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696100000002

第2章 音乐故事(1)

古埃及音乐

古埃及东临红海,西界利比亚,南邻努比亚(埃塞俄比亚和苏丹),北濒地中海,全境处于一片黄色沙漠之中,唯有一条长达6648公里的尼罗河从南到北贯穿其间,形成河谷绿洲。

古代埃及文明约始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埃及经历了拜达里文化(约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4000年)、阿姆拉文化(约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500年)、格尔塞文化(约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100年),于公元前3100年出现了统一的国家。古埃及的历史一般可分为古王国(约公元前2686年~公元前2181年,又称“金字塔时代”)、中王国(约公元前2041~公元前1786年,已进入封建时代)、新王国(公元前1567~公元前1085年,又称“帝国时期”)三大段。最高统治者为“法老”(意为“大房子”),掌握军政大权,是古代专制君主的典型代表。公元前12世纪中叶埃及开始衰落,周边蛮族不断入侵,使埃及文化逐渐衰落,直至公元前525年,古代埃及文明就再也没有恢复过来。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以其希腊化的特色掩盖了埃及的本色。

古埃及经济是一种古老的“计划经济”,由国家绝对控制经济生活“——”埃及文明的显著特征之一。它不仅控制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大部分生产,而且还负责产品的分配。其居民分为6个等级:王室、僧侣、贵族、书吏、商人、工匠、农民、农奴、奴隶。社会贫富两极分化极为悬殊。埃及人的家庭为一夫一妻制,妇女地位较高,允许其拥有财产和继承财产,并可继承王位。其经济基础是农业,农业已高度发达。手工业也在公元前3000年已颇具规模。公元前2000年以后,埃及商业也得到迅猛发展。

在古代埃及人的生活中占据着支配地位的是宗教,埃及文明中的几乎每一个领域都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它的统治是神权统治,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修建大型金字塔陵墓和神庙;它的艺术也是表现宗教象征的手段,文学和哲学中也充满了宗教说教和对神的赞颂。

埃及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末就发明了文字,其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其雕像和绘画(包括壁画),一般为建筑的附属品。

上溯至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文明,在金字塔(陵墓)内的壁画、雕刻和出土文物中,可知其已使用多种乐器。主要乐器有西斯特鲁姆(一种金属叉钤,是宗教的象征);有阿夫路斯状的两根笛——双笛;琵琶型的弦乐器,上张6~12根弦的弦乐器,用于王侯、贵人的冠婚葬祭、军队的出征等。可见在宫廷贵族的生活中,音乐占有重要地位。在出土的莎草纸文书中还载有音乐演出活动的情况。

埃及的竖琴:在第3~6朝的古王国时代(前2686~前2181)出土的浮雕中有浅弓形竖琴“贝尼琴”,被视为神圣的乐器。此后1000年间“贝尼琴”又演化出多种样式,有深弓形、弯把舀勺形(类似箜篌)和船形等。

公元前14世纪,西亚的三角形竖琴和长颈琉特传入埃及,竖琴的体积也由小变大,一种双簧的管乐器取代了笛子,音阶则由五声变为七声。

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就已出现打击乐器,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2686年出现了饰以各种动物头形的拍子板,不久又出现了各种雕刻精美的响板、钟、鼓、铃等打击乐器,桶形鼓则最早见于公元前20世纪。

在保留下来的文献中,从一些可留存至今的歌词中,可以推断已出现了长达40段之多的多段体歌曲;还记载有第一个职业音乐家赫姆莱(国王的后妃)出现在古王国时代(公元前25世纪前后)。至中王国时代,大量民间音乐家演奏于节日喜庆场合,新王国时代则出现了流浪艺人和乞丐音乐家。

古埃及人认为音乐现象与宇宙运动联系密切,甚至可以反映天体的运行,并十分强调音乐的道德文化作用。这些音乐思想,对古希腊的音乐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曾旅居埃及22年之久,哲学家柏拉图也曾访问过埃及)。

古印度音乐

作为四大古代文明之一的印度,其历史地理位置包括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在内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其北之喜马拉雅山、西北的兴都库什山和苏莱曼山将其与欧亚大陆孑然隔开,但其东北为中国,北面为中亚,西北为西亚,又与古代各文明均有联系。从现在所发现的腊玛古猿遗骨(古猿转化为人的重要标志),可证明印度次大陆是人类起源的故乡之一。印度河流域古代文明是其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创造的。1922年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哈拉巴文化”(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750年)遗址(还发现有文字,但尚未释读成功),才将印度的历史整整提前了1500年左右。印度河文明来得突然,去得更突然,以至印度文献对其只字不提,至今仍是个谜。

从公元前2000年代中叶起,直至古代历史结束,印度次大陆先后遭到雅利安人(可能在中亚或高加索一带)、波斯人、希腊人、马其顿人、安息人、塞种人和大月氏人的入侵。在公元前12世纪(尚可推至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人开始进入印度之际)~公元前9世纪时,出现了一部《梨俱吠陀》(“吠陀”原意为知识、学问,是祭司们在祭神时所用的颂歌、经文歌和咒语的汇编,虽然主要是宗教内容,但也包含一些雅利安的早期历史),后又于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6世纪,出现了《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3部吠陀。在吠陀时代,形成其具有民族特色的体制——种姓制度(分成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和婆罗门教(以《吠陀》为其圣书,最高信仰是“梵天”,创造了一套灵魂投胎转世的“业力轮回”论)。

公元前6世纪初,印度形成16国的“列国时代”(至公元前4世纪)。在这社会大动荡时期,新思想、新教派层出不穷,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并出现了诸多的新宗教(其中反对婆罗门教的耆那教占有特殊地位,而和它同时兴起的佛教却对东方文明产生深远影响)。大约在公元前324年孔雀帝国建立。公元前187年孔雀帝国灭亡后,外族不断入侵,其间300多年的史实模糊不清,直至公元4世纪时“笈多帝国”建立后,标志着印度封建社会已基本形成。

印度河文明消失以后,在恒河流域兴起的雅利安人国家,又再次使南亚次大陆泛发文明之光,借用西亚的字母形成雅利安人使用的“梵文”,在天文学和数学上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并涌现出一批灿烂的文学艺术作品。文学作品除《吠陀》以外,尚有可以列入古代世界伟大作品之列的两大部史诗:《摩珂婆罗多》和《罗摩衍那》。雄伟的建筑艺术丰富多彩,多始于孔雀帝国时代,以佛塔、圆形石柱(上有精美雕刻)、阿旃陀石窟(建于公元前2世纪~公元7世纪)、犍陀罗艺术(出现于公元前后,以雕刻佛陀和诸菩萨石像著称。在其佛陀石像上亦可见希腊艺术的影响)。

印度古典音乐起源于雅利安人宗教仪式的《吠陀》赞诗。印度音乐史上所谓的“吠陀赞歌时期”,约在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4世纪之间。上述四部吠陀中,《梨俱吠陀》收诗共1028首,有的为神话传说,有的则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实生活的描述。《沙摩吠陀》是配曲演唱的歌集。《耶柔吠陀》则是说明如何应用这些歌曲来进行祭司。演唱时,由被指定的婆罗门祭司依高、低、中3种音调唱颂。

上述两部印度不朽的史诗,对印度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印度音乐舞蹈的永恒主题之一。在其中记载了印度最古老的萨音阶和玛音阶、歌唱时所使用的3种音调和7种调式,以及印度音乐美学中所论及的七种“拉斯”(即韵味或情趣)。曾以各种形式流传于东亚一带。

大约在公元2世纪,出现了以梵文诗歌体写作的婆罗多(约公元100年~约公元200年)的音乐、戏剧、舞蹈理论著作《乐舞论》。全书共39章,其中的第28~33章专门论述音乐,从而形成了印度音乐完整的理论体系。第28章论述了印度音阶由22个“什鲁蒂”(即微音程)构成,具有7个基本音,由这7个音分别组成了两种基本音阶:萨音阶和玛音阶。第29章和30章分别介绍了弦乐器和管乐器,第31章论述节奏,第32章论述有关的演唱方法,第33章介绍了鼓的用法。

古希腊音乐

古希腊号称“西方文明的摇篮”,又可称其为“蔚蓝色海洋文明”。

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其范围以希腊半岛为中心,包括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沿海、爱奥尼亚群岛以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殖民地。因其气候温和宜人、多山环海,故以种植葡萄、橄榄和拥有众多海湾良港著称。为关山所阻隔的小块平原,形成小国寡民的各个城邦(以一城市及其周围的村落组成,辖地百里,人口数万,如雅典、斯巴达等),多为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迫使其要靠商业贸易维持生存和发展。因此,拥有众多海湾良港的古希腊的海外贸易得以充分发展,从而形成一个以工商航海业居主导地位的民族。商品经济的繁荣、民主政治的建立、开拓与求索的民族精神,导致其文化的灿烂辉煌,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古希腊的文明经历了最早的“克里特文明”(公元前20世纪~公元前15世纪,以华丽的宫殿、精美的工艺品著称,并建立了海上霸权)、“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500~公元前1200年,出土有青铜武器和极精美的工艺品),进入了古希腊文化繁荣时期的“荷马时代”(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9世纪),“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以及“希腊化文明”(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之死~基督时代初年)。

古希腊的宗教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对大自然充满玄秘感和畏惧感的同时,又与人亲密相关。古希腊人以古典人文主义的世界观(他们坚信:“人活着,最主要的事是完满地表现此时此地人的个性”)对待宗教,其宗教关系是通过“普通的神龛和祭品”,而不是通过教会组织和共通的宗教信仰来维持的无教义、无宗教经典,他们把神看作与人相似的模样,公元前6世纪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说:

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形体,穿戴与人相同。如果牛、马和狮子也跟人一样,有手,能用手画画,能从事艺术活动,那么,马会把神的模样画得像马,牛会把神的模样画得像牛,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身体描绘得跟自己一样。埃塞俄比亚人说,他们的神是黑皮肤、扁鼻子;色雷斯人说,他们的神是蓝眼睛、红头发。(转引自《世界史纲》上册第168页)

他们认为,神也具有人的一切弱点和需求,甚至比人更加贪婪好色,嫉妒成性,更富于虚荣心,他们长生不老,但不在天上,而是住在奥林匹斯山顶。众神之中也没有绝对权威者。

有关神和英雄的传说、故事形成极为丰富而又生动的古希腊神话,虽说是反映了希腊先民对自然万象和人类社会朦胧的认识,但却成为古希腊戏剧和艺术作品的重要题材,后又对古罗马乃至整个欧洲的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马克思曾说这些文化艺术遗产至今“还继续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而且在某些方面还作为一种标准和一种不可企及的规范”。(《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引自196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196页)

“荷马时代”虽处于希腊历史暂时倒退时期(有的史学家称之为“黑暗时代”),但却为世人留下了一部影响深远的文献——《荷马史诗》。《荷马史诗》相传为盲诗人荷马(约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8世纪)所作,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著作组成。取材于公元前13世纪末希腊人远征小亚细亚特洛伊城的故事。《荷马史诗》不仅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不朽的作品,而且也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一部重要的文献。在这部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音乐在希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荷马史诗》也成为窥见当时一般音乐情景的依据。它记载了有关酒神崇拜使用的一对双簧管似的双管管乐器阿夫路斯,用于合唱伴奏;记载了基萨拉琴(里拉的变体);记载了用阿夫路斯管演奏的、描述阿波罗杀巨蟒的《巨蟒曲》,以及酒神合唱等。

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得到很大发展的悲剧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悲剧合唱中的酒神颂、日神颂以及饮酒歌所反馈的一些当时的音乐形式。在希腊化时期,音乐理论也相当发达。如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0年~约公元前500年)的弦长比例理论,音乐与天体和万物的运动是谐和的同样,也存在数的关系。再如柏拉图(约公元前428年~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约公元前384年~约公元前322年)等人倡导的音乐的道德感化作用,认为音乐对人的心灵、性格的完善有显著影响,反对衡量音乐艺术的尺度是娱乐,指出应将音乐列入青年的教育课程里等。

古希腊音乐已采用字母记谱,但无节奏标记。

古罗马音乐

古罗马的地理范围包括,意大利半岛及其南端的西西里岛,罗马则位于意大利半岛中部。气候与土地均适宜发展农业(西西里有“古代欧洲的粮仓”之称),但良港甚少,不如希腊。其居民主要是在意大利中部的印欧人种之一的拉丁人。他们在公元前2000年代初讲入意大利,公元前10世纪末进入铁器时代,出现了“微兰诺瓦文化”。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比当地居民文明程度较高的伊达拉里亚人来到意大利,一度统治罗马,建立了城市并发展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了许多精美的艺术品,形成曾对罗马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伊达拉里亚文明”。

同类推荐
  •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诙谐闲趣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诙谐闲趣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汤姆叔叔的小屋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汤姆叔叔的小屋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课堂是一种态度:从“教学认识论”到“教学诠释学”

    课堂是一种态度:从“教学认识论”到“教学诠释学”

    本书为教师讲述课堂转型的意义和具体的做法。课堂教学的核心意义在于培养孩子们自我修复能力,传递一种生活态度,让他们彻底明白:生命的厚度,在于拥有静谧的时光,让心灵不再忙碌;人生最美是淡然,笑看红尘纷扰,不过是千帆竞过后的空寂;接受生命中的遗憾,珍惜生命中的感动,让心溢满宁静与幸福,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 战争与和平(三)

    战争与和平(三)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不朽名著。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写尽了各种人情世态。书中共有五百五十九个人物,上至皇帝、王公、外交官、将领、贵族;下至地主、商人、农民、士兵,如此众多的人物,在最善于表现人物心理与性格特征的艺术大师的笔下,被赋予了一种崭新的视觉和色彩,男女主人公们以自己精神生活的全部复杂性和独特性出现在读者面前。本书具有史诗的气魄,画面广阔,人物众多。书中既有俄国和西欧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又有故事情节的虚构;既写了金戈铁马、刀光血影的战斗,又写了安逸宁静的日常生活;既有慷慨激昂的议人论世,又有细腻婉约的抒情述怀。
  • 青少年最想知道的100个著名人物

    青少年最想知道的100个著名人物

    从佛祖在菩提树下人生的意义,到达尔文用毕生心血造就进化论,区别人猿;从呼唤知识的第一人培根,到现代哲学之父笛卡儿;从边走边唱的盲人诗人荷马,到倾倒东西方的爱国诗人泰戈尔……人类的精英们总是走在探索与追求的奋争前沿,他们是全人类的脊梁,是最顶级的精英人物。
热门推荐
  • 大明仙道劫

    大明仙道劫

    三十年前,一代枭雄朱元璋悟出寻龙剑意,手持天子寻龙剑横扫元朝一统天下,正魔两道望风披靡,三十年后,这位马上皇帝竟要突然封印这柄仙剑,立时在江湖上引起轩然大波。主人公陆风作为一个刚刚修行的小修士,在不经意间卷入这场事件,竟由此触发了自姜子牙封神以来最大的仙道大劫,圣云宗,九江宫,佛印寺,碧波岛......各色人物纷纷出世,一时正魔两道风云涌动,奇人修士再现江湖......一切精彩尽在《大明仙道劫》
  • 从魔圆开始诸天之旅

    从魔圆开始诸天之旅

    叶凯想起了自己的大号密码打败了最终大BOSS黑暗扎基,在自己命不久矣的时候他来到了一个有魔法少女和魔女的世界。主世界:魔法少女小圆,现(奥特曼传奇片场)
  • 重生之不朽毒贼

    重生之不朽毒贼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重生到五年前,但他却不是唯一的重生者。面对一群与自己有着同样重生记忆的重生者们以及以重生者为目标的暗杀者,萧炎步步为营,在不暴露自己的前提下稳步前进,最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 系统坏掉之后

    系统坏掉之后

    叮……叮…看着出现在眼前明灭不定的数据面板上那一堆的问号,你陷入了沉思。穿越之后系统坏掉了怎么办?在线等,很急。
  • 恋爱的十个方法

    恋爱的十个方法

    “呵,所谓善良都是伪装”她,高高在上他,低贱如泥一次偶然的相遇,俩人的命运不断交织。背叛,忠诚,恩人,仇人绿茶,白莲,奶狗,狼狗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碰撞不出来的火花!
  • 冷魅公主pk霸道王子

    冷魅公主pk霸道王子

    她与他之间在圣格斯学院碰见,因为一次座位争吵,让她与他展开爱情
  • 不要告诉月亮

    不要告诉月亮

    林逸冬对于尔说:“若是心事无人诉说,不要觉得孤独,不要告诉月亮,告诉我吧。”当初写下《揽月》的时候,于尔经历了男友背叛、好友离弃、母亲离世很多事情,后来她把生活撕开了一个口子,寻找出路,日益强大,变成了拥有豪车豪宅的富豪女作家。七年后,于尔在新书发布会上再次遇到曾经的好友苏诺,前尘往事重新翻起,这一次,她坚毅果敢,没有再放过一个招惹她的人,还顺便谈了一段甜甜的恋爱……
  • 山中花

    山中花

    青春戛然而止,是回忆还是追忆?回忆美好时刻,追忆逝水年华!
  • 巫婆的红筷子

    巫婆的红筷子

    最具争议的作家阎连科与颇有人气的人文学者梁鸿跨越十年的文学对话。在连绵的追问与回忆之间,作家个人的历史回眸即是时代、国族的印迹,对民众命运的深入思索激发成作品的内在多层回声,一幅幅可感的画面重新回现,多少悲欢离合、穷形尽相都不脱厚实的悲悯。在激情与思想的交锋中,两代人文思想精英共同展示了当代中国文学深处的精彩波澜。
  • 桃花几时开

    桃花几时开

    那个可恶的家伙,真是无赖又卑鄙。看他那副谨慎谦和、文质彬彬的样子,没想到竟然在饭桌上行诈术骗她的钱!她虽然不心疼那五百元钱,但IQ受到挑战却让她心中不大舒服,但也没办法呀,现在靠他罩着才行,不然岂不辜负老妈硬把她塞进医院的一番心血?他是富豪之家的大公子为了自己的医学事业,逃避继承老爸的上亿资产,偷偷来到医院谋职,巧遇了活泼可爱的她。二人不打不相识,笑话连连,情根暗植,却是浑然不觉。没想到这个时候,他的青梅竹马却突然出现了!难道女主角要沦为女配角黯然退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