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055600000015

第15章 围城

“你们等着他,我出去一趟,如果洛王行动前我没能赶回来,不用等我,你们也直接行动。”

严匡根本不是商量的语气,让文骢觉得意外,然而萧亮竟然没有说一句制止的话,这更令文骢诧异。

“他去做什么了?”

萧亮避开了文骢的目光,含糊道∶“不知道。”

文骢眼一眯,猜测道∶“你是觉得他能把城门打开,才同意我们进城的?”

萧亮一怔,不耐烦地斥道∶“你们爱来不来,跟我没有关系,能不能打开城门那也是他的事,我管不着!”

文骢意外地望着萧亮,虽然没在询问,脑中的思绪却一直没有停下。

枯燥地等待许久,院里终于有了动静。

“来,就在里面。”

听着张力的声音,二人突然紧张起来,萧亮向着文骢使了眼色,文骢立即明悟,躲到了门后。

张力进了屋只见萧亮一人,诧异道∶“另两个小兄弟呢?”张力说话时,另一人就跟着进了屋里,模样与张力长的相似,张力指了指那人对着萧亮介绍道∶“这是我家二弟。”

听到此,文骢放松了警惕,从门后走了出来。

张力稍愣,粗略一想即明白了文骢的心思,他也不在意,笑道∶“另一位小兄弟呢,也出来呗?”

萧亮歉意道∶“张大哥莫怪。”

张力张顾着屋里,颇为豪爽的摆着手,“不怪不怪,谨慎些好。”

萧亮见张力还在寻视又道∶“我那兄弟没藏着,他出去了。”

“出去了?”张力突然面色一紧,忧心道∶“怎么能出去呢!现在还在宵禁!那些北国的狗贼鼻子灵着呢!”

“张大哥不必多心,我那兄弟机灵。”

“那也不行啊!现在的商邑城不同以往,那些北狗可不会手软!”张力急切道∶“我二弟平日负责配送菜蔬,天不亮就要开始,你们到时可以跟着他一起混到东门。”

张力推了推萧亮想要阻拦的小臂,“我去找找那位小兄弟,诶呀,很容易出事的!”张力匆忙出门,又转头嘱咐道,“张勇,你就听这位大人的吩咐,让你干啥你干啥!”

“放心吧,大哥!”

张勇憨厚,对待文骢二人十分热切,也不多问,就把自己平日行为,一一道了出来供二人参考。

“如此我们也只能是接近东门,不论东门守卫几何,我们的机会都很渺茫。”文骢听了张勇介绍北军驻守的情况,认真的思索着,“除非大军攻城,我们才能趁乱拼上一拼。”

萧亮微微点着头,面色淡然,似乎并不是很重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张力和严匡一个也没回来。

“我们走吧?再不去来不及了。”文骢抬头看着窗外的天,天际已然被剐出一条裂隙。

萧亮无意地看了文骢一眼,神色古怪,默默走出屋,便见院里停着张勇早已装备得当的一车菜蔬。

萧亮从泥地上扣了几把泥往身上随意地涂了两下,就走向了装着菜蔬的车子,对张勇说道∶“我俩是帮你忙的,车子就我推吧。”

张勇没有异议,点了点头。

商水城还是那个商水城,仿佛一切都没有变。张勇走在最前引路,偶尔碰着几个巡回兵士,他们的面容总是冷冷地,让人脊背发凉。

一路忐忑,好在没人拦阻。

商邑城的东城门算是偏门,往日都很少有人从此出入,所以人迹稀疏。而如今,城门虽然仍是那副破败模样,可城门的周遭竟然也有了人气,大致看去至少也有千余驻兵。

只匆匆瞥望一眼,二人便随着张勇来到北人埋锅造饭的营房。一个年纪稍长的北军兵士,迎了出来,他冷傲的问道∶“怎么这么晚?”

萧亮嘿嘿笑了笑,谄媚地回道∶“我俩手生,收拾的不利索,当误了点时间。”

他愣了愣,看向张勇,“这人是谁?”

张勇的手攥着衣角,神情慌张,萧亮见此接过话头又道∶“我哥受了点寒,身子不大舒服,就喊我俩来帮衬着。”

那人冷冷地瞪了一眼萧亮,狠厉道∶“问你了吗!”他又回头望着张勇,“怎么回事?昨天不是还好好的?”

张勇额头上的已经泛出了冷汗,他声音哆嗦,目光不时地瞥向萧亮,“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使不上力气…”

那人一皱眉,一副厌恶的神态,逐一扫视着三人,迟疑少许,不耐烦地挥着手,“卸吧,卸吧。”他背过身去一甩手,又道一句,“真晦气!”

文骢走到木车旁,萧亮悄悄地向着文骢使了个眼色,文骢心领神会,刻意放慢了卸车的动作。

此时的日头还没有攀出来,可是天色已然灿烂。几声嘹亮的号角突兀地响起,驻扎在东城门的北人慌忙地动了起来。

“走!”

萧亮抿着嘴唇,抬着眼观望周边,半弯着腰,从小腿侧摸出了一把短刀,藏进了衣袖里。

“你自己小心,不要乱跑。”

嘱咐了张勇,二人逐步向着城门靠近…

商邑城外,涌动地洛王大军已经从三面聚拢,他们头顶着漫天的箭矢、巨石,脚下的步子依然坚实,一步步向着商邑城门挺进。

骤然间,隆隆声,锵锵声,低沉的嘶吼声,响彻半个天地。

荡起的黄尘,黑色的浓烟,还有天空不断闪烁的火光越来越密集,将天地之间最后一抹暮色也驱散开来…

“等等。”

文骢诧异地望向萧亮,萧亮却没有解释,定定地站在原地。

“怎么了?”

萧亮轻轻的仰了仰头,狐疑地望着文骢问道∶“你不怕吗?”

文骢神情一滞,目光投向了远方,他漠然答道∶“我虽然不能保证可以打开城门,至少…我们不会死在这儿。”

“你为什么这么笃定?”看着文骢坚定而充满稚气的模样,萧亮抬了抬手,缓缓地落到了文骢肩上,“这里不是北国,况且就算是在北国,也没有谁能够保证万无一失,你…不该以身犯险。”

萧亮的眼神温柔,近乎慈爱,落在文骢肩膀上的手也稍微用了些力,“走吧。”

“去哪儿?”文骢不以为然地回过头望了眼紧闭的东门,“城门还没有打开。”

“城门已经开了!”

文骢呆了呆,不由地好奇道∶“是严匡?”

萧亮无奈垂眉,没有确切答复。文骢略微沉吟,也已心中了然。

同类推荐
  • 公子请低调

    公子请低调

    二十年前,方辅被罢黜,发配回故乡,连同带回去的,还有一个私生子。二十年后,这一个穿越者占据了身体的私生子觉得,是时候扶持自己的老爹重新坐上自己该做的位置了。不过……摆在这之前的,还有几尊大山需要推到。“所以,公子,我们低调点吧。”……这是一个,为了扶持自己老爹上位,不惜,谋算天下的最强私生子!
  • 司马光传奇

    司马光传奇

    司马光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思想家.它的传奇一生令人瞩目,司马光机智的童年,奋斗的中年,智慧的老年,令人惊奇.他在王安石变法中对变法的执着的态度,已经与王安石在变法中对手戏,令人关注,他历时十九年修资治通鉴一书对史学影响巨大.它的传奇一生对今天的人们有很大的启发.
  • 我不是太子李

    我不是太子李

    一个有时舌灿莲花,有时杀人如麻的杀手突然穿越到大唐太子李的身上。他会怎么在大唐掀起阵阵波澜呢……
  • 穿越从并州开始

    穿越从并州开始

    这里是深渊!这里是地狱!无数面色狰狞的恶兽践踏大地!无数看不清面孔的魔燃烧天空!这里,天空崩裂,神州陆沉,一头顶紫金冠的魁梧将军,手持大戟,周身燃烧着黑色火焰,锁链缠绕,轻声说道:“汝可识得我鬼神吕布!”一头扎发簪,不及弱冠的文弱书生,袖袍轻挥间,樯橹灰飞烟灭。无数甲骑,驻扎深渊,王熠轻笑,斜扛大戟,遥指着深渊王庭,朗声道:“斩将夺旗,就在今日”那天,万丈血色朱雀横空,万界俱静!
  • 三国猛将

    三国猛将

    死亡只是新的开始,同样死亡不是结束。新的生命只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是战场上的神话,而是不甘死亡的拼搏。
热门推荐
  • 影之踪

    影之踪

    影,作为帝国最神秘的组织,一向只闻其人不见其人。随着帝国局势的动荡,影,也开始向世人展示他的真实面目。影三作为影组织的第三代首领又将带领影走向怎样的辉煌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

    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二号天道

    二号天道

    我常常会做一个梦,一个听不见看不清的梦,每次梦醒我心里都会有一个奇怪的念头,这个世界是我的。
  • 偏执大佬请自重

    偏执大佬请自重

    “总裁,夫人说……”“什么?”“夫人说,您配不上她,希望您自重。”“我不自重吗?”“当然……不是…”。您何止不自重,“又是你!”“认识?”“嗯,不认识,当然不认识。”靠!狗皇帝,那都有你。尤楠千想万想没想到,换了个世界还能遇到这个狗男人。但是还好狗男人似乎不记得自己了。但自从第一次遇见搏瑾辞,就感觉天天都能够看见他。路上堵个车都能遇到?去国外同一架飞机还坐在一起?是这个世界太小了吗?直到搏瑾辞大晚上找上门来,说他家停电了。在我家借住一晚,尤楠就觉得不对劲了。大佬您家别墅停电了?您开车过来都要半个多小时,路上没酒店吗?
  • 犹太人成功兵法(三)

    犹太人成功兵法(三)

    本书围绕犹太商人的推销细节,以犹太人的经典论述和事例为依据,解答了犹太商人之所以能在商界称雄的原因。
  • 我的妖怪邻居

    我的妖怪邻居

    对于妖魔鬼怪一无所知,却对人情里短有独到见解的张晓迫于无奈住进了一个不靠谱的租来的房子,然后遇到了一群不靠谱的邻居,接着发生了一些不靠谱的事情。
  • 随身悠然空间

    随身悠然空间

    女主意外拥有空间以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与金手指,过上了悠闲的日子。
  • 皇朝再临

    皇朝再临

    君临神州大地的神州皇朝,在一场浩劫中崩毁,皇朝太子因进入皇朝重器——人皇鼎,幸免于难,当劫后余生的前朝太子从鼎中苏醒时已是千年之后……
  •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回忆录集,收录了鲁迅在1928年间所写的回忆录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鲁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