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5500000004

第4章 道德经——无为而无不为(1)

太史公说老子“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指的就是老子学说的内向性、含蓄性、高度顺应自然性的无为而治。无为管理、隐性领导,并不是消极管理,而是让管理进入有为的更高层次和更高的境界,人人都是管理者,都是重大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决策的执行者。管理达到如此境界,才能使管理者摆脱日常繁琐事务,面对未来、综观世界、审时度势、筹谋大计。貌似无为,实为更加有为,更加有效率。

《道德经》:

无为而无不为

释典

《道德经》又名《老子》,据《史记》记载,为老子所作。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因而人称老聃,据传为楚国昔县(今河南鹿邑县)历乡曲仁里人,一说为今安徽涡阳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前471年之间,曾做过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史官,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中国传统文化被概括为儒释道三家,其中道家就是源于老子及他的《道德经》。

老子修行治道之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宗。他在周久居之后,见周室衰微,于是离周而去。到达散关,关令尹喜说:“您就要归隐了,一定要为我著书。”于是老子就著书后离去,不期所终。此书即《道德经》,分上下篇,上篇论“道”,下篇谈“德”,共五千余字。

作为道家文化源头,老子的道家思想与孔子的儒家思想有许多的差异性。虽然二者都强调道德的自我完善,但儒家提升人格的方法是主体的积极进取,主动在社会中求取合适的身份,而道家则认为完善之道在于主体内心的宁静和谐,在于主体与自然的顺应。所以,孔子注重的是对“术”的把握,是具体方法上的指导。老子偏重于形而上的问题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

张岱年先生在《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中这样说道:“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开始,这是确然无疑的。在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发展过程中,道家学说居于主导地位。”在老子的学说体系中,最高的范畴是“道”,也就是自然。

道家主张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该遵循自然主义的原则,自然而然、顺其自然。人们只要顺其自然、柔弱、无为、知足、谦下,崇尚“不争之德”,以柔弱胜刚强,以无为胜有为,就能得到“道”。太史公说老子“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指的就是老子学说的内向性、含蓄性及高度顺应自然性。

自有《道德经》始,历代都出现了不同的注本。今注本有陈鼓应的老子注释及研究。

《道德经》与企业管理

老子思想为当今管理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无为而治,隐性领导。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道德经·第十七章》)这里,老子提出了评判领导者优劣的四个标准。在他看来,太上型领导是领导者的最高级别,这种领导给民众的印象是“不知有之”,就好像这个领导不存在似的,也是因为领导真正地做到了“无为而治”,“身教不言”,他虽隐于众,却能以无形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来规范民众的行为,使民众以为是自己就那样干的,而不是受领导支使所为。

著名管理大师曾仕强分析老子“无为”思想时曾说,无为当然不是不为,而是无不为。但只有站在无为的立场来无不为,才能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地尽力而为。不争功也不诿过,自然一切秉公处理。

可见,“清静无为”其实是借助于自由文化的潜在力量,充分尊重个体的自由和尊严,从而自然地达到“无不治”的圣世。

很多人误解了“无为而治”的思想,以为过于消极,内敛,与现代的扩张型社会,外向型经济不符。其实,有作此言的人是只见其表,不见其里。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不为中实现有为。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曾指出:“所有的翻译家和评注家都把‘为’字原原本本地译成‘行动’(action),于是道家最大的口号‘无为’就变成了‘没有行动’,我相信大部分的汉学家在这一点上都错了。无为在最初原始科学的道家思想中,是指‘避免反自然的行动’,即避免拂逆事物之天性,凡不合适的事不强而行之,势必失败的事不勉强去做,而应委婉以导之或因势而成之。”李约瑟对“无为”的理解,深得“无为”要领。“清静为天下正”,用现代的管理观点说,清静无为的管理就是管理对象的自我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越来越复杂,西方以事为出发点,以逻辑分析为解决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变得日渐难以控制繁复的企业。牛津罗兹奖金获得者,《超越竞争》一书的作者爱德华·德-博诺,曾明确说过:“在我们处理有许多相互作用的循环复杂系统时,分析就不管用了。在这样的系统中,你不能将各个部分分开再让它们复归整体,因为在把各个部分分开时,你就改变了这个系统。”传统的分析逻辑思维方法,显然难以做出有效的处理。同时,还因为“在有积极反馈的循环系统中,某处参数的些微变化都可能使整个系统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运作”。因而“我们正日益被迫研究简化思想模型,并用它来指导行为”。

这正应着中国古代贤哲老子的一句至理名言:“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管理的真谛并不是用人为的强制手段横加“管理”,而是顺应自然的人性来实施管理,如此就能在无为中有为。

另一方面,清静无为型的领导力模式是最适合信息社会的管理模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虚拟空间的存在也日益渗透到管理实践中。美国管理专家毕可斯曾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由于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未来企业的办公室内,看不到一个员工,有人选择在家或工作室工作,有人在外面拜访客户,所有的工作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

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对领导力模式要求也是很高的。它需要的不再是领导者的权威、严格管理,而怎样培养每个成员的独立处事能力。清静无为型领导力模式正好顺应了这种要求,“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它给了组织成员完全的自由,也给了组织成员完全的权力和责任。

所以,无为管理、隐性领导,并非消极管理,而是管理进入有为的更高层次和更高的境界的体现,人人都是管理者,都是重大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决策的执行者。管理达到如此境界,才能使管理者摆脱日常繁琐事务,面对未来、综观世界、审时度势、筹谋大计。貌似无为,实为更加有为,更加有效率。

大家眼中的《道德经》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先哲老子的话告诉我们,战胜对手要先战胜自我,而战胜自我是痛苦的。应视名利为身外物,视挫折为财富,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顽强拼搏,以成大业。

——张瑞敏海尔总裁

老子说过这样一段话,对我影响很大,“吾有三件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张瑞敏海尔总裁

当人们都秉持着老子这样的价值观时,老子所需要的目的也就不难实现了。

——周建广州君远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太上,不知有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约玛·奥利拉(Jorma Ollila)诺基亚CEO“上善若水,水善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我们愿意有水的特性,海一样的胸怀,尽可能容纳一切好的东西,包容一切有益有趣的东西。

——何加正人民网总裁

《道德经》中的管理智慧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

[译文]“道”,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叫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名。

2.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第二章》

[译文]圣人作无形迹之事,传无声言之教诲。让万物自行发生而不创始,任其生长而不培育,任其自为而不把持,任其成熟而不割刿。正是由于从不占有,所以才永远不失去。

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道德经·第三章》

[译文]不以多财为上,人们就不去争夺;不珍视难得的物品,人们就不会去献媚;不显示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人心就可以保持稳定。

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道德经·第八章》

[译文]最好的品质就像水那样。水的好品质是有利于万物而又不争高低。

5.持而盈之,不若其以。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译文]与其把持使之保持盛态,还不如就此停止。以锻打而使之尖锐,也不能长期保持不损。金玉满堂,没有人能长久守有。富贵而骄傲,就会招来灾祸。功成名就全身而退,这才合于天道。

6.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十二章》

[译文]追求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追求动听的音乐使人耳聋,追求鲜美的滋味使人口舌变木,纵情游猎令人心狂,喜欢奇珍异宝会使人行为出轨。所以,圣者做事只为了生存而不是为了享乐,那就抛弃“礼”而采取“道”和“德”

7.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道德经·第十七章》

同类推荐
  • 妙算商机

    妙算商机

    主要包括:看好市场,把危机作为机遇,沉着应对,笑看危机找市场,千万不能这样说不,因为路就在你的脚下。
  • 管人管事十大谋略

    管人管事十大谋略

    桑柏的《管人管事十大谋略》从理论和实例的结合上,详细论述了管人管事的十大谋略,即以和为贵、坦而不露、平等相待、欲取先予、感情投资、人尽其才、灵活授权、激发竞争、刚柔相济、赏罚分明等。《管人管事十大谋略》虽然主要面向企业领导者,但同样适合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领导者阅读。
  • 过冬法则:40家杰出企业渡过金融危机的策略

    过冬法则:40家杰出企业渡过金融危机的策略

    具体介绍了40家杰出企业的过冬法则,希望这些企业的过冬经验,能帮助广大企业尽快走出困境。经济观察报投入了大量的采编队伍,对各个行业的知名企业进行了采访,对金融危机下联想、阿里巴巴、松下、阿迪达斯等企业的现状及这些企业在危机下的应对之策等进行了精雕细描,并对此进行了总结。
  • 品牌七宗最

    品牌七宗最

    本书围绕目前中小企业塑造品牌时出现的虚假宣传、广告没有效果、品牌核心价值不清楚、品牌定位模糊以及品牌如何管理、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提升等问题展开,讲述了企业在做品牌时应该重点考虑的七个要素。本书理论和案例相结合,从案例中探讨如何做品牌,用案例来佐证理论,以帮助本土企业减少塑造品牌的误区,为品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工具。
  • 一线真金:电话行销话术

    一线真金:电话行销话术

    本书分为十五章,以电话行销的实际操作步骤为切入点,由浅入深地讲解了电话行销的具体操作方法、操作技巧以及提升行销能力的训练,并辅助有大量的经典行销案例。
热门推荐
  • 右手边的糖

    右手边的糖

    林悦兮在毕业前终于鼓起勇气对顾羡予表白了“顾羡予,我......我喜欢你”“好巧,我也是”顾羡予和林悦兮相视一笑
  • 无敌之选择系统

    无敌之选择系统

    叮!无敌之选择系统绑定中……成功穿越成大楚皇帝的楚陌,在拥有了外挂系统的情况下,他选择做一个励精图治,君临天下的好皇帝!【选择一】:获得至高神器东皇钟!【选择二】:获得超级神兽应龙幼崽!【选择三】:获得召唤卡片齐天大圣孙悟空!脚下是七彩祥云,背后是百万天兵!左手是诛仙神剑!右手是开天神斧!什么?还有各种形态?牛头一护?仙人模式?恶魔果实?霸王色霸气?
  • 堕入深渊2

    堕入深渊2

    多么希望有一天突然惊醒,发现自己是在山坡上睡着了,现在经历的一切都是一场梦,山坡上有熟悉的影子。我告诉小春说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小春骂我是白痴,叫我好好练习,看着山坡的树林,一切都那么熟悉,一切还充满希望……
  • 在武侠仙侠世界捡奇遇

    在武侠仙侠世界捡奇遇

    这里没人知道凌云窟之中有着血菩提,血饮与火麟,也没有人知道,昆仑山之下,九阳神功在埋藏,更加没有人知道终南山活死人墓之中,有着绝世神功九阴真经。而他却在这个世界疯狂捡着那一个个的主角奇遇。在这个武侠的世界之中,一切和前世的武侠小说有着不可思议的重合,只是明显上限更高,上有仙界即将崩塌,下,武当,少林,昆仑,峨眉,丐帮**的不可知之地即将脱困,千年前的历史早已崩溃。
  • 相交之旅

    相交之旅

    相遇是缘分,也是磨难,只愿来生,无锥心之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姒女乱

    姒女乱

    砭石断,礼乐崩,华夏乱。“褒藏祸心,万劫不复,世世生女,代代为祸。”千年血咒血洗姒氏命盘,狼烟烽火,青史遗恨……狐说,你以千秋子孙苟得一己安身,你心何在?龙说,阿姒,滚滚红尘不如淼淼东海,骨肉血亲不如蓬莱逍遥。她说,他在哪,我在哪。姒心绝,东海竭,红尘乱。龙说,无心则无爱,无爱则无祸。狐说,该爱的,哪怕是剜了心,也还是会爱。她说,他在哪,心在哪。一剑之缘,三世纠缠,宿命殊途里蹉跎了千载光阴。不是红颜祸水,却一笑倾了百世基业。不是千秋帝君,却一剑乱了万古春秋……
  • 校园之冥魂护道者

    校园之冥魂护道者

    天地初开,万物化生,人生慧,化万物之灵,其身陨灭,留有其魂,其魂浑噩,留恋生地不知归途。上古时,有冥魂护道者安抚其亡魂归于冥府,至中元,冥府门开,引渡者出,魂灯过,百里魂相随,渡鬼门,踏往生,入轮回,又一世。万物生规,末法既至,天地轮回自生其道,引魂者灭,护道者消,万物轮回皆不可察。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林城高中生林昊天生阴阳眼又奇遇《安魂秘录》传承,失传已久的冥魂护道者即将重现于校园。
  • 长风道君

    长风道君

    悠悠神州,永恒天地,多少风流,多少传说,多少神话,终将随风而逝,不管愿意不愿意,只是成为了时间长河中的一朵朵浪花,湮没在时空痕迹之下,唯有圣者灵慧正觉,尊号道君,意志横亘于太易,超脱于时空。落魄富少,轮回神州,历经劫难,成就不朽大道
  • 重生之狂霸天下

    重生之狂霸天下

    地狱小鬼要借尸还魂,最强身体兼阴阳互通,野心勃勃谋天下一统,如云美女衬旷世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