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6700000052

第52章 浅谈邓小平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思想(3)

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转变理论提出了军队建设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理论指导转到和平建设的轨道上来。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我们好多的决策,包括一二三线建设布局,‘山、散、洞,的方针在内,都是从这个观点出发的”。在军队建设指导思想上采取了“立足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方针。是立足于临战准备还是立足于和平时期的长远建设,其结果是大不相同的。在敌人扩军备战,威胁我国安全的形势下,我们理所当然地要加强应付战争的准备。在战略形势起了变化的情况下,老是立足于临战准备,就会导致军队的战备工作指导思想天天喊“狼来了”,军队的编成、装备、工程建设摊子太大,搞得太臃肿,使军费开支过大,有限的军费又不能在国防建设方面充分发挥更大的效益。导致国防工业建设布局不合理,全面经济建设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在世界科学技术、经济的飞跃发展过程中,临战理论指导下的做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内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发展科学文化事业,以带动我国的全面建设,邓小平作出了富有远见卓识的判断,适时地提出了新时期军事战略转变的理论,把我们的国防建设、军队建设都转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为了实现这一指导思想,邓小平还提出了军队要忍耐、要服从经济建设的大局;军队要整顿;军队要消肿,军队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等一系列原则和措施。1985年开始了百万人裁军,以后又经过几次裁军,精减机关,调整编制装备,从而使军队更加精悍,战斗力更加提高,既节约了大量经费,又使有限的军费发挥了更大的效益,使军队的战斗力更加提高,具备打赢高科技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成为保卫祖国,反对侵略的生力军。

(二)

邓小平军队建设指导思想作战略性转变,最重要的意义就是科学地理顺了军队建设方方面面的关系。当前建设与长远建设的关系,也就是说从理论和实践上理顺了军队备战和现代化建设与改革的关系。因为我军长期以来处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强调了只抓眼前战备,不利于军队长远的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建军指导思想实际战略性转变后,军队可着手进行改革,大力提高现代化建设水平。

邓小平明确指出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的军队。这一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军事思想与新时期我军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的人民军队,我军长期以来就是坚持这样做的。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邓小平重提“三化”建设,有鲜明的针对性,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当时有一股“西化”的风,影响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建设的大方向,而“西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军队。如果人民军队不坚持革命化这个大方向,那是不可思议的。有了革命化的军队,不进行现代化建设,那也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不能充分发挥人民军队的职能,而正规化又是与其相辅相成的。所以邓小平提出人民解放军的“三化”建设是反对侵略战争和强权政治,谋求世界长期和平稳定的客观需要。其次,“三化”建设是军队自身发展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是提高军队现代化作战能力的必然选择。

第三,“三化”建设是发挥军队柱石作用,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三化”建设之间的关系不是平均分配的,是有重复的,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它们的关系是革命化是前提,现代化是中心,正规化是保证。三个方面辩证统一,构成新时期我军建设的鲜明特色。

革命化是前提,充分体现了我军的性质、宗旨、目标和任务。

我军的革命化程度是世界第一流的,是任何资本主义国家军队所不可比拟的。这是我军战胜一切敌人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是我军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我军实现“三化”建设的基本条件。

“三化”建设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这是由我军存在的现代化战争的客观要求与我军现代化水平较低的矛盾所决定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引起军队武器装备、组织形式和作战方法等一系列变化。使现代战争具有了许多新的特点。通过海湾战争,更加充分印证了现代战争诸如作战空间广泛,战争的突然性增强,作战进程加快,诸军兵种合成,新型武器应用,电磁斗争以及作战方法多变等特点。所以这些都给我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军现代化水平还不高,武器装备还比较落后,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和应用都有一定差距。因此要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必须旗帜鲜明地进行现代化建设并以此为中心,军队一切工作要围绕这个中心,服务于这个中心。

正规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军队加强现代化建设,必须有科学的条令条例、规章制度、军事法规以及严格的军事训练、规范工作和生活秩序等项标准化、正规化的基础工作作保证。

总之,“三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军队现代化程度越高,对革命化的要求越高,而正规化建设对革命化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没有严格的科学的纪律和制度作保证,革命化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

(三)

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转变的理论,明确了我国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目标、原则和任务。

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后,军队的职能地位不变,这是一项根本原则,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85年7月27日专门颁发了《关于尊重爱护军队,积极支持军队改革和建设的通知》,通知强调,战略转变后,绝不意味可以轻视军队的地位和作用,保持和建设一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对于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对巩固国防,抵抗可能发生的外来侵略都是必须和十分重要的。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是国家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经济建设是基础。国防建设是保证。一方面,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具有促进作用,经济建设离开国防建设就失去了安全保证。

另一方面由于国防建设占用大量的经济资源和科技力量对经济建设又有一定的影响。邓小平通过对国际战略格局和我国国情科学分析,提出了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的英明论断,从而正确处理了军队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摆正了国防现代化在“四化”建设中的位置。

军队建设必须服从整个国家建设的大局,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军队建设必须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是按照和平与发展的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所做出的科学决断,是新时期军事战略思想转变的必然结果。

2.国家经济建设是军队建设的基础,军力的提高有赖于国力的增强。因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国防现代化只有建立在国家整个工业及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3.军队要参与和配合经济建设,军队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不仅要减少开支,而且要积极参加到经济建设中去,为国家直接创造财富。

4.军队建设必须服从国家经济建设是我军“三化”建设的客观要求。经济建设要兼顾国防建设,要想把我军建设成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一定要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投入、加快国防现代化的步伐。

邓小平关于军队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建立在对世界战略格局科学分析基础上的英明论断,也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将继续发挥理论导向作用。

综上所述,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转变的理论,是对于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所作的马克思主义的观察和判断,是邓小平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基石,也是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形成的一个基石。邓小平深刻指出:“这个判断对我们非常重要,没有这个判断不可能安心搞建设,更不可能搞全面改革,也不可能确定我们建军的正确原则和方向。”因此,我们应当认真研究和深刻领会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转变理论的精神实质,并以此作为军队长期建设的指导思想。把我军真正建设成为捍卫祖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钢铁长城、国家稳定的坚强柱石,完成历史赋予我军的光荣使命,使之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单位: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论邓小平关于人民解放军新时期战斗队建设思想

张勇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步认识并成功运用的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建军原则,也是贯穿于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一个基本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对当今世界战略形势、新时期中国国情、现代战争特点和军队建设的现状,进行深刻分析判断的基础上,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创造性地把这一原则运用于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军队建设之中,为新时期人民解放军战斗队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准确地判断了国家面临的安全形势,及时提出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摆正了人民解放军战斗队建设在整个国家建设中的位置

军队建设作为国家建设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在国家建设全局中的位置,以及军队建设与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建设的关系,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成为执政党后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一直致力于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军队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方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

在20世纪50年代,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和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认识是较为清醒的。在60年代和70年代初,随着美国在越南扩大侵略战争,前苏联不断增强对中国的军事威胁,以及台湾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国支持下叫嚣反攻大陆等特定的历史条件的发生,毛泽东在主观动机上从维护国家安全、促进世界革命发展的良好愿望出发,做出了“大打、早打、打核战争”的战略决策,以“备战备荒为人民”作为国家工作的中心。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成为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根本指针,人民解放军一直处在临战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拉大了人民解放军战斗队建设与时代的差距。

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南北统一,美军从越南撤出,中苏两国经过谈判,达成维持边界现状的共识,战略形势发生了变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对世界大势和中国周围环境进行了精确分析,根据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和平问题的实质是全球的政治问题,发展问题实质是全球的经济问题,其中发展问题“十分突出”,是“核心”问题。邓小平深刻揭示了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有预见性地指明了世界局势的发展方向。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是当今世界人民面临的两大战略问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中国要争取和维护一个和平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要在这个大局下面行动,维护中国实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了维护这条道路,邓小平提出军队建设必须转变指导思想,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建设大局的战略性决策。他指出:“军队各个方面都和国家建设有关系,都要考虑如何支援和积极参加国家建设……大家都要从这个大局出发,照顾大局,千方百计使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起来。发展起来就好办了。大局好起来了,国力大大增强了,再搞一点原子弹、导弹,更新一些装备,空中的也好,海上的也好,陆上的也好,到那个时候就容易了。”军队建设要服从服务于国家建设大局,这并非意味着“和平建军”、“建和平军”,也不是对“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的否定与弱化,不是以牺牲国防和军队建设来进行经济建设,相反,它是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正确地处理了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这一现代化建设中的“带全局性的基本关系”,处理了国防和军队的应急性建设与长远性根本性建设之间的关系,摆正了人民解放军战斗队建设的位置,成为新时期正确坚持“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科学原则的前提。邓小平强调:“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因为只有国民经济上去了,国防现代化才有可能。邓小平强调备战的质量,他提出“减少军队人员,省下钱来更新装备”,“军队本身的任务就是把钱花好”等等。在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的决策指引下,人民解放军的建设从临战状态转入和平时期,从数量规模型转入质量效能型,从而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二、清醒地认识到国内外复杂多变的不稳定因素,强调新时期坚持“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的必要性,赋予战斗队思想时代意义

军队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战争的产物,它依战争的存在而存在。因此,只要战争的根源存在,只要军队存在,人民解放军就永远是一个战斗队。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题中之意,也是邓小平一贯坚持的观点,在革命战争岁月,面对强大的敌人,没有一支强大的战斗队,就不足以获得生存和实现发展,因此战斗队的意义容易被人们认知。和平年代特别是新的历史时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也取得巨大的成就,这种情况下人民解放军作为战斗队的意识则容易被人们淡化。对此,邓小平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强调决不能因此而否定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的观念。

(一)加强战斗队建设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必然要求

邓小平认为,现时代的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并不意味着战争危险已彻底消除,因为战争根源仍然存在。世界性的全面战争在短期内是可以避免的,但局部战争成为主要战争形态并频繁发生,各国军事力量的发展方式也将由量的扩大转变为质的提高。

同类推荐
  • 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

    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

    本书对中华学术做了系统的研究,对魏晋玄学做了宏观的考察与周全的论述,从文学研究中总结出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规律,同时为推动中国的学术文化作出努力。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本书是由朱光潜先生旅欧期间陆续写给国内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集结而成。信中,先生如老友谈心般就青年们所关心的事项,如读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等等,对青年朋友进行了语重心长的劝导,鼓励青年人树立远大理想,刻苦读书,朴实做人,勿贪图世俗名利。感情真挚诚恳,文风亲切自然,一经发表便深受青年读者的喜爱,此后多次重印,至今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同时本书还特别收录朱光潜另一处世哲学经典之作《谈修养》,进一步从文艺、美学、哲学、道德、政治等角度,为青年指点迷津,是当代青年不可或缺的人生指南。
  • 许地山散文

    许地山散文

    “学生阅读经典”丛书是一套为中小学生编辑的语文课外读物,精选了多位名家的经典作品,适合中小学生阅读。阅读这套丛书不但能提高你的文学修养,对你的语文学习也大有益处,更能提高你的写作水平和应试能力。本书为丛书之一,收录了许地山先生的散文精品数十篇。
  • 舍我其谁:胡适(第二部)

    舍我其谁:胡适(第二部)

    1917—1927年是青年胡适名满天下、如日中天的巅峰十年。他引爆五四新文化运动,引领公众舆论,参与思想、政治论争,争夺文化霸权,时刻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短短十年,青年胡适一跃成为“20世纪中国第一公共知识分子”、“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本书大量征引第一手材料,跳出胡适研究窠臼,纠正周策纵、唐德刚、林毓生、周质平、罗志田等名家旧说,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多面胡适”
  • 宁静的激情

    宁静的激情

    狄金森是美国三大文豪之一。她远离尘世的喧嚣,只为心中的宁静;自我的沉醉,才有了激情的诗歌,不常出门却能感官整个世界。无论是诗歌的抒情,还是与朋友间的书信往来,无一不充满韵味,有感伤也有激情。
热门推荐
  • 寒星痕

    寒星痕

    新婚之夜,她对他拔剑相向。本来以为的一生一世,原来那么多的阴谋诡计……新婚之夜,他的天幕坠落。多年后再相逢的她,是否还是她?她从漫长的时间中醒来,一切都遗忘,可一切又似曾相识……
  • 第三百三十七天

    第三百三十七天

    咸鱼青年受困于梦魇之中,到底什么才是噩梦之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噩

    神噩

    面对仙王,他没有任何惧怕!面对万里神龙,也一笑而过!连天帝大人的面子都能扫?滚滚:“呆瓜!我进你太极八卦图看看!”说完单子羡流下了不争气的泪水:求求你做个熊吧?本书讲述腹黑主角寻得那一线真理修仙,以及各种颠覆你想象的洪荒传说。
  • 时间在流失而我刚要遇见你

    时间在流失而我刚要遇见你

    一天沐家公子,沐辰渊在大街上遇见了萧家小姐萧玲,萧玲有一个姐姐叫萧愿,沐辰渊有一个哥哥叫沐江陵,沐辰渊看见萧玲的第一眼,喜欢上了萧玲,萧玲的姐姐也喜欢上了沐辰渊,萧玲也喜欢沐辰渊,沐辰渊的哥哥在一天看见了萧愿就喜欢上了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超次元英雄系统

    超次元英雄系统

    林萧自从遇上了天界小美女,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起来。炼器、凝丹、布阵、泡妞.....样样精通。
  • 缘来不易

    缘来不易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行,五行生六合,六合生七星,七星生八卦,八卦生九宫,一切归十方,天地初来,一切皆为混沌,没有天,没有地,在窈冥混沌中产生的一个沉睡的生命,那就是人类的始祖——盘古大帝。当然这事和我们都没有关系,自我介绍下,我叫夏当然,我最喜欢的事当然是做白日梦,我是一个网络小说作家,没有什么名气,写的小说也……
  • 寻妃启示

    寻妃启示

    小白:“王爷,王妃还有10分钟抵达战场!”王爷内心:“按兵不动,等着。”小白:“这次十有八九能确定了!”王爷有些小激动,可表面云淡风轻。终于找到你了。已是千年又千年。某妃可还欠本王一个解释呢。烟花三月,暖风微醺。王爷化身古装男神,在小镇上开了家胭脂店,终于将她引诱来了。王妃可还愿意…与本王一同——幻境重游呢?
  • 方天戟

    方天戟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