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24900000014

第14章 文化学无旁贷(3)

政治和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主要根由就鉴于文化为政治带来的利益。尤其在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文化演进中,政治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同时统治者的文化意识形态也决定着社会的主流文化思想变迁,并自上而下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生活。

从广义上讲,任何一个文化群体皆有其政治生活,且存在一定的权力结构和治理关系,文化在其中扮演着保障权力结构最佳利益的角色。在具有普适性的成文现代法律制度出现之前,在部落、村社、家庭这些相对自由的社会组织群体中,历史地形成了拥有强制力和裁决力的地方习惯法,以实现维持该组织形态正常秩序的政治功能。随着“文化学”者对政治的理解越加丰富,其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它既包括非国家社会的政治制度、非成文的地方习惯法、民间基层政治组织,同时还在不断向当下全球化政治文化的变迁进程渗透。

再看政治学,其实就是上了副手链的“文化学”。

三、文化学&经济学

经济学主要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将有限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它其实不仅是一个关于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知行体系,而且还是文化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化学”者通常会用文化视角和研究手段,去关注在某一文化环境中由经济行为所引导的人际关系、社会组织制度、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参照经济文化学者的相关研究报告,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经济与文化是一种同生同构关系。换句话说,在整个人类社会结构中,经济固然是其运作的基础条件,但经济与文化的产生几乎是同步的。如果想要解释经济模式出现差异性的原因,有时更多需要从文化角度着手。其二,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也就是说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会在特定情况下并不同步,文化的繁荣并非必然地以发达的经济为依托,有时二者的表现会并不协调,这和文化意识有关。其三,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与文化具有一体性,也就是在纷杂的全球化商业文化中,文化与经济已经必然地纠结在了一起。随着时间推移,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还将伴着时代的快速变迁而日益加深。

再看经济学,其实就是有了利益关系的“文化学”。

四、文化学&宗教学

宗教学是透过宗教现象研究宗教起源、演化、性质、规律、作用等本质问题的人文社会学科。现代的宗教学对宗教的理解,已并非一种抽象的意识形态。它不仅被人们视为是一种古老的精神资源,而且还是一种绵延历史的文化传统与潜移默化的文化习俗。

宗教,作为人类独有的、古老的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历史产物。从本质上来讲,它是对于超自然、超人间力量的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是一种文化形态。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说,“每个文化中必然有其宗教……尽管文化对于宗教的需要完全是派生的、间接地,但归根结底宗教都根植于人类的基本需要,以及满足这些需要的文化形式”。所以,从广义来讲,宗教不单指那些全球范围内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制度性宗教,同时还包括渗透着超自然力量信仰的思维模式、心理与行为。而且,宗教并不是孤立于人类的文化系统,它并不高深莫测,而是和人类文化生活中的生态、政治、经济、艺术、教育等方面紧密联系的。

再看宗教学,其实就是贴了神祗标签的“文化学”。

五、文化学&历史学

历史学是指对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人类以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以及通过精神生产实践创造出来的产品。人类文化其实都是历史的产物,人类的文化同时也创造着历史。文化是由人创造的,在历史的递进中,文化经历着启蒙、积累、变迁、传播、整合、衰亡、重构等多样形态。换句话说,历史乃是所有已经成为过去式以及正在成为过去式的人类文化的总和。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每一个时代的历史,本质上都是那个时代的人对历史做出理性认知与感性体验后产生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是每一个时代的历史主体在物质与精神生活世界中进行探索的过程与结果。只有在历史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只有通过历史,才能发现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怎样被历史文化构造,同时又是怎样去构造历史文化的。

由于文化与历史是一个相互交织的整体,所以,学者在研究文化时必然要涉及历史的概念与事实,而研究历史时,也同样无法逃避对文化的系统性描述与客观的评价,尤其,文化还会时常成为历史研究的重要线索。

再看历史学,其实就是标注了时态的“文化学”。

六、文化学&艺术学

艺术是人类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对人类想象力的创造性运用,也是解释、表现和享受现实生活的手段。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符号形式创造出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而艺术品,即艺术活动的产品,既能表达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与反馈,同时也渗透了艺术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等主体性文化因素。

“文化学”者发现,艺术不仅与艺术家个体有关,还反映了一个文化群体的文化价值与人性关怀。通过艺术形式和内容,人们可以了解到一类文化或一个民族是如何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的,是如何在历史中造就他们独特的文化形态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任何艺术形态都是在特定的文化形态中得到启蒙和成长的。文化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是滋生艺术的土壤。文化的倾向性常常可以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艺术也可以以一定的文化作为创作背景,进而促进文化的发展。简单地说,文化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是,文化饱含艺术,艺术丰富文化。

由“文化学”者研究表明,艺术以其重要的文化功能体现了自身的独特价值和文化地位。首先,艺术中存在着对人类普遍的象征性能力创造性运用,并表达得更加丰富和深刻;其次,艺术在社会与文化中起到了增强凝聚力和归属感的整合作用;最后,艺术与其他文化形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哲学、伦理、宗教、科学、教育等,并服务于社会历史与现实需求。

再看艺术学,其实就是掺杂了想象力的“文化学”。

七、文化学&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的认知对象是整个时空自然界,即时空中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其运动规律、能量形式等。科技与文化的关系在于,它们能够相互推动和彼此促进,常常贯穿于一体,互为因果关系。科技的进步能促进文化的发展,其中首当其冲发生变迁的是物质文化,接着是文化的其他方面。整体文化发展了,科技也会随之推进,这种现象在人类近现代的重要变革中显得尤为突出。

俯拾即是,对于现实中的各种研究对象,它们无一例外地既有自然科学的内容,又有社会文化的成分,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技术参量,也包括无形的文化象征内涵。这些都促成了文化与科技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演进,同时作用于文化相关的其他各个领域。

再看自然科学,其实就是编上了方程式的“文化学”。

八、文化学&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科学,而教育又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是有目的地培养社会人的行为活动,它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生产、经济、人口、科技等都有着一定的关系。

尽管全球化中的现代化教育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各种人才,但是每个不同的社会组织形态从自身的文化模式与教育传统出发,实施的教育体制、教学风格以及具体的教育目标都会有所差异。简而言之,教育是一种社会文化合力的过程与结果,教育理念折射了文化观念,同时教育自身也是一类文化形态。

对于人类个体而言,教育应该是终身的教育。家庭、学校、社团、企业、媒体等等在人的社会化中是重要的文化力量和教育机构,这些场所和组织结构中的文化都参与了对人类终身的教育和塑造。显而易见,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深深打着文化的烙印。随着时代变迁,教育实时实处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任何一个人类社会组织形态的教育,都担负着传递与创造人类文化成果的责任和功能,即教育不仅在于对一种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更在于通过教育获得一种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再看教育学,其实就是强调了承上启下功能的“文化学”。

九、文化学&语言学

“文化学”者将语言认作文化的组成部分,原因在于语言正是通过人这个唯一主体得到有效实现的,人自始至终都是文化的人,文化是人的本质特征。所以,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语言,是始终存活于文化中的语言,另一方面,在对语言的研究基础上,“文化学”则偏重研究语言与认知思维、社会组织、亲缘关系以及价值体系之间的相互联系等等。

语言的本质是文化符号,它和文化之间有三层亲密的关系存在。其一是语言与文化思维的关系,正如“萨丕尔-沃尔夫假设”的观点:语言结构制约着文化思维模式,因而决定着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换言之,语言影响文化。其二,文化中的方言特征。正是由于民族、地理、历史等多维的文化差异,使语言相应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风格,而这些语言的变体成为了不同人类社会组织形态所使用的不同的方言。其三是语言和文化传播的关系。语言是通过语音符号传播信息的系统,是人类信息传播的重要系统途径。人类在幼年时的日常生活情境中从成年人那里学会如何描述周围的事物、如何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如何以语言交流的方式完成某一项任务,从而完成语言的社会化。通过语言这一载体,人类在无数代际实现了纵向的文化传播和承继,同时人类得以在语言的交流和碰撞中分享思想,相互激荡,进而达成必要的共识。

再看语言学,其实就是标释了符号的“文化学”。

十、文化学&民俗学

“文化学”是对人类整体文化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归纳和总结,而民俗学属于研究文化问题的范畴,但其研究主要针对的是文化中的特定部分,即非官方的、存活于民间的“小传统”文化。民俗有其自身的基本特征,包括集体性、模式性、传承性、变异性、地域性、民族性、口头性等等,而作为文化研究中的民俗文化范畴,民俗所具有的文化功能则主要体现在规范文化行为、塑造文化人格、传承文化遗产、整合文化心理以及调节文化生活等。

民俗学的文化研究具备了一定的特点和重心以区别于其他相关学科,首先它可以体现在对文化的传统性研究。民俗学非常重视文化的传承问题,即一类民间习俗是由哪些人群、通过什么途径和机制自发地得到流传和保存的,其中特别强调的是民俗事项的历史渊源和发展阶段、传承载体和传承路线以及存活的现实意义。此外,它体现了对文化的口承性研究。自现代民俗学诞生起,对口头文学的研究便成为了该学科的研究传统。非文字、非书面和即兴发挥的语言表达形式,被认为是与民间的草根社会保持一致和彼此呼应的文化特征。再有,它还体现了对文化的地方性研究。在民俗研究中,经常强调要关注由地域文化的差异所引起的民俗事项的丰富性,并以某一个事项作为研究的基点,发觉不同地域单位中的异文,以便进行恰如其分的比较研究,进而查找造成差异的历史和社会原因。

从另一个方向看,人类社会文化发展对民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历史上文化阶层的必然分化会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进而带来民俗文化的分流与分化。二是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会限制民俗的发展水平,也就是说,民俗的发展离不开时代大背景,尤其当时代发生重要变迁时,民俗的演化也会非常明显。

再看民俗学,其实就是代表了草根阶层的“文化学”。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人的精神

    本书是辜鸿铭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全书由作者1914年发表于英文报纸《中国评论》、以“中国人的精神”为核心的系列英语论文结集而成。是东西方文化比较的早期代表作品。辜鸿铭论述的主旨就是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阐发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
  • 中国礼仪之争——文明的张力与权力的较量

    中国礼仪之争——文明的张力与权力的较量

    本书主要回顾、研究了从十七世纪中叶至十八世纪中叶在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中发生过一场“中国礼仪之争”。
  • 斯文在兹:《论语》讲读

    斯文在兹:《论语》讲读

    如果找一位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人,自然就是孔子;如果找一本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书,自然就是《论语》。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孔子大学堂》主讲李文文,倾情奉献,带你一起品读《论语》,与孔子一起同行,深入性情,长养生命!
  • 老北京的百业与行当

    老北京的百业与行当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勤劳节俭(中)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勤劳节俭(中)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玉箓大斋三日九朝仪

    玉箓大斋三日九朝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人魔一瞬间

    人魔一瞬间

    一个惊天的阴谋,分不清是敌是友,是谁在操控着这一切,又该如何超脱。
  • 姗姗来迟的幸福

    姗姗来迟的幸福

    数学白目的顾姗姗为了学校的白马王子毅然选择理科,追随到了大学。一个突然闯入她生活中的数学家教却轻而易举地洞察了她内心的秘密.当有一天,一个人的爱情,变成三个人的电影.当幕落下的时候,她的幸福,会姗姗来迟吗?
  • 无泣录

    无泣录

    武道没落,在仙神的时代中独孤世家被举族毁灭,独孤梦渊在一异界绝世强者的拯救下逃过一劫,为了复仇拜强者为师,学习异界知识。看他如何在一代逗逼强者的培养下,成为一代绝世逗逼……咳咳……绝世强者!
  • 重生之林黛玉

    重生之林黛玉

    宝玉宝钗成亲之日,黛玉重生回到六岁之时。史太君派人接她入贾府,她还会重蹈覆辙吗?不!黛玉断然拒接史太君。如此,难道竟和贾府从此再无瓜葛了么?
  • 元素造物

    元素造物

    这是一片曾经受到神启的大陆,神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意志——元素。人们在神的祝福下繁衍生息,而元素也孕育了万物。有诗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而英雄的成长也必将诞生于此
  • 《崛起于一六三六》

    《崛起于一六三六》

    “倒买倒卖”“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大明皇帝陛下,你的皇宫卖不?”
  • 诡秘答案

    诡秘答案

    偶然的一次集体活动,莫名开始了一段冒险。神秘诡异的小山村,阴冷黑暗的洞穴,可怕未知的奇怪生物。看着同伴冰冷的尸体,以及旁人更冰冷的目光。这一切到底因为什么?
  • 王爷嫁到妃嫁不可

    王爷嫁到妃嫁不可

    前生前世,他害她不得好死。再相逢:“我恨你到永恒,就是死,我也不会嫁给你。”“我爱你到永恒,不妨告诉你,不管是这辈子,还是下辈子,还是下下辈子,就是死,你也非嫁我不可!”“渣王,别逼得太急,小心只能得到一具尸体!”“你赶快变女尸吧!我已经迫不急待要举行冥婚了!”“渣王,欺人太甚……”她一字一句从牙缝里挤出来,偷偷背过身去,紧紧攥着刀柄。“渣王妃,认命吧!王爷驾到,非嫁不可。”他蓦然拥她入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