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19800000009

第9章 1923年

“1月1日”

自鼓山返城。昨岁除避嚣来此,借宿涌泉寺。其地四面皆泉,声泠泠若调琴,境殊清迥。倚回龙阁观池鱼戏跃,两探喝水岩奇迹,复谒朱子祠,祠据山之正脉,中窈而外豁,中堂悬自绘像,洵讲学胜区也。日西沉始归。

蒋介石离开部队,跑到鼓山过除夕之夜,他说嫌新年期间军中喧闹,特来此躲清静。他借宿涌泉寺。涌泉寺, 在鼓山半山腰的白云峰麓。海拔455米处,占地25亩。此地原为一积水潭,五代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闽王王审知填潭建寺,请名僧神晏来居。宋真宗赐额“涌泉禅院”,明永乐五年(1407年)改称寺。该寺四面皆泉,滴水声若调琴。随后游览回龙阁,观池鱼戏水,拜谒朱熹祠,好不悠闲。度过新年,蒋介石回到军中。

“1月7日”

又自总部往鼓山,见后壁新镌“天地正气”四字,乃足成联语曰:“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少憩水云亭,指谓游侣曰:“吾能于亭后小筑三椽,隐居自适,斯愿足矣。”其余如考亭、喝水岩诸胜,降龙、达摩、吕仙诸洞,再至之至,极依恋盘桓之乐。在涌泉寺,与至濡毫,挥“其介如石”四字,乃付衲勒诸石,置更衣亭西,以留纪念。

到军中没几日,蒋介石于1月7日又离开讨贼军总部,来到鼓山。他在游览水云亭时,对同伴说,他若能在水云亭的后面修上三间小房,就此隐居,是他最大的愿望了。蒋介石的话是否出自真心姑且不谈,但正当革命军与叛贼陈炯明奋战之时,蒋却要隐居,足见其革命意志是何等的消沉。他还挥笔写下“其介如石”四个字,叫涌泉寺的和尚雇石匠,把这四个字镌刻在更衣亭西面的山石上,借以自炫。

“1月10日”

披阅洁如笺,爱恋我之情,无异孺慕也。

陈洁如也是苏州人,颀长身材,“‘貌仅中姿’,不过十分年轻”郭桐《蒋介石秘录的秘录》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78年版。。早年丧父,随叔叔读书有一点文化,后来流落上海,结识了蒋介石。不久。就由张静江证婚,律师江一平为之经理,与蒋介石正式结婚。婚后曾一度当过小学教师。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蒋介石当了黄埔军校校长,即将陈洁如带到广州,随侍在侧。这时苏联正积极帮助孙中山建立自己的军队,实行国民革命,在黄埔军校派驻了不少苏联顾问。国民党左派也积极学习俄国革命的经验,所以俄语在当时也成了广州的一个热门。在这一形势下,陈洁如也学了一口流利俄语,经常在蒋介石和苏联顾问之间担任翻译,蒋介石也经常把她带在身边,一方面担任翻译,同时也帮助蒋介石做些应酬工作,犹如私人秘书一般。因此,陈洁如也经常出入公府官场,公开亮相。1926年冬,蒋介石就任北伐军总司令后,率师北上,在广州火车站与前来送行的苏联顾问鲍罗廷,以及谭延?、张静江、何香凝等人合影留念,陈洁如即与蒋介石并立于张静江身后。由此,陈洁如也结识了不少国民党和广东国民政府中的上层人士,并与何香凝时有来往。蒋、陈结婚后,陈洁如一直没有生育,可又很想有一个小孩。何香凝得知这一情况后,1924年她去广州平民医院参观时,刚巧碰上一个华侨眷属生下一个女孩,因该华侨眷属已接连生了几个女孩,想把这个刚生下的女儿送人。何香凝就把女孩抱回送给了陈洁如,作为陈洁如和蒋介石的养女,这女孩就是后来的蒋瑶光。

蒋与陈洁如结婚之初,也与当年和姚怡诚结婚之初一样,感情十分融洽,这在蒋介石的日记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1月15日”

洪兆麟在潮汕宣告离陈独立,欢迎总理暨许崇智回粤。〔见势去,假意如此。〕

新年来临的1923年元旦,孙中山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表明决心道:“护法与非法之争,唯有前进不已,以求最后之成功。”

在西路讨贼军进攻之下,粤军(陈炯明部)内部起而响应者,颇为不少,9日克肇庆,10日下三水,连续进击,势如破竹。15日,洪兆麟见大势已去,便脱离陈炯明宣布独立。15日这一天,在鼓山玩了七天的蒋介石回到福州看了看,当天启程回上海了。

陈炯明16日放弃广州,逃往其老巢惠州。当天夜晚,西路讨贼军入城,随即在福建的东路讨贼军也全部向广东开进,立即电请在上海的孙中山回粤,复任大元帅。

自上年6月16日以来,刚好7个月的历程,革命根据地广州,从叛贼陈炯明手中夺回。

“1月20日”

总理任许崇智为粤军总司令,胡汉民为广东省省长。

总理汇赠(银贰千元)赆金。

余以自撰联句乞总理书之,总理又为书礼运语,与陈其美集赠余句乃悬之座右。

蒋介石这时不愿随东路讨贼军去广东作战,回到上海又无事可做,1月20日他到孙中山寓所,把他在鼓山撰写的几条联句,求孙中山书写成对联,然后卷携回家乡溪口闲居去了。

附蒋介石联句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从容乎疆场之上,沉潜于仁义之中。

穷理于事物始生之处,研几于心意初动之时。

附孙中山书礼运语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附陈其美集句

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

“1月25日”

复古应芬、李济深、陈可钰、邓演达电。〔稿佚〕

附来电

转蒋介石先生鉴:江防会议陡生变故,第一师出驻江门,虽转危为安,而整理进行诸待承教。现粤局仍未稳固,公不即来,则总理策划军事有谁顾问,而芬等素所望之党军,亦无由实现,望即命驾,无任企感,并盼示复。应芬、济深、可钰、演达叩。敬。(1月24日香港来)

“1月26日”

复廖仲恺书,泛论粤局与政治及主义之关系。

附蒋介石复廖仲恺书

来示敬悉。孙先生明日赴粤,不知近日粤情如何,故不便武断。以弟推测粤局之将来,可得数解如下:一曰粤局早已确定,不能转移;二曰此次行动不过徒达驱逐陈逆之目的,而不能歼灭陈逆之势力,将来难保其不死灰复燃;三曰今日决非根本解决之时期,不过多此一举而已;四曰粤局以后变化,三月一小变,半年一中变,一年一大变,其或不能延长至半年或一年之久也。唯此变化,不可徒作悲观。一方面着想如何运用得当,应付有方,未始不可化乱为治也。孙先生此行,欲求一治本方法,实无善策,不得已只有先求治标之法,亟图维持现状,不便内部纷扰,然后再求进步之道,因时措施则较易为力也。到粤后,第一要着即对于各军当一视同仁,万不能有一毫轩轾之分。弟于去岁粤变之初,已屡与诸同志解释此旨,倘再如昔日显然以第二军为政府之基本部队,则其余部队皆不能不以化外自沮,此洪兆麟等中立部队之所以不能不接近陈逆,以至叛变。而魏邦平等之仇视陈逆部队,亦不能附从孙先生乐为我用也。孙先生如对于各军以大公无私之态度一体相待,不唯各部皆乐为我用,而且互相牵制,易于驾御也。其次则为用人一端。弟意欲求达政治目的,不能不略讲政治方法,且不能不用新式政治家以求达政治目的也。对于此层,弟与兄等见解或略有出入,但弟以为今日就西南而言,西南之政治不能轻弃唐、李,如谓此二人对孙先生消极抵制,或其不忠于党,正唯其消极抵制而致政府于败,正唯其不忠于党,所以政府屡遭颠蹶。回忆六年来吾党失败之原因安在,则不能不追想此二人之关系。故欲免除其抵制与困难,不能不设法补救,补救之方,唯使其乐为我用而已。盖其人非与孙先生绝对的不相容者,有时且乐为我孙先生用,是其所畏者,孙先生之主张太坚,不能容纳其言也。弟意如欲达政治目的,但期与我所定之目的无碍,而有益于政府,则其余各事不妨容纳若干。盖党义与政权二者,此时尚难熔为一炉,今日吾党政策,约言之,只有二道,一曰先求得政权而后实行主义,一曰先行主义而后求得政权。然此时欲急求得政权,而又欲在先行主义上着手,则十年二十年后之事,非今日中国之所能也。弟意以为只求实行主义而不问政权之得失,则日久时长,固必有见效之一日,但此时不应急求政权也。倘欲实行主义兼欲求得政权,则进行步调当先求政权而后推行主义,较为简易也。若果如此,则吾党干部决定方针,五年之内不加入政府,专注重于党务之推行,只做实行主义之事,而政治方面,则当另招一班中国式的政治人才,如唐李者,来求政权,则政府与党当暂分而为二,其进行之效,或较迅速也。弟意以为政府与党之手续之范围不明,不唯政府混杂不清,易致纷扰,即主义亦因政治关系而不能贯彻也。如果组织政府以旧日党员办理党务,而以少川、伯兰、组安等,皆予其阁员一席,则政务或较有起色,而政权目的亦不难求得也。盖历年以来,益觉党员与政客性质不同,才能亦各有所长,如专恃党员而办政治,不唯范围太狭,外人望而却步,且其结果必启外界恶感、社会反对,难得完美之成效也。此节弟自以为有一得之见,兄等如以为然,则展兄任省长时,以兄与精卫二人介于政府与党之间,则主义不致偏废,而政权亦不致旁落。盖弟发此议,其一乃在欲速得政权,先以政治方法统一中国,而求实行主义;其二则以党与政府明定范围,组织政府不妨先用中国式政治家,如谭、唐、李、孙,专为统一中国之预备。不然,以今日中国局势仍固执从前之主张,则政府决无统一中国之望,吾党政府之所以屡屡失败者,其最大原因未始不在乎此。唯恐其弊陷于偏重政权而放弃主义,故二兄不能不在孙先生左右,以防此偏重之弊耳。孙先生行时留沪何人,从者几人,兄自随行否,尚乞一一示知。弟目疾难愈,不能长书,耿耿此心,无时或已。此函如以为可,请呈孙先生一阅。

附汪兆铭来函

介石先生惠鉴:接诵致仲恺兄及弟手书,敬悉一切。兄之所言,皆弟数年以来所期期不绝于口者,但弟徒托空言耳。若欲见之实行:则唯吾兄是赖,若吾兄能以所言见之实行,弟誓竭一身所有之心力,以从兄后而为兄助也。近日消息之坏,想已于报端见之。(一)沈与滇合捕魏邦平,勒第三师缴械,已应之。(二)展等皆离省避港。(三)沈得滇助,将专制广东,恢复政系势力。港同志主张隐忍,不欲声讨沈逆之罪,免滇军愈与沈合。弟则主张声讨沈逆,而令滇军共同讨沈,以为如此则是望滇军立功,而明示粤人以趋向,且以激起粤军同仇敌忾之心。滇军不全倾向沈逆,若行此策,至少亦可收回一部分;若一味隐忍,则滇沈结合愈坚,愈无忌惮。诸军服从先生者,无讨贼之目标,必以滇沈一致,愈致迷惑。魏等此次最大失策,即在倡主客之说,滇沈皂白不分,滇感于兔死狐悲,自与沈合,安可至今尚沿袭其误。弟力言于先生,尚未决,乞兄裁之。此请台安。弟兆铭谨启。1月29日。

“2月1日”

致汪兆铭书,主先讨平沈逆,并述目疾不能来沪。〔书佚〕

附汪兆铭复书

介石先生台鉴:得来书,知目疾未愈,甚以为念。目疾关系重要,而病源病状非眼科专家不能剖明,决不可以意为之,致终身受累。村居虽好,苦无良医,兄为治愈目疾计,必须来沪,琐事断不扰兄,但遇重大事项就商于兄,以代作书,如此于兄无损,于事则大有益也。乞兄念之,弟病受医生戒,须一月始可出门,昨晨以心急姑下楼,至书室小坐,下午及夜,大咳不止,乃知医生所言固不可违,只有忍耐而已。对沈讨伐,弟所主张完全与兄同,先生允许,已发讨伐令交港机关发表,唯展兄等均主暂阁[搁],其理由有二:(一)恐遂激滇军与沈合;(二)现正与滇军商共除沈,俟商妥始发表。有此两理由,故来电主暂阁〔搁〕也。陈逆残部,先生已有明令一律赦免,许其以讨沈自赎前愆,但彼等各拥有部曲,安保其非外示服从,内怀毒计,俟与孙传芳、沈鸿英商妥,一致图我。今日所得消息,保、洛力谋陈炯明、孙传芳、沈鸿英三部结合,以铲除在广东之民党势力,彼等应有此著,虽缓设政府不足以阻其进行,但缓设政府于普通人心,得益甚大。先生近发统一和平通电,即已无形中表示缓设政府之意矣。仲恺赴东京未归,尊函留示之,因仲恺来返只三星期也。余不一一,专此。敬请台安。弟汪兆铭谨启。2月3日。

“2月9日”

与许崇智书,披陈党事军谋,并却电召之泉。

附蒋介石致许崇智书

弟目疾加剧,不能多作书,孙先生拟十四日起程,精卫兄今日起程。弟昨日来沪,定明日即回里,以上海不能养病也。弟到沪,对于本党内部即生一种不快之感,此非如觉生与孙先生间之关系可比,思之但有悲观而已。省长问题至今尚不能解决,亦以此也。弟刚愎浮躁,善谋不足败事有余,素蒙诸同志谬爱而不自量,亦以患难之友自命,虽先慈逝世,亦不敢终制偷安,以负爱我者之感情。昔日以陈逆未除,此责终不能了,故不能不勉为负重。今陈逆既去,且屡出自试,愚拙益甚,以致无言不失,无事不乖,徒形已拙,无补党国,如再不自反自悟,知耻藏拙,深恐重累吾兄,此弟之所以踌躇再三不敢应命也。否则人非木石,岂肯自暴自弃以负爱我者一片赤忱乎。本军进至大埔、三河、平和、饶平时,如汕头问题不解决,不宜前进。洪、翁诸逆无论为公为私,无论何时何地,终无好意对我,非我制彼,则彼必制我,弟所念者在此。吾兄高明,当能预防之也。负疚之身无以应召,乞恕罪戾。

附许崇智来电

介石兄鉴:智不日赴泉,兄目疾愈否?恳速来泉商策进行,并复。智。勘(1月28日)

“2月12日”

上总理书,请转电许崇智疏解。

附蒋介石致孙中山书

日前面陈,以先生抵粤则粤局乃平,胡建议以先生速行为是。今一再审慎,如先生独行而中正不来随侍,心实不安。中正之所以不能从者,实有委屈之苦衷,殊非笔墨口舌所能形容。今中正必行,请先生致电汝为兄,言明“赴粤左右乏人,闽粤比较,闽重于粤,本欲促介石来闽,兹因时局变迁,不得不携之赴粤,到粤后布置略妥,即当嘱其来军相助,可否盼复”等语,待其复电到后,中正再起程,则其误会或可减少若干,否则不但汝为兄与弟更生误会,且恐对先生亦生误会,则中正之罪累更加一层矣。此则许电未到,中正不能行之一端也。因中正不能随从,所以今日主张先生缓行,至于缓行理由,其端不一,亦非尽如致胡、汪电中所言者,而其大要,缓行数日利多害少,有益无损,非如延迟至一月半月之久,有碍大局者可比。如果先生同意,则请将代拟致各处稿改正分发,中正待汝为兄复电到后,必来随从,以副厚望,决不敢方命也。

“2月13日”

致胡汉民、汪兆铭、杨庶堪电,商请总理缓行。

是晚,接奉总理催行元电。

附蒋介石致胡汉民、汪兆铭、杨庶堪电

季、沧二兄想已抵港,孙先生行期当俟江门各部移至三水新街,滇军布置稳妥,能完全负责护卫之电到沪后,始能决定,否则不怕沈逆捣乱,唯恐滇军不能负责,则一蚁溃堤之患,可不预防乎?默察粤局,缓行数日决不误事,滇军态度虽佳,其真相如何,务乞细探详复。弟不从行于心不安,准如尊命来粤效劳,唯约待孙先生在粤安定无患时,听我假归为荷。

孙中山致蒋介石电

电悉。弟寒晚或删早行,如兄赶不上,请乘他船速来为祷。文。元。

“2月18日”

总理任我为大本营参谋长,并以电催速来粤。

在孙中山回广州途中,2月18日于香港给蒋介石发急电,告诉已任命他为大元帅府行营参谋长,催促他“万请速来,勿误。”

附孙中山电

介石兄鉴:顷阅兄与沧白、湘芹兄函,甚慰。展、季二兄现时均有重要职务,须暂留沪及赴浙奉,此间须兄助至切,万请速来,勿误。并已发表兄参谋长,军事枢机不可一日无人也。文。巧。

“2月27日”

又奉总理电催速行。

27日孙中山又给蒋介石发急电,急于请他回广州,因为改组国民党的工作要继续进行,军事方面更需要人。这次帮助孙中山把陈炯明赶出广州的各路军队,都是西南各省军阀的旧部,他们不过是利用孙中山的威望替自己扩充地盘,如桂系军阀沈鸿英部,这次打进广州后,就想把广州据为己有,开始反对孙中山回广州,并在伺机谋叛。孙中山的嫡系部队许崇智率领的粤军正在潮州、汕头一带与陈炯明的旧部作战。逃到惠州的陈炯明叛军,时时在伺机反扑。因此,孙中山在广州的处境是很不安全的。

蒋介石接到孙中山的两封急电后,并没有立即去广州,只是先后给廖仲恺,汪精卫、许崇智写去三封信,对广东的局势加以分析,提出军事作战方面的意见。

附孙中山电

转介石兄鉴;有要事电兄相助,万望速来任。示行期。文。有。

附廖仲恺函

介石兄鉴:手书诵悉。各种年鉴已属舍侄婿往觅购就,当于下月初由渠带沪。恺长居热海,计尚有三星期逗留也。去年托购各书,经于新历年底邮寄福州,书到而兄已行,一包折回公使馆,另有一包至今尚未见折回。据菊池书店云,“兄前寄30元已照所列书目购备,亦于年底付邮寄福州,至今未见退回。”查日本在中国内地邮局本年1月1日起,一律撤销,想各书寄到福州时,无人代收,而邮局撤销在即,未交各邮件移交中国邮局之际,未审用何手续,辗转之间易于遗失,且此后不负责任,则办理多疏,此固可不问而知者。只有照前单再购一次,但恐有现已售罄者,即再购亦无从得,为可憾也。恺归时拟偕兄赴粤一行,商赴欧事,台意如何。匆匆此上,敬请大安。仲恺手启。2月26日。

“3月5日”

复上总理书,请平定潮、梅。

又与杨庶堪、古应芬书,请暂弃省城,先以全力肃清潮惠。

附蒋介石复孙中山

各电敬悉。粤局支离,诸事不敢遥断,中正意沈军如一时无法处置,不如暂且放任,即以滇军与粤军供指挥部队,令其全部移往东江,进攻惠、梅。复以海军或江防舰队占领汕尾,即运一部分陆军,由汕尾上陆,以断逆军惠潮间之交通,便与许军夹击潮梅。倘滇军必欲驻省,不愿移驻东江,则在省粤军亦须令其单独进攻惠梅,使敌军首尾不能相应,以便许军之作战。先生总以驻省城为是,如有一部分可靠滇军担任卫戍,沈军不敢作怪,如以此为不妥,则当与攻惠梅部队同时前进。唯若此,则省城难保,恐攻惠部队后方动摇,殊非上策。总之,惠潮逆军未灭,沈军无法处置之时,不如放任沈军,先以全力扑灭陈逆,平定潮梅,则沈军不成问题,即暂弃省城,亦无不可。而海军占领汕尾,是制敌死命之要着,务请注意。中正当约季、展二兄同来,行期俟晤面后再告。

附蒋介石复杨庶堪、古应芬书

前接孙先生巧电,本拟即日来粤,因汝为兄复电未到,不知其中情形如何,且目疾亦未痊愈,故一时未克成行。昨又接孙先生有电及湘芹兄电,暨沧白兄和静江兄电,知事已紧急,虽目疾未觉十分痊愈,亦当前来,唯精卫、展堂二兄到沪,弟尚未晤面。弟意拟约二兄与之同来,乞转请孙先生,为电致二兄或电静江兄一催之,万一展堂兄不能来,弟准邀精卫兄同行。至粤局如何进行,弟因未亲临其境,殊难遥断。沈军如近在省城,粤省局面与二星期前无所变更,鄙意在省滇军与粤军联合先行扑灭之,最为上策。否则以省城交与一部分滇军卫戍司令守卫,其余大部分滇军与粤军先攻克惠州,预备放弃省城,俟惠州破后,与许军夹击潮汕,则潮汕余孽方可肃清。如能即日照行,沈、陈、蔡必不及联合,否则我攻惠州,沈军可攻我后方,非常危险。孙先生大本营行动,应当仍在省城,滇军能担任卫戍,沈军必不敢来犯,如以孙先生在省为不妥,亦可与攻惠州军队一同出发,指挥一切。若滇军均不愿攻惠州,可先使在省粤军尽行出发,粤军果能一致攻惠,以应援粤之许军,使陈逆潮惠各部首尾不能兼顾,则削平陈逆亦非难事。总之沈军在省,现如无法处置,不如暂且放任,沈军在省附近,与潮惠未下以前,不当顾念省城,徒滋纷扰,贻误进行之程序。依此计划,应速放弃省城,以全力肃清潮惠,则沈军自无问题。处置粤局,于此中求之,或有一二端绪之可寻。诸公以为如何?

附来电

“杨庶堪电”转介石先生鉴:帅座暨仲恺电谅达。此间待兄来始决之事,至众且巨,幸速首途,以慰企望。堪已于本日就职视事。庶堪。东。(3月1日)

“古应芬电”转介石兄:战端将启,孙先生非兄无与筹划,危难非吾人所能坐视,望即命驾来粤。芬。江(3月3日)

“张人杰函”介石老弟足下:旧腊底兄行之第二日,本拟面谒先生,继因体忽疲弱不能如愿。又次日,即归里,故吾弟来函,由果夫转告先生,先生以行期已定不能改,当即电告吾弟也。顷沧白来电,“介石非来不可,恳公催促,为祷千万,弟已电约之矣。”云云,彼等待弟甚急,望速就道,如能早日抵粤,于大局大有裨益也。即请毅安。小兄人杰顿。(2月26日)

“3月15日”

胡汉民、汪兆铭、邹鲁、林业明、林直勉、胡毅生来甬趣驾,导游观察延庆、七塔三寺,并偕探天童、育王诸胜。

3月15日,胡汉民等人,专程跑到宁波来劝蒋介石启驾去广州,蒋陪同这六位国民党大员游览了宁波的七塔三寺和天童山诸胜景,四天后一同去上海。

“3月21日”

电请总理整理财政,并归仲恺负责。〔稿佚〕

蒋介石在这期间所写的信,较过去有了明显变化,就是直截了当地在信中提出自己的要求,而不像以前那样只是发泄不满,博取同情,从而取得进展。3月21日,他就直接打电报给孙中山,提出现任管财政的人无能,要求并归廖仲恺一人全面负责财政。

附杨庶堪电

介石兄:?电已呈元首。奉谕“财政重要诚如兄论,现已筹有办法,并约仲恺速归,拟委以财厅之任。唯近所筹划,其责任有重大于财厅者,亦俟仲恺来归与之面商。至发表财厅,则非仲恺到后不可,青黄不接则百弊丛生,此事实之难免者。得仲恺电,已由日本出发,并言约兄同来,请万勿推延。”云云。西岩无能,先生已知之矣,千万速返。庶堪。敬。

“3月27日”

余复回甬。

蒋介石随胡汉民等六位国民党大员一同回上海,他到上海住了七天后,并没有去广州。于3月27日又回到了宁波,仍继续用信件应付广州方面的催促。

“3月30日”

致许崇智电,请谋本军集中省城。

本日,蒋介石打电报给许崇智,是以“请令本军”如何之口吻提出作战主张,毫不客气。

附蒋介石电

汝兄鉴:本军可否由龙门、从化改道前进,先谋集中省城,否则须设法由龙川或河源经长宁移向北江,控制省城,万不可专图便捷轻进惠州,沿途总以避战为妥。粤局非俟本军安抵省城,殊乏处置之道。中正。三十。

“4月7日”

致许崇智电,请令本军先破沈逆,以防引北敌入粤。

亦是以“请令本军”之语气,直接提出作战主张,一改过去闪烁其辞的做法。

附蒋介石致许崇智电曰

三十电谅达。观察粤局,林部虽退寻邬,而潮惠洪杨终难就范,兄部在梅以势论,仍在其包围中也。如臧能于半月内出兵共定潮汕,固为上策,否则延宕日久,倘赣敌合林部进占北江,沈逆在省响应,惠杨阻我进路,潮洪捣我后方,似非必无之事。此时当注重省城根本,而潮汕次之。如臧不能以最速期内出兵,则本军当乘此林部退赣,敌线不能联络时机,从速通过梅属,直抵省城。或以一部集中北江,先平沈逆,巩固省城之根本,则潮惠各部不解自决,即用武力亦较易为功。总之本军一日不抵省城,则根本一日不安。以后粤局,潮惠之陈部为患尚小,而省中沈部通同北军实为腹心之患。北廷之所藉以乱粤者,亦重在沈部而不在陈部,沈部和平,则粤局自可奠定。以弟观察,臧部出兵恐不能如此之速,本军不如暂弃潮惠,以最速时期集中北江或省城为妥。一月内,如本军不能抵省平沈,则二月后赣敌攻粤,省城必危。若欲先平潮惠,最短时期亦须二月,窃恐潮惠水平之前,而沈逆引赣敌与林部攻粤,以时间而论粤患之缓急,则本军非先破沈不可。盖陈逆虽凶,至迎北军入粤则非其本愿,胡其为患较浅也。我军以主力分驻北江,或较全部集中省城为佳,以后平沈、平陈,皆赖本军自身,不能全恃客军,主客之嫌,尤宜豫〔预〕防以消内患。兄意如何。弟待奉复电后,当以个人名义赴粤一行。

附来电

介石兄鉴:介密。(一)兄目疾已愈否,甚念。(二)智于本日抵永定。(三)前方情报“梅属陈军约二十余营,已陆续退江西寻邬,会昌王献臣部亦有退瑞金之计。(四)我军令第八旅驻梅县,已饬相机进占兴宁;许、邱两部驻蕉岭,已饬进驻梅县;陆旅驻平远,五旅及十三旅驻大埔、三河。第三军全军二十集中平和,第二旅二十到龙岩,即向上杭挺进,沈永福部日内可到龙岩。”云。前奉总统电,智以为兄必已奉命赴粤,顷得总统支电,嘱“催兄赴粤”等语,兹悉兄尚在沪。总统左右现无军事人才,且粤未定,潮汕纠纷,一切处置关系甚大,请兄接电立即赴粤,并复。弟崇智手启。3月19日。

“4月8日”

与杨庶堪书,主张廖长广东财厅,许军速回省。

蒋介石给大元帅府秘书处长杨庶堪写信,提出在他回广州之前,需发表任命廖仲恺主管财政、许崇智部调回省城两道命令,否则他回广州后无法开展工作。蒋介石直接并狂妄地向孙中山提主张、讲条件,并干预人事安排,自认为自己在孙中山的心目中,地位提高了。

附蒋介石致杨庶堪书

弟定元日起程,敬将以后进行意见略述之。军事当促许军克期抵省,会合在省各友军先谋集中,然后再定一共同作战方案,以为攻守剿抚进行之程序,使其任务分明,精神团结,不致有参差不一、主客异形之嫌。政治当以整理财政为先,厅长不速易人,延误大局必非浅鲜。弟对此点自信见解或较在粤诸公正确,故欲行之前,不得不将此等成败关键竭忠尽言,决非有何作用参于其间也。财政如无把握,军事难定计划,廖任厅长,许速回省,二令可否在弟起程前发表,俾弟到省后即可着手进行,而鼓来者之气也。彷徨日夕,伫盼复言。

“4月26日”

随大元帅劳军江村,自办公大本营后,陈猷决策,草檄批牍,筹战守,馈饷糈,出随车驾,入掌枢机,日不暇给,责任丛集于一身矣。

4月20日蒋介石到达广州,以大元帅参谋长的名义入大帅府办公。刚刚五六天,便把他忙得焦头烂额,报起辛苦来了。岂不知由于他蒋介石迟迟不来广州,致使4月16日沈鸿英部在广州叛变,孙中山身边既无嫡系部队,又无蒋介石的参谋,只好亲自出马督战,率领杨希闵的滇军和刘震寰的桂军,于4月19日将沈鸿英部赶出广州。那时节,孙中山是何等的辛苦?!蒋实在应扪心自问自己所为是否有愧?

“5月8日”

上午随大元帅巡视至连江口,深夜假寐车中,至翌晨,始回抵大本营。

自闻陈逆乘机蠢动,即拟定东江作战计划。

此时,蒋介石以大元帅参谋长的名义,经常陪同孙中山视察、制定军事计划、慰劳各部队,着实尽职尽责。

“5月9日”

侦知逆属陈修爵率部进占龙门,图袭增城,杨坤如又叛攻石龙,彻夜苦筹抵御之策。

5月9日,陈炯明从东江再次叛乱,大规模向广州反扑。被赶出广州的沈鸿英部,又勾结北洋军阀吴佩孚,从广州北部猖狂反攻,孙中山两面受敌,处境十分险恶。蒋介石身为孙中山的参谋长理应责无旁贷,积极筹划御敌之策。

“5月23日”

抵博罗城,会刘震寰总司令等,议决作战计划。晚后,往平湖,与范石生师长长谈竟夕,昧爽回石龙。

总理令许崇智固守潮汕。

5月20日,讨贼军对陈炯明的根据地惠州发动总攻击,但陈部叛军出奇迂回作战,攻陷讨贼军背后之博罗,讨贼军形势为之不稳。

蒋介石乃请孙中山亲赴前线督战,并随同出发。在即将到达石龙时,碰到一群溃兵张惶失措地谣传石龙已经失陷,可是,蒋介石则判断情况不至于坏到如此程度,一定是军心浮动,散播着以讹传讹的谣言。

为此,蒋介石想出了一个计策:亲自率领卫队200人扬言叛军业已溃退,孙中山也率先领导前进,因之立见功效,士兵们气势大增,转退为进。

经过两昼夜激战,收复博罗城,距博罗50公里的石龙江明并未被敌攻陷,蒋介石的奇计得到孙中山的赞赏。随即,孙中山与蒋介石议决作战计划,令许崇智固守潮汕,以扩大战果。

“5月27日”

闻潮汕失守,顿足叹回:“汝为(许崇智)不听吾言,致有此败,可痛可恨。”

蒋介石此刻虽然名义上是大元帅的参谋长,但手中仍然没有一兵一卒。要贯彻他制定的军事计划,都要就商于各军的司令部,仰人鼻息,困难重重。不但滇桂这些客军不听从指挥,就连许崇智也不接受他的作战计划,以致潮汕失守。

“6月7日”

晨,陟葫芦山,了览博罗形胜,谓一天然防地。午正,随大元帅赴惠州,至白沙对岸,舍船步行。道红泥坑,视察北门阵地,至深坑附近,始易舆。次花围水(在飞鹅岭下)慰问刘总司令创痍,即登虎头岭,俯瞩惠城形势。回至白沙已深宵二时矣。

经过近一个月的作战,敌我双方各有胜负,形成拉锯战。孙中山所依靠的滇桂联军也都是些打着革命旗帜,为自己争权夺利的野心军阀,根本不热心为孙中山的广东革命政权作战。广州政府仍处在四面受敌的危险之中。蒋介石这时期一直跟随孙中山亲赴前线督师,为捍卫广州革命政府竭尽全力。

“6月16日”

扈驾巡视北江战线,至英德之巫村,杨总司令等皆来谒见,即与商议战事。夜半,回至省垣。谓:“自?江至英继,岭?径窄,地形便于防守,乃知敌军之不易越进,盖亦有故也。”

这一天,孙中山重新任命蒋介石为大元帅行营参谋长,故而蒋为之一振,巡视战线、商议战事颇为经心。

“6月20日”

侍从帅驾往博罗,为调滇军增援北江,恐东江军心动摇,且阻许崇智假回省城也。

蒋介石跟随孙中山督师调兵、视察谋划。同时以大本营的名义命令许崇智率军反攻,收复失地,劝阻其勿要返回省城。

“6月21日”

随往白沙堆,与刘震寰及东江各将领议决以许部三旅专任攻御惠州,悉调滇军赴援北江。

是日,许崇智以潮汕之败迁怒于我,答云:“可仍回总部赞助。”许始释然。

许崇智一直反对蒋介石的攻打陈炯明老巢惠州的计划,他在潮汕打了败仗,也迁怒蒋介石。

“7月6日”

晨,早醒,默念苦持军事,怨忌交集,引退为安。然以总理知遇之深,则又不忍遽去,心殊怆恍。上午,扈驾至韶关,自英德以上,山形地势仿佛桂林,英石煤矿所在皆是。以第一次至此,顾而乐之。晚,与滇军各将领会议进击南雄之敌,及统一财政办法。夜十二时回。

此刻,蒋介石脑中又酿出“引退为安”的想头。

在攻克惠州之前的6月16日,孙中山重新任命蒋介石为大元帅行营参谋长。但在参佐军务方面却又受到一些人的忌刻。于是蒋介石就想:如果不是同一地区出身,没有掌握可以自成派系的私兵,就算是跻身于业已阵容一新的讨贼军中,也是属于劣势。面对现实,为期军中人事关系圆融,实以个人引退为宜,但为了要报答孙中山的知遇,却又不忍离去,颇为苦恼。

“7月12日”

为许崇智所?,愤而辞职,避驻香港。

滇桂客军将领不听指挥也罢,就连一向友好的许崇智亦不容,因此,使蒋介石感到“参佐军务,不为人谅,反遭啮?”。结果,蒋介石到任还不到三个月,便“愤然辞职”,离开苦战中的孙中山,回避到香港。

后来,在复上孙中山的函呈中,向孙中山说明理由为:“……倾轧之祸,甚于壅蔽,娼嫉之患,烈于党争,此岂愚如中正者所能忍受哉……”

“8月5日”

禀承总理意旨,约会苏俄代表马林及张继、汪兆铭、林业明等,筹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俄报聘,并考察政治及党务。

蒋介石在7月12日离开广州避往香港时,就已经知道孙中山接受了苏联的邀请,决定派出代表团到苏联考察,他便在7月13日从香港写信给大元帅府秘书长杨庶堪,表达他对孙中山的要求:“为今之计,舍允我赴欧外,则弟以为无一事是我中正所能办者”,“如不允我赴俄,则弟只有消极独善,以求自全。”

8月5日孙中山写信叫蒋介石到上海,与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商谈赴俄考察事宜。在上海与马林商谈的除蒋介石外,还有汪精卫、张继、林业明等人,最后决定由国民党人蒋介石、王登云、沈定一(后参加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人张太雷组成“孙逸仙博士代表团”。

由蒋介石担任相当于团长职务而组成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代替孙中山前往苏联,目的是考察其政治、军事和党务,而特别关心的是苏联红军的长处与短处。

孙中山在广州虽然位居大元帅之尊,但是苦于陈炯明以及各军阀叛乱的困扰,深深地感到要想达成革命目的,则军阀拥兵不仅不能为助,反而是一种障碍,因此有必要编练一支在革命精神统率之下的强劲直辖部队――党军。

为培育这样的军队,孙中山便考虑到设立军事学校。认为苏联的军事制度不无可供参考之处。蒋介石以前学过一点俄文,加上计划在将来设立的军事学校预备由他来负责,故而被选中担任这个考察任务。当然,也是以此对闹个人情绪的蒋介石的一种安抚。

“8月16日”

率沈定一、张太雷、王登云等,由上海趁神(?)丸启程赴俄。

8月16日,由蒋介石率领沈定一、王登云、张太雷等,乘“神田丸”轮船,由上海启程。

“8月19日”

轻经大连湾,登岸逛街市,慨然曰:“此横滨缩影也。华人聚居者约有七万,诉讼皆听于日人,并会审公堂而无之,关东州不能设一中国学校,又不能派一官吏,并不能如在外国置一领事。吁,深可痛也。”夜搭南满车北向行。

撰《刊哀思录所感》成,寄沪附印,卷终。

19日,到达大连。这是1914年之后隔了9年再度踏上东北国土。而在这9年中,中日之间发生了“二十一条”要求(1915年)、“郑家屯事件”(1916年)、“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1918年)、“出兵西伯利亚”(1918年)等事件,日本势力在东北伸展的情况,已经和9年前大不相同。

日本租借地的大连市,已经不像中国的地方,而成为同是港口都市的日本横滨之缩影,使人感到这就是日本的领土。在大连居住的中国人约有7万,诉讼裁判权完全由日本人掌握,连会审公堂都没有设置。在所谓“关东州”地区,虽然是中国的领土,却不能派一个中国官吏,甚至不能如在外国那样设置一个领事,而且也没有一个教育中国人子弟的中国学校,实在是可悲的现象。

在到达大连的这一天,蒋介石为编集《哀思录》而撰成《所感》一文,寄往上海附印于卷后。《哀思录》是集王太夫人之丧来自各方面的哀挽文字,由同志叶楚伧代为编辑的纪念集。

附《哀思录所感》原文

哀思录,是中正生平所最哀痛而不能忘者之一种纪念,非世俗之光前裕后。生荣死哀,以亲丧为荣,如旧社会之所谓荣哀录者可比也。曾忆中正十二之年,先妣命中正出就外傅时,中正依恋啼泣,至不堪言状,一如远离膝下,为人生唯一之痛苦者。当时童稚梦梦,但觉寸心如割之不能忍,而不知慈母之心究作如何感想也。至今母丧告毕,制服将阕而未阕之前一日,以命令与时势所迫,不能不舍墓庐而远行,守制未终,殊为私心之难安而不能忍者也。从此,道途日远,何时复得回乡扫墓,顾前思后,悲戚无异于二十年前初就外傅之日。余性顽陋,且习于安易,曾不愿远离乡国,茹苦耐劳,以苏武、班超自期者。而对于友爱同志,公义私情更不能漠然忘怀,时作杨柳依依之念。及见经、纬两儿来沪远送,此心怦怦,益难恝置,乃知父母爱子之切尤甚于孺子之慕其亲者。回想先慈当时不忍舍中正外读而生离,与其易箦之际,不忍死别儿孙之悲惨神色,尤令为子者抱终身无穷之痛也。今既舍墓庐而远行数万里之外,而于先慈遗训中之学校墓庐,及可留为后人之纪念者三事,不能一一遵行,以毕先慈平生之志。乃于起程之日,特托吾同志楚耸先生搜集先慈丧葬中之文字,辑为一编,名曰“哀思录”。赠送亲旧,以志不忘。是亦中正离国远行之一纪念品云耳。

“8月20日”

薄暮,抵长春。

自辽奉至此,一路所见闻皆范围于日本之势力,不啻入其国境也。

蒋介石一行人由大连到达长春,沿途从车窗所见所闻,重新得到这里的一切都在日本势力范围之下的印象。

“8月25日”

逾兴安岭站。午正,由海拉尔站开车,而望江站、而克拉洪德、而尺千站、而扎来诺拉,三时五十分至满洲里,即中俄两国分界处。居民约仅千家,华俄混杂,凡火车过此必经一度检查,并换车辆。代表来站招待,陪同视察国境。其境界为一长塍,各无封人掌守,出入任自由。约四十分时,至孟邱夫斯克也,复上火车。

火车经过哈尔滨之后,于25日越过满洲里国境,继之奔驰在西伯利亚的大地上。

“8月26日”

上午至赤塔,一路山明水媚,森林郁苍。

想不到西伯利亚而亦有此异境耶!

俄代表趋站候迓。午后三时复起程。

蒋介石一路观察景物,感慨万千!

“8月27日”

上午,至上乌金斯克。综观形势,山河错列,南眄蒙古,不尽感觑。十时零,由此开车,下午二时,未至姆伊叔滑也时,已望见贝加尔湖,风涛如海,茫无涯畔,蔚为巨观。三时后,经汤――会,行李受检查。五时,至姆尔禄附近,即见山巅白雪。七时十分,至司留强恨克。九时,达贝加尔湖站,乃湖之西一小村落边。十一时,至伊尔库次克,已入梦乡矣。

蒋介石在途中每天都写日记,记下沿途的站名与风光。

“8月28日”

上午过土龙。下午一时至乌金斯克,乃一大站也。五时,至塔骇铁。九时至伊拉恨斯克,与莫斯科来车相遇于此。

此日记记下了四个火车站名,到站的时间亦记得很准。

“8月29日”

拂晓,至搿拉斯洛也尔斯克。十一时,阿勤斯克。十二时,朴霍笃路。(午后)三时前,至也令斯基。五时后,也――也,六时半,至大伊搿,即抚姆斯克转车处。自过阿勤斯克站后,道路房仓较为整齐,颇有西欧气象,比西伯利亚进步矣。

火车横断西伯利亚进入苏联的东欧地面,“颇有西欧气象”,与西伯利亚相比,实为“进步矣”,这便是蒋氏之慨然之谈。

“8月30日”

上午至白腊平斯基。昨夜半已过洛屋――尼壳拉斯克也,惜未觇其形势。十一时至揩恨有。午正,太太鲁斯克也。三时半,至屋姆斯克,过屋琶河。六时半,至托拉盖近恨斯克也。经赤塔后,改用莫斯科钟点,较中国近三小时。

到站时间、每站名字,一一记来,连莫斯科钟点与中国的时间差也不放过。

“8月31日”

晨,过淡孟痕站。九时,客姆渭写路弗。(午后)一时,至爱客推令泊路吾,为由亚洲至欧境第一大站,其地在乌拉尔山之东。六时,至写利也站,及至败路明,已夜深矣。

亚洲至欧境的第一大站爱客推令泊路吾的准确位置都记于笔端,真可谓军事上的干材。

“爱客推令泊路吾”,当为“阿克纠宾斯党”。它地处乌拉尔山脉之东,乌拉尔河支流伊列克河左岸。

“9月1日”

晨六时半,至排利庆路。八时,也路。九时半,辞伊福客。午十二时半,至维亚得客,天大雨。二时半,至壳滩鲁利丘路。六时半,写写路。深夜一时,过步意,为伏罗街代之径路也。

离苏联首都莫斯科迫近,每遇站名都一一记下,到站的时间亦不遗漏。

蒋氏一路所记,与瞿秋白两年前写的《饿乡纪程――新俄国游记》相比,实在是大杀风景!瞿所记“凡路程中的见闻经过、具体事实,以及心程中的变迁起伏、思想理论都总叙总束于此(以体裁而论为随感录)。”(瞿秋白《饿乡纪程》跋)蒋这时的日记纯属“流水账”!毫无意味。

“9月2日”

晨六时后过一小站,十时至阿林柯伦独拉夫站,十一时半至新路加也福站。其他风景市廛皆呈欧化,若已至莫斯克者。午后一时到达苏俄京城莫斯科。外交部派员欢迎,导诣宾馆。途遇社会党群众运动,集团约二十二万人,旌旗飞舞,观者塞道,我等坐车上耸瞻,初至其地,而恰逢此纪念大会,无比忭跃。

火车于8月16日启程以来的第18天――9月2日下午1时到达莫斯科。

在莫斯科车站,有苏联外交官员来迎。当前往宾馆的途中,碰到据称22万人挥舞着红旗和标语的游行队伍。

“9月3日”

闻俄国革命党首领苏维埃共和国之创造者列宁,积劳成疾,不能谒晤,深致感咨。下午,往见东方部长。晚致国民党上海支部办事处,报告经过情形。

3日听说列宁有病,不能见面。列宁于这一年的3月9日第三度脑溢血症发作,因而病倒。在莫斯科郊外的哥尔克村静养。当蒋介石到达莫斯科时,他的病体恢复到勉强可以扶杖行动的程度,但终于不能回到第一线活动,而于翌年(1924年)1月21日不幸逝世。

“9月7日”

上午,往见共产党秘书长罗素达克,听谈革命史况,约两小时余。其革命成功之点有三:一、工人和革命之必要;二、农人要求共产;三、准俄国一百五十民族自治组成联邦制。而其缺点亦有云:一、工厂充公后无人管理;二、小工厂尽归国有,集中主义过甚;三、利益分配困难。又言现在建设情形:一、儿童教育严密;二、工人皆受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云云。下午,见远东局长胡定斯基。晚,观剧于前皇家戏园。是园建筑伟大,约容六千人,正厅座价每位需五金圆。因叹莫斯科生活程度之高。

7日上午蒋介石拜访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秘书罗素达克会晤,听他说明俄国革命经过及建党情况,约两个多小时。

同罗素达克见面后,蒋介石在笔记中记录下了当时俄国革命原因、现状及在国家建设方面的几种显著现象。其内容与蒋介石这天的日记所记大体相同。蒋介石对苏联革命的原因,后来作这样的评述:“1917年以前的俄国,正是在沙皇暴政统治之下。那时‘农奴制’的盛行,以及举世闻名的‘秘密警察’的高度压制,早就使‘俄罗斯成了多种民族的监狱’。只要从这一句民怨沸腾的话里,就不难体会出人民对沙皇的一种‘时日曷丧’的痛恨,又是到了怎样的一种程度。因此,单是这种沙皇暴政,就已经给予了俄苏从事暴动,诡称革命、勃然兴起最有利的一个时代背景。”〔蒋介石《反共抗俄基本论》(1952年10月)〕

蒋介石对俄国革命爆发的客观原因说得不错,但一个“诡”字,鲜明地表明其已先入为主了。

“9月9日”

上午,往访党部之东方局长胡定康。下午,访陆军部次长司克亮斯克,讨研中国现势。又会参谋总长加密热夫。

胡定康即共产国际远东局书记胡定斯基。走访苏联党、军领导人,了解国际形势,讨研中国现势,使蒋介石大开眼界。

“9月11日”

往访教练总督彼得禄夫斯克,知俄国军队组织之内容。每团部由党部派一政治委员常住,参与主要任务,命令经其署名方能生效。党员之为将领及士兵者,皆组有团体,在其团部活动为主干,凡遇有困难勤务,必由其党首负责躬先。

考察红军及军队中的共产党组织,也是此行的重要任务。

苏联的军队组织特别引人注意的是每一团部由共产党派一政治委员常驻部队中。政治委员当然要参与军中主要任务,而且还具有非经其署名则命令不能生效的体制。加以党员之为军官或士兵者,皆组有党团,在部队中从事政治活动,并为其骨干。

蒋介石赞成苏联红军的党代表制度,认为可供借鉴,后来黄埔军校和国民党军队皆仿效之。

“9月13日”

在宾馆拟代表团意见书。

意见书凡八千二百余言,说明中俄国共两党互助关系。甲、绪论,乙、军事计划书,丙、宣传,丁、结论。

“9月16日”

下午,为陆军学校毕业生游行纪念,自加利宁(时任议长)以下陆军各要人皆有演说。前往参观,并与王允恭偕游Zpam教堂(俄国第一大教堂)。

加利宁即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加里宁。为军校毕业生游行纪念演说,此举给蒋介石留下了深刻印象,启发颇大,后来他任黄埔军校校长职务时,每有纪念便行演说,形成贯例,对培养军事人材、鼓舞军队士气大有好处。

“9月17日”

视察步兵第一四四团。其优先在全国上下亲爱,团长专任军事指挥,政治及知识上事务与精神讲话,则由政党代表任之。晚,与马林商议提案。

蒋介石一行,于9月17日参观苏军步兵第一四四团,得以实地观察到在其军队内部党和军的实际关系――团长专任军事指挥;行政事务及政治教育则全由党代表担任,权责划分得非常明显。这个制度,在贯彻以党领军方面产生很大的保证。这些观感,对于后来创建黄埔军官学校、国民革命军,不无可供参考之处。

“9月19日”

上午,马林与胡定康过谈。下午,参观步兵第二学校。回宾馆后,接见中国留学生。

参观步兵第二学校,对蒋介石来说是学习的一极好机会,后来在创办军事学校时,好多办法都取自于这次参观所获取的经验。

“9月20日”

参观军用化学学校,研究毒气之施用及防御法。并往应中国共产党青年团欢迎会。

对于苏联的兵器开发,也是蒋介石关心的项目之一。他在军用化学学校认真地参观了毒瓦斯使用法和防御法的开发研究。

“9月22日”

往高级射击学校参观。自十五世纪以来各式枪械约数百种,皆储藏于此,最新式之福德来夫骑兵用机关手枪,每次可发三十五响,且轻便异常。俄国武器之研究及进步,可与欧美各国竞爽,非若我国之窳败也。

在射击学校,蒋介石见到最新式的骑兵用机关手枪,每次可发三十五响,且轻便异常。蒋介石感叹道:苏联对于武器研究之热心和进步情形,实在不逊于欧美各国。

“9月24日”

乘飞艇空中望月,太虚清朗,四顾茫然,欲想复高,而司机者以天暮辞。

乘飞艇空中望月,备感新奇,本欲想再高升飞艇,以饱眼福,可惜因天色太晚,而未能如愿。

“9月25日”

试乘旅行飞机,较昨乘军用机为稳,翱翔天际,如在陆地也。夜,搭车往彼得格列。

旅行飞机,蒋介石这次来苏也得以试乘,感觉到:翱翔天际,如履平地!

“9月26日”

上午11时,至彼得格列,诣外交部特辟国际宾馆,外交部员及海军部员皆来款接。下午,参观冬宫,先入其博物馆,柱壁址墙,皆以红白绿色大理石筑成,而什具如之,中藏磁器、图书居多。会议场、礼堂、朝房、书室、膳厅,浴池等处,陈设尤各烂辉,有所谓金间、银间、翡翠间者,皆不过镀饰其外表,无足珍贵者。唯新立一历史馆,标树革命党过去之伟迹血状,皆足怵目惊魂,殊令人兴感也。

9月26日至29日,蒋介石在彼得格勒(后曾用名列宁格勒,现改为圣彼得堡)参观。

26日参观冬宫。先入博物馆,这里陈设烂辉,但蒋介石却觉“皆不过镀饰其外表,无足珍贵者”;唯独新设的历史馆,所见“皆足怵目惊魂,殊令人兴感也”。

“9月28日”

上午,参观海关博物馆,自大彼得至现代,海军历史上之人物及舰械模型,森然罗列。下午,参观海军印刷局后,即乘船浮泥佛河,至海口为止。彼得格列之形势壮伟,三万吨重军舰可以直达城河,洵一海军雄港边。三时后,观制造潜艇机器及电气工厂,每艇二百四十箱(重一百二十吨)之电气,仅可用四小时,其经费之大可见矣。

27日,蒋介石等参观了海军大学及海军学校、海军机器学校。28日又来参观海军博物馆及海军印刷局。这天还乘船至海口,所见海港,雄伟壮观,感叹不已。

“9月29日”

上午九时后,由彼得格列乘船,十二时到壳伦司太笃军港,参观摩拉塔战舰。重量二万四千吨,十二寸口径炮十二门,人员一千三百名。先观其炮仓,炮之开闭及子弹之起落,皆用电气,每仓并装大炮三门,自动连动均可。次观水蒸气间,其热无比,有新式空气管通气。次观机器间,热度更高,始入时殊不可当。中餐后,观练习舰与鱼雷艇,最后乃观第二号潜水艇,其长为百余尺,重六百吨。先观电气间及水雷发射机,次观照准机,置于中央最高处,及用反射镜也。次观仓屋,其构造与船头相同,头尾各装吸水筒二个,以为浮沉之用。六时,回宾馆。

蒋介石在彼得格勒巡游其附近芬兰湾内克隆斯达军港及对海军战舰的参观,不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备受鼓舞。

“9月30日”

上午,参观大影剧园,发电机器多至十余架,可惊叹也。下午,观依晒克教堂,规制宏壮,实全世界的罕觏,其屋顶高至三十五丈,蹑其最高层,彼得格列四郊百里内之景物,尽收眼底采。往看影戏。

伊萨基辅(即依晒克)大教堂高达102米,是圣彼得堡最高建筑物,建于1818年。教堂可同时容纳1?4万名信徒,曾与梵蒂冈、伦敦和佛罗伦萨大教堂并称世界四大教堂。

“10月1日”

下午,往儿村(即前皇村)参观。先观亚历山大至尼苦拉西以前各皇故宫,穷奢极丽;次观尼古拉西皇宫,规模虽少逊,而装饰及陈列则驾之。人言法国之凡尔赛尚不能及此,其信然乎。五时后,顺道访浦斯汀,其眷属弥堪亲爱。晚七时半,上车回彼得格列。

从亚历山大至尼古拉西以前各皇故宫的穷奢极丽,到皇宫内的装饰及陈列之规模宏大,证实旧帝国“农奴制”的盛行,以民脂民膏换取帝王的富有,故引发了后来的革命。

“10月2日”

上午十一时,车抵莫斯科,回宾馆。此次游历彼得格列,目睹市况萧条,民气颓丧,其景象迥异莫京,海关人员神态更不良佳,深为苏俄忧之。

蒋介石认为苏联红军的陆军“组织严密,军容整齐”,而海军“却是精神颓唐,士气消沉。”

他在1956年12月所撰的《苏俄在中国》是这样写的:

“我的印象是:他(苏联)在莫斯科的陆军学校和部队,组织严密,军容整齐;而在彼得格勒的海军学校和航队,却是精神颓唐,士气消沉。两年前,克隆斯达军港曾以海军军士为中心,发生革命,反对布尔什维克的专制独裁和战时共产主义的残暴措施。这一革命,不久即归失败。当我们到彼得堡考察时,其地方当局和海军官员对此讳莫如深,但是我从当地军民的精神上,还是看得出其创痛的痕迹。”

“10月3日”

晤安南志士阮爱国。

10月3日,蒋介石会晤了流亡在莫斯科的越南爱国志士阮爱国(即胡志明)。

胡志明(1890―1969)越南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的伟大领袖,越南共产党的创始人和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奠基人。

胡志明原名阮必成,参加革命后又曾改名为阮爱国。

1923年下半年,胡志明从法国到苏联学习和工作,他以殖民地各国农民代表资格,出席了1923年10月1~15日举行的农民国际会议,被选为农民国际执行委员会成员。

“10月6日”

上午,递外交部、军务部意见书各一份。下午,参观展览会共产党历史部。

此意见书即蒋介石于9月13日在宾馆所拟的“代表团意见书”的成稿。

与此同时,在孙中山与莫斯科所派的外交官――原驻柏林大使越飞之间达成默契,苏联共产党将按照共产主义路线改组国民党的情况下,于10月6日这一天,苏联政治局委派能干的鲍罗廷来进行这项工作。

“10月8日”

与马林商议党事。晚后,往大戏院观剧,叹此院系俄国全民族各种戏剧模范。先由其教育总长鲁那楷斯登台导楔,台上印刷机随时发布宣传品,实乃共产主义国之特色也。二时,回宾馆。

蒋介石对在大戏院观戏中,台上印刷机随时发布宣传品,大为感慨:“实乃共产主义国之特色”!是褒,是贬,显而易见。

“10月10日”

上午,往贺越飞诞辰。晚,留学莫京中国学生全体集会宾馆,庆祝双十节。我讲述革命党历史,俄党组及外交部均派代表参加。式宴毕,演剧,献伎,奏国际乐。

越飞,1922年8月来到中国,在与北京政府建立关系的努力又一次受挫后,他前往上海与孙中山会谈。1923年1月26日,双方发表了《孙越公报》,双方表示中国目前还不具备实现共产主义或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当前的首要问题是实现国家的统一地位和独立。公报再一次宣布苏联放弃在中国的任何特权(但仍保留中东铁路――这条铁路是俄国人1917年得到的)。

越飞为中国的友人,蒋介石理应前往祝寿。

“10月13日”

往外交部会独霍夫斯基,得见总理致列宁、托洛斯基及齐采林三书,中多对己推重语,为之感涕。薄暮,散步莫斯科河畔。

蒋介石得到苏联领导人的好感,一方面是由于他自到苏联后便谦虚求教,不辞辛劳地先后与党政军领导会谈(其中有军事人民委员托洛斯基、外交人民委员齐采林、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加里宁,共产国际远东局书记胡定斯基等),并参观了莫斯科与彼得格勒两地的工厂、农村、军队、学校、博物馆等,这一切给苏联党政军领导人以极为良好的印象。

另一方面是由于孙中山曾在9月打给苏联负责外交人民委员部东方事务的加拉罕透露,他已委派他的“参谋总长和亲信”――蒋介石为代表前往莫斯科,“商讨我们在那里的朋友能够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援助我在本国从事的工作。”苏联领导人一直把孙中山看作中国革命的旗手,想见孙的电报是何等的分量。

有了这两方面,苏联领导人又怎能不“推重”呢!

“10月14日”

莫斯科桥畔雇船向西南行,登岸步入不寂之园,其址踞莫京最高处,极西为麻雀山,相传拿破仑驻军于此。昂首四瞻,全城云簇,实为莫斯科第一胜迹。

蒋介石在国内便有寻闲访胜之雅兴,到了域外他乡,也不舍此好。

“10月21日”

下午,往会齐采令(林),谈蒙古问题,无结果而散。晚,马林过访。

蒋介石苏联之行,所遇棘手的便是“外蒙古问题”。早在帝俄时代,沙俄侵略者就垂涎外蒙了。1911年12月,正当中国辛亥革命风起云涌、满清王朝摇摇欲坠的时刻,帝俄就乘机策划外蒙独立,但隶属北京政府并未承认过,孙中山对此更没退让一步。

俄国十月革命后,即1919年和1920年,苏联代理外长加拉罕两度发表宣言:“放弃帝俄时代有关中国的一切特权。”1923年1月越飞与孙中山发表共同宣言时,并声明“绝无使外蒙古脱离中国的意向”。

而这一次,齐采林却向蒋介石表示:蒙古人希望脱离中国人的支配。这该是“投石问路”吧!从语气中可以得到其对于外蒙古所持之态度。

“10月26日”

致俄外长齐采令(林)函。

附蒋介石致齐采林函

星期天的晤谈,虽然没有讨论到什么具体的问题,我们很感谢你抽象的给我们的教益。昨日孙先生来电说,“谁是我们底良友,谁是我们底敌人,我们胸中都十二分明了,所以我们很希望我们底良友能够谅解我们。”孙先生来电又称:“友邦政府及政党,派代表鲍罗廷到粤援助之热心与诚意〈并言中俄两党志同道合,利害相共,如能办到之事,确信其不我卸〉。”又嘱“吾等与友邦诸同志从长计议”等语。那天你说“蒙古人怕中国人”这句话。要知道蒙古人所怕的是现在中国北京政府的军阀,决不是怕主张民族主义的国民党,蒙古人唯其有怕的心理,所以急急要求离开怕的环境。这种动作,在国民党正想快把他能够从自治的途径上,达到相互间亲爱协作底目的,如果苏俄有诚意,即应该使蒙古人免除怕的状况,须知国民党所主张的民族主义,不是说各个民族分立,乃是主张在民族精神上做到相互间亲爱的协作。所以西北问题正是包括国民党要做工作的真意,使他们在实际解除历史上所遗传笼统的怕。我们尽量把我们的意旨对我们良友倾谈。你那天叫我们访问党部的首领谈话,我很希望你先把我们这一段意思,介绍到党部。

蒋介石在同齐采林会谈以后写了上面的信,这是一件有礼貌但又不失原则的外交文献。在这里,蒋介石维护中国领土、主权的立场是明确的。

“10月29日”

参观电灯泡制造厂及发电厂。其中工人俱乐部、学课及手工音乐补习室,各有专科教师,尤以社会科学为最主要,其余各贩卖合作社、图书馆、阅报室、膳厅、戏馆,无不应有尽有,而以职工会及少年共产党部主其政。关于工厂之历史、工人之状况及厂中资本之盈亏,皆制表揭示办公处,藉供众览焉。

从蒋介石的这篇日记中可以看出,他对苏维埃的工厂及这里生产、生活着的工人是羡慕的、赞赏的:工厂有工人俱乐部、学课及手工音乐补习室、贩卖合作社、图书馆、阅报室、膳厅、戏馆,“无不应有尽有”!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而对工人以职工会及少年共产党部主其政、厂中资本盈亏制表揭示公开,更是闻所未闻,令人耳目一新。

“10月30日”

参观西乡太太儿等处农村,由苏维埃员导往。先入其村苏维埃,如吾乡之乡自治会,而制度不同。再观其小学校及消费合作社,校中成绩皆日用生活品,如衣食住什具之类。乃至第二村后,导观其乡苏维埃,规模较大,立法、司法、行政三权皆由此滥觞,乡警察隶属于此,观毕回京已七时余矣。途次觉甚寒冷。

在俄日司其国语,喜弄琵瑟与琴,看马克斯学说上半部,颇欲厌去,至下半部,则生玄悟而不忍释卷矣。

在苏联,蒋介石特意对村苏维埃作了考察。他得到的结论是“村苏维埃,如吾乡之乡自治会,而制度不同”,“乡苏维埃,规模较大,立法、司法、行政之权皆由此滥觞,乡警察隶属于此”。蒋介石于1956年12月所撰的《苏俄在中国》说:“苏维埃政治制度乃是专制和恐怖的组织,与我们中国国民党对三民主义的政治制度,是根本不能相容的。”

对同样的事物,不同的立场便有不同的看法,一点也不错。

“11月1日”

游莫斯科旧皇宫,规制壮宏,与在彼得堡者相埒,而藻饰则远不如矣。参观中央执行委员会,入其会员席,听卫生总长报告。

莫斯科的皇宫即古建筑群克里姆林宫,始建于14~17世纪。十月革命前是俄国沙皇的宫殿。克里姆林宫的宫殿建筑中,用多棱的白石砌成的多棱宫最具特色,内设俄皇宝座。大克里姆林宫是克里姆林宫的主体宫殿,为2层楼建筑,计有700个厅堂。革命区,克里姆林宫一直是苏联党政机关所在地,故此蒋介石参观旧皇宫之后,顺便参观了中央执行委员会,并入其会员席,听取了卫生总长的报告。

“11月4日”

下午往车站迓邵元冲,与同归宾馆,商议处置代表团方法(时诸代表意见龃龉)。

苏俄各地皆有少年共产党支部,集中青年力量以充实改造基础,是其第一优良政策。

邵元冲(1888―1936)字翼如,浙江绍兴人。1906年参加中国同盟会。1911年留学日本,认识孙中山。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任《民国新闻》主编。1914年参加中华革命党。1915年12月在上海参与肇和舰反袁起义。1917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府机要秘书,代行秘书长事。1919年后,赴美国学习,并奉命视察海外党务。1923年11月4日始率赴俄考察团抵达莫斯科。

蒋介石所言“时诸代表意见龃龉”,他是这样说的:“我们访俄代表团4人之中,3人都是国民党员,只有张太雷一人是共产分子。访问团一到俄国,他就施展其分化工作,把沈定一诱到他一边,与我们对立起来。于是,代表团各种计划、考察工作、对俄交涉以及一切意见和主张,都不能一致。”〔蒋介石《苏俄在中国》(1953年12月)〕

事实上,在访苏期间,苏联共产党人曾多次劝说蒋介石加入国际共产党,但蒋介石则以必须俟向孙中山请示为理由予以拒绝。蒋认为劝诱加入共产党,就是分化国民党的一种手段,而且代表团内部已经被共产党人所渗透。

1921年6月,张太雷与杨厚德一起出席了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会后留在苏联筹备和召集远东各民族代表大会。1923年初,张太雷奉中共中央召调,回到中国。此时,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开始高涨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面前,出现了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中共中央决定,张太雷也要作为代表参加国民党执委会。加入国民党这一行动本身,同时也要求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组织。因此,中共中央决定,要加强党组织,张太雷是该组织的领导成员。他不仅在工人中做组织发展工作,而且遵照党的路线做国民党的工作。这一路线在两党间已得到共识,在国民党中发展共产党员与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是等同的,并非什么“诱”,更无“分化”可言。

“11月6日”

往莫斯科苏维埃,参加革命纪念,听加密烈夫、蒲哈灵等谈说。又见海军革命发难二官长及一手水,登台表述其勋劳光荣,心颇感动。会散即回宾馆。

参加莫斯科苏维埃革命纪念会,所见所闻“心颇感动”,足见场面之热烈、演说之动人。

“11月7日”

为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六周年纪念,履红色场观阅兵式,军队加入者约有两万人。

前日闻本军失利,总理东驾涉危,深以违侍左右为悔。

对于“本军失利,总理东驾涉危”一节,蒋介石“深以违侍左右为悔”。这的确是难以挽回的事实。

此时的广州异常不稳定,军阀队伍拥塞羊城,坐吃山空,政府背了越来越多的债务。更有甚者,广东附近的河流上还有海盗骚扰,未经许可或未纳资金,任何人都休想通过。孙中山治理的广东处于内外交困之中,瘫痪、腐败和恐惧侵蚀这座城市。从1923年8月,形势进一步恶化,一些对孙中山及支持他的军阀极其厌倦的广州人,怂恿陈炯明的军队收复该城。9月,孙中山设在广九铁路附近的军事司令部被摧毁;10月,当鲍罗廷抵达那里时,孙中山正面临着又一次摊牌。11月初,这一时刻来临了。

鲍罗廷在11月12日写给加拉罕的报告中说,广州正经历着一场浩劫;该城的陷落和孙中山政府的倒台随时都可能发生。

“11月10日”

下午,偕邵元冲、沈定一、王登云重游不寂之园。晚访白腊洛夫。

又去游览名胜,而且独独不偕张太雷,岂不“分化”状?

“11月14日”

又与邵元冲、王登云游不寂之园。是园地势高坦,树林整郁,其风景当推莫斯科第一。

游兴不已,流连忘返。

这次,将被张太雷“诱”过去的沈定一开除。

“11月16日”

往见苏维埃议长加利宁,一诚笃农民也。问渠国外大势,不知所答,其劳农专政国之代议士哉。

蒋介石对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加里宁的评价实属偏见!什么“诚笃农民也”、“劳农专政国之代议士哉”,不一而足,尖酸苛薄,实为不恭。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苏联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活动家。

1919年3月30日,根据列宁的提议和党中央委员会的推荐,加里宁当选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接替去世的斯维尔德洛夫。列宁是这样介绍他的:“这是一位从事党的工作将近20年的同志;……彼得格勒工人已经深信他是具有接近广大劳动群众的本领的,当他们缺乏党的教育时,当宣传员和鼓动员不能以同志式的态度灵活地接近他们时,加里宁同志成功地解决了这一任务。”此后,他在苏维埃国家的领导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了27年,始终保持同工农群众的密切联系。事无巨细,他都亲自过问,从不要秘书代他起草文件,被称为“全苏的老总管”。

“11月17日”

游不寂之园,此第四次也。

是日,接电闻悉粤局极危,因之尝梦身护帅驾,夜惊起曰:“中帅无恙耶,吾何以曩时必欲负气远行也,是亦不可以已乎。”

游山玩水,再三再四,景不迷人人自迷!

关于广州的局势,从美国著名作家丹尼尔?雅各布斯所著《鲍罗廷――斯大林派到中国的人》中的一段文字,可见一斑:

孙中山的失败和出亡迫在眉睫,无牵无挂的鲍罗廷开始发挥旁人未能发挥的领导作用了。11月12日,在国民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孙的顾问班子――召开的会议上,许多中央执行委员看到垮台近在眼前,竟然问道他们是否应该被召来开会。难道他们不该待在前线,而是应该准备逃跑?鉴于失败主义情绪蔓延,鲍罗廷鼓励他们继续进行抵抗。他向委员们保证:并非大势已去,人们把陈炯明军队估计得过高了,依靠革命精神,他们依然能够压倒敌人。中央执行委员们被鲍罗廷说服了,他们驱车前往各自的街区,鼓励当地的将军们坚守阵地,帮助组织防卫。

蒋氏如后悔“负气远行”,大可立即返国,以助孙中山一臂之力也,何必魂牵梦绕,悔话连篇?

“11月18日”

上午,与赵世贤等谈事。下午,宴会,讨论莫斯科本党进行办法。对大众演述中国国民党主张及代表团来俄使命,至此方得一般谅解。

赵世贤即赵世炎(1908―1930)四川酉阳人。1922年6月与周恩来等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任中央执行委员会书记,同年成立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任总支部书记兼法国支部书记。1923年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蒋介石与其谈事,恰为此时。

抓住时机对大众演述中国国民党主张及代表团来俄使命,是恰当的聪明之举。这样,也就不辱孙中山予以的重任了。

“11月19日”

与托尔斯基书。

晚,列席莫京苏维埃大会,旁听一年来之政治报告,工业已恢复至战前百分之六十,赁金比去年增加一倍,筑就工人房舍,能容一万余人。三万失职工人,政府月各给银八圆,是其重要部分也。

致托洛斯基书大意:此次负国民党使命,代表孙先生来此,要求贵政府于本党所主张西北计划,力予赞助。华人怀疑俄国侵略蒙古一点,务望注意避免,并即辞行。(托尔斯基即托洛斯基)

“11月21日”

会教育总长鲁那哈斯基,其言教育方针。一、统一教育制;二、应办专门学校;三、接近实际生活;四、注意劳工学校;五、废除宗教;六、男女同学;七、学生管理校务。常年教育经费,中央与地方合计为百分之十四,统计为一万四千万元,尚不足预算三分之一也。晚,访越飞君。

苏联的教育方针对中国教育影响很大,国民政府的教育改革,基本是按这个路子走的。

“11月22日”

游不寂之园,仍与邵元冲、王登云同行,此第五次也。踯躅良久,就此与园怅别。

五次游寂园,尚不尽兴。“与园怅别”之语,道出无限的留恋之情。

“11月23日”

见托洛茨基,其人慷爽活泼,为言革命党之要素,忍耐与活动二者不可缺一。深感个性消极,尤宜致力乎此。晚,见齐采令(林)辞行。

蒋介石在苏联会见的人物,以人性来衡量,特别留有记忆的,是在当时任军事人民委员的“红军之父”托洛茨基。

“我在莫斯科期间,与托洛茨基相谈最多,而且我认为托洛茨基的言行亦最为爽直。我在离开莫斯科以前,最后与托氏告别的一次谈话时,他与我讨论亚洲各国革命问题,提到了日本、越南、印度与土耳其。……最后,再谈到援助我们中国国民革命的问题。托洛茨基托我回国要口头报告我们国父的一点,就是他们苏俄自1920年对波兰战争结束以后,列宁对于世界革命政策有了新的指示。就是对其殖民地、半殖民地反资本帝国主义的革命战争,应在道义与物质上予以尽量援助,但不复使用其正式军队直接参战,以避免其在各国革命期间再对苏俄引起民族有关的问题。”

“所以他又郑重地说:‘苏俄对中国国民革命的援助,除了不能用军队直接援助之外,其他武器与经济等需要,都当尽力所能,积极援助’。”

当最后和托洛茨基见面时,他曾这样地对蒋介石说:“革命党之要素,忍耐与活动二者,不可缺一。以此为临别赠言。”

托洛茨基于翌年丧失其地位,被放逐国外,从而展开对于第三国际和苏联的批判运动,终于走向后来被暗杀致死的命运。

“11月24日”

晚,宴雷文夫妇。

俄国缺少中级人才,政府往往为下级所蔽,而一般自满、专制、轻信、迟疑。尤其最显著弊病,遇大事不能潜机观察,好逞客气,个人无定识,尚不能自立,况于国家事。

蒋介石于1956年所撰《苏俄在中国》对苏联政治看法是:

“政治方面,我们访问其政府的部会,考察其村苏维埃、市苏维埃,并参加莫斯科苏维埃大会。我参观各级苏维埃讨论与决议等情形,并与其党政要员谈话之间,无形中察觉其各部分无论在社会中间或是俄共中间的斗争,正是公开的与非公开的进行着。而且,更认识了苏维埃政治制度乃是专制和恐怖的组织,与我们中国国民党的三民主义的政治制度,是根本不能相容的。关于此点,如我不亲自访俄,决不是在国内时想象所能及的。”

“11月25日”

晚,共产党第三国际开会,由远东局长胡定斯基导见主席团。自徐诺维夫会长以下,各国共产党主席皆莅会。我致答谢辞。

11月25日晚,蒋介石列席了共产国际会议,他被邀致答谢辞。他说:

贵党现在的任务,应予特别注意的就是促进东方的革命。我们国民党专以三民主义作革命的旗帜,使大多数人民站在被压迫者一条线上。对帝国主义操纵的军阀,是我们唯一的敌人,则目标自易显明。势力更为张大,预料在两三年以内,必定有一部分革命成功。我这次来到此地,对于我们中国革命得到许多教训,是于前途有很大的利益,不过我们对诸同志谈话的机会很少,或者各位对于中国革命的现在情形及实地工作,有隔膜的地方。所以我很希望国际共产干部,多到中国去观察中国革命的现实,研究东方无产阶级的问题。

满口新名词,切合时代的潮流,今天拜读,清如泉水。答谢辞中有几点是明确的,我们再复述之:

一、国民党坚持三民主义;

二、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军阀,而且是“唯一”的;

三、中国革命可以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

四、委婉地批评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不切合中国实际。

这个答辞,口气很温和,不过也说出了对于苏联共产党对中国所持态度的一种危惧。这种危惧,就是苏联共产党诚然在表面上希望和中国国民党合作, 但其本心究竟是不是果真在期待着中国完成国民革命,建设独立自主的三民主义国家,实深疑问。这并非是顾虑太过。因为这一段时间以来,在和苏联党政负责者谈话中,不时听得出他们对于侵略外蒙古的关心。

唐睢不辱使命,这是一篇不卑不亢的外交辞令,的确“代表”了孙逸仙博士。蒋这个人自我吹嘘的时候不少,但阿谀奉承的时候不多。

“11月28日”

审阅第三国际对国民党决议文,怫然曰:“吁,观其论调,不认识友党如此,应愧自居为世界革命之中心。前日晤其领袖徐维诺夫,殊无振奋气象,外强中干,其成功盖可知已。”下午,诣第三国际勉为辞行。三时,赴外交部公饯,谈次,罄所欲言者。六时,送邵元冲登车游学德国。晚,与赵世贤述此次来俄经过情形,戒其毋为外人支配。

蒋对第三国际的决议文“不认识友党”的大国沙文主义,颇为不满;对所会晤的领袖人物徐维诺夫,也很看不起。蒋认为:“俄共政权如一旦臻于强固时,其帝俄沙皇时代的政治野心之复活并非不可能。则其对于我们中华民国和国民革命的后患,将不堪设想。”〔蒋介石《苏俄在中国》(1956年12月)〕

蒋的看法与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政策是相左的。

“11月29日”

趣装,辞别越飞夫人。下午二时,启程归国。三时,由莫斯科站开车,车次不尽感怆。

蒋介石等一行四人于11月29日从莫斯科启程回国。

在车上,他“不尽感怆”。怆者,悲伤样子也。蒋介石奉命来苏联考察其政治、党务和军事,学习苏联红军的组织经验,可以说目的都已达到,对苏军的编制、训练、作战指挥以及红军的装备等,都给蒋留下了深刻印象;与苏联党政军领导人会晤很受鼓舞……悲伤何来呢?

“11月30日”

车外阴暗无光,风凌有色,冰天雪地,一望无垠。晚,抵太尔克。

苏联的冬天的确很冷,冰天雪地的。

然而对景物的观光与心情有关,此刻的蒋介石还沉浸在“不尽感怆”之中,没有好心绪,哪有什么好景致,只能是“阴暗无光,风凌有色”而已。

“12月2日”

问知此地已为西伯利亚时,表准莫京,针指六时半,天响明。二时半,天入暝矣。夜,过屋姆斯克站。

归国时没有来时的好兴致,站名、时间、风光记得清清楚楚。这会儿稀里糊涂地坐在车上,一晃都不知车到何处,一问方知已经到了西伯利亚啦!

“12月3日”

至诺伏尼柯拉伊斯楷也,为赤塔与莫京间之中心,此地时刻比莫京早三时矣。

又耐着性子记下了车站的名字和位置,并记下诺伏尼柯拉伊斯卡与莫斯科的时间差。

“12月5日”

上午,经下乌金斯克。夜十二时,伊尔库次克。

记得简洁扼要,好似流水账。

“12月6日”

八时过汤会站,检查行李,其地设有税关。自此缘贝加尔湖行,约三小时,山态嶙峋,波光明媚,俨然天开异境,唯沉湖铁轨不平,车驶颇感震颠。二时后,到上乌金斯克,即西伯利亚入蒙古之要道,停车一小时余。

山光水色,令人神往:“山态嶙峋,波光明媚,俨然天开异境”!果然景色与心境相关。

“12月7日”

八时后至赤塔,有苏俄代表来迓,旅馆澡体,感受风寒,拍电致谢齐采令。下午五时,登车上满洲里道。莫斯科与赤塔间之时计,约差四时有半。

至赤塔,有人来迎,旅馆浴体,好不快哉。拍电报给外交人民委员齐采林,致以谢意。

可惜,乐极生悲,一不小心患了感冒。

“12月8日”

八时前,入国疆,天空地阔,一片平阳,唯中国境内自东北至西北略见山脉,然不甚高。俄而至满洲里站,停息十时零,又开车。感冒未愈,精神疲惫,幸天气晴朗,正堪眠。

因“旅馆澡体”患了感冒,由于未愈,疲惫不堪。幸亏天气晴朗,正好可以睡上一觉。

“12月9日”

下午八时,到哈尔滨,其地长官都来迎迓,朱庆澜与焉。以假名不便露面,故避之。三时,过长春,当地官长亦来招待。五时,改搭南满车。

不觉车到哈尔滨,这本是祖国,有地方官来迎,却因假名而回避。

朱庆澜(1874―1941)浙江绍兴人。字子桥。历任奉天(今辽宁沈阳)凤凰等厅县知事、四川新军第三十三混成旅协统等职。1911年辛亥革命时,任第十七镇统制,四川副都督。民国成立后历任黑龙江督署参谋长、民政长。袁世凯称帝时,加封一等子爵。1916年改任广东省长。1917年参加护法运动,把省长亲军20营交给孙中山统辖。1922年任中东铁路总司令兼哈尔滨特别区行政长官。

这样的老资格来迎迓蒋介石,可谓面子不小。

“12月10日”

上午八时,抵大连,下车憩留客舍。午后,同孙鹤皋、王登云游老虎滩。

在大连客舍休息了一上午,身体复了元,来了精气神,午后便携友畅游老虎滩去了。

那老虎滩可是个好去处,天然的海水浴场,水质清澈见底。

“12月13日”

上午九时半,大连开船,轮次阅留俄学生与总理书。至“忠臣多而同志少”一语,瞿然曰:“青年见解谬误若此,共信已失,党谊不敦,祸变将作矣。予欲无言。”

蒋介石对于在苏联的中国留学生感到很失望。双十节这一天,在莫斯科的中国留学生差不多都来代表团寄宿的宾馆聚会,并且有苏联共产党及外交部的官员列席。

在这个庆祝国庆的会议席上,蒋介石讲演中国革命党的历史,介绍领导人孙中山。于是,听过讲演的留学生中,便出现了“蒋介石犯了个人崇拜错误”的非难。

此外,更有留苏学生致函孙中山,有“中国革命党员忠臣多而同志少”之语,显然是对于蒋介石在演说中流露出对孙中山忠诚的一种讽刺。

“12月15日”

上午七时,船入吴淞口;九时,抵沪埠。午后,往访张静江。三时,趁江天轮归甬。胡汉民、汪精卫、廖仲恺、林业明、陈果夫均集舱房叙别,劝我即回沪,处理一切党务。

蒋介石于12月15日上午9时抵达上海,立即去拜访盟兄张人杰。下午3时登船要回溪口老家。这时,在上海的胡汉民、汪精卫等均赶到船上,劝蒋介石赶紧回来处理党务。因为蒋介石刚赴俄考察回国,他又是代表团的团长,理应立即向孙中山与全党报告赴俄考察情况。但蒋介石还是乘船走了。这天,蒋介石寄给孙中山一份《游俄报告书》。

“12月16日”

为母六旬冥诞。七时,轮抵甬埠,雇?舆趱程回奉,午后二时半到家,即往鱼鳞岙慈庵肃拜,并展墓。晚宿于庵中。

16日早7时船抵达宁波,蒋介石立即雇了一台轿子,催促轿夫快抬,于下午二时半赶到溪口老家,当即上山去拜他母亲的坟墓,当晚就宿在了慈庵里。蒋介石这样急忙赶回老家,是因为这一天是他母亲的旬冥诞,又是他建筑的三间洋式房慈庵落成,蒋介石赶回来举行落成典礼。

“12月17日”

庆慈庵落成。余奉曾祖祁增公,曾祖妣毛太夫人、张太夫人、祖斯千公、祖妣徐太夫人、考肇聪公、妣徐太夫人、孙太夫人、王太夫人暨弟瑞青、冥配弟妇王氏。五代神主升龛,祭飨如礼。庵之门额,谭延?书。中堂悬总理赠匾二:曰为国劬劳,曰慈云普照,皆其亲题。余自撰慈庵记。

附慈庵记

岁次癸丑,吾兄锡侯与中正,既安葬先考肃庵公于县北之桃坑,时先慈王太夫人健在,谆告吾兄与中正曰:“余百年后,不必因俗合,以余冢之工事,重惊尔父之灵,当为余营别圹。”每中亚归省,无不以此见责,且置墓碑,以示意志之坚决,易箦时,又以是为遗嘱于吾兄弟二人。中正既未能尽色养于生前,复何敢违先人治命,滋厥咎戾,因于辛酉岁,卜吉鱼鳞岙中垅为先慈安窀穸。呜呼,四明屏列,望之巍然,而母仪壶范,已可仰而不可接矣。淅沥潇飒,冷然铿然,令人入于耳而不忍闻者。其唯墓前潺潺之泉响,而堂上之梵声,与庭前之徽音,则邈然不可复闻矣。永怀鞠育,昊天罔极,触景伤心,徒令孤哀增陟屺之感已。循兆域而东,有蹊介然,可达白崖西祠庙,地势陂陀,锝行百余武,乃为坦途,仰瞻丘茔睾如也。用复辟地二亩,鸠工筑墓庐三楹,吾兄锡侯董其事,姊婿式仓宋先生襄成之。癸亥冬月工竣,值先慈六秩诞辰,中正适于是日自西欧倦游归。展墓毕,因得升堂尽礼,以告服阕。翌日,乃奉曾祖祈增公以下至季弟周传之神主于堂之中,标额曰慈庵,以成先慈建庵供佛未竟之志,而又配祀先考肃庵公,权合古人庙之义也。中正幼秉懿训,长劳倚闾,曾几何时,星沉露冷,从此白云孤庵,但有凄望心恻而已。呜呼,不其恫夫。中华民国十二年冬日,蒋中正谨记。

“12月18日”

嘱王震绘历代贤母图八幅,以悬素壁。

王震(1867―1938)字一亭,别署白龙山人,信佛,法号觉器,浙江吴兴人,寄居上海。工书、画,花果、鸟兽、人物、佛像,无所不能。天真烂漫,雄健浑厚,与吴昌硕相近。技法纯熟,大幅小帧,挥洒自如,有旁若无人之概。性情和易,与昌硕最为相得。民国九年(1920)曾为昌硕写像。

王震为画人物高手,又是蒋介石同乡好友,故而就近求得。

“12月24日”

往石鳝岙与桃坑,展省祖父墓及视青弟圹。

祖父为斯千。青弟即瑞青,3岁夭亡。

“12月30日”

接奉总理电催赴粤,复使俄之命。

12月30日,孙中山打电报给蒋介石:“兄此行责任至重,望速来粤报告一切,并详筹中俄合作办法。”这时期苏联政府应邀派驻广州的常设代表鲍罗廷早已到达广州,孙中山聘请鲍罗廷为国民党组织教练员,积极进行国民党的改组,并已开始筹办军校以建立本党的革命军队。孙中山派蒋介石赴俄考察就是准备待蒋介石回来办校治军,这时已决定派蒋介石主办军校,鲍罗廷也急等见蒋筹办军校。为此,廖仲恺、汪精卫、胡汉民、张人杰等人,接连发给蒋介石6封电报,催促他赶紧赴广州。蒋介石接到孙中山等人的电报后,继续在慈庵又住了16天,每日拂案焚香,绕母坟植树,带着蒋纬国在岭上林间散步。

附孙中山电

译转介石兄:兄此行责任至重,望速来粤报告一切,并详筹中俄合作办法。台意对于时局、政局所有主张,皆非至粤面谈不可,并希约静江、季陶两兄同来,因有要务欲与商酌也。孙文。敬。

附各函电

“廖仲恺电”介石先生鉴:前途要件寄到,鲍君有事与商,学校急待开办,无论如何,乞即买舟来沪,同伴南行为荷。恺。哿。12月20日。

“廖仲恺等函”介石吾兄如握:惠东敬悉。弟自送兄船回,即已以兄意函达先生。今晨展、恺及弟复联电先生乞速发展,并乞沧白勿辞。此事总可如兄之所言,唯望兄早日来沪,鲍先生及弟等待商之事甚多,万不能以此一事遂耽搁来沪之期也。鲍先生事尤关重要,彼每见第等,必问兄来夫。弟等以为此事或较省长问题为尤重,兄不可因小失大也。余不一一,伫候相见。即请台安。弟廖仲恺、汪兆铭、胡汉民谨启。12月22日。

“胡汉民等函”介石我兄惠鉴:沧白复电抄呈:一、今恺将归,鲍先生日盼兄至有如望岁,兄若不来,必致失望。二、13日国民党党员大会已告成立,14区分部同时组织,现已就绪。党事较一切为重,兄所主张者,今诸问题待兄至而决,兄迟迟不来,党事无形停顿,所关甚大。军官学校由兄负完全责任办理,一切条件不得兄提议,无从进行。诸如此类,非兄来不可,省长问题犹在其次。沧白就否,尚须有数度之磋商,兄若坐待省长发表始来上海,此层似非必要耳。且以他事率累,其为损失,岂有纪极。望于见此信后,即速命驾,盼甚祷甚,余不一一,专此。敬请台安。弟胡汉民、廖仲恺、汪兆铭谨启。12月26日。

“张静江函”介石吾弟如见:沧白来电,属转促速去。昨晤果夫,云吾弟之行期尚未定,奈何。以兄私意,似不宜再缓,并候近佳。兄人杰顿。12月27日。

“汪精卫函”介石吾兄惠鉴:昨见致仲恺书,敬悉兄至快亦须阳历正初始能来沪,唯望不致再延,是所切祷。顷接先生致兄电(即敬电),特呈览蓝笔改处,系拟议之辞,因原电不可通也。……弟兆铭顿。12月28日。

“廖仲恺函”介石兄鉴:二十三、四日函诵悉。……军校教务长当俟兄就职后定人,至于政治部长,虽由中央执行委员会以鲍君当场介绍,决定委弟,然季陶兄任较弟任此为佳。到粤后当将此意报告中央执行委员会,改任季陶。弟本候兄来再行返省,但明正四日船,精卫、展堂诸兄皆欲乘去,弟若同行,于汝为方面虑有他种忖测,故决三十一日船行,诸兄最迟明正四日船,偕精卫、鲍君等同行,万不能再延,否则事近儿戏,党务改组后而可乘此惰气乎。……仲恺手启。12月28日。

同类推荐
  • 中国名人地图

    中国名人地图

    本书展示了84位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文化景点,以名人的“功名、事业、文章”为经,以文化景点为纬,勾画出一卷名人与地域、文化、历史交相辉映,绚丽多彩的名人地图。
  • 马克思(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马克思(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马克思,K.(KarlHeinrichMarx,1818~1883)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家庭和学生时代1818年5月5日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律师,犹太人。母亲罕丽达·普雷斯堡是家庭妇女,荷兰人。1830~1835年,马克思在特利尔中学学习,受到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影响,立志为人类服务。1835年10月进波恩大学法律系,1836年10月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起初研究法学,后来主要研究历史和哲学。1837年起研究黑格尔哲学,参加青年黑格尔派,成为该派“博士俱乐部”一个颇有影响的成员。
  • 开拓进取的大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开拓进取的大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本书介绍了42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包括推动18世纪化学革命的拉瓦锡、给元素王国立法的门捷列夫、发现大气压力的托里拆利、被命名为频率单位的科学家赫兹、星学之王第谷以及发现海王星的天文双杰等内容。
  • 张纯如

    张纯如

    出自张纯如笔下的畅销书《南京大屠杀》,永远的改变了人们看待二战亚洲战场的视角。这一切始于一张照片,照片里,数百名中国平民的尸体漂满江面。张纯如的灵魂因此被触动。这些人是谁?她无法忘怀那一景象。她无法忘怀自己看到的一切。短短几年后,张纯如将这场堪比反犹大屠杀的暴行公之于世。《南京大屠杀》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单上停留了10周之久,销量近50万本,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关注。然而就是这个赤手空拳打破国际社会长达60年沉默的女子,2004年11月9日,终结了自己36岁的生命。这之后的6年,张盈盈,张纯如的母亲,忍痛写下了这本回忆录,为读者细腻地呈现了女儿的生平:童年时自办的报纸,早年作为新闻记者的经历,一名年轻历史学者的冉冉升起,与儿子的自闭症作斗争的历程,以及悲剧性的自杀。《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一书充分证明,张纯如确为她那一代人中的佼佼者,同时,这本书也展现了母女之间深切美丽的爱与疼痛。
  • 动漫帝王:迪士尼成长日记

    动漫帝王:迪士尼成长日记

    本书讲述了世界娱乐动漫大王迪士尼的成长以及创业故事。迪士尼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动画片,靠动画片起家,迪士尼一生留下了无数经典动漫作品,这些作品几乎在全球都家喻户晓。现在的迪士尼集团已经把主业扩展到主题公园,动漫娱乐,图书制作,网络传媒等各个领域。迪士尼从小就有过人的才华和对小动物天生的喜爱,他把创作的时候都是带着感情去创作,甚至为一些小动物流下悲情的泪水,本书披露了迪士尼成长过程中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细节。因为作者研究日久,采访了迪士尼家族的后人,并且掌握了第一手很多外界并不知道的秘密,在本书中都是首次披露。
热门推荐
  • 拳开天地

    拳开天地

    我左手一拳可灭世,右手一拳能创世,神拳至尊无敌。
  • 腹黑傲娇:渣男变魔妃

    腹黑傲娇:渣男变魔妃

    堂堂男子一个穿越竟然变成女人。还来不及享受自己曼妙的身躯,竟然被大魔王强上了。入皇宫,挑逗皇帝,推到萝莉,暴打皇后,踹翻大臣,哼,我前世可是纯爷们!前面的美女,你别走啊~我们聊一聊,别怕,我也是女的,嘿嘿。哟,姑娘你身材真好,内衣哪里买的?收拾我?开玩笑,我可是魔妃!老公,救我!本书节操全污,高能慎入。感谢阅文评书团提供书评支持。
  • 永不投降

    永不投降

    结合当下浮躁的商业社会,讲诉一个从一败涂地到涅槃重生的商业传奇
  • 富家女的超级高手

    富家女的超级高手

    高三小混混李星云偶得储物神石,从此气运加身,玩转校园和社会,肩负起了保护美女的重任……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在人间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在人间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猎爱游戏:豪门夫人太嚣张

    猎爱游戏:豪门夫人太嚣张

    苏瑾觉得自己整个一人生就是一个悲剧,母亲被人谋害致死。伤心欲绝之时又冒出一个渣男,于是人生就悲剧了不过好在她遇到了他初见之时他捏着她的下巴说“女人,答应我,我便救你。她却睁着一双倔强的眸子说“不需要”再见之时他把她逼在角落在她耳边说“女人,答应我,我帮你把那些人统统踹下去”她红唇噙着晓“不需要”最后他欺身而上“女人,答应我。。。”突然后面传来一股力量软软的声音在身后响起“爸比,你压着妈咪做什么”风中凌乱的某女主·······情趣!这叫情趣!!
  • 1分钟爱上管理学

    1分钟爱上管理学

    小小的煎饼果子摊也蕴含着深刻的经济学原理。无论你是想了解应该如何利用信息、科技等手段做出最优的商业决策、制定最佳的商业策略的成功商人,还是一位想了解经济学的新手,本书都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全书以煎饼果子摊上的经济学应用为开篇,通过贴近生活的生动案例和风趣幽默的浅显语言,将深奥的经济学原理浅显化,为刚上路的经济学新手提供了一本轻松读本。
  • 别看了你学不会的

    别看了你学不会的

    方杰穿越了,还跟一个自诩为诸界最强超级电脑融合了。从此,方杰的生活就是这样朴实无华且枯燥。就这样每天喝喝茶,唱唱歌,关心一下小师妹的心理健康。什么?我的宗门竟然成了诸界最强宗?还引来各方势力大佬前来观摩学习?方杰:“别看了,你学不会的……”
  • 我想做天帝

    我想做天帝

    “师尊,为何要杀我。”“咯咯咯……我的傻徒儿,师尊将你利用完了,自然也就抛弃了。”殿前立着一道丰韵娉婷背影,有些许慵懒声音如仙籁却夹杂着嘲弄。“不,我不信,这么多年来的一切,难道都是假的吗?”少年声音有些歇斯底里,看着那道足以倾绝天下的背影,双眸剧烈的颤动。……千年后,一个少年从出云宗走出,毅然踏上了那漫漫修行路,路上还意外的捡到了个神秘少女。
  • 穿书拯救阴郁反派

    穿书拯救阴郁反派

    【这本书不建议看哈,非要看的话也不准骂我】【指路《穿进狗血霸总虐文后》已完结沙雕甜文】【《快穿男主你拿错剧本了》连载中,求关注。】姜茶穿书了,穿成了书中那个开车撞上反派后肇事逃逸,最终被反派折磨至死的恶毒女配,姜茶穿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开着车,不远处站着一个少年......萧屿重生了,回到了他前世灾难的开始,他正要躲开那辆豪车,怎料那车突然拐向了另一边,车子和墙壁狠狠相撞,透过夜色,萧屿看到驾驶座那昏迷过去的人......绝世甜文,没有非卿不娶的男配,也没有死搅蛮缠的女配sc身心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