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2900000031

第31章 老年(1)

这一段时间以来,维多利亚的私生活发生了变化,有了很大的进展。随着年长的孩子相继结婚,她的家庭圈子变得越来越大了,孙子一辈也已经开始出现,家庭的欢乐再次回来了。1865年,利奥波德国王逝世了,老一辈的人全都没有了。利奥波德以前在英国和德国这么一大群的亲戚中所起的中心和指导作用,现在要由维多利亚承担了。她兢兢业业地守着这份职责,与他们保持着密切的通信,认真关注着不断扩大的亲戚队伍中发生的每一个细节。她尝到了家庭带来的快乐以及辛苦。她享受着这种颐养天年的乐趣,她宠爱着孙子辈,这种宠爱是子辈们很少享受到的。但是,即使是孙子辈,她有时候也很严厉。举个例子来说,她的长孙——普鲁士的威廉小王子,是一个非常任性的孩子,甚至敢对他的祖母无礼;有一次,在奥斯本,当祖母要求他向一位来访者鞠躬时,他拒绝了。威廉小王子的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应该的;女王严厉地重复了一遍命令,这个淘气的孩子,注意到他的祖母突然之间变成了一个令人恐惧的妇人,只好顺从她的意志,深深地鞠了一躬。

但是,如果维多利亚的家庭难题都能够顺利平稳地解决,那该有多好。最让她费心的是威尔士王子。这个年轻人已经结婚、独立了;摆脱了父母加给他的束缚;他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事了。但是维多利亚还是很担心他,在1870年她最担心的事发生了,这一年,威尔士王子在上层社会的一次离婚案件中做了目击证人。由此可见,这位王位继承人已经与那些女王不喜欢的人混在一起了。这该怎么办呢?她发现应该指责的不仅仅是他的儿子,这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问题;于是,她派人给《泰晤日报》的编辑迪雷恩送去一封信,问他可不可以“经常写一些文章来指出上层社会存在的轻浮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多变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巨大危险”。5年以后,迪雷恩真的写了一篇这样的文章,但是好像并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

啊!如果上层社会的人都能和她在巴尔莫勒尔一样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该有多好啊!她发现在苏格兰高地她能得到越来越多的慰藉;一年两次,春天和秋天,她都能舒一口气,不顾大臣们的反对,驾车北上。大臣们喃喃地说,相隔600英里,这样处理政务会给政府增加相当大的麻烦,但是没有用,维多利亚还是会北上。因为当时长途跋涉的条件不是很好,她的侍从们有时候也会有点儿不愿意外出旅行,但是这些都改变不了维多利亚北上的决心。多年以来,女王由于受保守主义的影响,禁止把铁路修到迪赛德地区,因此,旅行的最后一段必须乘坐马车。但是,尽管如此,马车也有很多好处,比如说,上下车的时候比较方便,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由于王室长期以来排斥现代化生活设备,因此当马车在离月台很远的边远荒野地停下来的时候,那些养尊处优的小姐们就得从危险的踏板跨到地面上,只有女王的马车上备有一副可折叠的台阶。当这些小姐们穿着褶裙的时候,就会很尴尬。这时候往往会把约翰斯通召集来,这位矮小的苏格兰高地铁路局管理人员,不止一次地说,他总是冒着狂风暴雨,艰难地把倒霉的布兰奇夫人或者是阿加莎夫人“推进”车厢。但是,维多利亚一点儿也不在乎这些事情。她只希望能够早一点儿回到她魂牵梦绕的城堡,在那里,每一个地方都充满着回忆,每一个记忆都是神圣的,在那里,日子就在这种琐碎且愉快的事情中过去了。

她爱的不仅是这个地方,还有那些“淳朴的山里人”,她说,从他们那里,“她学会了顺从和信仰”。史密斯、格兰特、罗斯、汤普森——她都非常喜欢;但是,除了这些人,她最爱的是约翰·布朗。他原来是王子的侍从,现在变成了女王的贴身侍从,一刻不离女王,陪女王出游,白天服侍女王,晚上睡在女王隔壁的房间。她喜欢他的力量、他的坚决、他给她的安全感,她甚至喜欢他野蛮的举止和粗俗的讲话方式。她允许他可以随意和她开玩笑,这在其他人是难以想象的。威吓女王、命令女王、谴责女王——谁敢这样?但是,约翰·布朗就可以这样对待她,她好像还在享受这样的待遇。这样的怪癖有点儿不同寻常,但是并不足以为奇,试想,一个专断的老年人在人生行将末路的时候,允许某个可靠信任的仆从对她指手画脚,她的亲友们怎么可能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呢。但这些都是女王自己的意愿,是女王允许的。当维多利亚顺从地听从侍从的命令,下马或者是披上围巾的时候,难道她不是在显示自己的意志力吗?人们可能会奇怪,但是女王却很高兴这样做,而且她有着自己的意图。如果她把自己的意图告诉她的一个儿子或者一位大臣,这样似乎更聪明、更自然些,但是她这样做的话,她会觉得自己失去了独立性。她渴望能够有人可以让她依靠,整天支配统治着别人,让她很沉闷。当她默默地驰车经过荒野时,她背靠在马车上,疲倦且压抑;但是很欣慰,约翰·布朗在马车后面跟着,他强壮的手臂在那里等着她下车时可以搀扶她一下。

在她的心里,布朗与艾伯特有一种特殊的关系。当年他们远征冒险时,艾伯特总是很信任他。她觉得,这个粗暴、善良、毛茸茸的苏格兰人,是她死去的丈夫留下的神秘遗产。最后她开始相信——或者是几乎相信——当布朗在身边的时候,丈夫艾伯特好像就在身边。每当她遇到复杂的政治或家庭问题,想理出头绪的时候,她就会深深地凝视着丈夫的半身像。但是人们发现,在这样的时刻,女王可能会凝视着约翰·布朗。

最后,这位“淳朴的山里人”几乎变成了一位国家要人。他所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比肯斯菲尔德伯爵给女王的信中,时不时地要问候布朗先生;在英国君主访问法国期间,法国政府也要给布朗先生提供舒适的服务。但是在王室成员中,他并不受欢迎,这是很自然的了。他的缺点——他确实有缺点,尽管维多利亚没有注意到他对苏格兰威士忌酒的嗜好——已经成为宫廷里人们议论的话题。但是,他对他的主人很忠心,如果给女王写传记的人忽略了他的话,会是很失礼的行为。维多利亚不仅不掩饰自己的情感,而且还想让世人都知道。女王授予他两枚金质奖章;1883年,布朗去世的时候,《宫廷公报》刊登了长篇的讣告;女王亲手设计了一枚布朗纪念胸章,胸章一面刻着已逝的仆从,另一面刻着王室的标志,并把这样的胸章赐给了苏格兰高地的仆从和居民们,希望他们每年在布朗忌日的时候佩戴。在1884年出版的《女王的苏格兰高地之旅》第二卷中,她“忠诚的侍从和忠实的朋友”几乎出现在每一页上,实际上成了这本书的主人公。在这件事上,女王不再保持沉默,她似乎想从世人那里获得同情。但是,世界就是这样的!竟有人把他们之间的这种主仆关系亵渎成下流的笑料。

时光忙碌着匆匆而过,留下的痕迹越来越清晰;维多利亚老了,头发变白了,成熟的脸松弛了,身体开始发福,她拄着拐杖,艰难地移动着。与此同时,在女王的生活过程中,出现了不同寻常的变化。这就是,多年来国人对她的态度一直是批判的,甚至是怀有敌意的,现在却发生了变化;而且维多利亚本人的性情也发生了变化。

这样的结果是由很多原因导致的。其中原因之一,是女王在短短的几年里,遭受了许多不幸的打击。1878年,爱丽丝公主在悲惨的境遇中死去(1862年,她嫁给了黑森州的路易斯王子)。第二年,欧仁妮皇后唯一的儿子在祖鲁战争中被杀(他自1870年的大灾难后就得到了维多利亚的宠爱);1881年,比肯斯菲尔德伯爵逝世;1883年,约翰·布朗逝世;1884年,利奥波德国王逝世,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奥尔巴尼公爵在婚后没多久就英年早逝了。维多利亚实在是太伤心难过了,在公众看来,这个寡妇为她的家人、她的朋友哭泣,于是公众更加同情她了。

1882年发生了一件大事,显示了公众对维多利亚的同情。事情发生在温莎,当女王从火车上下来,准备到马车上的时候,一个叫罗德里克·麦克林的年轻人在几码远的地方准备向她开枪。幸好,一个来自伊顿的男孩子在他开枪以前用雨伞打了他的胳膊;子弹偏了,没有伤害到女王,这个犯人很快就被抓到了。这类枪击事件在40年间断断续续发生了7次,这是最后一次。奇怪的是,每一次都很相似。这些暗杀者——除一个例外——都是年轻人,他们的目的显然不是真的谋杀,因为除了麦克林之外,其他杀手的手枪里都没有子弹。这些心有不满的年轻人,买了廉价的武器后,装上弹药和纸张,在国王面前弄得咔咔响,以此来引起别人的注意,这种现象非常值得心理学家研究。尽管每一次他们的行为和目的都是相似的,但是他们最后的结局却有着天壤之别。第一个犯人,爱德华·奥克斯福德,在女王结婚后数月向女王开枪,最后以叛国罪受审,被判为精神失常,送到精神病院治疗。但是,艾伯特对这样的判决并不满意,因为两年以后,约翰·弗朗西斯犯了同样的罪,最后的判决也一样。王子宣布,在这件事上并没有精神错乱之说。“这些卑鄙的家伙,”他对他的父亲说,“并不是精神失常,而是彻头彻尾的流氓。”“我希望,”他补充说,“能够严惩他们。”于是进行了严厉的审判;最后,陪审团的想法与王子的一致,驳回了精神失常的辩解,弗朗西斯被判死罪;但是没有证据证明他有杀害或者是伤害女王的意图,经内政大臣和法官再次审议后,改死刑为终生流放。法律规定,这种枪杀行为,即使没有造成伤害,同样应判处叛逆罪;实际上,实际行为和最后的判决之间有很大的不符;陪审团很清楚这一点,如果判定有罪的话,就意味着死刑,没有选择的余地,因此他们更愿意判定犯人是精神失常——这样的结果从表面上看似乎更加合理。因此,1842年,通过了一项法令,规定任何试图伤害女王的行为都定为轻罪,判处流放7年或监禁,同时服3年以下苦役劳动,或者不服苦役——如果罪过较轻,可以由法院自由裁定为“公开或私下的鞭笞,方法也由法院裁定,最多不超过三次”。以后的四次枪杀事件都是按照新法令实施的;1842年,威廉·比恩被判监禁18个月;1849年,威廉·汉密尔顿被判流放7年;1850年,罗伯特·佩特中尉在皮卡迪利大街用手杖打了女王的头,被判流放7年。佩特是这些罪犯中唯一成年的,他在陆军中担任职务,穿得像花花公子,据艾伯特说,“显然有点儿精神错乱”。1872年,亚瑟·康奈,一个17岁的少年,在白金汉宫外面用一支没有子弹的手枪向女王开枪,他很快就被约翰·布朗抓住了,判处监禁1年,并鞭笞20下。在这次事件中,布朗因自己的英勇而得到了一枚金质奖章。在这些罪犯中,陪审团都拒绝承认他们中有精神失常者,但是,1882年,罗德里克·麦克林事件却有不同的结果。在这次事件中,人们发现手枪中装有子弹,由于维多利亚的威望在不断增长,公众对这次事件非常愤慨。或许是这个原因,当然也可能还有别的原因,这次案件没有按照40年来的惯例审理,麦克林以叛逆罪受审。结果在意料之中,陪审团判定为“无罪,但是精神失常”;这个罪犯被送进了收容所,关押时间由女王决定。然而,这个裁决产生了一个很严重的后果。维多利亚显然还记得之前艾伯特不赞成对奥克斯福德案件的判决结果,对这个结果非常生气。她问道,陪审团判定麦克林无罪是什么意思?他明明有罪,她亲眼看见他向她开枪。维多利亚的法律顾问告诉她,按照英国法律原则,除非证明罪犯有犯罪动机,否则就会被判无罪。维多利亚非常不服。“如果法律是这样的话,”她说,“那么就必须修改法律了。”法律果然被修改了。1883年通过了一条法令,对这种精神失常的裁定形式进行了修改,至今在《法令全书》中仍可以看见这种混乱的修改。

但是,女王与她的民众关系密切并不仅仅是因为私人感情——同情或愤慨,在公众事务的处理上,他们开始形成紧密长久的一致。格莱斯顿先生的第二次执政(1880~1885年)遭到了一系列的挫折,最后一败涂地;自由主义在国内声名狼藉,维多利亚发现她的臣民中不信任内阁的人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这让她感到很高兴。在苏丹危机[1]期间,公众的意见就是她的意见,她是最早主张派兵到喀土穆的人之一,当戈登将军惨死的消息传来时,她像众人一样对政府进行指责。盛怒之下,她给格莱斯顿先生发了一份电报进行谴责,用的不是惯例的密码,而是明码;在给戈登小姐的慰问信中,她指责政府不守信约,这封信发表以后,到处流传。传言说,她曾召见国防大臣哈廷顿爵士,对他严加斥责。据说哈廷顿爵士曾这样和他的朋友说,“她指责我,说我就像一个大兵。”“为什么她不召见他的男管家?”他的朋友问道。“哦,管家在这种情况下都会躲得远远的。”

同类推荐
  • 香奈儿:硬气是我的底色

    香奈儿:硬气是我的底色

    从出生开始,香奈儿的命运好像就被定格了——一辈子都要在孤独和悲惨中度过。这是很多孤儿院的孩子的正常人生经历。但香奈儿的经历却打破了这种宿命式的安排。她依靠自己的努力,最终成就了自己,摆脱了贫穷和底层生活,活出了自己的个性和幸福,引领了时尚潮流,同时也给别人带去了品位和欣赏。
  • 好好爱,梦里花会开:最美三毛

    好好爱,梦里花会开:最美三毛

    本书品读三毛,看她的人生、读她的文字、品她的洒脱。书中呈现了这样一个女子:洒脱穿梭于撒哈拉沙漠,有义无反顾说走就走;在路上,寻一座座城,行遍千山万水,只为在流浪中接近梦想。跟随这本书,我们将看到一个潇洒的女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灵性的笔触写下人生的修行,教会我们领略世间最平和的快乐,最美的爱情。
  • 魂兮归来

    魂兮归来

    本书以著名翻译家杨苡的视角,对杨宪益先生的一生进行回看,既是杨苡女士作为妹妹对兄长的怀念,又是同为翻译家的杨苡女士对同行、战友的怀念。书中大量收录了杨宪益先生一生中重要的书信,是了解杨宪益先生的重要参考书籍。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一个心如明镜的爱国者,一个默默无闻的斗士,一个被遗忘、被时代湮没了的寂寞老人,他的躯体虽已远去,但灵魂却驻足人心。也许被时代所遗忘,待时他却开创了一个名为杨宪益的时代,他的伟大值得我们一生铭记于心。
  • 红帮裁缝评传

    红帮裁缝评传

    红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性贡献的创业群体。红帮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浙江宁波地区。随着服装改革的深入,近现代服装业的迅猛发展,这个群体迅速扩大,遂成中国从事近现代服装业人士的总称。
  • 宁夏名人

    宁夏名人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史记》中记载的宁夏人:乌氏倮;开边大将:蒙恬;“梁半朝”:汉代乌氏梁氏家族;壮节侯:傅燮等。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超神之路

    英雄联盟超神之路

    欢迎来到英雄联盟!这里是英雄联盟玩家LOL!热血的我们从开始的“就是一个干”到后来慢慢的学会了伤害的计算水晶不爆,坚决不投降!菜鸟的我们终将一步步踏向成神之路!
  • 再见肖之晨

    再见肖之晨

    初见他时,他正站在桃树下闭着眼,一阵一阵的微风吹过,花瓣一片一片的飘落,落在他的肩上头发上…一切安静祥和,美得像画…从此我爱上了桃花,看到桃花就仿佛看到了他~只记得少年微笑着对我说“你好。”
  • 彼时,花已零落

    彼时,花已零落

    你说你爱我,可为何命运却如此喜欢捉弄我?让你离我而去,当我意识到失去你,心里空落落时,你却早已不在。为何,再次遇到你,却是那样的身份?为何,再次遇到你,之前的旧情不复存在?为何,再次遇到你,我却如此的控制不住自己?你如此冷漠的表情,是不是因果循环?你如此淡漠的行为,是不是我做得不够好?心灰意冷的我,却唯独逃不过你的心,也骗不了自己的心。你我终究逃不过命运的玩笑。是谁伤了谁的心,谁偷了谁的情,又是,谁夺了谁的魂?茫茫苍穹,我只一眼便发现,我的心,只为你而跳。――其一短篇小说合集!!言情小说,有现代,古风,各种甜文虐文一起上,稀奇古怪的,玄幻的都有……~纯属虚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女帝令魔君还不跪下

    神女帝令魔君还不跪下

    这一世我白烨重生归来,誓要逆天改命,与这苍天斗一斗······可是却总有一些意外。重生梦醒第一眼竟是个尸体"我这是造的什么孽”
  • 闲来修真

    闲来修真

    普通人,上普通的学。遇到一款游戏,走进一个修真的世界。一路走来,光怪陆离里的悲欢离合~
  • 《蔷薇爱恋》

    《蔷薇爱恋》

    当第一次见到她时,夏夜玹已经喜欢上了呆萌少女——晴馨当呆萌而又贫穷的少女程晴馨遇上霸道少爷夏夜玹,就像贫穷的灰姑娘遇上高贵的王子;王子,不仅仅是王室的王子,还是黑帮的王子,可以随意杀人,随意干些违规的事;灰姑娘,不仅仅是可以变成公主,还可以变成霸道少爷的独宠女友……当夏夜玹给程晴馨惊喜的时候,给她惊吓的时候,程晴馨总是会侧着头,呆萌地说:“嗯?”女人,禁止靠近其它男人!【本文在17k上的名字为:霸道冷少独宠女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持世经

    持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极品网络穿越者

    极品网络穿越者

    通过手机,他可以看见你的生活.通过WIFI,他可以进到任何想要去的地方.通过电脑,他可以参与任何他想要参与的事件.通过铁塔,他可漫游全世界,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他就在那里,一台电脑,一杯咖啡,一个想法,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