点,构成了本书的基本框架。
  • 管人红皮书

    管人红皮书

    唱红脸就是人性化管理,管住员工的身要用制度,管住员工的心要用制度外的手腕。领导者要以卓越的人际智慧和情感谋略,赢得下属的普遍信任和爱戴。红脸管人不是一味地慈眉善目装好人,而是要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建立一种和谐、信任和共赢的伙伴关系。管理者要发掘和培养人才。重用并留住人才,让人才心甘情愿地为企业贡献全部。这些育人、用人、管人和留人的难题,光靠制度是解决不了的,需要领导者在制度以外运用感情手腕来解决。以智取人、以情动人、以礼相待、赏罚有信……一旦将这些策略和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能灵活运用,你就会是一位出色的红脸领导。人心都是肉长的,你肯在员工身上花本钱、费心思,员工不可能无动于衷。
  • 执行要到位落实抓实效

    执行要到位落实抓实效

    本书通过丰富、经典、精彩的案例,讲述了一种有效的执行和落实模式,给员工提供了一条通往实效的道路:首先从理念上认识执行到位、落实出实效,树立以到位和实效为标准的行动意识,然后从不折不扣地承担责任开始,通过有效沟通、完美复命、跟踪流程确保在执行过程中有效执行和落实。
  • 销售战将:“90”后销售菜鸟到销售高手的实战纪实

    销售战将:“90”后销售菜鸟到销售高手的实战纪实

    《销售战将:“90后”销售菜鸟到销售高手的实战纪实》推出了巨海集团7位“90后”在工作中的突出事迹,介绍了他们对销售工作的认识和从事销售工作的心得体会,他们在年轻员工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真实呈现了巨海集团年轻员工创新发展、勇担责任、开发客户的真实案例,不失为企业文化宣传和员工培训的有用教材,对做好新一代年轻员工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鼓舞士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棺中血尸

    棺中血尸

    一本比肩鬼吹灯的盗墓小说,挑战悬疑新高度......
  • 杀手的养女

    杀手的养女

    凌晨四点左右,一对年轻的夫妻把包了又包的一个女孩放在了教堂门口的石阶上。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母亲的眼泪就没停。同一时间几条街外某黑帮第一杀手,皮特正手忙脚乱地收拾着失去母亲的女儿粪便!用个大被包着女儿就走,经过几家门口停留一下,不是说这家太穷就是年纪大,再就是人品刻薄等等。都不合自己的心思。一来二去也来到了教堂门口!对听说修女都很善良,不打骂孩子!好吧!就放在这里了,咦?还有一个包裹,不管他,皮特把女儿放在门口,被里还放了一大把钱。正欲离开之际,突然地动山摇得站都站不稳了!不好!是地震!转眼只见大片房屋倒塌,惨叫声此起彼伏。他忙抱起女儿就跑,这时那包裹里传来孩子的哭声!皮特心道:这一个女儿都搞得我一个头两个大,再来一个,不行不行!突然一个石块掉下来差点砸到那包裹!皮特不再犹豫,一边一个,夹起包裹就跑……
  • 超级近身狂少

    超级近身狂少

    秦家灭亡前夕主脉唯一后裔秦弘被父亲送入深山里一名老者手中,老者将一身的武功与多年的情场经验传授与秦弘。得知家族遭遇不测后复入都市的少年却桃运不断,美丽大姐姐、美女老师、校花、护士……他将如何一并收入囊中?又将如何复仇?
  • 无上魔神

    无上魔神

    一个心中藏怨,一个腹中匿恨,因为怨恨他们走到一起。一个是五运天人,扰动人间界的血雨腥风,一个是上古兵主,妖气震动天地二界。八十一柄神兵带起浩荡妖气。炎黄二帝携带众仙神绝地反击,三界将再次陷入为炼狱。神魔起,天地动。浩劫至,枭雄现。九天十地风起云涌……
  • 未曾深爱已言别

    未曾深爱已言别

    最扣人心弦的少年往事,最感动人心的飙泪钜献。尚德高中的高三七班是学校的差生班,聚集了一群因为被抛弃而我行我素的学生,新任的班主任黎洛和上届高考落榜的高才生韩澄阳同一时间来到了这个班级,黎洛用她的善良和真诚感动了班上所有的同学,也温暖了自暴自弃的韩澄阳的心。高三一班的班花施萌萌一直暗恋着韩澄阳,她向校方和澄阳的父亲诬告黎洛与韩澄阳有暧昧关系,结果致使黎洛辞职,远赴乡村支教,韩澄阳一直等候着黎洛,却等来了她为救学生被洪水吞没的消息。澄阳精神恍惚,发生了车祸,失去了双腿。他的父亲告诉她黎洛头部受创,成了植物人,澄阳克服双腿残疾的困难,成为一名出色的脑外科专家,五年来一直在疗养里守候着黎洛……
  • 萌仙医世

    萌仙医世

    玩性浪天下,不为天下愁!寻找凤星?平定天下?呵呵......等等!开什么玩笑?悬壶济世,积公德、炼心、寻机缘?我去!你见过一个恶魔心性的狐狸,会做出救世的壮举么?出谷时,她家嫡仙大师兄温柔威胁道:“让我知道你被人欺负了,看我怎么收拾你?”二师兄满是兴奋:"切记我们恶魔双人组的口号,闹事!闹事!闹大事!!“三师兄最为实在,掏出一包药瓶,一脸冰冷:"一瓶毒药的事,实在不行两瓶。“萌仙QQ群:六三三75--22五零,欢迎喜爱萌仙的亲亲书友加群。轻松逗趣,1v1。哎呦喂!!!真不是多男主啊!
  • 第二次世界大战间谍:诡秘谍海

    第二次世界大战间谍:诡秘谍海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5日,日本向盟国投降,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