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73400000035

第35章 厦门暮色 (1)

洪本部

安渠县离厦门并不远,也就五六十里的路程,先前陈浩年虽未抵达过那里,但小时候常听母亲说起。母亲在厦门生活过,母亲的父母兄弟以及那一个个小刀会同仁的血一滴滴落在那里。母亲说起那地方时,两眼总是迷离了,浮着一层泪光,头歪着,仿佛目力所及,那一条条街道,一波波涌起的海浪都清晰可见。所以在记忆里,陈浩年是熟悉那里的,去过无数回,见过一座座屋,领略过它的繁荣与丰盛。

船在料船头泊下的时候,余二声三声都非常兴奋,他们也是第一次抵这里,他们甚至是第一次渡过海来。"怎么说话跟我们台湾一模一样?""怎么房子建得跟我们台湾一模一样?""怎么商店里卖的东西跟我们台湾一模一样?"他们一句接一句地问出来时,陈浩年不免就笑了。真是孩子,哪里知道台湾说的话本来就是闽南话,房子也多是闽式建筑,而商店里的货物,这么多年来一直来来往往地互通,彼此相似也不足为奇了。

"料船头",陈浩年倒是对这个地名有兴趣,问了船主,船主是海庭父亲的熟人,四十多岁,黑瘦矮小,高颧骨,眼窝深凹,眼珠子却是亮亮的,闪出幽深锐利的光,驾着一艘透北船在台厦之间运糖运粮二十多年了。船主说先前从福州、漳州等地采购来配运往台湾的木料,多是从这里装船开运的,所以被厦门人喊成"料船头"。旁边不远处,还有一家台湾公馆,木料开运前都堆放里头,所以又被叫作"配料馆"。

在艋舺登船时,船主瞥一眼他们的行装,曾问:"戏班子的?"

陈浩年答是。海庭的父亲肯出面帮茂兴堂找艘便宜的顺路船,并不是为了他,也不可能告诉别人是自己的女婿,这一点陈浩年明白,他不奇怪。

船主问:"去哪儿唱?"

陈浩年从怀中掏出戏单子看一眼,说:"厦门洪本部的夏氏钱庄。"

船主点点头,笑起,嘴咧得很大:"看来你们戏班子了不得,竟然被夏氏钱庄邀上了。"

已经进入初夏季节,夏季海上南风正盛,台风也可能眨眼间就魔鬼般突如其来。其实登船前陈浩年还是犹豫的,当年渡海前来,那一场差一点把小命断送的经历已把他的胆吓得破成筛子,多少年了他一次次生出返家看一看母亲,最终都止于对波涛的惊恐回想。但洪本部夏家不断捎信来催,夏家一催,海庭也催。戏原来就是从对岸传过来的,源头在那边,那边居然有如此兴致一再诚邀,就被海庭看成莫大的荣光,海庭说去吧去吧你就快去吧。

终于去了,一路上也有浪,过黑水沟时几乎再现当年陈浩年初渡时的险恶,幸亏持续时间不长,船户也老道,很快将船驶离浪谷涛涧,渐渐归于平静。

谢天谢地,这几天台风也没来,某一阵远处的天已经堆出杂乱的云,像谁把污黑的豆腐渣撒到上面,每一团尾捎都带着骇人的钩,或者又如一堆老棉絮零散铺展着,肥肿得几乎要坠入海面,但再行一程水路,到处又碧蓝清沏,透着无辜、纯真的洁净。陈浩年吁一口气,他只是头晕,只是呕几口清水。他想,老天爷在九年前已经对他耍过威风了,大概不好意思再为难一次了吧。不过戏班子里人却未必都如他一般平静,竟有大半的人都吐得脱形,包括余一声在内。船靠岸时,余一声是被二声三声抬上去的。

陈浩年特地向船主要了住址。夏氏钱庄只是嘱他们来演,却未说演几场,陈浩年便也无从得知自己的归期。把戏演过,他还得回一趟安渠,他得去看一看母亲,看看班主丁范忠,然后戏班子再搭这一艘船驰回台湾。"回"这个字眼对他而言已经有了双向的意义,过台湾是回,来内陆唐山也是回。

船主是厦门人,家就在配料馆边上。

陈浩年问:"您贵姓?"

船主也不客气,大大咧咧地把手一摊说:"姓郑。国姓爷朱成功听说过吧?就是那个死活要反清复明的郑成功,朱是隆武帝赐给他的姓,所以他是国姓爷。告诉你,他是我祖上哩!这一大片地--"他把手往前一伸,划出一大圈,"这一大片地原先都是郑氏部将驻扎的地方。顺治十二年时,这里不叫厦门,叫思明州。思明,明白什么意思吧?呵呵,可惜没有思成哩,白思了一场。"

陈浩年看看左右,见周围没有人在意船主的话,才松一口气。小时候是母亲对他说创立天地会的人是郑成功,而母亲一家所加入的小刀会又是天地会的一个分支,如此细算起来,这个郑成功就是母亲一家人所竭力追随的小刀会的父辈祖师了。陈浩年冲船主做了个揖,初到此地,他还不明就里,他要告辞了,要到洪本部去寻找夏氏钱庄。

厦门其实也是座岛,岛不大,到处水汪汪的,有白得精亮的鹭鸟在半空中纸鸢般上下翻飞,或者斜斜地刺下,眼看它就要坠落了,猛然间却又那么轻快地往上飘起走远。它们比人活得自在啊!如果把七情六欲一减,或许人也可以似它们这般无拘于天地间,可是减得掉吗?陈浩年叹口气,又长长地深吸一口。从双脚踩到岸上起,他就一直贪婪地环顾,贪婪地深呼深吸。从光绪元年到现在,整整九年过去了,九年了啊,他的双脚才重新落到这块地面上。仿佛是为了让自己的双脚能够与泥土重新熟悉与相融,他走得很慢,不时停下来,像一名顽皮好奇的稚童。

天微暗时他们到了洪本部。

找到夏氏钱庄并不难,随便向路人一问,就有人仔细指路:向左一百米,向右拐进石浔巷,巷口旁立有一块老石碑,站在碑旁,就看到见夏家高阔连绵的青石红砖房子了。

夏家的主人夏本清不在,要看戏的人就是夏本清,他携夫人去福州马尾看望儿子了,他的儿子幼年被政府送往美国留学,两年前才被召回,入了福州船政局,前些天刚刚登舰当上二副。夏本清得知消息,一高兴,便往福州跑去。

幸亏不在,要是在,戏也开不了场,余一声等人在海上那么一颠,整个人还没缓过劲来,像被人抽了筋,终日无精打采的。夏家人都知道夏本清邀过茂兴堂,倒不亏待他们,将夏氏闲置的旧宅打开,稍做清扫,将他们安顿下来。旧宅离钱庄也就几步路,陈浩年掐算了一下日子,他决定先回一趟安渠县。他得回家呀,这么多年,都没见到母亲了啊!

但还不待他动身,一个人出现了,是曲普圣。

石浔巷口那块老石碑很醒目,上面刻着"重修洪本部渡头碑记"。

那天,陈浩年恰好正站在石碑前,他在看碑文。

"渡头"就是码头,这是闽南人的叫法,闽南人一直喜欢把码头叫成"路头"或者"渡头"。碑上的字有几处已经破损模糊,但上面的意思却是清晰的,说的就是当年重修渡头时的来龙去脉。他把脸凑近石碑上下看过,又直起身子四下望望,望过,不免再次俯下身子细看。确实有些诧异的,石碑是乾隆四十年立的,乾隆四十年离现在也不过百来年,而百来年前洪本部这里竟还紧靠着海,立碑处原来就是码头所在哩,而如今,极目所见,已经见不到海的踪迹了,海退到远处。

碑是阴刻,有几处字已经模糊,他探过身子刚伸出手擦沾在上面的泥土,这时,就听到有人喊道:"浩年!"扭过头看了一眼,整个人马上挺直了。

他看到曲普圣。

才多长时间不见,曲普圣却仿佛被谁削去近半个身子,枯瘦,焦黄,眼神涣散。"你怎么知道我在这?怎么找到的?"他本来想问,却没有问出声,他看到曲普圣两眼已经红了,泪泛起一层,亮晶晶地含在眼眶,像个委屈的孩子。

"刚才路过这里,就瞥见你了......不敢相信,真不敢相信,原来真的是你。你来了......为什么不找我?"

陈浩年说:"夏氏钱庄邀我摆场子唱戏。"

曲普圣脚一跺说:"唱戏也得先找我!"

又说:"去我住处看看可好?"

陈浩年便跟去了。他觉得不能不去,曲普圣对他好,好得有些歪,他也不喜欢的,但他不能拒绝。光绪元年在安渠县城,两人一见面,就仿佛已经投缘千年。戏子,别人投来的眼神都有几分不屑,曲普圣却没有,见第一面曲普圣就把他当亲人,贴心贴肺对他好,救过他弟弟陈浩月,救过他,救过曲普莲,恩情都摆在那里,情重如山。

曲普圣原来竟住得离这里不远,就在箭场的边上。

这两天闲来无事,陈浩年其实已经把这一带都逛过了。和这条洪本部街一样,箭场这个地名的得来,都因为一个叫洪旭的人。洪旭是郑成功的部将,当年郑成功在厦门拥兵时,设有六部,其中兵部衙门就设在此,称"本部堂"。而掌管兵部的人就是洪旭,"本部"冠上洪姓,就成了这条街的街名,箭场是洪旭带兵训练之地。

曲普圣的房子是租的,租在一家面线糊店的楼上,站在窗前往下望,可以看到箭场的一角。已经早没有箭了,到处是废旧杂物堆积,鼠窜过,野狗野猫跑来跑去,其凄凉与悲戚状,恰如早已消逝远去的郑氏王朝。

曲普圣许久不开口,还是看着陈浩年,光是看,上上下下地打量。

陈浩年问:"茶卖得好吗?"

曲普圣答:"好。"

陈浩年问:"你过得好吗?

曲普圣怔怔地摇摇头,嘴一点点扁了。他赌气似的重重说:"不好。"

第二天陈浩年回了一次陈厝村,安渠县的陈厝村,是曲普圣陪他去的。

后来陈浩年一直后悔,不回更好,不回,生活还能有表面的光滑,就是有过伤口,留着深深的疤痕,毕竟也癒合上了。可是千辛万苦回去一次,他却得面对两个残酷的现实:

一是,母亲已成为一个老妪,满头白发、背弓起,腮帮塌陷;

二是,班主丁范忠并没有从台湾返回。

母亲说到班主时非常平静,母亲一直是平静的。陈浩年走到村口时,远远就看到塌寿前的母亲,还是在从前呆过的那个老位置,只是不再站着,而是坐在一张小凳子上,穿一件薄旧的月白色汗衫,身子蜷成小小的一团,这么大热天的,却仿佛怕冷似的,缩着脖子,双掌交叉在膝前。陈浩年相信母亲也看到他了,但母亲一动不动,眼神甚至都无法聚拢起来。走到跟前,陈浩年喊了一句。母亲抬头看看他,嘴咧了咧,很快眼皮就沓拉下去,转开脸,看着远处,脸上清淡无味,仿佛他从未离过家,仿佛他一直都生活在她身边。

那一刻,陈浩年的后背有一股彻骨的凉气猛地灌过。

多么瘦,母亲整个人薄薄的如同秋日里的一片枯叶,褪尽了所有的水分与活力,一阵风就能把她往天边吹去似的。在这个冷僻的村子,母亲先是为了等父母兄弟,然后是等她的丈夫陈贵,接着就是等两个儿子了。她生来仿佛就是为了伫立在那里等待,等一个个动荡颠簸的亲人,望眼欲穿。

可是为什么儿子回来了,就站在她跟前,她却宛若路人?是太深的悲情与太多的绝望已经将心冻住了吗?陈浩年往里探探身子,眼珠子四下转动,他在找班主丁范忠。"班主呢?"他问。

母亲好像没有听到,还是静静看着远处,身子一动不动。

陈浩年又问:"班主呢?"

母亲手往上举了举,好像突然才记起似的,她说:"死了,哦,听说死了。"

"他没有回来?没有来这?"

母亲慢慢站起,往屋里走去,边走边说:"死了,听说死了,死了怎么来得了这里?"

陈浩年动了动嘴,想喊一声,才发现自己唇在抖,身子也在抖,像被谁架上箥箕,拼命甩着。

曲普圣从后背抱住他,抱得很紧,脸贴住他的肩。曲普圣说:"浩年,别难过,我母亲也差不多这样了。"

曲普圣又说:"别怪她!这么多年的独自孤守,她只能拿出冷漠的外壳自卫,否则怎么活下来呢?我母亲真的也这样,前两个月我也是突然回去的,我母亲半天没反应过来,她甚至不肯正眼看一下我。"

同类推荐
  • 古希腊罗马神话

    古希腊罗马神话

    古希腊罗马神话,是关于神的故事与英雄传说的总汇,散见在《荷马史诗》、赫希俄德的《神谱》以及古典时期的文学、历史和哲学等著作中,真正读懂西方的入门课和必修课;人类对最完美自我的期待;王蒙推荐:国家教育部推荐读物;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 风流半边街

    风流半边街

    收《谜样的汉江》、《风流半边街》、《一页风帆》、《野荠青青》等14篇短篇小说。
  • 动物男女(长篇版)

    动物男女(长篇版)

    苗江每天只做两件事:一是照顾家里的动物,二是治疗医院里的动物。 那年夏秋,诺亚动物医院发生了很多事:跑到高速公路上救狗,卷入女明星中毒事件,被人肉出每个人的过往……但后来苗江只记得这一件事:苟岚一直在寻找的女友,回来了。 以尸体的形式。
  • 第九个寡妇

    第九个寡妇

    作品讲述了中原地区一个叫王葡萄的寡妇在土改时期藏匿其地主公爹的传奇故事。小说的情节从葡萄以童养媳身份掩护公爹尽孝与作为寡妇以强烈情欲与不同男人偷欢之间的落差展开,写出了人性的灿烂,体现了民间大地的真正的能量和本原。
  • 苗疆道事2:青盲年代

    苗疆道事2:青盲年代

    伏击杨二丑的一干人等来自国家特勤局,他们守候许久为的就是将杨二丑捉拿归案,陈二蛋也由此迎来了自由。在特勤局队员王朋的善意引荐下,二蛋进入了巫山后备培训学校,开始了真正的学习与磨练。由于受人欺压,在一场轰动全校的反抗之后,二蛋不得不提早毕业,被分配至金陵市江宁特勤分局,开始了除魔驱邪的职业征程。在与队友的合作下,二蛋等人大破水库溺亡案、省钢厂离奇失踪案,在名声渐响的同时,也为自己埋下了重重隐患——来自神农架法螺道场的人视其为死敌。就在这时,陈二蛋被曾经的队长点名,加入了金陵大学考古系的科考队伍,来到了长沙马王堆轪侯利苍之墓,没想到被“老鼠会”的一帮人抢了先机。在一番对抗之下,二蛋侥幸逃脱,却在第二天的夜里落入法螺道场的重重迷境之中,真实就在眼前,可仿佛永远都无法达到……
热门推荐
  • 傲然为神

    傲然为神

    宇宙洪荒,开天辟地。大陆成型的时候,赵异志却从黑洞空间穿越而来,附在了一块石头上。。。。。他将给这个无限可能的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头顶苍天脚踏大地傲然成神
  • 魔方武士

    魔方武士

    天上掉下来一个奇怪的魔方,罗霖随手转了几下,世界因此而毁灭,晶体人因此而崛起。这是一场由魔方引发的全球暴乱。这是一次由罗霖引领的全球革命!这是新时代,是末日,也是未来!
  • 无情鹿少也柔情

    无情鹿少也柔情

    exo的粉来看看。。不是的也来看看。冷檬:外表柔弱内心倔强,机灵古怪、身世成谜。一日不慎被黑帮少爷捡回家,从此开始了水深火热的黑道生涯。神马弱不禁风是累赘!满头乱发小妖精!看我出谋划策为老公,玩转豪门得天下!。。鹿晗:黑帮少主,耍得了帅、卖得了萌、管得了公司、服得了众人、赢得了情敌、灭得了枭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人间万事难不倒,若问鹿总什么不行?答案只有一个:管不了冷小檬。。只是娇滴滴的小女生?sd娃娃没魅力?且看冷檬如何奇思妙想搞突袭、一片诚心服弟兄、勤学苦练防身术、助夫家业当自强。作为黑帮少奶奶,思想觉悟必须有!
  • 暮央奈泽

    暮央奈泽

    刚踏入罪恶社会懵懂无知的名校大学生沈暮央没多久就被A市技术顶尖牛逼的奈阁集团华丽丽地录用了,从未想过有一天与传说中顶尖牛人顾奈泽有任何交集的她,万万想不到的是奈阁集团的大Boss顾奈泽竟是她...妈妈死党的..儿子!什么孽缘这是?沈暮央同学囧了。顾奈泽样样都好,出身世家,外表清俊,气质绝佳,举止优雅,唯一一点不好的是...太主动...当然这项技能只对沈暮央同学使用。然而,他们却在相爱相杀的路上越走越远...
  • 修仙从高山宗开始

    修仙从高山宗开始

    太古天地浩劫之后,人族,妖族,鬼族三族共存于世,百族林立,世间一片繁华。天地间自古流传着三本奇书《寂灭神功》《化春真法》《轮回真功》。相传每一部修炼到高深处,便可以破开世界禁锢,跳出轮回之外。但从古至今,谁也没有见过这三本典籍,更没有人修行过,一切只当是传说…
  • 疾风萝莉

    疾风萝莉

    2015年,人类在与神秘生物“旧日支配者”的战争中惨败,不得不收缩到一个狭小的盒子中苟延残喘。居住于北京的少年──风间光,从部队中退伍后遇到了上司龙琪琪,开始从事武装佣兵的危险工作。他的搭档是受到政府监控的少女——岚珊珊。背负着沉重命运的两人,某一天接到了来自老朋友的委托,然而却意外落入了早已深深张开的巨网之中······
  • 史上最强兵皇

    史上最强兵皇

    敌国士兵甲:“快跑啊,对面的小兵又来了”敌国士兵乙:“啥?小兵而已,大哥你跑啥?”敌国士兵甲:“白痴啊,对面的随便一个小兵都是绝世高手,比我们的大将军都要厉害,你不跑还等个啥?”敌国大将军:“就是,你个瘪犊子玩意儿,快给我跑起来,快撤快撤!”王林:“喂,对面的兄弟们,别跑啊,我这边都是普通的小兵,你们跑啥?”敌国大将军:“呵,不跑的都是傻子,随便一个小兵都比我厉害了,打个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樱花下的爱恋,穿越千年

    樱花下的爱恋,穿越千年

    那年,他身受重伤,他还只是一个七岁孩童,但纯真坚毅的脸上却充满冰冷,他隐约在模糊中看到了一个明媚的身影,淡粉色的衣服与她身后不知名的树上开的花的颜色是那么和谐,恍如隔世般冲他笑着,而他的心也变在那一刻沉沦。再见之时,她已然不是当初的她,而他依旧是冰冷的他。可去不知为什么,他对她却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第一次见她,外人传的没有情丝的他笑了。第二次见她,嗜血如魔的他对她产生了兴趣。第三次,便将她和梦中的小女孩重合在了一起。一直到后来,开启了漫长的追妻之路。
  • 源与流:西方文化中经济观念的演进

    源与流:西方文化中经济观念的演进

    本书是一项有关西方经济学前史的研究成果,从西方文化的角度来研究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古希伯来、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这些文化基因中去寻找“劳动”、“价值”、“看不见的手”、“交换”这些观念的历史根据,从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哲学变革中去寻找经济科学兴起的前提与方法。从古希伯来人的宗教典籍到近代早期的重农学派,比较完整地勾勒出亚当·斯密以前西方文化和经济观念交织生成的思想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