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03000000037

第37章 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2)

现在有人提出公有制不如私有制好的观点,无非是抓住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初步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暂时问题大做文章,来掩盖私有制的剥削本质。要知道,和经历了数千年发展历程的私有制相比,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的建立(1917年)才有九十多年的历史,如果上溯到空想共产主义者欧文创立的“工人新村”,也才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平心而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短短的历史实践中,我们只是较好地解决了任何人不得把公有财产攫为己有这一方面的问题,在大家都“没有私有财产”这一点上是平等的,从而实现了马克思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的理想。但是公有制所必然要求的另一方面,人民都真正成为公有财产的主人,都能平等地占有、支配、使用公有财产,即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却还未能解决好。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公有制企业的经济效益,也给资产阶级攻击、诬蔑公有制提供了可乘之机。资产阶级认为在公有制条件下无法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只有生产资料的私有化才能刺激人们的积极性,这是不合乎事实的。众所周知,即使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本家也是少数人,广大的劳动者包括中高层管理阶层在内,都并不占有生产资料,但他们仍然能够从事高效率的劳动。这就表明,私有制并非保持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唯一条件,资产阶级对公有制的攻击是别有用心的。因此,既要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又要让人民群众能平等地占有、使用公有财产是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者正在积极谋求解决的问题。虽然苏联、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一探索中步入歧途而垮掉了,但中国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仍在坚持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新模式。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时就明确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这些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努力也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由此可见,各种资源、财产的公有化确确实实是人民群众的本能需求。

在财富分配方式上,当前的按劳分配方式和未来追求的按需分配方式其实也是人民群众所拥护和盼望的。试想一下,如果把按劳分配改为按暴力分配、按权力分配,改为单一的按资分配,人们是接受还是反对呢?肯定是坚决反对。所以,人民群众在分配方式上所抱怨和不满的只是分配不公和没有彻底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种种弊病,而从来没有反对过按劳分配本身,也没有放弃过对按需分配早日到来的盼望和追求。

所有这些都表明,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财产所有制、财富分配方式等基本经济制度特征的设想是合乎实际的、正确的。

3.马克思所描述的政治、社会特征:消灭了阶级差别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三大社会差别,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平等;政党和国家也随阶级的消亡而消亡,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参与社会管理,真正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这些其实也都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努力追求的民主、平等、自由等基本需要。

4.马克思所描述的人格特征: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并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其实这些设想也和广大青年大学生、人民群众所热切盼望的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良好的社会风气、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惊人的一致之处。

如果马克思上述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设想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本来面目,而这些设想又完全合乎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美好愿望,正是大家所衷心盼望的那种真正先进的社会制度,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信服、不去全力追求和为之奋斗呢?任何人的别有用心的诬蔑、歪曲,说什么共产主义社会共产共妻,违反人性和人的需要;共产主义等于贫穷和低效益,只能穷过渡等等,这些恶意攻击都不应该扰乱我们的视听。

当然,这样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建成的,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看成是一个历史发展的长期过程,并区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两个相互衔接的渐进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国当前则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种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显然是一个不发达的阶段,必然存在着极大的困难,而且距离迈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还有相当漫长的过程。所以,任何在现阶段产生的种种问题和不足,都不应该动摇我们对马克思设想的美好共产主义社会的信仰与追求。

三、信仰共产主义必须承认或者信服共产主义运动的进步性和现实合理性

共产主义运动就是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无产阶级及其广大劳动群众为实现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终目标而开展的一场广泛而持久的社会政治运动。

这场运动自1847年欧洲共产主义者同盟组建,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而产生至今,已经持续发展了160年之久。在这160多年间,虽然资产阶级动用各种手段来剿灭围攻,而共产主义运动自身也有起有伏,但共产主义仍然从最初分散在欧洲各国的约300人的小规模活动不可阻挡地发展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其鼎盛时期在全世界成立了180多个共产党组织,发展了9100万党员,曾在15个国家执掌政权,并拥有全世界1/3的人口和1/4的土地。共产主义在20世纪30~60年代对资本主义阵营形成强大的“红色冲击波”,如美国20世纪30年代在经济大危机之后推行罗斯福新政和其后数十年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社会福利政策都明显受到社会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压力和影响。由美国历史学家撰写的《美国的历程》一书曾经描述美国30年代流行的“更普遍更时髦的说法是新政来源于共产主义”,一些大垄断资本家攻击罗斯福总统为“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所有这些都充分显示出共产主义运动强大而顽强的生命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这种气势磅礴、席卷世界、经久不衰的历史现实,与那些历史上曾经产生过的不计其数、昙花一现、自生自灭、无声无息的社会政治运动相比,不正充分显示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步性和历史必然性!

或许有人会说:不对,如果共产主义运动是进步的、必然的,那么为什么现在又处于低潮呢?这种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前处于低潮的现状来否定整个共产主义运动的看法是错误的,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符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现状。

首先,这种看法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纵观160多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史,常常是既有高潮,又有低潮。例如,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的高潮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因起义失败、资产阶级镇压和机会主义盛行而带来的低潮;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所形成的高潮和继之因帝国主义各国武装干涉苏联、镇压各国共产党人所形成的低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建立、发展所形成的高潮和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今,由于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道路上出现失误以及西方敌对势力的颠覆、渗透、和平演变所带来的低潮。这一高潮和低潮相互更替的历史发展过程所表现出的发展趋势是越过一个又一个低潮,走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可能又有人会提出疑问,为什么不能将这一发展趋势看成是从一个又一个高潮转向一个又一个低潮?这里,进行任何抽象的逻辑推理和口头辩论都是软弱无力的,最具说服力的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事实本身。只要对160多年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事实进行深入的剖析,就会发现,在高潮与低潮的相互交替之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质和量上都不断地发展前进着。例如,从巴黎一个城市夺取政权的高潮——起义失败的低潮——苏联一个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高潮——武装干涉、处境艰难的低潮——二战后多国胜利、建立社会主义阵营的高潮——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遭受挫折处于低潮——社会主义国家继续坚持改革探索的热潮。这一发展进程在量上是不断扩展的,从一个城市到一个国家再到多个国家;在质上也是不断提高、深化的,从夺取政权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到执政后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全面执政考验。正如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就有力地告诉我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量到质,从形式到内容,从点到面都表现出不断发展、丰富、深化的历史趋势,这不是前进发展又是什么呢?

其次,这种看法也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现实状况不相吻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虽然在世界范围内遭受挫折,但在拥有近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4)的中国大地上仍继续蓬勃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潮正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当代最生动最具体的表现,深受广大群众,包括青年大学生的拥护,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为世界各国所瞩目。

这里把发展经历、人口、幅员等与我国有诸多相似之处的邻国——印度与我国相比,就会有比较清晰的认识。60多年前,印度次大陆挣脱了英国的殖民枷锁,组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印度选择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印度领导人尼赫鲁在1947年8月14日独立日前夕说,印度独立的目标是结束“贫穷与无知和疾病与机会不等”。与此同时,毛泽东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所不同的是,两国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比印度还穷,经过多年的战争以后,正为生存而挣扎。但是,到了1997年,当印度领导人在准备庆祝印度独立50周年时,却不得不承认几乎在每一个层面,中国都在改善人民生活,增强国家实力方面都比印度做得更多。从两国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来看:中国26971.64亿美元,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人均2052美元;印度7961.43亿美元,总量居世界第十位,人均727美元,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印度的2.8倍。因此,印度前外长古杰拉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毫无疑问,从直接的对比当中,中国做的比印度更好,所有指标都比印度更好。”

另外,最近有资料表明,在全世界120多个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当中,类似印度这样并不太成功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有100多个,而类似美欧那样物质技术和生活水平较高的资本主义国家仅有10~20个。可见,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并非都是成功的。

另一方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即使在现实的世界范围内,也仍然没有停息,还在艰难地向前发展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重新陷入低潮。但是,在俄罗斯,现在仍有60~70万共产党员,是俄罗斯杜马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议会党团之一。前东欧国家的共产党组织,有的改称社会民主党,有的还参与执政,仍然活跃在不少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就是在西欧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尚有21个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近百万共产党员,在欧洲议会选举中拥有800多万张选票和20多名议员。

同时,一些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也在困境中竭力通过改革发展壮大自己。比如,越南共产党也像中国共产党一样,在国内推行革新开放路线,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古巴共产党提出建设有古巴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些都表明即使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今天,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仍然没有停息。

由此可见,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前处于低潮的现状来否定共产主义运动的观点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的角度来分析都是错误的。对于积极要求入党的青年大学生来说,是否承认或者信服共产主义运动的进步性和现实合理性,并不是一个十分抽象的不好回答的问题。在现阶段,青年大学生们对中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认同与拥护,实际上就是对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认同与拥护,或者说信服。

从以上对共产主义思想、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共产主义运动三方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每一位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其实早就或多或少地承认共产主义思想的真理性、科学性,承认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先进性和历史必然性,承认共产主义运动的进步性和现实合理性,从而或多或少地接受科学的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实现,参与到当代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中。只不过有些人对此有自觉的意识,有些人则是不自觉地或盲目地去做的。希望入党积极分子们能够实现从不自觉的感性认识升华到自觉的理性认识上来,对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理想有发自内心深处的坚定信仰,并自觉付诸行动,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

同类推荐
  • 党政领导人才考核与评价研究

    党政领导人才考核与评价研究

    选人用人历来关乎人心向背、社稷安危。历史上吏治腐败,用人失察,官员昏聩,碌碌无为,导致民生涂炭、社稷倾覆的不乏其例,殷鉴未远。当今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党、执政党,党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体现的用人导向,不仅影响民意,而且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 绘就蓝图: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绘就蓝图: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本书通过大会纪实、重要文献、热点聚焦、重要会议等栏目,全面展现了八大是如何作出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如何确定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工作的一系列方针;为什么要强调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确定把全党的工作重心适时转移到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上来的重要意义。
  • 彬县政协志

    彬县政协志

    彬县旧名邠县,位于陕甘两省交界处,咸阳市西北部,地处渭北塬。南距咸阳120公里、西安150公里,北距甘肃平凉160公里,是连接秦陇的咽喉要道。全县版图形似正写的“人”字,泾河自西而东斜贯其中,将全县分为南北两塬一道川。全县辖13镇247个行政村,总面积12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万亩。彬县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关中产粮基地之一。
  • 改革开放三十年学生读本

    改革开放三十年学生读本

    党带领全国人民迅速医治了战争创伤,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正确思想,在一穷二白的图纸上,绘出了最新最美的图画,提升了国家在经济、政治、国防等方面的综合国力。在国力并不强盛的情况下,进行了三次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没丢失一寸土地,捍卫了国家的统一、完整和尊严。
  • 以规矩成方圆:欧盟技术标准化制度

    以规矩成方圆:欧盟技术标准化制度

    本书介绍了技术标准化的概念、历史、分类;从历史的角度、分阶段阐述欧盟技术标准化体系形成的过程、内容和特征,以及它“对内自由、对外保护”的作用。从“无处不在的标准化”到欧盟标准化的国际目标和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列举了一些遭遇贸易壁垒的案例。
热门推荐
  • 网游之锦衣卫

    网游之锦衣卫

    新书《易修之路》发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收藏一下!推荐票大家投给新书吧!曾易进入武侠网游《江湖》,随机属性到了厄运缠身的福源,进入游戏被所有门派拒绝,成了开服最大的悲剧男,为了点小钱做任务,无意中加入了锦衣卫,开始了卑鄙无耻的网游生涯。
  • 粉碎在时光里的念想

    粉碎在时光里的念想

    接着每个教室如决堤了似的,涌出一群张牙舞爪激情澎湃的祖国未来的花朵,当然就在那声宣告自由的叫喊发出时,周易已经扔下了让人厌恶的习题,踊跃闯进了队伍中。很明显那个擅自发号放学命令的学生严重违反了校纪校规,但管他三七二十一,这是人民群众自我解放的强烈要求,况且人民群众已经密密麻麻地向依然紧锁的学校铁大门奋进了。当无法再继续前行时,周易蓦然回首,心理一怵,简直人山人海。周易第一次感觉这中学的人口之盛,同时股股汗臭鞋臭也达到建校以来的巅峰。周易对着济济人头张望许久终于找到了一位相识的同学,他激动地跳起来挥挥手大声叫道:“喂!沈歌帆!沈歌帆!看看几点了?”
  • 婚刺

    婚刺

    婚姻如绽放的玫瑰,保鲜期一过,便展露出那一根刺,当那根刺扎进你眼中,刺穿你的心,婚姻能否维持?两年感情,四年婚姻,一切结束在那一天,挽救还是放任?堕落还是弥补?在十字路口,你如何抉择?我叫宁笑天,我的故事开始了……
  • 自凡尘

    自凡尘

    上一次的战败,这一次,能否有不同的结局?一心归家的游子,为何会踏上这场战争?“我只想回家,再见一眼,曾经的心心念念,在达成这个目的之前,哪怕成魔,哪怕孤魂野鬼,我也会,活下去!”“如果这里,是家乡真正的过去,那我就活到未来,如果这里是未来,那我就找到过去!不惜一切,活下去!”
  • 画家遇上相声演员张云雷

    画家遇上相声演员张云雷

    张云雷同人文,ooc向,不要上升正主!不要上升正主!!就是写着玩的
  • 怪盗罗宾之古埃及档案

    怪盗罗宾之古埃及档案

    公元2005年,是侠盗亚森·罗宾诞辰一百周年。法国的小说家莫里斯·勒布朗创造的罗宾,是法国的人民英雄。
  • 夕阳残月

    夕阳残月

    岳小天,在他八岁那年惨遭灭门之灾,他幸运的存活下来。十年隐姓埋名苦练武功,在他十八岁那年开始踏上复仇之路,从此江湖血雨腥风。
  •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作者杜书瀛,研究李渔30余年,他对李渔研究的理论内涵的发现和阐述,多有超群出众处,自1982年推出《论李渔的戏剧美学》开始,陆续出版了一系列李渔研究的专著,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李渔研究专家、行家、大家。《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是杜书瀛先生关于李渔最新最全的一部专著。他借鉴中国古典文论中特有的“评点”的形式,对清代戏曲家、理论家李渔两部重要著作《闲情偶寄》和《窥词管见》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校勘、注释和评点。
  • 极传

    极传

    三界到底在为何动荡?看少年男主如何学会控制力量拯救三界,这一路多少有些坎坷。。。男主:不带怕的!啊,这个其实是我突发奇想来写的,我是想把我心中所想的那个故事,那个人物写下来,不然我会很懊恼(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大概是因为这个人物我十分喜欢吧。。)这是我的第一部作品,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希望你们喜欢(??ω?)?嘿哦对了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此作品是我在业余的时候写的,更新时间为一个月二更,以后可能多会变动,在变动之前我会和大家说清楚的。注:希望不要被侵权(?-ω-`)毕竟是我的第一部作品,希望我们大家能够好好珍惜(???_??)?当然啦,如果大家对今后的创作有什么好的意见或观点都可以在评论留言,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 碎却琉璃影

    碎却琉璃影

    十五岁那年,许悠的愿望就是在最美的湖水边和最爱的人生活在一起。这个人,她没有想过除了沈立之外还会是别人。但二十岁,父亲的公司易主,父亲病重,他不知所踪,遭遇车祸……一连串的变故后她的世界忽而彻底崩塌,却又异常安静。她什么都没有了,可似乎也不再重要,因为她不记得了。醒过来于许悠是一场重生,只得家良一个人是她世界的全部。旧人旧事却全都涌回她的身边,家良他到底是谁?世界原来有新旧之分。有时候,最怕一用力挣脱了一个漩涡,又跌进了另一个深谷。沈立的身边也有了深爱他的女子,却意外相识并与之深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