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39500000007

第7章 故土·血亲——湖湘文化的最初孕育(3)

入学考试时,丁玲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从此开始了中师、中学的生活。这是丁玲寻求真理和文学启蒙的第一站。它在丁玲的一生中可以说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二师的生活学习既新鲜又有趣。她功课全面,数学、图画成绩最为优秀。她的每幅画都被学校放在玻璃框里展览,同学们很羡慕,于是请她代画,她高兴地画了一张又一张,她略施小技,将每张画画得不同一点,竟骗过了老师。有时,玻璃柜中展出的七、八张画。其实都出自丁玲一人之手。她看了,偷偷地笑了,非常得意。丁玲对体育、音乐也很爱好。班上的早操都是这个小个子大眼睛的女孩喊口令,学校开运动会,她又作司仪又兼教练,忙得

不亦乐乎!每天晚上回到寝室,她总是把九姨(向警予)教给她的进步歌曲又教给同学们,唱得管宿舍的胖妈敲她们的房门为止。

说到丁玲的作文,她不喜欢抄范本,全是写自己心里想的东西,联想又丰富,因此总有些拉杂重复,但不知为什么,老师总爱在她的文章后面加上很长的批语,这使那些抄范本的同学羡慕不已。校长彭施涤对丁玲倍加赏识,说她是“学校的一颗明珠”,对她倍加培养,在丁玲的作文上加批加点,悉心指导。既表扬她思维活跃,又指出她写得拉杂、潦草。在二师,她受到了文学的启蒙,孕育了后来从事文学写作的最初的胚芽。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5岁的丁玲,热忱的投身于这场运动中。二师沸腾了。一天之内,七、八十名同学同时剪掉长发,丁玲也剪成短发。在大班同学王一知(后为张太雷夫人)王剑虹(后为瞿秋白夫人)等人的组织下,学生会成立了。她们率领几百名学生上街游行,高呼“惩办卖国贼”、“取消二十一条亡国条约”等口号。同时,她们又组织“救国十人团”上街演讲、查禁日货,宣传爱国的道理。丁玲成了宣传队中年龄最小的成员。她们还利用一些机会讨论妇女问题和社会问题。校长彭施涤不赞成学生们的活动,王剑虹等人便与他辩论。这些女学生口若悬河,随机应变,常常博得听众的热烈掌声。丁玲是她们忠实的小伙伴,经常为他们扬威助阵。

女师的学生会还办起了平民夜校,向附近贫苦妇女宣传爱国道理,教她们识字、学文化。丁玲自告奋勇去教珠算。由于她年龄小,个子小,大嫂大娘们都称她为“崽崽先生”。

(湖南人称“儿子”为“崽”,“崽崽先生”意即小先生。)

二师的校长彭施涤是国会议员,反对学生运动,便用提前放假的方式来破坏学生运动,丁玲就在这一年暑假结束了学习,又回到常德。

这一年的学习生活,对于丁玲来说,记忆是深刻的。她受到了“五四”运动的洗礼,伟大的时代给予了她丰富的营养。丁玲说:

“这次运动给了我最大的启发,把我从狭小的天地。以为读书只是为了个人的成就,可以独立生活,可以避免寄人篱下,可以重振家声出人头地的浅陋的思想境界,提高到应以天下为己任,要出人民于水火,济国家于贫困,要为中华祖国挣脱几千年来的封建枷锁和摆脱百年来殖民地的地位”而学习。(丁玲:《我的生平与创作》,《丁玲文集》第5卷第407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7月版。)

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丁玲的思想境界比过去开阔多了,有了“追求真理的萌芽”。与此同时,一颗叛逆的种子在她的心中生了根。她认识到:“旧的应该打毁,要砍断一切锁链!要冲破牢笼,为了光明,为了祖国,要做一个时代的、社会的、家庭的叛逆。”(丁玲:《中国的春天——为苏联(文学报)而写》,《丁玲散文集》第89页。)

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丁玲来到长沙求学,进入了周南女中。校长朱剑凡,是湖南有名的进步教育家,他提倡妇女解放,思想民主,学术自由,启发学生奋发图强,独立生活。一批批的女青年来到周南求学。在这里,丁玲结识了当时的进步学生,后来成为著名的革命家的蔡畅、杨开慧等。

在周南,丁玲有幸认识语文教员陈启民先生。他和毛泽东曾是湖南第一师范的同学,又同是新民学会会员。他经常鼓励丁玲多读书籍和报纸,关心国家大事。丁玲的视野更开阔了。后因陈启明老师被无理解聘,为了抗议学校当局,丁玲和几个同学愤而转学,来到了岳云中学。当时,这是一所男子中学,此次接纳了女生,这在湖南是个创举。在岳云中学,她对于个性自由、婚姻自由的追求更为强烈,因而和三舅父余笠云发生了一连串矛盾、冲突。丁玲的三舅父是比较守旧的。还是在“五四”运动后的暑假,丁玲回到常德,舅父母看见她剪成短发,非常生气,舅舅说:“你真会玩,连个尾巴也玩掉了!”丁玲回敬说:“你的尾巴不是早已玩掉了吗?你既能剪发在前,我为什么不能剪发在后?”舅母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丁玲反驳说:“你的耳朵为何要穿一个眼?你的脚为什么要裹得像个粽子”你那是束缚,我这是解放。”

1921年寒假,丁玲从岳云中学回家,三舅父在她的几封来信中,发现了一封情书,这是岳云中学的一个年青的体育教员寄来的,于是他召集余家和蒋家的亲戚,将两族的头面人物请来议事,对丁玲进行讨伐。那么余笠云为什么这样兴师动众、气急败坏?事出有因。

早在丁玲外婆在世时,就由她作主让丁玲与大表哥(余笠云之子)订下了婚约。丁玲不愿成为封建家庭的殉葬品,对这个婚约早已不满。现在舅舅兴师动众,提出一年之内,丁玲必须嫁到余家。这首先遭到丁母的反对,说女儿还小,还要读书。丁玲也反对,并提出解除婚约。她说,这婚约未经她同意,她不承认,并立即把订婚戒指扔到桌上说:“我恨透了这个枷锁。”

这一件事之后,两家关系破裂。丁玲倒很高兴,去掉了一桩心病,从此可以不怕舅舅了。他从心底里恨他们,曾有一次舅舅家打丫头,把、r头捆在床前的踏板上。打完了只让她穿一身单衣裤丢在堂屋里过夜。寒冬腊月,丫头冻得发抖,冻得哭。幼小的丁玲把自己的小被子给她们送去,还给她们送去烤火的烘篮。后来丁玲将这一切写成文章,投到常德报社,结果发表了。只是报社把舅舅的名字代之以“×××”。

1922年,丁玲在王剑虹的鼓动下,准备到上海求学。她和母亲回临澧找蒋家要点补贴。蒋家有祠堂,每年收很多谷子,很多钱,凡是蒋家子弟到省城读书可以补十石谷,像丁玲往上海读书可补贴二十石谷,折合四十元钱。可是祠堂管事的伯父说:祠堂不补贴女的。丁玲气极了。她说从此再也不想回到临澧蒋家。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道:“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3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首先是环境创造人,时势造英雄,人的思想、性格主要是由后天的一系列环境所塑造的。当丁玲步人少年的时候,“五四”运动的风雨滋润着她。时代、社会、家庭的人文环境促使丁玲“有了追求真理的萌芽”。破落的家族,寄人篱下的生活,造就了丁玲在表面的温顺之下掩藏着一种倔强高傲的气质,并促使丁玲成为时代的、社会的、家庭的叛逆者。

2—5桃花源情结——文学的基因和最初的胚芽

丁玲生于临澧,长于常德,叉曾在桃源读过师范,这几个地方相距仅几十公里,古时属武陵府、武陵郡管辖。《桃花源记》中所记叙的那个以“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的“武陵人”,大概就是这一带的人。丁玲是他们的后裔,、是地道的武陵人。桃花源距桃源县城10余里。丁玲曾多次与同学一道来此游玩。

桃花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它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描述的人间“仙境”,风景秀丽,山水幽美,它地处湖南省北部,沅江中下游。雪峰山、武陵山的余脉分布在县境沅水南北两岸,纳湘西之灵秀。从现在已开放的四个景点来看,真是各领风骚。桃仙岭牌楼巍峨,红桃灿烂,是典型的田园风光;桃源山高阁流霞,渔舟唱晚,流传着美丽的神话传说;桃花山青山流翠,斜阳古道,风光迷留过历代骚客文人;秦人村竹廊蜿蜒,晨钟暮鼓,声声诉说着历史的苍凉。其山水之美,古迹之多,碑刻之富,寺观亭阁之盛,诗文书画之丰,自古有名。更何况桃花源又是我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素有三十五小洞天和第四十二福地之称。汉魏时期,这里既以山川毓秀著称,更以道教洞天闻名。早在陶渊明之前,晋人伍安贫已有《武陵记》(已佚)。桃花源始建于晋,初兴于唐,鼎盛于宋,可见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不仅如此,它又座落在屈原流放过的沅水之畔,这更给文人学者们留下了多少梦幻和遐想。正是这种“桃花源情结”孕育了丁玲文学的种子,开启了她的文学之门。

桃花源有别于一般的优美的风景区,它不仅有“仙境”般的自然风光,更积淀了丰富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内容。它是人的历史活动和自然风光的交融与契合。因而具有了社会意义和文化、文学价值。桃花源的建筑和古迹,均与陶渊明的“记”与“诗”有关,很多景点的名称就直接以陶诗或陶文中的原名命名。历代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羽士高僧、布衣士子览物抒怀,在此留下了2000多篇优美的诗词、散文,200多幅楹联、题榜和石刻。景以文传,文以景胜,文景相互辉映,留下了多么丰厚的文化遗产和文学遗产。

生活在这人间仙景的桃花源,谁能不受其熏陶、感染?尤其像丁玲这样敏感多情的女子,更容易接受这种文化和文学的浸染。据丁玲回忆,当她在二师读书时,她常常在楼上寝室的窗口一站半天。从疏疏密密的树影中看沅江上过往的帆船,听船工唱着号子。拉纤的、撑篙的船夫都爱唱歌,那歌声伴着滔滔的江水和软软的江风飘到窗口,她欣赏着眼前的美景,背诵着《桃花源记》,神思飞扬,浮想联翩……眼前的沅江连着洞庭湖,洞庭湖连着长江,长江流人大海,大海那边又是什么呢?陶渊明的想象力,似乎给了她一双想象的翅膀。

丁玲对于文学的爱好,并不始于中学,她儿时就喜欢读诗,在她母亲的口授下背得几十首古诗。7_岁开始读书,母亲教她读《古文观止》。从10岁到14岁,丁玲往往只有寒暑假才能和家人团聚。

她回忆道:“一放了学,便只剩一个人,不管在家里的慢慢黑下来的园子里也好,或是学校的大操场也好,总之在这些时候,我除了望一阵一阵飞过的归鸦和数着那最先发亮的星星以外,便总是找一本书,度过那寂静的下午和夜晚。这一个时期中我几乎把我舅舅家里的那些革本旧小说看完。而且商务印书馆的《说部丛书》,就是那些林译的外国小说也看了不少。《小说月报》(美人封面的)和包天笑编的《小说大观》也常常读到。”(丁玲:《我的创作生活》,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第109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她读中学时她就阅读了《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今古奇观》《儒林外史》等文学作品,对文学产生广泛的爱好。

在周南女中读书,语文老师陈启明又进一步对她进行了文学启蒙。陈老师从鼓吹文学革命的杂志《新青年》上精选一些文章作语文教材,向学生介绍了外国一些作家。都德的《最后—课》和莫泊桑的《二渔夫》都是丁玲当时最喜欢的小说。陈老师发现了丁玲的文学才分,鼓励她写作,给她介绍新小说、新诗。将她写的两首小诗刊登在他主编的一份地方报纸《湘江日报》上。丁玲说,看到这些诗登在报上,兴奋之情不可言状,竟夜不能寐。这两首小诗虽很幼稚,不过,这一发表,却培养了她的文学兴趣,有一次写作文,丁玲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改写成白话文。’这篇作文得到语文老师陈启民的表扬,而且评价还很高·,说她“有《红楼梦》的笔法”。

(丁玲:《我的中学生活的片断》,《丁玲文集》第5卷第323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这是出于偶然,还是出于巧合?为什么丁玲对《桃花源记》情有独钟?我认为这是文化与文学的基因使然。儿时母亲对女儿所进行的文学启蒙,二师校长对丁玲作文的点评、激励,周南女中语文教员对丁玲作文的欣赏与赞美、指导,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熏染,都使丁玲的文学天分得到一片肥沃的土壤并萌发了爱好文学的胚芽。丁玲回忆说:

后来我在社会上四处碰壁无路可走的时候,我会想起用一枝笔来写出我的不平,和对于中国社会的反抗,揭露统治阶级的黑暗。一直到现在,使我用这枝笔为中国人民服务,陈启民先生给我的鼓励是有作用的。(丁玲:《我怎样飞向了自由的天地》,《丁玲文集》第5卷第312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在老师的鼓励下,丁玲绽开了文学的胚芽。

寄人篱下的处境,使丁玲从小沉默寡言,压抑感伤。她说她从小就喜欢观察人。因为那时是封建社会,她是个女孩子,没有她的发言权,大事小事不让她参加,因此只能在旁边听,这样就养成了观察、分析的习惯。她暗暗地将自己的家庭和《红楼梦》中的贾府作一番比较,发现也有王熙凤,也有败家子,也有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的,也有各房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之类的事。因此,她像巴金一样,对于自己出身的那个封建家庭确实有深切的认识与体会。

她还说她有个本领,那就是她见过的人虽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但他的形貌、动作、姿态,语言声调等,却能在脑中留下很深的印象,达到过目不忘的地步。我想,这也就是她的文学天分吧!

儿时与文学结下的情缘,竟注定了丁玲以后与文学难以割舍、荣辱与共、生死相依的“缘分”。这真是“那日文字因缘,注定今生辙”。 (见叶圣陶先生赠丁玲的《六幺令》。)

同类推荐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4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4册)(选题报告1)

    美文是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在纸上跳跃的心灵文字。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能够在精神上获得启迪和昭示。作家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美文经典,在人类灿烂的文明史上描绘了一幅幅耀眼夺目的篇章,是人类永恒的印迹。
  • 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

    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美丽、古老的东方大国。本丛书是反映中国社会风貌的百科读物,通过精练的文字,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的文化、艺术等异彩纷呈的画卷。
  • 山西民间舞蹈

    山西民间舞蹈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流苏与娜拉

    流苏与娜拉

    一个是流苏,香港的沦陷成全了她,她抓住了众人虎视眈眈的范柳原,努力做太太;一个是娜拉,她重重地摔响夫家的门,踏着高跟鞋走到广阔天地里,开创新生活。她们是民国女性的典型代表,一个安稳,一个飞扬。全书以这两个颇具代表性的女人为出发点,纵观民国,随意点染,说尽民国女性的爱恨嗔痴、恩怨情仇。一篇篇短文,像一块块碎锦,傲然夺目,全部拼贴起来,真可谓是迤逦多彩的民国女性百态图。
  • 简明中国戏曲史

    简明中国戏曲史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形成、元代杂剧、南戏、明代戏曲、清代戏曲、昆曲的消歇与京剧的诞生及中国历代戏曲作品选辑等。
热门推荐
  • 我的娇羞外星人老公

    我的娇羞外星人老公

    云朵是一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萌妹子,但是她一点都不普通,她是一个外星人混血儿。可在某一天却被自己老爸强行送去自己的外星人妈咪的星球。这个星球好奇怪,不是到处头顶植物的植物人,就是可以吐水吐火的兽人,还有一对精分的室友,动不动就吃她,舔她。最重要的是这个一直跟着她说要给她生猴子的娇羞外星人是个什么鬼。粑粑,她可不可以回家,这里太可怕,不适合她这个正常人生存〒_〒
  • 王子的完美女孩

    王子的完美女孩

    晴氏四姐妹初到樱雪学院,就惹上了樱雪四王子。在和四王子打打闹闹的时候,四姐妹的心也被他们偷走了……后面有点虐心。
  • 我和SNH48源源

    我和SNH48源源

    一个只会玩游戏的小子,因为源源,然后发现自己脑海中多出些什么东西。为了追求到源源,就从这开始,出发!
  • 火葬场灵异事件

    火葬场灵异事件

    我是一名火葬场的员工,工作这些年遇到了大量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经历……
  • 梦是灵魂的旅行

    梦是灵魂的旅行

    我非常遗憾的告诉大家,这就是万千平行世界中的某一个幻想的世界发生的离奇事件。千万不要对号入座,如果你这么做会带给你许多误导和困扰。除了个别的地方。你将很难找到相似之处。谨记最近有朋友反应内容啰嗦,还有不合理的地方。我建议大家读完第一卷再说吧,这就像个拼图,没到最后你无法断定前面的拼图是否有用。
  • 幻旅之恋

    幻旅之恋

    旅行中喜欢上了一个人是怎么样的一种体验
  • 火影之勿忘

    火影之勿忘

    有三个女孩,意外死于电脑爆炸。她们在火影忍者的世界得到了重生,也不知道老天爷是故意的还是一不小心,她们都变成了男孩而且是原火影中根本没有的人物!魁萱、菱夜、米蓝她们都拥有了新的身份。幽织田轩凌、波风冥、山中泉默看这三只蝴蝶如何闯荡火影世界吧!
  • 穿书成了大反派

    穿书成了大反派

    靠,这啥?我没追完的小说,居!然!成!真!了!我的妈呀,这也太狗血了!还有更狗血的事,我竟然,成了小说里的巨大boss反派!我的妈妈呀!我要回去!这里没手机,没电脑,没电视,时时刻刻还有要掉了小命的危机!我一个国际一流明星,我要回去,我的粉丝们还在等我呢!啥?胜利了才能回去?好吧,不就把剧情再重蹈覆辙一遍嘛!看本少爷玩开挂的人生。反派变正派。看谁能笑到最后!一切尽在,穿书成了大反派
  • 国民男神的心尖宠

    国民男神的心尖宠

    有一天,国民男神姜辞在肯德基被某女挑拨着下颚说“不要这么凶巴巴的嘛!”嘉泽娱乐选拔练习生,作为发起人的姜辞和某女相遇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娱乐圈霸道总裁化身舔狗,“好好,请尽情的拿柳橙汁泼我,不要客气!”顾安好翻了个白眼,“给老娘滚蛋!”姜辞讪讪的看着顾安好,“好好,我滚,我这就滚,你别生气!”
  • 别喊我大侠

    别喊我大侠

    西北荒芜,皇城锦绣,草原征战,孤岛惊魂,一剑惊红尘,一语难罢休。