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05500000042

第42章 一种清静 (3)

北京西山脚下的房子,是李思恩用来居家和招待亲戚的,无论多么亲近的朋友,他都没往这个家里让过。每年上11月份,关外乡下的亲戚们便开始准备“猫冬”,这时他们会留下几个看粮食的和还在上学的,其余的人就都结伴来到北京,住进李思恩“屋里带楼梯、上下楼有好几个厕所”的大房子,天天去看红叶,直到把红叶看得一个不剩,只留下一片片黑不溜秋的枝干,火燎过似的,才肯罢眼。他们口头上说是到北京看红叶,其实乡下的邻居们心里都明白,他们是“吃唐僧肉去了”,“李家兄妹今年又会过个肥年呢”。

李思恩喜欢北京的西北角。这里过去是皇家园林,现在则是京城著名的旅游区。这一区域由三山五园构成,即万寿山、香山、玉泉山,及畅春园、圆明园、静宜园、静明园和清漪园(即现在的颐和园)。与三山相对应的三个园子清漪园、静宜园和静明园,合取了“清静”二字。也许惯于马上生活的清帝们,对这种清静的境界也都向而往之。

除玉泉山及其所在的静明园外,上述地区已全部向公众开放。作为居住、散步和健身的地方,李思恩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

李思恩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他是排行最小的一个。

李思恩的大哥已经提前退休,退休前曾是县里一个没有什么实权的副科长。他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和女儿都有了孩子,所以李思恩也跟着大哥长了一辈,当上了爷爷和姥爷。大哥退休以后很忙,就是忙着当保姆。刚把这个孙子看大了,另一个又接上了,5、6年内一直没消停,比上班还累,因此每年出来散心他的积极性最高。他属于那种挨累不讨好的人,对自己的辛劳总是挂在嘴上,并且希望能立即得到回报,哪怕是口头上的感激也行。可惜他却总也得不到他所看重的回报。于是就经常生闷气。李思恩时常开导他:当爷爷的,看孙子是人间正道,天经地义,不应该图回报;除看孙子之外,此时节做任何事,都属不务正业。慢慢地,大哥也就不再发牢骚了。

大连和青岛的房子都依山面海,兄弟姐妹们的孩子光顾的次数比大人多。他们对山似乎没什么感情,但对海边沙滩却兴趣甚浓,暑假里玩也玩不够。家乡里没有河,所以他们的游泳都是在青岛大连的海水里学会的,为此他们没少吃(喝)苦头。孩子们游够了,就学游人的样子,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看蓝天。他们在各自的家里,无论上学还是帮做农活,脸都是朝着地的,很少关注过天上的风云变幻。

李思恩记得自己游泳是小时候在湖里跟伙伴们学会的。那时家乡并不缺水,湖的面积还很大。湖里面和他们一起游泳的还有鹅,成群的鹅。实际上他们的有些泳姿就是跟鹅学的,鹅是他们的老师。但他们似乎并不知道感激老师,有的孩子甚至还虐待它们。记得有一次,一个伙伴的妈妈和邻居吵了架,第二天伙伴在游泳时就把邻居家的一只鹅捉住,把它的长颈扭成麻花状,并顺势打了一个节,又扔回到了湖里。但是,令所有伙伴惊讶的是,当他们从湖畔往家里走时,那鹅竟也摇摇摆摆地跟在我们后面,头忽高忽低,像喝醉了酒似的走着S型路线。

现在一切都变了,这也是李思恩不再愿意回家的重要原因。才40多年的时间,那个湖就已经没有水了,湖底稀稀拉拉地散落着砖瓦房,到处都是人,哪儿他都不认识了,城不像城乡不像乡,全然没有了儿时家乡的印记。他看一次伤心一次,后来索性就不看了。

青岛、大连这两处房子,也是李思恩自己用做舞文弄墨的场所。在这里,他认真研习了苏东坡的书法,抄录了整套的《苏文忠公全集》;在这里,他对照着棋谱,学会了同代人都会的象棋和围棋,补上了从前拉下的一课,其中围棋还入了业余段;在这里,他拜师学会了画山水画和拉二胡。在这里,他还学会了多首地球人都会唱的流行歌曲。他喜欢山也喜欢水,一天不游泳浑身不自在。

杭州、青城山和昆明的房子,因为远,亲戚们都没去过,就是刘嫄,因为她还在工作,平时不休假也没有机会去。所以那里基本上属于李思恩的专用。他轮番地在这些住所里会友,开小型研讨会,派对,读书和创作,每天坚持写3000字以上,经年不辍。他常说,写作的乐趣是没有陷入写作的人所无法思量的。曹丕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说法他最赞成了,称帝之人的文章当然要和经国、不朽这些大词连在一块。而对于他这样的普通百姓来说,文章的地位往往和活着的意义平起平坐。

对于中国人家家都关心的房子,李思恩有他自己的感受。早年房子小的时候他没什么感觉,现在房子大了其实也没什么感觉。没房子住的时候感觉不好,但是房子多了的时候感觉也不见得好。有房子不去住,觉着浪费、可惜;但为了去住而去住,也是件痛苦、烦心的事,最终还是为物服务。这种感觉好像和“铁门槛”与“土馒头”的意思有些联系。所以,55岁的时候,李思恩开始变卖他的房产。卖一处,就近建一所学校,余款则设立成该校的奖学金,用以奖励那些自强不息而又家境困难的学生,助他们完成中等职业教育的学业。3年后,仅剩下北京和杭州两处住宅了。北京主要是刘嫄住,杭州则除夏天外,李思恩常住。

坐落在西湖西南角的杭州房子,一直由二哥照看着,夏天这里只有他一个人。也就是他,胆大,换别人,万不敢独自在这大山里边,照看那么大的一座院落。

宁患寡而不忍不均的中国农民传统思想法则,在李思恩的兄弟姐妹中间展露无遗。年轻的时候,李思恩看那个人更困难,就多资助一些,那家有婚丧嫁娶或遇到了大病大灾,就多拉一把,且不对其他人保密。一个娘肚子里爬出来的,有啥好保密的。然而,兄弟姐妹间的情义,不如夫妻间的感情深厚。嫂子和姐夫的参与,使亲情变成了复杂得不能再复杂了的事情。这其中,数二哥闹得最凶,他多次公开指责李思恩偏心。李思恩知道,他没脑子,没主意,肚子里的火药都是二嫂给装的。二哥是个枪管,装什么药,装多少,何时激发,全掌控在他婆娘手里。后来,一气之下,李思恩谁也不管了。把钱散给那些不相识的人,还会落个谢字。一旦这样做了,哥哥姐姐们的怨气也都没了,相互间反倒变和气了,你说怪不怪。二嫂死后,二哥就奔杭州来了。

二哥到杭州是来对了,享福了,吃香的喝辣的。天道酬勤,他勤劳一生,应得。二哥像是个装了永动机的机器人,不知道歇息。房间刚打扫好了,就去收拾院子,说给他雇个帮手,他死活不要。房子前面是花草树木,两侧置有健身器材,后面种着蔬菜瓜果。多数时间里,二哥都在后院忙活,他和蔬菜瓜果亲。二哥除了抽烟,没别的嗜好;喝酒只是偶尔。旱烟太呛人,于是李思恩就给他买香烟抽,高档的。衣服他只拣李思恩穿剩下的,给他买新的,他死活不穿,说穿新衣服浑身不得劲。二哥干瘦干瘦的,穿李思恩的衣服后尤为显瘦。

干瘦的二哥没有病,连感冒都不得。傍晚时分,他愿意一个人到六合塔附近去溜达,看过往的行人和车辆,他看不够。有一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他兴之所致,一气走到了西湖边。天已经全黑了,灯光暗淡,游人稀少,他绕有兴趣地向湖里呆望着。望着望着,他望见了湖中心有人在向他眨眼睛,跳着高地向他招手,分明还在叫他的名字。他揉了揉眼睛,没错,不是幻觉。一定是家乡村里来的人,游西湖,在岛上迷了路,看见自己,于是拼命地呼救。他随李思恩去过湖心那几个小岛,似乎都得坐船去。但现在船都收了,只能游过去才行。他脱掉鞋和裤子,穿着背心短裤就下了湖,向前面不远处亮着灯、有人影的地方游去。他游泳的本事,是小时候在家旁边的水库里练就的,不太规范,名字也不好听,叫“搂狗刨”。搂着“狗刨”的二哥没一会,就觉得不对劲:水浑,还有臭味,睁不开眼,喘不过气。最讨厌的是,脚下总有东西绊着。等他后了悔骇了怕,掉头往回游时,脚脖子上缠着的东西打了结,死死地把他往水里拽。60多岁的二哥第一次知道怕了,拼命地喊,拼命地扑腾,没多久就累得没动静了。

按约定,晚上10:30,电话准时响了,但却没人接;不停地响,还是没人接。身在北京的李思恩慌了,急忙长途电话报警。第二天凌晨,一位与他要好的当地警官给他回了电话,让他去认尸。

一个平淡寡言的北方农民,能够沉在多彩喧嚣的西子湖里,难道不是命吗?

骨灰盒就停放在二哥自己的卧室里。过些天,李思恩会把它带回老家的坟地埋了。

唉!二哥是想家喽。

想家的二哥勾起了李思恩对小时候的些许回忆。

二哥比李思恩大5岁,小时候长得浓眉大眼,魁梧有力,除了黑,没什么缺点。他是李思恩的保护伞。那时的李思恩,属于爱动嘴动手而又瘦小无力那类欠揍型的材料,没人保护,早就缺胳膊断腿了。哥俩唯一的相同点是,各自在本年级里都是学习第一名。当时虽然没人夸奖他们,但他们自己心里还是满得意的。

二哥喜欢弟弟聪明,弟弟仰赖哥哥庇护,所以二人几乎形影不离。寒假的时候一起打柴,暑假的时候一起采药,衣裳钱和书本费都能做到自理。二哥高中的时候没上过几天课,主要是在县修造厂学工。他爱学习,跟师傅学会了机床操作和电焊,可以把两片薄铁片焊在一起。

在李思恩的记忆里,二哥最忧伤的时候是他高中毕业前后。当不上兵,也当不上工人,只能回家,和爸爸一样务农,一辈子。那段时间,他每天都回来很晚,不去学校的时候,就在院子里吹笛子和拉二胡,曲调凄婉悲凉,眼里含着泪。但那段时间也是他最风光的日子,给他介绍对象的媒婆络绎不绝。他却理都不理,甚至连头都不屑摇一摇。村东头有个姑娘叫孙玉环,小名叫二丫,胆子大,自己找上门来,每天晚上都来,坐在炕沿上,和李思恩母亲唠嗑,眼睛却不离二哥。她在县城照了张像,想托二哥帮取回来,但直到二哥毕业,他也没有帮人家取。每天二丫走的时候,都是李思恩去送。路很黑,家家养有恶狗,母亲不放心,二哥又没有送的意思,所以只能由他送。他也愿意送。二丫比他大一岁,和他在一起更般配,虽然二丫并不那么想。

等到二哥的幻想破灭了,理想没有了,雄心被庄稼埋没了,壮志被山沟里的阴风销蚀尽了,好姑娘也都嫁人了。剩下的一个没了妈的、不漂亮不苗条但却最有心计的女人,成了二嫂。从此,二哥像失语了一样,除了干活就见他抽烟。

二嫂过门后不叫妈,说是自小没叫过,不习惯。一个月不到,他们就和爸妈分家了。一年不到,李思恩的父亲就去世了,第三年,母亲也走了。老两口虽然都是病死的,但李思恩总认为有二嫂气死的和为了还他们结婚欠下的债务累死的成分在里边。因此,直到二嫂死,他都没有原谅她。而对二哥却不一样,他把他和她划得清清楚楚的。他们家所干的坏事李思恩都认为是二嫂的主意,二哥管不了她。

这年夏天杭州出奇地热。但,李思恩却感觉很清爽,像秋天一样地通透。这倒不完全是因为房子在山上,屋里有空调,而是因为坐在二哥骨灰盒旁的李思恩,内心开始真正地沉静下来了。心静自然凉。

杭州的房子也卖了,确切地说是半赠送给了一所养老院。

离开杭州前的最后几天,李思恩感觉很清静,清醒而宁静。在他周围,只有李叔同的《送别》声在轻轻飘荡。

网上最近流行着这样一个段子,说:

“人啊,就是爱说假话。说金钱是恶源,却都想捞;说性爱是祸水,却都想要;说高处不胜寒,却都想爬;说烟酒伤身体,却都不舍;说天堂最美好,却都不去。”

李思恩对此暗自思忖:事情并不这样简单呢!人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个中选择的无奈。比如说“高处不胜寒”,每一个登过顶的人都知道,“顶”上不但空间有限,容不下几个朋友,容不下自己的亲人,而且,站在顶上还会被风吹得摇摆,往往找不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倒是每每觉得,周围的山个个都比脚下的高,都比脚下这一座美。于是就还得接着爬。可是高度总是相对的,只有更高,没有最高,那要爬到何时才是尽头呢?

回到北京,他的心境里只有心,而没有了境。以前去过无数的地方,现在他哪儿也不想走了,只和太太守在一起,每天下午四点,在只有他们俩才知道的一条山路上,开始缓步慢行。

朱光潜说,他“新的思想是从心出发而后再经过脑加以整理的。”就是说,大脑不管心灵,它只是个逻辑处理器。因此说,即便科技进步复制了人脑,机器人也变不成人,因为理发乎于情,情发自于心。巴纳德力图向全世界宣传他的发现:灵魂不在心里;医学上的心脏只是一个泵。看来巴纳德不是哲学家,更当不了诗人。陶渊明的诗句说得好,心远地自偏。李思恩取了佛学中的名言“关门即深山”,给自己仅存的书房取名为“山舍”,从此深居简出,专注于写作他的《心灵颂》。

又是一个春天,满山绿遍,轮回依旧。

无奈何,芳华处处时,正是春残日。

同类推荐
  • 转型时代三部曲:踯躅

    转型时代三部曲:踯躅

    《踯躅》创作于2015年前后,小说以第一人称为视角,聚焦在乡村出生、成长而在城市读书、工作的社会转型期的一代青年,他们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及其带来的深刻影响。小说通过讲述“我的朋友”陈敌的成长经历以及他与三位女性的爱情故事,反映了与改革开放同龄的一代青年的生存和思想状态。
  • 你好,安娜

    你好,安娜

    一个黑羊皮笔记本失踪四十年后物归原主,带回了迟到四十年的真相与原谅。著名作家蒋韵走进青春的深处,也是人性的深处,讲述上一辈人的故事,讲述只属于那个年代隐秘而炽热的浪漫与牺牲。天资少年“彭”的突然出现,令原本平静美好的三位闺蜜安娜、素心及三美间产生了微妙的嫌隙。“彭”悄悄交给安娜的一个黑羊皮笔记本,激起妒忌、欺骗等等人性弱点,造成接二连三的悲剧。从此,闺蜜三人生死诀别、天各一方,开启了一生漫长的自我惩罚与救赎之路。四十年后,素心与三美、“彭”重逢,逐渐揭开了当年被悲剧掩盖的隐秘真相……《你好,安娜》是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蒋韵献给母亲之作,纵横历史四十年,以一段青春恋情、两个少女的生命悲剧,探入三个家庭十二位身份不同、灵魂各异的女性的沉浮命运,对望恶与救赎,关照当下时代的精神图景。
  • 只有一个太阳

    只有一个太阳

    长篇小说。这是张洁具有转变意义的标志性作品,书中纷纭的事件,碎片似的结构,连同叙事语流的突如其来、汹涌碰撞,极大地侵扰、困惑着读者,而隐藏在叙事结构中的作者意图也更加朴素迷离,复杂难辨。
  • 午夜撞见爱伦·坡

    午夜撞见爱伦·坡

    本书精选编译了爱伦·坡的惊悚悬疑短篇小说,旨在为爱伦·坡的文学爱好者和喜好惊悚推理小说的读者提供一个更好的读本。因为爱伦·坡的行文风格独特,文字描写细腻繁复,为求准确传达作品内涵,故在编译过程中,我们酌情参考了一些前辈翻译作家的版本,谨此表示感谢。
  • 旧情:给我一个理由忘记

    旧情:给我一个理由忘记

    他与她认识之初,他是乖乖好学生,她学业糟糕,顽劣异常。偏偏她要缠着他,要他爱上她是她的理想。他终于爱上她,却在一场偶然的斗殴事故中负伤,兼被人以伤人罪告上法庭,他有难,她却从此消失踪影。数年后他们重逢,爱与恨纠缠难解。他布下天罗地网,只要她再爱上他。她因为放不下对他的爱而再次同他在一起,在订婚盛宴上,他告知天下的未婚妻却另有他人。她试图在他之外寻找新的情感慰藉,却发现,那也不过是一场以爱为名的局……种种刁难,种种局,归根结底只为一个爱字。爱情从不曾褪色,只不过到最后,她与他的手,是否可以再次紧紧相握?
热门推荐
  • 月出无人之境

    月出无人之境

    本文为短篇,感谢大家关注,会继续加油,不会半途而废。
  • 四阳外番:神兽

    四阳外番:神兽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族群,小小的族长候选人因面壁思过而邂逅真情。生生世世,他叶彻,只属于他的神兽小姐…
  • 农女如花

    农女如花

    陈如花,一个小山村的女娃娃,父亲整天花天酒地不靠谱,母亲传统软弱女性靠不住,下有弟妹嗷嗷待哺,看她如何帮爹爹戒赌戒酒,让包子母亲强硬起来,带着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的路上那个大美男是怎么肥四?如花“小强啊为何还跟着我啊,不会是爱上姐了吧”某男“我叫刘志强”
  • 午后阳光

    午后阳光

    不一定每天都有,我愿带给你温暖与关怀以及一些略感奇怪的玩意儿。所以,希望支持
  • 一战惊九霄

    一战惊九霄

    ——半颜回首执天戟,以吾龙血诛万逆。——半生荒唐,余生有你才安好。某日,一男一女立于山头,微风吹来,撩动几丝秀发,这时候女突然转头,追忆问道:你有弟弟吗?男愣了愣,眼神晃动,似乎想到了什么,答道:当然有。女:多大了?男眉头一皱,奇怪的看向女,狐疑道:真想知道?女:当然。男还是在犹豫,不过当他看到女那渴望的表情,顿时心软,随后双手负于身后道:十八厘米吧。听到这个回答,女也是一愣,不过反应却是极快,一反常态舔了舔舌头妩媚道:我不信!除非让我口算。
  • 帝主令

    帝主令

    “帝主令出,宇内合一,神魔皆卧,莫敢不从!”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强者为尊的世界里,罗凡这个没有经历过任何斗争的孩子,只有筑骨境的他,能否在尔虞我诈的社会生存?能否在强者为尊的世界立足?在等级森严、宗派林立,资源严重集中的体系里,筑骨境的他,能否走的更远?能否以一人之力改变残酷的规则.....
  • 愿我为魔

    愿我为魔

    我本无意成魔,你们却硬生生把我逼成了魔。你们现在乐意了,我成了这幅模样还不是拜你们所赐。也对,魔由心生。你们把我当成魔,所以我就成了魔。呵呵,真是打脸啊。现在你们要死了却要我这个魔来救,真是可笑,哈哈。你觉得我会救你们吗?假如此刻,倒在这里的是我站在这里的是你们,你们会救我吗?我走了,随便给你们说一声,拜拜。
  • 画妖志异

    画妖志异

    一些关于妖怪的故事。短篇,弱主线,有灵感就更新。
  • 综恐之这什么鬼东西

    综恐之这什么鬼东西

    我庄严宣誓:这一次绝逼不毁恐怖片!(才怪╮(╯▽╰)╭)谨以此文,献给我们爱的恐怖片/惊悚片/灾难片/科幻片/英雄片……谢谢你们,为我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各类型电影代表作:恐怖片:贞子、咒怨、鬼影、电锯惊魂惊悚片:孤儿院、恐怖游轮科幻片:阿凡达、重返地球、黑客帝国灾难片:2012、后天、独立日英雄片:蝙蝠侠、钢铁侠、复仇者联盟其他:木乃伊、hp、富江
  • 剑缘丝路

    剑缘丝路

    张骞出使西域的凿空之举,开辟了丝绸之路,为汉朝带来了全新的世界,那丝路上不仅有商品,有驼铃,还有江湖儿女的爱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