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32600000022

第22章 真假(1)

“真”与“假”作为一组对应的概念在《红楼梦》文本中赫然存在。这种对应,既有作为其各自修饰的言和事而构成的所谓“真事”和“假语”的命题对应,也有蕴含的“荒唐言”和“其中味”这样一种更为复杂的对应。当然,从抽象的意义上看,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符号的非本质属性,其相对于真事或者说真味而具有的“假”的属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古代,探讨“假言”与“真事”或者“假言”与“真味”的关系,构成史学和诗学分野的特色之一。

《红楼梦》作为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我们说它继承了史学和诗学的两种渊源。至于《红楼梦》中有关史学和诗学的具体内涵,已有诸多学者给予了较多笔墨讨论,这里不再赘言。我想说的是,从“真”与“假”这组概念看,作者是从类似的史与诗两方面,把假语与之相关的真事或者真味揭示了出来。作为史学传统的假语与真事的对应,是在贾雨村和甄士隐这些隐喻式人物身上所潜伏着的,而言与诗的关系,似乎在其自题小诗中的“荒唐言”和“其中味”得到了暗示。如果说,以往着述有关言与事的命题关系更多地是在史学范畴得到讨论的,那么,曹雪芹有意引入的这组命题,包括作为设定的作品叙述者石头与空空道人的一番讨论,似乎表明了在文学领域里来讨论言与事的特殊性的一种自觉,也提示了我们把史学与诗学传统打通的一种契机,这种打通,在某种意义说,是一部创作实践上的“文史通义”。

然而问题也由此产生。一方面,在史学与诗学的各自范畴里,真假关系问题成了学者探究的目标之一,而在探究中,受了各自视野的局限,使得言与事、言与味的真假关系问题转化成了问题本身的真假,导致有些讨论变得相当无复依傍;另一方面,在史学与诗学的打通中,研究者相应的观念和方法并没有得到确立,所以,因观念错位而产生的新的问题,也使这些问题中有一部分是在不相关的领域展开而导致的问题“失真”。不妨说,由于这里提及到的一些问题带有人为的假定性,而这种假定性又常常使得对其假定的澄清变得没有太大的意义,甚至于是在一个虚假的问题或者说伪问题中来展开讨论,所以本文特别标出其“真”“假”的特质,并希望在揭示出假问题特征的同时,也能从中发现一条将“假”问题转化为“真”问题的路径。既然问题的“真”与“假”是由作者曹雪芹所引发,那么我也将遵循他的思维逻辑,希望能够让这种“真假”获得传统哲学意义上的回归,也就是说,“真”与“假”之间不仅仅是空间上的一种对峙,也是时间上的一种发展与嬗变,一种消长与起伏。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列举的“假”问题包括对这些问题的似是而非的解决,也是经过了文章作者深思熟虑而得出的结果,至少就发表观点的作者而言,他们的态度是诚恳的,至于红学界不时出现的有意作假、作伪问题与我们所要讨论的“真”“假”问题无关。

就我们所划定的红学的真假问题而言,其所涉及到的方面相当广泛,限于自身知识积累的不足,全面探讨并无可能,也不是我撰写此篇文章的主要目点,在此,我也只拈出几个较具代表性的要点,来做一简单的评述,希望引发大家作进一步思考。

本着“执柯伐柯,取则不远”的古训,我想就从对“红学”这一概念的讨论开始论起。

所谓“红学”一词,简单说来就是研究《红楼梦》的学问,这一定义,并无进一步探讨的余地,但恰恰是在对这一定义的外延进行界定时,却引发了一场大的争论,也带来了“红学“本身所蕴含的真假问题。

其实,当我们不经意地把“红学”理所当然地视做是研究《红楼梦》的学问时,这“学问”一词,已经有了耐人寻味的意趣。因为学问需要积累,也非一朝一夕所能获得,这样,从学问的内涵中,再整理出其四方面的外延,所谓曹学、脂学、版本学和探逸学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而门类虽分为四,其目标却是在一,就是要在假语的表面下,求得遮蔽着的真人、真事、真版本。平心而论,当初胡适之以自己写就的《红楼梦考证》来讥笑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为猜笨迷,似有五十步嘲笑一百步的味道,因为在他们要从语言的假来探求事实的真这一目标设定,或者说都要在小说外找到真事的依据来看,双方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之所以有新红学与旧红学之别,在我看来不是研究目标的差异,而是方法的差异。以假语而求真事,其根本的立足点在于史,在于对史学传统的承继。

但如上所述,由于《红楼梦》是对史与诗的两个传统的兼容并蓄,这样,旧红学与新红学在对待同一文本,寻求同一个真事的目标,却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寸于旧红学来说,他们在语言的隐喻中来探求本味的思路,基本是延续了诗学的传统,是以诗的方法来探求史的目标,这样喻体遮蔽着的作为本体的真事并没有浮出水面,而其生生举出的事实,也无法得到确证,其与喻体的关系,即一种可能存在的本体与喻体关系,变成需要再解释的喻体互相间的层层转喻了。事实上,传统诗歌中的隐喻式的方法,一直被蔡元培拿来自觉运用,我们看其论文开头,从作品的多义性入手,来探求其本旨,所谓:最表面一层,谈家政而斥风怀,尊妇德而薄文艺。

再进一层,则纯乎言情之作,再进一层,则言情之中善用曲笔,如此云云,似乎是最近乎诗学的研究路数,只是由于他要把这诗学的路数与史学之路直接连起来,中间不经过任何的转接和过渡的必要步骤,在跨越中求得结论,也就只有想象的新奇而缺乏事实的归属了。从一种逻辑关系来看,考证派的登场是为了对索隐派带来的问题予以克服。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解决索隐问题的关键究竟何在?那就是,要在诗与史难以弥合的断裂中,找到一种融通的办法。但是,考证派是怎么来解决的呢?他们采取的似乎是一了百了的办法,干脆把诗学从红学研究中剔除出去了。既然目标是在假语中求真事,他们就把求真的逻辑进行到底,把史证的方法用到极致。于是乎,一个《红楼梦》文本遮蔽着的真故事显山露水,文本成了求真事的言诠,当言诠还原成事实时,文本的特殊性也就没有提及乃至于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如果硬要把文本与事实进行一一类比的话,就未免显得有点可笑。我这样说,绝不是要否定考证派中的许多大家所取得的成果,事实上,我在对《红楼梦》进行细微的研究时,也一直受惠于考证派的成果,充分利用着他们经过辛劳考据而得出的结论。但是,我始终认为他们的研究是史学而非文学。或者说,是为了进一步进行文学研究而做的基础工作。

所以,就其把红学分解出的四个分支看,纯然是史学意义上的曹学收获最大,也最有说服力;而与文本的阐释密切相关的探逸学包括对其八十回后的原稿情况以及整部作品的成书过程的研究成果最薄弱,我所谓的薄弱不是说没有一些大家认同的结论,而是这样的结论实在太抽象、太枯燥,与原书的有血有肉的写就部分实在无法放在一起来加以论述。我也同样不同意陈维昭的观点,认为求真事的研究是“反文学”的,确切地说,不是反文学,是非文学的。正因为是非文学,以文学的价值标准来对之进行判断、反驳或者争鸣,就变得没有意义,而且颇为滑稽。

也正是站在同样的立场,我认为索隐派将《红楼梦》作为一部伟大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带来了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也就是史学和诗学有待融合的问题,索隐派们研究的结论所出现的这样那样的失误,是“真”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反驳的。然而,考证派却不是,虽然从史学角度看,他们贡献不少,但从文学角度看,他们构不成真正的问题,如果确实有问题的话,那也只是些不应该由文学家们讨论的“假”问题。需要放回到史学范畴里加以验证,既然不是文学范畴里的问题,又何来“反文学”这一说呢?

需要强调的是,我对考证派的如此判断,特别是对其始终如一自觉运用的史学方法本身,并无任何贬低之意,正如一个在纸上演算公式的数学工作者不会去诋毁一个实验室里做试验的化学家一样的道理。不但不贬低,我觉得我们如果从文学角度来进行研究的话,倒是不能缺少史学的眼光的,也是应该以这样的眼光为基础,再来进一步实现由史向诗的转化的。单纯从文学角度看,有些假问题、假判断的出现,倒恰恰是没有将史学融合进来导致的结果。可以说,真问题与假问题的相混淆,既有来自于不同学术领域的错位,有时候,也是因为缺少历史意识,出现了时代错位的结果。

比如,《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与贾宝玉初次相见,关于贾宝玉,作品引述了两首所谓后人的《西江月》词,来评点宝玉: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诛旁。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龄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纹跨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其意义,一般都是从诗学的角度,以为是似贬实褒,或者说是寓褒于贬的一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这样的分析,似乎忽视了这一评价与贾政、王夫人等众人对他评价的一致性。且不说作品也明确指出了是“后人”的评价,作者有意要从这样世俗的视角入手,不但对我们读者来说,随着阅读的深入,可以不断刷新我们的认识,引起理解上的冲突;而且,这一视角也让我们看到了世俗之人理解宝玉的心理定势,使贾宝玉最具反传统的思想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在传统的意识形态中找到了存身的位置(哪怕是处于被贬斥的位置)。关于对《西江月》一词的简单化理解,其实是跟理解李卓吾“童心说”的简单化在思维方式上有一定的共通性。

同类推荐
  • 边走边想

    边走边想

    《陈世旭散文选集》主要收录了陈世旭的60多篇作品,包括:“森林”、“河谷”、“三清山”、“李白墓碑”、“园博园”、“洞经音乐”、“常山高士”、“人生的资产与负债”、“像鱼那样生活”、“学会遗忘”、“文学天地”、“古怪一族”、“自律四戒”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较高的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 月光下的白马:动物卷

    月光下的白马:动物卷

    本书收入作者的灵动文字,用爱心写动物的可爱。文字活泼,优美清新,有许多文章被《读者》、《散文选刊》、《青年文摘》转载,并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是不可多得的精品读物。
  • 雨中灯火(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雨中灯火(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中文系是治愈系

    中文系是治愈系

    作为70后的大学教授,遇到90后的学生,将会发生什么?这是一本关于70后作者在大学中文系教书的实际体验,谈及人文、青春、成长问题的方方面面,既“文艺”,又“普通”,在幽默欢乐中反思中国式大学教育,作者入乎学术,出乎文艺,游刃有余,操文艺的刀,割学术的瘤。这不是“心灵鸡汤”,而是酸甜苦辣兼备的真实的治愈。在70后老师和90后学生的交锋碰撞中,中国大学教育未来的希望可能正在萌芽。
  • 猫城记

    猫城记

    《猫城记》以科幻荒诞的形式述说了火星上一座猫城的故事。飞机坠毁在火星,“我”误入火星上最古的国“猫城”,开始了艰难的外星生活。猫人拥有两万多年的文明,在古代,他们也与外国打过仗,而且打胜过,可是在最近五百年中他们自相残杀,完全把打外国人的观念忘掉,而一致的对内,导致文明的退化。“我”目睹了一场猫人与矮子兵的战争,以猫城全城覆没而结束了这座私欲日益彭胀的外星文明古城。繁华落尽,如梦无痕。
热门推荐
  • 水浒伴侣

    水浒伴侣

    读经典;读懂经典;水浒伴侣,让您重新认识水浒这部经典;水浒有其独特的魅力,其魅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学是兼有红楼的文字和三国的故事性,人物故事刻画水平非常高,且不说书中主要人物,就连林冲的丈人张教头、鲁智深的恩人赵员外、杨雄的老婆潘巧运这些小人物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是水浒的人物描写符合大众心里,通过对人物性格以及人生结果的分析,也能折射出大众的价值取向。本文仅代表个人的、不成熟观点,仅供参考;但大家的鼓励,是我们继续创作的动力。
  • 赖定你了,我的平民大小姐!

    赖定你了,我的平民大小姐!

    回家路上,遇上英俊帅气的左辰大少爷,发生了某些意外,不料得到她的初吻一枚,还被她打了一拳,得到一个熊猫眼,也得到一个称号“色狼”,硬要对方向他道歉,无奈之下,羽裴怒气沖沖一走了之……却没想到,在学校遇上色狼未婚夫,自己的未婚夫竟是骂自己是“暴力女”,夺去自己初吻的大色狼,也没想到她的父亲出阴招。他们究竟会有什么发展,直接取消婚约,还是……或许冥冥之中是天生注定在一起。他们会展开什么样的爱情故事?
  • 高冷女王:霸气男主夺爱记

    高冷女王:霸气男主夺爱记

    当没有任何感情、高冷的女王,碰上霸道、腹黑校草,会擦出什么火花呢?
  • 太极道主

    太极道主

    【免费精品,全网畅读】修真界帝国太子被太子妃暗算,虽然逃得一命,却被强行入赘洞房,未婚妻还是个丑女……
  • 我旳中专

    我旳中专

    在打算创作之前,我一直是拿起了笔而不知道写什么了的感觉。因为刚开始的我,一直沉醉新式生活的过程中,演义着自己的新身份,一个中专新生。.........三年间,我经历了太多,也用泪水表达自己内心的悲伤与无奈过。有时候,曾经陷入困境,黑夜里无意识的眼角挂泪。不知道为何这样,心里原本的失落化为痛苦。三年间的写作,让我心中一直明白一点:创作是我想要表达内心的唯一窗口,不会有所隐藏,体现出我的心灵。要付出情感,才是对这文字的喜爱。我爱创作,它使我精神有了支柱;我爱描述,它使我灵魂有了真实;我爱思考,它使我心灵有了情感。我可以不出色,但绝对不能失去灵魂,如果没有灵魂,我有这生命还有何意义!
  • 拐角的女鬼

    拐角的女鬼

    隋朝时期,一家大门大户陨落了,家中唯一的千金小姐沦为了乞丐,她发誓,一定要复仇,可是,一天天过去了,女孩没有任何的食物,所有从她身边走过的人只是厌恶的看她一眼,而后快步走开,最后,她在一个拐角里停了下来,已经饿得没有力气的她,拿起一块碎木片,一点点的将自己的血肉吃下,最后,自己吃了自己,灵魂无处依所的她,成了孤魂野鬼,她每天只是静静的停留在自己的尸体面前,希望有机会复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死亡请柬

    死亡请柬

    江北大学美术系学生,牛欣欣再为海外贸易公司老总吴宇翔画壁画期间,屡次要款未果。然而有一天牛欣欣看到吴宇翔突然接到了一个神秘电话,接着收到了一个神秘的盒子。第二天牛欣欣接到吴宇翔的电话,令牛欣欣十分诧异的是,吴宇翔居然爽快的付清了所有款项。可在牛欣欣拿到钱的当天晚上,吴宇翔上吊自杀,盒子神秘失踪,并留下一张神秘的照片。同时江北大学第三校舍开放的当天下午,美术系方晓彤在画室用铅笔刺向自己的喉咙,诡异自杀。一连串诡异所思的事件,神秘的死亡请柬,牛欣欣发现,自己被卷入了一场凶杀风波,同时牵扯出了十几年前的两件无头公案。命运的天枰到底会偏向哪边?盒子里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第三校舍又有什么恐怖的过去?
  • 六岁包子不要当团宠

    六岁包子不要当团宠

    #时家四小姐找到众人:时四小姐肯定一点也没有三小姐受宠。第二天大佬爸爸:去给四小姐买商场去!大哥:把我的卡给四小姐二哥:妹妹我帮你写作业呐!众人:三小姐一定很伤心!第二天#时家三小姐带四小姐逛街众人:羡慕啊————凌多多:我不要!我什么都不想要啊!江少爷:多多来!户口本给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