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84400000016

第16章 中东及非洲地区主要客源国(1)

4.1 沙特阿拉伯

引言

中东地区盛产石油,一些产油国较为富裕,但是地区冲突频繁,政局不大稳定。非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洲,人口众多,多数国家经济较为落后。中东和非洲地区作为我国的旅游客源地,在我国入境旅游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还很小,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

本章学习目标

·熟悉中东及非洲地区主要客源国的地理、人口、历史、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

·了解中东及非洲地区主要客源国的行政区划、政治、外交及与中国关系。

·掌握中东及非洲地区主要客源国的文化传统、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4.1.1 国名、国旗、国徽、国歌

沙特阿拉伯王国(Kingdom of Saudi Arabia)简称沙特。“沙特”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幸福的沙漠”,沙特别称“世界石油王国”。

沙特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绿色的旗地上用白色的阿拉伯文写着伊斯兰教的一句名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下方绘有宝刀,象征圣战和自卫。绿色象征和平,是伊斯兰国家所喜爱的一种吉祥颜色。国旗的颜色和图案突出地表明了该国的宗教信仰,沙特阿拉伯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沙特国徽呈绿色。由两把交叉着的宝刀和一棵枣椰树组成。绿色是伊斯兰国家的喜爱的颜色。宝刀象征圣战和武力,象征捍卫宗教信仰和保卫祖国的决心和意志;枣椰树代表农业,象征沙漠中的绿洲。另外,沙特人民最喜爱枣椰树,并把它作为捍卫宗教信念的象征。

国歌为《沙特阿拉伯王国国歌》,货币为沙特里亚尔。

4.1.2 地理位置、自然条件

沙特面积225万平方公里。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阿曼、也门等国接壤。

沙特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是希贾兹—阿西尔高原,其南段的希贾兹山脉海拔达3 000米以上。中部为纳季德高原,东部为平原。红海沿岸地区是宽约70公里的红海低地。沙漠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无常年流水的河流、湖泊。西部高原属地中海式气候,其他广大地区属亚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

4.1.3 人口状况、发展简史

沙特人口2 267万(2004年),其中外籍人口约占30%,绝大部分为阿拉伯人。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伊斯兰教为国教,逊尼派教徒约占全国人口的85%,什叶派教徒约占15%。

沙特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继承者建立了阿拉伯帝国,公元8世纪为鼎盛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公元16世纪,阿拉伯帝国被奥斯曼帝国统治。公元19世纪,英国入侵,并把这片土地分为汉志和内志两部分。1924年,内志酋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兼并汉志,随后逐渐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并于1932年9月宣告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国。

4.1.4 资源状况、经济发展

沙特素以“石油王国”著称,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之首,石油和石化工业是其经济命脉。沙特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 612亿桶,占世界石油储量的26%。沙特年产原油4亿~5亿吨,石化产品外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石油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70%以上,石油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0%以上。按目前的石油产量估算,沙特石油仍可开采80年左右。沙特的天然气储量也极为丰富,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6.75万亿立方米,居世界前列。

此外,沙特还有金、铜、铁、锡、铝、锌等矿藏,是世界第四大黄金市场。水力资源以地下水为主。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全国的海水淡化总量占世界海水淡化量的21%左右。蓄水池共有184个,拥有6.4亿立方米蓄水能力。沙特特别重视农业,全国有可耕地3 200万公顷,耕种面积360万公顷。在中东地区各国中,沙特的国内生产总值最高,在发展中国家里堪称高水平。

近年来,沙特大力推行经济多元化政策,努力发展采矿业、轻工业和农业等非石油产业,依赖石油的单一经济结构有所改观。2004年,沙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1 800美元。沙特进口的主要是机械设备、食品、纺织等消费品和化工产品。沙特是高福利国家,实行免费医疗。

4.1.5 首都、行政区划

沙特首都利雅得有人口约400万,年均气温25℃。

沙特全国分为13个地区,地区下设一级县和二级县,县下设一级乡和二级乡。

4.1.6 政治、外交、与中国关系

1.政治

沙特是政教合一的君主制王国,无宪法,禁止政党活动。国王是国家元首,又是教长,沙特王室掌握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内阁决议、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和协议均需国王最后批准。《古兰经》和穆罕默德的《圣训》是国家执法的依据。国王亦称“两个圣地(麦加和麦地那)的仆人”,并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和大臣会议主席(即内阁首相)等职务。国王行使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任命高级行政官员和军队上校以上的军官,有权解散或改组内阁,各部大臣直接向首相负责。国王有权批准和否决内阁会议决议及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协议。内阁由副首相、各部大臣及任命的国务大臣和国王顾问组成,任期4年。国王有权立、废王储,解散协商会议。沙特王国由其缔造者阿卜杜勒—阿齐兹·拉赫曼·费萨尔·沙特国王的子孙中的优秀者出任国王。1992年3月1日,法赫德国王决定成立协商会议,它是国家政治咨询机构,负责向国王提出改革建议,委员由国王任命,任期4年,可连任。

2.外交

沙特奉行中立、不结盟的对外政策,主张国与国之间互相尊重、眭邻友好、互不干涉内政。提倡各国为实现和平、稳定与繁荣进行合作。致力于加强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的团结与合作。近年来逐步调整对外政策,实行多方位外交方针,积极发展与西欧、日本的关系,重视发展同中国的关系。沙特是阿拉伯国家联盟、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石油输出国组织和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国。

3.与中国关系

中国和沙特友谊源远流长。早在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的弟子就曾远涉重洋来到中国传播伊斯兰教。公元15世纪,明朝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时曾到过沙特。1990年7月21日,沙特同中国建交。自建交以来,中沙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稳步发展,合作领域逐步扩大。2006年头两个月,中沙贸易额达27亿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43%。中国已成为沙特第四大进口国和第五大出口国。

4.1.7 文化传统、民俗风情

1.服饰

身着大袍、外加披风、包头巾上戴头箍,为沙特阿拉伯男子的形象。大袍多为白色,衣袖宽大,袍长至脚,做工简单,无尊卑等级之分。大袍具有宽松舒适的特点,其做工装饰因地区不同而存在细微差异。

头戴黑面纱、身穿黑大袍是沙特阿拉伯妇女形象。妇女的黑面纱很薄,戴上面纱,外人见不着主人的脸,主人却能透过纱网视物如常。黑纱有大小,小的罩住头及脖子,大的蒙在头上,四角可垂至胸部,甚至腿部。多数妇女除戴黑纱外,里面还戴有做工精细、镶嵌饰物的帽子。

2.饮食

按穆斯林的习俗,该国以牛、羊为上品,忌食猪肉,忌食有贝壳的海鲜和无鳞鱼,肉食不带血。以前沙特阿拉伯人多用右手抓饭,现在招待客人多用西餐具。

3.节日

穆斯林宗教活动很多,每逢节日都要隆重庆祝。信徒要履行五功(念、礼、斋、课、朝)。每天五次单独礼拜,每星期五集体礼拜,教徒都要朝着麦加方向跪拜。

沙特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星期四、五为休息日。根据《伊斯兰法》,沙特每年有两个重大节日,一是开斋节(即回历10月的第一天),政府机关的假日从回历9月25日开始至10月5日止;二是宰牲节(即回历12月10日),政府机关假日从回历12月5日开始至15日止。

4.礼仪

沙特阿拉伯人打招呼的礼仪很讲究,见面时首先互相问候,说“撒拉姆,阿拉库姆”(你好),然后握手并说“凯伊夫?哈拉克”(身体好)。如果双方(男子)信仰一致或比较友好,双方左右贴面三次。有时候主人为表示亲切,会用左手拉着对方右手边走这说。交换物品时,用右手或用双手,忌单用左手。

沙特人会面须预约,但不是很守时。即使是约定的时间去拜会,对方晚到15~30分钟也正常。在洽谈业务时沙特人常被来往人员打断,但他们认为这是家庭的延伸,而不认为是失礼。

5.喜忌

沙特阿拉伯人崇尚白色(纯洁)、绿色(生命),而忌用黄色(死亡)。国王身着土黄色长袍,象征神圣和尊贵。一般人不能“黄袍加身”。各种设计忌用猪、熊猫、十字架、六角星等作为图案。

沙特阿拉伯人热情好客,应邀做客时可以带些小礼品,但不要送酒类礼品,不能单独给女主人送礼,也别送东西给已婚女子,忌送妇女图片及妇女形象的雕塑品。与阿拉伯人初次见面就送礼可能会被认为是行贿,切勿把用旧的东西送给他们。

在沙特,无酒、无电影、无夜总会,市面虽有香烟出售,但不能在公共场合、街上及主人宴会上抽烟,当地更没有抽烟的习惯。到主人家时要脱鞋,除非主人提出不用脱鞋。不要随便进入清真寺,入寺必须先脱鞋。忌讳用鞋底后跟面对人,忌用脚踩桌椅板凳,因为阿拉伯人认为这是侮辱人的表示。

一般会见和宴请的场合,往往只有男性,女性没有什么社会地位。沙特妇女外出戴面纱,在外面抛头露面的妇女多为外籍人。不要在沙特拍摄宗教仪式的照片,更不要给妇女拍照。

沙特阿拉伯禁邮一切偶像,如工艺品中的人物雕像、儿童玩具娃娃等。因为崇拜偶像与伊斯兰教戒律背道而驰。

4.1.8 旅游资源、旅游业

全世界的穆斯林都知道的圣城麦加和麦地那,位于沙特阿拉伯国土腹地,是伊斯兰教诞生的圣地,穆斯林都希望在有生之年到那里朝觐一次。非穆斯林世界也对沙特阿拉伯有浓厚的兴趣,希望看看那个沙漠王国,地下冒出的“黑金”使这个国家神奇地进入世界最富裕国家的行列,是伊斯兰最纯正的世界中心。

1.旅游景区

(1)麦加

麦加是“先知”穆罕默德的诞生地,是伊斯兰教第一圣城,穆斯林们常把麦加称为“圣城麦加”。麦加古老的大清真寺也称禁寺,是世界著名的伊斯兰教圣寺,位于麦加城中心。该寺占地16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0万穆斯林做礼拜。禁寺中有25道雕刻精美的大门和7座高达92米的尖塔,24米高的围墙将门和尖塔连接起来。禁寺广场中央稍南是圣殿克尔白(意即“方形房屋”、“真主的房子”),它拥有15米高的立方形结构、镀金的门帘、黑色锦缎覆盖的屋顶,是伊斯兰教最古老的符号之一。每年伊斯兰教历12月,来自全世界的穆斯林到麦加朝觐时,都要围着圣殿游转。

(2)麦地那

伊斯兰教第二圣城,位于西部汉志境内,距麦加约450公里。该城的先知寺为朝觐者主要拜谒的地方,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参加过该寺的建造。寺院占地1.63万平方米,有三道门和五座尖塔,有豪华宽大的礼拜殿和精致的神龛。寺东南角有穆罕默德的陵墓,北面是伊斯兰教历史上第一任哈里发阿布贝克休和第二任哈里发奥马尔的陵墓。城郊还有不少伊斯兰的遗址,如卡巴清真寺和伍候德山。

(3)德拉亚古城

位于利雅得市西北部20公里,是沙特第一王朝重要的历史遗迹。德拉亚古城主要由堡海里区、萨利哈区等组成。

(4)阿西尔国家公园

为了维护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动植物群落,1976年沙特政府划出一片陆地和海洋,形成了阿西尔国家公园。阿西尔国家公园,是沙特唯一的国家公园。它于1981年对外开放,游客在此可享受到各种大自然及生动的日落奇观。

2.旅游业

2001年沙特旅游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4%,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仅次于石油和加工业,占第三位。

据国际旅游组织报告,沙特阿拉伯已成为阿拉伯国家最大的旅游国,2004年有500万沙特阿拉伯人出国旅游,花费60多亿美元。前往沙特阿拉伯旅游的有730万人,其中480万人去麦加朝觐,250万人去沙特阿拉伯医疗或参加会议。沙特阿拉伯人在国内度暑假的约占20%。

沙特阿拉伯人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是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约旦、摩洛哥和突尼斯等。沙特阿拉伯人出游的远程目的地是欧洲的英国、法国、瑞士和北美的美国。沙特出境旅游的人均消费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50%。

4.2 以色列

4.2.1 国名、国旗、国徽、国歌

以色列(The State of Israel)的国名在希伯来语中意为“神的勇士”。

以色列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旗地为白色,上下各有一条蓝色宽带。蓝白两色来自犹太教徒祈祷时用的披肩的颜色。白色旗面正中是一个蓝色的六角星,这是古以色列国王大卫王之星,象征国家的权力。

以色列国徽为长方形盾徽。蓝色盾面上有一个七杈烛台,据记载此烛台为耶路撒冷圣殿中照亮祭坛的物件。烛台两旁饰有橄榄枝,象征犹太人对和平的渴望。烛台下方用希伯来文写着“以色列国”。

以色列国歌为《希望之歌》。货币为新谢克尔。

4.2.2 地理位置、自然条件

根据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规定,以色列国的面积为1.49万平方公里。位于亚洲西部,北与黎巴嫩交界,东北部与叙利亚接壤,东面是约旦,西濒地中海,南连亚喀巴湾,是亚、非、欧三大洲的结合处。

沿海为狭长平原,东部有山地和高原。属地中海型气候。

以色列西部沿岸为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全国半数以上居民住在沿海平原。以色列的北部和中部全是莽莽大山;约旦河谷和阿拉瓦谷地纵贯整个东部地区;南方大片地区气候干燥,人烟稀少,基本上是沙漠地区。

以色列各地区气候条件迥异,有温带气候,也有热带气候。一年只有两个差别明显的季节。从11月到来年的3月为多雨冬季,接着的4~10月为干旱夏季。以色列的北部和中部年降雨量相对较大,为500~1 250毫米;南部地区的雨量稀少,仅为25毫米。沿海平原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中部山区夏季干燥,冬季不大冷。约旦河谷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气候宜人;内盖夫地区则长年为半干旱气候,白天或暖或热,夜晚凉爽。

4.2.3 人口状况、发展简史

以色列人口为625.9万(2000年统计,包括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东耶路撒冷的犹太居民),其中犹太人占76.7%,阿拉伯人、德鲁兹人及其他人占23.3%。希伯来语为国语,与阿拉伯语均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犹太教为国教,居民中约85%的人信奉犹太教,13%的人信奉伊斯兰教。

以色列历史悠久,是世界主要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公元前20世纪~公元前11世纪,腓力斯人和犹太人曾在本地区各自建立国家,后遭周围大国侵占。公元前63年,罗马人入侵,绝大部分犹太人流向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本地区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成为当地居民的绝大多数。公元16世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先后为奥斯曼帝国和英国所统治。19世纪末在英国的支持下,欧洲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大批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地区,与当地阿拉伯居民不断发生冲突。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正式成立。以色列建国后与周边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过大规模战争,占领了按分治决议应属阿拉伯国的领土及周边国家部分领土。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国在阿尔及尔宣布成立,其疆界尚未确定。

4.2.4 资源状况、经济发展

50多年来,土地贫瘠、资源短缺的以色列,坚持走科技强国之路,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使经济得以较快发展,199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6万美元。以色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举世瞩目,特别是在电子、通信、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工程、农业及航空等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优势。

以色列地处沙漠地带边缘,水资源匮乏。严重缺水使以色列在农业方面形成了特有的滴灌节水技术,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将大片沙漠变成了绿洲。不足总人口5%的农民不仅养活了国民,还大量出口优质水果、蔬菜、花卉和棉花等。

4.2.5 首都、行政区划

以色列建国时首都在特拉维夫,1950年迁往耶路撒冷,未得到普遍承认。1980年7月30日以色列议会通过法案,宣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恒的与不可分割的首都”,但它的政府所在地仍在特拉维夫。耶路撒冷市人口约63.4万(2000年)。

以色列全国划分为6个区,30个分区,31个市,115个地方委员会,49个地区委员会。

4.2.6 政治、外交、与中国关系

以色列是议会制国家,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权,负责制定和修改国家法律,对政治问题进行表决,批准内阁成员的任命并监督政府工作,以及选举总统和议长。议员候选人以政党为单位竞选。以色列没有宪法,只有议会法、总统法和内阁法等基本法。总统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职能基本上是礼仪性的。议会有权解除总统职务。内阁向议会负责。

以色列开展全方位外交。保持与西方国家传统的友好关系;维护与美战略盟友地位;积极发展与独联体各国和东欧国家的关系;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力图实现同阿拉伯国家的和解;拓展与非洲、亚洲各国的关系。

1950年1月9日,以色列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92年1月24日,以色列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2003年12月,以色列总统卡察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7年1月,奥尔默特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2005年11月,以色列政府正式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2005年1~9月双边贸易总额达22.6亿美元,同比增长22.7%。

4.2.7 文化传统、民俗风情

1.服饰

以色列人穿着随便,基本不穿西服,极少打领带,即使是在正式场合也少有人西装革履。这既是由于以色列多数时间气候炎热,也是受建国几十年来习惯的影响。女性则与世界各地的现代女性差不多,但相比较而言其衣着更富随意性。按照犹太教规定,男性应头带小圆帽。而犹太教的“拉比(相当于牧师)”则应全身穿黑色服饰,头戴黑色毡帽,并在耳朵上沿留着长而卷曲的鬓发。

2.饮食

犹太人的主食是饼,用小麦或大麦面制成。饼被犹太人视为生命线,所以人们吃饼通常不用刀切,只用手掰,唯恐用刀割断了生命线。

信奉犹太教的以色列人在饮食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在当地这种饮食方式被称为“Kosher”。他们禁食猪肉和其他某些肉类、贝类、无鳞鱼,也不吃任何种类的食腐动物的肉;凡被勒死或是没有放过血的动物也不能吃,更不能吃动物血,因为他们认为血是神圣的、代表生命、另外肉类与奶制品不能同时摆上餐桌,他们认为这有悖于天伦。这些以色列人一般不吃动物大腿上的筋,这源于《圣经》记载:先祖雅各(又名以色列)某一次与神人摔跤时虽然得胜,但却被那人摸了一下大腿,从此成了瘸腿。这些人在外就餐只能去符合“Kosher”规定的餐馆,而餐馆需每年从犹太教拉比组成的专门机构那里申领证书。

3.节日

以色列人是以犹太教信仰为中心的民族,许多节日是宗教性的。“逾越节”从犹太历的正月14日(在公历的3~4月间)开始,为期8天,每家都吃羊肉和无酵饼,以纪念以色列人离开埃及。

“周节”(即收割节)后来称为“五旬节”(在5月份),在逾越节后50天时庆祝,原意为把初熟的土产敬献给上帝,并纪念“十诫”的颁布。犹太历的7月1日是新年(在公历9月),人们要吹角并作为期10天的悔罪和反省;第10日为“赎罪日”,人人要祈祷、忏悔并禁食。

紧接着就是“住棚节”,大家在树枝搭的帐篷内住7日,并举行大的集会,以纪念先祖们在旷野漂流受苦40年。“哈努卡节”(即“修殿节”,在11~12月间)为期8天,以庆祝公元前164年玛喀比起义胜利,将耶路撒冷圣殿重光献给上帝;除了庆祝活动外,每家都还要在家门前点燃油灯,而且每天增加一盏,直到第8天;到了晚上,到处灯光闪烁,蔚为壮观,所以又叫“灯节”。

4.礼仪

传统的犹太人婚礼由祭师主持,它既严肃又热闹。在婚礼上有为新郎、新娘戴花冠的风俗,花冠通常用玫瑰花和爱神木枝条编成。能戴上表示贞洁的花冠,新娘及其父母都有好名声。参加婚礼的客人在婚礼完成后被请进洞房检查被单,作为新娘贞操的证明。婚礼上的歌唱为应答式唱法,每一个体面的客人必须即兴唱出一两句吉祥的话,其他人接着应答或附和,以增添喜庆气氛。

在葬礼中犹太人同样用应答式的挽歌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这一习惯深受犹太宗教传统的影响。按传统,不留尸体过夜,一般当天就埋葬。并且不用火葬,认为火烧尸体是很残忍的事。

犹太人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三个犹太节日总是伴随着舞蹈,加入者甚多,很是热闹:一是逾越节,二是五旬节,三是收割节。根据不同场合,人们的舞姿有很大差别:节日舞欢快、热烈;迷狂舞带有浓厚的宗教内涵;婚礼舞则形式多样,意在向新人表示恭贺。

5.禁忌

以色列男人不剃胡须和毛发,即使理发,也从不剃光头,因为戒律中有这类规定。所有犹太人都必须行“割礼”,只有行过割礼的人才算真正的犹太人。按《圣经》十诫中的规定,犹太人必须守安息日(星期六)。这一天,犹太人不工作、不做生意、不娱乐,也不旅行,所能做的是读圣经、唱诗、祷告和休息。

4.2.8 旅游资源、旅游业

1.旅游景区

以色列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古迹不少,特别是有一些独特的旅游地,旅游资源相当丰富。

(1)特拉维夫—雅法

本地区最大城市和工商业及文化中心,位于西部的沙龙平原上。雅法距特拉维夫仅5公里,具有3 000多年的历史。特拉维夫原是雅法郊区的蔬菜生产地,后与雅法合并成为一市。该市工业发达,按产值占全地区工业产值的一半左右。市区南部为金融和商业集中地区;北部有出土文物区。此外还有犹太民族博物馆、特拉维夫历史博物馆等。

(2)海法

北部的重要海港和工业、交通中心,也是重要旅游城市。人口30万左右。城市濒临地中海的阿克湾,港阔水深,并有沿海铁路由此经过。这里气候宜人,森林茂密,景色秀丽,滨海沙滩风景尤佳。附近有许多与先知耶利米有关的古迹,如耶利米修道院、玛利亚纪念堂等。

(3)拿撒勒

是基督教的圣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曾先后被多国占领。相传这里是耶稣基督的故乡,他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时期。该城有圣母领报洞、约瑟作坊、圣母井、圣母玛利亚和耶稣常在此活动的萨福里亚村及村内的古修道院遗址等古迹。圣母领报洞的洞顶有一座于公元1730年建成的大教堂,是中东地区最大的天主堂。

(4)耶路撒冷

世界著名城市之一,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该城分新旧两区。西区是19世纪起新建的市区,布局别致,景色秀丽。东区的面积为西区的两倍。城内有许多宗教圣迹,如摩利斯山岩顶,顶上建有伊斯兰教的岩石殿和阿克萨清真寺,以及被视为犹太人团结象征的“哭墙”、基督教的圣墓教堂、锡安山犹太教的圣殿等。该市有许多文化设施,以及希伯来大学、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等。

(5)伯利恒

世界著名的犹太教和基督教圣地,在耶路撒冷以南不远。该城最著名的宗教古迹是坐落在马赫德广场一个山洞中的耶稣诞生教堂。从伯利恒向南通往哈利莱的大道旁有所罗门池,是古耶路撒冷的水源。这一带环境幽雅,树木葱郁,是游憩的佳境。

2.旅游业

以色列复杂的地形地貌、古迹和宗教场所,几乎一年四季都有的灿烂阳光和地中海沿岸现代的休假设施,以及基内雷特湖(加利利海)、红海和死海,每年都吸引着无数旅游观光者。以色列的旅游业深受国际政治气候的影响,旅游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是赚取外汇的一个主要来源。

至2001年年底,以色列共有各类旅馆339家,旅馆房间数为4.69万间,床位126 424个。2000年,旅游收入达到38亿美元,来这个国家的游客数量达到有史以来最多的241万。美国“9·11”事件后,以色列旅游业受到重创。2001年游客数量减少了54%,仅为不到120万人,收入、就业人数和投资都相应下降。2003年以旅游业出现适度回升,全年游客106万,比2002年增加23%,与2001和2000年相比分别减少11%和56%。游客来源中,美国游客占25%,法国游客占16%,英国游客占10%,德国游客占5%,俄罗斯游客占4%。以色列的国内旅游业相当发达。人们多利用节日和假日外出旅行。交通工具多以私家汽车为主,坐火车和坐飞机旅游的人占很大比例。

以色列人的出境旅游率高达44%,出境旅游的目的地为:欧洲地区主要是土耳其、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德国;北美地区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周边国家为约旦、埃及等。

同类推荐
  • 修炼你的独到之处

    修炼你的独到之处

    本书针对会计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及其思想动态,回答了他们最为关心、关注、迷茫和困惑的若干热点问题。
  • 中小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包头市商业银行现象解读

    中小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包头市商业银行现象解读

    包头市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一方面是为了谋生存,另一方面是为了求发展。包头市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参与全球银行服务市场的竞争,才能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和经营素质,才能跟上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步伐。虽然中小银行由于自身实力的限制与发展国际化经验的不足,国际化发展步伐较慢,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断的发展同样可以发展壮大以至完善。只要包头市商业银行人积极适应金融业国际化大环境,按照国际化战略步骤去发展,那么,包头市商业银行全面实现国际化的未来将让人乐观。
  • 屌丝经济学

    屌丝经济学

    作者通过历史事实与理论推导证明了贫富分化是经济危机的根源,以产能过剩、投资过剩、货币过剩与金融过剩四个角度揭示了经济危机的形成与演化机制,指出了现行宏观经济学所回避的贫富分化对消费、投资、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以及财政与货币政策分别在短期与长期如何影响产出,同时,对中国高投资、高贸易顺差、高房价、高货币供应的畸形发展模式的成因、与来发展趋势进行论证分析,建立了一套穷人们可行的理财逻辑与方式。
  • 网络时代的副业经济

    网络时代的副业经济

    网络经济,消费主义,斜杠青年,这些词汇是不是都和你多少有些联系呢?利用网络的便利来发展副业除了给你带来额外收入,还能丰富你的业余生活和拓展人脉,不妨来看看这些方法,也许就有你擅长但尚未发现商机的选择。
  • 中国冲击

    中国冲击

    泽林结合游记与评述的形式,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充满吸引力的中国全球化经济战略的图景。
热门推荐
  • 肉包子男神

    肉包子男神

    她一心想嫁个有钱人,为了嫁入豪门,她守身如玉二十二年,却在即将大学毕业之际被一个学校食堂卖肉包子的夺去了第一次,不过事情既然发生了她认栽,谁知对方不知要她的人还要她的心。你长得够帅,但是硬件不行,她说。是不是只要有钱你就嫁?然而当他亮明身份来着超跑来学校向她告白的时候她还是拒绝。她毕业后的第二天便消失了,他发誓再也不去想她,然而几年后当她挽着其他男人的手出现在他眼前的时候,他还是觉得自己戴了一顶绿帽子。他说,我什么时候决定放过你了?
  • 解忧余生

    解忧余生

    在爱情里没有谁对谁错,这种东西本就是一种无法遏制的相遇。
  • 重生莫非是你

    重生莫非是你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你会怎么做?如果可以重来我将改变这一切经商,异能,美男,统统都要却没想到最后竟落到他手上莫非,是你;竟然,是你新货一枚,各位大大多多关照么么哒
  • 头牌特工

    头牌特工

    超级特工龙潜花都,摇身一变成按摩师,凭借一双妙手成了按摩院金牌,岂料却遭地下势力侵扰,奋起反击,游龙崛起。
  • 儿科临证医案

    儿科临证医案

    本书内容丰富、翔实,密切结合临床实际,是学习中医儿科诊治经验、提高诊疗水平很有价值的参考书,适合于中青年儿科医师、基层中医师、中医院校师生和中医自学者参考。
  • 俘获小妻

    俘获小妻

    楚杰宇,仪表堂堂,天之骄子,唯独这林小咪对他视若无睹。她纵有美貌和身材在本少爷的眼里不过是一枚小女人而已!且看专横霸道的恶魔如何俘虏这等小尤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将门无双

    将门无双

    她末世女将军,因一场阴谋被最信任的人害死,灵魂重生在异世的她该何去何从?
  • 从前很慢

    从前很慢

    如果在94年你有100块,而且你又善于投资的话,到了二十年后这笔钱会变成1600万。对,你没有看错,就是十六万倍的回馈率!这是最有机遇的年代,这是最疯狂的年代,这是最好的年代!感谢苍天给了再来一次的机会,今生,我要要让时间慢慢流逝。
  • 王爷快躺好:本妃要吃你

    王爷快躺好:本妃要吃你

    穿越?这样也行?!靠,谁踹老娘屁屁?“不要挡路!”嘿,我的乖乖,又是你?!“怎么又是你?!快说,是不是爱慕本王,不过你爱慕也没什么用,本王是绝不会纳你为妃的!”“爱慕,我呸,滚你奶奶怀里去,老娘岂是你能肖想的?”“哎呦,妞你还挺嘴硬的。”“彼此彼此,不过你这么说了,那我怎能辜负你一番好意?”?!
  • 被曝光了我是美女首富未婚夫

    被曝光了我是美女首富未婚夫

    【都市精品小说】【百万追读】【非系统流】秦浪,一个普通的医学生,在学校里默默无闻。直到有一天他被曝光了,竟是第一美女首富的未婚夫!……欢迎大家试看,这是一本越读越有味道的小说哟!本书又名【开局签到一个美女首富老婆】【他只是一个能毁灭世界的小白脸】【平平无奇医学生】【虽然我住在最顶级的别墅园,但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穷人,全寝室最穷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