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42400000007

第7章 三国中的老狼战术:以才能横天下(1)

诸葛亮,谋士之失

提起诸葛亮,人们就会想起空城计、草船借箭等等奇事。可以说,诸葛亮是智能的化身,人们心中的偶像,而且还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鞠躬尽瘁的典范。诸葛亮几乎已经成了人们心中完美的代表。然而,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这个贤与能浑然一体的偶像身上,也并非没有人生败笔可寻,比如他的连年北伐,徒而无功,只是劳民伤财。

北伐曹魏,统一中原,是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早就提出的目标。公元227年,一切准备就绪,诸葛亮向刘禅上了《出师表》,对后方的政治、军事作了妥善的安排后,率领老将赵云、魏延及年轻将领马谡等,统率二十万大军进驻汉中,伺机北伐。

公元228年春,曹丕病死,诸葛亮乘机出兵汉中,自己带领大军直扑曹魏据守的祁山,同时又派老将赵云、邓芝带领偏师从斜谷出发扬言攻打湄城。然后,进攻曹魏中心城市长安。由于蜀军经过2年多的养精蓄锐,准备充分,而曹魏准备不足,蜀军很快攻下祁山,曹魏的天水、南安、安定降蜀,使曹魏朝野震动。

魏明帝曹睿马上命令大将军曹真率领15万大军由长安出发,驰援湄城,智勇双全的名将张郃领5万精兵星夜截击诸葛亮部队,曹睿自己也亲自到长安坐镇。

诸葛亮命参军马谡守要地街亭,迎击魏军。结果,马谡自恃精通兵法,不遵守诸葛亮的部署,私自上山,被魏明帝打得大败,失了街亭。与此同时,赵云、邓芝也出师不利。诸葛亮见此,只好退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就这样失败了。回到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自贬三级。但是,此时诸葛亮并不甘心,于是着手准备再次北伐。

公元228年冬天,曹魏大司马曹休在石亭被东吴打败,关中的主力东下救曹休。诸葛亮乘机杀出散关,包围战略要地陈仓,由于曹魏大将军曹真早料到诸葛亮必定会有此举,所以,事先让智勇双全的将军郝昭领3000兵马守陈仓。由于陈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再加上郝昭在上任后准备了大量的滚石、油脂、火箭等物资,还加固了城墙。蜀军在强攻了20多天后还没有攻破。

由于蜀军粮草不足,加上曹魏名将张郃也带领大军前来支持郝昭,诸葛亮只得率军退回汉中,第二次北伐也以失败而告终。

公元229年、231年,诸葛亮又分别进行了北伐,虽然取得了一些局部战斗的胜利,但是始终未能与魏军主力决战,而且,因为粮食运输的问题,均无功而返。

公元234年春,诸葛亮发动了最后一次北伐。此次北伐,诸葛亮用了三年的时间作准备,他还设计了木牛流马来运输粮草,并且和孙权约好同时伐魏。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从斜谷出兵,在五丈原与司马懿相对峙。为了进行长期作战,诸葛亮决定分兵屯田,使屯田兵与渭水沿岸居民杂居,一起农耕。

此时,司马懿采取坚壁拒守的对策,不论诸葛亮怎样激将,都坚守不出。由于军旅生活的艰辛和胜利遥遥无期,诸葛亮累死在五丈原。诸葛亮死后,蜀汉大军以杨仪为主帅撤退,魏延断后。魏延与杨仪不合,魏延先南归烧阁道,为杨仪所败,在和儿子逃回成都的路上被马岱所杀。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又以失败而告终。

诸葛亮的一生可分为两个27年,他27岁前都在隆中隐居,走出卧龙岗后,全面主持刘汉集团27年。其中在最后8年中,他工作的重心就是北伐曹魏,先后几次出兵,直至公元234年征战途中病逝在五丈原。尽管《三国演义》对“六出祁山”不吝笔墨予以描绘、褒赞,但无情的事实却告诉我们,诸葛亮的北伐行动一无所获,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其实,诸葛亮北伐注定是不能成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方面,诸葛亮天才地设计了立足荆州、西图巴蜀的战略蓝图,蜀汉才能以最弱的力量,周旋于吴魏之间,鼎足之势方成。诸葛亮毕生鞠躬尽瘁,他的政治手腕我们也都有领教,令人钦佩,但诸葛亮的不足和失误也十分明显。

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相当高的,但陈寿又说了这样几句话: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意思是说诸葛亮的特点是擅长治军,用兵稳重,但“短于应变”,不懂得出奇制胜,不能算是一位成功的军事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诸葛亮并没有像曹操那样成功地指挥过官渡之战,为统一中原奠定坚实基础,也没有像周瑜那样指挥过赤壁之战,一举促成了政治格局的确立。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更主要是表现在攻城掠地的局部战争上,打小仗时,他可以神机妙算玩弄对手于股掌之中,而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中,在需要政治家的大局观、大智能及纵横韬略的政治大对决中,诸葛亮常常比对手略逊一筹。

在人才问题上,诸葛亮也有失误。诸葛亮不顾刘备“马谡不可大用”之戒,重用马谡,此举除表明诸葛亮对马谡的偏爱外,又说明其用人不当。而在蜀中缺俊才的情况下,诸葛亮又不该杀马谡。身为宰相,对百官应量才使用。马谡属智谋之士,任先锋统兵未必胜任,但作为高级幕僚可尽其才。诸葛亮用人失当,杀马谡足以塞其责,却使蜀中失一良谋。

客观方面,蜀国力量过于弱小。它的人口、兵力、土地大大劣于魏国。加上连年动众北伐,造成“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背上沉重的包袱。魏、蜀边境的地理环境也不利于进攻,蜀国作为进攻者必须动员更多的兵力和徭役。这两点使得蜀国北伐是以小国弱势之军攻强敌于易守之地,获胜的概率几乎为零。

三国鼎立阶段的战争规律和形势,与在此以前的群雄混战阶段的情形大不相同。从形势上说,此时已经不利于北伐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当初诸葛亮提出兴复汉室的战略是建立在曹操政权受创和人心思汉基础上。经过21年,魏国已度过了受创阶段,满足了北方人民结束战乱和大族享有特权的愿望。到曹睿时,也是“已历三世,贤能为之用”的“不可图”的大国了。此时,魏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不再是拥汉派与拥曹派的矛盾,而是“宜防鹰扬之臣于萧墙之内”的新矛盾了,兴复汉室已成了过时的号召。同时,诸葛亮期待的“天下有变”也没发生,加之北伐的对手,都是有才智的人杰,这时攻魏已失去了最重要的基础。

从战争规律上讲,此时诸葛亮难于乘势,只能力取,他只有最大限度发挥主观努力,当然,这样对弱者是十分不利的。

最后,在战略步骤上,诸葛亮企图积小胜为大胜,通过持久努力,逐步实现最终的目的。但这一战略完全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当他劳累早逝之后,北伐便只能中途夭折,最终不能达到其目的。并且,第二次北伐,仓促出兵,错误地进行攻坚战,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北伐期间频繁出兵,打成消耗战,劳师疲民,对于小国尤其不利。

既然北伐注定失败,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力排众议一意孤行、“不伐中原死不休”呢?一个杰出的知识分子,又时时处在“旷世奇才”的赞誉声中,常常会把名垂青史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甚至为此付出再大代价也在所不惜。许多杰出人物都是如此,当然,诸葛亮也难以免俗。一统江山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使得他未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屡败仍屡战。报恩思维对诸葛亮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受先帝托孤,死而后已,成功与否是一回事,做与未做又是一回事,因而数次贸然行动。还有过于自信及对后来的人没有信心,也促使诸葛亮坚持趁自己还健在的时候,早打败曹魏,解决统一问题。

当然,诸葛亮一意孤行北伐带来的后果也很严重:“蜀兵数出,国弱民疲”、“劳军扰民,内外交困”、“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原本疲弱的蜀国局势更危,所以,诸葛亮死后不久,蜀汉也就灭亡了。纵有经天纬地才,无奈一切东流水,这可能是做人最大的痛苦。当病榻上的诸葛亮感到五丈原秋风刺骨,想到伐曹魏无寸尺之功,同时自己的身体又像蜡炬成尘一样慢慢消耗殆尽,其心情可想而知,当然他的这种表现也令今人不时洒上一掬感怀之泪!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我们必须承认,诸葛亮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然而,作为一个周旋于政治、军事舞台上的政客和权臣,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这个特定的舞台上游戏规则的制约。

因此,他绝不是一个没有缺陷和没有污点的人,也不是一个完美的人。诸葛亮的人格和道德魅力以及政治、军事能力,长期以来被放大乃至发展到最后的完美,而大量一直存在的、可以说明问题的资料则被视而不见,或者被斥为不可信的资料,这是不客观的。我们不能忽视真相的存在,我们要有敢于去发现真实历史的勇气。

鲁肃,江东真正的智者

一谈起三国中的智者,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孔明,再就是庞统、司马懿和周瑜等等,很少提到鲁肃,因为鲁肃在我们的印象中只是一个憨厚的长者,善良、可敬。在有关的史书中,他并没有被提到过献奇谋良策,以智力杀敌,上阵打仗更不必说了。在三国时代,一个人的智谋似乎大部分都是由战场上来衡量的,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问题——战略,对全国形势的把握!

诸葛亮未出隆中时,曾对刘备建议:占据西蜀,联合孙权,共抗曹操,以成鼎立之势。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终于占据了天下三分之一,但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的,不可忽略的有一个人——鲁肃。可以说,当时能预料天下大势的除了孔明,还有一个鲁肃。

在《三国演义》里,东吴的四位都督:周瑜指挥了赤壁之战,把曹操杀得大败而归,挽救了孙刘两家,奠定了三足鼎立的雏形,功劳最大。吕蒙捉了关羽,夺了荆州,抢占了军事要地,使西蜀一蹶不振。而陆逊则在危急时刻大败刘备,再次挽救了东吴。以上三位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人物。相比之下,鲁肃则显得默默无闻,在他任职期间,也没有指挥过什么大的战役,仅能自保,大多人对他的印象更多的是:诚实君子,屡屡被诸葛亮耍着玩。但是,历史上真正的鲁肃,并不是这样。鲁肃绝对是个人才,他具有战略眼光,大智若愚用在他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他的《榻上策》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之作。

东吴孙策死后,孙权继位,周瑜推荐鲁肃和孙权见面。鲁肃劝孙权成王霸之业,他说:“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并且详细谋划方略,“……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孙权听后,大喜,说:“我原来只想匡扶汉朝,没有那么大的志向,你说的话真是太好了!”

这就是被后世称为《榻上策》的著名战略构想。可以说,鲁肃的构想,帮孙权谋划了天下。

但又有人说,鲁肃安于现状,没有周瑜志向高远,理由是《榻上策》中的一句“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但是,我们对照《隆中对》中的“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不难看出二者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暂且不论究竟是英雄所见略同,还是版权被盗用,我们知道的只有:没有人拿着那句去指责诸葛孔明甘愿割据一方。何况,同是鲁肃对孙权的一句话,立刻能够将这个荒谬的观点辩得无言以对:“原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以安车软轮征肃,始当显耳。”四海、九州、帝业,这是一心混世之人所能说出的吗?

后人常常将《隆中对》解读成各种版本,并且几乎达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事实上,《隆中对》只是《榻上策》的再翻版而已,“曹操不可卒除”与“此诚不可与争锋”;“以观天下之衅”与“若天下有变”;“鼎足江东”与“保其岩阻”;“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与“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后者无一不是对前者换一种方式的诠释。诸葛亮说“据有荆益”,鲁肃说“进据荆扬”,鲁肃的主张是在诸葛亮之前的。并且,诸葛亮讲孙刘联合,鲁肃也想到了这点。刘表去世以后,鲁肃说孙权:“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主张为了对抗曹操,而培养刘备势力作为外援,并且亲自请命去夏口游说刘备。因此,孙刘联合的战略构想,鲁肃就算不是最伟大的缔造人,也是最努力的缔造人,这点还可以从他以后的事迹中频繁看到。

《榻上策》远远超过《隆中对》,至少表现在两点上:《隆中对》中孔明还对汉室存有幻想,而《榻上策》无所忌讳,一语惊人:“汉室不可复兴”;蜀人盲从《隆中对》,在荆州已失的大前提下,不懂变换策略,而鲁肃则及时改变策略,联刘抗曹,其意义如何,就不用多说了。然而最后,《隆中对》成为千古名篇,而《榻上策》却被人们遗忘在尘封的角落里,想想真是鲁肃的悲哀,当然,同样也是历史的遗憾。

或许我们也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在赤壁之战中只看到诸葛亮的智慧和周瑜的风流倜傥,却忽略了鲁肃的存在。其实,鲁肃在其中的表现也是非常突出的。作为周瑜的搭档,鲁肃一直在维护着孙刘联合,救诸葛于危难,在诸葛和周郎中间,也就是孙、刘之间,一直充当着和事佬的角色。因为他意识到,由于魏的强大,就算有长江天险,孙吴当时也是不可能仅凭自己的力量与魏抗衡的。只有联合刘备才是上上策,而羽扇纶巾,风流倜傥的周郎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曾多次想破坏孙刘联合,造箭难诸葛,七星台下杀诸葛,战后又骗杀刘备等等,一计接着一计使。诸葛亮凭借自己的智谋逃脱了周郎的陷害,其中也不乏有鲁肃的帮助。这里我们不妨仔细看看鲁肃在赤壁之战中的表现。

曹操率兵攻打荆州,张昭等劝孙权投降曹操,而鲁肃则说:

“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其意思是说,我鲁肃投降曹操,还可以继续当官,而主公你投降曹操,想有什么好下场吗?孙权不是傻瓜,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立刻恍然大悟,于是,接受鲁肃的推荐,召周瑜回朝,“遂任瑜以行事,以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整军拒曹。

等到赤壁之战大胜,鲁肃回来时,孙权亲率诸将迎接他,并且问:“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就是说:我这样恭敬对待,你很有面子吧。然而,鲁肃是怎么回答的呢?鲁肃回答说:“未也。”大家都吃惊奇怪,而鲁肃慢慢说道:“原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以安车软轮征肃,始当显耳。”意思是说:希望主公统一天下,然后,再拜我当官,这才给足了面子啊。孙权听了这话不知有多高兴啊,自然是更加信任鲁肃了。

同类推荐
  • 大宋一品驸马

    大宋一品驸马

    宋开国十年,南北尚有四国未平,燕云十六州犹在敌手。柳味穿越成一落魄郡主的驸马,势要在大宋搅动风云。
  • 兰州历史文化(三):農耕桑田

    兰州历史文化(三):農耕桑田

    本书从河润皋土育桑田、瓜果美名天下扬、高原蔬菜走四方、两山绿龙当空舞、经济物产致富路、园艺景致金城秀六个方面对兰州农耕文化做了全景展示。
  • 三国之九鼎天下

    三国之九鼎天下

    三国是一段最精彩的历史,每一个人心中对他都有自己的认识、体会,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国。每个热血男儿都想想象自己闯荡三国会如何如何,且看主角如何如何笑傲三国、定鼎天下。
  • 三国之穿越无敌

    三国之穿越无敌

    穿越回三国,在三国中看主人公一步一步成为诸侯,
  • 九洲风雷

    九洲风雷

    依稀恶梦百年前,虎门销烟;西洋红毛鬼子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闭关自锁清朝国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马关条约》被迫签。割地赔款,辱国丧权。台湾我宝岛,日倭早垂涎。趁势大侵犯,烧杀掳掠奸。中华自古多壮士,岂容日寇遂贪愿?同仇敌忾,智勇歼敌;共赴国难,何惜身捐?悲夫哉!“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铁蹄之下,此恨绵绵!先烈九泉盼统一,炎黄子孙要团圆。
热门推荐
  • 霸道总裁的暖床丫头

    霸道总裁的暖床丫头

    他是一个高冷冰山,爱上了一个明媚少女,只有在少女面前,才变得温柔
  • 全能系男神生成中

    全能系男神生成中

    你永远不知道,一个人会有多少种技能…………这个人,他略懂厨艺,米其林三星厨师甘愿拜他为师。这个人,他音色颇好,成为了世界倾倒的对象。这个人,他教书育人,竟把数十名学渣、校/霸教育成了学神和正义之人。这个人,他演技颇精,成为了这世界上最年轻的国际影帝、视帝。这个人,他粗识乐器,可他是国际上会乐器最为多,同时会的乐器都达到第一的音乐家。这个人,他重视文化,同时也为老学究们所称赞‘自愧不如’。这个人,他名为恶霸,但他为国效力,被无数兵王称之为皇。…………他,是你永远看不透的存在……
  • 妃常妖孽:废物三小姐

    妃常妖孽:废物三小姐

    异世重生。变成废物,妖女。嗯?!废物就免了。妖女,呵!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 刚喂嘴的巧克力

    刚喂嘴的巧克力

    因为机缘巧合,两个平凡对设计有着独特天分的人,彼此相遇了。女孩大大咧咧却有着自己迷人的魅力,还有一个生死与共的姐妹,两个人可谓是冤家路窄喽。这个青春有狗血,有仗义,有误会,有激情,有生无可恋,有你们。。。和各自的感情变换演绎了这个浪漫爱情剧。。。。。。。。。。
  • 瀚海无垠只为遇见你

    瀚海无垠只为遇见你

    只一眼便注定此生相依相偎!只相望一笑便注定此生痴缠!有些人,惊鸿一瞥,此生难忘。有些人,一见钟情,生世相随。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注定邂逅一场春暖花开。终此一生,只为一人情有独钟、柔情似水、疼宠一世。
  • 我爱上你的芳华

    我爱上你的芳华

    祝远航夜半三更瞅见苏梵嗷嗷叫,大脑当场当机,我费劲千辛万苦追到的纯白妹子不是人????
  • 重生之追妻日常

    重生之追妻日常

    林溪午没有想到,在他在孟威威的墓前自杀之后,他居然回到了15岁那年。这一年,林溪午和孟威威刚上高一,孟威威还没有遇到沈青霭,一切都刚刚好。上一世,林溪午爱了孟威威一辈子,但因为自卑一直不敢向她表露自己的心意,只敢在暗处默默看着她,默默保护她。最后,看着她嫁给了她喜欢的人,以为她能一辈子幸福,于是便远飞国外,孤独的活着,可谁知道,她嫁的那个男人心里有白月光,沈青霭一直跟那个女人纠缠不清,只要那个女人一来找他,他就会抛下威威去照顾那个女人,而那个女人,不管是有什么难事都会来找沈青霭,威威便在这种环境下日益消沉下去,再也不复以往的鲜活,逐渐变的像个暮气沉沉,行将就木的老人。这一世,林溪午决定不再隐藏自己的心意,他一定要好好地保护这个他深深藏在心尖上的女人,再也不会让她在如花的年纪郁郁寡欢最后撒手人寰。
  • 神坑级特工

    神坑级特工

    特事局是华夏专为特殊事件特殊事务设立的部门,特事局的特工每日为了维护正常的世界观奔走在变异人、武宗、修仙者以及其他特殊社会群体之间。特种兵王易风和未婚妻周晓婷一起进入特事局,建立了特事局第一战斗小队。在平顶山事件,除了易风之外,小队全军覆没。易风陷入沉沦,而后性情大变,回归特事局。他要找到超凡入圣,找到圣王,为未婚妻,为兄弟们报仇。在此之前,他得先去接两个新成员······中午十二点定时更新,企鹅群号:579291937欢迎来撩~
  • 开天之我主大荒

    开天之我主大荒

    无神功,不能脚踏九州!没宝典,不能威震八荒!处不在世家豪门,无万千宠爱于一身!生不在仙门道宗,没神女、仙女投怀!这只是一段悲怆的草根崛起史!这只是一段小人物向天挣命的燃血岁月!让我们望穿迷途,从那支离破碎里,去寻找残缺的真相!让我们栉风沐雨,以那一曲曲的辛酸苦辣,来谱写人生的赞歌!
  • 最强反派武道系统

    最强反派武道系统

    易筋经洗经伐髓、根基最厚;天外飞仙辉煌迅捷、长虹经天;圣心决长生不死、复活死者;在这个世界,李信穿越而来,携大反派系统,立志要做最凶、最狠的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