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26300000005

第5章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形成阶段(1901-1948年)(1)

鸦片战争后,面对着汹汹而来的西方列强,为了寻找“制夷”良策,魏源、姚莹、梁廷枏、徐继畲等几个先驱者开始研究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问题。进入20世纪之后,这一研究不仅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而且还逐渐发展成一个专门的学术领域。在这个“学术化”过程的早期阶段,有两个人不能不提。一个人是丁谦,另一个人是沈曾植。

丁谦(1843-1919年),字益甫,浙江仁和人,同治举人。曾在浙江省象山县任教谕长达20余年,颇有政绩。丁谦自己说:“余自幼嗜书,尤喜观地舆之书。自乡举后,奔走南北,得书约2万卷,中多有关地学者。”他长期潜心研究边疆地理及海外地理,其主要著作是《蓬莱轩地理学丛书》(又名《浙江图书馆丛书》)。此外,他还研究过中世纪欧洲来华旅行家马可·波罗,著有《元马可博罗游记补注》。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共69卷,分上、下两集。上集考证了以下17种正史中的地理志及外国传:《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魏书》、《周书》、《隋书》、《新唐书》、《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下集考证了13种与域外地理相关的著作,分别是:《穆天子传》、法显的《佛国记》、宋云的《西域求经记》、辨机的《大唐西域记》、杜环的《经行记》、耶律楚材的《西游录》、《元秘史》、《元圣武亲征录》、《元经世大典图》、耀卿的《纪行》、长春真人的《西游记》、刘郁的《西使记》、图理琛的《异域录》。

象山籍学者陈汉章在光绪壬寅(1902年)二月为《蓬莱轩地理学丛书》所写的序文中说:“近代诸儒为舆地学,大氐无虑数十百家。说《禹贡》、《汉志》、《水经注》者,博古不通今。郡邑、志乘及游历所记,详于今者又不合于古。”虽然也有人“零星掇拾,递相发明,然未能融合贯通也”。因此,在陈汉章看来,丁谦这部著作的突出成就在于对相关历史文献“一一疏通而证明之,并非诸儒所可几及”。丁谦所搜获的一些文献,又是“诸家所未详者也”。陈汉章最后写道:“百余年来,海禁大开,中外交通或懵然于古今之故。自先生之书出,山川能说常变,兼资我中国,其不穷于因应也。”现代学者评论道:“丁谦的考证严谨、广泛、系统,他的著作被誉为中国地理学史上的‘天下奇书’,是清末传统地理学继续发展的又一典型。”如果说魏源、姚莹等人是通过直接参与反对英国侵略者的军事斗争而为中国人“坐井观天,视四裔如魑魅,暗昧无知,怀柔缺术”而疾首痛心的话,那么,丁谦则是通过对中国史书的研读而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他写道:“呜呼!中国人庞然自大,鄙夷狄为不足措意。岂知不足措意者,即受侮所由来。”在他看来,“历史记外国事,最可诧异者,莫如《宋书》之倭国传,《明史》之撒马儿罕传。此二国,皆狎侮我邦,若弄婴儿于股掌之上”。这里的“《宋书》之倭国传”与中国的海外交通历史有关,因此略加详述。

《宋书》倭国传记载,南朝刘宋时,日本曾派人前来朝贡,“自称使持节,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后来,刘宋的统治者果然“加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丁谦指出:在这段记载中,“最可异者,其王自称为使持节都督六国诸军事。夫倭王都督其本国诸军事,宜也。若百济、新罗、任那、秦韩、慕韩五国,其地均在今朝鲜南境,疆界不相接,民族不相同,远隔重洋,各君其土,既非彼之郡邑,亦非彼之属邦,何能都督其军事?即使势力所及,足以统辖诸邦,则自行统辖可矣,又何为请命于中国?然则倭王此举,盖深悉中国上下,素昧外情,特假贡献虚名,行其诡诈欺诬之术。其视中国一如无知小儿,可玩弄于股掌之上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考倭国三岛,本分百余土部,前史所载,略见一斑。迨统一以来(日本史不载统一事迹,若自古即成为大国也者,亦虚妄不实之证),兵力强盛,每垂涎于朝鲜半岛,欲肆鲸吞,惟虑中国或相干涉,因先舞弄文墨,求予以都督之权,一旦加兵,即可称奉命于中国,又使中国无词以为救援之地,其计划诚狡矣哉!”在一个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岁月中,丁谦以时代的眼光对中国正史中关于域外史地的记述作了评述,他认为:“元代至强,奄有亚洲全境,并欧洲东北境,应立外国之传甚多。今但寥寥数则,盖亦有故。一由明初史馆诸人不明异域舆地;二由成书太速,不暇详细搜求;三由蒙古人鲜通中文,记载本少,无可为外国传之原料故也。”“《明史》外国列传,视宋元为详,但当时诸臣,俱不明绝域形势,如铁木耳托贡献之名,玩弄中朝;蒲萄牙东来,冒佛郎机称号。自来无识其欺诈者,殊可哂。”应当说,这样的评价是非常中肯的。正是由于丁谦等人对中国传统史学不断进行反思,后来梁启超等人所倡导的“新史学”才能得以建立。

丁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通过梳理中国古代史书,指出某个海外地名最先见于何书,后来又是如何演变的,有几种不同的写法。例如,他在考证《隋书》中的“婆利”时写道:“婆利,始见《梁书》,《唐书》作婆罗,《宋史》作渤泥,《明史》作浡尼,皆译音无定字故也。《梁书》言在广州东南,洲上国境甚大,东西五十日行,南北二十日行,与本传虽未尽合,其为今婆罗岛地无可疑者。至谓自交趾浮海,南过赤土、丹丹,方至其国,盖古时航海,皆循岸行,不敢直截大洋,故须南经马来半岛,然后转而向东,始能达其国境也。”这种追根溯源式的考证,为其他学者提供了方便。而且,丁谦的这一段考证很有说服力,现代学者也有类似的观点。

丁谦在考订中国史书时,并不是仅仅局限于利用中国文献,而是尽量搜集并利用有关外国史地的各种资料。他因此而得出了许多正确的结论。例如,《史记》及《汉书》曾记载过一个名为“安息”的西方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严复等人曾认为,“安息”就是“亚细亚”一词的异写。丁谦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他指出:“安息本古波斯地。波斯为马基顿所灭,未几各地分裂。有阿赛西者,于西前元二百五十年(秦孝文王元年)起兵,据波斯中境巴提亚省,自立为巴提亚国(一作巴地耳,一作帕而特,一作巴尔的,一作帕德利亚),其王世世以阿赛西第几为号。汉人误王名为国名,称为安息。安息者,阿赛西转音也。”文中的“马基顿”和“巴提亚”,现在一般写作“马其顿”和“帕提亚”。现代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这样写道:安息“作为国名,指公元前247-公元224年的帕提亚(Parthia)帝国。帕提亚原为古波斯阿契门尼德王朝、马其顿马历山大帝国、塞琉古帝国治下的一个郡。……公元前250-前248或247年,郡中一部落酋长阿赛西(Arsaces)兄弟起义,宣告独立。波斯史家多称安息的创建者为Arsak,汉人遂因其王名称其国为安息。”如果把丁谦的话与《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这段文字略加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两者基本相同。一百多年前,生活在象山这个滨海小县的丁谦能够拥有如此丰富的世界历史知识,能够作出如此正确的考证,不能不让人由衷地钦佩。

丁谦对安息的考证,运用的是对音勘同的方法,这也是其他学者常用的方法。

但丁谦并没有固步自封,他清醒地认识到,“对音”之法也有诸多缺陷,仅仅依靠这个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提出了文献考证的八种主要方法,即:揆地望、度情形、审方向、察远近、核时日、考道途、辨同异、阙疑似。根据这些方法,丁谦得出了比前人正确的观点。例如他在考释《元史》所载马八儿、俱兰国时,这样写道:

“此二国惟见《元史》,前人多不知所在,《瀛寰志略》以非洲北境之阿比西尼亚为马八儿,努比亚为俱兰,不但臆度无据,即以本传事实言之,已不可通。”他认为,马八儿、俱兰都位于南印度,这个观点与现代学者的结论基本上是相同的。

丁谦虽然精于中国古代文献的考证,但对许多学科的新知识则缺乏了解。例如,自18世纪开始,欧洲学者越来越普遍地接受了这样两种理论。第一种是人类学的理论,认为世界上的人种可以分为欧罗巴人种(俗称白种人),蒙古利亚人种(俗称黄种人)和尼格罗人种(俗称黑种人)。第二种是语言学的理论,认为欧洲古代与印度梵语同属一个语系,即印欧语系(又称“雅利安语系”,丁谦写作“亚里安”)。但在丁谦看来,欧洲人的这两种理论是极端荒唐的,他为此特地撰写了“欧罗巴洲人种从来考”,认为欧洲人都是亚洲人的后代:“岂知欧洲列强,以余考之,无一不出黄种,所谓亚里安人者,特耶教中附会之谈,毫无实据者也。”他写道:

“欧罗巴者,亚细亚洲之西境也。因亚细亚幅员过大,勉强分画,称为二洲,其实并无天然之界限线。且其地开辟较后,故全洲人种无一不由亚洲分析而来,而其迁徙之后先,参证史籍,均显然有可指之迹象。近人不察,惑于黄种、白种之谬说,弗一推究所从来,殊足嗤已。”丁谦根据中文文献,提出亚洲人迁入欧洲,可以分为“两大派”。第一派由南路迁入欧洲,他们先到地中海东岸,后到埃及,接着渡过地中海,并且创造出了希腊文明以及随后的罗马文明。第二派由北路入欧洲,从先秦到公元6世纪,分五个时期先后不断迁入欧洲。所以,欧洲其实也可以说是“亚细亚洲之殖民地”。丁谦对第二派(即“由北路而入”)的说法甚为得意,因为他觉得这个观点“不特中国人素未论及,即久居其地之欧人亦多为俗说所囿,不能搜求典籍,确考其先世之源流。余合中西史文博观互究,核其时代,详其踪迹,始获略知其大概”。他的结论是:“所称亚里安族者,仅出于里老之传闻,并不见于记载。西人搜求根据而不可得,至籍一二语音相似,为同出一族之证,亦可笑矣。观余以上所考,知欧洲人种,无一不出自亚洲,不特无黄种、白种之分,亦并无所谓亚里安族也。”

实际上,丁谦的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而导致这种错误的原因则在于对西方人类学与语言学的全然无知。不过,他对当时某些日本人观点的批评则是正确的。他写道:“倭之人种,相传出于徐福,而彼土不以为然,兹自云为太伯后,盖欲托之古贤以荣其族类,亦人情乎。比因欧人骤强,有日人者《兴国史谭》,竟窃附于亚里安遗裔,以表异于黄种。呜呼!何无耻如此?”由于无法直接利用外文文献,丁谦还有一些说法也是错误的。还是以“佛朗机”为例。丁谦认为,《明史》关于佛郎机的记载,可以说是“中国人暗于外情之代表”。丁谦的这一看法无疑是正确的。但由于他误认为“佛郎机即法兰西”,所以就得出了如下结论:“据广东香山县之澳门者,为蒲萄牙,均与佛郎机无涉,而牵混如此。中国人疏于外情,由来久矣!”实际上,《明史》所说的佛郎机,正是指葡萄牙人,而不是指法兰西(法国)。

鸦片战争期间以及鸦片战争之后,在反对英国侵略者的现实斗争中,产生了对海上丝绸之路相关问题的研究。这个新的研究领域,游离于中国学术传统之外,因为中国传统学术的“正道”是以文献考证的方法研究经史典籍。丁谦的贡献在于,通过对正统典籍的考证,来探讨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问题,从而将魏源等人所开辟的学术新领域纳入到了中国的学术传统中。或者说,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研究,开始被“学术化”了。1900年前后,推动这种“学术化”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就是沈曾植。不过,两个人的出发点并不相同。丁谦主要通过对正史的研究,沈曾植则主要通过对杂史的研究。

沈曾植(1850-1922年),字子培,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曾任刑部主事、安徽提学使,上海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监督等职。他的生平事迹,可见许全胜所著的《沈曾植年谱长编》(中华书局2007年版)。

沈曾植精通中国传统学术,是“我国近代有国内外影响的著名学者”,被誉为“同、光朝第一大师”。他研究过法显的《佛国记》、赵汝适的《诸蕃志》、汪大渊的《岛夷志略》等关于海外交通的重要典籍,并取得了不少成就,“为中外关系史研究做了许多筚路蓝缕的工作”。沈曾植对“中理国”的独到见解,体现了他在文献考证上的深厚造诣。在中文古籍中,所谓的“中理国”仅见于赵汝适的《诸蕃志》,现代学者试图将其地理位置定在非洲东岸,但无法确证。其实,沈曾植早就指出,这个“中理国”实际上是由于“抄胥误析一国为二条”而造成的,其内容属于上文的“勿拔国”。原文应当为:“勿拔国,边海,……遵大食教度,为事中理。国人露头跣足,缠布不敢着衫。”沈曾植的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同类推荐
  • 幽梦影全鉴(典藏诵读版)

    幽梦影全鉴(典藏诵读版)

    《幽梦影》大约成书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前,是一部笔记随感小品集,收录作者格言、箴言、哲言、韵语、警句等219则。张潮取幽人梦境、似幻如影之意,尽情地抒发了对人生、自然的体验和感受,蕴涵着破人梦境、发人警醒的用心,为此名为《幽梦影》。它以清丽明快的文笔、精辟独到的议论、深蕴丰富的思想独树一帜。
  • 俄罗斯文化在中国

    俄罗斯文化在中国

    俄罗斯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作为俄罗斯文化对中国文化影响的一个重要结果,出现了一个中俄混血的族群,这个族群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中国56个民族大家庭的重要一员——俄罗斯族。如果说作为整体的欧美文化在中国已成为历史的话,那么俄罗斯文化在中国却是活态的,仍在传承和延续着。
  •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路径:建构与超越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路径:建构与超越

    文化是识别一个民族的基因,创意是发展一个国家的动力。历史进入21世纪,在产业经济的作用下,“文化”和“创意”的结合萌生出了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文化创意产业。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也首次正式出现在党和政府的这一重要文件之中。
  •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几方面家庭生活窍门:购衣穿着、洗涤熨烫、服饰收藏、食品选购、食品加工、食品贮藏、美食烹调、饮食保健、厨房用具、购房居家、居室清洁、家电购买、家电使用、用品维修等。
  • 康熙教子

    康熙教子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沃土,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抛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拥有品德的收获;撒下一粒品德的种子,就能收获命运的硕果。孩子的性格特点和禀赋与父母一脉相承,他们说话的神态,走路的姿势,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认识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其父母有意或无意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
热门推荐
  • 绝色间谍王妃

    绝色间谍王妃

    “喂,吓成那样?本王妃召你,你倒是肯不肯?”间谍穿越,变成强悍妃,没事就勾搭勾搭自己的夫君。“本王怎么娶了你这样一个女人?你真是不要脸到了极点……”“我是不要脸,不过到目前为止,我还只有过一个男人,而你有过多少个女人你数都数不清!”哼,跟她玩,他还嫩了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从前有个大剑仙

    从前有个大剑仙

    这大剑仙……是玩剑的,还是耍贱的?拯救世界还得靠咱大“贱”仙!
  • 涂鸦的天空

    涂鸦的天空

    讲诉了一群艺术学校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关于爱情,友情,亲情,梦想和奇特经历的故事希望能够为大家展现这群人的真实状态,或心路历程。其中还穿插着一些超现实的部分,象征着艺术的本质,介于现实和幻想之间的媒体。
  • 南宋游记

    南宋游记

    后世特种兵杜雨晖灵魂意外的穿越到了南宋初年6岁同名孩子的身上,善钓鱼、懂医术、棋艺精湛、因岁数太小唯有通过跟爹娘配合,以双簧的形式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见证大宋的经济繁荣,面对周边强国的军事欺压,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之
  • 极品庶女

    极品庶女

    她原本是个庶出的小姐,爹不亲,母亲恶,姨娘冷漠,在大宅院里温顺卑怯的守着一方小天地,还是难逃枉死的宿命。当灵魂易主,来自异时空的灵魂驾驭她的身体重回这个宅院,崭新的她决定不再受善恶的羁绊,只要自己快活,为自己而争,而斗。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狂婿无敌

    狂婿无敌

    三年前,他是华国地下兵王,却被兄弟出卖,被迫远走中东。三年后,他是世界战争之王,一怒硝烟四起,再怒血流成河。然而战争太过无趣,他亦然决定回国体验新的人生,却意外接下了保护首富之女的任务,且成为了豪门女婿。
  • 凤凰朱砂

    凤凰朱砂

    国家一级特工007,因为队友的背叛,意外的穿越到架空的轩辕皇朝,无缘无故当了别人的老婆,怀了别人的孩子,坑爹的是,孩子的爹居然还不认识她是谁!好吧!你不认识我,那我也就不认识你。就让我们两相忘于江湖吧!可是,尼玛为什么忽然转性了?不争气的小心肝扑扑乱跳,开什么玩笑,我怎么可能会喜欢这个让自己鄙视的无任何优点的男人?王爷们、武林盟主、绝世杀手、美男庄主……各个都是一顶一的好男人,且看阳沐澄如何选择。(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辅神天下

    辅神天下

    成为高手有什么了不起的?修为再高能怎么样,谁敢说没有同级的对手?小爷我会炼丹、会制药、会锻造神器铠甲,还能驯养几只神兽玩玩!完美碾压同级,轻松越级挑战……醇酒美人在怀,且看我如何成就最强辅神,笑傲天下!!
  • 穿越财富辉煌

    穿越财富辉煌

    李光宇重生另一个世界,豪门庶子,再创新的传奇。电子游戏,金融,超市,能源,互联网,再造李氏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