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05200000043

第43章 逆境与顺境是自我教育的孪生兄妹(2)

学习要追求准确无误,一丝不苟,这是学习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两个重要原则。弗朗西斯·郝纳在为自我智力发展制定规则时,把重点放在了形成一种不断运用所学学科的习惯上,他认为不断运用所学的知识可以把知识掌握得更精确,更加全面。确定目标之后,郝纳规定自己只读有限的几本书。他非常严格地执行自己的学习规则,以避免养成读书的杂乱性和随意性。对一个人来说,学习的价值不仅在于所积累的知识的数量多少,而主要在于是否能够好好运用他所学到的知识。因此,即使知识不多,只要你学的精,学的透,在实际运用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知识比任何宽泛但肤浅的知识都有用。

伊格内休斯·劳欧拉有一句格言:“一个人在一段时间里认真地做好一件工作,要比草率地做完所有工作都好。”我们的努力范围如果太广,那就不可避免地削弱努力的力量,从而阻碍我们的进步,还会逐渐养成工作效率低下的不良习惯。贵族圣·莱昂纳多曾经与弗韦尔·布克斯顿交流他的学习之道,说明了他成功的秘诀在于他独特的学习方式。他说:“当我开始钻研法律的时候,就下定决心,告诉自己要把从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完全变成自己的知识,因此在彻底完成一件事情之前,我绝对不会去动手做第二件事情。许多同学一天所读的书的数量和我一个星期所读的书的数量差不多。但是,这样过了一个月后,我所掌握的知识和老师传授给我们的一样多,而我的同学们呢,从老师那里听到的知识早已从他们的记忆中悄悄溜走了。”

因此,成为一个智者的关键不是读多少书,学习多少知识,而是你的学习内容同你的学习所追求的目的是否相符合,以及你学习时是否全神贯注,是否遵循了把书本知识实际运用到现实中去这一规律。艾伯内西甚至认为,自己的大脑存在一个饱和点,如果塞进去太多的东西,超过了大脑所能够承受的极限,就只能适得其反,大脑不会再往里吸收知识,相反就会往外排挤知识了。说到医学学习,艾伯内西说:“如果一个人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那么他在选择实现目标的方法上就不会栽跟头。”

学习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学以致用,只有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掌握每一个细节,才能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运用,因此仅仅有了书本,仅仅知道哪儿可以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生活中,你还必须实际运用自己的智慧,供自己随时调遣。家里的金子银子堆成山,但是身上却不带一分钱是不行的。我们必须随身携带足够的知识“硬币”以便在需要零钱的场合不致尴尬,否则需要用到零钱时,我们会显得束手无策。

机敏果断

自我教育和从事商业一样都需要机敏果断。这种特性的培养需要让年轻人从小就习惯于依靠自己,让他们尽情享受自主行事的乐趣。过多的指令和限制只会阻碍自力更生习惯的养成。这种指令和限制就会像绑在学游泳的人手臂下的游泳圈,带着这些东西,他们永远也学不会游泳。另外,缺乏自信也是进步的障碍,它的阻碍作用一般人是难以想像的。据说生活中的大多数失败都是由于缺乏自信造成的。约翰逊博士常常把他的成功归功于对自己能力的自信。谦逊应当有限度,对个人的评价可以谦虚,但是没有必要全盘否定,欺骗别人也是欺骗自己。这种缺乏自信,缺乏对自我能力的认可,并因此而缺乏行动的果断性的性格缺陷最终将成为个人发展道路上的一块大绊脚石。为什么有些人做不了很多事情呢·因为他们根本很少敢去尝试。

很多人并非不想达到自力更生的程度,但是他们觉得要为此付出那么多辛苦的劳动很不值得。约翰逊博士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耐性是年轻一代的通病。”应该说这句话在今天仍然是非常有道理的话。没有人相信学习有什么确定的道路,但是好像有人确信有一条大众道路。在教育领域,我们发明了速成法,寻求12小时内速成自然科学、法语和拉丁语以及无师自通的捷径。我们就像一个时尚的女性,请老师讲课,但又请老师别讲动词和过去分词。同样的学习方法会使得我们对自然科学也一知半解。上化学课我们只听上短短几节课,课上做些简单的实验——吸点儿氧气,观察水由绿变红,看磷在氧气中自燃——这样就算学过化学了,而对于化学这门科学知识我们只是一知半解。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是受过教育的,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只不过是玩了玩,乐了乐,并没有学到什么真正的东西。

速成法并不管用

这些吸引年轻人的学习速成法不包含辛勤刻苦的努力,因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它可能用到你的大脑,但是你的大脑中贮存的知识并不会因此而更加丰富。它教学生抓紧时间,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然而,这只是知识分子们的小聪明罢了,纯粹是娱乐,没有更高的教学目标和传授知识的目的。这些速成法又怎么能够来巩固坚实的基础呢·用这些速成法学到的知识只会在脑子里昙花一现,转瞬即逝,留不下什么深刻印象,如此而已。事实上,这些知识只是感性材料,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许多人其实拥有某些特殊的天赋。年轻人一旦习惯了伪装在娱乐面具下的快速获取知识的方法,就会抗拒必须通过刻苦努力才能够学到知识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运动中学习知识,他们会倾向于只玩不学。就这样,他们会养成不爱学习的坏习惯,削弱知识对他们性格的塑造力。来自布莱顿的罗伯特森说:“五花八门的宽泛阅读就像吸烟一样,会慢性腐蚀我们的大脑。它是无所事事的极端体现。对于其他的无所事事,你还可以想点什么东西,但是这种无所事事,你简直无甚可想。”

这种学习的恶习在日益膨胀,并通过不同的途径对人施加影响。它的害处从小处说是造就肤浅,往大处说则是引起人们对持续劳动的厌恶,以及形成低调脆弱的性格。即使我们天生聪明,也必须像我们的祖先一样勤奋劳动,运用自己的知识,因为劳动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创造出价值必须付出的代价。我们必须有目的地去完成工作,然后以足够的耐心等待工作成果。所有的进步,包括最为人期待的进步,都是缓慢到来的。不过对于热心诚实地工作的人,终究会有回报。一个人的生活中若融入了勤勉的精神,这种精神就会引导着他运用自己的力量对周围的事物施加影响,周围的事物也因此而更具价值。我们还须不断努力工作,因为自我教育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诗人格雷说道:“运用的过程是快乐的过程。”坎伯兰主教也说:“把工具用坏胜过放在那儿不用,直至最后烂掉。”阿诺德则诘问:“难道人类能够永远光休息不劳作吗·”而威廉姆的朋友马尼克斯·圣·阿尔德根德,一位精力充沛、工作起来永远不觉得累的人,则把“勤耕不辍”作为座右铭,时刻激励着自己。

正确运用所学知识

正是上天赐予我们的能力被不停地运用,才让我们尊重自己的能力。如果一个只有一分才能的人能够正确运用这一分才能,那么他和拥有十分才能的人一样应当得到嘉奖,受到人们的尊重。即使你掌握了大量高层次的知识才能,但是并没有体现出自我的价值,那么这和坐在家中毫不费力地继承了一大笔遗产又有何区别呢·如何运用你的才能,这其实就是一个你如何处置你所继承的遗产的问题。

人的大脑中可能漫无目的地存储积累了大量知识,但是如果运用这些知识的人不具备善良、智慧、正直的美德的话,这些知识实际上又什么都不是。裴斯泰洛齐甚至认为智能锻炼本身有弊无利,他还坚持这样一个观点:知识的根基必须从一片正直的土壤中发芽成长,获取的知识应当保护学习者免受生活中可能的伤害,但是,知识无法抵制自私恶习对学习者的侵蚀,除非学习者本人遵循正确的原则和习惯。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有些人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但品行恶劣;虽然满脑子装的都是学校里老师传授的知识,却只是世人的前车之鉴,无法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现在社会上流行这样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这其实是对知识的一种狂热崇拜,是知识的专政。知识本身若得不到人们的正确引导,可能只会使坏人变得更危险。有些人认为高度文明的社会将会宛若地狱,一片混乱。

观察的途径

我们今天极有可能夸大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我们自以为聪明,因为我们有着数不清的图书馆、研究所和博物馆。我们以为有了这些文化设施,就能取得巨大进步。然而对于个人的自我教育而言,这些设施是一个促进因素,但也有可能阻碍自我教育的发展。我们建造了图书馆,能够自由出入利用图书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会主动去学习。就像人有了钱、富有了,但未必就待人慷慨大方一样。诚然,我们的文化设施便利发达,但古语说得对——个人只有通过细致观察,细心谨慎,坚持不懈,孜孜不倦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智,提高对事物本质的了解能力。仅仅掌握凤毛麟角的知识并不等于拥有了才智和理解能力,后者要通过比读书要求更高的纪律规范才能逐步积累。读书其实是一个被动接受他人思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其实很少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个人独立、积极意见的参与。

所以,书读得多与少只不过是一个人的小小智力嗜好,各人之间会存在微小的程度差异。读书只是给时下稍嫌枯燥、无聊的生活增添些许乐趣、些许刺激而已,对于增长智力或者塑造性格,则根本没有丝毫影响。因此,许多人读了大量书后便自以为自己的智力得到了开发,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实际上他们也不过就是借读书消磨了时光,说好听了,读书在某种意义上防止了他们把时间用来做坏事。有些人也会走这样一种极端,他们认为,从书本上获得的间接经验虽然有用,但本质上仍然是被动的学习;而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经验方能称之为才智。在他们看来,少量的直接经验比累积成堆的间接经验有价值得多。柏林布洛克勋爵曾说过这样的话:“任何既不推崇直接经验,又不推崇间接经验的学习方法最多不过是又一种巧妙的变相的虚度光阴。用这种方法去学习而获得的知识只是一种表面上令人信服的无知,其他什么也不是!”

在学习中增长智慧

读好书,读有用的书,读能启迪人的书的确能够开发智力,但绝不是开发智力仅有的方式,而且只读书也不及实践经验和实际事例在人格塑造方面的作用大。英国早在形成读书群体之前就孕育了一批聪明、勇敢、忠诚的国民。《大宪章》就是这批勇士们用其英勇事迹谱写成的。他们虽然无法看懂用文字写在纸上的那些深奥难解的原则性规定,却能用心去理解,去重视这些原则,还英勇地为维护这些原则而奋起抗争。所以说,英国国民的基本人权、自由权的基础是由一些不识字的文盲奠定的。他们虽然目不识丁,却无疑具有最优秀的品质。

在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教育的主要目的不仅仅在于往脑子里填充别人的思想,不仅仅是为社会培养出一批能力强、效率高的劳动者。我们的许多劳动者精力充沛,能力很强,但他们都没有读过多少书。布林里和史蒂芬森直到成年以后才学会读书写字,但是他们却成就卓著,度过了辉煌的一生。约翰·亨特20岁时读写仍然相当困难,但他做出的桌椅却足以与集市上任何一个木匠的作品媲美。“我自己没有上过学。”这位伟大的生理学家在课堂上告诉学生们,“但是这个,”他指着黑板上的一个词语说,“这个是你们必须学会的,你们若想在这一行干出点儿成绩来,你们就必须要学习这些知识。”当被告知有人攻击他对死语言(即不再使用的语言)一无所知时,他说:“告诉那个人,我会踏着死尸,踏着他不论用活语言还是死语言都叫不出名来的死尸告诉他什么是死语言的!”

因此,重要的不是你懂得多少,而是你掌握了知识以后的问题,也就是你学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学习知识应当是为了让智力发展成熟,是为了完善个人的人格,是为了使我们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的人生更快乐、更充实,是为了让我们对社会更有用,让我们更具善心,更充满活力,做事也更有效率。

人们一旦形成了盲目崇拜智力才能并想方设法地发展这种才能的习惯,就会不再顾及道德的培养。这种道德表现出来的具体形式就是宗教和政治观点。忽视道德培养,盲目偏重智力发展只会快速走向倒退。我们自己必须有所行动,有所作为,不能仅仅满足于阅读和咀嚼品味他人的成就;我们的生活应当充满妙想;我们应当把想法付诸实践,至少我们应当能够像理查特一样坦然地说:“我已尽我所能,不应再对我有更多的要求了。”每个人都肩负责任,也被赋予了一定的能力,他应当在上帝的帮助下,严格地规范约束自己。

自重自爱

同类推荐
  • 卡耐基口才的艺术与情绪掌控术

    卡耐基口才的艺术与情绪掌控术

    本书是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家和心灵导师卡耐基写给你的口才训练与情调修炼智慧书。
  • 学会向生活妥协

    学会向生活妥协

    人生路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有时候,我们需要适当地妥协一下,向生活弯一下腰。也许有人会说:“妥协还不简单,遇事让一下不就得了?”其实不然,妥协并不是简单地向别人低头、单纯地让步或轻意地放弃,它是一种有分寸的后退,一种适度的弯曲。妥协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一味地让步。明智的妥协是一种适当的退让,愚蠢的妥协,则会因为付出的代价过高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所以说,妥协是一种让的艺术,而掌握这种高超的艺术正是现代人成功必备素质。
  • 激励人生每一天

    激励人生每一天

    本书内容包括:明确目标,做好事业舵手克服弱点,培养良好习惯充满自信,扮演好“自我”角色豁达乐观,营造积极心态掌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等。
  • 犹太人商业禅机

    犹太人商业禅机

    "犹太商人是商人中的智者,更是商人中的魔鬼,他们能够从零开始,从一无所有起步,最终成为亿万级的富翁。冒险是犹太商人的习惯,犹太民族特有的冒险精神令犹太商人在产品上,在经营手段上,在许许多多方面打破常规,引领变革。任何东西到了犹太人手里,都会变成商品,他们早已把合同、公司乃至文化、艺术甚至于他们的上帝都商品化了。犹太商人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商人,犹太生意之所以成为智慧的生意经,就是因为智慧与金钱的同在与统一。"
  • 这个年头,你快乐了吗:一生的24堂快乐课

    这个年头,你快乐了吗:一生的24堂快乐课

    本书共分24堂课,内容包括:“心境——快乐是一种心境”、“角度——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心境”、“给予——增人玫瑰,手有余香”、“选择——只要你想快乐,你就能得到的快乐”、“能力——快乐是一种能力”等。
热门推荐
  • 甄嬛传同人之瑟瑟昭阳

    甄嬛传同人之瑟瑟昭阳

    当朱宜修不再是玄凌心头蚊子血;当朱柔则不再是玄凌心头白月光;当朱成碧不再以振兴家族为己任;当甄嬛没有了菀菀类卿的保命符;当宜修重活一世;当宜修心中再无“愿如此环,朝夕相见”的执念;上辈子的死生不复相见,今生……且看这后宫大戏如何上演!敬请期待!!!
  • 灵始

    灵始

    一个从荆棘之路走出的少年,九妖相伴,万灵之始
  • 境天之路

    境天之路

    一柄星寒斩破长空,四枚古印乱世封尘,禁者沉浮,帝神归来。当星辰陨落大地,当黑暗吞噬星空,纵使一滴眼泪,也能够划出血色的痕迹。皇天战歌,器灵觉醒。终有一日,少年将褪去稚嫩的躯壳,踏着天地,俯瞰众生。他欲,以身化神!
  • 星沙若梦

    星沙若梦

    世界予我灾厄!我予世界一个未来!欢迎加Q群:514394967
  • 厦台关系史料选编(1895—1945)

    厦台关系史料选编(1895—1945)

    本书选编了从1895年至1945年之间厦门与台湾关系史料,即台湾历史上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厦门历史上的清末和民国时期厦台关系的重要史料选编。其主要内容包括:日本学者鹤见佑辅所著《后藤新平》厦台关系史料;日本外务省编纂《日本外交文书》1900年厦门事件史料;厦门台湾公会史料;《申报》厦台关系史料;《江声报》厦台关系史料;台湾民众在厦抗日斗争史料。
  • 我的世界之神奇的穿越

    我的世界之神奇的穿越

    作死少年因玩电脑导致心率猝死,而死后穿越到了一个游戏的世界………这里有无限的资源,无限的怪物,无限的玩家和生物,而在这里活着的人,只有一个目的-----生存
  • 仙界师尊

    仙界师尊

    穿越到了仙界怎么办?什么都不会怎么办?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没有……什么都没有怎么办?凡人流?废柴流?退婚流?系统流……似乎都不是!一个什么都只会一点点的老师,在仙界教书的故事。
  • 我的天朝上国之梦

    我的天朝上国之梦

    在清王朝的脚步走到1840年的时候,这个巨人虽然还在走,但是国家的发展却仿佛在停滞,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已经准备为了鸦片贸易和长久以来无法打开中国的贸易大门而正酝酿着和中国进行一场战争,英国人固执的以为这场战争会完全打开中国四万万人的市场,就象中国人顽固的以为西方人的膝盖不能弯曲一样,从明朝开始就有交流的东西方,真正的力量的碰撞就要开始了。时间是1831年,我们的历史在这个时候拐了个弯,一个穿越者附身于清王朝未来的咸丰皇帝,1831年的小童爱新觉罗·奕詝的身上。他要面对的是显然更加得到道光皇帝喜爱的爱新觉罗·奕,国内烽烟四起的叛乱,虎视眈眈的西方列强,以及明显显露出颓势的大清王朝。毫无疑问他必须奋起,必须改变现状,他在步履蹒跚中坚定的向前迈步。让我们梦一场吧!一场天朝上国之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八卷第1期)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八卷第1期)

    本书包含论文17篇。论题涵括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最新成果。其中杨四平文论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问题,倪婷婷文解读了华裔美籍作家韩秀的作品。张竞生的性话语建构,黄震遐的诗剧《黄人之血》,以笑舞台为代表的文明戏。“南国诗人”田汉在20世纪30年代的转变,论述非常有新意,提供了重新认识这些艺术形象的视角。阮南燕的论文尝试以西方当代理论来解释“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题材的话剧创作,而彭宏对中国的“柯南道尔”程小青的侦探小说在进入新中国之后的创作转向的解释则是一种实例,以具体的作家和文本分析来论述政治的意识形态对文学家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