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74600000022

第22章 夕阳残照:照在关云长的刀上

眼看汉末五十年的最后一幕将以平淡收场,此前的大配角关羽突然闪亮登场,以主角的身份上演了一出荆州大戏,有抬榇死战,有水淹七军;有刮骨疗毒,有白衣渡江;有大义凛然,有贪生怕死:有人洞房花烛,有人败走麦城。真是跌宕起伏、煞是好看。

关羽北伐绝非云长的单打独斗,而是刘备国策的一部分。可是当关公苦战之时,刘备与孔明在做什么呢?

关羽北伐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夏、秋之交,关羽留下南郡太守糜芳、将军傅士仁留守,自己率领荆州军团的主力部队北上攻打曹操的许都南门户——襄阳、樊城防线。

负责襄阳、樊城防线的大将是曹操的堂弟曹仁,他镇守此地已经十年有余。从未出现差池,去年年底,宛县发生叛乱,也被曹仁轻松平定。与勇敢而轻敌冒失的夏侯渊相比,曹仁沉稳谨慎,也绝不缺乏武勇。当年他在江陵城下大战周瑜军团的事迹至今依然在军中传为佳话。

为了稳妥起见,曹操派出了一支规模在三万人左右的援军。这支援军由七个将领统领,故称“七军”。担负主将职责的是老将于禁,也是一个沉稳可靠的人。七个将领中,比较知名的还有西凉人庞德,虽然他的主人马超成了汉中王刘备的大将,庞德却决心为曹操效劳余生。

于禁的七军到达襄樊战场后,驻扎在樊城的北翼。与樊城城内的曹仁,内外呼应。此时已经是农历八月,襄樊一带,连降大雨,十余日不止。作战双方只能停下战斗,各找高地避雨。不久大雨引起汉水泛滥,平地水高五六丈,更是苦煞了于禁、庞德这些旱地里出身的北方汉子。

关羽在荆州待了将近二十年,对这一带的气候显然烂熟于心。他此次北伐,便准备了大量船只,所以水势一起,关羽大军便乘上大小船只,潇洒地戏弄起于禁、庞德们。于禁戎马一生,面对这天降大水,也是无计可施。他想一战,可是军队已经被大水冲散,何况敌人在水里,来去自由。困在高冈上的于禁无兵、无将、无船、无粮、无援军,唯有投降。

倒是西北汉子庞德凭借一道河堤的有利地形,抵抗了整整一个上午,直到箭矢用尽,庞德这才跳上一只小船,打算投奔樊城里的曹仁。但是庞德擅长的是骑马而不是划船,很快小船在激流中翻了一个身。庞德抱着船身,在水中大呼小叫,希望樊城里的曹将军能发挥当初勇救牛金的精神,再演绎一次神奇。

“曹将军救我!”

救他的人很快来了,不过不是曹仁,而是关羽。他对庞德亲切地说:“你哥哥庞柔现在汉中做官,我想收你为将,还不快些投降!”但庞德早先抬着棺材出战的举动绝非作秀,他决心一死。关羽说什么他都不降,只好拉出去处斩。

大水不但淹了七军,也使樊城处于崩溃的边缘。城中守军不过几千人而已,大水每天都在上涨,最高峰时距离城头不过几板的距离(城高二尺为一板)。曹仁虽然杀了白马,与众人发誓要死守樊城,可是挡不住外部形势的恶化。曹操任命的荆州刺史、南乡太守都向关羽投降,嵩山一带的陆浑百姓造反,杀死了县里的主簿,响应关羽。关羽还颁发给他们印章,增加兵力,让他们在嵩山一带打游击。整个许都以南地区,都因为关羽的入侵而动荡不安。

关羽的强大,连曹操都有些招架不住了,他甚至考虑把汉献帝迁出许县,以免落入关羽之手,成为刘备北伐的招牌。

曹操的惊慌可以理解,这一年实在是个“多事之秋”!当年秋天,叛乱的火苗甚至蔓延到了他的大本营邺城。策划叛变的是他的老乡、沛国人魏讽,此人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蛊惑人心的能力极强。连一向精干的钟繇也被他迷惑,延聘他做自己的部署(西曹掾)。结果乘曹操在汉中与刘备相持的机会,他鼓动了长乐宫的保安主任(长乐卫尉)陈祎,阴谋突袭邺城。对于曹操来说,幸运的是他在“鸡肋”思想的引导下,提前从汉中回来。陈祎听说曹操已经在归途中,决定见风转舵。他向留守邺城的曹丕告发此事。结果,魏讽被杀,数千人受到牵连,包括大文人王粲的两个儿子也因为牵扯不清而遇难。钟繇本人也因此引咎辞职,于是曹一期的最后一位老人退出权力核心。

魏讽的阴谋给曹操风声鹤唳之感,他的猜忌多疑综合症更加严重,其后果是杨修的遇害。这个聪明外露的年轻人在曹操手下做文书(主簿),曹操从汉中撤退之前,他居然从“鸡肋”这个口令中识破了曹操的心思,先行一步打包准备撤离,可见思虑之敏捷。

杨修的命运很大程度和曹植捆绑在了一起,为了让曹植在曹操面前充分表现,他揣摩曹操的心思,预先准备了大量答案。每逢曹操提出问题,曹植便根据杨修的参考答案酌情回答,速度当然明显超过曹丕,快捷得连曹操也不能相信。

然而杨修的聪明注定只是小聪明,曹操下令秘密调查,得知是杨修在背后捣鬼,对这个小青年的自作聪明大为反感,同时也对曹植的才能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曹操本来就怀疑曹植的才思敏捷的背后是别人代笔而成,这下子可真是弄巧成拙。相比之下,曹丕的文采虽然不如弟弟,可是人品口碑显然要好得多。尤其是曹操每一次出征,曹丕都会流泪哭泣,听惯了曹植马屁文章、华丽辞藻的曹操不禁想:“哎,还是这个儿子实在!”

不过,曹操还是打算给曹植最后一次证明自己实力的机会,他下令曹植率兵驰援困守樊城的曹仁。可是令曹操奇怪的是:曹植居然迟迟不来受命。

许久,使者回来报告说:“临淄侯烂醉如泥,无法接受军令!”曹操大怒,对这个儿子失去了最后一线希望。他不知道,其实曹植很冤枉,因为他的哥哥曹丕预先得知此事,特意请曹植喝酒,将不知内情的他灌醉,无法成行。

曹植失去了政治前途,杨修失去的可不仅仅是官位,曹操既然不再中意曹植,也就无需保留杨修这样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在曹植身边,一如当年他果断地杀死周不疑,如今他又来了一个清算旧账,以“泄密罪”和“交往诸侯罪”逮捕杨修,处以死刑。

曹植的醉酒耽误了曹操的援军,现在樊城里的曹仁只剩下最后一个希望,那就是关羽的老朋友、驻扎在宛城一带的平寇将军徐晃。徐晃的兵不多,最稳妥的办法是等待其他援军到达之后一起南下。可是那样做,曹仁也就完了。这时关羽的前锋部队已经推进到郾城。凭借对关羽的了解,徐晃大胆地推进到郾城,作出包抄郾城之南、切断这支关羽前锋部队退路的姿态。

面对徐晃的挑衅,关羽选择了保守,他让自己的前锋部队退出郾城。徐晃却毫不收敛,步步为营,一直前进到关羽大军阵地三丈之遥,这才安营扎寨,然后飞箭传书告诉樊城中的曹仁:“援军已经到达!”

闻听此信,樊城中一片欢腾!

没有刘备,江东可以活得更滋润!

关羽的前锋虽然在郾城遭遇挫折,但是对樊城的包围却没有丝毫的动摇。面对大好形势,关羽感觉自己如大鹏展翅,即将高高飞翔!

传说在此期间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左臂,以至于每到阴雨天会特别疼痛。医生说要做手术,关羽二话不说,伸出手臂,也不打麻药,一边喝酒吃肉,一边刮骨疗伤,旁人看了都不忍,关羽却神态自若。若干年后有人说这名医生便是华佗,大谬!华佗早在多年前已经被曹操杀害了。不过无论是谁都无关紧要,关云长刮骨疗伤的事迹一传出去,更加威名远扬。

当然还是有一些不和谐的小插曲,譬如说孙权曾经派人来,说是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羽听了,差点笑喷口中的茶水。

“你说本将军的女儿,与吴侯的公子,会不会不相配?”使者还以为关羽自谦,认为自己的女儿配不上孙权的儿子,连忙说相配。关羽却一下子翻了脸:“老虎的女儿和狗辈的儿子,怎么相配?”

关羽说得过分了,他自己可以自比老虎,孙权与他的主人刘备同为群雄,说什么也不是“狗辈”,孙权的儿子(可能是孙登或孙和)虽然不如曹操的儿子质量那么高,可是也绝对超过刘备的儿子(譬如孙亮便是有名的神童,而刘禅的智商人神共知)。

关羽不但一口回绝孙权的联姻请求,在缺粮之时,还毫不客气地夺取了孙权属下的湘水若干谷仓之粮米。

这可好,老大刘玄德借了荆州不肯还,老二关云长又来强借大米,孙权的鼻子都快气歪了!刘备还没有打败曹操呢就如此欺负人,等他入主中原,还有孙权的立足之地么?孙权决定下手,拿回属于自己的荆州。他秘密召集重要将领在建业开会,商讨大计。

两年前,孙氏团队中最大的亲刘派鲁肃已经去世。现下的孙氏阵营中,最受器重的是袁绍的小老乡、汝南人吕蒙。吕蒙虽然和鲁肃私交甚好,主张却完全相左,是一个坚定的反刘派。

鲁肃的主张,简而言之就是:“曹操太强大,江东必须联合刘备才能生存!”吕蒙的主张,同样也是用一句话:“没有刘备,江东可以活得更滋润!”孙权与吕蒙磋商大计的结果,自然是要跟刘备翻脸。经过周密协商,江东阵营迅速达成了一个袭取荆州的特别行动方案。

这个方案,分三个部分进行。吕蒙负责军事部分,即秘密筹备进攻;孙权则负责对曹操的外交工作,尽快达成与曹操一方的和解,以避免两线作战;年轻的儒将陆议(后改名陆逊),虽然文武双全,但在国际上还没什么知名度,正好担任对刘备一方的外交工作,以烟雾弹掩护吕蒙的行动。

江东三线出击,取得了近乎完美的效果。孙权的善意很快得到曹操一方的正面回应,陆议的无名也让关羽放心,就连荆州的留守部队,也分出一半北上增援。时为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冬交接之际,六十五岁的曹操从洛阳南下救援曹仁,他走到摩陂便止步不前,把前线作战指挥权完全交付给了徐晃,先后十二支部队增援到徐晃的麾下,意思很明显:“徐公明,此战就看你的表现了!”

徐晃很激动,二十三年前,他从杨奉手下投奔曹操,一直以来是龙套配角,至今终于获得一次主演的机会,他绝无浪费这个难得机会的道理。当时关羽军团的主力驻扎在围头,分支部队驻扎在四冢。徐晃声东击西,扬言欲攻围头,搞得关羽很紧张之时却虚晃一枪,直扑四冢。关羽醒悟,亲率步骑五千增援四冢,却被徐晃打败。徐晃乘胜追击,先取四冢,再冲入围头阵地,势不可挡,关羽连叫吃不消,只好解除陆上包围,只用水军切断樊城与襄阳的交通。

对徐晃,曹操下了一道嘉奖令:“敌人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我用兵三十余年,以及所听说过的古代善于用兵的人,没有能够这样长驱直入敌围的。况且樊城、襄阳之围,胜过以前的莒、即墨之围,所以将军之功,胜过孙武、穰苴。”

对仍然受困的樊城,曹操让弓箭手射入一封书信,这封书信正是孙权写给曹操的示好信,信中说孙权将很快发动对荆州的攻击。信件的复写版则被曹操的弓箭手射入关羽的军营中,立刻引起一阵骚乱:“难道孙权真的撕毁了盟约,我们的荆州已经被攻陷了吗?”关羽感觉自己的好运渐渐在消失。对于这样一个骄傲的英雄来说,走下坡路的滋味不好受。

关公之死:谁该负责?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月,云长公终于确认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他的大本营南郡已经沦陷,今年七月以来实施的北伐已经破产。关羽只能率部南下,幸运的是,曹军抱着看好戏的心态,并未追击关羽,云长公得以从容撤退。

但是越往南走,关羽的军心就越浮动。云长公的计划是:乘孙权刚刚夺得荆州,立足未稳,反攻江陵;如果不成,则西走夷陵入川。为了掌握南郡当下的详尽情况,云长公派了一名使者访问陷落的江陵城。在使者看来,这项使命艰难无比,他很担心一踏上南郡的土地就会被吕蒙军射杀,或者受到敌军的侮辱嘲笑。

然而出乎使者预料,荆州的新主人殷勤地招待了他,并带他周游江陵城,很有人情味地让他带走将士家属们的一封封告平安家书。江陵城中的秩序井然亦让使者吃惊,吕蒙的士卒看上去纪律严明。据称一名倒霉的士卒甚至因为拿了民家的一顶斗笠遮盖官铠而被问罪,虽然他请求吕蒙看在同乡之谊的份上给予宽恕,但终究不得赦免。同时,所有的仓库大门都被贴上封条,等待有关部门处理。这种条理清晰的情形,与当初刘备攻克成都时混乱的场面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不久使者回到军中,向云长公报告所见所闻,关羽明白荆州已经不可收复,唯有叹息而已。而军中大小将士,纷纷向使者打听自家家眷的情形,得知吕蒙军秋毫无犯,人人有动摇之心。

既然无法收复荆州,关羽便打算西撤入川,可是这时孙权阵营的年青将领陆议早已抢占了夷陵城,拦断峡口,云长公棋差一招,唯有绕道上庸。十一月,关羽退却至麦城,麦城在当阳县东南五十里,沮漳二水这间,传说是楚昭王所筑,如今将成为关云长的绝唱之地。这时孙权已经亲自进抵江陵,将领朱然等从四面包围麦城。孙权派使者对关羽说:“云长何不投降?”

云长公假意说:“事已如此,也只好投降了!”他在城头竖穿自己军服的草人,吸引敌人注意,自己则带兵从西门突围。但云长公虽然突围成功,士兵却在途中星散,他的身边最后只剩十几名骑兵而已。十二月,威震华夏、英名显赫的关羽终于在临沮小路一个叫章乡的所在被捕。捕获云长之人,是一个低级军官马忠,其上司是在江东打工的北方人潘璋。

被俘的云长公不失英雄本色,他淡然拒绝了孙权的一切利诱。显然,云长不可能为孙权效力,当年曹孟德那般殷勤相待,云长都决绝离去,区区一个孙权怎么跟曹操相比?最终孙权杀了关羽,他的首级据说被送到了老朋友曹操那里,得到了厚葬。

关羽并未因为他的死而被世人忘却,他的一生太过戏剧化,从少年时代的杀人逃亡到跟随刘备、从军打黄巾、降曹又弃曹,以及晚年的辉煌北伐、水淹七军,悲剧性地走麦城。关云长的神奇、骄傲、信义、武勇,最后铸成了中国民间的一个半神半人的关公形象。

然而关云长“生得伟大、死得光荣”的另一面,却常被人忽略。那就是云长公本不该死。按照诸葛亮当年的规划,当关羽北上之时,刘备应该从益州方向出师,与关羽形成双刀齐下之形势。

倘若真的如此,关羽的北伐将不是孤军作战,孙权审时度势,也就未必会撕毁盟约。然而,从建安二十四年的夏天到秋天,再从秋天到冬天,大半年的时间里,刘备、诸葛亮却似乎从地球上消失了一般,没有任何动作,他们在做什么?

先看刘备,建安二十四年七月,他如愿以偿地当上了汉中王,比他痛骂的国贼曹操当上魏王晚了三年。刘备当上汉中王不久,关羽便誓师北伐,这时的刘备却在汉中至成都之间流连,据《三国志》援引《典略》说,从成都到白水关,刘备兴建了四百多个馆舍、亭障,装修奉迎,仪式空前。可见刘备当上汉中王是多么高兴。

刘备又想起孙夫人离开已经太久了,他需要一房新娘子与他共享晚年。他看中了吴懿的妹子、刘璋的嫂子吴氏,听说算命先生曾说这个女孩子“当大贵”,所以刘璋的父亲刘焉当年为儿子刘瑁娶了这个媳妇。可是刘瑁死得很早,刘备觉得算命先生所说的“当大贵”,可能是指自己,于是他想娶吴氏,却又羞羞答答,觉得自己与刘瑁同一族,传出去不好听。聪明的法正一眼识破了刘备的心思,他告诉刘备,历史上春秋时期的晋文公也有类似的婚姻,所以刘备完全不必顾虑。刘备大喜,纳吴氏为夫人。建安二十四年,册封为汉中王后。刘备同年又册立儿子刘禅做太子。由于吴王后未能为刘备添子,刘禅的太子地位始终很稳固。

刘备在称王、册后、立太子之余,还抽空杀了一个叫张裕的蜀人。此人曾经劝说刘备不要和曹操争汉中,争则必败。更重要的是他曾经和刘备对嘲,当时刘备还未入成都,与刘璋在涪城相会,张裕坐在一旁,刘备见他是个饶须(络腮胡子),开玩笑说:“我的老家涿县有很多人姓毛,所谓:东西南北皆诸毛也。于是涿县县令说了一句话:诸毛绕涿居(谐音:猪毛绕涿居)!”

刘备这是拿张裕开玩笑,张裕也不示弱,他见刘备下巴很干净,一根毛也没有。于是回敬说:“从前上党郡有个潞县县长,调任涿县令,人们给他写信,列数官职时,如果单写“潞”就漏了“涿”,单写“涿”又漏了“潞”,于是两个都写上,成了潞涿君(谐音:露涿君,讽刺刘备没胡子,只好把下巴露出来)。”

这本来是酒席上互相开玩笑,可是刘备却怀恨在心。当上汉中王之后,他便借口张裕预测争汉中必败的言论不当,杀了张裕。诸葛亮曾劝阻此事,刘备的回答是:“芝草生在大门口,不得不除!”漂亮的言辞,遮掩不了挟私恨杀人的实质。

同样在胜利之后肆意报复个人恩怨的,还有刘备阵营的二号智囊法正,《三国志》说他:“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有人告诉诸葛亮,希望有所遏制,诸葛亮却说法正的作用太大了,他管不着。

刘备本应该在关羽出击之时,自汉中出兵秦川,或自上庸为关羽声援,可惜半年之内,毫无动作。实在是因为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刘备、法正君臣如此的心态,其实和当年曹操事业略有小成时的放纵差不多,结果曹操在宛城恣意风流,转眼遭遇大难,险些丧命。刘备的怠慢,则葬送了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也断送了好兄弟关云长的性命!

尾声 曹操生命的最后一刻

建安二十四年隆冬,孙权给曹操送去了关云长的首级和一封书信,在这封信中,孙权劝曹操登基做皇帝。曹操读罢此信,哈哈大笑:“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炉上烧烤啊!”不管孙权如何阿谀奉承,曹操都无意做皇帝,他已经打定主意,就算汉室真的要灭亡,他也宁愿做个周文王!

不过,战事已经结束,曹操也不再逗留于荆州,他下令班师回邺城。这时已经是年底,几日后便过了除夕,迎来了庚子新年,曹操已经六十六岁了,按照民间的说法,六六大顺,这是个吉祥的数字。但是曹操却吉祥不起来,毕竟年事已高,数十年来鞍马劳顿、心力交瘁,终于到了还的时候。曹操走到洛阳便一病不起,只好在此停留。因为偏头疼,曹操的睡眠一直不佳。可是这一夜的不眠却格外漫长,曹操心里想:“莫非我的寿数已经到头了?”

好容易熬到天亮,曹操喝了半碗小米粥,出了一点汗,又服下当归汤,这才感觉神志略清。他叫人笔录,口授了几句话,让他们送给当时正驻扎在长安的儿子曹彰。

“若干年来我在军中感到最得意之事,是执法一向公正严明,你们应该要牢记。至于偶尔的一些小愤怒和一些较大的过失,不值得效仿。”第一句话,就已经让执笔者大吃一惊,曹操说话的口气,多么像是遗言?

猜测是对的,果然曹操接下来说:“天下尚未安定,我的丧事要一切从简,不可过分因循古法、铺张浪费!”

说到这里,曹操突然想起了他头上所戴的头巾,他说:“我有头痛的毛病,所以时常戴着头巾,我死以后,你们要记得把头巾拿掉,穿着礼服下葬!”(戴头巾是一种随意的行为,可见曹操临死不忘自己的形象得体!)

“至于服丧的期限,百官十五天就可以了,到时候脱下丧服,一切正常。各地的军士,就不要麻烦他们来奔丧了;各有关部门都要做好本职工作,不可借故擅离职守!”(儒教对丧期规定严格,但显然曹操不看重这个!)

“收敛我的时候,一切从简,地方就在我当初选定的邺之西冈、靠近西门豹祠的地方,不要陪葬什么金玉珍宝。”(曹操是个实用主义者,反对厚葬。当然,这或许也跟他从前曾经派人挖掘帝王陵墓盗取宝藏有关。)

话题到这里还很主旋律,可是接下来曹操就说起了家长里短:“我的那些婢妾和歌姬啊,其实她们也很辛苦。我死后要好好安置她们,让她们继续住在铜雀台,虽然她们地位卑下,也不要虐待她们!”

“至于祭祀,可以在铜雀台上安置一张六尺大小的床,早晨摆上些肉脯、干饭团之类的祭品。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的早上到中午,就让那些歌姬对着那张床奏乐好了!至于你们几个兄弟,有空就登上铜雀台来看看我。”

这时曹操又想起他还剩下一些名贵的香没有用过,还蛮值钱的,别浪费了。他说:“余下来的一些香就分给几位夫人吧,平常没事干的时候就做做鞋子,也好卖几个钱贴补家用。我的那些官服印绶什么的,要打包整齐放在墓穴里。剩下那些平常穿戴的,你们兄弟就分了吧!”

这些话不是一口气说的,曹操一阵子清醒,一阵子迷糊,说完已经是气喘吁吁。

第二天,一些大臣闻讯赶来,乘着清醒,曹操对他们交代了关于身后继承人的遗言。他说:“孤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灭,止有江东孙权、西蜀刘备未曾剿除。孤今病危,不能再与卿等相叙,特以家事相托。孤平生所爱第三子植,为人虚华少诚实,嗜酒放纵,因此不立。次子曹彰,勇而无谋。四子曹熊,多病难保。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卿等宜辅佐之。”

当时曹操的儿子大多已经成年,但最小的儿子曹干只有五岁,两年前生母去世,如今老父也要辞世而去。曹操觉得这个小孩子太可怜了,所以专门给曹丕留下一道遗令:“此儿三岁亡母,五岁亡父(指自己将死),你这个做大哥的要多加关照!”

大臣们离开后,曹操又迷糊起来。忽然有一阵子又特别清醒,睁大了眼问:“人死后有灵魂存在吗?”

这个问题谁能回答,不过在古人看来,大抵是有的。于是曹操自言自语说:“我平生所为,没什么特别遗憾的!只有一件事,假如人死之后,真的有灵魂存在的话,如果遇上子修(长子曹昂)问我,母亲(指丁夫人)在哪里?我该怎么回答他呢?”

至始至终,曹操最放不下的人,毕竟还是丁夫人!

正月二十三日(农历庚子年庚子日),有可能是史上最富魅力也最具争议的一代枭雄曹操与世长辞,终年六十六岁!远在益州的刘备听说此讯,派人千里迢迢赶来奔丧,被不领情的曹丕一刀给斩了。几年前娶了曹操的女儿做皇后的汉献帝,不知是怎样复杂的心情?但是这些,曹操已经看不到管不着,也无所谓了!

曹操死后,果然如他当年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所言,“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第一个按捺不住的便是曹操的儿子曹丕,他在九个月后便篡夺了汉献帝的宝座,当上了皇帝!接着刘备也急吼吼地称帝,理由是汉献帝已经被奸贼曹丕害死了!有一个叫费诗的官员劝他不要这么猴急,刘备大怒,一口气把他贬到了永昌(云南保山,再往西便是缅甸了)。最沉得住气的还数孙权,他一直熬到了229年的夏天才称帝,此时已经距离曹操之死将近十年。

失去帝位的汉献帝其实倒是解脱了,他如今是山阳公刘协了,卸下沉重负担的他无官一身轻,一直活到了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才去世,那时抢他皇位的曹丕已经呜呼哀哉许多年了,巧合的是,与汉献帝同年出生的诸葛亮也在这一年因为劳累过度,在五丈原燃尽灯烛!

若干年前,曹操写了一首《秋胡行》,其中若干句子,可为本书的注脚: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壮盛智愚,殊不再来。爱时进趣,将以惠谁?泛泛放逸,亦同何为!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人生悠悠,该为何而悲伤,又为何而欢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后记”

相对于许多长篇大论、宏伟巨著而言,本书篇幅不长,所叙述的历史也只有区区五十年。五十年对于历史变迁而言可能只是弹指一挥间,可是对于一个人而言,毕生精华在其中!现代人的平均寿命远高于古人,可是掐头去尾,最值得回味的年华,也不过五十年而已。

五十年的人生风景:从人生初见到英雄日暮

人生最富朝气也最富理想化的十年,大抵是二十岁以后的十年,自以为在象牙塔里吸尽了人类文明的精华骨髓,得意洋洋地走出校园,满脑子雄心壮志,真个理想比天高。然而一旦触及现实,这一切所有的幻想,便如泡沫般华丽而易碎。一如当年曹操走出太学,戴着孝廉的头衔去洛阳北部尉衙门报到,等待他的是残酷腐烂的帝国浊世。

而三十岁以后的十年,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大概是决定性的十年。在最初的磨合期之后,该磨去的棱角已经磨得浑圆发亮,磨不掉的棱角也只好由它去。大体来说,最适应社会的一小撮人这时已经看到了成功的曙光。而那坚持自我的一小撮人也终究炼成金刚不坏之身,成了又臭又硬的小石子,其中一小撮之一小撮人,或许将在唯我的山坡上开辟出一条羊肠小路,艰难却是坚韧地走向自己的桃源。一如黄巾起义爆发后的曹操、刘备,终于在危机中觅得机会,打开自己的光明之门。

踏上四十岁的门槛,少数幸运儿已经春风得意马蹄急、事业有成骨头轻,譬如曹操在宛城的放纵。而根基较浅的刘备,还需为自己的前程奔波、寻觅方向。

如刘备这样的大器晚成型,终于在五十岁以后的十年中苦尽甘来,登上人生顶峰。而较早获得成功的袁绍、曹操,在五十岁以后的十年中不由自主地陷入人生的懈怠期,袁绍在五十多岁时遭遇官渡,曹操在五十四岁遭遇赤壁。因为大器晚成,刘备的懈怠期也往后推迟了许多年。在五十九岁那年,刘备登上汉中王的宝座,他的懈怠期随之到来,这一回,倒霉的是关云长。

五十年的人生智慧之一:金子不一定会发光

我们总是说:“金子总会发光的。”可是到底具备什么样的条件金子才会发光?如果说袁绍、曹操、刘备是一时的俊杰、乱世的枭雄,那么,他们因为什么而崛起?如果说能力是崛起的基本条件,那么袁绍、曹操、刘备又具备了怎样的能力以获得成功?

袁绍似乎是一个时代的宠儿,生来就受到上天的关照。细究下来,会发现他的崛起,与一个词紧密联系,这个词便是“人脉”。袁绍的人脉基于袁氏家族“四世三公”的根深叶茂,同时也与袁绍本人长期的经营有着密切的联系。前者,主要是庞大的“袁氏门生故吏”。譬如董卓,曾经是袁绍的叔父袁隗的属吏(司徒椽),正是因为这层关系,袁绍才动了征调董卓进京帮他剿灭宦官的念头;又譬如冀州刺史韩馥,他也是袁氏的门生故吏,正是从他那里,袁绍取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后者,譬如刘表,就以党人的身份与袁绍关系密切,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刘表统治下的荆州都倾向袁绍;甚至曹操本人,也曾属于袁绍的人脉圈,是袁绍的小弟兄、小跟班,曹操兴起初期的数年之内,与袁绍的关系是事实上的从属关系。曹操与吕布久战不下的时候,多次救助于袁氏,而袁绍也确实给了他不少帮助。正是因为这张强大的人脉网络,袁绍在汉末群雄中脱颖而出,成为反董联盟盟主的不二人选。汉末乱世的最初十年,袁绍可谓抢尽风头。

据说在好莱坞曾经流行一句话:“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what you know),而是在于你认识谁(whom you know)。”法制发达的西方尚且如此,人脉的重要性在中国这样的人治社会更是毋庸置疑。正是因为人脉的不足,曹操和刘备的起步就相对于袁绍要困难得多。曹操的问题在于他是宦官养子的后代,所以先天不足地遭遇主流社会一定程度的排斥。刘备的血统虽然疑似皇亲,但残酷的现实却是底层的出身,若非乱世提供的机会,刘备很难挤入上层社会,更别提建功立业了。

诸葛亮在隆中隐居,看似没有什么人脉,可是司马徽、庞德公这些人却吹捧他为“卧龙”,并积极地传播到刘备的耳朵里。若无司马徽等荆州流亡人的炒作,刘备又怎么会知道世上有孔明这样一个年轻人等着他去三顾茅庐?

在一个政治腐败的浊世年代,人脉的作用更甚。人们常说:“做事第二,做人第一!”为什么呢?一个埋头苦干、成绩卓越的人,往往在升职竞争时会一败涂地,而一个做事能力很一般、但是人脉丰富的人,却常常青云直上,这种现象在某些行业不是司空见惯的现实吗!

人脉是什么,人脉就是擦亮金子的那块“拭金布”,没有这块布,哪怕是成色再纯的金子也不免蒙尘,又如何发光呢?

五十年的人生智慧之二:发光的不一定就是金子!

曹操,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强人”,能文能武,有谋略、有情义,然而在浊世却吃不开,只有到了乱世,一切旧有秩序推倒重来,他才有了真正的机会。然而,曹操亦非吕布型的孤胆英雄、单枪匹马地厮杀,他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善于与人合作,并最终打造成一个团队。

曹操也曾单枪匹马,但均遭失败。二十岁那年他在洛阳当北部尉,单枪匹马地处死了违禁的权贵,结果是很快被打发离京;三十岁他又在济南发动了一场不合时宜的“廉政风暴”,结果很快辞职下野;三十六岁时,他孤军深入,在汴水与董卓部将徐荣浴血奋战,结果大败,若非曹洪相救,曹孟德此人将就此从史册上消失。

直到三十七岁以后,曹操才尝到合作的甜头。他与袁绍合作,得到袁绍的推荐,当上了东郡太守;第二年,他与鲍信、陈宫的默契,为他赢得了第一桶金:兖州;四十二岁时与汉献帝的合作,更为他打开了无限宽广的升值空间。

在此期间,曹操的团队逐渐形成。从建安元年到建安十一年,一个以荀彧为行政核心的团队成为了曹操事业的强有力保证,这个团队我们不妨称之为“曹操第一期”:其早期班底是曹操的宗亲父老,如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惇等。稍后有荀彧、荀攸、郭嘉等所谓“颍川集团”的加入,再往后,董昭、徐晃、张辽、陈群、贾诩陆续加入。这个团队是有明确分工的,荀彧主管行政,荀攸、郭嘉则分管策划谋略,程昱、董昭亦各有所长。曹操量才使用,使他们各尽其长。对于中途加入的徐晃、张辽等人,曹操也能做到用人不疑。

“曹操第一期”的主要作用是为曹操的创业开山铺路。待到曹操大业粗成,所谓“曹操第二期”团队形成,其作用则是为了守业和继承。在“曹操第二期”中,前一期的强人如郭嘉、荀彧、荀攸先后逝去,取代他们的是一批新人,如崔琰、华歆、司马懿。

相对而言,刘备的团队弱小而且分布不合理,制约了他的发展。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刘备手下只有关、张、赵和糜竺等人,缺少最为关键的策划人才,直到诸葛亮、庞统、法正的先后加入才改变了这一点,刘备的命运则随之发生巨变。

袁绍的团队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由于袁绍本人能力的不足,他始终无法将丰富的人脉资源整合成一个有效的团队。沮授、田丰都是极富策划才能的人才,审配是忠心耿耿的行政人才,郭图、许攸是积极的交际型人才,可是袁绍却让郭图、审配去干涉沮授、田丰负责的策划,结果把整个袁绍阵营的官渡战略搞得一团糟糕,更让一根筋且固执的审配负责全面性的留守工作,结果逼得许攸去投奔曹营,直接葬送了本方的前途。

袁绍的失败倒是引出一个妙论:人脉固然可以让金子发光,可是发光的却不一定是金子。袁绍的人脉资源让他光彩照人俨然足金,可是仔细一看,不过是块镀金罢了。

五十年的人生智慧之三:如果你是一块深藏在沙土里的金子……

当镀金在阳光底下熠熠生辉,真正的金子却往往被埋没在重重沙土之下无人识得。古往今来,人类社会设计了复杂的选拔制度,察举推荐、九品中正、科举考试,乃至今日的高考与公务员考选制度,究其原理,无非是为了选拔优秀的人才。可是在人治社会之下,所有的名目,最终都不免成为权力人脉学的附庸。拥有权力资源的既得利益者,渐渐垄断了考选的门户,将名义上的公平竞争替换为实质的权力交易。

所以在人治社会这样的混浊生态中,袁绍、袁术是一种常见生物,曹操、刘备却很稀有。依靠人脉而叱咤得意,是一种常态;凭借才能而横空出世,往往是一种传说。如果你是一块金子,而又不幸深藏在沙土之中,恐怕只有两种选择:一是认命后随波逐流,一是徒劳挣扎许久后的认命。

被深藏在沙土的金子,或许唯有在暴风雨的来临之时,冲刷泥土、洗去尘埃,这就是所谓大危机有大机会。诸多草莽英雄,都是在乱世中登上历史舞台的,所谓“乱世出英雄”,便是这个道理。

若无乱世,便无曹操、刘备。而如果说公元2、3世纪之交的汉末是一种政治的乱世、军事的乱世,公元20、21世纪之交的世界则是一种经济的乱世、文化的乱世。以往那些在政坛或是沙场上斗智斗勇的枭雄,如今渐渐被金融英雄和娱乐明星代替。世上已无曹孟德,这是一个比尔·盖茨和迈克尔·杰克逊的时代。遥想1800年前,金戈铁马、逐鹿中原,眼看1800年后,风云变幻、喧嚣沉寂,仿佛依然是袁绍、曹操、刘备们的战场,只是换了一个形式而已。然则21世纪,谁是人脉盟主袁本初?谁是绝代枭雄曹孟德?谁又是草根皇帝刘玄德?又一个人生五十年,怎样的精彩!

有乱世,便有枭雄!

司马路(陆建国)

2010.1.8

同类推荐
  • 宋朝坏老师

    宋朝坏老师

    北宋末年,朝政腐朽,金兵南下,山河破碎。穿越了,变成了一个软弱的教书先生。被学生欺负的无法生存的先生。金戈铁马,胡虏猖獗,谁说老师不能管?谁说老师不能治?以老师的身份,教书、教人、教天下。
  • 风与袖

    风与袖

    太平盛世下的暗流涌动,家族联姻与金钱交易,亲情、友情、爱情,全交织在一个少年的身上……
  • 隐士世家

    隐士世家

    梦回明朝,闲看人世枯荣变幻,卧听江湖风生水起。我自归隐南山,故作高人,修得百年,犹如归去(隐居的原因:文无安邦之才,武无定国之能)……老子一无家世,二无才德,你不让我耍嘴皮子,我咋活,咋个活???
  • 晋朝那些事儿·肆:乱世铁血卷

    晋朝那些事儿·肆:乱世铁血卷

    随着晋明帝之死,外戚庾亮当政,激起苏峻、祖约之乱,建康沦于叛军之手。名士庾亮只身逃路。陶侃在各路人马的劝说之下起兵讨乱,会合各路勤王之兵,终于平定苏峻的叛乱。东晋王朝转危为安。而北方局势依然战乱不停。石勒建立后赵之后老死。后赵集团发生权力争斗。石勒养子石闵乘乱而起,剿灭石勒族人,恢复其汉人身份,建立汉族政权,下灭胡令,以一支孤军独抗北方诸胡,神勇无匹,战无不胜,终因寡不敌众,为慕容鲜卑所杀……
  • 我痴这一世

    我痴这一世

    又一次,外出务工,人生几何,金钱几许,且看《我痴这一世》你看到了感受到了想到了些什么呢,能说说吗
热门推荐
  • 破天战神

    破天战神

    一个少年,一把剑,一根项链牵扯出一段恩怨情仇,谱写出一个少年的崛起。本书结合了中西玄幻,绚烂的魔法、武技带你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
  • 在夏天的风里等着你

    在夏天的风里等着你

    还记得。那年夏天吗?她把回忆。埋在了那个夏天。
  • 蚀骨痴爱除你之外再无人懂

    蚀骨痴爱除你之外再无人懂

    少年时情之所起此生便不再敢忘。若爱是羁绊,那么,她就是他在这世上的画地为牢。六年后,她的归来,却早已忘记他是谁。只是当命运和他们的爱情开了一个玩笑,她的记忆中出现了他。那一年,他留短短的发,白晢的皮肤,清清浅浅的微笑,他有微驼的背影,融入人群中,仿佛我一生再也不记得他,可是当他站在我面前,我却听见青春的刻刀在我心上雕着镂空花纹的声音。----倾心·
  • 复仇之路上的女王!

    复仇之路上的女王!

    她们,是由恨而走到一起的姐妹,她,冷漠。她,活泼开朗。她,成熟温柔。复仇路上遇到她们的另一半,是复仇,还是好好过后半生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客家妇女:纪念朱德母亲钟太夫人逝世60周年文集

    客家妇女:纪念朱德母亲钟太夫人逝世60周年文集

    本书共收编“回忆我的母亲”、“朱母钟太夫人撰略”、“客家妇女勤劳勇敢美德溯源”等文章26篇,“弘扬客家精神振兴帅乡经济”等会议文献8篇。
  • 爱有晴天之缘来是你

    爱有晴天之缘来是你

    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荒唐,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声叹息,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是一场伤心,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生幸福!纵然没有让我先于别人遇上你,但你依然走到我身边......
  • 死神的烦恼

    死神的烦恼

    很多东西总是失去时才懂得珍惜,但失去后又会是什么?
  • 混沌造化神剑决

    混沌造化神剑决

    混沌初开,天地形成,众神神秘消失,神秘浩劫降临,天下苍生岌岌可危,少年龙天背负荣耀使命。问鼎天下至尊,旷世之战,一触即发。。。。
  • 农家商女丞相哪里逃

    农家商女丞相哪里逃

    在现代,秦笂岚是新一代的厨神,因一场爆炸。穿越到古代,成为5岁小萝莉,一切从头开始。斗极品亲戚,斗皇孙贵族,斗厨艺。各路美男任我挑选。丞相,请别掐断我的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