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386700000013

第13章 忍别二月河

王钢

烂漫之交

手机响了,二月河来的,唤一声二哥。

他憨憨一笑:“想念了呀。”

“也想念啊。”我笑着撇了撇嘴。往日电话打到南阳,你总在那头慌着与人下棋或者打牌,三言两语,敷衍了事,你也有今天!……

这是二月河2008年出版随笔集《佛像前的沉吟》时,我应约为他写序《近观二月河》的开头。

10年后的今天,手机不响了,唤不回二哥了。

来电话的是大哥。 2006年一趟山西之行,当时66岁的原解放军总参军训和兵种部政委田永清、61岁的作家二月河和53岁的我,三家人结伴畅游,经大哥提议,我们仨正式兄妹相称。

初夏时节,我从上海回郑州,给二哥买了一件深蓝T恤;知道患糖尿病的他嘴馋,又买了一箱各色坚果和补品,正待出发去南阳看望他,却听说他去了北京,住进了大哥他们部队大院附近的301医院。大哥不时来电话,说二哥病情加重了,说二哥喉头插管了,说二哥病情好转了,说二哥坐轮椅了,说过几天他更好一些咱们就可以相见了……现在,给二哥的T恤没人穿了。

著名作家二月河逝世,巨星陨落,舆论潮涌,我也接到了不少媒体的采访和约稿。我所在的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年轻记者小妹问我:“王老师,您是多次采访二月河老师之后成为好友、成为兄妹的吗?”不。17年前,我与当网络记者的儿子阎乃川联合采写,在《河南日报》发表两个整版的长篇报告文学《一条大河波浪宽——2001年看二月河》,那时二月河与我们已是10年好友了。所以那篇文章中说,我和乃川“如河上的船工,如河边的牧童,与这条大河相处久矣!久则熟,熟则淡,虽然浴长风,却十年浑然,未曾为他描一笔著一字。不知不觉之间,这条河已成名流了”,我们只好“举贤不避亲”,第一次采访了他。二哥评价:“在报道我的所有文章里,这一篇是写得最老实的。”

而我38岁初见二哥,是在报社朋友家的小宴上。二哥2003年为我的人物报道集《如坐春风》作序时,记录了我俩的相识:“我当时还算得一个饕餮者,遇见可口的就猛吃猛喝,吃相自知是差劲得很。为解嘲起见,我说:‘我曾经吃得急性胃扩张,撑得昏迷三天三夜,仍旧不肯改悔,我是个猪托生的……’她在旁听着捂口窃笑。后来熟了,我问她:‘你当时笑什么?’她说:‘我听着好玩儿。’……我盛年时是个十分气盛的人,想到哪儿说到哪儿,见了人即使想交往,也要‘先砸一砖头’,打掉对方的盛气才‘视情况而定’。包括我后来终生敬仰的史学家冯其庸先生,回忆第一次接触,那话也是很不客气的。记得一次和王钢聊起与某位名流的遭遇战,我夸夸其谈,大讲‘砸砖头’效应,她冷不丁插问我一句:‘你好像还很得意?’也就是这一问吧,问得我们距离近了许多。这一问之后,在背后我再也没有说过别人尴尬自己得意的话头。”

二哥评点我获“莽原文学奖”的中篇小说《天地玄黄》,尤其激赏其中引用的一首村童问答的河南乡谣:

篮里□的啥?

篮里□的杏。

让俺吃点吧?

吃吃老牙硬。

后头跟的谁?

跟的俺媳妇。

那咋恁好啊?

那是俺的命。

当时他的旁批是:“好好上好的,比前还好!我知此亦非君能造。”直至多年后的“愚人节”,手机短信仍是这首歌谣。

而我们平时的对话,也就好像村童,憨直不拐弯儿,不经意处露点机锋,宛如人生田野上一首快乐悠长的乡谣。跟二哥在一起,不谈创作,不谈功利,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闲聊也是享受。

由此也可窥见二哥的本性。即便后来大红大紫,上达天听,饱享尊荣,他的根柢总归还是一个浑朴稚拙、天真可爱的赤子。难能可贵的是,云端与尘壤,他都可以信步来去,上浴天风,下接地气,一个自在的人,一个天然的人。

家常之趣

名气一大,杂称俱来,二哥本名“凌解放”反而被冲淡了,喊他什么的都有:二老、二老师、二月老师、二哥、二叔、二爷……他忽然绽开一脸滑稽的苦笑:我最不爱听的是喊我“月河老师”。

我最初喊二哥,是随着丈夫叫的。这个称呼由他们一群军人喊出来,格外地快意,格外地响亮。藏龙卧虎的这一所军事院校,悄然坐落于市井深处,校内30年前最早结识二哥的是政治部主任田永清将军,也就是如今我的大哥;后来队伍日益壮大,及至田将军升职回京以后,仍在延续。曾经从军10年的二哥,重回军人中间,便是铁血交情,每个胸膛都可以互相擂得嗵嗵响。

“是真僧只说家常”。睿智之状也免了,高深之貌也免了,二哥的满口白话,常常令人忍俊不禁,令人醍醐灌顶。

说单位闹矛盾时,“你笑我也笑,看谁笑得妙”;

说现实的选择,“夜里想了千条路,早上起来还是卖豆腐”;

说宫廷与民间的不同,“大狗咬大狗一嘴血,小狗咬小狗一嘴毛”;

说死生大义,“城外一片土馒头,城里都是馒头馅”;

说名人的价值,“人怕出名猪怕壮,名人与猪类比,何欢喜之有”;

…………

他还讲起一个网上“搞笑版”——某著名网站采访二月河,主持人对他说:国外有一个汉学家,评论当代中国作家都是垃圾……二月河截过话头反击:那你告诉他,他也是垃圾。主持人又道出下半句:但是那个汉学家对二月河的评价很高……二月河眼珠一怔一转,呵呵笑道:我刚才说的不算!

1992年,我当时任河南日报文艺处副处长,分管文艺作品版,硬是向二哥讨来了《雍正皇帝》的部分章节连载,先于出版社让读者先睹为快。而这意味着,胼手胝足伏案写作的二哥,要将这部分书稿另外手抄一份给我们,并且报社稿酬还低。作品版的年轻编辑陈炜,每周恭候南阳寄来的手稿。然而手稿寄到,吓我一跳:外面,打皱的牛皮纸随便卷巴卷巴,粘也不粘,尼龙绳一捆,写上地址贴上邮票就寄来了;里面,稿纸像一卷发黄的烙馍,字里行间有溅上的茶渍,有烟灰烧出的窟窿,还有一股厨房烟火味儿。我嗔怪二哥:二月河的独家稿子,这么不小心,让别人拿走了怎么办,让版面开天窗吗?但二哥平时就是这样,不修边幅,散淡无羁,无论毛衣衬衣,襟前总有炒菜吃饭滴溅的印迹。不过这副邋遢,反倒显出他的一双眼神很清洁。

2005年元月,上班途中突接二哥短信:“把地址邮编发来寄画。”生手上路,口气不小!我回复:“且看如何鬼画桃符。”他回复:“牡丹画成钟馗。”

收到画作以后,我回短信:“画儿收到,吓人一跳,满纸风流,叶颤花摇。仿佛看见,粗汉一条,握笔如筷,乱涂横扫。三日不见,崭露头角,叶比花好,花比字好,远比近好,倒比正好。也算一家,画坛少找,笨人难学,高手难描,物稀为贵,值得一裱。‘皇上’御笔,哈哈哈哈,大牙还在,智齿笑掉。——王钢阅后感。”

他回复:“尊诗收下,我好害怕。叶比花好,花比叶差,旁边题字,更是不佳。如此表彰,教人愧煞,哈哈哈哈——二哥。”又追加一句:“田大哥和你看法差不多。”

然而事实证明,大哥和我是“门缝里看人”了。深圳拍卖会上传来消息,二月河一幅4尺斗方牡丹,拍出了4万元高价。北京拍卖会上,二月河画幅三万六,字幅两千多。

那次,大哥、二哥和我三家同游山西,从大同、五台山、太原到二哥的故乡昔阳,所经之处,每晚都会出现同一场景:一张单子写满当地人士姓名,二哥照单涂抹所谓书法,一人埋头奋笔疾书,众人忙着抻纸添墨,一张张宣纸字幅摊晾满地,犹如一池荷叶雨迹淋漓……我一路观看热闹。只是到了山西省作协,在张平主席宴请之后,眼见二哥于文人堆里硬起头皮挥毫,我真有点为他心虚……

就二哥这一笔糗字,居然兴风作浪,我不服气,也要练书法。二哥大力支持,并且耳提面命:别管什么规矩,甭临什么碑帖,只一个不犹豫,放笔写去就是!此后每次相见,二哥和嫂子都捎来一刀刀宣纸。我发去短信:“跟随‘巡幸’,饱受刺激。‘皇上’赐纸,从此奋笔。无论好孬,只不犹豫。成不成器,总是‘御批’……”不过心下也有自知之明,悄悄将王羲之、钟繇、苏轼、米芾、赵孟、董其昌等等一一请入家中。

不久偶见二哥画的一只金黄大南瓜,我又惊又喜,顿时刮目相看。瞧那体态和精气神儿,不知是南瓜像了二哥,还是二哥像了南瓜,天生朴拙,元神之中佛意朦胧,真真令人舒服。看来二哥并非浪得虚名,诗文丹青相通,画越来越鲜活了,字也越来越纯熟了。而且二月河字画还有一好,因不在帖,神鬼难仿,绝无赝品之虞。

生死之义

在名人巨匠密集辞世的2018年,曾于深圳共同举行“在历史的天空下——金庸、二月河对话”的文坛双星,一个于10月30日悠然飘逝,一个于12月15日接踵远行。仅仅相隔月余,布衣儒生“伍次友”应是追得上白须赤子“老顽童”的,衷心祈愿在天堂里,这一对相差21岁的侠友共醉同欢。

13卷520万字的“落霞三部曲”,完成第九卷时,二哥忧心忡忡地说:下面第十本是一关啊,这个数字太满了;凡事不能太满,北京古城墙还有意在西北角留缺一段不修呢。

写到第十卷《乾隆皇帝·日落长河》时,二哥给北京友人写信说:“……现在已开始第三卷乾隆的写作。不瞒您说,我觉得累极了,用一句‘身心交瘁’来形容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其实是一件自带干粮自携水,孤身穿越一个又一个沙漠的工作。我已穿越了九个,现在面临第十个撒哈拉大沙漠。我用比以往更多的时间运气,定心,准备能源,也要身体心灵‘统一’的健康,才有可能取胜。我希望走这样的道儿天降甘霖,但无论如何是要走下去的,因为我停不下来。我愈来愈强烈地意识到,命中注定我是必死在沙漠里。‘知其不可而为之’,义之所在唯命是听耳。”

那是我第一次听二哥说到“死”——“我是必死在沙漠里。”

人到暮年,知音渐稀,尤其喧腾华彩过后,寂寞且向谁诉?曾有一位智慧老辣的小说家乔典运,是我的好友,更是二哥的好友。老乔从西峡县一来南阳市,二哥就高兴了,两人在宾馆里聊天,谈笑风生——就算什么也不说,默默地各点一支烟抽着,心里也是宽慰的。1997年老乔去世了,还有一位好友孙幼才经常聊聊,2000年老孙也去世了。二哥就找人下棋,或独自在网上下棋,自嘲:“称心岁月荒唐过啊!”

老乔去世三周年之际,我在《河南日报》副刊发表了散文《弥补》。

“唉,人的后几十年,就是朋友一个一个减少的过程。”

若是因为搬迁调动便也罢了,甚至因为斗气断交也好,最怕的是听到那一声噩耗。

朋友之死,锥心之痛。

1997年正月,作家乔典运因喉癌而辞世,在我的挚友当中,老乔抢了一个头名。当他临终之际,毫无经验的我,惊惶无措,甚至不敢到南阳西峡去最后看一看他。我把电话打给南阳的二月河,为我们共同的老乔哭,只会哭,只会哭。

垂危的老乔,最后一次与我通话,他的气声通过手机传来,已微弱到极点。他说:“王钢啊,以后不得见了啊……”

“别瞎说了,老乔!好好治病吧,没事儿的。”我像以往一百次那样,噙着眼泪,任性地打断了他的诀别——没有告别。老乔拿着手机,拼尽余力向远近朋友一一告别,但是我们没有。他知道我不能接受,就不再勉强。就这样倔强着永不言别。

当时我还以为自己是对的。

后来,偶尔看了关于临终关怀的一本书,我才醒悟,错了,晚了,机会失去了。

如果,如果能回到当时,当老乔提到生死问题时,我再不会无情地打断他的话了。我会赞许地倾听,由着他坦白对病痛、对死亡、对人生的真实感受,让岁月的深潭尽情淌成旷达的清溪。这对他是一种释然,对我是一份受益。……

如果,如果能回到当时,当老乔临终之际,我再不会胆怯地不去相见告别。我会坐在病榻边,与他一起回忆相识以来的快乐和遗憾,告诉他朋友们对他人品文章的好评和笑谑,让他知道大家都爱他,对他说一声再见。……

我们不能光输。减法应该变成加法,朋友一个一个减少的过程,可以变成仁爱一层一层增加的过程……

我把这篇《弥补》给二哥看,也想彼此慰藉。没想到,二哥眼睛扫了一遍就扔下了,闭口不发一言。我愣住了,从此不敢再对别人提起临终关怀这回事。但是二哥的严肃缄默,一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也许,我太书生气了,西方的临终关怀方式并不适用于中国。在生命的尽头,中国人有着自己深沉庄严的默哀,直面死亡却忌讳当面说破死亡,满腔的痛却不肯当面说破痛,深怀爱却不必当面说破爱……

二哥,现在你走了。默默,送你。

同类推荐
  • 国家

    国家

    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和自信,不能仅看其GDP总量和外汇储备世界排名,还有一项更重要的指标,即这个国家的公民无论走到哪里,遭遇灾祸或事故时,都能得到自己国家政府积极有力的保护。如果说1940年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一个历史奇迹,2011年中国政府组织的利比亚侨民大撤离绝对值得历史铭记……
  •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梁启超讲王安石其人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梁启超讲王安石其人

    梁启超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先行者。其对王安石的评述是代表其“立宪”理想的现代传记经典。钩稽甲乙、衡量是非,力图还读者一个真实的王安石、一段真实的历史。可谓视角独特、意识创新、论述严谨、评判公允。是人物传记中的经典之论述,读来耳目一新,启人心智。
  • 李健吾译文集·第七卷

    李健吾译文集·第七卷

    福楼拜翻译第一人,莫里哀翻译第一人,创作、翻译、评论、研究全才李健吾先生译文全集;汇集著名翻译家李健吾存世的所有翻译作品,共十四卷,三百五十余万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学术意义;《在国内翻译界、文学研究界和出版界都有填补空白和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李健吾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评论家和文学研究者,在创作、批评、翻译和研究领域都蔚为大家……
  • 文人江湖

    文人江湖

    本书的四十篇作品是具有李国文近年创作特色的代表作。作品以历代著名文人的命运遭际,才华成就,时代影响为撰写对象,以独到的眼光分析描写中国文人的生存状态。神游千古,放眼时代,慷慨陈词,笔耕学问。从战国时的屈原起,到清末民初的王国维止,三千年来,中国文人,凡成功者,无一不累:大者,为濒于灭亡的国家累,为沦为蛮荒的土地累,为遭灾受难的百姓累,为文化赓续的前景累;小者,为名累,为利累,为奔走经营出人头地累,为压倒别人无所不用其极累。于是,文坛像江湖一样,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沉浮泅游,变化多端,喜剧悲剧,多彩多姿。
  • 有些小草比花还重要

    有些小草比花还重要

    在生活中,我们的目光经常更多地投向了花朵,却忽略了花朵旁边的那些小草,殊不知,正是那些小草的辅助,才有眼前这些绚丽、芬芳的花朵。由崔修建编著的《有些小草比花还重要》共六章节,主要内容为爱的花树上,一朵朵绽开的都是美好,那些细碎的阳光常常带给我们恒久的温暖,在爱意盈盈的尘世明媚地行走,精彩了心灵,才能拥抱精彩的世界,善美的花,开在爱的心田,打开智慧的锦囊,倾听生命开花的声音。
热门推荐
  • 左迁右移

    左迁右移

    以迷茫未知的世界历程为主线的人生会怎么样呢?
  • 哀伤的骑士领主

    哀伤的骑士领主

    我们在此发誓……我们一定会回去……!——北极寒冷之地一个被抛弃的军团
  • 本宫只想单身

    本宫只想单身

    皇帝只顾吃喝玩乐啥都不干,姜太后只想泛舟游园安享晚年,权臣居心不良一心篡位夺权,如此局面,她再生把火放个油盐酱醋搅拌搅拌,热凉酸咸都俱全。乍一看,好像没毛病,然而,她却不想成婚。某长公主宣称,“本宫定当先以治国为本,绝不成婚,谁敢多问,先去吃粪。”于是,一日又一日的,满朝大臣愁成了满朝和尚。某日早朝群臣下跪高呼,“臣等钦佩殿下为国不嫁之心,愿与殿下共承劳苦,今日定会回家休妻、赶子、散家,以切身体会殿下之孤寂艰辛。什么?某长公主大喜,“众位爱卿这是集体疯了?那可正好,可给那些英年才俊让位啊!”群臣貌美如花,她看着心情才好不是?众大臣集体吐血。某男暗戳戳发愁,追妻路漫漫,这可怎么办?脑中灵光一现,不如找衡大爷掐指一算。于是乎,衡大爷掐指一算,“殿下命中确有一姻缘,是怎么也躲不掉的。”某公主无奈,“本宫只想单身。”衡大爷微笑,“你躲不掉的。”某长公主郁闷,“宫门重地,你以后不可在此摆摊。”衡大爷默默地躺在了地上。某长公主,“……”本宫只想单身,衡大爷不准怎么办?宫灯燃,月影残,国之将乱。素手执棋挽狂澜,天下谁主凭谋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未来不见了

    我的未来不见了

    也许在某一天,你的未来在不经意间被撬动了。
  • 快穿医妃的盛宠

    快穿医妃的盛宠

    一夕之穿越,从此替爷征!咳咳,扯远了。步倾城也深觉自己被扯远了,不是很远,而是非常远!她穿越到了历史上不存在古代架空王朝,还成了东湘国鼎鼎有名的……青楼头牌!ohmygod!震惊了我的sister!步倾城举牌表示,自己还没死尽,请别打扰。(完)——呵呵呵,归寂大人调皮了——咱们医术在手,何怕天下没有!卖疯子,挣票子,养汉子,从此走向人生巅峰!对,没错,就是这样!“what?官爷你这头发长不出秃顶了?没关系,这个臣女能治!”“咳咳咳(喝水被呛着了),大人你某方面无能?这个……臣女也能治!”某男冷冷地问道:颅内有各种虫……想也不想地打断话:“脑子有病,无救!”
  • 英雄联盟之口嗨王者

    英雄联盟之口嗨王者

    S8世界总决赛,楚辰一直觉得自己应该和所有的口嗨王者一样,一如既往的满怀期待,一如既往的看着LPL队伍被韩国击溃,而后疯狂的敲击键盘在弹幕上发泄自己的情绪,最后被一个不长眼的家伙吐槽一句“你行你上”的话语,与之展开一场不死不休的骂战。可如今,本该强大的韩国队伍已然一只不剩,他却颤抖的感受着那被自己紧紧握在手中的鼠标,听着周围无数粉丝如浪潮般的加油之声,一脸懵逼的望着那座放在自己眼前不远处,被所有国人期盼了8年已久的奖杯。而这如梦般的一切,都起源于那一夜自己的口嗨,那个找自己开黑的少年,那个吓走了自己半条命的糟老头……
  • 这个男人我要定了

    这个男人我要定了

    柯奕泽,我爱了你7年,为了你我什么都可以付出,什么都可以不要,你认识她不过几天,你凭什么说动心就动心?敢抢我的男人,我不要,我不甘心!!!辛悦,我不属于任何人,即便属于也不会是你,爱情不是一个说的算,即便你爱我70年,我也是丝毫不为所动。我的爱情容不得沙子,不爱就是不爱!除了让我爱你,你要什么我都会给你!可笑,你这算是什么啊,你这不就是单恋么?单恋还这么理直气壮,我要是你早就找个地缝钻进去了,让姐退出?凭什么,别说我们两情相悦,就算是还没相恋,只要姐看上了,姐当仁不让!这个男人我要定了,来啊,你经管放马过来,我绝不退缩!
  • 做一个全能班主任

    做一个全能班主任

    本书所包括的班主任实用案例除了部分内容是班主任如何教育学生外,还包括班主任工作中的其它诸多事项,如何写班主任计划、如何与学校领导沟通、如何与科任教师配合、如何学习各种先进理念、如何处理好班集管理与学生生活等问题也包含其中,内容广泛、全面,以实用为主要旨归,都以案例的形式来体现;全书案例既注重实用性.也注重事例和事迹的真实性和现实性。理论提示、案例过程、案例反恩相结合。还有一些班主任可学的经验和心得,多出自一线教师的真实收获。
  • 种田:花开锦绣

    种田:花开锦绣

    “为什么关着我?”“怕你出去咬人!”“那为什么关着我,还绑着我?”“怕你把自己给吃了!”得了厌食症的她吊着营养液恶俗的穿了。穿到一个吃不饱饭的农家女身上!好在,她一有手二有脑,翻身农奴把歌唱。等等,路边有人叫她小胖子?郑重声明:大龄剩女,得罪必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