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55900000047

第47章 厮杀

障碍被清除,唐军重新振作起来,在前排大盾的掩护下,涌到了栅栏门前。栅栏门并不牢固,被士兵用力顶了两下就哗啦啦倒了地。王经混在队伍中一同冲了进去,他感到战斗就快结束了,接下来也就无非是对手跪地乞降,唐军纳降归营之类的事罢了。

但事情远没有这样顺利,石国人并没有溃散,反而全部掉转头朝唐军冲来,甚至连一开始躲在后面的妇孺老人也跟随其后!在厮杀时,王经看到这些人眼中已没有胆怯,没有软弱,也没有求生的希望,有的只有满腔的国仇家恨!一个青年抡起一只水桶朝王经砸来,黑暗中王经以为是铁锤之类的兵器,惊得几乎跌在地上。他下意识地举刀挡了一下,水桶砸在刀刃上,被一削为二。刀顺势往下落,正从青年脖颈处划过,立刻一股粘稠的液体喷在王经脸上,那个青年晃了两下,直挺挺地倒了下去。王经伸手去抹溅在眼中的鲜血,他已是什么也看不清了。就在这当口,一个女人发疯般的冲过来,用一支削尖了的木棍朝王经胸口刺去,正刺在王经的护心镜上,喀嚓折成了两截。王经也被捅得倒在地上,虽然铠甲没有被刺穿,但胸口也如同挨了一记重击,疼得他差点没背过气去。挣扎间,那疯子般的女人又扑了过来,持着半截木棍砸王经,王经未及抵挡,第一下被砸中了头,只感到头骨都要裂了。她正想砸第二下时,被人一脚踢开了,李丞嗣赶上一步,结果了女人的性命,回头唤了声王经:“没事吧!”

“疼煞我了!”王经叫道。李丞嗣见他没大碍,又继续赶去厮杀。

王经挣扎着坐了起来,眼前的事物都有了重影。恍惚间,他看到唐军从自己身边蜂拥而过,张虎在人群中样乱砍乱杀像一头红了眼的豹子远处的,帐篷火焰冲天,把夜空染成一片血色……王经揉揉眼缓缓爬起来,借着模糊的视力向前走了几步,又绊倒在一具尸体上。抬眼看时,这就是刚才被他砍倒的那个青年,死不瞑目,怒睁着双眼瞪着王经……

等王经的视力恢复正常时,战斗已经差不多结束了。地上躺满了男女老幼的尸体,血污横流让人无法落脚。张虎正忙着将尸首的脑袋割下,说要去祭奠他那两个死难的弟兄。老枣在尸首堆中翻找自己人的遗体,李校尉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擦着手中沾满血的刀。士兵们各做各的事,一切又恢复了平静,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王经看到元辅仁手里抓了些碎金银朝他走来,仿佛在朝他炫耀。王经问:“都打死了么?”元辅仁说:“差不多,好像还有俩朝山后跑了……或是我看错了。”王经说:“和李队说一声,我到山后去找找看。”

王经拖着刀一个人来到山后,他并不是真打算去找那两条漏网之鱼,只是想一个人清净一会儿,缓解一下内心的烦躁。自打来这石国以来,王经心中一直觉得很憋屈,仗打了不少,可不知道在打些什么。先是屠杀,后是清剿,打来打去似乎都是在打些老百姓,没有一仗能算得上是堂堂正正的。就好象在朝水里的影子挥拳,除了溅自己一身水,什么也没打到。尽管唐军势如破竹,但王经感觉不到任何的喜悦,在这里他从来没体会到有如上次战胜吐蕃人的那种豪情,反倒是心中的忧虑与日俱增。太宗爷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那个战死的石国青年的眼神中,王经隐约感觉到安西唐军这条船仿佛正在惊涛骇浪中翻腾着。

王经倚在山石上发愣,远处的地平线上已显露出晨曦的光芒,忽然,不远处的灌木丛中有异动,王经条件反射似的跳起来,端起刀大喝一声:“何人在此!出来!”

草丛中传来一个颤巍巍的声音:“军爷,刀下留人,我等不是石国人,只是过路的客商……”说得竟是汉话。

王经听着这声音有些耳熟,但又辨认不出,就说:“出来!让我看看!”

两个人小心翼翼的从草丛中钻出来,摊着手,表示手中没有兵器。两个人都包裹着厚厚的头巾,其中一个留着一脸浓密的大胡子,用略微生硬的汉话说:“我们只是客商……恭顺大唐的……”

王经觉得这人熟,盯着看了半天,顿悟:

他竟然是阿布!

自从上次生死别离,已是快三年了,不想竟在这里相见!

王经丢下刀,纳头便拜:“原来是恩公!不想再次相遇。”

阿布看得发愣,仔细对着王经看了半天,才记起了三年前的事,道:“哦……是你……被吐蕃人掳去的……”但他还是想不起眼前之人的名字。

王经道:“当初若非恩公,便无王经今日了。”说罢又是一拜。

阿布将王经扶起,说:“你怎么会在唐军里?”

王经说:“一言难尽,从吐蕃逃出,便投了军。”

阿布说:“兵是保疆土的,都说是天朝礼仪之邦,可你们竟做这样的事!”

王经无言以对。沉默半晌,说:“投军便是为朝廷尽忠,难免身不由己……”

阿布伸手止住了王经的辩白,道:“你只说今日之事如何?”

王经说:“我怎敢为难恩公?恩公只管从此地下山,王经保恩公无恙。”

阿布指着身旁那个眉清目秀的青年说:“这是我的仆人,跟随我已多年,我不舍得相弃。”

王经说:“两位只管同行便是,这里有王经照看。”

阿布说拱手道:“那便多谢了,我等告辞,后会有期。”

王经也拱手回礼。两人转身离去,走了几步,阿布又返身回来,对王经说:“我看你也很知情义,是好人。可唐国如此行事,在西域怕是难长久了。你可寻机离开军队,不要在这凶险的地方多留。”

王经说:“多谢恩公提点,王经牢记在心。”

“你好自为之吧。”阿布说着,转身便走。王经一直目送二人远去,直至消失在山边。

王经不知道的是:阿布此行的目的地,是他的故乡大食国,而他身边的这个仆人,正是石国隐匿民间的王子!在大食,他们将上演一出申包胥哭秦师的好戏,说服大食国主阿巴斯,发兵二十万直扑大唐。历史将因这两个人而改变。但王经不可能预知这一切。

阿布走后,王经随大军回营。参军们检视战果,发现在斩下的首级中不光有石国人的,还有突厥、契丹、蒙兀立等杂胡的脑袋,他们都是西域胡商的私人武装,或是杂居于当地的异族百姓。于是妙笔生花的岑参军,又在高仙芝的报功折子上添上了一笔:

“破九国胡!”

有时候,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会因为几个小人物的奋力一推而骤然改变方向,朝着完全不同的方向驶去。大唐西域的历史就是这样。

唐天宝八年,大食商人阿布和落难的石国王子神色惶惶地朝西走去,朝着远在天边的大食国走去。没有人注意到这两人的行踪,因为他们实在太渺小了,小得犹如浩瀚沙海中的尘埃。但或许是上苍的精心安排,让他们正好掉落在西域这架大国角逐的天平上,用他们微薄之力,改变着天平原有的平衡……

离开王经时,阿布和王子身上什么也没带——既没有水,也没有粮食。但两人还是十分果决地西行了,没有一丝犹豫。石国王子心中烧着一盆仇恨之火,他要夺回故土,要报仇!要从那一群黑眼睛的魔鬼手中救出自己的父王母后……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哪怕是要他独自一人闯过这茫茫荒原,他无所顾忌!

阿布自愿陪着这位身世坎坷的王子,他要帮助他渡过难关,就如几年前从吐蕃人手里救出几个唐朝人一样。作为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他深信真主创造的世界绝不应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天底下所有人都是真主的儿女,甚至包括像石国王子这样的拜火教教徒……他们只是暂时误入歧途而已,早晚会回到主的怀抱的。而当有人受难时,真正的穆斯林理应伸出手去,救人于危难是真主赐予的美德。阿布深知自己不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不像他的那些阿拉伯(大食)同胞那样工于心计,事事精打细算。他身上总是充满了不必要的仁慈,担负了过多的道义,所以到东方跑了几次,生意总也做不大。但清真寺里的阿訇们都说他是个真正的穆斯林,或许这就是真主安排下的宿命吧。

安西荒凉得就如同一块什么也长不了的青石板,方圆几百里都没有人烟。两个人缺粮断水地走了三天,累得精疲力竭。直到第三天的傍晚,饿得两眼昏花的逃亡者才在野路的尽头找到了一间石屋子。屋里只有女主人,她的丈夫一月前去了石国都城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只有成群的绵羊陪她作伴。当门口出现两个衣衫褴褛的人出现在她家门口时,她着实吓了一跳。更让她吃惊的是其中的一个人手上居然戴着枚雪莲戒指——这是石国王室的信物!

女人赶忙将两人迎进屋,给他们饭食。随后,她知道了这个人就是石国王子,也知道了都城被屠戮的噩耗,这意味着丈夫可能永远回不来了。女人哭了半夜,第二天早上,她将自己仅有的一辆车和十头绵羊给了这两个陌生人,让他们一路西行,去召来光明之神驱走那些黑眼睛的魔鬼。

阿布和王子带着那个女人的深情厚谊出发了。他们赶着羊西进,一路上饿了就杀羊吃,渴了就喝羊血。直到他们杀了第八头绵羊时,前方出现了一座城池,阿布知道这是昭武九姓中的康国了。昭胡九姓是九个西域杂胡城邦,康国和石国都是是其中一员。其余八国长期以来和石国通商交好,用大宛马从石国人手里换大唐的绸与茶,生意做得十分红火。前天,东边刚有消息传来说石国惨遭屠戮,各部一片慌乱,长老们连着两天聚在康国王宫中议事,商议是西迁还是降唐。阿布和王子就在这时候不期而至了。石国王子凭着雪莲戒指亮明了自己的身份,很快成了这次会议中的主角。他声泪俱下地向各部首领痛诉唐朝野蛮的行径:曾经繁华的都市在一夜之间变成一座坟场,三千优秀的青年在烈火中成了一具具扭曲的焦尸!

长老们震惊了!愤怒了!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能出产美丽绸缎的东方大国竟是如此狠毒!康国离石国也就十几日的路程,其余各部也都与康国相距不远,如今正是到了唇亡齿寒的关键时刻,倘使唐朝兵临城下,八国当何去何从?迎降,或免一死,但谁也不能保证厄运就一定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出战,八国纵使联合也未必是唐朝的对手,最终依旧免不了国破家亡的悲剧。长老们为此争论了半天,莫衷一是。

这时石国王子站起来发话了:“天平斜了,只要在另一面放上几颗石子,它就会立刻回复平衡。现在我们昭武九国有难,也只需要借助另一个力量,立刻能转危为安。而这个强大的力量就在我们西方……”

“大食!”长老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叫了起来。

“是的!”王子说道,指着坐在一旁的阿布,说:“这位阿布先生就是大食国派往石国的使节,他亲眼目睹了那场惨烈的劫难,愿意帮助我们说服他们伟大的哈里发出兵相助。”

阿布微笑着对长老们点头示意,装出一副踌躇满志的模样。

长老们又商议了好一会儿,觉得如果不愿降唐的话,这似乎是唯一可行的方案,至少可以解燃眉之急。

同类推荐
  • 宋元大商家

    宋元大商家

    他,穿越的时间地点都很囧--再过半年,南宋就要被元朝一脚踩死!得得,不啰嗦了,总之就是猪脚抓住最后时机掘到第一桶金,然后在忽必烈眼皮底下发大财!当大官!拉人马!杀坏人!灭元朝!对,就是灭元朝!让朱元璋提前失业!当然,猪脚还会顺便推倒两三个妹妹,呃,其中一个就是--忽必烈的女儿……还有还有,猪脚会很得意地立在自己的队伍前,大教士兵学唱宋版国歌--起来,不愿意做汉奴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大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已完本100万字VIP作品《神耳侠道》,书号:16716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大明推官

    大明推官

    本小说主讲大明推官,人称“武三袁”之一的袁可立,其即为大明“四朝元老”之臣,亦诰“五世恩荣”之赏,为官不阿权贵,敢于为民请命,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清官廉吏和军事战略家!本文分为以下章节《卑斗巡抚》、《血衣锦卫》、《智洗倭罪》、《琉球问案》、《湖州案》、《抗旨斩弄臣》、《授命立危疆》等,其中包含菜场悬尸、血衣锦卫、五行遁术、琉球女魂、边疆鬼煞等原创情节。案情层层递推,步步惊险,且看一代推官如何斗智斗勇,杀贪官收鬼煞!本作品为一部侦探力作,除了烧脑的细节,更有惊险异常的情节,还有您意想不到的悬疑片段!
  • 红楼镇北公

    红楼镇北公

    黄沙万里漠北,我自一剑,断硝烟,斩阎罗!
  • 史上被封杀的卧底事件

    史上被封杀的卧底事件

    战争不仅是勇气与实力的较量,更是一场智慧与智慧的争斗。“上智为间”,“用间”是对人的智慧和勇气的综合考量。据记载,在古埃及法老拉姆西斯二世的碑铭中,已使用了“间谍”一词;古代印度的谍报理论比较发达,在《吠陀经》和《政事论》中都有论述;希腊人对间谍的使用历史悠久,很早就发明了一种称之为“天书”的密码通信;被尊为历代兵家之祖的孙子在战争中非常重视间谍的作用,他在《孙子兵法·用间》篇中写道:“故用间有五:有乡间,有内间,有反问,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 大唐公子注

    大唐公子注

    扬州宋王府小王爷,千里迢迢来到长安,与皇姑奶太平公主斗智斗勇,终保得李唐江山无虞,但事后也因厌倦官场争斗,愤然离家,开启了一段江湖漂泊之旅……
热门推荐
  • 浅夏琳兰2——流年

    浅夏琳兰2——流年

    秋天的气息随着越来越多越干燥的落叶越来越浓。淡淡的秋凉,隔在人们的长风衣外,独自奏响。高跟鞋下的时光,忙碌而又温暖。精致的小礼服下,心高气傲的人们,卷集着各种焦虑的心计,升迁,战胜,得到夸奖……时间就这么一点点地过去,人们毫不懈怠,直到突然有一天再也干不动的时候,人们照着镜子看着里面憔悴的身影,知道:自己老了。年华似水,总会流去混入一片浩瀚茫茫中,新生的水源,补充进来,宣告又一个盛世的到来,流水般的年华,消逝——不见——
  • 百鬼乱

    百鬼乱

    阴云遮月,天轨隐蔽。沉睡500年的封印开启了,朗朗乾坤,百鬼夜行,已经处于和平时期,懈怠的修真者能否抵挡住百鬼的侵袭呢,诅咒已开启,创界大陆的乱,开始了。算是练笔的文,前期比较平铺直述。文笔匮乏请见谅!部分设定参照了心动游戏-神仙道!
  • 天纵魔法师

    天纵魔法师

    天纵魔法师,初到异世,她孤身一人,也无畏惧仗剑天涯,她自信无人可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帝追妻路漫漫

    仙帝追妻路漫漫

    因为喜欢所以选择错过爱啊身份的不行,我和你永远都是天河注书:狐子夏
  • 重生之他不是人

    重生之他不是人

    天下无双的女帝被手下背叛,被各大江湖门派围攻致死,才知道世上只有他一个人真的在乎她,而他却为了保护女帝死在叛徒手里。女帝悔恨的闭上双眼,再睁眼时又到了12岁那年,看见他对自己说出那句话……和他在一起闯荡江湖之后,才逐渐发现他的秘密,祂不是人!(简介无力,请看正文)
  • 光之劫祸

    光之劫祸

    天降红雨,魔神复苏,是光的浩劫,还是昌盛,勇敢的少年经历了许多奇遇最终成就神位!
  • 异世缘:凤倾凰

    异世缘:凤倾凰

    26世纪一代绝世神医,为了军队里的朴实纯洁,甘愿隐姓埋名,只当一名小小军医。红雀沈府一朝天才嫡女,隐藏实力只为不夺走心上人的“第一天才”称号。军医没想到长官会为名利向她扔手榴弹。嫡女没想到他为了称号找强者将她的灵力封印。一朝穿越,她决定不再隐瞒实力,睁眼时的刹那光芒又迷了谁的眼?解封印,御灵兽,炼丹药,铸神器。带着世上独一无二的空间神器虐渣男,最后能获得美人心的又是谁呢?
  • 韩愈文集4

    韩愈文集4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 危情救赎

    危情救赎

    两个单亲家庭,一对父子与一对母女之间的悲欢故事。儿子娶媳妇,父亲看上儿媳妇的妈。那么问题来了,最后父子谁会成全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